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粮食已经把之前卖酒的银子花的差不多了,曲韵便按着之前的想法打起了桃花谷的注意,从酒坊拿了些粮食回家,在空间里酿成黍酒,然后再酿桃花酒,因为之前跟言瑾儿有言在先,便把酿出来的几十坛子桃花酒都卖到了她店里,每一坛酒卖到了五两银子,而且言瑾儿还叮嘱她要多送些。

只这几十坛子桃花酒曲韵就一二百两银子,除了家里的日常花销外全都投在了酒坊上,曲轩和曲夜见自家妹子的桃花酒竟然能卖到这么高地价格,便都不再急着要出去借钱了。

转眼已过月余,曲韵让青果帮着把之前酿制的石榴酒里的杂质又过滤了一遍,然后密封了放置在酒窖里,要到三个月后才能取出来饮用,其实她很想把这石榴酒抱到桃花谷里去,但是又怕青果几个瞧出什么来,只好耐心的等着了。

还好转眼冬至已到,酒坊里酿制的冬浸酒因为打着曲家的招牌而很快就卖了出去,虽然价格上便宜,但是好在数量多,又因为质量比别家好些,倒是也卖了不少的银子,虽然比不上以前富有,但也勉强够过年的了。

临过年前下了好大一场雪,洋洋洒洒的铺了满地,曲韵穿着厚厚的淡紫色小袄,外面套着缝了雪白兔毛的坎肩,下面一条同色盘锦彩绣棉裙,外面裹着严实的披风,连帽子也戴上,只剩下一双精灵的大眼睛和被冻的通红的脸蛋。

青梅也穿的厚厚的,正看着工人们从酒窖里往外搬酒,这是特意留下的冬浸酒,是发给工人们回家过年的,并包了厚厚的红包,起先曲夜还舍不得,那银子可不是他们一分分挣来的,可是曲韵却坚持要想工人们死心塌地的在酒坊里做工,好的工资待遇是必须的,曲轩自然是站在自家妹子这边,二比一的结果就是工人们个个领到一坛子酒和红包都喜笑颜开。

等所有人都领完东西,曲韵便站在酒坊门口看着曲远锁了酒坊的门,收了钥匙,才带着青梅深一步浅一步的踩着雪往家走,这样大的雪连马车都走不动路了。

她正边在心里埋怨边径自往前走,却突然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摔倒在地上,青梅离她有几步远,但现在想过去已是来不及,着急的伸出手去,却没有扶到,可是就在曲韵还没来得及闭上眼的时候,一个人猛地窜出来转眼间已是把曲韵扶住了,那人一身深蓝色锦缎长衫,银色腰带,黑色长靴…

就在曲韵还想继续看时,却听到那人不耐烦的嘟噜了一句:“做什么穿这么厚,真是要沉死人。”

曲韵抬头,正对上一双明亮似夜晚的繁星似的眼睛,又想清澈的井水望不到尽头,这人的容貌只能算中上,但是因为这双眼睛增加了不少光彩,曲韵边想边看,直到把这人给打量了一个遍,刚才他说的那句话更是没有听见。

古若尘见她一副花痴的样子,顿时往后退了两步,半是认真半开玩笑的弯了弯唇角:“姑娘想要做什么?”

曲韵脸一红,声音便有些扭捏起来,“那个,刚才谢谢你了,若不是你我怕是就要摔倒了。”

“不必这么客气,又不是什么大事,举手之劳,只是姑娘穿的这样厚重,以后走路还是小心些吧。”古若尘说着叹了口气,“我可不见得每一次都能帮到你啊。”

我才不会笨到每一次都摔跤,曲韵在心里嘟囔着,但是面对眼前的这个人却不好意思说出来,只是弯腰行了谢礼,转头叫了青梅便抬脚往前走去。

古若尘站在雪地里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这丫头不是功夫很厉害的嘛,飞檐走壁的潜在旁人家里偷听,怎么这会子连个路都走不好,而且穿的这样厚,是个怕冷的吗?

离了古若尘,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直到拐进自家门口前得巷子,青梅才往后探了探头,赞叹着跟曲韵说道:“姑娘,刚才那个公子的眼睛真是好看。”

曲韵点了点头,那双眼睛真是能让人过目不忘,不管多久以后再见到他,就凭着对那双眼睛的记忆,自己也能认出他来。

“奴婢可是瞧着刚才姑娘的脸都红了,莫非姑娘您…”青梅笑着打趣道。

“胡说八道什么,”曲韵好笑的瞪了她一眼,“你懂什么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吗?我不过是觉得他长的好多看两眼罢了,被人逮到自然是会不好意思的,哪里来的那么多心思。”

青梅笑着不说话,只是心里想着自家姑娘年纪也不小了,人家同龄的姑娘家都已经谈婚论嫁了,唯独自家姑娘却还是独身一人,大少爷只顾着读书也不给姑娘早早的盘算着,想着便记起一件事来,遂抬头问道:“姑娘,奴婢听说咱们家二少爷原是自小就订了亲的?”

说到这个,曲韵笑了,“可不,是隔壁岩城白家的姑娘,小时候我们常在一处玩的,这大了却有许久未见了。”说着说着她也皱了眉头,二哥今年都十七了,等为爹守过一年的孝都已经十八了,是不是该让大哥去岩城白家提提这事了,而且大哥也不小了,却天天读书丝毫不肯谈感情的事,两个哥哥都不急着成亲,可是她心里替他们急呀。

第二十二章 美味年糕

曲韵带着丫头青梅回到家里,已是过了午时,因为将近年关,所以家里仅剩不多的下人有一多半家在锦城的都回了家,只余下了少许的人正在赵伯的带领下打扫庭院,本来这过年应该从冬至那天算起,但是冬至过后几天正是忙着往外卖酒的时候,便耽搁了两三日,曲轩和曲夜祭灶她都没顾得上回家瞧热闹,只在晚上回来时得了二哥给留得一块灶糖,今儿个是腊月二十五,她早早的给酒坊里的工人们放了假是因为今儿个是正经照田的日子,那些长工家里有田的都要回去照田的,而且晚上还要烧火盆,全家团圆。

这会子曲韵经过他们身边,看见赵伯便甜甜的唤了声。

赵伯含笑点了点头,慈爱的看着她说道:“姑娘回来了,酒窖里可都收拾好了,门窗可都要锁严了,这大过年的,可别让人摸进去。”

“您放心吧,我看着曲远哥锁的门,您不用担心。”曲韵笑着回道,又问了一句:“赵伯,嬷嬷呢?”

“老婆子在厨房里呢,后日就要过年了,她去准备过节的吃食去了,你也去瞧瞧,你嬷嬷手艺好,指不定在做什么好吃的,你先去尝尝。”赵伯看着她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话语里尽是宠溺。

“不知道嬷嬷做了几样的年糕,我要去瞧瞧。”曲韵笑着拐了外往厨房里去了。

赵嬷嬷正亲自动手蒸年糕,看见曲韵进来,知道是来要吃的,便从蒸笼里拿了一块蒸好的桂花年糕塞到她手里,曲韵接过来尝了一口,笑眯了眼睛,她最爱吃这桂花年糕,这是赵嬷嬷的拿手绝活,用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成的,又香又甜,她那两个哥哥也爱吃的很。

见她吃的高兴在,赵嬷嬷笑了,又拿了一块塞到青梅嘴里,笑道:“姑娘先在这儿坐坐,略等一会,这一锅马上就要熟了,等会嬷嬷给你拿热的,端了去跟你大哥、二哥一起吃。”

曲韵点点头,又拿了一块红枣的边吃边听厨娘们说笑,一抬头就看见曲夜踩着雪来了,老远就听见‘咯吱咯吱’的声音,青梅也瞧见了,忙走到门口帮着打起厨房的棉布帘子。

曲夜走进来一眼瞧见曲韵正坐在那里吃的满嘴都是,便取笑道:“刚刚我去沁梅院找你,你的丫鬟说你不在,我猜你就是到这里来了,嬷嬷很是偏心,有好吃的都是先给韵儿的。”

赵嬷嬷听他说嘴,笑着也拿了一块桂花年糕塞了他的嘴,“老老实实坐在那里跟你妹妹一块吃去,都多大的人了,还跟自家妹子争这些个。”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见曲夜只顾着吃也不管身上这满身的雪,曲韵便让青梅拿了帕子给他拍了拍,拉着他围在灶火边说话。

“二哥,大哥呢?出门去了吗?”

曲夜点点头,吃完那一块从曲韵手里抽了她的帕子擦嘴,“早上就出去了,说是跟几个同窗去青湖赏雪作诗,这会子怕是还回不来。”

“去青湖赏雪?”曲韵遗憾的撇了撇嘴,“我也想去,二哥,赶明儿个咱们带上几坛酒,拿上些糕点,咱们也去赏雪,我瞧着这雪一时半会是听不了的。”

“嗯,下午我去郊外林子里打上几只兔子,咱们明儿个拿去烤兔子肉吃。”

曲韵摇摇头,“兔子肉不好吃,你倒是去弄些羊肉鹿肉来我尝尝。”

曲夜忙应着,回头又跟赵嬷嬷要了一块绿豆年糕,赵嬷嬷在一旁守着灶,听见他们兄妹俩如此说忙训斥道:“这俩孩子!这么冷得天又下着雪,去什么青湖,要赏雪就到逸雪阁去,那里不是正经赏雪的地方?”

逸雪阁是曲府右边偏院里的一个小园子,里面倒是小桥流水、亭台回廊的一样不缺,曲家老爷子生前每到冬天都会约上三五好友,在那里的亭子上赏雪吃酒。

这会子听赵嬷嬷提起自家爹爹来,曲韵便低了头沉默的吃着手里的年糕,记得上年过年时她和二哥也回来过,那时爹爹高兴的奔前跑后的让厨娘给她们做吃食,还带着他们兄妹三个贴春联,放爆竹,可是今年他却不在了,只余下她们兄妹三个孤零零的,而且连是谁害的他都不知道。

想着想着曲韵的眼泪就要流出来,赵嬷嬷也感觉到了她不稳定的情绪,心里暗骂自己不该嘴快,倒是曲夜拍了拍自家妹子的肩膀,“那咱们就去逸雪阁,往年都是爹在那里,如今咱们也去坐坐,赏赏爹赏过的雪景。”

曲韵哽咽着点点头,努力的把手里的年糕塞进嘴里,就在大家都不敢多说话的时候,曲轩掀了门帘子进来,看弟妹两个都在,才放了心,低头拍了拍身上的雪花。

赵嬷嬷接过来替他扫雪,笑着问:“你怎么也来了,莫不是我这年糕太香了?把你们三个小馋猴都给引了来。”

曲轩笑着在青梅端来的温水盆里洗了洗手,“刚才我进门的时候瞧见赵伯正看着下人们在花厅里擦桌椅,他跟我说你们都到这儿来了,算了算这日子,想着怕是嬷嬷又在蒸年糕了,我怕他们馋,都吃光了不肯给我留,于是也来看看。”

大家都被他逗笑了,曲韵也笑了,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拉着他在自己身边烤火,又推曲夜去给大哥拿年糕,看着他斯斯文文的吃着糕点,曲韵问道:“大哥,听二哥说你们去了青湖赏雪吃酒?青湖的水结冰了没有?还能不能划船?”

曲轩笑着看她,知道她是个闲不住的,怕是听见自己去了青湖心里正眼馋的很,但是这天太冷,自己也不敢轻易带她出门,于是简单的回了句:“那里光秃秃的,没什么好玩的,水也结了冰,还不如咱们家的园子好。”

曲韵‘哦’了一声,知道他这是跟嬷嬷一个想法,不愿意让自己去,便也不再多问,只说:“那咱们今晚上到园子里烧火盆吃酒好不好?”

曲轩自然是点头同意,曲夜更是笑着说道:“那我待会儿就去买羊肉和鹿肉,咱们支起架子来烤肉吃,到时候嬷嬷和赵伯也来,咱们一家子乐呵乐呵。”

赵嬷嬷笑着点点头,往年过年的时候她和自家老头子两个也是和老爷子、姑娘少爷一起过节的,现在便也不觉得有什么,能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过个年他们才是最高兴的。

第二十三章 送年礼

到了这日晚上初更之后,曲家兄妹并赵伯、赵嬷嬷两个都围坐在逸雪阁的亭子里烧火盆,今天的雪来得早,园子里早已白茫茫的一片,这会子还都没有停歇。

火盆升在亭子里,因为天子冷,亭子三面都垂了厚实的棉帘子,只余下一面留着看雪景,园子里种的茶花和梅花都依次开了,红色的冷艳,白色的纯洁,虽然是在晚上,但是由于亭子里外面的树上都挂了灯,赏起花来倒也颇有几分意思。

曲夜果真去买了羊肉和鹿肉来,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边点着火盆边吃着火锅,喝着桃花酒,听着曲夜讲今日郊外村子里的人家照田的热闹,曲韵便想起买田的事来,便私下里跟曲夜说了,让他平时出去时帮忙打听着,哪里有上好的肥田好买上几十亩种着,等明年她家也要去照田了。

腊月二十九的早晨,曲韵出了沁梅院去饭厅吃饭,曲轩和曲夜也都在,还有赵伯,几个人围在茶桌上不知道瞧着什么,曲韵好奇的走过去,“赵伯、大哥、二哥,你们在瞧什么好东西?”

见她来了,曲轩侧身让了让,曲韵往里一瞧,竟是曲轩自己写的春联,统共十几副,从大门到小门上的一个也不缺,青梅在一边瞧见笑道:“昨儿个奴婢闲着无事,便剪了几幅窗花,几位主子给瞧瞧。”说着便从袖子里拿了出来。

曲韵先接过来铺在桌子上瞧了瞧,有花鸟的图案,还有福字的,另有一些可爱的小动物,都是用大红色的剪纸剪出来,瞧着喜庆极了。

其他几个人也都凑过来瞧了,都说好,曲韵便让青梅带着青果并几个粗使的丫鬟只拣外院几间会客的屋里贴了,今年是她爹没了的头年,按理说一张都不该贴,可是想着他爹生前爱热闹,再者过年怕是有亲友往来,太素了也不好,曲轩瞧着自家妹子想的这么周到,便含笑点了点头。

待吃完早饭,兄妹三个便亲自去贴春联,两个哥哥踩着梯子去贴,曲韵带着贴完窗花回来的青梅和青果在下面帮着往上递,虽然被冻红了脸,可都高兴极了。

贴完春联,前厅有曲轩的同窗前来串门,曲轩自去招呼,曲韵和曲夜无事,一商量索性又去厨房猫着了,除了年糕之外,赵嬷嬷又做了许多精致的点心预备着来客的时候招待客人,两个人一直在里面猫到中午,曲轩送走了同窗却不见了他们两个,便直接追到了厨房里,这时候曲韵和曲夜正坐在灶旁端着盘子吃点心,便被他抓了个正着。

曲轩好笑的看着这两个人,都这样大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似的,但大过年的,自己也不想跟他们计较,反正这过年又无事,就是让他们堆在这里吃一天也无妨,但是现在有件事却不得不叫曲韵去做。

想着曲轩一把揪了曲夜的衣领,把他撵到一边去,自己坐在他的位子上也拿了块点心吃着,边吃边看曲韵,“韵儿,大哥觉得你是不是该到祥叔家里走一趟?”

曲韵笑着点点头,“我原本预备明天再去的。”

赵嬷嬷在那边插嘴道:“这孩子,明日都三十了,哪还能出门子。”

曲轩也附和道:“我看你下午就去一趟,不用拿别的,只把嬷嬷做的糕点拿一些,再搬上几坛子好酒,买上些烟叶就成。”

“好,那我吃完午饭就去。”曲韵应下,想着一会到了街上再去买烟叶。

其实说是吃午饭,曲韵和曲夜两个早就已经吃了半饱,午饭时只喝了两口热汤便都嚷嚷着吃饱了,曲夜要去酒坊转转,曲韵只能自己去祥叔家里。

曲韵带着青梅和青果两个坐了马车出门,先转到中心街上去买了些烟叶,便一路往郊外走去,曲家村早年把村子的地腾了出来卖了钱,没有地方居住,只得另在郊外选了地方盖了村子,有些人家用那笔银子做生意,赚了钱在城里买了宅子,也就不再回村子里,比如她家,比如八字胡家,其他的人家还是居住在曲家村里。

马车在祥叔家的大门外停下,青梅和青果一人一边扶着曲韵下了马车,曲韵抬头细瞧了瞧,这是一座农家似的小院子,不过跟村子里其他人家一样都是青砖青瓦的好院子,虽然有些年头了,但看起来就比其他村子整齐不少。

正在她正看着院墙出神时,青梅已经上前敲门去了,门很快被打开,露出一个人头来,正是曲志,他看见青梅先是一愣,随即歪了歪头看到外面站着的曲韵,忙打开了门,笑着迎了出来,“原来是东家来了,快请里面进。”

曲韵笑着跟他进了院子,青梅和青果拿着东西跟在后面,进了大门是一个门楼过道,走过门楼就是院子了,曲韵边走边看着这院子,虽说雪一直没有停,但是院子里并未积存多少雪,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只余下上面一薄层的初雪,院子对面是三间正房,左右两排厢房,如今也都贴了春联和大红的福字,显得极有过年的感觉。

她这边正打量着,祥叔的婆子刘婶子从正屋出来,瞧见曲韵来了,忙笑着上前说话:“你就是韵儿吧?这么多年没见了,长的越发水灵了,快进屋去,冷了吧?屋里烧着炭火,暖和的很。”

曲韵先行了个晚辈礼,让青梅和青果把东西拿上来,刘婶子知道这是年礼,可是自家儿子前几日从酒坊回来时已经比旁人多拿了几坛子酒,现在怎么好意思再收这个呢,便忙推了,“这个可不行,我听你祥叔说你爹留下来的那些银子你们都分给族里人了,如今家里不必以前,我们哪能再要你这个,你快拿回去吧。”

刘婶子的话音刚落,就见有一个人掀了门帘子也从正屋出来,却是一个着红袄的姑娘家,正是祥叔家唯一的女儿曲颜,在家排行第二,见了曲韵笑道:“可是韵妹子,咱们好些年没见了,你还记得我吗?”

“颜姐姐。”曲韵笑着甜甜的叫了一句。

曲颜‘哎’了一声,笑着上前拉她的手:“从小你就爱跟着我玩,现在大了,也出息了,我听大哥他们说你一个人顶着酒坊,真是不易。”

曲韵点头只是笑,对曲颜,她从心里喜欢,不止是因为从小自己就跟着她玩,而是因为她本身就是个又温柔又贤淑的姑娘。

刘婶子见她们只是说那些,便拉她进屋,“还不快些进去,这手都这样冷了,颜儿,快去沏壶热茶来。”

曲颜笑着去了,曲韵则跟着刘婶子进了屋,随着她在火炉边坐下,看着青梅和青果把东西放在一旁,笑说:“婶子,我今儿个可没带那些金贵东西,这里面有一些是赵嬷嬷亲手做的各色点心,给您尝尝,还有一些烟叶是给祥叔的,另有几匹布,给颜姐姐做几件衣裳,还有几坛子桃花酒,当初曲远哥说好喝,所以特地送了来给你们过年喝。”

刘婶子拍了拍她的手叹气道:“好孩子,你们兄妹三个也不容易,那么大一个府邸光丫头小厮的月钱要花多少,酒坊里还有用钱,那些钱合该攒着,既然你今儿拿了这些,我就收下,说实话,你婶子我倒真是有好些时日没尝到过你们府上那位赵嬷嬷的手艺了。”说着笑了。

曲韵便让丫鬟们打开了放在刘婶子面前,笑道:“您趁热尝尝,这点心刚出锅我就包了来,等凉了可就没那么好吃了。”她那马车上烧着炭火,一上马车她就让青梅把点心放在炭火边上烤着,所以一路走来,点心还是温的。

刘婶子又夸赞了她几句,吃了块点心,两个人便聊起两句家常,曲颜端了茶水进来,给她娘和曲韵个倒了一杯,也捻了块点心陪着她们说话,不过是些家长里短的琐事。

第二十四章 雪夜接人

正说着,突然又有人在外面拍门,曲远忙去开门,却是外出送年礼的祥叔和曲远父子两个,知道曲韵来了都忙走到正屋来跟她打招呼,见过了两人,曲韵见时间不早了,便想走,但是祥叔和刘婶却一个劲的留她在家里吃晚饭,曲韵拗不过,只得同意了,并且让青梅和青果去帮着刘婶做饭。

祥叔蹲在门口看着外面的大雪,高兴道:“看来明年会有好收成啊。”

曲韵和曲颜坐在门口火炉旁说话,听见都笑了,曲韵点点头:“都说瑞雪兆丰年,明年肯定是个好年头。”

说到这里,曲韵想起自家想买地的事来,便问道:“祥叔,咱们邻村里有没有想卖田的?或者其他地方也成?只要离城近一些。”

祥叔回头看她,“丫头,你是想买田?”

“嗯,酒坊总是要用大量的米粮,我想着与其从粮商那里买还不如自己种,最起码自己种出来的直到优劣,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种植,最重要的是比外面买的便宜,祥叔,这事我只跟您一个说了,您可千万别给我往外说。”曲韵一脸紧张的看着他。

“瞧你这丫头,这买田是好事,哪里还要掖着藏着的。”祥叔被她的表情逗笑了,在门框上磕了磕烟斗。

曲韵被他笑的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摸了摸垂在肩上的辫子笑道:“说出来怕您笑话,我是怕族里再来找我的麻烦,之前我爹留下来的那些银子都给分了,现在这些可是我一点点赚回来的,不想再被他们说三道四的。”

祥叔收起了笑容,叹了口气,吐出一个个的烟圈,渐渐的红了眼眶,“若是你爹还在,你们兄妹三个哪至于如此啊。”

“死老头子,你又在胡说什么!这大过年的快说些高兴的吧。”正巧刘婶子进屋来拿东西,正好听见他这句话,忙训斥了一句,又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

祥叔往后一瞧,见曲韵低着头真是有些难过了,便站起身来笑了笑,“韵丫头啊,你瞧我这,好了,咱们不说这个了,你要买田的事叔记下了,等过了年就去给你打听,等有了信就让老大告诉你去。”

曲韵知道自己这样难过祥叔心里肯定也不好受,便忙收了那些心思,抬头挤出一个笑脸,冲他点了点头。

外面曲远走进来拍打了下身上的雪,曲颜忙从火炉边让开个空给她大哥暖和暖和,曲远搓了搓手,突然皱眉想起一件事来,遂说道:“韵妹子,我今天跟爹进城去了一趟,碰见了原先酒坊里的一个伙计,就在你接手的时候跟着文叔走了,他告诉我文叔带着他们去了吴家酒坊。”

“吴家酒坊?就是吴世杰的酒坊吗?”曲韵大惊,那文叔跟着她爹那么多年,会不会被自家酒坊里的那点东西告诉吴世杰?那么西凤酒的秘密他知道多少?西凤酒是自家祖传的秘方酿制,若是被别的酒坊知道了,那后果可不是一般的严重。

曲远点了点头,“就是吴世杰的酒坊,不过你不用担心,他虽然在曲家酒坊待的时间不短,但是跟现在一样,酒坊只是酿制一些普通的酒,顶多就是制曲被他学去了,但那也没什么,就算材料相同,不同的水质和粮食也能酿出不同的酒曲来,我就是怕他对曲家酒坊太过熟悉,知道咱们的进货渠道会暗地里使坏,而且他跟酒坊里的工人们也熟悉,万一买通了那些人在酒里动点手脚,可是防不胜防啊。”

这个也是曲韵担心的,可是那怎么办呢,酒坊里现在剩下的那些人有些是族里的,还有些也都跟了她爹的时间不短了,要是自己无缘无故的把人给开除了,那么曲家酒坊恐怕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我瞧着无妨,”这时候祥叔从门口走了进来插嘴道,“你酒坊里的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是咱们族里的人我却是可以担保的,都是可以信得过的,没得为了那么点利益去砸了自己的饭碗帮着外姓人,其他的那些等过了年酒坊开了你们多注意些,若是看着品行不好的都揪了错撵出去。”

既然祥叔做了担保,那么族里那十几个人自己就不担心了,剩下的那十几个就像他说的仔细观察着也无碍,因此这么一想心里也没刚才那么愁闷了,正巧刘婶进来说开饭,曲远和曲志忙摆了桌子,曲韵便到厨房去帮着端了端饭菜,跟他们家人凑在一处吃了饭。

冬日里天黑的早,不过是酉时天就黑了,还好外面的雪还能映出些亮光来,还能看的清楚路,曲韵瞧着外头的天色,便站起身来要走,赶车的忙从车厢里拿出备用的灯笼来点亮了,曲韵刚被祥叔一家送到门口,正想上车,便听见马蹄声响,转眼间见两个人骑着马往这边来了。

青果远远的凑着月光仔细瞧了,拍手笑道:“是大少爷和二少爷来了。”

待那两人两马走近了,众人看去,的确是曲轩和曲夜,两人下了马走上前先跟祥叔和刘婶问了好,跟曲远、曲志和曲颜打了招呼,曲轩回头笑着责怪道:“临来时不是叮嘱过让你早去早回吗?怎么这样晚了才要走,就不怕这路滑天黑吗?”

曲韵撒娇摇着他的胳膊陪笑道:“大哥莫生气,我以后不敢了。”

曲夜上前来就给了她一个爆栗子,“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省心啊,你这个时候都不回去,赵伯和嬷嬷担心的一个劲的催我们来接,阿弥陀佛,还好你没走,不然怕是我们也是白来一趟。”

“咦,二哥,你什么时候信佛了?”曲韵拍了他一下,瞧他说的这个夸张劲。

兄妹两个正斗嘴,祥叔走上前邀他们兄弟两个进屋喝口热茶,曲轩没有练过功夫,身子单薄,因为马车送曲韵来了这里,他又不放心曲夜一个人来接她,只得跟着他一道骑马来了,这会子正冻得全身发冷,听闻有热茶喝,兼之祥叔也不是旁人家,便点点头跟着进去了。

曲韵没有再跟进去,而是看着青梅和青果重新点起了火炉,她刚才摸着大哥的手冰冷,想着是冻着了,先把火盆升起来,等待会回去的时候就很暖和了。

曲颜瞧着那些人都进了屋,便悄悄的扯了扯曲韵的衣服,“韵儿,你来,我问你件事。”

“什么事啊?”曲韵好奇的跟着她避开两个丫鬟到门楼底下站着。

曲颜却是一个劲的低头看着地面,手指不停的绞在一起,很是不好说的样子,曲韵笑着拉了她的手,取笑道:“颜姐姐,到底是什么事让你这么为难不好意思说的?你咬咬牙说出来,让妹子帮你分担分担。”

曲颜也不恼,只是略红着脸抬头冲她笑了笑,“那个,韵儿,你…你大哥他…他…”

看到这里,曲韵瞧出些门道来,感情颜姐姐对她大哥有意思,这可是好事,颜姐姐这么好的嫂子到哪去找啊,曲韵也希望他们两个能在一起,便打趣道:“颜姐姐是不是问我大哥他有没有订下亲事?”

曲颜不好意思的又把头低下了,穿着绣花鞋的脚在地上画着圈。

看到她这样,曲韵便不好意思再打趣她了,认真的说道:“颜姐姐,我哥一心读书只希望能参加明年的科举考试,出人头地,所以虽然有不少的人到我们家去说亲,大哥却是一个也没应,颜姐姐若是有这个意思,我可以帮你制造机会。”

“韵儿…”曲颜感激的看着她,伸手握了她的手,“我…你大哥他…”

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正屋的门开了,祥叔带着他的两个儿子送了曲轩和曲夜出来,曲颜看了曲韵一眼,忙往边上站了站,看着他们兄妹三个上了马车,尤其是曲轩那月白色的身影,直直的落进了她的心里。

第二十五章 想要买田

还好曲家的马车够大,曲韵和曲轩再加上两个丫头都坐的开,曲夜则自告奋勇坐在外面给赶车的小厮壮胆。

因着有这两个丫头在,曲韵想问她大哥对颜姐姐的看法却不好说出口,只得想着以后有了机会再问,便先把曲远说的文叔去了吴家酒坊的事说了,曲轩想来谨慎,免不了又叮嘱了好些话。

一路上雪边下边化,泥泞难走,众人回到家里已是深夜,赵伯和赵嬷嬷都还在花厅里坐着等着,见他们兄妹三个回来才放心的回去休息。

第二日便是除夕,开宗祠祭祖、放鞭炮吃团圆饭,曲家跟锦城的所有人家都一样,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新年氛围里,出了新年过了十五,酒坊便要开门,首先就是要大批的买酿酒要用的粮食和药材,而这又是一大笔银子,曲韵让青梅看了看账目,过年来往的礼单也夹在账本里,只这一项便花了不少的银子,这还不算过年那几日来府里请客吃酒的开销,看着那仅剩下的几十两银子,曲韵又开始发愁了,这些银子可该到哪里去弄啊?

临酒坊开业前一天,曲颜突然来了,随着丫鬟们走进沁梅院时把曲韵唬了一跳,忙笑着迎上前去挽着她的胳膊,“颜姐姐,你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坐坐?”

曲颜笑着随她走到主屋的暖阁里坐下,笑着喝了一口青桃端上来的清茶,笑道:“这些日子一直在家里闲着,再往下却没那么自在了,要开始春耕了,所以趁这时候到你这里来坐会子。”话虽说的自在,但曲颜毕竟出身农家,坐在这样华贵的地方由丫鬟们伺候着多少还是有些不自在,曲韵瞧出来后忙让青桃几个下去了,只留下她们两个人说话。

“说到春耕,我正想去你家问问呢,年前我去你家的时候祥叔答应给我打听买田的事,不知道现在有了信没有?”

曲颜闻言抿唇笑,“我这次来可不就是为了那个。”

“快说来听听。”曲韵急忙问道,再晚段时间可赶不上种粗粮了,种麦子是不成了,她们这里的小麦都是前一年都是寒露时种下,待到第二年芒种时收成,除非她是连人家的庄稼一块也买了,不然今年肯定是捞不到麦子了。

“我爹说就是在咱们邻村,有个财主要搬到京城去,家里的田地有几百亩也没有留下人打点,因此就想着要卖了,他的田地离酒坊也不算远,比我们家还要近些,我爹让我来问问你是打算要几亩地?他可以帮你去问问看。”

几亩地?曲韵在心里很不好意思的鄙视了自己一回,她虽然现在没有银子,可是既然要买地就要多买上几十亩,要够酒坊里用的才成,可是几十亩得花不少银子吧?曲韵想着便问道:“颜姐姐,祥叔有没有说一亩地要多少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