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如此。”

闵清则说着,抬手抚着自己跟前茶盏的杯沿,“我想调用丁通判这些年写过的所有卷宗。”

丁灏端茶的手顿了顿。

闵清则道:“还请丁大人帮忙通融下,帮忙从青州把它们挪调过来。”

丁灏淡笑道:“这事儿我做起来怕是有点困难。若说调用外官卷宗,闵大人做起来怕是比我要容易些。”

“虽容易,却牵连较多。我暂时不想让太多人知晓。”闵清则慢慢低声道:“丁大人就不同了。您堂叔所些卷宗,随便寻个借口都能找了来。更何况大理寺如今正查青州贪墨案,拿到这些就更为容易了。”

丁灏沉默许久,“还请闵大人给我个理由。”

“为了查陶家。陶宗民当年做过一些让我厌恶的事情。我需得彻查。”

清冷的屋子里,闵清则淡淡的声音缓缓响起:“若此事能成,张筠的事情我会给他摆平。”

张筠是丁灏手下右少卿。前些日子因冲撞了赵太保而被关押于刑部。

听闻这话,丁灏最终一叹,颔首应允。

*

大理寺卿走后,闵清则在外院书房处理了一会儿卷宗。待到事情告一段落,也来不及细想,就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思明院二进院的书房内。

屋里生了火盆。暖融融的空气里,少女脱去了外面披着的斗篷,挽了衣袖正执笔认真书写。

看着立在桌前的娇俏女孩儿,不知怎地,闵清则就想到了棘竹院厅里的那一支腊梅。

屋子本是单调沉闷的,有了那一支梅后,瞬间变得生动起来。

正如他。

他的生活原本清冷孤寂。漫漫长夜,只他一个人孤单度过。

可自从有了她,他的生活开始多姿多彩起来,充满了暖意与温情。

*

大理寺卿丁灏做事效率素来极高。这一次也不例外。

年三十这天上午,他就让人带了话来,说是东西很快就能到京城。问闵大人有没有空。若闵大人得闲,他收到东西后会立刻让心腹送来。

闵清则晓得事情到了下午方才能够开始正式处理,上午的时间就全部空了出来,陪着君兰一起折腾过年的事情。

说实话,闵清则是无所谓过不过年的。对他来说,过年是一家人凑在一起欢乐团聚的时候。可他在闵家没甚好庆祝的,所以就没正儿八经把这天当做大日子来对待。

可他家小丫头显然不这么想。

一大早,小丫头就来了思明院里,开始张罗晚上吃什么。还拽了一大堆的红纸过来,说是要贴对联贴福字。

这红纸黑字的东西…

在棘竹院里可从来没有出现过。

如今她不光是要在思明院里弄,而且还要把战火扩大燃烧到棘竹院那边去。

有两个侍卫雀跃地偷偷去问蒋辉:“蒋先生,今儿咱们是要过年了么?”

蒋辉穿着自家夫人给做的崭新衣裳,高深莫测地道:“那得看姑娘能不能把爷的字儿要来。”

“爷的字?”侍卫面面相觑,“姑娘这难道是…”

“嗯。”蒋辉的面上是无法遮掩的愉悦笑意,“姑娘说爷的字最好看,满天下的人也比不上。所以咱们这两个院子里的字都要爷来写。”

思明院书房内。

君兰拉着闵清则的衣袖,晃啊晃啊,声音软软地说道:“九叔叔最好了。你来写吧?”

闵清则不为所动,“这么多的红纸,要写到何时才好?”

分明话语里透着的意思是不答应的。

君兰勾着他的指尖好声好气地劝,“虽然时间是久了点,不过我瞧不上旁人的字,也就觉得九叔叔的字最好看。你来写吧,好不好?”

闵清则其实心里已经肯了。

小丫头让他做的事情,他哪里会拒绝?

不过是见她这样眼巴巴的模样太过好看,想要多瞧一会儿,所以忍不住逗一逗她。

如今被她接连求了好几次,他再怎么样也没法装下去了,绷不住微笑着点了点头。

君兰欢喜至极,拿过那厚厚一叠的红纸,献宝一样地捧到他跟前的桌案上,放好。

看闵清则不动,她拉了他的手一步步靠近桌案。又给他磨了墨,再把笔拿到他的跟前。

闵清则刚要落笔,看到最上面的是张四四方方的大红纸,忍俊不禁,“这笔小了些。”说着换了笔架上最粗.大的那一根,“福字需得用这个。”

君兰笑道:“九叔叔英明。”

她这夸赞的用意太明显了,分明是怕他写几个字就不肯继续,所以可着劲儿地夸他。

偏偏闵清则还就吃她这一套。

在小丫头不住的称赞声中,他落笔飞速。没多久,龙飞凤舞的一叠字尽数写好。

君兰读了读他写的对联,惊讶地发现上面都是寓意家庭和顺美好的句子。

她正思量着要不要让九叔叔再写个官途顺遂的对子,也好贴在他棘竹院的院门上。就听九叔叔在旁轻声道:“我希望我们俩往后能一直好好的。”

初时她没明白过来这突如其来的一句是怎么回事。

再一细想,他这话分明是在和她解释,他写下这些句子就是希望往后她们两个人能好好的在一起。

所以,贴在两个院子里的所有对联,都是寓意家庭和顺的。

君兰脸上一热瞬间通红。慌张张地说了句:“我去把它们晾上。”就捧着几张大字出了屋。

闵清则分明看到了她羞赧的模样。

在大红色的纸张映衬下,女孩儿颊上的羞色尤其动人。

闵清则忍不住暗想,倘若她披上了大红色的嫁衣,那又该是怎样地光彩照人,明艳无双。

*

蒋辉带着俩侍卫来到思明院里,就见红艳艳的大纸已经在当先的院子里摊开来晾着了。

蒋夫人里里外外地忙活着,看到蒋辉出现,忙朝他招手,“过来过来。我们人手不够,帮个忙。”

自打闵二老太爷故去,闵清则就从未和闵家其他人一起用膳过。他这里单独有小厨房,棘竹院一个,思明院一个。

棘竹院里的厨师皆是御膳房出身。平日里大多数时候是棘竹院里做好了,再端给闵清则和君兰用膳。

平日无事的时候,蒋夫人和盛嬷嬷常在思明院里给君兰单独煮些东西吃。

这次因着要过除夕,所以姑娘发了话,晚上两个院子的人凑在一起,大家要一起好好庆祝下。

这不,两个小厨房就都忙活开了。

蒋夫人拽了蒋辉去思明院的厨房帮忙择菜。孟海则被“请”去了棘竹院那边帮忙劈柴火。

至于侍卫们,帮忙挂灯笼的挂灯笼,帮忙准备菜肴的帮忙准备菜肴。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有几人今儿当值负责守院门,看到大家忙活的样子,只觉得心痒痒的,偏又要守好院子,只能把羡慕的眼神到处乱抛。

用午膳前,对联上的大字已经尽数干透。君兰把东西交给了侍卫让他们去四处贴好。

至于她自己的小院子,因为不让旁人进来,就只能让蒋夫人和盛嬷嬷来给贴好。

待到这些忙完,晌午的午膳已经备齐。

君兰想要和九叔叔一起用膳,四处没找到他。问过侍卫后,方才晓得刚才有客人到来,九叔叔去了棘竹院见客人。

要过年了,不光是亲戚间,就连同僚间也会时常往来。最近常有朝中大员来见九叔叔,不光是现在都察院的,还有以前翰林院和大理寺的。甚至于还有不少其他各处的官员。

君兰就没多想。

可是,眼看着午膳摆上来都快凉了,再不吃的话就要耽搁过去,君兰终是按捺不住,往前面的棘竹院而去。

通过那条小道直接到了棘竹院的书房。君兰立在门前,轻轻扣门。

闵清则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来人是她。几步跨到门口给她开了门。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他拉着她指尖发凉的手,“那么冷的天,在屋里待着就好。若是有事,遣了人来寻我。”

“我倒是想干巴巴等着。可九叔叔不来,我就得饿着。现在是饿坏了,不得不来寻。”君兰靠在他的身边轻声说道。

其实闵清则早已和她说过这事儿,倘若他忙着,她尽可以先用膳,不必等他。

但她每每还是要过来寻他。

若论原因,不外乎“关心”二字。

就算他身体再好,这样用膳时间不规律,长期以往对身体也会造成很大损害。

即便君兰从未明说过这些话,闵清则也心里有数,小丫头是担心他的身体故而如此。

想君兰到了这个时辰还专程等着,闵清则的心里满是暖意,又是怜惜又是暖心,忍不住将女孩儿紧紧搂入怀中。

“今天不用回去吗?”闵清则揽着她细细的腰身,用下巴蹭着她柔软的发顶,“她们会不会怨我不放人?”

君兰知道他说的是芙蓉院和恒春院那边,就笑道:“许是会怨。所以,还请九爷高抬贵手,帮我一帮,顶着她们的闲言碎语些。”

虽然女孩儿是在笑着,但闵清则还是从她的语气里察觉出了压下的苦涩。

“怎么回事?”他轻声问道。

君兰不愿对他说谎,但是有些事情,提起来的话两个人的心里都犯堵。于是她简短说道:“前些天我病了一遭。老夫人烦我不争气,所以看我没甚好脸色。”

她不明讲,但闵清则已经猜出,指的是被侯府退亲一事。

因着和侯府的亲事没能成,所以闵老夫人对她的态度骤然转变。

由于幼时在恒春院住过几年,她心中对闵老夫人的感情很不一般。可是这些亲情这段日子以来已经在慢慢地耗尽。

闵清则知道小丫头重感情,这样的转变很伤她的心。他爱怜地捏了捏她的耳垂,又揽着她抱了会儿。待君兰的心情平复些后,方才开门唤了人,吩咐把午膳摆到这里。

说罢午膳之事,闵清则想到年夜饭,不由问道:“年夜饭是临时起意临时做准备,也不知材料够不够?”

由于刚才的相拥,君兰鬓边的发有些散乱。他抬指给她捋好别到耳后,说道:“若是不够的话,如今街上应当没人在卖菜了,我去宫里或者安王府要一些来。”

他不把过年当回事,又想着小丫头应当得在芙蓉院过年,所以即便临近年关,也未曾让人多准备东西。

可如今她下定决心跟他一起,他也得问妥当了才行。

“早就准备好了。”君兰道:“其实好些天前就开始准备材料了,只是想给九叔叔个惊喜,所以与大家伙儿商量好了没和九叔叔说而已。足够过年用的。”

闵清则没料到小丫头这么早就开始思量着准备在这儿过除夕。想她处处为他打点,忙里忙外,必然花费了不少功夫。

“你且等我下。”闵清则在她唇边轻吻了下,“我给你拿些东西来。”

“什么东西?”君兰奇道。

闵清则边往墙角柜子行去边道:“我这两个院子的所有钥匙,还有腰牌。往后你若是有难处找不到我和剑轩,就去都察院找人帮忙。若是私隐之事或者事情太大,你拿着我的腰牌进宫,寻太后娘娘或者皇后娘娘。”

是他疏忽了。

本只想着除了他外还有剑轩相帮,小丫头能够安全不少。这次却碰巧两个人都不在京中。

幸好五皇子妃在家中,所以能够帮的了小丫头。

倘若下次剑轩夫妻俩和他都不在京中呢?

不如多给她些便利,多给她留些退路,让她往后没有后顾之忧。

君兰没料到九叔叔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更没想到他要把那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她,连忙说不用。

可九叔叔哪里是会听她劝的?

不过一小会儿功夫,他就拿了好几样东西过来。

君兰哭笑不得,只能把它们一一接过。只是没料到那一大串钥匙那么重,她去接的时候用力不够,手上一滑,钥匙哗啦一下掉到了她手边的桌案上。

君兰赶忙去把钥匙拿起来。只不过刚刚把它拿起,她就顾不上去看钥匙了,视线已经被桌案上摊开的一卷书册所吸引。

“九叔叔,这是什么?”君兰双眼紧盯着那书册,讷讷问道。

恰好这个时候饭菜已经送来。

闵清则让人搬了圆桌过来好搁置饭菜,这便走到桌案旁看了眼,“是青州送来的卷宗。”

正是大理寺卿遣了亲信刚才送来的,才刚收到不久。他就是因为在看这些所以耽搁了午膳。

“青州么…”

君兰紧紧盯着那书册,看了会儿,又看了会,最终有些犹豫地说道:“可是这人的字儿,好熟悉啊。”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甜甜蜜蜜~

第五十四章

“熟悉?”闵清则行至桌边, 抬指按着卷宗,“这里的字?”

君兰颔首,“是。”

闵清则瞬间沉默。

他知道她素来谨慎。若不是有几乎完全的把握,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更何况,她喜好篆刻,对于字体字迹之类的东西尤其在意。

“这是什么?谁写的?”君兰轻声问道。

闵清则道:“先青州通判。”又抬眸望着她, “你是从哪儿看到过这种字迹?”

君兰道:“我那里有一本这个人写的字帖。”顿了顿又道:“其实也算不上字帖。就是他随手写的一些东西, 我瞧着字体不错, 所以曾仿着练过。”

说到这儿, 她的声音骤然低了一些,“我也不晓得那字帖是谁些的。就是、就是收在我娘留下来的遗物中,所以…”

当年她母亲忽然动了胎气, 没多久就难产,力竭而亡。

连句遗言都没能留下。

所以她母亲的那些东西, 都是完好无损地打包放了起来, 待她大一些后就交给了她。

其实家破人亡后独留她母亲一个, 遗留下来的东西并未有多少。就算衣裳也不过两三身而已。所以君兰格外珍惜, 每一样都好好存着。

至于几本书里的那本“字帖”,她也是认真翻阅了,觉得字迹好看, 正愁着不知该怎么习字,就悄悄地对着它练了好一段时间。

所以…

君兰提笔在旁边纸上随手写了几笔,“九叔叔看,我的自己和这个, 是不是有点相似?”

她的字迹清隽秀丽,虽多了些女子的温婉,但整体看过去倒是真和卷宗上的有些像。

闵清则垂眸扫过两种字,问道:“不知那字帖现在何处?”

“在青草院里。”君兰轻声道:“若九叔叔想要看的话,我给您拿来。”

闵清则本打算自己去拿,后考虑了下,未免引起旁人的注意还是让她来做比较好。于是点头应了。

*

君兰去到青草院附近,本想要找顾妈妈和玉帘,却寻不到人。

不过,闵九爷早先就有命令,表姑娘的院子旁人不能随意进去。所以,即便九叔叔知道了她是谁,她还是不打算独自闯进去。免得旁人觉得她在罔顾九叔叔命令似的。

有顾妈妈或者是玉帘在就无碍了。

满府上下,俱都知道她们俩是表姑娘身边的忠仆。她们带着进去的话,九爷不会过问。

君兰绕了青草院两圈不见人影,就打算去别处看看。

——今日是除夕夜。保不准她们去了哪里走走。

就在君兰四处寻觅的时候,却恰好被路过的刘妈妈给看到。

“八姑娘?”刘妈妈欣喜地迎了上来,“今儿一直不见八姑娘身影,老夫人还念叨来着,说您是不是不打算在恒春院过除夕了。刚刚老夫人特意遣了婢子过来,想要让婢子去请您。这可巧,就正好遇到了。”

君兰尚还记得前两天闵老夫人见到她时板着脸的那副样子,面上笑容淡淡,说道:“其实是想去的。只不过思明院的事情有些多,我需得帮衬着些。”

“那倒也是。”刘妈妈说着,拉了君兰的手道:“姑娘既是到了这儿,不妨来院子里坐坐吧。老夫人今儿念叨了您好几回呢。”

君兰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离恒春院确实不远。

虽说最近闵老夫人待她不好,但,往年养大她的情谊,她还是记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