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勇侯府里,霍薛氏坐在黄花梨雕花圈椅上,过了许久都觉得气不过。

她砰的将茶盏砸在桌上,茶沫子溅在桌角,深红色的锦垫洇出深浅不一的水印:“真是欺人太甚,他们自己家做了那么多腌臜事,有什么脸面和我儿说退亲?更气人的是那个大姑娘,不知好歹,竟敢当众撕毁长渊的婚书!”

霍薛氏在宜春侯府里就气得不行,霍长渊只想退亲,不欲节外生枝,就拦着霍薛氏不让发作。霍薛氏独自撑起门户十来年,在外人面前亦十分强硬,可是一遇到独子,那就是百依百顺,什么都听霍长渊的话。

比如今日退婚,霍长渊说不喜欢了要退,那就退;比如程瑜瑾撕婚书,霍长渊说不要追究,霍薛氏即便气得肺都要炸了,也还是什么都没说。

霍薛氏身边的得脸丫鬟琴心用帕子把水滴擦干净,然后跪在地上给霍薛氏顺背:“老夫人,您是什么身份,程家是什么身份,您和她们置气什么?程家连着两三代人都没在朝中担过要紧职位,只挂着虚衔吃饷,而我们侯爷却少年英才,年纪轻轻就立了军功,还在圣上面前露了脸,挂了名。那些文官寒窗苦读十载,为的就是有幸面见天颜。就算是万里挑一考中了进士,想在圣上面前混成脸熟,还得再奋斗二三十年呐。而侯爷今年才二十,便被圣上点了名,问了话,还特意关照了侯府的爵位。这种恩宠,放眼京城独一无二,岂是宜春侯府那种空架子能比的。”

听琴心说起霍长渊,霍薛氏的脸色明显好看许多。霍薛氏丧夫来生活唯一的重心就是霍长渊,别人夸她的儿子,比夸她自己都开心。

霍薛氏说:“可不是么,长渊去年突然说要娶宜春侯府大姑娘,我那时就觉得程家配不上长渊,但是看在他们家姑娘美名满京华,我就同意了。谁能想到,他们家竟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连姑娘都不守本分。这样的人,就是长渊不说,我也不能让她进我霍家的门。”

琴心自然接连应是,琴心在霍薛氏身边侍候了许多年,她比霍长渊还大三岁,这些年几乎是看着霍长渊从少年长成伟岸的男子。霍薛氏闲聊时说过放琴心出府,琴心都委婉拒了,她的心,一直都在霍长渊身上。

琴心和霍薛氏一边说霍长渊的好,一边将宜春侯府奚落了一顿,两人都非常愉快。霍薛氏话头一转,突然想起另一桩事来:“今天程大姑娘将婚书撕碎后,长渊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追出去了。他也真是,这种心机女子有什么好的,怎么值得他特意去追?”

“啊,侯爷还追程家大小姐到外面?”琴心莫名生出一种危机感,女人的第六感总是非常精准,她隐隐感觉到,霍长渊对程大小姐,可能是不同的。

霍薛氏对霍长渊追程瑜瑾出去做了什么耿耿于怀,琴心也异常警惕。琴心随便撺掇了两句,霍薛氏就顺从本心,让人将霍长渊从练武场叫过来了。

霍长渊一头热汗从外面进来,他本以为有什么急事,结果听到霍薛氏的话,霍长渊狠狠皱了皱眉:“母亲,你叫我回来,就为了这么些小事?”

“这怎么能叫小事呢!”霍薛氏不满,握住帕子道,“那个程大小姐心机深沉,不是善类,你以后不能和她靠近,小心被她巴到身上,甩都甩不掉。”

在霍薛氏眼里,大概全天下女子都想勾搭她儿子。霍长渊嘴边浮现出一丝苦笑,程瑜瑾巴结他?他想起程瑜瑾毫不留情的那一巴掌,没有应话。

霍薛氏问:“长渊,她勾着你到外面后,和你说了什么?你都和娘说说。”

霍长渊心里闪过隐秘的不悦,他都已经二十岁了,他和前未婚妻的私人谈话,告诉母亲像什么样子?而且,霍长渊莫名不想和母亲谈程瑜瑾,仿佛这是一个秘密,他并不想被别人窥探。

霍长渊心底隐约生出不痛快,但很快就消散了,快的仿佛没有发生,霍长渊也不觉得自己对母亲有怨。他敷衍,道:“没什么,这是我的事,娘你就别问了。”

霍薛氏捏着帕子的手指收紧,一种儿子要被夺走的危机感涌上心头。她很快掩饰住,笑了笑,说道:“好,长渊你说不问,那娘就不问了。唉,都怪你父亲走的太早,我一个寡妇不好出门,将你婚事耽搁下来了,后来你又去了战场,不好说亲,等到现在,你都二十了,亲事竟还没定下来。要是我早些年就开始相看,怎么至于让你现在都没有家室,还险些上了程家大小姐的当?长渊你放心,为娘这些天便托人去问,总能给你找一门高贵淑贤、不骄不妒的贤妻。”

听到说亲的事,霍长渊皱了皱眉,说:“娘,你今天怎么没和程家说我要娶墨儿的事?”

霍薛氏和琴心都狠狠吓了一跳:“什么?”

霍长渊的眉头皱得更紧:“我今天早晨和你说了,你没有注意吗?”

霍薛氏还真没注意,那时候她听到霍长渊要退亲,全部心思都被吸引过去了,哪能听到霍长渊顺口说了句要娶程瑜墨。霍薛氏心里不悦,京城的女子死光了不成,长渊怎么就盯住了程家,挑完姐姐挑妹妹。

还没照面,霍薛氏对程瑜墨的印象已经不好了。她的儿子是不会有错的,一定是那个狐狸精给长渊灌迷魂汤,哄骗长渊退亲去娶她。

霍薛氏心里不乐意,但是对着霍长渊,她依然是一派慈母模样,笑着说:“长渊你放心,程家的事为娘去说,你只管安心看朝堂的事就行了。”

霍长渊对自己的母亲孝顺又信任,霍薛氏这样一说,他就放了心。明明说的是程瑜墨,霍长渊眼前却不期然闪过程瑜瑾的面容。

雪山洞里那一眼,惊心动魄,恍若天人。就连今日她扇他巴掌,一双画一样的眼睛被怒火燃得黑亮,竟然美得不可思议。

霍长渊猛地意识到自己出神了,他发现自己竟然在想那个蛇蝎女子,心中又惊又诧。然而理智说停止,脑子却不受控制,霍长渊不由想起今日看到的,站在程瑜瑾身边的另一个男子。

她叫他九叔。

霍长渊问:“娘,你知道程家排行第九的那个男子是什么来路吗?”

“九?”霍薛氏愣了愣,刚想说程家本家哪有行九的,猛不防想起一桩往事来。

霍薛氏脸色变了变,说:“程家九爷,我还当真知道些。他是外室子,生母和我还有些亲缘。”

霍长渊着实意外了:“什么?”

“他的生母也姓薛,薛家没出事之前,我和她也见过一两面,只不过已经出了五服,并不亲。后来薛家流放,她正巧没出阁,还是薛家女,就跟随父兄去边疆了。我怕被他们家牵连,这么多年没有探寻她的下落,没想到二十年后,竟然又在京城看到了她。”霍薛氏看着霍长渊的神色点头,“没错,那时候她已经成了宜春侯的外室,生了一个六岁的儿子,就叫程元璟。真是世事难料,这样一个外室子,竟然也能考中进士,改头换面。虽说外室子不光彩,但朝堂上多一个人就是多一分助力,你和他不妨接触一二。”

霍长渊心里意外极了,程元璟气势浑然天成,说是某个王爷他也信,没想到,竟然是个不上台面的外室子。

霍长渊生出些不以为意来,心头莫名其妙的气也散了。他点点头,说:“娘你放心,看在你的面子上,有机会我会提携他的。”

作者有话要说:周四啦,周末近在眼前!感谢小天使们支持,本章抽三十个正分留言发红包~

☆、公府

程元璟回京的消息不知道怎么传到了昌国公府,没过几天,姑奶奶程敏就带着子女回来了。

程老侯爷有三子一女,其中长子、次子和长女都是程老夫人所出,程老侯爷对两个儿子平平,但是对于唯一的女儿倒十分疼爱。

程敏从小锦衣玉食,她如其他程家人一般,容貌不错,所以到了年龄竟然定给了昌国公府。同样是勋贵,侯府和公府可差太远了,京城里侯爵遍地跑,可是公府说的上名的,也就那么几家。

昌国公府亦是钟鸣鼎食,已经富贵了好几代人,家族浩浩荡荡,其下旁支不知有多少。程敏嫁给了昌国公府的二公子,如今昌国公的同胞弟弟。以宜春侯府的家底来说,已经算得上高嫁了。

故而姑奶奶回府十分热闹,程老夫人老早就念叨起来。庆福郡主时刻紧绷着神经,生怕哪里做的不妥当,得罪了姑奶奶,便是得罪了婆婆。

程瑜瑾一大清早就换上自己见客的新衣服。她穿着玉红对襟袄,下面搭着四幅马面裙,因为未出阁,头发上不好太过华丽,就簪了一对银鎏金花边簪,顶端用白色和红色的玉镶成宝蝶戏花模样,花柄处嵌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发髻顶端插入一根挑心,一样的风格,只不过红白色调对换了一下。程瑜瑾换成这套打扮,当真是金相玉质,美人如画。

程瑜瑾去给姑姑请安。程敏这次回娘家,把自己房里的几个孩子都带回来了,十三四的姑娘少年们齐聚一堂,隔着老远就能听到欢闹的声音。门口丫鬟禀报“大姑娘来了”,程敏回头,看到门口走进来的那个姑娘,眼睛着实亮了亮。

程瑜瑾进来给程敏请安,声音不疾不徐,行礼时的动作也规范极了,蹲身下去时,裙角到头上的簪子,一点点都没晃。程敏看了啧啧称奇,她回头对庆福郡主说道:“大嫂是怎么教的姑娘,我看着真是要羡慕死了。若是我们家那个能有瑾姐儿一半的懂事,我就是少活几年也乐意。”

庆福郡主笑着推辞,程敏口中的对比组徐念春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噘嘴道:“娘你总是埋汰我。你要是这么喜欢大表姐,干脆领她回去当女儿得了。”

程老夫人听了哈哈大笑,指着徐念春对旁人说:“瞧瞧,这还是个拈酸吃醋的。”

程敏没好气地拧了徐念春一把,佯骂道:“就你话多,你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我倒是想抢你大表姐回去当女儿,就怕你大舅母不愿意。”

庆福笑道:“她能得姑奶奶看重是她的福气,要我看,念春活泼娇憨,我倒很愿意多一个这样的女儿。”

徐念春立即跑到庆福郡主身边去撒娇,程老夫人被逗得合不拢嘴,其他姑娘太太也掩着手帕笑,寿安堂一时间和乐融融。

程瑜瑾也配合地笑,但是她看着这一幕,心里却不由发酸。徐念春能肆无忌惮地和姑母吵嘴,跑到庆福郡主那里去撒娇买痴,程瑜墨也能倒在阮氏怀里笑。

那她呢?

满堂热闹,却和她没什么关系。

然而即便如此,程瑜瑾都不能流露出丝毫失落,依然要笑着同众人逗趣,讨程老夫人欢心。程敏笑了好一会,随意回头,冷不防看到程瑜瑾站在锦绣深深的暖阁中,轻轻地看着众人笑。

程敏心里不知怎么动了一下,她此刻再仔细打量程瑜瑾,发现自己这个侄女容貌好的出奇。衣服是红的,首饰也又有金又有红宝石,若换成别人,指不定得多俗气,可是穿在程瑜瑾身上却明艳的恰到好处。仿佛世界上最珍贵的珠玉宝石,就是该给程瑜瑾做配。

唯一的遗憾就是程瑜瑾现在年龄还小,这一身打扮穿在她身上显得正式,若是再过几年,等程瑜瑾长到十七八,眉目长开,身形抽条,该得是何等的流光溢彩,绝世风华。

程敏打量完之后,忍不住问庆福郡主:“大嫂,大姑娘这一身好看,她头上那套金镶玉首饰从没见过,当是大嫂给的吧?”

庆福扫了一眼,应道:“是我当年出嫁时母妃为我准备的嫁妆。我年纪大了用不上,就给小姑娘们戴个新鲜。”

程敏“哎呦”了一声,口气中不无羡慕:“大嫂对孩子真是慈爱,大姑娘能投胎给你做女儿,实在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

其实程瑜瑾一进门阮氏就注意到她的头饰了,现在有程敏开头,她才能将视线光明正大地放上去。这样仔细打量,阮氏的心情更复杂了。

整条都是实心的金子,给别说上面还镶嵌了那么大块的玉和宝石,就是阮氏都没有这么贵重的首饰,而程瑜瑾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却一戴三四支。看这个样式,她应当是有一整套的。

阮氏有点酸,心想明明是她的女儿,却因为钱财改口叫别人当娘,果真有奶就是娘。其他姑娘们看到,也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能认庆福郡主当母亲,程瑜瑾简直赚大了。

这个过程中,程瑜瑾就笑着不动,任由众人打量。别人眼里的神色她都一一看了分明,心里却毫无波动。人人都说她占了大便宜,可是,程瑜瑾宁愿自己从来没有被过继。

这确实是庆福郡主赏给她的,庆福郡主在这些面子工程上向来在意。如果是亲生母亲给女儿准备了首饰,会专门摆出来,恨不得嚷嚷得举世皆知吗?

当然不会。

所以她要识趣,把庆福郡主对她的好戴出来,让别人称赞庆福郡主心慈。同样,也是在程瑜瑾的自尊上,一刀一刀钝钝地划。

程瑜瑾不无自嘲地想,她漂亮贵重的头饰、镯子等倒有不少,可是,这么多年来,她手头几乎没有现成的银子。她就是一个漂亮的招牌,外面看着风光,其实连自己的生活都周转不来。

大人们对程瑜瑾赞不绝口,可是听在屋里刚好开窍的小姑娘们耳中,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几个小姑娘脸色都不怎么好,徐念春看了程瑜瑾一样,悄悄撇了撇嘴。程瑜瑾只当看不到,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她的表姐妹们,甚至她的堂表兄弟们,都不喜欢她。

从小到大,她都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时间长了,她的人缘能好才怪。

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程瑜瑾在心中默默想,只要长辈们喜欢,这就够了。

程敏难得回一次娘家,有许多话要和程老夫人说。很快,小孩子们就被大人打发到抱厦去玩。

没有长辈看着,这群少男少女马上就活泼起来。小姑娘们三三两两坐成一堆,程瑜墨刚刚坐好,眼前就蹿过来一个红衣服的少年郎:“墨妹妹,你的病好了吗?”

说话的郎君面如冠玉,眼睛黑亮,不笑也自带三分多情。他是程敏的独子,昌国公府的二少爷徐之羡。

徐念春看到就笑骂:“二哥哥,我们这么多人,你怎么独独问墨妹妹?”

徐之羡说:“墨妹妹生病了,当然不一样。”

徐念春揶揄地笑,程瑜墨用帕子掩了掩唇,笑道:“我好多了,多谢二表兄关心。”

徐念春唯恐天下不乱地嚷嚷:“幸好墨表姐病好了,也不枉我二哥巴巴地凑过去问。”

抱厦里都是鲜葱一样的少女,听到这句话都笑。徐之羡混迹在一群姐妹中也不觉得不自在,笑呵呵和众姐妹打闹。

正欢闹中,一队丫鬟进来了。程瑜瑾走在中心,对丫鬟婆子吩咐:“再取一个炭盆过来,要银丝的。把东边隔窗支开,通通风,省得燥热。”

“是。”

丫鬟们鱼贯走入,在程瑜瑾的指挥下,很快就将抱厦重新布置了一遍。程瑜瑾站在地上指挥自若,身上那股举重若轻的气势,立刻就和玩闹的女孩子们区别开。

姑娘们都有些不自在,程瑜瑾往这里一杵,显得她们就像小孩子一样。徐之羡笑着说:“瑾姐姐真厉害,一个人指挥这么多丫鬟婆子,还不慌不忙的。”

程瑜瑾对着徐之羡点头一笑,笑容清浅。徐念春“呦”了一声,故意说:“大表姐和二表姐一般大,二哥怎么管二表姐叫墨妹妹,却叫大表姐为瑾姐姐呢?”

徐之羡挠挠头,还真被问住了:“我也不知道,瑾姐姐…就该叫瑾姐姐啊。”

莫非叫瑾妹妹?徐之羡光想想就觉得浑身不对劲。

程瑜瑾笑着说:“无妨,都是自家兄妹,二少爷喊什么都可以。”

程瑜瑾说着,用一种打量的目光,仔细看眼前的徐之羡。

从前没有在意过,现在看来,徐之羡也不失为一个好拿捏的夫婿人选。

昌国公府虽然无人在朝中担任要职,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但同时是酒囊饭袋,宜春侯府有什么脸挑剔人家,至少徐家还是公府呢。再次,程敏是她的姑姑,姑侄做婆媳总好过陌生人,听说现在昌国公府是大房媳妇掌权,想来程敏也很愿意多一个人去帮她。最后,徐之羡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小时候由长了十多岁的长姐带,后面家里又有许多表姐表妹,这样长大的男子诚然不太出息,缺一分男子气概,但是,性格却着实温柔,最好拿捏不过。

程瑜瑾越看越满意,她曾经是看不上昌国公府的,徐之羡这样的富贵纨绔更不在考虑范围内。但是她现在退了亲,就该重新打算了。程瑜瑾爱财又爱权,让她陪着男人共同患难一起奋斗,那是不可能的。这样看来,徐之羡刚刚好。

程瑜瑾打定主意,对着徐之羡极其温柔地,笑了一笑。

徐之羡莫名觉得背后一冷,他回头看了看,心想可能是窗户开太大,冷风灌进来了吧。

之后,程瑜瑾若有若无地关照徐之羡。午饭后,程老夫人要午休,小辈们无人看着,混在一起玩。程瑜瑾心想简直是天赐良机,下次见徐之羡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她一定要趁这段时间搞定这个温柔多情种。

程元璟从外面进来,进门时,正好看到程瑜瑾对着一个男子,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程元璟眉梢轻轻一动。真是惊喜,他每次看到程瑜瑾,都有新的发现。

作者有话要说:周五啦,大家周末愉快~

依旧抽三十个正分评论发红包~

☆、套路

程老夫人在里面睡觉,程敏也找了一间房休息去了,只剩下几个小辈精神头好,不需要睡觉,又没有长辈看着,都堆在一起嬉闹。

徐之羡在胭脂堆里长大,和几个妹妹待在一起一点都不尴尬。他正和程瑜墨挤在一起看画册,徐念春看到,也脱了鞋挤过去。

这种时候程瑜瑾格格不入,事实上,程瑜瑾也不想和他们挤。可是这里有她的新目标徐之羡,她不能转身离开,只能耐着性子坐在这里等。

程瑜瑾一转眼,就看到了徐挽春独自一人坐在凳子上喝茶。徐挽春是庶女,不比另两个嫡出子女回到外家自在熟稔,徐之羡和他的墨妹妹靠在一起看画,徐念春是嫡女,说挤进去就能挤进去,只留徐挽春一人站在地上,无所适从,十分尴尬。她又是个怯弱的性子,一时间只会闷声喝茶,低头看着自己裙上的花纹。

程瑜瑾不是个能讨男子喜欢的性格,她自己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从小到大但凡有客来,做客的太太一看到她就连连称赞,对方的郎君也第一眼就注意到她,满眼惊艳。但是不消多久,太太对程瑜瑾越发喜欢,而年轻郎君们就会发觉无趣,转而和二姑娘程瑜墨玩得好。之后长辈让小辈自由活动,男郎们不知不觉,就都围到程瑜墨身边去了。

他们第一眼被大姑娘吸引,但是相处中,却会慢慢爱上二姑娘。因为程瑜墨永远端庄美丽,裙角丝毫不乱,而二姑娘程瑜墨却会跟着他们一起跑,一起大笑。

程瑜瑾心想,或许她真的是一个非常无趣的人吧。但那有什么关系,做主的是他们的母亲,又不是这些年轻男郎。他们的母亲喜欢她就足够了。

就比如现在,程瑜墨和姑姑家的表兄头顶头看书,程瑜瑾嫌弃姿态不好看,反而一转眼注意到落单的徐挽春。他们是主徐家是客,让客人尴尬,委实失职。

程瑜瑾笑着坐到徐挽春身边,问:“二表姐近来可好?”

徐挽春受宠若惊,她没想到程瑜瑾一个嫡长女,还是名冠京师的大名人,竟然会亲自过来和她聊天。徐挽春惊讶,但是和程瑜瑾说了一会话,紧攥的手指慢慢松开了。

这位出了名厉害的程大姑娘,似乎也没想象中那么不可接近。

程瑜瑾和徐挽春一来一回说话,程瑜瑾是什么段数,故意引着徐挽春说,很快徐挽春就说的眉飞色舞。程瑜瑾浅浅笑着,慢慢地,引导徐挽春说起徐之羡的事。

程瑜瑾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地瞥向徐之羡,目光宛如在掂量这头猪能卖多少钱。她正在心里盘算,突然听到门口有动静,她一回头,正好看到程元璟进门,随意地朝他们扫了一眼,顺着程瑜瑾的目光看到徐之羡,目光停留了瞬息,再收回时就充满了了然。

程瑜瑾心中一阵无语,她暗暗恼恨,怎么又是他!上次和霍长渊闹翻有他在,这次她才刚打算对徐之羡下手,程元璟又来了。每次她和男人有纠葛,就会正好被程元璟撞到,还恰巧撞到不体面的那部分。

程瑜瑾老大不乐意地起身,给程元璟行礼:“九叔万福。”

程瑜瑾的声音提醒了其他人,挤在炕床上的几个人茫然抬头,看到门口站着一个年轻男子,连忙跻鞋下地,跟着程瑜瑾行礼:“九叔。”

这时候程瑜瑾就十分满意自己的状态,衣冠整洁,裙角笔直,不需要爬上爬下,仪容完美。程瑜瑾身上的形象包袱,大概比她自己都重。

程元璟淡淡瞄了一眼,问:“侯夫人在里面?”

抱厦里的小辈们面面相觑,这个男子年轻又好看的过分,他们一时不敢接话。程瑜瑾自然而然成为领头人,说:“回九叔,祖母刚刚午睡,现在大概醒了。”

程元璟点头,他只是随意站了站,丫鬟就从稍间出来了:“九爷,老夫人有请。”

程元璟进去后,抱厦里又安静了许久,徐念春才窃窃说:“这个是…”

众人理所应当地看向程瑜瑾,有程瑜瑾在,她总被默认为无形领袖。突发事件下来不及排练,这样的趋势就更明显了。

程瑜瑾也丝毫不觉得奇怪,负责给众人介绍:“这位是九叔,几年前中了进士,之前在外地外放,今年年初刚刚回京。”

徐念春明白了,程老侯爷和程老夫人的事闹得不小,程敏私底下也和儿女说过外祖家那门受宠的外室。徐念春脸红扑扑的,她见到过的庶子都是畏畏缩缩举止丑陋,外室子还不如庶子,没想到却有这般风华。

徐念春实在没见过这么出众的男子,一时间激动得双颊通红,也不闹着争夺兄长的注意力了,动作文静许多。连徐挽春也脸有薄红,文静羞怯地坐在椅子上。

寿安堂时宜春侯府最大的院子,不及程老侯爷的庄重威严,可是装饰却最细腻。院子里正面五件正房,两侧是东西厢房,靠南是一溜背阴的倒座房。程老夫人住在正房,两边厢房空着,日日有人清扫,有时程老夫人留小辈住下,就睡在厢房。倒座房矮小又阴湿,是下人们住的地方。

程老夫人作为侯府老太太,吃穿用度样样都是最好的,当真是花钱如流水一般。她一个人住五件正房,又在前后扩出三间,装上窗户,当做抱厦,整个屋子呈“三五三”的格局。前抱厦阳光好,丫鬟喜欢这在里做针线说闲话,有小辈来也喜欢在这里玩。后面的抱厦阴暗,一间是佛堂,另一间存放大件箱柜。

程瑜瑾等人就待在前抱厦里,外人一进出就能看到他们。程敏今日回娘家,程元璟作为名义上的弟弟,不来见一面说不过去。程元璟在里面说话,几个年轻姑娘就坐在外面,激动又克制地朝里面望。

程瑜瑾看到徐念春、徐挽春的状态,实在不明白程元璟有什么好看的。程元璟的外在条件确实好,长相拔尖,个子高,年轻而进士出身,现在已经官居四品,无论怎么看都前途无量,这才是真正别人家的孩子。可是程瑜瑾和程元璟打过交道,多年在后宅跌打滚爬的直觉告诉她,程元璟这个人,不是善类。

只可远观,不可近交。

徐念春压低了声音问程元璟的事,徐挽春也支起耳朵听,就是向来对功名不上心的徐之羡,也对这位新来的九叔充满好奇。在座只有程瑜瑾了解的稍微多些,她大致介绍一二,几次想转移话题,这些少男少女都锲而不舍地追了回来。

“真厉害,十六就考中进士了。”

脂粉子弟徐之羡也心服口服:“是啊,母亲总夸瑾姐姐的夫婿年少有为,可是九表叔还比霍侯爷小一岁呢,官职就比霍侯爷大。文官官职可比武官的难多了,实权也大。”

徐之羡虽然不学无术,但毕竟是公卿之子,耳濡目染之下对朝堂官职也有了解。徐之羡本来是随心感叹,刚说完,抱厦里就落针可闻。

徐之羡猛地反应过来不对,连忙站起来给程瑜瑾赔罪:“瑾姐姐对不住,我无心之失,并不是冒犯姐姐的意思…”

徐之羡连连作揖,作为一个男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难得了,再说,退婚一事确实存在,既然被退婚了,还能拦得住别人说吗?这还是徐之羡,之后,有的是人说不好听的话。

程瑜瑾面色无异,笑道:“没事,我都忘了这回事了,二表兄不必放在心上。”

程瑜瑾其实比徐之羡小,可是徐之羡却下意识地叫姐姐。程瑜瑾也无意纠正,但是现在她心里有了其他打算,不知不觉间把对徐之羡的称呼改成二表兄。

徐之羡对姐妹们向来拉的下脸,程瑜瑾又脾气好从不闹性子,这件事就客客气气地过去了。其他人一见,连忙转移话题,抱厦里又热闹起来。

程瑜墨斜坐在炕上,听到霍长渊的名字,略有些出神。

前世她也知道程家九叔外放回来,但她是女眷,和九叔来往并不多,只知道程家出过一个年轻人,官职很高,但没过多久生病,悄无声息地死在外地任上了。程九爷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在众人印象里。

相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霍长渊的势头却极好,太子刚回到朝堂,大力提拔了许多人,霍长渊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徐之羡说霍长渊不如程元璟,程瑜墨十分不以为然。

程瑜墨有些失神,长渊哥哥对她真的好,霸道又温柔,可惜他们走了太多弯路,浪费了太多时间。如今她有幸重生,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和长渊哥哥厮守。

程瑜墨隐晦地扫了程瑜瑾一眼,心想,姐姐你不要怪我,不属于你的姻缘终究不是你的,再算计也没用。

早断总比晚断好,她也是为了程瑜瑾好。

“墨妹妹?”

徐之羡唤了程瑜墨一句,程瑜墨回神,然后笑着加入大家的话题中。

程瑜瑾正打算趁这个天赐良机掌握住徐之羡,没想到她才说了两句,正房就传来走路声。丫鬟掀开珠帘,送程元璟出来:“九爷慢走。”

程瑜瑾等人也只能站起来:“恭送九叔。”

程瑜瑾一脸恭敬,可是心里已经在欢呼了,赶紧走吧,别影响她为自己谋前程。她听到程元璟的脚步声已经出去,脸上正露出笑来,却见对方猛地停在门口:“程瑜瑾。”

程瑜瑾愣了一下,连忙说:“侄女在。九叔有什么吩咐?”

“侯爷有事唤你。”

程瑜瑾心里的火山砰的一声炸了,她心想这个人有完没完,一模一样的套路来两次?

程元璟看到程瑜瑾压抑的愤怒,嘴边的笑更惬意了:“我话已带到,你看着办吧。”

作者有话要说:周六快乐!继续30个红包,大家快来评论区玩耍~

☆、千秋

程瑜瑾气得不轻,看着办?程元璟当着众人的面说程老侯爷有话吩咐她,她能怎么看着办?

前几天程元璟带她从程老夫人屋里出来时,就用的同样的借口。她感谢程元璟的好心,可是现在,表兄表妹两小无猜啊,她能和徐之羡共处一下午,这么好的时机,他还拎她出去做什么?

程瑜瑾内心非常不愿意,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她怎么能拒绝叔叔的话。程瑜瑾假笑着对程元璟施了一礼,问:“现在吗?”

程元璟只是淡淡扫了她一眼,就掀开帘子出去了。程瑜瑾彻底没了办法,只能转身对其他几人点头,说:“我有事出去,失陪。”就匆匆追出去。

只留下其余几人呆呆地站在抱厦内,面面相觑。徐念春趴到窗前往外面看,看见程瑜瑾快跑两步,追上程元璟,两人并肩朝程老侯爷的院子走去。

徐念春喃喃:“瑾姐姐和九表叔感情真好,祖父有事叫姐姐,竟然是九表叔来带话。”

而此时,程瑜瑾追上程元璟,压抑着愤怒问:“九叔,你把我叫出来,到底想做什么?”

程元璟扫了程瑜瑾一眼,看到她怒气冲冲又强装无事的模样,不禁失笑:“你想太多了,真的是侯爷叫你。我顺路,帮你带句话而已。”

程瑜瑾惊讶,半信半疑地看着他:“真的?”

“不信就回去吧。”

程瑜瑾颦眉想了想,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先去程老侯爷院里走一趟总是没错的。程元璟一路上并没有主动说话的意思,程瑜瑾渐渐放了心,他疏离又漠然,看起来并不像是拿她寻开心的模样。或许,真的是程老侯爷传话。

程瑜瑾抱着怀疑的态度进了程老侯爷的院子,程老侯爷披衣服坐在八仙桌前,看到他们,连忙招手:“九郎,大姑娘,你们来了。”

程瑜瑾心里着实一惊,竟然真的是程老侯爷传唤!她悄悄瞥向程元璟,结果正巧被对方抓了个正着,程瑜瑾连忙收回眼睛,假装什么事都没有的样子给程老侯爷行礼:“孙女给祖父请安。”

程老侯爷没在乎这些虚礼,挥手示意他们赶紧坐。程元璟倒是不客气,当真挑椅子坐下,程瑜瑾飞快地扫视屋子,审时度势后,谨慎地坐在程元璟下手。

程老侯爷正在桌子上看字,程瑜瑾眼尖看到,眼睛转了一圈,很快猜到这恐怕是祖父的收藏。这个程瑜瑾擅长,她立刻说:“祖父在看谁的字?此人落笔筋骨俱备,收笔时利落圆融,收放有度,自有风格,一看就知功夫极深厚。这样好的字,不应当籍籍无名才是。”

程瑜瑾察觉到程元璟扫了她一眼,程瑜瑾心想她拍祖父的马屁,关你什么事?紧接着她就听到程老侯爷笑眯眯地说:“这是九郎的字。”

程瑜瑾脸上的笑险些僵住,程元璟在旁边轻轻笑了一声。笑声又清又淡,若不是程瑜瑾坐得近,根本不会听到。

好在这都是小场面,程瑜瑾很快调整过来,笑着说:“竟然是九叔的字,侄女委实大开眼界。早知道我就该缠着祖父,让您来教我写字,这样我也能写出和九叔一样好的字了。”

程老侯爷大笑,程元璟内心悠悠想,程瑜瑾也是能耐,无论何时何地,总能不着声色地哄上位者开心。一句话捧了两个人,偏她还说的自然而然,充满小女儿意趣,内廷里以拍马屁为生的黄门太监也不及她。

什么样的环境,才会养出这样的性格呢?

程老侯爷没有想这么多,他抚着胡须,笑道:“大姑娘说的不错,九郎字确实极好。”程老侯爷说完突然话锋一转,道:“马上就是圣上的千秋宴了,虽然圣上说不要大办,但是我们为人臣子,心意却不能缺。然圣上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我们能做的唯有尽臣子心意。九郎字好,不妨为圣上写一幅字祝寿,九郎你看如何?”

那种奇怪的感觉又来了,程老侯爷是父亲,他让儿子做什么事情,竟然还要询问?何况,程老侯爷给宫中递礼,用的乃是宜春侯府的名义,程元璟能有这样的机会,应该感到荣幸才是,为什么程老侯爷要用一种小心翼翼的语气呢?

程瑜瑾目光不动声色在两人身上扫,程元璟没有说话,停顿了许久。这段时间程老侯爷紧张地几乎要闭过气,好在,程元璟轻轻地、微不可见地点了下头:“好。”

程老侯爷如释重负,脸上立刻绽出笑来,可比刚才听程瑜瑾说话开心多了:“这就再好不过。”

程瑜瑾若有所思,冷不防自己的名字被叫到:“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