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鸣凰微微警惕,面上一笑,“是,劳小夫人挂心,陈年旧事,不足为提。论辈分,我原是要叫母亲一声表姑妈的,承蒙母亲厚爱,才将我养在身边,是我这辈子的福分。”

“若我前几日没听错,小娘子老家里,是温县的?”

温县…

郑鸣凰脸色终于没绷住,微微变了一变,那脸上虽极力掩饰了,还是带着几分僵硬,她低垂着眉眼,抿唇道,“乱世难太平,家里早遭了难,我那时方小,这些年都不太记得自己究竟是哪里人了。”

她的来路,一直是模糊的,郑夫人从未对任何人说过,只说家里遭了难。

谨姝微微点了点头。她并没有听谁说过,她只是大胆地猜测了一下。现在看来,她猜的不错。

“也是,我从前也是流浪过的,去的地方多了,也记不得地方。你恐不知道,我方几岁的时候,跟着夫君还乞讨过,我们那几年里四处奔走,最远的,也去过汝南吧!那时刘郅的父亲尚在世,汝南王还是个没人瞧得起的小藩王。他的儿子,那时仿佛就养在温县?倒也巧。”

那时汝南面积小,地方也偏,哪路兵马路过都要刮层油水。

刘郅年少时便有勇谋,讨厌父亲事事忍让的行事风格,做事亦张狂无度,前汝南王是个胆小又昏聩的人,只想苟安,常常打压这个到处给他惹事,是以其英年早逝之后,还一度有人怀疑刘郅弑父。

谨姝面目温和地看着郑鸣凰,而郑鸣凰从那张温和的脸上瞧出了几分看透一切的意味。

她微微抿了抿唇,装腔作势…吗?

她在心底轻微地像是感叹似地呵了一呵。

“是吗?倒不是很清楚,我自小胆怯,并不关注这些。”她低首轻声说着,模样显出几分无辜和乖静。

谨姝再次笑了笑,“罢,我无事。来知会你一声,收拾收拾东西,我们明日回繁阳。”

“我们?”郑鸣凰抬头。

“对,”谨姝望着她,咬着字,微微笑着,“你、和我。”

-

前世里,谨姝一直想不明白,为何刘郅那么厌恶她,甚至到了恶语相向的地步,但却始终都把她留在身边,甚至国都新立的时候,她是整个后宫唯一的刘郅的枕边之人。

有许多次,她甚至怀疑,他有某种喜爱自我折磨的疾病。

她也曾怀疑过,刘郅是喜爱她的,只是那喜爱掺杂着占有欲和对她不洁之身的鄙夷。

她一直忽略了,那位远在繁阳的后来成为李偃妻的郑鸣凰,其实一直围绕在她身边,像太阳后的阴影,从未消失,只是不易察觉。

-

谨姝从郑鸣凰那里出来后回了自己院子,母亲和父亲谨慎地来给她请脉,自从李偃攻打下林州之后,父亲对李偃已是怀着十二分的敬意和尊崇,甚至言语和行为里多了几分殷勤。

父亲把着一切归咎于李偃对她的喜爱…不,或者可以说是溺爱也不为过。

李偃对谨姝,已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这大约也是郑鸣凰越来越急躁的原因之一。

思及此,谨姝不禁笑了一笑。

大夫请了脉,说一切安好,小娘子除了有些许气血亏虚,其余无碍。

吩咐了几帖药膳。

温氏招待大夫去往前厅,语调虽是欢快的,但眉眼间却含着几分隐隐的失望之色。

谨姝知道,母亲是希望她能早为李偃孕育子嗣。

她亦了解母亲的想法,不过是觉得以色侍人,终有色衰爱弛的一日,且男人待女人的好,总是掺杂着**和本能的占有,一旦那**淡了,有了新的颜色占据了旧的颜色,那原本的鲜艳,也会变得黯然无光了。

唯有子嗣是永久牵系两个人的纽带,母亲希望她能牢牢抓住李偃。

但她其实并不希望这样早去孕育孩儿,她总会想起前世里她生的那个叫做阿宁的女儿来,一想起她的心就会拧着疼。

她并不觉,孩子是□□地位的东西。

若有一天,她想为李偃生一个孩儿,那只是她想为他孕育一个生命。如太阳东升西落一般自然。

母亲送走大夫便回了,转头嘱咐稚栎和涟儿记得大夫吩咐的方帖,叫她多补气血。

说完跪坐在桌前,握住谨姝的手,低声笑着:“大夫说,调理好身子,方才好有身孕。”

谨姝正了正色,“母亲莫要再费心这事了,我和夫君心里自有章法,一切顺其自然便好,不必强求这个。”

温氏的笑僵了僵,旋即又漾开了,“莫觉得娘爱算计,只是这世道便是如此,你别不放在心上,来日你夫君若…”温氏声音低了几个度,凑近谨姝说:“若登大宝,这天下的女子都可是他的,你那时年岁已大,总不如那些少女新鲜,那时你若再没个子嗣,若他顾念发妻之恩还是好的,若不顾念,你当如何自处?”

谨姝失神片刻,旋即释然一笑,“我以何自处?我又何必自处?既不喜我,或休或杀,我自受得。”

死过一次,每一日都是偷来的,若不尽如人意,便去争,实在争不得,那又何惧一死。她不想再做那昏聩苟安的人。

温氏哑然,浑然不知女儿何时变得这样刚硬,叹了一口气,只当她年少气盛,“罢了,同你说你也不懂,待得来日后悔,你再回忆起娘说的话,便知晓了。”

谨姝抿了抿唇,“不会有那一日的。”

温氏摇头,一句话也不想再同她说了,起身出了院子。

而谨姝送走母亲后,也未再有旁的动作,只是微微出神。

月前繁阳来了信,说自从知道叶家所为,郑夫人一直吃不下睡不着,身子本就不大爽利,终于病倒了,再没有人比她更希望李偃一往无前战无不胜了。任何有可能阻挠她问鼎中原的事都叫她忧心。

连日病着,身子瞧着越来越不好了。

谨姝作为已从郑夫人那里接手了一部分事宜的未来当家主母,很利落地去了封快信,说嫂夫人身子要紧,家里大夫要医术不济,便另寻名医,并吩咐下去,家里不差这些银两,吩咐请三两个大夫常居府里,尽心为嫂夫人调理身体。

旬前收到回信,称嫂夫人身体已爽利许多了。

也是这个时候,郑鸣凰更加急切地想见李偃了,彼时谨姝叉着腰拦在他面前,一派娇纵无理的样子,“阿狸不许夫君去!”

李偃便陪着她演戏,矜持地颔了首,手摸上谨姝微微抬起的下巴,揽过她的腰扣在怀里,“夫人说什么,自然孤都依你。”

谨姝笑得止不住,“那阿狸若让夫君杀了她呢?”

“杀便杀,又如何?”李偃随口漫不经心答着,目光仿似只专注在她脸上身上,旁的任何事都勾不起他半分兴趣。

谨姝被他目光挠得浑身痒痒,推开他,吐着舌头笑了笑,“那日后旁人说起,夫君又是暴虐无道,阿狸便是那个祸乱的妖姬。”

他饶有兴味地挑了挑眉梢,“似也不错。”

“夫君就会逗我,”谨姝躲开身子,“罢了,何必借夫君手?不值得。”

他该是做大事的人,那些蝇营狗苟,何必过他眼。

第27章 第27章

在那之后, 谨姝一直没有理会郑鸣凰,留郑鸣凰一个人待在林州的一处庭院里,庭院曾是傅弋的别院, 不大, 清净, 装饰得繁冗复杂, 很容易藏人。

谨姝以为郑鸣凰会忍不住试着联系某些人, 但显然她低估了她。

她比她想象的沉得住气。

不过也是,前世里布了那么大一个局的女人,她的确有着沉稳到离谱的内心。

谨姝后来召见了抱月, 随口问了几句无关的话, 那侍女却惶惶不安的样子。前世里这位陪着她走过人生最后一段路程的侍女, 她虽则上一世就知道她怀着并不单纯的目的, 但在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怎样憎恨她。

不过也是一个可怜之人, 并无多可恨之处。

她曾经问过她,“你家里可还有人?”

“婢, 无依无靠。”她说这话时候有轻微的犹豫。

谨姝没有拆穿她,扯了扯唇角, 扯出几分苍白的笑意, “我家里尚还有不少女眷, 但是死是活,已不知了。我已许久没有她们的消息了, 姑且也算是…无依无靠了。”

“殿下还有皇上。”抱月说。

谨姝轻嗤了一声, “你又何故嘲讽我。”

“婢不敢。”抱月惶惑地说。而后似是讨好于她, 主动提了一句,“婢并非讽刺殿下,实是有感而发,婢自小身不由己,后来被人摆弄,说什么做什么从未能按着自己心意来,对婢来说,能抓住任何一丝机会,都是无比宝贵的。无论那机会是什么。”

谨姝没有理会她,她苦笑了一下,又解释了句,“其实婢骗了殿下,婢尚有爹爹和阿娘,只是他们都是哑巴,在这乱世之中,健全之人尚难有一席之地,何况他们,我很小便入了奴籍,在青楼后院里洗布料,殿下大约想象不到,那味道…是何等的污浊不堪。”抱月笑了笑,“后来家里来了贵人,把我要走了,留在身边做侍女。但我但愿从没遇见过她,这世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吃了饵,必然也要咬到钩。”

哑巴…

谨姝时隔一世,后知后觉地默默咀嚼这两个字。

李偃派了几个侍卫看管郑鸣凰,郑鸣凰一直很安静,闲则诵经祈福,偶尔伺弄院子里养着的几株花木。

但她的平静并没有保持多久。

后来她几次询问,是否可以见李偃一面,她并不觉得这是多过分的要求,但李偃并没有理会她。

有一天她在得知看管她的侍卫虽则听命于李偃,但其实这边情况都向谨姝汇报的时候,她终于缄默不言了。

她的自尊让她觉得无比难堪,甚至那难堪最终转化为对叶女的无边恨意。

而这,正是谨姝想要的。

鱼不会轻易去咬饵,尤其是谨慎的鱼,除非那鱼正饿着,或者饵足够诱人。

谨姝得知的时候,只笑了笑,目光幽远地看着窗外,仿佛透着时间的秘密,忘穿到前一世的那则时空里,那里藏着一个混沌迷茫的女子,窝居在深宫里头,皇帝时不时会去瞧她一眼,皇帝并不喜欢她,总是免不了冷嘲热讽。

那个人…是她自己。

她曾很多次问自己,那些难挨的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是头。

她在临死的时候,看着刘郅得到报应,看着熊熊的火焰吞噬掉王城的时候,她内心除了几分对自己终是一死的怅然外,本是快意的。

而之后的事,究竟如何,她是不得而知的。

她想或许阿兄叶昶很快就会死去,然后禅位给李偃,李偃在经历许多以后,终于君临天下,郑鸣凰作为他的妻,会随他一起母仪天下,荣华尽享。

会吗?

谨姝忽然有些好奇起来。

传说里母凭子贵的郑小娘子,究竟是如何俘获一个几乎未正眼瞧过她的男人的心的…

虽则很多事变得模糊起来,但她同时想通了一些事,比如为什么刘郅那样厌恶她,却会一直留她在身边,比如那个打造处的哑巴匠人在呈上那枚兵符的时候,刘郅为何愣了一愣,然后怀着复杂的心情拿过来在手中把完,他那样情绪莫测喜怒不定的人,却不吝赞美地赏赐了那个匠人。

一向谨慎的刘郅,却失态到将那枚鱼符放在怀里,给了谨姝以可乘之机。谨姝一直以为是他疏忽,但他那样的人,会轻易疏忽吗?

刘郅和郑鸣凰之间,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关系,谨姝突然十分地好奇。

在那场皇位争夺之战中,郑鸣凰究竟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她亦万分好奇起来。

那些前世里至死都没弄懂的东西,大约是她重生这一世的使命,她怎能辜负呢?

她吩咐人把那个哑巴关押了,扔在玉沧的死牢里。那枚双鱼玉佩她派人还给了郑鸣凰。

派去的人回来说:“郑小娘子问清事情后很惊讶,说那枚玉佩她丢失已久,未料竟是被人偷去了。怪她自己疏忽,想着并不是什么贵重物件,故而也未声张,没找到竟闹大了。”

谨姝托人代了口述:“知道是郑小娘子的便好,人已代处置了,莫再忧心。”

-

郑鸣凰这些年里,一直被一个梦魇缠绕,她总是会在半梦半醒交替之间,梦见自己已故的母亲,那个女人有着极美的面容,朱唇缓启,灿灿夺目,一颦一笑间,仿佛浮生过半载,有着凝固时间的美丽。

母亲涂着丹蔻的尖利指甲,总是会在梦魇里嵌入她的脖颈,然后五指渐渐收拢,一点一点挤压掉她胸腔里的空气。

那面目是模糊的,她总看不清是喜是悲,是恐还是惊。

每每她醒来都是浑身的大汗,圆瞪着眼睛,胸口剧烈起伏着,大口呼吸着空气,仿佛被翻上岸的鱼被重新丢入水中,翻着白肚,努力挣扎着复生。

然后许久才能缓过神来。

这次也是一样。

她在天光熹微的时候陡然折起身来,眼睛滚圆地瞪着前方,汗倏忽从周身冒出来,她倒噎了一口气,两手攥着胸襟,猛地大口喘息起来。

恍惚间好似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她已经很久没做过这个梦了。

哦,也不能说是梦。

它曾是真的。

而事实上,她的母亲在即将要掐死她的那一瞬间,她伸手把一根银簪插进了母亲的咽喉,没有人知道她是怀着怎样的恐惧和恨意才把那根并不十分尖锐的簪子刺进母亲坚韧的肌肤的。

她凝视着母亲喘动不已的狰狞面目,一点一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劫后余生里感受死而复生的虚脱之感,亦在长久的宁静里,品尝目睹死亡的…快意。

她看着那个美丽的女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她缓慢拖着虚脱的身子,脚步虚浮地蹲在院子里的鱼池边儿上清洗双手,衣襟和袖子上全是血,越洗越多,她却仿佛忽然变得极有耐心,一点一点搓洗着,直到日暮西山,夜色泼洒到院子里,她抬头看了一眼,朔月正缓缓升起,母亲还在屋子里,狗吠深巷,打更的声音从极远处飘过来。

在这史无前有的宁静夜里,那个卑怯的女孩儿死在母亲尖利的指甲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恶鬼,躲藏在万丈红尘下,披着如她母亲一样美丽外衣的…恶鬼。

靠吞噬恶念和报复而活着。

“抱月。”她的声音在夜色里显出几分阴森和寒意。

抱月应声进了屋子,掀开重重的帷幔,跪伏在床边,轻声而缓慢地问了句,“小娘子叫婢?”

屋里寂静无声,只有郑鸣凰喘息粗重的呼吸。

气氛压抑而紧张。

郑鸣凰忽然掐向抱月的脖子,充血的双目凝视着她,“我苦心孤诣想去匡扶他,为他扫平障碍,替他筹谋,他竟瞧都不瞧我一眼,你说这是为何?”

抱月惊恐地看着这位年纪并不很大的小娘子,她的双目因愤怒而变得通红,脸上的表情却依旧是淡漠的,仿佛那张面皮是假的,贴上去的一样。

她对郑鸣凰的恐惧,已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

她亦剧烈地喘息着。

郑鸣凰嗤笑了一声,“你的样子,同那个女人一样。”

一样没趣、可悲、愚蠢!

抱月并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只是被恐惧攥着脖子,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你知道吗?她是个无能的女人,做过的最英勇的事,是要杀她的亲生女儿。”郑鸣凰喃喃着,嗤笑不停,“可惜她还是无能。”

这样的郑鸣凰,让抱月几欲想逃。

但她不能,她不能。

郑鸣凰没发多久的疯,她只是压抑太久了,她内心的恶鬼在张牙舞爪地折磨她,快要不耐在皮相下躲藏了。

她终于松开了抱月,漠声吩咐道,“想救你父亲,就把他没完成的事完成。我自然会想办法保他。”

抱月抿了抿唇,垂目:“诺。”

“你倒是听话。”郑鸣凰嗤笑一声,翻身又躺在了床上。

-

启程那日,嬷嬷力劝谨姝,满目担忧,“小夫人还是等主公回来再做打算吧!何故如此着急。”李偃临走时候曾特意吩咐,叫她不必着急回繁阳,那边无甚要事,叫她留在玉沧也自在些。

李偃说待他凯旋,亲自来迎她。

那时谨姝还笑,“那阿狸好大的脸面。”

李偃勾了勾她下巴,“孤喜你。”

“嫂夫人身子不大好,夫君又在外打仗,我留在这里,总归不像话。”谨姝回神淡淡回道。

嬷嬷见她意已决,遂不再劝,只是隐隐还是担忧。她总觉得…小夫人在谋划些什么。

谨姝一行人沿着上次走过的路回的繁阳,路过逊县的时候,依旧宿在那里。

翌日要启程的时候,谨姝那边来了人吩咐,“小夫人身子不大好,暂留几日。”

郑鸣凰垂了垂目,眼里闪过一抹漠然的厉色。

转头对抱月低声说:“今晚!”

而这夜里,谨姝亦一直等着,并未睡着,同上次一样,在做一副针线活,她对着灯光比了比,瞧那针脚。

窗户外有异动,谨姝装作未听见。

转眼灯也灭了。

一个身影闪了进来,谨姝却好似早有预料,冷笑一声,“比我想象的要慢一些,也更拙劣一些。”

一转身一个臂膀已困住了她,那身影探身瞧她手里的一件外袍,低声道,“给孤做的?”抬手的瞬间,灯又亮了。

谨姝身子一僵,回头,声音涩涩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