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重莲继续沉默,满屋子不可能没有人留意到他们这边的动静,她是女儿,不管父亲说什么只能听着受着,若是反驳一句那便是忤逆不孝,更何况季老太太还在上面看着呢,她可不想好不容易与老太太建立起来的祖孙情就被季明宣这个二货生生给毁了。

“姨娘!”

季紫薇悄悄地扯了扯柳姨娘的衣袖,拿着绢帕掩着自己脸庞,小声地说着什么,她可不管季明宣如何收拾教训季重莲,待会一个不好倒霉的便是她自己,如此季重莲先受着也是便宜她了。

“什么?!”

柳姨娘震惊地看向季紫薇,手中的丝帕不由绞紧了,她紧张地看了一眼窝在季芙蓉身边正轻声抽泣着的季海棠,以及老太太日渐阴沉的脸色,又瞥了一眼正在训斥着季重莲的季明宣,心里一时之间忐忑难安,脑中翻覆得厉害。

如果真像季紫薇所说,那么老太太定不会放过这拿捏她们母女的机会,接下来的那一关应该怎么过?

季芙蓉此刻已是向季老太太禀明了一切,老太太“哼”了一声,众人都是一抖,忐忑的目光瞄了过来,不知道老太太这是生谁的气,又要发落谁了?

“曾姨娘,你先带着三丫头下去安置吧!”

季老太太深沉的目光先是扫向了曾姨娘那方,低沉的嗓音倒是不辨喜怒。

“是。”

曾姨娘抖了一抖,心下却是暗自放松了,只要老太太的怒火不是对着她们三房就好。

老太太怕是对大房四房有话说,便将三房给摘了出去,看这情景保准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说有时候庶出也有庶出的妙处。

曾姨娘拉着季幽兰便走。

临到季重莲跟前,季幽兰脚步一顿,重重地捏了捏她的手,想要叮嘱几句,可眼下又不是说话的时候,好在有老太太在,想必四房的人也不敢把季重莲给欺负狠了。

三太太本来就因为摔伤了脚没有去观音诞,也算是逃过一劫,眼下派了曾姨娘来代为告了罪,所以季幽兰母女一走,便剩下大房与四房的人,还有季明惠母女。

季明惠毕竟是知机的,目光一扫便知道有什么不对,她这便拉着石柔起身告辞,“眼下天色也不早了,母亲早些歇息,我也要回去打点一番,保不准待会老爷便要回府了。”

“好,大姑爷辛苦了,你可要多担待着。”

季老太太淡淡地说道,显然已是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又不好对着季明惠发作,只待不相干的人速速离开,她这才好放手收拾。

等到季明惠与曾姨娘母女都离开了,季老太太这才发话了。

“老四,你没事对着五丫头发火还有理了?”

季老太太一手重重地拍在榻上的花梨木小方几上,另一手指向了柳姨娘,眸中射出一道厉光,冷凛的声音慑人心寒,“你看看你教出来的好女儿!”

“老太太息怒!”

柳姨娘脚下一颤,忙拉着季紫薇在堂前跪下,娘俩现下还没有想好对策,伏低的身子抖个不停。

“母亲,您这又是怎么了?”

季明宣不明所以地望了过去,几个季家姑娘刚刚受了一番磨难,老太太没说着安慰一番,怎么当先就拿季紫薇说起了事?

“怎么了?”

季老太太目光一寒,目光扫过季明宣有些错愕的脸庞,眸中是止不住地失望,她精明了半辈子,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儿子,如今被姨娘庶女牵着鼻子走不说,反倒对她嫡亲的孙女这般不待见。

季明宣不喜欢季重莲,她可心疼得紧,这丫头懂事知礼,因顾着姐妹还四处寻找,险些让自己出了事,好逮如今是齐整地回来了,这做爹的没个安慰不说,劈头盖脸地便是一阵好骂,就算是她也不免心底生凉!

“六丫头,你自己说说你做的好事!”

季老太太冷冷的目光扫向季紫薇,她顿时颤成了一团,呜咽着不敢答腔。

“薇儿定是受了惊吓,母亲别再为难她了!”

季明宣在一旁看得心焦,平日里季紫薇最是乖巧孝顺,他想不出老太太口中的“好事”指的是什么?

“她受了惊吓,她怕是做了坏事如今吓破了胆吧!”

季老太太冷哼一声,这才将季芙蓉所说之事一股恼儿地倒了出来,说到气愤之处忍不住就将几上放置的茶盏给扔了过去,碎片在柳姨娘与季紫薇中间的空地上溅开,茶水湿了衣裙,可她们娘俩却恁是不敢挪动一步,心知这是老太太真地动了肝火。

“这…不可能吧?”

季明宣脸色苍白地跌退几步,季重莲忙上前虚扶一把,口中关切道,“父亲当心!”

季重莲这样低眉顺眼不怨不求的模样,季老太太看在眼里直叹气,却又忍不住怜惜,多可人疼的孩子,季明宣这样责骂和无视,她这做女儿的还能这般关切,实在是难得了。

若是季老太太说话还顾忌着几分季明宣的颜面,大太太可没这般好脾气,她一把拉起季海棠,撸高了她的袖口,赫然见到白皙的手腕上一圈发红的印迹,重处已是淤青乌紫,看着便有些渗人。

大太太已是冷笑着扫过柳姨娘母女,这才将目光转向了季明宣,“四弟,咱们二丫头虽然是姨娘生的,可平日里最是乖顺,我疼着纵着尚且不及,又怎么能容得下别房的姑娘这般害她?!”

“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在场那么多双眼睛看着,谁也不可能冤枉了六丫头,四老爷,如今我就等你一句话,给咱们二丫头一个说法!”

洪姨娘本就是大太太的陪嫁婢女,如今跟前只季海棠一个女儿,大太太虽说平日不多待见她,但毕竟是大房里的人,若是让四房的一个庶女欺负了去,她今后还有什么脸面?

“大嫂,薇儿这怕是无心之失…”

季明宣还想替季紫薇分辨几句,可话到最后,看到那么多双冷冽轻蔑的眼神,那几个字是怎么也吐不出来了。

“无心之失?”

大太太不屑地冷哼一声,嘲讽道:“怎么不见别家姑娘将自己的姐妹往外推,敢情是二丫头出了事,六丫头颜面会有光?都是季家的姑娘,我怎么就教不出这样德行的?!”

柳姨娘听了大太太这话,冷汗已是涔涔而落,面上却是哭得梨花带雨,十指纤纤撑在地上,忙不迭地磕头道:“老太太息怒,是婢妾管教无方,六姑娘真是无心的,请老太太念她年幼无知,就饶了她这一回!”

见着柳姨娘这般凄楚可怜的模样,季明宣又心软了,只看向老太太恳求道:“母亲,眼下二丫头不也没事,六丫头这事定不是有心的,下去儿子定当好好责罚她,母亲就原谅她这一回吧!”

“若是每次犯了错事便轻饶而过又怎么会长记性?”

季老太太阴沉着脸色,任柳姨娘在那里磕着头,直至额头青肿发红,她看也不看一眼,目光只是射向了季紫薇,“六丫头,你可知错了?”

季紫薇全身一抖,抬起一张泪眼来,看着好不可怜,她挥袖抹了一把,哽咽道:“祖母,孙女真不是有心的,只是一时慌乱手滑了…”

见季紫薇还在为自己的行为辨解,季老太太微微眯了眼,目光亦见深寒,季紫薇只觉得心头一颤,连忙又道:“但孙女知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只要二姐姐能宽了心不再怪罪妹妹,孙女任凭祖母责罚!”

“母亲,六丫头已经这般,你便饶了她吧!”

季明宣急急地搭上一句,足见他心中的焦急,柳姨娘母子三人便是他的心头肉啊,平时里连他都舍不得责骂,如何看得过去她们这般又是哭又是求的。

“二丫头,你怎么说?”

季老太太抿唇不言,大太太这才将目光转向了季海棠,柔声道:“怎么想就怎么说,母亲在这里给你担待着,更有老太太为你做主!”

“我…”

季海棠本是窝在季芙蓉怀里抽泣着,闻言抹了抹泪,抬头扫了一眼柳姨娘与季紫薇,终是狠不下心来,只摇头道:“累得母亲与祖母这般,孩儿已是心中忐忑…想来六妹妹也是无心之失,咱们姐妹一场,她总不至于对我下这样的狠手…”

说到这里,季海棠已是带泪地望了季紫薇一眼,眸中的光芒意味不明,季紫薇连忙点头附和道:“二姐姐肯原谅我就好,妹妹绝对不是成心的!”

“二妹妹!”

季芙蓉重重地捏了捏季海棠的手背,目光中带着不悦,这么多人为她撑着腰,季海棠怎么还是要放过季紫薇,这下真是便宜她了!

大太太瘪了瘪嘴,一脸不甘的模样,皮笑肉不笑地道:“既然咱们二丫头这般大度,再追究下去倒是显得我小气了,不管这事孰是孰非,六丫头今后可得多留个心眼了,不要将手误当作害别人的理由!”

“咳咳!”

季明宣清咳了几声,脸皮有几分涨红,暗暗瞟了大太太一眼,他这大嫂就是得理不饶人,也不想想自己好歹是大老爷们儿,季紫薇也是他的女儿,怎么着也得为他留几分颜面不是。

季重莲一直冷眼旁观着,即使她表现出了些许关心也被季明宣视而不见,可这份孝道看在季老太太眼中那就是好的。

眼下似乎这场祸事就要沙弥于无形了,季海棠生性温顺倒能忍下这口气来,她与季芙蓉再怒其不争为其不值,在长辈面前也要息事宁人,不能做那搬弄是非之人。

可难得有这样可以发落柳姨娘的机会,季老太太会放弃吗?

季重莲垂下的唇角微微翘了起来,这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果然,季老太太挥了挥手,不以为意地道:“快别磕了,再磕下去老四又要怪我这做母亲的不慈,为了一个姨娘远了咱们的母子关系倒是不值得!”

柳姨娘身子一颤,暗自咬了咬牙,虽是停止了磕头,却仍然跪着,只是看着面色凄然,似有悔色,“老太太教训得是!”

看着柳姨娘额头带着青紫色的红肿处,季明宣心下不忍,忙要亲自将她扶起来,却被柳姨娘一把抹开了手,她对着老太太又拜了拜,这才道:“老太太,六姑娘如今没有了嫡母,想来也是婢妾疏于管教才酿成祸事,虽是无心之举,但到底让姐妹间生了嫌隙…婢妾自知身份低微才疏学浅,还请老太太代为管教六姑娘,也让她长长见识学学本事,将来不会与婢妾一般…”

柳姨娘话到最后已是轻声抽泣起来,季明宣忙蹲在一旁,可众人面前却又不好太过亲热,只低声安慰了一番。

季紫薇却是抬着一张泪眼,偏头有些不解地看向柳姨娘,谁愿意去老太太那里窝着啊,她又不是季芙蓉与季重莲,若是真地在老太太名下,她怕每天都是受不完的气。

季重莲暗暗眨了眨眼,柳姨娘倒是长本事了,好一招以退为进啊!

柳姨娘定是知道季老太太这样说定有下文,放过她们母女不是容易的事,这才抢先一番表白,实际上也是在试探老太太的态度。

若是季老太太顺水推舟地允了,那么季紫薇倒是免了一顿责罚,虽然在老太太名下或许讨不了什么好处,还要受尽苛责与怠慢,但能养在老太太跟前,说出去又是种什么样的福分,这种事情不用深讲,明眼人都知道。

若是老太太不允,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柳姨娘自恃自己是妾室姨娘的身份,家庭地位有限,正室不在,孩子管教不好,那也不是她一个人的错,若是因这事怪罪到她的头上,也确实太没道理了。

季老太太这就是理亏,心下思量一阵后怕是再也没什么道理再惩罚她们母女。

柳姨娘这招使得好,无论怎么样,看着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而眼下,就看老太太怎么样回答了。

季明宣怕是也想到了这一层,不由探长了脖子,等着老太太的回话。

季老太太微微眯了眯眼,柳姨娘这是仗着季明宣在跟前自己不好发落她,便要让她骑虎难下?

再看看季明宣那巴巴的模样,这是同柳姨娘一起来逼迫她呢?

季老太太心里顿时一股气闷,果真是小喜鹊尾巴长,娶了狐狸精忘了娘!

她吃过的盐可比柳姨娘吃过的米饭还多,若是连一个姨娘都收拾不了,她白白管了这么一大家子人。

“若是让我来管教六丫头也不是不行。”

老太太这样说道:“只是六丫头行事轻浮,性子不稳,若真让我管教着,势必要磨磨她的性子,正巧咱们回了丹阳,族庵也离得近,依我所见六丫头去庵里呆上一年,把这性子磨好了再来让我管教也不迟!”

听了老太太先头的话,柳姨娘与季明宣先是一喜,可越往后听俩人越是心惊,那族庵里是什么人呆的地方?

莫不外是那些在族里犯了过错的女子,或是守了寡,亦或是身体残缺有疾之人才去的地方,生活清苦不说,这一进去季紫薇将来还能有好名声吗?

“老太太使不得啊!”

柳姨娘惊呼一声,差点晕了过去。

季紫薇却是收起了眼泪,一时震惊地忘记了哭泣。

“母亲,您这话是怎么说得,六丫头还这般小,使不得啊!”

季明宣也苦了一张脸,此时他才知道与老太太使这小心眼是多么无用且幼稚的事,但若真依了老太太所言,季紫薇这一辈子怕是毁了。

“那就收起你们这点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思!”

季老太太冷冷地哼了一声,当着这么多小辈的面,算是没给他们留一点颜面。

柳姨娘咬着唇轻声抽泣着,季明宣一张脸臊得就像火炉里的碳,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六丫头,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将二丫头推出去抵祸便是不对!”

季老太太清了清嗓子,大太太忙上前殷勤地扶着老太太的手臂,期待的目光望了过去,这是要最终定板了。

“是孙女的错。”

季紫薇连忙低低应了一声,眼下她耳中还是轰鸣一片,实在是被刚才那事给吓得,若是真要去族庵,她这辈子就完了,还好还好!

“罚你禁足三个月,抄写《心经》、《女诫》与《女则》各一百篇,若让我看着有不规整或是些许浮躁之处,这处罚便加倍!”

季老太太严厉的口吻不容一丝妥协,季紫薇只能苦着脸应了,柳姨娘刚想松一口气,老太太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柳姨娘教女不严难辞其咎,就在你的院里搭个佛龛,每日茹素诵经,直到你想明白为止,在这期间,天哥儿与宇哥儿就教给大太太管教着,你不得过问!”

“啊?”

大太太一愣,显然有些不情愿,被老太太瞪了一眼后也只能讪讪得应下,心下却不断腹诽,帮四房管教孩子,她这真是自捡来的活计,该啊!

“老太太,老爷…”

柳姨娘委屈地咬紧了唇,眼神似怨似哀,老太太这让她想明白,那得到什么时候?

不是她想不明白,而是她顺不了老太太的意,这一辈子也不能得个明白了。

宇哥儿她自然是不关心的,但天哥儿…那可是她亲生的儿子啊,如今让大太太帮忙管教着,这是个什么事?

“母亲…”

季明宣还想说些什么,被老太太一挥断了,“若是你还想求情,那就让她们母女俩都去族庵里呆着了事,索性我管不了,让佛祖替我讨这个嫌去!”

季明宣这才闭口不言了。

柳姨娘却觉得自己像吞了黄莲一般,满嘴的苦涩滋味,却是有苦不能言啊!

“好了,我今儿个也乏了,你们自下去歇息!”

老太太疲倦地挥了挥手,眼睛缓缓地闭上了,众人不敢耽搁,各自行了礼后便回院安置了。

季重莲这一夜睡得还算安稳,只是第二日听碧元说起昨儿个夜里明月楼里的哭声断断续续地响了一夜,这得有多伤心才能哭得这般绵长持久啊,季重莲正就着盐水漱口,听了碧元这含着感叹般的幽怨话话,一没忍住便笑喷了。

第【57】章 姐妹庆生,临别一探

第【57】章姐妹庆生,临别一探

一大清早,宋妈妈就带着人挨着院落给姑娘们送东西来了,说着依着季老太太的吩咐给姑娘们压压惊,今儿个一天的请安便免了,老太太昨夜没睡好,眼下正在补眠。

季重莲让碧元接下东西,又留了宋妈妈坐了一会儿,言语里都是对季老太太的关切之情,宋妈妈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宋妈妈离去后,季重莲才叹了一声,“可怜祖母这般大年纪还要为这些事情操劳!”

“谁说不是呢?!”

碧元也跟着附和道:“前几日婢子去宣宜堂里找雨晴姐姐要几个花样子,咱们闲来无事说着话,雨晴姐姐便说给老太太梳头时那花白头发都长了几根,从前可是一乌溜的鸦青色,大伙瞅着也是,自从…自从咱们回了丹阳,老太太这份担忧可就一直没少过。”

季重莲点了点头,季老太爷这事始终是老太太的一块心病,表面上看着是放下了,可她心里是否还介怀着也没有人知晓。

昨儿个夜里见到季老太爷,看着也是消瘦憔悴的老人了,哪能比得在上京时的精神矍铄意气风发呢?

季重莲踱步到窗下的贵妃榻上坐着,随手翻了翻搁在小几上的书,忽地想到了什么,仰头道:“再过两个月…便是祖母的寿辰了,我琢磨着咱们绣副观音像吧!”

季家几个姑娘的月例是有定数的,这老太太肯定知道,季重莲如今也没有母亲给个私房什么的,囊中羞涩自然买不了什么金贵的物件做寿礼,但亲手绣个东西还是可以的。

不过观音像可不是个简单的活计,要先描了画,再配色选线,想要绣好一副没一个月也是不能成事的。

“姑娘,这观音像可不简单啊!”

碧元一听心里便开始打退堂鼓了,她绣活是做得快,但论细致连红英都比不上,那针角粗得也就自己看得过去,送给季老太太的东西,她哪敢丢人现眼?

“简单的你家姑娘还不屑去做呢!”

季重莲微微翘了唇,偏生起了打趣碧元的心思,掰着手指细细地数落起来,“我就描画勾边,配色选线交给红英,你那手艺嘛…至多绣绣观音的头发,黑漆乌麻的一团,你就算走错了针,也绝对不会有人发现!”

“姑娘!”

碧元羞得直跺脚,那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惹来季重莲一阵欢快愉悦的笑声。

“这是在乐呵什么呢?”

刘妈妈提着食盒跨进了门来,后面跟着红英,见着季重莲主仆正在笑闹,不由也牵起了唇角,“今儿个是姑娘生辰,老太太特意命厨房准备了长寿面,老奴正巧赶着小丫环来送饭,顺道便提了过来。”

“哎呀,姑娘的生辰婢子都差点忘了!”

碧元一捂唇惊呼一声,刘妈妈已是轻拍了她一下,“还不过来摆弄,侍候姑娘用早膳!”

“是。”

碧元应了一声,忙与红英一块忙活起来,刘妈妈却是走了过来,伸手捋了捋季重莲垂在脑后的乌发,轻叹道:“一晃眼,姑娘都八岁了,老奴可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模样,粉雕玉琢的,真是人见人爱啊!”

刘妈妈是季重莲的乳母,当年随着沈氏一同到了季家,本是许给了外院的一个三管事,可那管事命薄不慎被惊马踩死了,刘妈妈的女儿也在三岁上下夭折,如今对季重莲就好似亲生女儿一般,那份疼爱不说到了骨子里,也绝对是人人都看得到的。

季重莲拉了刘妈妈的手,心知她又在伤感,不由转移了话题,轻笑道:“宇哥儿已是去上学了?”

“那可不是。”

刘妈妈笑着拉了季重莲落坐,又道:“少爷听闻了昨儿个发生的事,说什么也要来看看姑娘,好歹被老奴和红英给劝住了,这不,还嘱咐老奴给姑娘带了礼物来呢!”

刘妈妈说着已是变戏法一般从身后拿出了个雕花黑漆木匣子,笑着递给了季重莲,“姑娘看看!”

“什么东西还这般神秘?”

季重莲抿唇一笑,却是慎重地接过了匣子,季崇宇真是长大了,还知道为她准备礼物,这孩子就是可人疼。

说笑间季重莲已是打开了木匣子,红丝绒布垫着底,上面却是一枝造型古朴的木簪,雕琢着莲花的图案,手法有些粗糙,花样也不尽细致。

季重莲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木簪,不觉间眸中已是盈满了感动,嗓音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这是…宇哥儿亲手做的?”

刘妈妈欣慰地点了点头,眸中似有泪光闪动,“可不是少爷亲手做的,听说还是请夫子画的图样呢,虽然这雕工谈不上好,但却是用了上好的檀木,历久而弥香。”

“真是让他费心思了。”

季重莲复又摩挲了一阵,顺手便将早已经插好的素银蝴蝶簪取了下来递给碧元,再插上这莲花木簪,今儿个一天她都要带着这支木簪。

桌上已经摆好了各色小菜,有酱汁小黄瓜、雪菜肉末、香菇豆干、火腿萝卜丝、水晶虾仁烧卖、红枣粳米粥,在她面前正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面条上飘着绿白的葱花,用骨头汤打了底,季重莲深深一嗅,便有一股淳香的味道蹿入鼻间,让人食指大动。

红英用帕子包了象牙竹筷递给季重莲,笑道:“姑娘快趁热吃了这长寿面,面条只一根,姑娘中途不可咬断。”

“是这个理。”

刘妈妈在一旁笑着点头,“姑娘就慢点吃,一根吃到底,这寿命才长呢!”

“好。”

季重莲笑着点了点头,也不再言语,拿起筷子细细地吃了起来,她是知道长寿面的传统,自然也不能例外。

刘妈妈与红英站在一旁,碧元搁好了素银蝴蝶簪后也转了回来,三人眼也不眨地看着季重莲慢条斯理地吃着面,就怕那中途一个不小心就给咬断了。

直到一根完整的面条被季重莲吃进嘴里,她还意犹未尽地喝了半碗面汤,众人这才放下心来,纷纷说起祝寿的话语来,刘妈妈给季重莲做了一双粉色绣蝴蝶的鞋面,红英送了一条蜜合色的丝绢帕,只碧元有些尴尬,她是琢磨着要送样东西的,可时间太紧,加上事情太多让她给忘了。

碧元的性子季重莲是清楚的,对她好又尽忠,送不送礼只是个心意罢了,她倒不介意,众人贺寿,她自然也不能吝啬,人人打赏了五百个大钱,屋里顿时一片欢喜之声。

季重莲眼珠子一转,好似想到了什么,笑道:“我给你们讲个长寿面的故事吧。”

碧元喜欢听故事,连声点头,“姑娘快讲。”

“你这猴儿!”

刘妈妈笑着掐了掐碧元红润的脸庞,面上也是升起了一抹兴味,红英则含笑立在一旁。

季重莲清了清嗓子,脑中整理好了思路,这才开讲。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一寸长,就可以活到一百岁。”

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

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一百岁,人中一寸长,彭祖活了八百岁,他的人中就长八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

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

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

渐渐地,这长寿面种做法又演化为生辰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

一般来说,长寿面整碗只有一根面条,吃的时候最好不要弄断,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碧元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婢子倒是一直知道吃长寿面不能咬断,今儿个听姑娘一说才知道有这个典故,真是长见识了。”

“姑娘的学识可有得你学了。”

红英笑着点了点头碧元的额头,季重莲爱读书这是她们都知道的,石府的书楼虽然藏书过千,想来不出几年也会被她家姑娘给尽读了去。

刘妈妈欣慰地笑了,可笑到最后却是感叹了一声,“若不是昨儿个出了事,今日老太太定要给姑娘摆个席面贺寿的。”

昨儿的事情今日里已是闹得整个丹阳皆知,就算是为那几个死去的姑娘哀悼,各家各府也不好摆宴庆贺,可季重莲的生辰偏偏赶在了这一天。

“好在姑娘没事,这已是大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