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彦沉吟着,忽而一笑:“行,让人在简陵多设一处主墓室,日后用来放惠王的尸骨罢!朕也会叫人把这话传给惠王,让他莫为自己的身后事担忧。”

我心尖颤了一颤,明知他在给萧宝溶施压,想让他死心就范,不敢有所图谋,却不敢流露丝毫不满,笑道:“也好。惠王身体素弱,不是我诅咒他,只怕……未必能活得长久。以惠王的身份,日后也是件尴尬的事,现在预备下了,也可免得日后纷争。”

萧彦含笑,不再提这事,转而问起我那些和我日渐走得亲近的臣子们的动向。

我也不隐瞒,连同他们偶尔向我表现出的对新朝的不满,都一一向萧彦说了。

我一边说着时,一边去为他捏着肩背,待我说得差不多时,一低头,萧彦已舒适地阖上眸,竟似睡着了。

我忽然想起了去年在相山,萧宝溶在我失恋后在我床头守了一夜,我曾一时良心发现,感动地为他揉捏着酸麻的双腿。那是我唯一一次对萧宝溶那么多年养育之恩的报答。

这世上任何人该死,萧宝溶都不该死。我才不要他和萧宝隽一样英年早逝。我要他活得长长久久,最好还能快快乐乐。

看萧彦果然迷蒙睡去了,我令人为他覆了毯子,小心看顾着,自己则出了武英殿,准备出宫径回公主府。

但我没想到的是,走至一处百年老柏下,居然从一旁的灌木丛中飞来一枚短箭,从我左肩处擦衣而过,差点便射中了我;我正惊叫时,又有第二枚第三枚短箭飞来。

好在第一枚箭射来后身后的宫人和侍卫便发现了不对,即刻将我掩到身后,只伤着了一位宫女的手臂,我却毫发无损。

惊魂未定时,侍卫们已经冲了过去,将那刺客抓住,拎上前来,竟是个身材瘦小的女子,持着弩箭,穿着利落的小太监服色,眉目端庄,看来有些面善,一时想不起再哪见过。

等她给押着在我跟前跪倒,我定了定神,笑道:“这谁家的宫女啊?穿着这样,不嫌寒酸么?”

那宫女“呸”了一声,道:“你这个屈身事敌的妖孽!枉着先皇当年对你视若掌上明珠,惠王更把你当成心尖的肉!认着杀兄仇人作父亲,你知不知天底下还有羞耻二字?”

敢情是个效忠故齐的?

当着宫中那么多双眼睛,我笑得真诚:“哦?原来你是红线一流的女剑侠?不过你的话可就不对了。天底下谁不知道皇兄是自愿将皇位让给当今圣上的?大局已定,便是红线也该识些时务了吧?那些无凭无据的流言,更不该是红线之流的女侠该说的话哦!”

宫女愤恨地盯着我,怒道:“可惜皇上太过心软,不曾斩了你这恶毒的的女人,还中了你这妖孽的毒计,辜负了皇后娘娘一片真心!当真是害人害己!”

我忽然记起了这宫女是谁。

可能这几天情节相对淡了,其实也就是关于情感的纠葛少了些。下面会好些,顼会出来了,然后再下面轲也会出现鸟!不晓得这样的风格亲们喜欢不喜欢,但下部的权斗部分的确偏多,也不枉偶曾用了《权斗》为书名。

孤影淡,芳心向春尽(三)

当年吴后被贬式微宫,宫女大多离散,只有两三个心腹不离不弃,其中就有着这人。当日便是她在半路候着,引了我去见吴后,听了她一番匪夷所思的恶毒话语。

但我再没想到,吴后的话,大部分竟是实情。

让我刺心的实情。

脸色沉了一沉,我拔脚便往宫外走去。

侍卫没有我的命令,一时不敢怎样,只将那宫女捆了,踉踉跄跄跟在我身后。

走了几步,我侧头向身畔紧随的内侍道:“这人说什么,你们都听到了罢?不过这宫中之事,不便惊动太多人,白白地惹人笑话。找个地儿送她上路罢。”

内侍忙应了,正要领捉了那宫女的侍卫去办时,我又加了一句:“小小的宫女,如何有胆行此谋逆之事?背后必有主使之人。听说吴庶人自大梁建立后便心怀不满,日夜咒骂,把身体都气得垮下来了。她又和我大哥夫妻情深,大约很乐意和他同时入葬简陵吧?”

如今跟在我身后的内侍,都是最善窥伺主人颜色的狡猾狐狸,立时明白了我的意思,低低应了,迅速离去。

第二天上午,式微宫总管来报,故齐废后吴氏在式微宫中病殁。我随即令礼部将她按贵人之礼装裹,预备随葬简陵之中。

当日的吴相一党,早在惠王和萧彦的联合清洗下倒得七七八八,何况吴后在齐时便已被废,她的死亡,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朝臣的注意。至于那个宫女,更是无人理会其死活了。

——事实上我也不愿理会这宫女和吴皇后会怎么死。

只要这两个到现在还试图来害我的人从此自我眼前永远消失,其他都不重要。

倒是我遇刺的事引来了很多的人关注。

萧彦在我遇刺当天便送来了安神汤,第二日更让我自己到宫中侍卫和禁卫军中挑选高手,建立单独的卫队,贴身保护我的安全;与我亲近的尉迟玮、晏奕帆等人,慰问之余,也纷纷推荐高手到公主府。我趁机便将原来惠王府的韦开、韦卓等人再次调回自己身畔,渐渐让安平公主府有了惠王府兴盛时的景象。

可惜缺少了我那轻裘缓带温文清逸的三哥,午夜梦回,也只能瞪着黑黢黢的窗外,细细地回忆往日这里的繁华热闹,欢声笑语,以及总是萦在鼻尖的淡淡杜蘅清香、仿若永远不会消失。

萧宝溶听说正在修葺的简陵有他的一份时,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感想,他身畔的人永远只看到他安静恬和的一面,居然回报说是萧宝溶对梁帝的这份恩典极是感激,看来挺高兴的。

我这三哥的性子,也太过温文内敛了,也不知会不会把自己给憋坏。

梁天临元年十月,北魏兵马在拓跋轲的亲自率领下,兵分三路,连拔数城,逼近广陵。怀德大将军秦易川,乃是萧彦手下第一凶猛的将领,死守要塞,到底敌不住数倍于己的敌军,飞马向朝廷求援。

这时刑部大牢也连连传出讯息。

先是有两名狱卒无故晕倒了半天,但大牢中并未出现别的异样;再就是身份不明的高手假扮安平公主府的内侍,带了我的手谕,径入囚禁拓跋顼的石室,打算带走拓跋顼。

幸亏吏部官员自晏奕帆以下,大多是公主府的常客,眼见这内侍面生,一边拖延时间,一边飞马来问。我料着必是魏帝拓跋轲派的奸细混了过去,令他们即刻将来人擒杀。

等我带了端木欢颜和一众侍卫等人赶过去时,刑部大牢已经血流成河。

那伪装成我府中内侍的奸细,以及他所带的随从,都是以一挡十的高手,显然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死士,一意要将他们的皇太弟救回去了。

可惜这里到底还是大梁地域,以十敌一拿不下,那就二十敌一,五十敌一……

在死四十余人,伤百余人后,那七名奸细终于被全部格杀。听说,本来还有两个重伤未死的,眼见冲不出去了,将自己最后的一刀砍向了自己的胸膛。

满身鲜血却唯一还站着的人,是拓跋顼。

我从没看到过他这么可怖的脸色。

他依旧戴着特制的手镣足铐,明显有着刀剑的砍痕,可终究还是紧紧束缚着他的行动,无奈地折射着莹然的血光。

而他那素来白皙秀致的面庞,此时溅了大片的血渍,连眼底跳动的,也是激烈的血红,火一般快要点燃眼前所有的敌人。

眼神刮到我身上时,终于顿在我面容,狠狠地剜着,连原来摇摇欲坠的身体也稳了稳。

“萧——宝——墨!好一个安平公主!”

他一字一顿念着,尖锐如刀锋,努力刺向对方,像是想用自己的恨毒通过话语将对手钉死,钉伤。

在不见天日的密牢中呆了半年多,他的唇边血色尽褪,淡得发青。

有一滴鲜血像花一样绽在唇边,如森黯肃杀的奈河桥畔开出的死亡之花,格外的艳丽妖娆,却因着周围的诡异氛围让人觉出了致命的威胁。

我下意识地想退后一步,却发现身后便是大群簇拥着我的侍卫。

我是安平公主,退无可退。

身后有人在悄悄地告诉:“这位魏皇子的身手可真还真了得,给关了这么久,又有镣铐锁着,一路照样帮着动手,伤了不少我们的人呢!”

孤影淡,芳心向春尽(四)

挺直了脊梁,我不去看他身上好几处流着血的伤口,淡然说道:“皇太弟殿下有何见教?”

青白的唇咧上一咧,扯出的笑容悲怆而凄厉,“我能有何见教?公主雄才伟略,手段高明,拓跋顼甘拜下风!”

这些来救我的人显然是他所认识的魏国高手,舍命来救却全是魂断异国,想他不悲愤也不可能。

这些人以安平公主使者的名义来救人,一则因为我如今备受梁帝宠信,对吏部有极大影响力;二则未必不是想着便是我知道了,我可能会看在当日和他的情份上,睁一眼闭一眼由他过去。

可我在魏人手中受尽折辱,如果让拓跋轲在我眼皮子底下将弟弟救走,他更该瞧不起我,认为南朝无人,而我安平公主更是只配由他揉圆捏扁、百般羞辱了。

我偏要他知道,我不可能如寻常庸懦女子一般,一辈子以色事人,让别人要操纵自己的命运。

如今在我操控他弟弟的命运,但我更渴望有一日能操控这个带给我奇耻大辱的男人的命运。

他羞辱了我不算,连带萧宝溶都给他牵累得一败涂地,险些性命不保。

我要他死,最好是生不如死!

不去探究拓跋顼眼底有着多少的恨和怒,我冷冷扫一眼地上的尸首,扬声喝命:“来人,割下这些人的脑袋,用石灰腌了,连夜送到江北的魏营去,交给拓跋轲。就说是我安平公主的话,听说他要南伐,特地为他备了表礼以壮大魏皇帝陛下行色,以壮他大魏铁骑声威!”

“萧宝墨!他们都死了,你也不放他们安生吗?”

拓跋顼惊痛,被脚镣束缚得无法挪动大步的双脚努力地抢上前来,气势凶狠得恨不得要将我一口吞下肚去。

一旁早有侍卫照应,见他行动,将长剑连鞘举起,狠狠一击,正在他的双腿弯处。

沉重的击打声后,只听他闷哼一声,身体已经倾落,连跪都跪不住,一头仆倒在那满是断手断脚的血泊中,满头的冷汗,半天支撑不起身来。

那声击打,明明声音并不高,可不知怎的,也似有根无形的木棍击在我心口一样,疼得我快要喘不过声。

但对上拓跋顼那盈成了冰的墨色眼眸,读出其中满满的恨意,我又莫名地镇定下来,别过脸不看他,冷淡地继续吩咐着:“顺便告诉拓跋轲,本月廿八,是圣武天王大殓的日子。到时我会拿他的好弟弟生殉于简陵,以报昔日之恩!知他大魏铁骑天下无双,我看他能不能在这十一二天内打到宁都来,从陵墓里挖出他的宝贝弟弟去!”

这一回,拓跋顼没有再厉声呼喝或有什么过激行为,只听金属磨擦的呕哑地刮过,定睛细看时,原来他正伸出右手五指,狠命地揪拉着套于手腕间的镣铐。

生冷的镣铐边缘深深地陷入肉中,割破了肌肤,在渐干的血渍上又漫过潋滟夺目的鲜红,慢慢沿着手指滑落,一滴一滴,滴落于地上生人或死者的血泊,嗒然有声。

硬是逼着自己,狠心不再去看他,迈着故作从容的步伐,同来时一样,保持着自己的高贵和尊严,迤逦着绛红色折枝梅花纹百褶长裙,一步接一步,稳稳踏出大牢去。

沿路都有侍女们跟着收拾着裙裾,不让裙摆拖曳到血污上。

——便是偶尔溅上了一点半点,也不打紧。这样深绛的颜色,绝对会将那血迹悄然隐去,不露分毫。

就如身子脏了,再脏一点也没关系;再如手上死的人多了,再多死上几个,也便麻木得没感觉了。

可萧彦还说,我缺少了掌权最重要的气质:无情。

无情……

踏上侧面的石阶,拾步而上走出石牢时,我再往拓跋顼的方向望了一眼。

他依旧垂着头,盯着手腕上蜿蜒而下的鲜血,出神地像看着春日里缓缓盛开的花。

栗色的头发许久不曾修剪,更加长了,缭乱地披散在肩上,一缕一缕地微微蜷着,像要缠上人的心头来。

心头闷闷的痛开始尖锐。

吏部尚书晏奕帆送我上轿时,我到底忍不住,向他招了招手。

“奕帆,将拓跋顼送回石牢后,找个可靠的好大夫给他看下伤,缺了什么药了,到公主府来取。”

晏奕帆见我吩咐得郑重,即刻应了:“公主放心!只要公主想他活着,下官绝不让他死了!”

我眯了眯眼,沉声道:“我要他在廿八之前,能活蹦乱跳地被关入简陵!”

晏奕帆怔了怔,虽是不解,依旧很快答道:“行,下官请最好的大夫,用最好的药给他治疗!”

这事在当天便被禀知了天临帝萧彦,听说他当即便挥挥手,让按公主说得办。

到第二日和他一起用了午膳后,萧彦笑道:“丫头,你也真够毒的!朕本想着这拓跋轲委实太过无礼,打算亲自带了兵马过去征讨,就拿他弟弟斩了来祭旗出征呢!你却拿了他弟弟生殉萧宝隽,就气他纵然本领通天,也没法在廿八就打到宁都来救人。想他一世无情无义,心狠手辣,独独疼爱着这个弟弟。如今让他想象着自己弟弟不得不在黑暗的坟墓里等死,他纵然手提千军万马也无可奈何,不知会作何感想?”

孤影淡,芳心向春尽(五)

拓跋轲会怎样想?会难过么?

我不知道。

这人永远心如铁石,难得的温柔,也不过为了他自己卑劣的占有*****。

号称宠我疼我,还假惺惺送我一屋子的东西,杀起我来却眼都不眨一下。

他唯一的软肋,大约也只有拓跋顼了。

当日在悬崖上,他肯放过重伤的拓跋顼,已是我见到的他最柔软的时候了。

“无论如何,那是他的弟弟。他自己想打想杀是一回事,被人当成牲畜殉入仇人陵墓是另一回事。何况给牺牲的又是名正言顺的北魏储君,以他的自尊和骄傲,大约怎么也不会快活。”

我快意地轻笑,“父皇,我只要想到拓跋轲会因此坐立不安,睡不安席,我就高兴得很!”

萧彦深深望着我,叹道:“看来你在北魏……着实吃足了苦头。”

再次被人提起往事,我的脸色应该有些发白。但我努力地振足了精神,若无其事道:“多些经历未必是坏事。不然,我还是以前那个不知忧患不知死活的齐国公主,只怕早给人暗算得连尸骨都不知哪里去了。”

萧彦点头道:“怪不得你一心想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大约也是总不安心,希望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罢?也好,父皇已经这么大年岁,也不知能保护你多久,你自己学着保护自己总是没错的。”

他转头又问我有没有中意的男子,可以择作东床驸马;我却记起了他有多处旧伤,逢着湿冷的天气便会发作,也追问太医院的用药情况。

彼是衰柳掩映,残荷乱舞,菊英零落,正是暮秋初冬萧索天气,最易动人愁怀。

但我和萧彦并坐于榻边,像任何一对民间的父女般絮絮说着家常,倒也不觉冷意。

可皇宫东北角的颐怀堂冷不冷?

那些杜蘅兰若,到了秋冬季节,连香气都清冷清冷的。

萧宝溶一向怕冷,以往住的翠玉楼一早便会用上银霜炭。

还有刑部的密牢,那里太冷了,即便拓跋顼那样健壮的男子,大约也会觉得冷吧?

或许,天底下有一种冷,叫孤寂。

送那些奸细人头回北魏的使者,没几天便安然无恙地回来了。

我饶有兴趣地召来询问时,发现一切均如所料。

拓跋轲一如既往地冷漠无情,对使者和使者带来的“贺礼”及传话同样地冷淡,或者说,表面非常冷淡,看不出一丝恼怒之意,甚至按照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惯例,客客气气将使者放了回来。

果然是喜怒不形诸色。

我正抚掌细想时,使者期期艾艾加了一句:“我们走时,魏帝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迟疑半天,使者终于说出口来:“他说,他的弟弟给圣武天王殉葬,圣武天王的妹妹给他殉葬,倒也公平得很。”

我闻言已微笑起来。

我人在南方,如今寸步不出宁都,行动便是数百人相拥相护,防卫极是严密,他想再抓我,也只是做梦。明知其不可行,还说出让我殉葬的话,白白让我更起戒心,已经不像那个隐忍不发城府极深的冷血帝王了。

好吧,你慢慢气愤吧!

你越气愤,我越开心。

这笔债,总要一点一点要回来,直至最后要你的命!

不过奇怪的是,这些日子我为拓跋轲的不悦而开怀时,端木欢颜却有些怔忡,一脸的若有所思。

到后来,他连和我下棋时都能走神,时不时地蹙一蹙眉。

我有几分怀疑他是故意做出这样的恍惚情形来给我瞧。找来他的从人暗暗询问时,果然听说他去过刑部好几次,甚至有三次是在这次救人事件之前。

我不晓得他什么时候和拓跋顼这位北魏皇太弟扯上了关系,悄悄令人去调查端木欢颜的过往时,只知他祖上历代居于东山,少时便以才学闻名。但他少年时并不眼盲,十六岁开始外出闯荡,四处游历,渐渐天下知名。直到八年前忽然得了盲疾,他才回到了东山老家隐居。

拓跋顼大我两岁,八年前还个十一二岁的男童,绝不可能和端木欢颜有所交集。而端木欢颜是土生土长的南朝人,如今被我倚为心腹军师,绝无理由偏帮北魏之人。

疑惑间,我忍着硬是没去追问,只在暗中调遣兵马,准备萧宝隽大殓之事。

直待十月廿六,简陵完全落成,萧彦那边的圣旨也请了下来,追封了萧宝隽为皇帝,谥号为“幽”,后被史家称为齐幽帝。

而端木欢颜终于忍耐不住了,当晚和我奕了一局,忽侧头向我,叹道:“公主,你当真要取拓跋顼性命么?”

我只作不经意般将黑子白子随意在棋盘上摆着,答道:“先生觉得呢?拓跋顼其人,真可用文武全才来形容,难不成让我放虎归山,由他回了大魏去,从此兄弟俩戮力同心,好来取我和父皇性命?咦,只怕也未必取我性命吧,看着我年轻貌美,说不准还会把我当成歌妓舞姬般好好玩弄几天,再把我弄得死不死,活不活吧?”

端木欢颜沉默,握了一枚黑子,一枚白子,不断在两只手掌间翻来调去。忽而骨碌碌一阵响动,黑子从指缝间掉落下来,在地上弹跳了几下,滚出了老远。

终于有空爬上来,在准备好的更新里加一句话:《风暖碧落》已出版上市,悦读纪出品,上下两册,定价共38元,喜欢的亲希望支持一下,觉得价格还是很公道滴!

孤影淡,芳心向春尽(六)

侍女去捡时,端木欢颜终于将剩余那枚白子随手丢在棋盘上,低叹道:“或许……欢颜不该理会这件事。不过……他是采薇唯一的弟子,算是我师门中最优秀的传人,真这么死了,还真可惜了!”

“采薇?”

“慕容采薇。公主,你如果知道我,就应该听说过他。他和我有同门之谊。”

一提慕容采薇,我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