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女性的地位,是由无数的女性做出无数的牺牲和努力才得来的。我的先生说不能拖我的后腿,在我这里也是一样的。即使我不能给后来者们作为榜样,至少我也不能拖她们的后腿。”

做出这样的承诺,尝到了这样的“甜头”,研究所里将会再多一种无形的“潜规则”,而“潜规则”的对象,将是所有育龄内的女性。

“我尊重各位教授出于研究所发展所怀有的顾虑,也尊重各位教授的决定。无论这个学术交流的机会我能不能得到,我都接受。”

说完,她向着几个高层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然后从从容容地离开了办公室。

一出了门,江静便是一怔。

门外站着的,是她的恩师李教授。

见到学生出来,李教授担心地上下打量着她,然后了然地问:

“你没有同意?”

“嗯。”

虽然在办公室里表现的坚强,但在自己的老师面前,江静还是表现出了自己的脆弱。

“教授,对不起,我让你为难了…”

他们会越过李教授直接找她谈话,显然是在李教授这里的“工作”进展不顺利。

进展不顺利的理由,自然是因为他觉得江静生不生孩子对她能不能做出学术成果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这一对师徒都是研究所里的异类。

“这没什么对不起的,你,哎!”

李教授又是高兴,又是可惜,最后对她招了招手。

“你跟我来,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他带着自己的爱徒来了他的独立实验室。

“如果最后研究所没有选你出去做学术交流,你也不要太失望,并不是没有其他法子出去学习。”

李教授看着情绪低落的学生,鼓励起她。

“你听说过‘院士工作站’和‘技术转化中心’吗?”

“听说过,但是了解不深。”

江静摇了摇头。

“就像你上次为仇复的企业引荐所里的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协助一样,有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技术难题,却没有能力和渠道去聘请足够解决这样问题的团队。国家各大重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解决的是行业内的重点难题,但并不是精准解决难题,实际的研究成果,想要立刻转换为产能,是很困难的。”

李教授介绍着,“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会邀请院士及其院士的团队开设‘院士工作站’,打造‘院士经济’,来推动地方上的科研创新和技术转型。这种邀请一般是轮派制的,我们研究所的‘院士工作站’是在高新工业园区建立的院士工作站,服务整个高新工业园区里的软硬件、集成电路与芯片企业和制造厂商,为他们‘针对性’地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既然是叫“院士工作站”,那站长和负责人必然就是院士,因为这种轮派制度,每个工作站的站长任期几年,就要看有没有人接替。

“明年,我准备带着我的团队,去‘院士工作站’和‘技术转化中心’,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李教授说。

“您的意思是?”

江静心中升起一种美好的预感。

“‘院士工作站’是得到企业、国家和地方上三方支持的,在资金和设备上并不比研究所逊色。虽然在‘院士工作站’里的晋升速度会比研究所慢,出的成绩也不是那种大项目,但相对的,因为你在实际的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会得到很多在实验室里得不到的锻炼。”

“你现在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缺乏的只是实际的项目管理经验…”

李教授笑着说。

“如果你没有入选斯坦福学术交流的人选,明年,我可以以‘院士工作站’负责人的名义,为你写一封荐书,推荐你去斯坦福那位史蒂夫教授那里学习,并不会占用研究所的资源。同样的,因为没有用研究所的资源,所以在斯坦福学习期间的一切费用得由你自费,不过,这个现在对你已经不算什么问题。”

且不提江静的先生仇复是一位亿万富翁,就江静自己,手里现在也有每年一千多万的专利授权费用,在美国生活工作绰绰有余。

“一年后,等你学成归来,我希望你能带领团队支持‘技术转化中心’,那才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高层次产学研合体的有效载体。”

李教授对自己的弟子寄予了厚望。

江静没想到事情还能峰回路转,她甚至都已经做好了从此以后被研究所高层们“排挤”的心理准备,哪里又能料到,李教授早已经为他们在研究所外撑起了一片天?!

“谢谢李教授…”

江静激动到无法言语,“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李教授你的期望!”

就算李教授说的再怎么平静,任谁都知道到了李教授这个地位,最需要的就是荣誉和权威性,唯有在研究所里培养出更多的科学家才是最好的选择,“院士工作站”说起来再重要,也不过是地方服务单位。

“其实去院士工作站,未必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李教授一声长叹。

虽然在研究所不少年了,可他总是觉得自己和这个大环境格格不入。哪怕有些事情他都能理解,然而在情感上,很多时候是不能接受的。

相比较之下,去“院士工作站”和“技术转换中心”做单纯的技术攻关,为更多需要的企业和团队进行技术支持,也许更符合他一开始走上科研道路的初衷。

江静和他的性格如此相像,想必也会更喜欢工作站里的环境。

先前他没有对江静他们说出这个想法,是因为他不能确定有多少人愿意和他去工作站,虽然只要他开口了,他手下的研究团队们肯定会拗不过他这张老脸答应一起去工作站轮派,但心里也许并不乐意。

他一把年纪了,名誉和功劳也得的差不多了,他不在意这些虚名和成果,其他人却未必,所以他在私下里让人探了不少弟子的口风,大概只有一半人愿意离开研究所去工作站,但是他已经很欣慰了。

尤其是江静…

他看着江静,心里尤为满意。

如果今天江静答应了高层的条件去斯坦福,他恐怕未必会邀请她一起离开,更不用说推荐她去斯坦福的实验室学习。

如果她占用了所里的资源,他哪有那个脸从所里“拐走”他们辛苦培养的科研尖子?

现在这个结局,也可以称得上皆大欢喜了。

**

江静解决了心里最大的一桩遗憾,仇复也如愿抱得美人归,一切可以说是再圆满不过。

婚礼在全国知名的婚庆策划公司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仇复的公司也在郎晨的领导下蒸蒸日上,每天都在迈上一层新的台阶。

喜帖终于印好的那一天,仇复和江静给所有自己认识的亲戚、朋友和同事们都发了出去,包括在外做“调查记者”,正为了一支“支教题材”纪录片进行采访工作的李薇薇,都辗转地在当地支教站那里接到了喜帖,准备抽空回来参加。

其他有过合作的合作商、媒体人士和微博里抽奖抽到的热心网友更不必说,加上他们携带的同伴,保守估计这一场婚礼至少有上千人参加。

要不是仇复现在有钱了,婚礼还是赞助的,光安置这么多人的饮宴厅,就要让仇复荷包大出血。

等所有的喜帖都确认发出了后,准新郎官仇复再一次和婚庆公司确定过场地的布置后,走出大厅外,靠着某个花坛,拨出了一个电话。

不同于上一次一拨就挂掉,这一次,对方很快就接起了电话。

“仇复?”

通话那头的章瑞带着笑意说,“我在网上看到消息了,恭喜你啊,守得云开见月明。”

“谢谢,谢谢。”

仇复傻笑着连连点头,又顺势提出邀请,“十月十号,XX饭店,希望你能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做个见证。”

“我就不去了吧,我这么个孤家寡人,去了也是触景伤情,还给你的婚礼添了晦气。”

章瑞自嘲地说。

“我现在心理都扭曲了,见不得别人举行婚礼,一见就想到我和我前妻结婚那时候。”

仇复错愕,没想到章瑞的“心理阴影”有这么严重。

“那,那至少婚前聚一聚…”

他嗫喏着说。

“不用了,看到你过的幸福,我也很高兴,何况上次回国耽误了我太长时间,等这阵子待完,我就可以拿到绿卡了,并不方便回国。”

章瑞掩饰着自己语气里的失落,轻松地说,“以后有的是见面的机会,随份子我就不随了啊,哈哈!”

“诶?好!”

仇复长叹了口气,对章瑞不来参加婚礼有些失望。

“不用什么随份子啦,我还欠你五千万呢…”

打起精神,仇复郑重其事地说:“现在我们公司得到TLK的融资了,最快一年,最慢两年,我就把那五千万还你。”

即使是对章瑞,那五千万也不是个小数目,章瑞会在那时候给他那笔钱简直是“再造之恩”,仇复性格朴实,绝不会占了他那么大便宜故作无事。

“那笔钱,你不用太当回事。”

但对章瑞来说,这已经不重要了。

“既然你要结婚了,我就告诉你一个秘密,作为你的结婚礼物吧。”

章瑞的声音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才冒出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来。

“当年那些堵你在巷子里抢钱的混混,是我找的。”

仇复先开始没反应过来,大约过了一分钟后,才明白过来他说的是什么。

这一明白过来,让他呆若木鸡。

仇复和章瑞虽然是从小住在一个小区的,但就像一个大院子里还有处得好和处得不好的一样,“乖孩子”仇复平时并不是和章瑞那一咖的孩子们玩在一块的。

他们真正熟悉、交好起来,是从仇复六年级被一群混混堵在巷子里抢劫、被路过的章瑞拉出来救了才开始的。

因为这个“恩情”,仇家父母对待章瑞就像自己孩子一样好,仇复曾经不止一次看到章瑞被那些混混找麻烦,这让他特别内疚,觉得是自己连累了他。

“那时候我后妈已经开始跟我爸嘀嘀咕咕准备让我初中读完就去打工了,我爸是粗人,我后妈一挑拨离间,他脾气上来就揍我。我虽然觉得读书没什么,但也不愿意随便被人这么摆布…”

“小区里那么多人家,只有你爸妈是教师双职工,还都是高级教师,我爸只是校工,最不敢得罪的就是正式职工,所以我就花钱找了一群认识的混混,把你给堵了。”

这个秘密藏在章瑞心里这么多年,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说出来了。

“然后我就假装从那边路过,把你救出来,再送你回家。你爸妈果然带着水果上门去谢我,我爸知道我和你交上了朋友,平时对我下手就不敢那么用力。后来也因为和你这个交钱,我能在你家补课,不但吃饱了饭,还吊上车尾上了二中这个重点高中。”

章瑞用非常怀念的语气唏嘘着。

“仔细想想,我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认识了你。虽然认识你是因为我的算计,但再来一次,我还会这么做,绝不后悔。”

仇复站在人声喧闹的饮宴厅门外,扛着架子、牌子或是随便什么的工作人员不停的进进出出,间或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他一眼,与他打个招呼,但他却毫无所觉一般,只定定地拿着电话出神。

他一直觉得,章瑞与自己是“过命的交情”,虽然章瑞在领奖这件事上“坑”了他一把,可他中奖这件事,任何人都没有说,只求了自己,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又交托了一次“性命”。

当时他觉得自己和章瑞处在决裂的边缘时,还难过到食不下咽了好几天。

“…所以,后来那些混混来找你麻烦…”

仇复艰难地问。

“他们威胁我要把这件事告诉你,三番四次勒索我,那一整年,我身上的早饭钱都没落下。也算是我自作自受吧。”

章瑞苦笑。

也是这件事,让他明白,“与虎谋皮”这种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要再试。

“那你现在何必要告诉我…”

仇复不明白章瑞的想法。

和他比起来,自己似乎永远是那个小学时被他一眼看透的毛头小孩子。如果章瑞选择将这个秘密永远藏起来,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察觉。

“因为我想告诉你,仇复,你不欠我什么,那五千万是我自愿给你的。相反,我欠你的实在太多,多到这辈子都还不清。”

对章瑞来说,如今他已经移民在即,永远的摆脱他那糟糕的原生家庭,也摆脱他那些恼人的过往,可有些东西,就如这些过往带来的烙印,会一直刻印在他的身体里。

“我会在加州重新开始我的人生,和过去的一切说再见。”

“除了这个,我对你没有任何隐瞒了…”

章瑞的声音低沉。

“仇复,你还愿意认我这个‘兄弟’吗?”

第98章 正文完结

一年半后。

这里是曼哈顿的核心地带, 纽约时代广场人潮如梭, 这里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是全球目光聚集之地。

直到踏足到纽约的时代广场, 仇复依然觉得过去几年的经历如梦似幻。

一年半年前, 他和江静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来观礼的人数足足有一千多人,饮宴厅和酒店的庭院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最后紧急分成了内外两批, 才算是有条不紊进行完了整个婚礼的过程。

这场被称为“梦幻婚礼”的盛事同时也在网上进行了直播,接受了所有网友朋友们的祝福,作为伴郎的郎晨和作为伴娘的苏红袖成为了全场颜值最高的追捧对象, 苏红袖还接到了江静抛出的新娘捧花, 受到网友们新一轮的调侃。

婚礼过后,他和江静去了马尔代夫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度蜜月,等再回到他们生活的城市时,江静接到了研究所交流名单上没有她的消息。

这明明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 但江静还是感到了一丝失望。

在这个体制内,集体利益还是大于一切,并不会出现类似热血电视剧那样, 因为某个研究员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论就扭转大势的局面。

好在没多久,李教授那边为了让她适应斯坦福紧张工作的“特训”就让她忙到头晕脑胀, 再也没什么精力去失落了。

因为知道妻子明年要去美国学习, 仇复度完蜜月回来后就请郎晨尽量不要安排他加班, 让他好好陪陪新婚妻子, 直到过完年,他还特意请了个假,陪同江静一起前往美国斯坦福,为她安排生活上的一切。

好在章瑞移民后选择在温暖的加州生活,他已经来了快两年了,对这边很熟悉,斯坦福大学就在加州,有这么个熟人在,从找房子到熟悉环境都顺顺当当,给仇复小两口帮了不少忙。

回到中国的仇复化思念为动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晨曦科技”也频频传出好消息,先是和张总合作的软件“晨曦爱家”迅速占据了二手房中介服务市场,然后不少房地产公司从“筑梦家”强大的功能里得到启发,在自己的售楼部里设置了“VR体验展厅”,从自己项目的内部到外部环境进行宣传。

样板房也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的装修了,除了一些经典房型,绝大部分房型除了户型沙盘,最重要的就是由“筑梦家”制作出来的大量户型模型。

现在,如果谁的楼盘开盘时售楼部里没个几部“筑梦家”专业版的设备,就会被认为是很LOW的楼盘,而买房子的业主也很习惯性地一边听着置业顾问的介绍,一边带上VR眼镜去实地的感受自己将要买到的房型。

再就是线下开展的VR体验厅成为许多家居厂商转型的宠儿,纷纷在自己的门店中增加了“VR”观看家具的效果,只要你带着家里装修要摆放家具地点的照片过来,利用筑梦家的极速渲染和“VR生成”功能,只要十分钟的设计时间,这些家居厂商的工作人员就能让你看到实际布置他们家居品牌后的效果。

现在,“筑梦家”再也不是一款低频次的装修软件,它已经实际运用到从买房到装修、装饰的每一个部分,只要你要买房、要装修,就不可能绕过“筑梦家”去。

除此之外,“晨曦科技”还保持着一贯的创新精神,利用自己“极速渲染”和“AI 自动设计”的优势,深挖各项市场。

这一年多里,“晨曦科技”和一家手机游戏公司真的开发起一款以家居装扮为内容的经营类手机游戏,你需要扮演的是一家室内设计公司的老板,与市场上无数设计师和同行一起竞争。

该游戏运用了“筑梦家”里多项领先技术,画面精良剧情有趣,还没开服预约人数就已经超过百万,等正式投入运营后,更是让“晨曦科技”和那家手机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除此之外,仇复为了经常能和妻子见面,还主动请缨,拿下了开拓国外市场的任务,在苏红袖的营销团队的配合下,仇复因地制宜地优化、推出了“国际版”的筑梦家。

现在,“筑梦家”已经成功的成为继CAD、3DMAX、 SKETCHUP之后室内设计师必备的制图软件,“筑梦家”的快速高效让很多设计师放弃了CAD、3Dmax等软件,并且真正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它方便简单的使用体验,也使很多普通用户摆脱了被草台班子包工头“忽悠”的风险,用自己做出的设计图秒杀了不少随便学了几个月设计就敢做图的垃圾设计师,这些人被纷纷淘汰,真正掀起了一场针对室内设计界的革命。

模式清晰后,本就善于经营管理的郎晨充分利用资本方的加持,在得到资金后,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在美国上市的目标。

而从“筑梦家”上线到登录纳斯达克,晨曦科技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迄今为止最快上市记录。

MarketSite大楼,纳斯达克交易大厅,仇复独自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前,他将成为“晨曦科技”在美国上市的敲钟人。

他的身后,站着一排西装革履的华尔街精英,而他的身边,是这次陪同兼做翻译的好友章瑞和他的妻子江静。

他最好的朋友和最亲密的人,将成为这一场盛宴的见证人。

全场目光聚焦之下,仇复缓缓按下橘红色的按钮,上市钟声随即响起,欢呼、掌声,以及闪光灯,充斥整个交易大厅。

仇复按下按钮的同时,大洋的另一端,上海中心大厦内,“晨曦科技”的实际创始人郎晨,也在所有创始者的见证下,共同按下了敲钟按钮。

这个瞬间,上海外滩的显示屏、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同时滚动起“晨曦科技”的标志性Logo,这家改变了国内房地产、传统家居、装修市场经营模式的企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

“晨曦科技”的发行价定价为19美元,市值为240亿美元,股票开盘即大涨,最终收盘价为26.5美元,较发行价19美元,涨幅接近百分之四十。

这几年里,郎晨没有再接受过其他资方的融资,股权依旧是以郎晨、仇复与TLK资本三方为主体,因为“晨曦科技”成功上市后高达290亿美元的市值,郎晨一下子身价高达108亿美元,仇复也凭借在“晨曦科技”中拥有的股份,拥有了87亿美元的身价。

除此之外,曾经拥有公司股份的苏红袖及其近三十位员工,也因为公司股票在美国的上市,各自获得了不菲的回报。

比“晨曦科技”的成功更传奇的,是仇复这个人。

他在IPO后,捐出其拥有的3%的公司股份,成立了用于支持女性学者的私人基金,按照IPO的发行价来算,仇复这一次捐出了近五亿美金。

这项基金将用于支持女性科学家的发展,以他的妻子“江静”命名,它将会为中国的女性科学家设立社会支持奖项,给优秀的女科研人员提供生活生活的支持,还将为国内大部分研究所成立“江静托儿所”和“江静幼儿园”,用于照顾女性科研人员的家庭。

仇复和江静在新婚后各自奋斗事业,曾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过不少对他们爱情和关系不看好的言论。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刚刚新婚不久就分居两地,一个是身家过亿的青年才俊,一个是一心钻研事业的女科学家,即使双方感情多么深厚,最后总要在分离的岁月里磋磨掉大部分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