方季康请的建筑设计公司设计房型,是沈陈韵的爸爸介绍的,这几年是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上海,一年内可以有十来个楼盘开售,所有人都意识到了,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然而有许多人已经赶不上了,还有更多的开发商准备投入这个行业。

即便是资金不足,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先开始买地规划,开始建起来,然后提前售楼来回收资本,按照这样的房价,开发商是赚个满盆。但也容易滋生很多问题,比如开发商跑路。

房地产公司增多,建筑公司也相应增加,早前的商品房多不注重样式和格局,这两年开始,大家开始重视户型和房子的采光房型。

方季康来的这家叫华星建筑设计事务所,一入门就有事务所的作品陈列,开事务所的一般是一些个人设计师,方知浓看到手稿的署名是程华,多是一些商场或是私宅,其实国内对设计的理解还不是很多,像这种还没有闯出名的设计师事务所,存活还是比较困难的。

建筑设计的概念很模糊的,你看一栋建筑,美、独特可能很容易看得出来,但中规中矩的建筑不会有人说差的,所以开发商在和建筑公司合作的时候,建筑公司自己会培养几个设计师,不用什么新意,只要不出错,中规中矩的没人会说错,有的是愿意拿死薪水的一般设计师,又何必去请高价的设计师。

这是现在很多人的想法,方季康选择这个设计师事务所还是因为他要用W市的工程队,只要图纸。

事务所里人不多,是一个秘书带他们进去的,里面分割成很多个办公桌,墙上钉着的也都是图纸,还有几个在讨论。

“这样就比较绕,顾客会找不到路,我感觉三个圆弧……”

作图的作图,讨论的讨论,来一个人都不给一个余光的。

父女俩一路被无视着带进了办公室,一个男人大概也就二十八九岁的样子,不保证有外表比较年轻的情况,笑着伸出手:“方总。”

两个人握了握手,方季康转过头看了一眼方知浓:“家中小女听说要来看房子设计图,非要跟来一起看看,这是程叔叔。”

“程叔叔好。”方知浓看着他这张过分年轻的脸,

“小事情,正好来看看你家以后长什么样。”程华笑着说道,然后把文件夹打开,指了指旁边的座位:“方总,我们坐下说吧。”

大家都坐下了,程华先拿出整体的布局,方季康是设计了一个小区,名字就叫康达别墅,一共五十套别墅,格局是比较整齐的,中间设置儿童玩乐、活动区域,还有凉亭、小池塘,程华一一讲解,方季康再提出要求或者改进的地方。

大致的格局都没有意见之后,程华把这几张图纸收起来,拿出房型的图纸,首先是大门,这个问题不大,别墅的房型在方知浓看来就是有点太板正了,怎么说呢,和乡下起的别墅一样。

“……这边就是车库和地下室,旁边可以每家带一点菜地。”程华的手稿其实画的很清晰,方知浓也能看得懂。

方季康时不时点点头,等程华展示完,想起女儿,侧过头来问道:“浓浓,你觉得怎么样?”

程华也笑着看向她。

方知浓视线落在图纸上:“其实,我觉得有一点普通,就感觉和我们乡下起的别墅没有太大的差别。”

言下之意就是对不起这么点设计费。

方季康看向程华,他内心想得也是如此,总觉得太过普通。

程华不恼,对上方季康的视线:“据我了解,这一批别墅的受惠群体是方总的老员工,八年以上的老员工,大部分应该三四十岁,家中有老人、小孩,如果要创意,我大可设计这样的房子,好看又好听。”程华指了指墙上挂着的作品。

“但是,在这里我主要考虑的是实用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需求,像方总,你肯定需要气派一点的,像令爱,肯定追求别致。然而这个别墅的受众群体是工人,他们的需求是什么?首先有老人,肯定要方便,这边设置一块地也是考虑到老人可能要种种花草,另外就是实用性和舒适度,我去你们那边考察了一下乡下的住宅,在格局上我多是参考了一下……”

听程华这样说,方季康心悦诚服,试带入方主任和沈老师的角度,的确这一辈人好似停留在了九十年代,对新的事物不是那么容易接受,设计得再新颖又有什么用,他们根本欣赏不来。

方知浓不自觉地点点头,程华眼带笑意,顺势拿出第三份设计图纸,这一份是给他们几家设计的,会和康达别墅连在一块儿,但不在里面,会单独围起来。

到时候兄弟姐妹几个就住一起了,方伯勇方小琴是很乐意的,方仲伟家犹犹豫豫,方季康是想着他们住爸妈旁边可以照顾一下两老,跟他们说的价格比员工价都便宜,夫妻两还犹犹豫豫,方季康又不是做慈善的,两个人还是想要的,毕竟现在他们住的房子是方主任的,也这么多年了。

四栋别墅,和先前的比,这几栋显然就展现设计功底了,生意人讲究风水,原本方季康想临湖而建,程华建议他小隐于市,康达圈的地就毗邻太湖,如果要临湖,路过的人多必将吵闹,长久而来不宜风水,程华建议往后挪,前面增加林木。

四栋别墅的排列是一个八卦阵中间的线,外加外围的绿植树木,正好组成一个八卦阵,四栋别墅的样式大致相同,却不完全一致,按程华所说的,就是根据每一栋的位置来设计的,旺风水。

程华侃侃而谈的时候,方知浓脑海中都可以想想出新家的模样,然而更让人叹服的,更是这房子里蕴含的底蕴,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她不过是仗着两世为人的那点先知以及看了点专业书,才知是在关公面前耍了大刀。

看书上轻飘飘的几个字,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人文艺术,这四个字,蕴含的份量远远超出了文字表述,更显复杂。

从事务所走出来,方季康笑着问道:“这钱你觉得花的值不值?”

“值!”方知浓坚定地说道。

方季康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术业有专攻,不是说说而已,有些事情外行人总是想得太简单,不就是怎么怎么样,真的当你了解了这一行,才会明白每一行的苦。”

方知浓点点头,就一栋房子,程华就需要从上下左右画出平面细节图,降到最后,整张桌子都铺满了图纸,这个工作量肯定不是一般得大。

“爸爸,我觉得在了深入了解了一个行业之后,还能够坚持热爱这个行业,那一定是真爱了。”方知浓俏皮地眨了眨眼睛,“所以程设计师真的很厉害。”

方季康好笑地揉了揉她的头发,还真爱,果然还是小孩子。

当你原本想浅尝辄止地了解某一件事物,然而看到了闪耀的光辉,更加无法抑制地想要去深入了解。

方知浓疯狂地购入了各种建筑风水的书籍,连古文都啃,然而古文大多散漫,不会集中介绍,都是东一句西一句,看得她头很大。

为了学以致用,她把自己的房间改格局,改成旺风水的格局,自己的不过瘾,还把方如初的房间拿来练手,就是这东西吧,没得检验,就像学了一门东西,没得考试,是学霸还是学渣都不知道。

于丽英还骂她迷信,比老人还老人。

“你爷爷奶奶都没你迷信,这小的年纪看这种书做什么。”

谁知道今年十月份方如初雅思托福考试,托福考了105不说,连雅思都考8.5,要知道方如初重点学托福!

于丽英得知消息的时候,忍不住望向方如初的房间,呢喃道:“难道,这风水还真有用?”

第50章

方如初这逆天的成绩,在这一届还是有些轰动的,无论雅思还是托福,都是可以选择美澳英TOP20的名校,原本学校老师还劝他申请几个保底的,现下就是积极鼓励他准备申请材料。

这个成绩,还是很有希望的,都询问方如初怎么考的,说实话方如初自己也不知道,这属于超常发挥。

这种考试,就是要一鼓作气,不然再而衰三而竭,总而言之,一次就考到了预期是最好的,接下来准备材料也会信心大增。

连方季康和于丽英都不得不信点风水,再见程华的时候,方季康也就问他了。

程华先是一瞬间地惊愕,然后又笑了起来,说道:“我们要相信科学。”

方知浓都忍不住给他一个不相信的眼神,相信科学您当初跟我说这么多风水的事情。

程华在父女俩鄙夷的眼神中解释道:“风水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玄乎,风水是什么,其实是将格局设置成让你们舒服、愉悦的样子,吕氏春秋里这般说的,生气方盛,阳气发泄。意思就是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气就是风。按照科学的解释,就是改变磁场,让你们感到愉快,很顺畅,这就是最大的吉利,只有人心情畅快,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去办事。我给你们布置的新宅所谓的风水原理也就大致如此,所以为何要隔离马路,多植林木,挖湖造池,你家老人需常住,多设他们喜爱的,多走动,有利于健康。”

方季康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他周围的老板都会有点迷信,有些东西真的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所以风水布局也还是看主家的喜好,喜好会变,这风水肯定也会变,看得不顺眼的一定要尽早移调。不过如果是买些什么旺风水的摆件,那是没必要的,本身就不是太喜欢这些东西,也生不出愉悦之情,当然也是有人非常相信,买了那种辟邪招财的东西,就觉得自己时来运转,生意一下就兴隆了,自此就更加相信,也是有的,不好就不好在一旦出了事情,就喜欢往这个方面找原因。”

程华做私宅做得多,基本上都是一些大老板,基本上都会有一条风水的要求。

方知浓想了想自己给方如初改的,没想到第一次试水就得到如此好的成效,虽然不一定是风水的功劳,但就是这个说不准,才增加了可信度。

方季康就说起了方知浓给方如初改风水,然后雅思托福超常发挥的事情。

程华诧异又带着长辈对晚辈的鼓励看向方知浓,肯定道:“说不定就是了呢,这也说明你给他改的格局,还是让他很顺畅的。”

方知浓嘴角微微翘起。

此时已是03年的年底,方如初忙碌得准备他的申请材料,他参加过多次奥赛,拿过省级国家级的名次,也参加过几回国际机器人大赛,在竞赛这一块还算可以,然而没什么科研成果,像MIT这样的学校,在申请者同样优秀的情况下,会比较看重学生的科研成果。很多人都不可置信,高中有什么科研能力。

但作为全球名校,申请者很多都会在高中就有发明、出版书籍或者发表科研成果,像因特尔奖的得主就备受名校青睐,在中国奥林匹克更加有名,这种竞赛中国人可以拿到很好的名次。因特尔科学家号称小诺贝尔奖,也可以说是名校的捷径。

如果你能够获得因特尔奖,那你离世界名校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特别优秀,你会被提前录取。

另外德威创办时间不久,被顶级常青藤录取率并不高,很多有名的国际学校,他们申请这些名校就相对容易,别说高考不公平,其实在国外教育资源绝对倾斜的状态下,就是比家庭,有钱人家可以送孩子进入名校的“摇篮”,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就是会很优秀,然后进入名校进入名企,延续他们父母的地位,依旧是上流人士。

周太太娘家是,她这一辈就有兄弟出国留学留在了美国的,她说明年就要送周樾去国外读高中。

于丽英惊讶道:“高中就去美国读?阿樾还这么小。”

周太太叹息一声,放下茶杯:“说舍得肯定是假的,可孩子的前途要紧,我哥哥嫂嫂也说,以后阿樾如果要考哈佛啊剑桥之类的名校,国内的录取率太低了,如果送出国就不一样了,我哥哥已经帮阿樾看好了一家国际高中,那里面中国学生也不少。我是舍不得,可我们总不能耽误孩子的未来。”

于丽英虽然觉得周太太说的有道理,但内心还是觉得孩子还没成年就丢国外去,太狠了。

“如初想申请麻省理工,就是说国际生录取率太低。我们家也没特别高的期望,他对的起自己的努力就好了,也不想他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于丽英觉得自己还是看得挺开的,在她看来,周太太就是逼得太紧了,周樾都这么优秀了。

“你是不知道,现在都竞争有多激烈,我们也不想,但我哥说,等以后孩子高中要考大学了,你们就知道这三年的差别了,也是不想孩子错失这样的机会,正好我哥哥嫂嫂还能照顾一下。如初是来不及了,这不还有浓浓吗,你和季康最好也商量一下,早出国晚出国,都是要出国的,早个三年也是换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周太太苦心劝道。

于丽英还真被她说动了,她是这么想的,要是女儿另有想法要是以后因此而怨他们怎么办。

她和方季康提的时候,方季康是连连否决的,“孩子还这么小,送她出国你不担心?爸妈知道了,还不得骂我们狠心。”

“你当我舍得,我是想,要是浓浓乐意呢?我们是这么想,如果就因为我们舍不得,让她错失了进入名校的机会,以后怨我们,我是担心这个。”

方季康默然。

吃饭时夫妻两假装不经意间提起周樾要出国读高中的消息,于丽英问道:“浓浓,你想出国读高中吗?”

方知浓先是茫然了一会儿,思索后摇摇头:“不想啊,我不是大学出国吗?”

“他们说国内进入名校的几率低,去国外读的话几率会高。”

方知浓还是摇摇头:“那我也不想,大学没考好,我可以考研考到我想去的学校,出国读也许是捷径,说不准留在国内的磨练更好呢。爸妈,你们就这么舍得我?”

说罢,捧着脸撅起嘴。

方如初插话道:“儿子女儿一起丢出去,当然省心了。”

方季康作势要敲方如初的脑袋,道:“你要不想,我们肯定不让你去,怎么舍得,就怕耽误你的前途。但我闺女想得这么开,那是最好了。”

年纪小出国留学要承受的压力也不小,父母不在身边,国外的种族歧视、言语不通对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都是心理压力,再加上国外开放的风气,沾染du品也是有可能的。

很多时候对自己宽松一点,活得也轻松一点。

她和周樾仍然一起上小语种课,她就问起这件事情。

周樾点点头:“对,准备读完初中就出国。我们班也有好几个要出国的,也无所谓愿不愿意吧,他们都给我安排好了,在国外也差不多,都是寄宿制的学校,周末去我舅舅家。”

方知浓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在德威好像是这样,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就会走掉一批,越往上学生是越少的。

又到一年圣诞,今年上海下了小雪,虽然堆积不起来,好歹有了点意境。今年过年晚,放假也就放得晚,直到一月二十号左右才放假。

像方如初这种一月份以后就没有事情做,指需要等录取通知的,已经和同学毕业旅行了一趟。

三月份末四月初是美国各大高校放榜的时间段,他们几乎会有将近半年的假期,听起来非常的爽,让和他一届的宋俊凯羡慕不已。

所以德威的高三基本上就只有半年不到,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准备自己的申请材料。

一月中旬的时候,钟家人到了上海,钟维渡接管集团,正是繁忙,还要过一段时间再过来,钟运铮带着妻女先过来,上一次相见还是在香港,钟维欣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他们也去的。

这几年钟运铮身体也不是太好,来内地也少了,这一回和上一趟隔了四年,四年也够上海边天换地。

这些年大家都还是有来往的,生疏也就是刚见面的时候,很快就熟稔了起来,钟家姐妹还给方知浓带了礼物,让什么都没有准备的方知浓很不好意思。

钟维悦已经是个优雅的女人了,她快要大学毕业了,有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她送了方知浓一套护肤品,是她实验室的成果,纯天然无添加,目前还没有上市。

钟维欣送了她一套首饰。

方知浓非常不好意思地说:“维悦姐维欣姐,我没有准备礼物……”

钟维悦揽着她说道:“我们来做客肯定是要带点礼物来的,你是主人要送什么礼物。浓浓现在好高了呀,都快和我差不多了。”

钟太太笑着道:“还记得小时候来我们家的时候,还是小不点一个,说话还奶声奶气的,一转眼都这么大了。”

方知浓也顺着话说道:“我还记得维欣姐叫我说英文,走的时候还送了我几个芭比娃娃。”

“那是因为你小时候像芭比娃娃。”钟维欣和她相视一笑,距离感拉近了不少。

钟家是来中国过年的,钟家的祖籍在W市,还有几个不远不近的亲戚,只是老家是没有了的,方季康邀请他们一起在方家过年,热闹一点,钟家也没怎么过过正宗的春节,也有些好奇着想要感受一下。

第51章

钟家在国内的几个亲戚都是钟运铮爷爷那一辈的关系,亲近的一点的就是钟运铮爷爷的兄长,只可惜传到这一辈烂泥扶不上墙,钟运铮和他们相认以后,给他们家起了新房子,安排了个好一点的工作,谁知道刚认个有钱的亲戚就飘了,赌博败光了,还打着老人的名义跟钟运铮要钱。

钟运铮就再也没管过他们,只会让方季康关心一下老人的情况,倒是几个姑奶奶家关系还可以,小辈里有几个拿得出手的。

他们先回W市,方季康早就准备好了住处,他们家在W市还有两套房子,这两年房价涨得厉害,他们家也有点另外的小投资,置房产属于保本投资,方季康都装修了,一套出租,一套给客人住。

钟家回来,那些亲戚也都纷纷相邀,W市的变化是真的巨大,钟运铮很高兴,给老家的村子修了一条路,以自己祖父的名字命名。

钟家姐妹来过国内,但见到这些亲戚还是第一回 ,被这热情的架势还是吓到了,绕是钟维悦这般接人待物有一套的也是招架不住,更别说钟维欣了。

姐妹两还是逃跑了,丢下可怜巴巴还语言不通的钟太太。

钟维悦即便放假也闲不住,要去苏州市里做化妆品柜台的调研,钟维欣在这里也不认识别人,就只能找方知浓玩。

方知浓带她在市里逛,W市和上海比起来还是无聊了一点,商业圈就这么几个,能够玩乐的地方也不多,新开了一家大型电玩城,钟维欣也是玩心重的人,非常乐意。

一进去先换了一百个币,从小钟太太对两个女儿的培养都是以高雅艺术为主的,上了大学以后才逐渐被放宽,觉得什么都好玩。

方知浓曾经作为好学生好孩子,基本上是没有玩过的,但这一世被方如初带着玩了几回,也能体会到家长们口中坏孩子的乐趣。新鲜的事物当不是用在正途上时,总是会被打上不好的标签,等过个十年,电玩城就是孩子们娱乐的天堂。

两个人都是爱玩的性子,进了电玩城就像是老鼠进了米缸,这个好玩那个也好玩,现在来玩电玩的基本上都是初中生高中生或者不读书了的社会青年,方知浓这个年纪的,还好钟维欣长得嫩,在小年轻堆里也不显。

两个人长相都扎眼,时不时会有人过来搭讪:“美女一起玩吗?不用你们花钱。”

意思就是他们花钱一起玩,交交朋友,钟维欣义正严辞地拒绝了,说道:“我们有的是钱。”

那人染了一头黄毛,妥一非主流,闻言笑了,也不多纠缠:“美女牛逼啊,要是一会儿还想玩,来找我啊。”

方知浓都笑抽了,解释道:“他其实就是想搭讪,想和我们一起玩。”

钟维欣捏了捏方知浓的脸,恨恨道:“你当我不知道啊,你还这么小,那人一看就不正经。浓浓,你有男朋友吗?”

“没有啊,我才初二。”

“初二怎么了,你知道我姐初二就和斯蒂文就是她男朋友确定关系了,一起上高中,一起考大学。”钟维欣一脸疑问,这和年纪有关系吗。

方知浓只听说维悦姐的男朋友是青梅竹马,没想到两个人在一起了这么多年,真是羡慕不来,只可惜在中国应该不大成立,刚萌芽就会被扼杀,道:“看来维欣姐你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中学生不允许谈恋爱是我国重要国情之一。”

钟维欣震惊了,在她看来显然是很不合情的,“这是人身自由呀。”

这种文化差异造成的情况也很难解释,但在中国就是这样,“他们觉得谈恋爱会影响学习,在家长的心中,学习是最重要的,一切影响学习的最好都不要出现在他们孩子的世界里。当然如果他们知道维悦姐的事,也不会改变这个想法,根植于保守的文化传统之上的思想没有那么容易改变。”

钟维欣虽然不太认同这种“国情”,但每个国家都有其他国家不能够认同的传统和观念,不过她更疑惑中国的学生有这么乖,难道不反抗。

“当然有啊,都是私底下偷偷进行,如果被发现了,基本上都会被扼杀。”方知浓做了一个抹杀的动作,电玩城里各种声音嘈杂,不是个好说话的地方,方知浓拉着她往跳舞机那边走:“不说这些了,我们来玩跳舞机吧。”

“跳舞机?怎么玩的?”钟维欣看到满是人围在哪里,还放着动感的音乐,有些好奇。

跳舞机周围必然会围着很多人,基本上都要排队的,敢上去的女孩子多半是长得好看或者身材好的,才敢去卖弄一下,方知浓她们前面还排了一对女孩子,投一次币大概也就两首歌,歌曲都是随机的。

钟维欣看了一会儿,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照着显示屏上跳舞,但只要踩着那几个键就算分了,手上动作完全是不重要的。

大家也基本上就是跟着踩键盘,脚上动作,手上就不管了。跳舞机是日本发明的,最近这两年才传进中国,还处于新鲜事物的状态,真正会玩的人还很少。

等上一组跳好了,方知浓准备投币的时候,上一场的两个女孩子又下来要投币了。

方知浓说道:“应该到我们了。”

化着大浓妆的女孩子抬了抬下巴:“我们还没跳好。”

方知浓歪头:“关我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