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氏看了她一眼,点头:“那也行!如今天气凉了,他那边也没个丫鬟婆子,你正好看看有没有不妥帖周全的地方。”

伶俜嗯嗯地点头,见着差不多夕阳西下,便抱着梨膏糖出了门,也没让翠浓和青萝跟着。

不紧不慢走在路上,她心中盘算如何让沈鸣知道姨母表姐对他的关心,不知不觉就走到后府,那茕茕孑立的小别院,眼见着越来越近。

下了那青石板小径,正要朝松柏院月洞门走去,忽然听得旁边角门处,隐隐有声音传来。

伶俜一时好奇,不由自主先朝那处角门走去。朱红的小门开了一丝小缝,越走近,外头的声音就越清晰。

角门外是条僻静的小巷,走上半里地才是大街。伶俜听出有沈鸣的声音,蹑手蹑脚走上前,靠在门缝边,朝外面的巷子看去。

她先是看到了正对着这边的沈鸣,大约是刚刚从锦衣卫衙门回来,此时还穿着飞鱼服手握绣春刀。然后她的目光又落在了挡在他前方的紫衣少年。

虽只是背影,但还是叫她一眼认出来。

那是她做孤魂野鬼的最后几个月,见过很多次的宋铭,现在的四皇子秦王,日后的天子。

此时的宋铭不过十五六岁,跟沈鸣差不多高,只是看着更加结实一些。伶俜看不到他的脸,只见他挡在沈鸣面前,似是不让他进屋,而远处则站着两个佩刀侍卫。

她听得宋铭嬉皮笑脸道:“小和尚,我这可是为了你好,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了什么都不懂,肯定还是个童子身。你不过是在寺里长了几年,又不是真的和尚,这万丈红尘的事,早些学点有好没坏。”说着,他拿起手中的一本册子,举在沈鸣面前,“看见没有?”

沈鸣面无表情别开脸,退了两步,他就欺身上前,几乎靠在冷漠的少年面前。

伶俜从前在世的时候,只听说过秦王是个爱斗鸡走马流连烟花柳巷的纨绔,断袖一说还是在他上位之后,跟那个惊才绝艳的状元郎苏冥的各种传闻。但看眼前这情形,他那样死皮赖脸贴在沈鸣跟前,难不成这宋铭真是个断袖?

这两人认识倒并不奇怪,毕竟沈鸣贵为侯世子,如今又在锦衣卫当差。但是她听宋铭叫沈鸣小和尚,也就是说这两人认识已久,是在沈鸣下山刚回府那会儿,还是更早的时候?

说起来,这宋铭倒是跟沈鸣颇有些相似。年岁相当,也是母亲早逝,父亲不喜,甚至连名字都差不多。

想到上辈子,这位纨绔皇子最后成为睥睨天下的天子,伶俜就有些忍不住好奇仔细打量着。又想着若是沈鸣没死,恐怕日后出头的就不是那个苏冥,而是他了!

只见那宋铭看沈鸣不为所动,继续笑道:“这可是我们宫中秘术,我好不容易偷到的。一般人我还不愿给看呢,你真是不懂珍惜啊!”

“宋谨言!你起开!”沈鸣轻喝。

宋铭不以为意,继续笑道:“你今儿不看,我就不让了!”

沈鸣冷眼看着他,忽然伸手捉住他的肩膀,看似轻轻一掷,但宋铭整个人已经重重摔倒在他身后,发出哎呦一声,手中的书册也滚到了一边。远处两个侍卫见状,大惊失色想跑过来,却被他伸手制止。

宋铭从地上爬起来,拍拍紫色锦缎袍子的尘土,对着沈鸣的背影笑道:“我跟你开玩笑而已,你这么认真作何!”

因为这会儿他是面对着了角门方向,伶俜看清楚了少年秦王的模样。他额头戴着一条红抹额,显得一张美玉般的脸,有些雌雄莫辩,而斜飞入鬓的剑眉,上翘的嘴角,又让他多了几分张扬的邪气。

她上辈子生前只见过宋铭寥寥两三次,还是在成为魏王小妾之后,他长得这样风流,又各种风流传闻,自是对他不以为然。但宋铭登基之后,她才知道有些事情,可能并非自己想得那么简单,每个人大约都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此时的沈鸣转头看向他,淡淡道:“四殿下,我不喜欢开玩笑!”

宋铭悻悻地摸摸鼻子:“行,我看你干脆让你小娘子早早大归,自己当一辈子和尚得了!”罢了又道,“我要的东西你快点给我。”

沈鸣面无表情道:“我说过了我要占三成,一分不少。”

宋铭咬牙切齿:“沈愉生啊沈愉生!就没见过你这么钻进钱眼儿里的和尚,刀子可真快,我身上总共就没几两肉,快被你割没了!”

沈鸣勾唇轻笑:“这是你情我愿的事,你要不愿意我也不勉强。”

宋铭挥挥手:“我心甘情愿行了吧!”说完气呼呼转头就走。

沈鸣轻笑一声,看着他走远了几步,才摇摇头慢慢转身。伶俜看到他走过来,赶紧蹑手捏脚后退,躲到旁边的大樟树后。

沈鸣进了墙内,将角门关上,折身回了旁边自己的小别院。

伶俜等没了声音,才探头探脑从樟树后出来,目光瞥到那角门只落了木闩,还未上锁。她悄悄走到门边,将门打开,好奇朝外看去。

宋铭已经走远,巷子静得出奇,一本破旧的书册落在地上,两人都忘了带走。

伶俜轻轻走过去,弯身将地上的书捡起来,随手翻开,只是刚翻开一页,脸上就蓦地一热。

竟是本春宫图。

原来这宋铭还真没辜负外界有关他荒/淫/浪荡的传闻。

伶俜有些鄙夷地撇撇嘴。

“你在这里干什么!”后面传来的声音,吓了伶俜一大跳。

她慌慌张张转头,看到的便是皱眉站在几步之遥的沈鸣。而当沈鸣的目光落在她手上的书册后,脸色大变,几步走过来,将书从她手上夺走。

伶俜知道自己偷听墙角的行为被他发现,赶紧举着手里的木匣子解释:“世子,我来给你梨膏糖,刚刚远远的好像听到墙外有人说话,就好奇跑过来开了门,可没看到人,只看到地上掉了本书。”

沈鸣并没有怀疑一个小孩的好奇心,只是神色有些不自在,耳根涌上一层不着痕迹的红晕,手指用力捏了捏握着的书,直捏得皱皱巴巴,心里将宋铭那混账玩意儿腹诽了好几遍。又面无表情看向伶俜,接过她手中的梨膏糖,淡淡道:“先进来吧!”

伶俜老老实实跟着他进了松柏院内。

进屋子时,沈鸣不动声色地将手中那春宫册子塞进了一个红釉瓷花盆中,却恰好落在伶俜眼中。她上辈子已经经历人事,虽然这种事情对她来说并不是好的记忆,但想到沈鸣大约对此还是一片空白,就不由得有些想笑。

沈鸣让她坐下,自己去内室换了一身白色常服出来。这人好像特别喜欢白色,偏偏十五六岁的少男,眉清目朗,面如冠玉,简简单单的颜色,就衬得其愈发气质出尘。

爱美之心人皆有这道理果真不假,若是两年多前,伶俜还能将她当做一个孩子,如今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需要已经自己仰视的男子。

沈鸣走出来看了看他,忽然握着拳头放在嘴前咳了两声。伶俜见状担忧地问:“世子,我听姨母说你咳疾犯了?严不严重?”

沈鸣摇摇头:“无妨。”

伶俜想了想,又故意道:“你经常犯么?姨母说每次让管家给你送来梨膏糖,也不知有没有用?”

沈鸣微微一愣,似乎随口问:“每回的梨膏糖是宁姨娘让送的?”

伶俜点头:“这梨膏糖是我娘亲家传来的秘方,可惜我娘亲去得早,没教给我。不过你要觉得有用,以后我跟姨娘学了做给你。”

沈鸣淡漠地脸上府上一丝笑意,摸了摸她的头:“回去替我谢谢你姨母。”

伶俜想了想又道:“我娘亲去得早,又从小住在田庄上,家中兄弟姐妹甚多,许多都不曾认得,关系自然疏淡,好在有姨母和表姐,每年都去庄子上看我。”

沈鸣半蹲下身子与她平视,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睛沉沉看着她,柔声道:“以后有我。”

伶俜愣了下,虽然他这言简意赅的话,让她破游戏感动。但她说这些,并不是要卖可怜博同情,而是让他意识到姨母和表姐的好。

但显然两人并没有想在一处,更显而易见的是,沈鸣对这府中的亲人,或者说是所谓的亲情,大约是素来疏淡,所以丝毫不在意。难怪沈锦会说不想热脸贴冷屁股这种话。

从松柏院出来,伶俜有点悻悻。掐指一算,如今已经到了岁末,上辈子表姐是来年四月初出的事,满打满算也不足半年。想到昨日晚上睡觉,因为她脚有些冰凉,表姐还专程爬到榻上替自己焐热。又想到那高高壮壮的宋梁栋,据说那时抓到表姐和戏子私通,他也在现场。她犹记得自己死后,宋梁栋还对着自己的尸体露出遗憾怜悯的表情。难道他就相信表姐真的和戏子私通?真的放任表姐自杀?

还是说表姐真得和那个叫做叶罗儿的戏子有私情?

不!不可能!以她对沈锦坦坦荡荡的了解,她绝不会做出那样的事。这些日子,她跟着沈锦去了几次德馨园,就是想看看那叶罗儿是何模样,但从来没见到那样一个人,也未曾听表姐提起,她都有点怀疑这辈子,是不是一切都已经跟从前不同,但又不敢掉以轻心。偏偏沈鸣这边又是一副对所有人都事不关己的模样。

明明他待她那般好,并不像是一个冷清凉薄的人。

伶俜真是愁死了。

回到静欣苑,沈锦随口问:“世子说了什么?”

伶俜如实道:“让我替他谢谢你和姨母。”

沈锦笑嘻嘻捏了把她凝脂般的脸:“还真把自己当真世子夫人了?”

若是平日里被这样打趣,伶俜还会恼羞一下,但此刻担忧着表姐明年的那场劫难,看着眼前少女粲然的笑容,只觉得心中愈发不安。

沈锦见她没甚反应,也没继续打趣,又像是想起什么似地道:“明日父亲新请的西席要来府中开始讲课了,你跟我一起去。”说罢,又唉声叹气道,“那先生童玉娘是京中有名的严苛,往后想出去看戏的功夫估摸着都没有了。”

童玉娘的名号伶俜自是听过,京城有名的女先生,年逾四十,是个姑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着名声响亮,但凡勋贵世家都想请回府替千金们讲学,可谓是门庭若市,要请动却不容易。济宁侯府果然不是一般的勋贵。

童玉娘的严苛伶俜也知道一二,听沈锦这般哀怨,倒是放了些心。若是课业繁忙,没有闲暇出府去那德馨园,指不定就逃过了一劫。她自己本是坐不住的人,顶不喜欢听学,但现下却觉得再好不过,于是笑着道:“那可好,这段时日我学业都荒废了许久,正想着捡起来呢!”

沈锦见表妹高兴,也就高兴了。

讲学的地方设在侯府的养心阁,是沈瀚之专门建来供孩子们学习的地方。

伶俜日日跟着沈锦,又有使惯了的翠浓服侍,小青萝跟着来了侯府一直没什么活儿干。如今伶俜要去上学,她终于有了任务,因为要跟着一起陪读。隔日早晨出门时,兴奋地将竹编小箱里的纸墨笔砚仔仔细细检查了好几遍。

养心阁在常春池畔,打开窗就能看到池上水榭楼台,如今到了荷花盛开时节,入眼之处都是浮在水上翠绿的荷叶,和高高冒在上头的荷花。这样开阔的景致,让不愿受拘束的伶俜来求学的心情好了几分。

一同来听学的还有侯府的二小姐,安姨娘的女儿沈碧。因着侯府两房侧室分居分食,只有逢年过节,才在大桌上聚餐,来了这么些时日,伶俜只见过沈碧两三回。沈碧比她年长一岁,长得同安姨娘很相似,肌肤胜雪,桃花眼柳叶眉,很是漂亮,不过看起来有些傲慢。

伶俜同她打招呼,她只睨着眼淡淡回,想来是对她这个世子夫人,不以为意。当然,这也不足为奇,沈鸣在侯府中是人人避之的煞星,她这个世子夫人的身份定然也就有些尴尬。

不过反正有姨母和表姐,还有沈鸣,谁也不敢怠慢她,跟上辈子在魏王府可是截然不同的。

这样想着,对沈碧的不屑冷淡,她也就不没放在心上。

今日童玉娘教的是作画。

伶俜手上带了只碧绿的翡翠镯子,作画时磕在桌板上,偶尔叮咚作响。严苛的童玉娘皱了皱眉:“伶俜,作画的时候,力度要稳,手上的饰物尽量放在一边。”

伶俜从善如流将镯子退下来放在桌角。

伶俜回来前已经十七岁,画艺虽然不算特别出众,但此时她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照着上一世感觉画出来的东西,定然就显得有些出类拔萃。

果不其然,连严苛的童玉娘都连声夸赞,说她年纪小,有这水平委实难得。自是将沈锦和沈碧的画作无情地批评了一番。

沈锦倒是无所谓,听了童玉娘夸赞表妹,与有荣焉般欣喜,笑道:“你一直在田庄上,听谢奶奶说你是个坐不住的,原来还有这一手。”

伶俜得了夸奖,自是高兴。只是坐在她旁边的沈碧却另有想法。她素来在琴棋书画造诣上是比沈锦略高一筹的,父亲难得请到童玉娘为她和沈锦讲学,本想着在童玉娘前表现优异,不仅会得到父亲的嘉奖,还能靠着童玉娘将自己的美名传出去。但凡童玉娘教过的世家女子,被她在外称赞过的,都会在京中名声鹊起,成为世家子弟钦慕追逐的对象,谋得一门好亲事。她本自小钦慕表哥魏王,无奈对方早早就藩,如今只怕是没了机会,只得再从新打算。

哪晓得,头一回上课,这风头竟然全让这莫名冒出来的世子夫人给抢了去,童玉娘连多看自己一眼都没有。

沈碧看着那三人凑在一起点评伶俜那幅大作,心中不甘,目光瞥到她桌角的翡翠镯子,不动声色踢了一下桌角。

一声清脆的碎裂声,让三人看过来。

伶俜脸色大变,那镯子是祖母曾送给自己十岁的礼物,此刻却在地上断成了三截。沈锦自是知道这镯子的来历,咦了声:“好端端怎么掉地上了?”

坐在后面陪读的小青萝,将刚刚沈碧的小动作看了在眼里,到底是年纪小,心里又护着自家小姐,于是小声道:“我看到是二小姐踢的桌腿。”

沈碧顿时转头,恼羞成怒地就给了青萝一耳光,喝道:“好个胆大的丫头!敢这般胡乱嚼口舌!你哪只眼睛看到的是我弄掉的?”

小青萝被扇了一耳光,捂着脸红着眼睛看向伶俜,细弱蚊蝇般委屈道:“小姐,我没乱说。”

沈碧还想来动手,被沈锦一把抓住:“沈碧,你忒不像话!就算不是你做的,青萝是伶俜带过来的丫鬟,还轮不到你动手!”

伶俜看着小青萝睁着水汪汪的眼睛,一副可怜委屈的模样,心里也不好受。小姑娘欢欢喜喜来跟着她上学,却莫名招来了一耳光。

她心知青萝看到不会说假话,但除了她又没有其他人证,只得先认栽。

正要息事宁人,那厢两姐妹已经吵了起来。

☆、第31章 双更合一

古往今来,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很少有相处亲密的,尤其是高门大户的后宅中,就算没有明涛也是暗涌丛生。济宁侯府看着倒是简单,正妻早亡,不过两房侧室,子嗣也只能算是单薄。宁氏是个与世无争的性子,多年来跟沈瀚之相敬如宾,安氏是宫里放出来的宫女,有着一颗七窍巧玲珑心,十分得沈瀚之欢心。两房表面倒是无甚龃龉,但沈瀚之让宁氏主持着府中中馈,又视沈锦为嫡女一般,自是让安氏和沈碧多有不满。

沈锦沈碧不过相差一岁,虽然年岁都不大,但看着也都算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如今就当着先生的面这般吵了起来,别说是童玉娘皱起了眉头,就是伶俜也觉得十分不妥,赶紧着上前劝架。

“表姐,就算镯子是碧姐姐摔的,定然也是不小心,不过一个镯子,我还有好几个,不打紧的。”

沈锦却是怒气难消:“就算镯子事小,但她这样随手就打人,像什么话!这是侯府小姐做出得事么?”

沈碧讥诮一笑:“你这语气,倒是真把自己当成嫡长女了,你母亲可还被父亲扶正呢!”

沈锦更是恼怒:“看看这是说得什么话!”

一旁的童玉娘冷眼见着两位侯府小姐争吵,不由得失望摇头,沉着脸道:“我看今日就到这里,明日我们再继续。”

沈锦和沈碧这才反应过来失了态,惹恼了先生,只得有些懊恼地恭送着童玉娘出了门。

这事当日就传到了沈瀚之耳中,好不容易请来了个誉满京师的女先生来讲学,头一天就让自己两个女儿弄得大失所望,沈瀚之自是十分恼火,傍晚便让姐妹二人去祠堂跪了一个时辰。

两人被各自的娘领回的时候,都已经跪得叫苦不迭,怨念丛生。尤其是沈碧,回了她娘亲的菡萏苑,就开始摔东西发脾气,后来还是被安氏给了一耳光才安静下来。

安氏一双漂亮的凤眼瞪着女儿:“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和沈碧起冲突。还有,你好端端地摔那姑娘的镯子作甚?”

安氏对自己女儿再了解不过,虽然在沈瀚之跟前,沈碧一直矢口否认自己摔了伶俜的镯子,但她知道定然就是她做的。女儿美貌聪慧,就是年纪小沉不住气,又被她从小宠惯了的,骄横任性是难免,总是闹出一些让她头痛的事。

沈碧支支吾吾还想否认,安氏又道:“你知今童先生在你父亲面前说了甚么?说世子小夫人虽则年纪小,书画上的天资却过人,性子也温和宽厚。你上学去的时候,我跟你说过甚么,让你好好在童先生面前表现,你倒好,不仅让个在山野里长大的小姑娘抢去了风头,还在先生面前和沈锦吵起来。”

沈锦不甘道:“本来童先生是父亲专程请来教我和沈锦的,谁晓得会冒出个乡下丫头。若是没有那丫头,童先生定然是关注我甚于沈锦的。”

安氏点了点她的额头:“人家是堂堂正正的世子夫人。就算你父亲再不喜沈鸣,人家也是世子,如今还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沈鸣素来和府中甚少来往,那姑娘自己又有六万两嫁妆,碍不着咱们甚么,你若是不喜她,不亲近便是,少招惹人家,免得自己没理。”顿了顿,又道,“沈锦那边也是,没占着理的时候,千万别冲动跟她争执。沈锦是不在乎,不过是父亲罚跪而已,左右已经和荣亲王府订下了亲事,那宋梁栋可是荣亲王嫡出的次子,如今又在辽东大营当差,等明年开春回来就能入皇上的亲卫军,至少是个四品佥事。”

沈碧嗤了一声,语气鄙薄道:“宋梁栋再有出息,我也不稀罕,高高壮壮跟个蛮子似的。”

安氏瞪了女儿一眼,没好气道:“你倒是眼光高,宋梁栋都看不上眼,难不成还想着天家的儿子。”

沈碧教母亲猜中心思,有些恼羞成怒:“若我不是姨娘的女儿,配个皇子又如何?”见安氏脸色一沉,又赶紧拉着她道,“母亲,我不是嫌弃你是姨娘,就是觉得府中这么多年都没个正室,前些日子却听说父亲有意为了沈锦的身份嫁到荣王府更体面些,有扶正宁氏的打算。那宁氏膝下就只沈锦一个女儿,您好歹还为父亲生了朗哥儿,凭什么扶正宁氏?”

安氏秀眉轻敛,沉默了片刻才道:“八字没一撇的事儿你别听风就是雨,你父亲要真想扶正宁氏,早就这样做了,何必等到沈锦快出嫁的时候。他心里一直有夫人,不会轻易做这个决定的。”

沈碧好奇地眨了眨眼,小声试探问:“父亲真的心里有夫人?那为何有对世子这般冷淡疏离?父亲也算是经纬之才,熟读诗书,总不至于真信了那化缘僧人的话,觉得沈鸣是煞星,克死了夫人,还有所谓的邪祟之气?”

安氏看着女儿一双乌黑杏眼,低喝了一声:“这还有假?你当时还在襁褓之中,自是不知发生了何事。沈鸣那时不过三岁多,母亲过世之后,府中接二连三出事,他自己大病一场不消说,身边的丫鬟婆子相继过世,府中又走水,我们母女俩都差点被烧着,你父亲押送赈灾银两又险些被劫。幸而得了大师指点,说是沈鸣身带邪祟之气,克死了母亲不说,还会殃及整个府中,你父亲跟夫人感情深厚,听闻此事伤心至极,这才将他送入寒山寺养着,伺候你父亲一路顺利,短短几年官升几品,还加爵封侯。”说完又点了点沈碧的额头,“这些事儿我就同你完完整整说这一回,你父亲不喜人提起,往后可不许再问。”

沈碧若有所思地点头。

就是在这时,沈瀚之同小儿子沈朗一同走进来,口中正考着沈朗的学问。大约是小儿子对答得不错,脸上颇有几分欣慰的笑意。安氏忙同沈碧使了个眼色。

此时沈碧意气用事的冲动已经消失殆尽,走上前跪在沈瀚之面前,乖巧道:“父亲大人,今儿个在养心阁发生的事,是宝珠的错。虽则是无心摔坏了小嫂嫂的镯子,但那镯子确实是因宝珠而碎掉,长姐指责是应当的,我不该同她在先生面前争吵。我已经同母亲要了一只上好的满绿镯子,这就去静欣苑赔不是去。”

今日两个女儿的表现,本让沈瀚之十分不满,沈锦倒还在情理之中,长女向来是个泼辣的直性子,倒是这做了错事不承认的沈碧委实让他失望。

但到底他就这么几个孩子,也都是宠大的,现下看到女儿跪在地上认了错,面色稍霁,想着也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便挥挥手道:“你知道错就好,赶紧去赔人家镯子去。”

沈碧娇声道:“谢谢爹爹。”

待女儿离去,安氏服侍着沈瀚之在太师椅坐下,让人沏茶,又拉着沈朗道:“侯爷,你刚刚是不是在考朗哥儿,学问的事妾身也不大懂,不知朗哥儿如今学得如何?”

沈瀚之看着玉琢般的小儿子,点点头:“朗哥儿天资过人,在同龄人中算是出类拔萃。但他将来是要做朝廷栋梁辅佐新帝的,这温温吞吞的性子还是要趁早磨一磨。”

沈朗默默看了眼父亲,微微低下了头。

安氏赶紧道:“朗哥儿年纪小,府中又没有同龄的兄弟,日日跟我们这些女眷在一块,自是内敛了些。他如今去了京师书院求学,认识多了人,时日长了,性子自然是会好的。”

沈瀚之点头:“除了沈鸣,我就只有朗哥儿这么一个儿子,自是要悉心培养,让他日后成气候。不过我庶务繁忙,你还是要多费点心。”

安氏笑着点点头,让丫鬟将沈朗带了下去,自己走到沈瀚之身后,体贴地帮她揉捏肩膀:“庶务上的事我们这些内宅妇人又不能帮侯爷分享,只惟愿侯爷再忙,也要保重身子,妾身也方才安心。”

沈瀚之闭上眼睛,伸手抚了抚那双搭在自己肩上的柔荑,淡淡道:“放心,我还有大事未做,自是有分寸的。”

安氏好奇他口中的大事,但又知朝堂上的事不是她能多嘴的,便生生忍下来,只做那温柔体贴的佳人。

这厢的伶俜因着祖母送的镯子被摔,不免心疼了会儿,但最心疼的还是平白无故遭了一巴掌的青萝。偏偏这事也不是要把沈碧扇一巴掌回来的事儿,只得叮嘱青萝,往后遇到这种事可千万别当面指出来,背后告诉她即可。

小青萝也知自己是做下人的,虽然不是沈碧的丫鬟,但白日当面那样指出来,委实有些愚蠢,听了伶俜的嘱咐,连连点头说记住了。

小丫头也是个心宽的,没多久就将这事抛在了脑后。

宁氏得知外甥女的镯子被摔坏,一回来就给她送了一只差不多的。到了晚上沈碧拿着只满绿的镯子来赔不是,伶俜虽然不知她为何要摔自己的镯子,但也猜得出是肯定是故意而非无心,于是稍稍犹豫了下,又见那镯子色泽不错,便坦坦然然收下了,这倒是让沈碧有些意外。她本是做个样子,没想到这乡下丫头还真的就收了这镯子,镯子是满绿的,在她娘那里算是一枚上好的,心中不免又是一番郁卒。

隔日在养心阁上课,沈锦和沈碧知道这先生是会告状的,都学了乖。不过第一日的印象委实太重要,童玉娘对这两位侯府小姐并无甚好感,尤其是对那动手打下人的沈碧更是不以为然,反倒是越发中意年纪最小的伶俜。

伶俜本不是个坐得住的人,但自己一不小心入了这大名鼎鼎先生的青眼,还真生出了几分好学的心思。

这日下学,沈碧到底憋了一肚子的不甘心,恭送了童玉娘,便不等沈锦和伶俜,自己领着丫鬟先离了去。沈锦和伶俜慢慢在后头,边笑着说话边走,刚刚出了养心阁的月洞门,就见那白墙边站了个小少年。

沈锦咦了一声:“朗哥儿,你怎的在这里?”

十岁的小少年,唇红齿白,面如傅粉,眼神乌黑清亮,着一身湖绿茧绸直裰,身上背着个灰色布书袋,显然也是刚刚从京师书院回府。

沈朗看了眼她旁边的伶俜,乖乖巧巧回道:“回长姐的话,今日京师书院下学得早,我就来这边看看。”

沈锦虽然和沈碧素来不和,跟安姨娘也有过不少明争暗斗,但因着沈朗性子温和乖巧,对这个弟弟倒是满心喜欢的。她走上前,在小少年白皙的脸颊上捏了把,笑道:“我听爹爹说,你在学堂表现不错,我家朗哥儿挺有出息的嘛,不过要是受了欺负可要跟长姐说。”

沈朗嗯了一声,犹豫了片刻,转身对上伶俜,唤了她一声“小嫂嫂”,神色有些惯常的羞赧,罢了又低头又从布包里摸出一只小小的木盒,递给她:“我听人说你的镯子被二姐摔坏了,是你祖母送给你的礼物。我们书院旁边正好有个玉器行,我就给你买了一只,替二姐对你赔个不是。”

伶俜愕然地接过木盒子,打开一看,果然见里面躺着一只碧绿的翡翠镯子。反应过来,赶紧还给他:“碧姐姐已经给了我一只,姨母也给了我一只新的。这镯子不知道花了你多少银子,你明天去书院,赶紧退了罢。”

这么一只镯子得花掉他整年的月例银子吧!这姐弟俩性子是不是差了太多?

沈朗却是低着头不接过来,伶俜只好求救似地看向身旁的表姐。

沈锦笑了笑,将盒子接过去,拿出镯子戴在手上,喜滋滋冲着沈朗道:“既然宝珠已经赔了十一镯子,朗哥儿这个就干脆给长姐好了,正好长姐缺个镯子。”

伶俜:“……”

对于沈锦这抢老实孩子东西的行径,她有点无言以对。想了想,小声提醒:“表姐,你拿了这镯子,万一安姨娘和沈碧知道了……”

沈朗赶紧抬头道:“我不会跟母亲和二姐说的。”

沈锦朝伶俜眨眨眼睛,举起手看了看腕间的镯子,从腰间荷包掏出一张银票塞到沈朗手中:“这镯子花了不少银子吧,攒的钱是不是没多少了?这十两银票你先使着,若是没了再跟长姐说。”

沈朗羞涩的面容上爬上一丝清朗的笑意,接过银票小心翼翼塞入荷包,又同沈锦道谢,才独自一人脚步轻快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