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袁震东地脸色,顿时变作青紫,我知道他心里最在乎地人就是他的父亲,所以除非是他肯以他死去地父亲的名义发誓,要不然我是绝对不会相信他的。

我肃然道:“袁震东,你到底肯不肯发誓?要是你不肯发誓。这件事儿就一定是你做的,那么你侵吞的粮食,就要全部给我还回来要是你肯以你父亲地名义发誓,我绝对肯相信你袁震东,你肯么?”

袁震东的嘴唇颤抖了好几次,终于没有说出什么话来。他盯着我,看了好久,终于。还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萧笑很不合实际的说道:“袁震东,怎么样?你没有话说了吧?你还敢说粮食的事情,不是你做的。要不是你做的,你为什么心虚?你为什么不敢发誓?”

我横了萧笑一眼,说道:“萧笑。这里没有你的事,你闭嘴袁震东。现在你无论说什么,我都会相信你的。只不过,我希望你一定要说真话,因为你是用你父亲地名义发誓的。”

袁震东看着我,看了半天,终于摇摇头,说道:“好。我承认。粮食的事情是我做的。只是我身为堂堂的镇关将军,又是朝廷地侯爷。难道想用朝廷一点粮食都不可以么?何况,这粮食并不是被我拿去中饱私囊了。而是供给军队需要。难道,这都不可以么?”

我说道:“袁将军,事到如今,你终于肯承认粮食的事是你做地了么?那么谢四也是被你误导了么?”

“不错”袁震东说道:“是我做的。”

“将军,我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来人,把这里的这个人抬下去,跟着袁将军过来的几个人,你们可以退下了。小六子,你去给袁将军搬椅子来坐,让袁将军慢慢把事情说清楚。”

“是。”小六子答应着。当下,殿堂上的人,都纷纷退了下去,只留下我的几个心腹和萧笑。小六子去端了椅子来,请袁震东坐下。袁震东坐了下来,慢慢把他的阴谋说了出来。

原来,袁震东很早就知道山东闹了一场水灾,凭借他在乡下地经验,他估计到可能山西要出蝗灾。所以他就特意留意到山西方面地奏章和消息。果然,过了没有多久,山西果然出了一场蝗灾,让百姓们流离失所,没有饭吃,出了批量的灾民。袁震东一接到消息,立刻就派出人来,注意山西方面地快报,果然没有多久,就有谢四海送奏章前来,送到户部张侍郎府邸。负责监视的人,立刻就去通知了袁震东。

于是,接下来,顺理成章地,袁震东就去了侍郎府。他是偷偷去的,不让别人注意到他。而那时候,侍郎府里张侍郎的小儿子和两个孙子,忽然莫名其妙失踪了。他正在担心儿孙的安全。袁震东告诉他,说是他的儿孙已经被他抓住,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要是张侍郎想让他的儿孙安全,那么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把奏章交出来,同时向朝廷隐瞒山西遇到灾害的事情,还有就是他自己要立刻向朝廷辞官,告老还乡。张侍郎是万分不想这么做的,他的理想就是宁死也要报效朝廷,但是儿孙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他也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袁震东的请求。但是张侍郎被逼着这么做,心里万分难受,于是他就在当天晚上去找岑尚书,发泄了一通。第二天就在朝堂上告老还乡,之后就带着儿孙回乡去了。

袁震东何其聪明,他早就料到李万山第一封奏章上报不了朝廷,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一定会继续让人送来第二封,第三封。他就派了人在城门口守着,等到谢四海再一次来的时候,必定是会把奏章送到户部尚书岑人处。袁震东早就派欧阳柳江在岑人门前等着,谢四海一来,欧阳柳江就了上去,截下了奏章。所以,谢四海一直以为自己的奏章是送到户部尚书岑人手里的。其实是没有的。

而第三封奏章,一定就会送到崔人处。因为当时秦人不在京师。袁震东又命人看好城门,等到谢四海的奏章到了,他故意让人把他隐到一条街道上。这条街道上,袁震东已经派人设计好了。所以,谢四海就看到很多人向轿中的人叩拜,口称“拜见崔人“,这么一来。谢四海的奏章又被截住了。

袁震东连出奇伎,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就这么把谢四海从山西带来的奏章给拦截下来。而谢四海和李万山,一直蒙在鼓里。不过,袁震东没有想到地是,李万山会亲自上京,通过秦人来面圣,请求朝廷支援。所以。他没能派人拦截住李万山。

我实在不敢想象,袁震东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因而道:”袁将军,你是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说你搬运空了朝廷的粮食,不是为了中饱私囊,那又是为了什么?现在那些粮食在什么地方?”

袁震东冷静的说道:“回禀娘娘。我袁震东作为天下的兵马圆帅,执掌天下兵权。自然首先得保证边疆的将士们有饭吃。他们有饭吃,才有力气为国打仗。而我猜测到山西可能会旱灾和蝗灾时候,就已经料到朝廷必然会开仓赈灾。可是这样一来,将士们的军粮,就不能保证有足够供应了。将士们拼死拼活,为国打仗,保卫朝廷。要是朝廷都不给他们吃饱。那他们哪里有力气为国效力?微臣把国库粮食运出来后,已经着最得力的人。全部运到边关去了。”

“你”我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也知道袁震东是行伍出身。所做地一切都是为了将兵,但是他这么说,岂不是歪理邪说呢?边关的将士们如今可以丰衣足食,吃的好穿的好,而山西的饥民每日都要饿死很多很多人。袁震东就是不把朝廷的粮食偷运到边关,将士们也不至于饿死。可是袁震东一旦把粮食运去了边关,那山西的饥民却要被活活饿死。

我说道:“袁将军,你把国库的粮食都运走,宫里头这上上下下吃什么?”

袁震东却浑然不觉得自个儿有错,他说道:“娘娘,我已经计算过。我当时留下了三百石粮食,这三百石粮食足够支撑到新粮纳上来。天下间谁做苦?最苦地是边疆的将士们。他们稍微有个闪失,那便会万劫不复。他们是上战场杀敌的。而普通的老百姓,能做什么?西宋有这么多地方,这么多人,多一个百姓不多,少一个百姓不少。但是边关将士饿死一个,以后打仗就会少了一分力量,打赢的胜算就会少一分。”

我冷冷说道:“袁将军,你口口声声怕边关将士没有饭吃,本宫你,你以前带领僵尸打仗,西宋可有苛刻你口粮么?”

袁震东说道:“娘娘,以前是没有,可是现在与以前不同。以前地时候,是西宋与北陈交战,是在打仗,要是朝廷给将士们的粮草少了一分,这个仗就没有办法打下去。西宋就随时会有被北陈侵吞地可能。但是现在呢,现在边疆已经“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朝廷用不到将士们打仗了。给将士们的粮食待遇,就远远没有以前。娘娘,请恕微臣说的不好听,即使现在不打仗,也不代笔以后不会打仗。现在苛刻将士们,以后打仗的时候,又有谁会为国出力?军队是国的根本,没有战争的时候,也要养兵,这才能让国更好的存在下去,这样更多地黎民百姓也才可以安居乐业。”

“混账”我怒道:“袁将军,你说来说去,不就是为了保住自个儿地兵权么?如今边关已经休战,哀说过,以民养兵,是不理智的行为。这样一来,老百姓们每年要交地赋税,又要增加很多。如今国百废待兴,丰收之年,百姓们尚且可以图个温饱,万一遇到灾荒,就会饿死人无数。哀不是说过么?你要想朝廷你削兵,那么就要想办法自力更生。边关地区,有荒田无数,将士们完全可以开垦种田,自给自足,这样一来,可以给朝廷减轻很多负担,哀也不会减你的兵马。”

袁震东也暴怒起来,他声说道:“娘娘,我边关地将士们,是打仗的不是垦田种地的农夫你让他们都去种田,谁还有心思练兵?要是不练兵,遇到战争之年,谁去为国打仗?娘娘你一介女流,我和你说这么多,你也不会明白的。总之,边关的事儿,你就别管了。”

正文 一百八十七回:崎岖边关行(中)

萧笑在一旁听的生气,嚷道:“袁震东,你别仗着你是将军有什么了不起现在太后娘娘可比你,现在也不是在比谁的声音谁就有道理”

袁震东横了萧笑一眼,萧笑双手叉着腰,无所畏惧的瞪着他:“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还怕你?袁震东,要不是把粮食偷运到边关,山西灾民也不会饿死无数,我的妻子儿子也不会饿死在半路上,我和你势不两立”

袁震东倒是很有些不屑的看了萧笑两眼,说道:“你和我势不两立,你是个什么东西?这里也有你说话的余地么?你就当真是户部侍郎,那又怎么样?何况,你还是个假冒的”袁震东说完,看着我说道:“娘娘,微臣已经把事实真相说出来了,娘娘要想怎么处罚微臣,就请处罚吧。”

我看袁震东有恃无恐,在心中迅速的把这件事想了一下。既然他偷粮食是为了边关将士们,那么若是我因此而处罚了他,将士们肯定不服气。而要是不处罚袁震东,我心中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恶气。袁震东越来越无法无天了,现在居然干出这样的事来,以后还指不定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呢。

我权衡再三,用征询的眼光看了看晗晗,晗晗微微向我摇摇头。意思是说,在当前这个情形下,还是不要和袁震东扯破脸皮的好。要不然,本来就山西灾荒,要是再弄得边关将士暴动,对国对朝廷一点好处都没有。袁震东要是真有异志,反而是借此机会可以谋反。若是处罚袁震东就是成全他。所以他才这么有恃无恐,不把我放在心里。俗话说小不忍则乱谋,如今我要做的,并不是非要让袁震东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是逼迫他势必交出侵吞的粮食来,救济山西灾民。

如今。虽然说秦兰亭已经想办法从河北和山东调集粮食,去山西赈灾,可是这毕竟是杯水车薪,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饥民的粮食题,还是要逼着袁震东把他侵吞的粮食吐出来。

我定了定神,尽量把语气放的缓和一些,对袁震东说道:“袁将军,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国,哀也能理解。可是不管怎么样,如今山西灾民嗷嗷待哺,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哀希望你能够识体,把你运往边关的粮食运回到山西,赈济灾民,以前发生地事情,哀可以既往不咎。至于怎么解决军队生计的题。这个等我们以后在朝堂之上再商议吧。”

袁震东倒是很坦然的看着我,却说道:“娘娘,并不是微臣不肯把那些粮食交出来,只是如今微臣便是有心,也是无力了。那些粮食在运往边疆的途中。遇到水,半数已经发霉坏掉。微臣没有办法,只好把那部分粮食舍弃了。只有一小部分运到边关,恐怕还不够将士们食用,微臣便是有心想把粮食交出来,也是无力。要是娘娘皇上怪罪,就把微臣给斩了,以谢天下人吧。”

听完袁震东的话。让我心里觉得说不出的气愤。他说粮食被雨水淋坏云云。自然是不可信的。总归,只有一点。他根本就不想把粮食交出来。另外,袁震东口口声声说他这么做。是为了边关将士好,其中更不乏私心。他害怕朝廷精减军队,更怕朝廷削他兵权,如今他用朝廷的粮食,屡屡向将士示好,将士们自然会感激他地恩德,到时候,朝廷便是想要动他袁震东,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冷冷笑道:“袁将军何必这么说?袁将军可是西宋的忠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哀怎么会对付袁将军呢?既然袁将军说粮食已经部分坏掉,那么哀就亲自往边疆去看看。哀这可并不是不相信将军,只是山西饥民千千万万,哀总要给他们一个交代才是”

袁震东没有想到,我会提出来亲自去边关看看,他吃不准我说的是真的,还是只是说说而已。他说道:“娘娘,边关乃是苦寒之地,将士们又素来不懂得礼节,娘娘去了,怕冲撞和得罪了娘娘,那就不好了。微臣奉劝娘娘一句,还是在宫中好好待着吧。娘娘不是想救济山西灾民么?西宋的赋税,还有不足一个月就可以收到,到时候不就有粮食赈灾了么?娘娘不要过虑才好。”

袁震东地话。惹得我心中为光火:要是等过一个月。把西宋地粮食征收到。那时候。山西恐怕没有活人了。

他地话。越加坚定了我地想法。我冷冷说道:“袁将军。哀该不是做什么事儿。还要和你交代吧?哀已经决定了。即刻启程。赶往青海。冰凝。你立刻去准备行装。陪同哀一起前往。晗晗。你速着人去通知海统领。从他那里调遣一百人。由他亲自带领。陪同哀一起赶往青海。萧笑。你也跟着哀一起去。还有袁将军。边关地将士乃是你所管辖。你自然也要跟着哀一起去。你现在也不必回去准备了。就在这里等着我们一起出发吧。明月欣儿。你速去把崔人传召进宫。就说哀有要事要叮嘱。小六子。你去吩咐。准备是几辆马车。一百一十匹快马。要日行千里地快马。”

各人听了我地话。都纷纷去做了。袁震东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我说道:“将军。你就在这里好生休息。喝杯茶吧。要是还没有用膳。哀派人去给你准备就是了。”

袁震东地面色。变了又变。他终于还是慢慢坐了下来。我不肯放他出去。就是怕他会想法子与边疆地将士。互通消息。到时候我突然到达。要想查到真相。恐怕就不容易了。无论如何。我觉得这一趟边关之行。我都是必须要去地。要是不去。袁震东就不肯把他手中地粮食吐出来。而如今从山东和河北调集地粮食。恐怕不够灾民们撑七天地。到时候。灾民们又是死伤无数。要是我去边关。能拿到粮食。那么山西灾民就有救了。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与袁震东之间地关系。会到了这种地步。到如今。我们之间比起地关系恶劣程度。比起当初先皇太后和先皇。与明天鹤之间地关系。更加恶劣上三分。

过了没有多久。崔文杰和海东青就先后到了。我把我要带人去边疆地时候。告诉了崔文杰一遍。同时嘱咐他。这几日朝廷地事情。就交给他处理了。要他好好照顾好薛巡。同时对外宣称。就说我身体不舒服。暂时不能上朝。我把事情和他商议好了后。就让他回去了。

冰凝已经吩咐了海东青,接着要做的事情,海东青立刻就去召集人手了。所有地事情都办妥,约又花了半个时辰。我带着冰凝、萧笑、袁震东一起去青海边疆。明月欣儿和晗晗都想跟着去,我原本是想带着晗晗的。可是又怕宫中出了什么变故,晗晗心思缜密。可以应对,所以就把她留了下来。明月欣儿则留下照顾薛巡,她是我最信任地人了。

我选择半夜出城,连夜赶路。袁震东虽然百般不愿意,可是也没有办法。于是,我们一行人,带着海东青的一百侍卫。浩浩荡荡出城去了。我和萧笑乘马车。冰凝、海东青、袁震东几人骑马。按理说,我是不能与萧笑共乘一辆马车的。因为我毕竟是一国之母。可是事到如今,事情紧急。而我要在车中与萧笑商量对策,所以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上了马车后,萧笑一直不停的吃东西。我知道他实在是饿坏了。经过过饥荒地人,一般都对粮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到了城门口,守门的将士见有海东青,立刻开城门放我们出去了。海东青特意嘱咐了他们,不许把他带人出城的事情告诉任何人。除了崔文杰,没有人知道,我们出城前往边关的事情。一切,都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这样一来,才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查出真相。

一路上,马车马匹狂奔。出了京城,沿着河北边境沿线,一直进入到宁夏,然后从宁夏进入青海。这是我们设定的路线。本来走山西,可以近一些,可是如今饥民遍地,哀鸿遍野,走山西反而会耽搁路程了。

一直进入河北境内,萧笑才不吃东西了。他说道:“少奶奶不是,是皇太后娘娘,你心里是怎么打算的?你不会真地以为带着一百个侍卫去边疆,就能迫使袁震东把粮食交出来吧。”

我就等着萧笑出声说粮食的事情,我见他这么说,反道:“你说呢?”

萧笑说道:“我可不这么认为。娘娘,在京城是朝廷的地盘,袁震东虽然手里有兵权,可是他的士兵们都在青海啊。就是要对袁震东做什么,等他手下的士兵们知道,那也是以后地事情了。但是,我们去了青海,那就是人的地盘了,这不是白白地送羊入虎口么?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不是随便任人宰割?据说袁震东的军队号称有百万人,我们只有一百人,怎么和人斗嘛。这分明是去送死嘛。”

我说道:”萧笑,你这话倒是言重了,我们又不是去和他们拼命,而是想把粮食要回来。你说这话,实在是有些离谱了。”

萧笑点点头说道:“好吧,娘娘,希望你说的是对的。”

其实,萧笑说的话,我还是有听得进去的。他说的没有完全错,前去边关,边关有百万将士,而我只带了区区百来人,要想从那百万人之中,要出粮食,实在是不亚于虎口取食。

我想了再三,心里总算想明白。边关地将士们是不会听我地话的,他们听信地,只有袁震东一个人的话。袁震东是他们地将领,他们自然是只肯听信袁震东一个人的话了。我想从他们手中把粮食要出来,救济灾民。他们不肯,若是一个不小心,肯定无异于送羊入虎口。

我见萧笑对我的话不以为然,忍不住道:“萧笑,你说我们这一次去边关,应该用个什么法子,逼那些将士们把粮食交出来?”

萧笑看了我半天,说道:“没有办法。娘娘。我还不曾想到法子。袁将军把粮食运到边关,储藏起来。依照我看,他想做的,无非就是想巩固自己的势力和兵权,但是将士们不会这么想啊。他们肯定会觉得,袁将军这么做,是一心为他们着想,而娘娘是代表朝廷。想法子克扣他们的口粮。娘娘,此去是凶是吉,实在是难以预料。”

我轻轻点点头,说道:“萧笑,其实我知道你说的对。可是事到如今,又有什么法子?难道能眼睁睁的看着山西的百姓们饿死么?事到如今,只能去边关了。”

萧笑说道:“娘娘,我就是看中你这种气魄。要不然我才不会跟你去这鬼门关一趟呢。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地,要是袁震东敢搞鬼的话,我一定和他拼命。他把他的士兵当人,却不把山西饥民当人。实在是很过分。”

我与萧笑说着说着,就觉得一阵睡意袭来。可是一想到山西饥民的事儿。我就觉得立刻清醒起来。就这样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海东青过来禀告说道:“娘娘,我们已经走了整整一夜了。现在找个驿站休息一下吧。要不然人仰马乏,便是人有精力,马也没有精力了。”

我点点头,说道:“好吧。”于是,连人带马到最近的驿站去休息。这驿站是河北边上的驿站,紧临着山西。驿站已经有些破败了。不过里面的装备还是很完善。驿站的人听说是京城地官,便好生款待。

在驿站中稍微小憩了一会儿。刚刚合上眼睛没有多久。就听到外面喧声连天。我对冰凝说道:“冰凝,你出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儿?”冰凝答应着,刚刚要往外走。就遇到海东青走了进来。

“海人,怎么了?”我道。

“启禀娘娘,”海东青说道:“这里是河北境地,不过离着山西很近。刚刚过来了一批灾民,娘娘,我们快些启程吧。恐怕过一会儿,灾民们会来的更多。要是这样的话,我们想想离开这里,恐怕就不容易了。”

我虽然万分想帮助山西灾民,可是心里也清楚,现在不是时候,因而说道:“好,海统领,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于是,一行人打点行装,立刻启程离开。走了没有多久,就看到前面遍地饿殍,看到这种情状,我心中很不是滋味。萧笑原本是和我一起乘坐马车的,后来也去骑马了。我时不时掀开马车往外看,看到地上的尸首,心中更觉得难过。

又走了一会儿,海东青说道:“娘娘,前面黑压压的一片,属下猜测是饥民。我们是不是要换条路线走,要是遇到饥民,恐怕就麻烦了。”

我以前在乡下的时候,也曾经遇到过饥荒,虽然没有如山西饥荒般那边厉害,但是挨饿的滋味,还是知道地。我也知道,饥民们一旦与我们遭遇,就会冲过来,到时候便是海东青的侍卫们也对付不了。何况,我根本就不想让侍卫们对抗饥民。

因而,我说道:“好吧,就这么做吧。海统领,你一定要注意避开饥民,千万不能让侍卫们和饥民有冲突。千万不能伤害饥民,知道么?”

“是,娘娘。”海东青回答。然后他就命令侍卫们带领车队向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可是还没有走多久,就听到人声鼎沸。

我听到冰凝在外头喊叫一声,接着,海东青急道:“娘娘,前面有饥民冲过来了,恐怕要出事”

袁震东冷冷说道:“不就是几个饥民么?又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有这么多侍卫,那些饥民们又能怎么样?”

我说道:“等一会儿尽量不要和饥民们正面冲突,他们要想要什么东西,就送给他们吧。我们只要留下够我们一路上用的盘缠就够了。你再嘱咐侍卫们一遍,千万不能上海饥民,知道么?”

海东青不无忧虑的说道:“属下明白。我就是怕饥民们等会儿会难以控制,这样就麻烦了。”

海东青地话刚刚说完,没有多久,就听到越来越多的人喊叫,紧接着,就有黑压压地人群像是乌云一般涌了过来。我心中暗叫一声:糟糕我想到过饥民会很多。可是却没有想到竟然有这么多饥民涌过来。比起这些饥民,侍卫们的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

我正想要怎么做,萧笑已经叫一声:“海统领,我们现在带着多少吃的?”

海东青说道:“约有一马车。”

萧笑说道:“海统领,你现在赶紧去把那些吃食送到那边悬崖边上去,然后我们再靠到悬崖去。”

海东青脸色变,说道:“要去悬崖?”

袁震东也说道:“对方虽然有那么多人,也没有什么不了的。我们的一百侍卫。个个可以打仗。到时候见了那些饥民,见一个杀一个就是了,怕他们做什么?”

我冷冷说道:“袁将军,要是侍卫们杀地是你的将士们,你会怎么样?何况,现在并不是打仗,你以为饥民会怕死么?”

袁震东听了我地话,面色顿时变得很难看。他想说什么。但还是没有说出来。海东青道:“娘娘,请示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眼见那些饥民们越来越逼近了,说道:“就按照萧笑说地去做,赶紧做”

“是”海东青吩咐道:“立刻把吃的东西都搬到悬崖边上去。然后我们也靠到悬崖边上去。”纳西侍卫们立刻听海东青地话去做了。

我们刚刚靠到悬崖边上去,那些饥民们就已经冲了过来。他们见到我们。就有无数的人高声喊道:“有吃地,快看,前面有吃地那些衣衫褴褛的饥民,就纷纷往前冲过来。我高声叫道:“拦着他们,但是不要伤害他们”

我回头看去,边上就是万丈悬崖,要是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悬崖去。侍卫们自然也明白。他们听到我这下令,立刻围住。想把饥民们阻拦住。

但是眼前的饥民们就像是洪流一般涌了过来,哪里能阻拦的了呢?侍卫们眼看阻拦不了了。萧笑站在边上搓着手,他想了想,跳上马车,高声叫道:“你们不要冲过来,先不要闹”

那些饥民们已经饿昏头了,哪里有人听得进去他说的话。冰凝看了萧笑一眼,说道:“我帮你”悬崖边上有一棵古木,冰凝看了海东青一眼,又看了那古木一眼,两个人抡起手中的兵器,对着那古木砍了下去,只见刀光剑影一闪,那古木已经被他们二人合力砍断,掉落悬崖。

饥民们倒是被眼前的情形唬住了。萧笑趁此高声叫道:“你们谁也不许往前冲了要是往前冲,谁也抢不到吃的”

那些饥民们这才安静下来。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叫嚷着要吃地。萧笑高声叫道:“你们要是想要吃食,这马车上全都是。我们可以给你们。但是你们必须要保证我主人的安全。要是你们非要冲上来,逼着我们和你们同归于尽,那么我们立刻就跳下悬崖,不过这一马车的吃的,也要跟着我们一起跌落万丈深渊。”

饥民们果然消停了很多,但是不停的有一层又一层地饥民涌上来,这样下去,要想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饥民们都纷纷嚷道:“我们不要你们地命,我们只要吃的,你们把吃的给我们,我们不动你们”

我看眼前的形势危急,要是饥民们上前来抢夺吃食,那么我们这一行人,就只有坠落山崖的份了。

萧笑声嚷道:“你们要想要吃的,吃的都在这里,你们也是想吃饭,可以不必挨饿。你们现在立刻让出一条路来,让我们过去,这一马车地吃地,就是你们的了。你们要是再往前面冲,我们会立刻把吃地推到悬崖去”

那些饥民们互相看着,有一个男人站了出来。那个男人三四十岁的模样,很是壮实,他声叫道:“你们这些短命鬼,让开”

那个男人瞪着一双被饿红了地眼睛,声叫道:“好,你们人可以走,但是吃的和马匹必须留下你们这些斩头鬼,都给老子让出一条路来”

饥民们听了那个男人的话,互相看看,自觉的让出了一条路来。就在这时候,有人推搡,推搡到了袁震东。袁震东想也不想,拔出手中的刀,对着那个饥民砍去。那个饥民顿时全身上下流出血来,躺在了血泊之中。

本来已经安静下来的饥民,看到袁震东杀人,又开始不安分起来。我深刻的知道,饥民们是不怕死的。因为他们早就不知道从生死线上挣扎回来几次了。他们要是被惹恼了,什么事儿都能做的出来。

我狠狠的斥责道:“袁将

袁震东本来有些不以为然,可是他抬头看到那些一片黑压压的饥民纷纷往我们逼近过来的时候,也不禁勃然变色。那些饥民,不知道有多少,即使我们后面没有悬崖,我们不必跳入悬崖,也一定会被他们给冲过来踩死。而侍卫们根本就挡不住饥民们的脚步。

正文 一百八十八回:崎岖边关行(下)

场面十分混乱,所有的人都很紧张,局面一触即发。 就是连袁震东这个起初不把饥民们放在眼里的将军,也惶恐起来。他下命令说道:“快些阻止住他们,快些阻止住他们。要是被他们冲过来,我们就死定了。谁敢冲上来,就斩杀谁”

“一个人都不许杀”萧笑高声叫道:“他们是手无寸铁的饥民,不是战场上的敌人刚才要不是袁将军自作主张,杀了饥民,激起群怒,我们早就离开这里了”

海东青寻求我的意见,我点点头,让他按照萧笑说的去做。他手下的侍卫自然是只肯听他的,不肯听袁震东的。于是那些侍卫们只是阻挡饥民,并不对饥民们动手。但是饥民们就跟潮水一般,根本就阻止不了。我们被迫往后退了几步,要是再退下去,就要到悬崖了。

万分危急的时候,萧笑跑到装着吃食的马车边上,叫道:“谁也不要再过来,谁要是再过来,我就立刻把这吃的推下去”说完,他就往悬崖边上靠了靠,离着悬崖只有几步距离了。

海东青看到边上有一块巨石,举起手中的兵器,对着巨石重重砍了下去,一时间电光火花交撞,发出砰然一声巨响。饥民们再次被吓了一跳。场面一时有些安静,萧笑乘机再把他要喊的喊了一遍。

那个自动出来带头的邋遢鬼男人,吼道:“你们这些杀千刀的短命鬼,他们既然肯让出吃的,你们还要逼什么?要是把他们的马车逼近悬崖,我们最多同归于尽你们到底想不想活命?”

饥民们互相看看,他们脸上干巴巴的,一点肉也没有了。还有老弱妇孺,抱着小孩儿的,小孩儿饿的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十分可怜。

那个男人再次高声叫道:“人可以走。吃食和马匹一定要留下”

萧笑看了我一眼,似乎是征询我的意见。饥民们已经到了这里,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扫荡驿站。要是我们把马匹给了他们,想去驿站换马匹也是不可能的。而接下来地驿站。最近的离着这里有三百里路,要是靠步行,恐怕走两天两夜也到不了。倒不是我不舍得把马匹给他们,而是万一给了他们马匹,我去边关就会迟两天,而弄到粮食就会迟两天,两天不知道要饿死多少饥民。

我对萧笑说道:“马匹可以给,不过只能给一半让两个侍卫共乘一匹马。”

萧笑点点头,把有吃食的马车让给了海东青。让他把守,然后他走出去,跟那个自动出来带头饥民的邋遢鬼谈判。两个人说了好久,饥民们都有些挨不住,蠢蠢欲动了,萧笑这才走回来,对我点点头,表示已经说通了。

那个邋遢鬼跳到我地马车上。对着饥民们喊道:“父老乡亲们。马车上这位姑娘。是我们西宋国地皇太后”

他地话音刚落。饥民们又开始躁动起来。有些人嚷道:“是朝廷不管我们。任凭我们饿死。什么皇太后。先把她打死”还有人说:“皇太后有什么了不起。不管我们死活”

邋遢鬼继续说道:“父老乡亲们。你们稍安勿躁。请听我说。皇太后并不是不管我们。而是国粮仓里已经没有余粮了。皇太后现在正是想亲自去青海。为我们从军队里要粮。我们就自动让出一条路来。让娘娘他们过去。皇太后说了。吃地全部留给我们。马匹也留一半给我们”

“留一半马匹?”有人高声叫道:“我们有这么多人。马匹只留下一半。怎么够我们吃地?我们还不是照样要饿死”

“对人可以走。马匹一定要全部留下来。”“管他什么皇太后。要去哪里。马匹一定要留下”其余地人。纷纷嚷了起来。由于饥民们地人数众多。所以吼叫声惯天彻地。就是袁震东这个一直在沙场上驰骋地人。也一直变脸色。

萧笑高声嚷道:“父老乡亲们。请你们听我说一句。我萧笑。是山西青田县兰成村人。想必很多人和我是老乡吧。我本来也是饥民。我带着妻子和儿子想逃出山西。逃到外面去。想找吃地。养活我地妻子儿子。我地老母亲。因为走不动。她坚决不肯跟我们走。就在里活活饿死了。我地妻子和儿子。也在前几天饿死在了路上。我好不容易过了鬼门关。逃到京城去。我怎么会不明白你们地感受?朝廷怎么会不管你们?皇太后娘娘怎么会不管你们?太后娘娘昨天知道山西遭遇灾害地事情。连夜兼程。赶往边关要粮。还让秦兰亭秦人和李万山李人从河北、山东两地调集了粮食先赈济灾民。如今山西饥民遍地。娘娘寝食难安。可是国库里地粮食。被奸臣搬运一空。本来有几千万石地国库。现在只有不到一百石。娘娘昨天连夜赶往青海边关。就是为了让边关将士们先把他们地口粮让出来。赈济灾民。要是你们把马匹都留下。娘娘到达青海地时间。至少会拖延两到三天。山东、河北调集来地粮食。只够灾民们吃七天地。要是娘娘再耽搁三天。粮食不能按时运到。到时候挨饿地是谁?还不是我们平民老百姓?都是挨饿地。都明白挨饿地苦。也应该体谅咱们地太后娘娘。肯万里关山去我们要粮地苦请体谅一下。让出一条路来。可以么?娘娘把一半地马匹和所有地粮食让给吃。先维持生命。等吃完。有力气走回去。秦兰亭秦人和李万山李人从河北、山东调集地粮食应该就到了”

萧笑的话,想必也说动了饥民们,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不应该相信。这时候,有几个人嚷道:“我认识他,他就是我们村的萧笑他老娘前几天饿死了。临死前还把她仅有地地瓜让给我们三儿。他老娘说反正她年龄了,眼睛又瞎了,活不了几天,不如把吃地让给孩子。就把她仅有的四个地瓜让了三个给我们。要不是他老娘地那三个地瓜,我们就活不下去了我听他的话。让一条路给娘娘,让娘娘去边关为我们要粮”

萧笑虽然知道他母亲必然会死掉,但是当真听到这话时候,身子还是晃了晃,眼泪磅礴而出。说道:“你说我娘她我娘她已经饿死了?”

那个人慢慢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手里还带着一个五六岁地小孩儿,他和那小孩扑通给萧笑跪下,说道:“是你老娘为了救我三儿和我,才活活饿死的。你就是我张牛地救命恩人。萧笑哥,我张牛对不起你啊”

萧笑边流泪边把那个人拉起来,说:“你别哭了,带着三儿好好回去,等着官府的救济吧。皇太后很快就会要到粮了。太后娘娘这次是抱着要不到粮就死在青海的决心去的。你们放心吧,吃过这顿,就回去好好等着。会有粮食给你们吃的。”

张牛点点头,声叫道:“父老乡亲们,萧笑哥说地全是真的。娘娘为给我们饥民要粮,不惜千里跋涉,我们要是再为难,就是我们不对了我张牛第一个让路,请娘娘走”说完,他就闪在一旁。其余的饥民们。虽然已经看惯了生死,但是听到张牛和萧笑的对话,还是有些动容。他们主动让出了一条路。

我对萧笑说了几句话。萧笑找到那个邋遢鬼。跟他说道:“兄弟,看来你也是个有胆识的。我们娘娘去边关要粮,你也跟着我们一起去吧。”

那个人愣了愣,说道:“娘娘要让我追随她去边关?”萧笑点点头,说道:“是。只不过此去青海,生死未卜。你要先想清楚。”

那个人一拍胸脯,说道:“我邵七千怕万怕。就是不怕死娘娘肯赏识我。让我为饥民们做点事,邵七感激不尽”说完。他就站到萧笑的后面去。于是,就有车夫驾着马车。从一群饥民让出的路中走过。我看到他们衣衫褴褛,面色蜡黄,干瘦的都没有人样了。忍不住说道:“你们放心吧,我冷九容一定会把粮食送到山西的,我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地子民们饿死”

不知道是谁,带头跪了下来,接着,乌压压的一片人都跪了下来,他们高声呼喊:“谢谢皇太后娘娘,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我心中悲愤难当,一面是如此受灾受难的饥民,一面是袁震东藏粮边疆。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会为饿死的百姓们报仇的袁震东

马匹留了一半给饥民,我们从饥民群中穿过。等到走的远些了,海东青说道:“娘娘,我们必须要改变方向,从河北直接进入内蒙古,再从内蒙古经甘肃,再进青海。要是还从山西边界走,只怕还会遇到饥民,到时候恐怕不容易脱身了。”袁震东本来根本不拿饥民当回事儿的,但是当他真的经历过,他也知道饥民都是不怕死的,因此,他竟然没有反对。

我说道:“一切就照海统领说的做吧。只是我们现在马匹不够,要两个侍卫同乘一骑,又没有吃食,最近地驿站,离着这里又有三百里”

海东青见我沉吟,说道:“娘娘,放心吧,只要我们再不遇到饥民,到傍晚就可以赶到下一个驿站。到时候再补充马匹和食物。我们身上都有银两,要是等会儿饿了,就要委屈娘娘在途中的客栈等地吃东西了。”

我说道:“我没有什么委屈的,比起饥民,我们实在是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只盼能快些感到青海就是了。不知道袁将军意下如何?”袁震东这一次居然没有用他地歪理出来辩驳,他什么话也没说,我见了,冷冷一笑,说道:“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出发了。”

萧笑因为要和我商量计策,又坐到马车中来。我说道:“萧笑,刚才遇到饥民,当真是多亏你了。要不是你的计策,恐怕我们早已经被饥民踩死了。”

萧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娘娘,其实我也没做什么。我原本也是饥民中的一个,我最明白他们的心思。他们并不想杀人,也不想踩死人。只是想吃饱肚子而已。要是我们和他们来硬的,激怒了饥民。他们都是不怕死的,到时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娘娘,其实方才最痛快地事儿,就是骂袁震东是奸臣,我当时看到袁震东地脸都绿了。我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我摇摇头说道:“萧笑,你人是够聪明,只是有些事太鲁莽了。你辱骂袁震东,固然是一时痛快,袁震东未必不会记在心里,只怕以后他不会放过你的。”

萧笑倒是也硬气,说道:“娘娘,我既然骂他,早就料到他会对付我。只是当时那个情形。我若是不骂他,心里实在不痛快。要不是袁震东私藏国粮食,娘娘又何至于亲自赶往边关去索粮。此去前路未卜,暂且不提,就是在这一路上,也险阻重重。娘娘,我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到了今天,袁震东居然有这么地权势。”

我叹口气说道:“袁震东能有今天,也是当初哀的过错。只不过要是没有袁震东。也就没有哀了。袁震东到今日有恃无恐,也皆是仗着昔日有功劳。再者明天鹤地事儿,想必对他深有影响。”于是。我简略的把明天鹤的事情和萧笑讲了一遍。

马车继续向前行驶,因为没有了吃食,到了中午时分,都饿了起来。但是经过地路途,都是荒原,竟然没有一户人。于是,只得忍饥挨饿。继续往前走。我说道:“有些人心中。并不在乎饥民的生死。等到自个儿挨饿的时候,许是就知道饥民所承受的苦楚了。这倒也不是一件坏事。”袁震东听了我的话,面色仍旧阴沉。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我猜测他已经很不悦,便打住不说了。

一直到了傍晚,才驶到一驿站。这驿站虽然地处偏僻,却还是有足够的马匹,饮食。我原本想着,等吃点东西后就继续赶路,海东青却劝说我道:“娘娘,如今侍卫们赶路赶了整整一天一夜,他们想必都累了。不如今夜就在这里休息一晚上,明个儿一早启程,还能走得快些。要是连夜赶路,我怕久了,侍卫们会吃不消。”我转念一想,事实却是如此。我在马车之中,可以休息,但是侍卫们要骑马而行,一路上奔波,果然是累了。因此,我就听海东青的劝说,吩咐道:“既然如此,就按照海统领所说的去做吧。今个儿晚上,伙儿都好生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记得吩咐驿站的官员帮我们准备好食物和马匹。”

海东青答应着去做了。于是,一众人开始在驿站中休息。傍晚,吃了一些东西,计有烤羊腿、手抓饭等。吃起这些东西,我心里就觉得很不是滋味,越发觉得自己肩头责任重。山西地饥民们,连树根野菜都没得吃。我要是不能把粮食送到他们身边,实在是有负黎民百姓。

冰凝陪着我,说了半天话,所谈着无非是等到到了青海,怎么索粮的事儿,说来说去,总想不出一个好法子。冰凝说道:“姐姐,我觉得经过了路遇饥民这件事儿,袁将军或者没有那么固执。不如姐姐你召他来,试探一下,看他肯不肯放粮出来。边关的将士们,总是肯听他的话的。”

萧笑在一旁说道:“冰凝妹子,你这个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你看袁震东那副模样,哪里是像肯把粮食拿出来的样子?依我看,娘娘就是召见了他,恐怕也只能碰的一鼻子灰。要是不信,娘娘尽管试试就是了。”

我缓缓说道:“袁震东所做这么多,无非就是怕自个儿将来会重蹈明天鹤的覆辙。要是哀肯答应他,绝对不削他兵权,绝对不动他的将士,或者,他就肯答应也不一定。刚才,我们遇到饥民的时候,若不是袁震东杀死一个人,就不会惹出那么地乱子。袁震东也见识了饥民的厉害,想必他心里的想法,有所松动也未必。”

于是,冰凝去帮我把袁震东传了过来。袁震东仍旧是面无表情,看不出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袁震东和我见礼,我说道:“袁将军请坐吧,如今在外头,将军不必拘礼。哀今个儿传唤将军来。也没有旁地事儿,就是想和将军随便聊聊。”

袁震东笑笑,说道:“娘娘倒是好雅兴。”

我淡淡说道:“我哪里好雅兴,我今个儿倒是被饥民们吓坏了。哀以前一直以为只有士兵们,才有这样的阵势。可是如今见了。却发现原来饥民也是一样的,饥民与士兵们不同,那是因为饥民不怕死。他们的命,本来就是捡来的,他们本来就是天天挣扎在生死线上,早一点死,和晚一点死,对他们而言,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唯一想得到地。就是有口粮食吃。唐太宗李世民说过,民是国之本,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不知道袁将军以为如何?”

袁震东说道:“娘娘所言,震东受教。”

我继续说道:“袁将军,如今山西有上百万饥民嗷嗷待哺,边关既有存粮,将军不妨先把边关存粮用于救济灾民。等到新一年的粮税收了,哀再把还袁将军就是了。哀跟你保证,绝对不裁减一名士兵。袁将军这个兵马圆帅,也可以做地安稳。”

袁震东地脸色,变了变。一时,他没有说话,似乎是在沉思。但是,过了没有多久,他立刻站起来,对着我拱手说道:“娘娘,微臣也想救济山西灾民。可是微臣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边关的粮草。在运往边关途中,已经发霉坏掉。微臣谢谢娘娘看重。要是有比微臣更适合担任兵马圆帅地人选,娘娘便是让旁人担任。微臣也丝毫没有怨言。萧笑指着袁震东说道:“袁震东,你最好不要不知好歹”

袁震东有些轻蔑的看了萧笑一眼。我知道今日地谈判已经没有办法进行下去。袁震东恐怕早就打定了主意,不交出粮食,和朝廷来个硬碰硬。我冷冷说道:“袁将军,既然这么,天色已经晚了,将军回去好好休息吧。”

等到袁震东走了,我还是很不放心他的一举一动,就特意让海东青派了两个士兵去看着他,怕他与边关的心腹传递消息。

到了第二天,我们又继续启程。这次,驿站已经为准备好了足够的马匹和粮食,一路上也没有再遇见饥民,倒是轻松多了。一路走下去,一直到夜里,才重新遇到驿站。于是,侍卫们又在驿站里休息,换过马匹,第二天,重新赶路。

一直到了第四天早上,我们进入了青海。青海属于西宋边疆地区,境内民风淳朴,人也不多,虽然是有些冷清,但是也不乏安宁。我们途中经过一些地方,房屋都被焚毁,经过询袁震东,我才知道这原来是西宋与北陈争战的时候,烧毁的民居。我不由叹道:“战争,最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不知道袁将军怎么认为?”

袁震东有些不悦道:“要说这战争谁最受苦,当然还是将士们。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保卫国,跟敌人誓死奋战,比起他们,黎民百姓受到地那一点苦,又算得了什么?”我心知怎么说,也不能说通袁震东,于是只得不说了。

到了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了安城。安城是临时搭建的一座城池,是当年明天鹤为了抵御外敌,而建立的一座防守式城池。

到了城门口,守城的士兵见到袁震东,很是欣悦。他们跑到城中去报告,过了没有多久,就有几个驻扎在此的将领了出来。这几个人想必就是袁震东的心腹了。

其中,有一个有些精瘦的汉子道:“袁将军,你不是远在京城么?怎么都没有说一声,就忽然回来了。实在是惊喜。”

另外一个说道:“将军,自从你去了那劳什子的京城后,弟兄们都很想念你。你今个儿终于回来了,我们该痛痛快快痛饮三百杯,不醉不归才是”

还有一个文气一些的说道:“将军,你远道而来辛苦了,有什么事儿,还是回主帅阵营慢慢说吧。将军不在的时候,我们还是按照将军地要求,严格训练士兵。将士们要是知道将军忽然回来,一定很高兴”

袁震东如此受到,倒是为出乎我的意料。他与边关将士们的关系,果然是相当好地。而通过将士们的说话,也可以知道他们是从心底很服气袁震东的。

袁震东说道:“我原本在京城,也没有打算回来。这一次,我是陪同太后娘娘来边关的。太后娘娘一路舟车劳顿,想必也累了。先送娘娘进入营休息,有什么事儿我们以后再谈吧。”

“什么?太后娘娘来了青海?太后一介女流,没事来青海做什么?真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做”那个嚷着要和袁震东痛饮三百杯的胖子嘟囔道。

“孙海,你胡说什么”袁震东声色俱厉的斥责道。他虽然是在严厉斥责,可是我却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了几分得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