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复怕他误会,连忙解释。

难道其实已经有人截胡了?

可恶,到底是哪个同行出手这么快?

何学斌心里暗恨。

“如果您要小额汇款的话,在手机银行里操作就可以了,但是大额转账,就需要用到我之前交给您的U盾…”

何学斌一边心里滴血的介绍着转账的各种程序,一边做最大的可能争取这位客户。

“如果您近期不准备转走这笔钱的话,可以考虑下一些短期的理财产品。”

堵上他的年终奖和尊严,他拼了!

仇复对这位客户经理其实印象挺好,既不过于热情也不过于冷淡,他本身并不是外向的人,对于这位客户经理从头到尾保持的“距离感”十分满意。

而且他并不是这笔钱的真正主人,最害怕的就是别人对他刨根问底,这位“何经理”从头到尾没有出于自身好奇提问过他任何有关奖金的话题,看起来也是个可靠的人。

出于这种好感,再加上他确实一直在很“努力”地服务他,仇复决定在章瑞提走这笔钱之前,一直把这几亿放在这个银行。

但是吧…

“可以多短?”

谁知道章瑞什么时候就突然要钱了?

“您,您的期望是?”

何学斌试探着问。

他觉得自己的奖金已经快要飞走了。

仇复看着客户经理期待的眼神,摸了摸下巴,犹豫着问:

“有余额宝那样的吗?”

余,余额宝…?

难道他就准备存几天?

何学斌眼前一黑。

岂止是奖金飞了,他的升职加薪都要飞了!

第17章 我要静静

仇复从银行兑取了奖金的事情,虽然是通过绿色通道进行的,但无论是银行还是福彩中心的工作人员总有无心走漏风声的,很快的,很多消息灵通的人都从“内部渠道”知道了仇复已经取走了那笔奖金。

从领完奖金的那刻起,仇复已经在大众眼中真正坐实了“亿万富翁”的身份,就连一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企业家,私下里聊起他时,都忍不住打趣几句“惭愧惭愧,这么多年奋斗比不过小伙子一张纸”、“有时候运气来了实在是挡不住”之类的话。

一时间,原本就没有冷清下来的话题又一次被炒热,“仇富锦鲤”再次席卷而来。

各种各样的段子也层出不穷,各大彩票站的业绩纷纷再创佳绩,乐的各个彩票点的老板合不拢嘴,恨不得把屋子里供着的关公取下来,换上仇复的照片供上。

而对仇复一家来说,他们的烦恼才刚刚开始。

“啊?保险?我们家不需要保险,谢谢,有需要我会联系你的。”

仇父刚挂断电话,又立刻接起一个,“老张?你问我参不参加同学聚会?上上个月不是才聚过吗?我这段时间有事,啊,谢谢谢谢,也替我们家仇复谢谢你…”

那边,仇母电话也响个不停。

“对,我们搬家了。不是不请街坊邻居坐坐,这不是刚搬走没多久,家里还没理顺当么,到处乱七八糟的,我就不请你们来做客了,是是是,以后请你们吃饭…”

仇母叹了口气,挂上电话。

他们这城市的规矩,“乔迁之喜”去拜访新宅,是要带礼物或礼金的,主动提上门做客就跟直接伸手要礼包没什么区别了,他们夫妻两个人哪里做得出这样的事情哟?当初一个个不主动提这个事,他们怎么好提?

何况买的又不是什么好房子。

所以这都搬家一个多月了,他们都没被打电话问过,结果仇复一领奖,老街坊邻居们反倒纷纷“兴师问罪”起来,怪他们搬家都不请他们上门做客。

是他们不请他们上门做客吗?这能怪他们?

哪怕是“远亲不如近邻”的老交情,仇母都有些意气难平,不想再搭理他们了。

从被网络曝光的那天起,仇复就关了自己的手机,很快换了新的号码,取了个备用机换上,所以想要采访和联络仇复的人都没有办法找到他,可仇家父母的电话号码却没换过,于是各式各样的人等都找到了仇家父母头上。

现在他们家三人都有了晚上关机睡觉的习惯,就怕大半夜突然有人打电话来骚扰,可避的开晚上避不开白天,大中午的连个饭都吃不安生。

仇复也头疼的很。

从银行兑完支票出来后,那位叫“何学斌”的银行客户经理就加了他的微信,向他推荐各种理财计划。

除了理财计划外,还有一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拥有了资本,应当运用资本的思维方式管理财富”云云的鸡汤。

对方确实又专业又执着,还十分的真诚,知道他只想要短期的投资,给他推荐了许多几天、十几天的理财,可架不住他账户金额大啊!

理财产品都是有额度的,放到每个城市的每个点都有上限,双方都对此特别头疼,仇复觉得自己挺对不住人家的热情的,能买到额度的短期理财都买了,可还有不少资金躺在活期账户里落灰。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见到自己的客户如此糟蹋珍贵的资金流,何学斌的心每天都在滴血。

滴血也没办法,等章瑞那边的离婚事情了解了,注定他要心如刀割。

唔…也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为他那五百多万的酬劳理个财。

一顿晚饭吃的乱糟糟的,饭桌上的三个人都没什么心情聊天,还是仇父看着这气氛实在让人局促,随口扯了个话题。

“这么多天了,你联系静静了没有?”

仇复扒着饭的手一顿。

“打了电话,没人接,不知道是不是把我拉进黑名单了。”

“拿你新号码打啊!”

仇母连忙接话。

“一样的,打不通。”

仇复碗里的饭都被扒拉到饭桌上了。

“爸,妈,我吃好了,我去午睡一会儿。”

说到江静的话题,仇复情绪立刻低落起来,有些食不下咽,丢下碗筷就回了屋。

仇父仇母看着他饭碗旁满桌子的饭粒,只能满脸担忧。

回了房的仇复并没有上床睡觉,而是坐在桌子前,轻轻地打开了他的笔记本。

电脑的桌面是他和江静在婺源旅游时的合照。

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丛里,两人头抵着头对着镜头灿烂而笑,脸上的快乐比身后金黄的油菜花还要耀眼。

那时候他们还在上大学,他们都是一个学校的,一个学的计算机,一个学的微电子,在一个百分之八十都是男生的理工科大学里,他们这段最终“内部消化”的恋情也不知被多少人羡慕过。

这张照片就是还在热恋期时的合影。

他大学毕业后并没有继续读研,而是选择边工作边学习,而江静却开始对AI产生了兴趣,开始为着这个方向努力,一路读研、读博,图书馆就成了两人约会最多的地方。

虽说两人恋爱谈了快五年了,可除却一开始热恋的那一两年,再蓦然回首,脑海里最多的,竟然是两人在图书馆里并肩而坐、低头疯狂刷题的回忆。

一开始,两人的专业学科还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仇复还能和女朋友聊聊什么“集成电路”、“软件工程”的话题,到了后来,江静开始转向人工智能方向,专攻人工智能的微纳能源技术这块,再听她聊起什么“量子隧穿原理”、“超陡亚阀摆幅”之类的话题时,仇复除了听天书般的一脸懵逼,就只剩下自惭形秽的佩服了。

他能做的,便只有和大学里每个笨拙讨女孩子欢心的小年轻一样,从各个方面关心和照顾她的生活。

江静是外市人,本地并没有住所,老家离这里又远,他除了老妈子一样的嘘寒问暖,就只能做点在她忙到废寝忘食时送饭送菜、帮她打理寝室和个人的卫生之类的事情,甚至有段时间,连江静宿舍的大妈都知道这小伙子又来帮女朋友洗衣服了。

仇复并不是感情激烈的人,江静也不是,这段被人一直不看好的恋情就这么细水长流了快五年,终于到了要谈婚论嫁的时候,各种问题才纷涌而至。

首先便是两人都没什么积蓄。

江静一直都在读书,从大学毕业到拿到博士学位基本都没有什么钱,她没有选择去国外读书,而是一直留在母校学习,学校对她也有一定的补助,可是当助教和实验室助手的那点钱对她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可以说,她这么多年能留在这个城市,一直都是靠家里(母亲)提供经济上的帮助,男朋友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仇复当初会放弃继续攻读软件相关而去工作,就是考虑到可以早点工作照顾女朋友,他原本靠着自己在学校里优秀的成绩,一毕业就在一家世界五百强的日企实习了,如果就这么按部就班地工作下去,也许随着资历的提高,收入和福利也会越来越高…

可就这个时候,和他以前在一个篮球队的师兄郎晨拉了一帮同校的师兄弟去“创业”,并找上了他。

郎晨师兄一直是他们学院、乃至整个大学里的风云人物,人长得帅,身材好智商高,专业能力强,尤其是团体性体育项目都玩得特别好,还是学校学生会的主要干部,交游广阔为人仗义,在各个学院都有特别铁的朋友。

他硕士一毕业,就拉来了天使投资人的赞助开始创业,说起来也是牛掰极了。

仇复并不外向,但他喜欢在热闹的地方呆着,日企工作虽然好,气氛却很压抑,郎晨的创业公司都是校友,气氛挺好,再加上当时师兄给他开的薪水并不比那家公司低,他没有思考太久,就跳了。

他跳槽后,这么多年来,薪水也就维持在比刚加入时高不了多少的水平,因为一起创业的校友们陆陆续续退出,他不得不又自学了有关图形设计、软件架构等各专业的知识,暂时顶起空缺出的大梁,最忙时甚至一人身兼数职,在公司的基层程序员里,他的工资算是最高的了。

他是本地人,虽然不需要付房租,但每个月都要往家里交一些家用。

江静还没开始工作,他和江静谈恋爱的花销也都是他在承担,再加上工作这么多年每年都要购买各种专业书籍、软件自习,报网上一些培训班学习,以及江静放假时偶尔一起旅游等等的花费,其实存不下太多钱。

所以积蓄是有的,可却远没有到可以买房的地步。

仇复对自己公司正在研发的产品有信心,江静也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有信心,他们自己都认为他们从事的行业和事业未来前途无量,可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他们的“信心”和“实力”却无法变现。

有人曾说过,“这世上所有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肯定很有钱,所以不知道,有些时候没有钱,连解决问题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仇复有钱了,可是这钱来的太艰难,以至于仇复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女朋友,如何解释这笔钱的来由。

他曾酝酿过许多道歉、后悔的话,想要说给女朋友听,请求她的原谅,却最后都化为了“无法接通”的忙音。

后来,全中国都知道一个叫“仇富”的小伙子中了五亿,没理由江静母女不知道。

仇富当时还苦中作乐的想,以丈母娘的脾气,见到这样的新闻,肯定马上就要和他打电话商量买房子的事,说不得这段感情就可以挽回了,这恐怕是这件事里唯一能带来的好处。

结果他的欣慰根本落了个空,这么多天过去了,不但女朋友江静没有主动找过他、或是他的父母,就连那个平时泼辣的丈母娘都没有联系过他,她们甚至连他的电话都不接。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自己和江静的关系该如何继续下去,该如何向她吐露实情、告诉她自己并没有那么多钱,如何能让她相信这笔钱只是代领。

然而女友单方面的不再联系,狠狠地泼了他一盆冷水。

这让他既失落,又隐隐有些安心。

失落这次女友是真的“恼”了他,对他失望了,多年的感情也许要画上句号。

欣慰自己没有看错人,女友这么多年都没有变过。

哪怕他现在在外人看来是“亿万富翁”,她也不会因为他“有钱”了而选择主动复合,而是继续埋头做她的学问。

矛盾之余,又有更多的心酸和不甘心。

连钱都没办法打动她和丈母娘,甚至问都不问一声,看来这段感情是真快要完蛋了。

这其中的失落和挣扎,难以对外人道也。

所以当父母问起关于女友江静的问题时,仇复每每只能以“沉默”相对,连听到那个名字,都觉得心痛如绞。

她还好吗?

有人会因为自己和她的关系去骚扰她吗?

在外上课,她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记得带厚衣服出门?

这么多天,江母有没有给她压力,有没有逼她来见自己?

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仇复就特别、特别地思念江静。

作者有话要说:不换女主,下几章都是女主视角了

第18章 鱼与熊掌

“恭喜啊,听说你男朋友现在是亿万富翁了?”

和江静一起收拾着文件的同事似是不经意地打趣,眼中闪过一丝羡慕。

这样的“恭喜”江静这几天已经听过好几次,大多来自同事的调侃和打听,已经不再像之前那般慌张,从容地回答:

“我一直在S市学习,也不太清楚。”

他们的研究经费虽然是某个研发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企业赞助的,但研究室的设备主要来自于大学支持,主要研究员的组成也大多是大学里的教授、专家,作为大学提供场地和研究环境的条件,他们这些研究人员经常要完成各种“政治”和“政策”上的任务,为开设了相关专业的大学授课、交换研究成果,每隔一段时间就轮换出差。

江静作为能源相关的研究员,平时很少参与这样的授课,毕竟AI方面最热门的是大数据和算法上的研究,她大多数时间留守研究院里,这一次申请外出授课已经让很多同事感觉有些不同寻常。

有些之前还猜测她和仇复是不是有了感情矛盾所以出去散心,等“仇富”变成亿万富翁的消息一传开,他们都悟了。

妥妥男朋友要去领奖,怕牵连到女朋友,让她先出去避避风头啊!

他们出去交换研究成果经常要封闭学习,有些资料是受到保密条款保护的,进入研究院后手机、数码产品和通讯工具都会暂时收起来,一旦和外界断了通讯,谁还能找到江静本人?

一旁的同事发现江静不想讨论这个话题,很体贴的换了个话题。

“听教授说,你准备从改变现有器件的工作原理出发,降低芯片静态功耗的消耗,提高长时间续航能力?把握大吗?”

他和江静一样,都是研究微电子的,不同的是江静研究的方向是“新型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他研究的是“智核芯片”,和江静的研究也息息相关。

一旦能从硬件方面实现更低功耗的AI计算,降低AI处理器的功耗,就能大大提高AI的运算速度,也能使AI的应用得到普及,让人工智能从象牙塔真正落实到实地。

他们人工智能学院的研究所极大,包含了各个领域的权威,江静作为能源方向的研究员,原本并不算特别出众。

但这次在S市同业交流中,她在会上率先提出了有关微纳集成电路上新的研究方向,引发了会上相关专家大规模的议论和研究,最终赞同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大大为他们研究所露了脸。

也因此,江静引起了所里一干领导的重视,一回到研究所上级就对她委以重任,研究所专门成立了专项小组,拨派了人手,让他们结合现有带隧穿机制和其他具有高驱动电流的工作机制,研制具备大规模集成能力的新型能源器件。

她还不满三十岁,又并非海归派精英研究员出身,却已经可以独立带领一个小组进行课题组研究,虽然并不是什么大型研究项目,也很让人羡慕了。

结果老天爷就像还没刺激够他们这些研究员似的。

没几天,研究所里就有和江静相熟的同事发现,最近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亿万幸运儿”,正是江静正要谈婚论嫁的男朋友仇复!

江静的博士生导师是这个研究所的元老之一,她整个博士阶段几乎有大半是在这个研究所里度过的,有时候忙起来饭都忘记吃、衣服都没时间洗晒收,在有一次因为胃病晕倒在研究所后,那之后三餐都是他男朋友风雨无阻的用保温桶给她送过来,汤汤水水非常丰富,再把她的脏衣服带回去洗、晒干净了叠好送回来。

也因为这个,不少人都认识了她这个高大帅气的“二十四孝”男友仇复。

这半年来江静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步入了正规,他男友公司的项目也到了关键阶段,来的少了,可感情却没有因此而冷淡,听说他们准备等男方公司的项目面世、没那么忙了后就结婚。

为了这个,之前江静和他正在四处看婚房,所里不少同事也给过参考意见。

现在,江静已经成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要颜值有颜值,要有学历有学历,现在还有个身家亿万的二十四孝男友,而且还不是富二代,是能够自由支配财产的那种新贵。

关键她这男友还长得高大帅气!

这是绝对加分项啊啊啊啊!

江静自然知道这些羡慕的目光是为了什么,但她在研究所里很少提起自己的私事,也不关心别人的私事,对此有好奇的同事也就不好意思多打听。

可总有那种关系明明没那么熟的,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对你指点江山。

譬如这位后勤部负责资源调配的老王。

“小江啊,听说你之前在和小仇看房子啊?房子买了没?”

老王见江静来领耗材,笑着打听。

老王在研究所号称“包打听”,很多人都挺烦他这个毛病,可他这职位吧,得罪了又麻烦,所以大多都维持着面子上的关系,不敢真扯破脸。

江静也不例外,现在新的课题组成立,她以后要领的耗材会更多,听到老王搭话,只好摇了摇头。

“还没有,没看中合适的。”

“没看中合适的好啊!”

老王哈哈笑了起来,“你们以前看的房子都在我们研究所附近吧?那算什么好房子,要配套没配套要生活没生活的,你男朋友现在发了,要买婚房就该买新开发的豪宅和别墅啊,也是老天疼你,亏得你们没买,现在好房子可以随便挑了!”

他们研究所建在新区,周边确实比较荒凉,大多是各高校的研究单位和一些高新企业,但地价便宜,所以房价也不高。

她和仇复之前看的小区,就因为搬迁过来一座学校的分校而水涨船高,可见配套贫乏到什么地步。

“你可别觉得我啰嗦,婚房买在哪儿决定了你们以后整个生活范围和生活方式,趁现在感情正热,撒娇也好,软磨硬泡也好,让你男朋友把婚房买在有升值价值的地方,听我的话,绝对不会亏的!”

老王一副“过来人”的架势热心指导着。

面对老王的“热情”,江静有些勉强地笑笑,没有搭话。

“你们什么时候好日子啊?”

老王一边麻利地在她的领用单上盖章,一边热情地起身亲自带她到仓库里去取耗材。“一定要记得给我喜帖啊,让我也去沾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