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占便宜了,这金大腿粗的,以后还有谁能欺负我?成了,你也别这样,我以前听人说,前朝的时候,那就是有上次,下来一千两,到了具体人的手里还未必有一百两,如今这世道,已经够可以了。”

这话不假,从他送方子开始,有几个知道情况的,还算是熟悉的什长,就偷偷的来和他说起这奖赏的事儿,说的还都是些前朝的倒霉事儿,按照老肖琢磨的,估计他们是怕自己希望太大,失望也太大的缘故。当时他其实真的是有点后悔的,自己炫什么炫,为了那么摸屋子一点事儿,自己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麻烦,实在是不划算,甚至感觉自己怕是什么都得不到了。

好在他穿越还算是来的是时候,这会儿还算是清明,这事儿牵扯的人也够多,又是那些相对单纯的技术官员划钱,大家相互顾忌之下,老肖还算是占便宜的,没让人吞了好处去。知足,他真的知足。

所以啊,方队正的不甘心,他是半点没有,还挺乐呵,这会儿他唯一想知道的就一个了,

“那,我自己做这事儿,他们怎么说?”

“提都没提,他们对这个都不重视,你说能在意啥?还是咱们武人实在,我和你说啊,当时就和将作监的人说好了,你自己做,自己买,只要量小他们权当没看见,做过一次,他们也知道这东西都多麻烦,估计在他们眼里,你这一年做的未必能有他们一日的量呢,能在意啥?”

“那就好,对了,那这东西可能用上?”

只要自己还能继续卖,那就权当这东西和现代时候一样,有好多厂不就成了?这比现代还好呢,最起码没竞争啊!官府可不会把这水泥做成百姓的生意。嗯,最起码目前不会。

“这个工部盯着呢,朝堂上的那些人不懂,工部的人可不傻,将军说了,估计头一个事儿就是修河堤,其他先放后头,老肖啊,那些文人有一句话没说错,如今到底是天下太平了,这边防上也安静,大规模的修建军堡什么的,不大可能了。好钢用不到刀刃上啊,唉…”

虽然用在民生上也是大好事儿,可是对于军人来说,这样一个他们看好的东西,没能为他们的边防大事儿出力,他们还是很沮丧的。这或许就是立场的不同造成的不一样的需求和眼界了,最起码对工部来说,这东西用在堤坝上才是最实在,最迫切的,要是容易泛滥的河流都坚固了堤坝,那他们每年能少操多少心?工部的官难做啊,每次有个什么大水,有个什么洪灾,工部的官员就要丢一批官帽,少几个颗脑袋。为啥?谁让这堤坝都是他们修的呢,不找他们找谁?他们也是高危职业好不!能增加安全性,那多重要啊!

还有户部,其实方队正不知道,他们也在谋算着水泥的作用呢,一个个的寻思,若是这各处的官道都成了这水泥的,那运送钱粮上能方便多少?提高多少速度?就是礼部都在想用水泥修一修祭祀天坛的事儿了,用水泥也许能修的更阔气点?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都明白,这些官哪里是不知道这东西的好处啊,那是一个个习惯了不见兔子不撒鹰,只想着往自己的小团队巴拉好处却不想往外拿。另外,谁让老肖不是他们的人呢,反正他们就一个宗旨,武人说好的,他们就是不能赞同,就要给你们添堵,不然怎么显示我们文武不和?反正吃亏的又不是我们,保持朝堂平衡那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皇帝?呵呵,天下都是朕的,给赏已经很给脸了,省点钱也不错…

所以啊,单纯的老肖,无知也是一种福气,知足也挺好!(知道了铁定气死。)

不管怎么说吧,这事儿到了这里算是已经告了一个段落了,在老肖领到了银子,在县衙完成了田地过户之后,基本上只要是带耳朵的都知道了老肖给朝廷献上了水泥方子的事儿,这下可好,老肖的烦恼那是彻底没了,都归了工部了,哪个商户还敢伸手?这可是彻底安生了。至于老肖自己做的那些?他周边那些村子该买的都买了,该修的都修了,需求上也开始下降了,至于那些商户需要?不好意思,老肖如今底气有了,直接在杂货铺门口挂了个牌子,将每日可产的数量,和每日存货都写上,然后让来买的人直接预订,自己排队。看,多省事儿。

你说啥?不愿意?呵呵,这会儿人老肖献方子的事儿正火着呢,就是府衙的官员都关照几分,你敢闹腾立马收拾你。

“爹啊,那你这不入流的官…就没有升级的希望了?哪怕是混个九品呢,好歹也是官了啊。太亏了!”

差点忘了,不满意的还有肖海涛,人家想当官二代都想了好久了,原本以为希望来了,不想吧唧,这老大的希望又摔地上了。他想要尝尝当个衙内是个啥滋味咋就这么难呢?

“得了吧,你有这功夫,还不如好好读书,自己想法子当官来的快,别啥都指望你爹我,算命的说了,我就没有这当官的命,得了,赶紧的,读书去,耽搁了这么些天,杨先生该打手板了。”

“果然,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可靠,还是要靠自己啊。”

肖海涛晃着脑袋,渡着步子往自己屋子里走,看的边上的周氏一个劲的捂嘴笑,这爷俩…

“大哥,等等我。”

方言十分有眼色,一看肖海涛跑了,拽着妹妹就跟上,这家里有了伯娘,他即使人小,也知道要避忌一二,多跟着大哥,村子里那些婶子们说了,只有让大伯和伯娘多单独待着,才会有弟弟。

“当家的,忙乎了这么长时间了,这事儿定了,你总能多歇歇了吧,在这么下去,身子可吃不消。”

“可不是要歇着嘛,家里存着的货估计能支撑好几日了,这几天我总算是能偷懒多睡会儿了。”

“身子酸不?我在给你捏捏?”

“那感情好。”

老肖放下了心事,又有田地银两大笔的收入,连着媳妇都变得越发的体贴了,这日子过得,实在是顺心。

媳妇能不体贴嘛,周氏看着自家男人,一边使劲揉着肩膀,一边满脸的笑。这才多少时间啊,又是多了告身文书,又是有了那么多田地,家里银子多的,还能装满个小箱子,这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比娘家爹在的时候家产都多。谁能想到她这一个几乎嫁不出去的女人,能有这样的福气,过上这样的舒坦日子?虽说住着的依然不怎么气派,可家底厚实的,她已经能看到自己未来的好日子了,这样的能干男人,她怎么可能不使劲抓牢了?

“他爹,咱们再生一个吧,家里反正也养的起。”

“生一个?那肯定的,来,咱们这就赶紧的生。”

“哎呦,我的裙子。”

“明儿再给你买好的…”

第133章 玉米扩散

过日子这事儿,永远都是一件事儿接着一件事儿,就像是浪打浪,推着你不住的前行,这不是,老肖刚觉得能安生的过上几日太平日子,这忙乎的事儿就又来了,玉米该收了,你说是不是该忙了?

更要命的是,在冬小麦收获之后,那些个心痒痒的老兵,不知怎么的,居然又拿出来些早先藏着的玉米种子,种植了下去,只为了试一试老肖说的夏玉米的种植,这可好,收获都分了两批,还是只隔着一个月的那种,这不是折腾人嘛。

7月份刚收了一遍,还在那里折腾着晾晒,剥粒,另一头又要顾着灌浆,把人都弄得晕头转向。最要紧的是,这个时候,人老肖还有活呢。差点都喊不到人做事儿啊。

“明年怎么的,也一定要规划好了,统一种,不然在这么弄,都不够忙乎着点地的,其他的活可怎么办?”

五亩坡地不远的地方,老肖指挥着大家伙儿正用水泥抹着一个大大的坑,在这边上,还有不少妇人在帮着将玉米杆子的嫩头都铡刀铡下来,分成堆。

“老肖,你说的那个什么青储料,靠不靠谱啊。以前可从没有听说过,那什么喂豆饼,加鸡蛋倒是老法子了,这草汁子真能这么好?再说了,这真的不会馊了?感觉和腌咸菜一样啊。”

“这也是我第一次弄,我怎么知道会不会馊?反正试试呗,这些杆子不这么折腾也不过是烧火的份,又不值什么钱,反倒是弄好了,要是真有用,那可就挣了,那咱们村子里的牛羊可就有福了,冬日里怎么也能吃上好料,明年开春也能更有力气些。不过是白费点力气,怕啥?”

是的,老肖这个不安生的,刚得了300亩水田的奖励,这还不消停,又折腾上了,当然了这一次他可没有送到上头的想头,也绝对不是为了什么好处,只是这一次的水泥事件中,感觉大营的几个将军很讲究,不但帮着送方子,帮着要好处,甚至还自己掏腰包给了一百亩地,这让他感觉很是过意不去,本就是老实人,本就对军队感情更深的老肖,忍不住想为这大营在多做点什么。

在听到如今骑兵最稀罕,战马难养的事儿之后,就开始打这些玉米杆子的主意,早年在老家山里的时候,也曾看到过村中老人用青储养牲口,虽然那都是土窑自己做的,工序简单,料出来也算不得好,和那些什么讲究的科研单位制作的不能比,可那牛羊冬日壮实的身板却做不得假,就是老肖当时不怎么在意,只知道个大概,做出来可能比那土窑都不及,但是也肯定比干嚼干草好些。说不得就能为大营里做点贡献,冬天少死几匹马。

因为这个,刚收割完第一茬的几个老兵自然也被他喊来帮忙了,哪怕这些人将信将疑呢,可也知道老肖不是那不靠谱的人,既然说是什么从旁处曾听到过,那他们自然要搭把手的。当然了,这嘴巴上可不会饶人。

“感觉怪怪的。要说这玉米杆子有什么不一样,要我说,也就是嚼着有点甜丝丝而已,怎么就能有这样的用处?”

“咦,你怎么知道甜丝丝的?”

“你都说要给牛马吃了,我能不试试?”

“你又不是牛马?自己能试出来?”

干这么耗费力气的活都不能堵住他们的嘴,老肖也是无奈了,可这事儿真是不好说,他难道能说他见过?不可能啊,这附近还真是没有这样的,用了个听说,已经很玄乎了好不。

“知道你们心不定,我也知道这事儿听着是不怎么靠谱,可常言说得好啊,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既然有这么一个说法,怎么能不试试?冬日草料难为了人多少年了?要真成,那以后咱们这战马还愁损耗?怕是冬日产仔都没问题了。所以啊,我寻思着,我们先做着,等着开窑了,就给村子里咱们自己的牛试试,若是他们真的吃,那不用说,自然是可行的,到了那时候再报上去,就是再不济,只要能用,就是马太金贵,不喜欢呢,那咱们自己养点牛,养点羊,不是一样也能当个秘方,比旁人养的好些,多些?”

“这话在理,所以啊,你看,老肖一喊,我就来了。”

这脸皮厚的,先头说怀疑话的人是谁?老肖脚都痒痒了,恨不得踹一脚过去。不能和他们多说话,说多了容易气出病来。换个话题吧。

“怎么样,玉米算了亩产没?今年你们这一茬下来,以后这种子可就不愁了吧。过上几年,一家家的,估计粮食都吃不完了。”

“这才多少啊,亩产是不错,可种子…我这刚收完,就有人打上主意了,不知道哪个混账传出去的,如今连着外头其他村子里的人也找关系来买种子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弄呢,看着都认识,要高了不是,低了又不舍得,想要明年全种上,那要不少种子的,剩下的,我自家都没舍得吃呢。”

亩产五石的事儿每一家都用自己种植的田地收获确认了,一家家的如今提起这个东西就满脸的笑,即使老肖说隔两年要种上一茬豆子养地呢,这算算也合算的不行,怎么算都觉得自家这刚开荒没多久的山地,愣是有了上等田还多的产出。傻子都知道这有多好。

“说起玉米,这要是这杆子真的能做青储,老肖那这玉米只怕种的人更多,这也太划算了。”

说到这个,这一个个的忍不住眼睛又往老肖身上瞄,谁让这家伙家里的地这一茬全是玉米呢,那可是将尽六亩的地啊,那能出多少种子?难不成,老肖想卖种子?要真是这青储可行,那这种子估计能让大营里的关系户全包圆了不可,到时候价钱可不好说。毕竟不是所有的武人都是讲究人,钻钱眼里的也不少呢。

想想老肖往日对他们的情分,忍不住凑过去和老肖说起了他们的担忧,生怕老肖吃亏了。人心换人心,这不就来了。

“到时候我们帮你去说,反正大营自己也不种地,就咱们几个老兵村全种上就是,那么些地呢,不管是玉米还是杆子,都不会少了,那样他们也不好意思低价收,就是想要种子,也让我们去说,你那些先藏着,有人问,就说定出去了。”

“对,老肖,这事儿我们顶前头比你合适。”

“呵呵,看看,刚才还怀疑我这杆子是不是能成事儿,这会儿说的,可见你们都信我。”

老肖这脑子拐弯的也够犀利的,怎么愣是能从这里头听到别的来?

“好了,我也不逗你们,其实吧,这要是真成,那咱们其实还能试试别的杆子,其他像是高粱什么的,杆子看着也挺粗,汁水应该也不少,若是一样青储未必不成,要是这样,你说,他们还会一个劲的盯着玉米?”

“可你这产量高啊,你看着吧,就是没有青储的事儿,你这种子估计也早让人惦记了。”

什么叫一语成鉴?这就是,刚说让人惦记,那边方队正已经过来了,他早就知道这东西了,只是没赶上,这一次可不能错过了,如今他们可是连襟,这么一个亲戚关系不用,那就是傻子了。直接就要走了十亩地的种子,说的还特气人。

“知道你这种的也不多,怕是还有旁的关系要顾着,我也不为难你,只要让我明年能种上十亩就成,等着收获了,到了后年也就差不多够种了,三百亩中田,一百亩坡地,还有二百亩旱地,唉,想弄点好种子难啊。”

你咋不上天呢?那可是五十斤玉米,他一共才收了不到三千斤,这一下子就去了这么多,要是你这样的多来几个,他岂不是都替别人忙乎了?居然还说便宜话?人杨七郎可是早就盯着了,那边杨七郎的几个兄弟也眼红的等着呢,还有戴莫什么的,算算这关系户可不少啊。

“一亩地最多五斤种子,收获可有五石,百倍呢,连襟啊,你这就是明年走人情送种子都够了。”

老肖也不说别的,将这收获直接点出来,翻着白眼没半点好气。经过了这么多事儿,他和方队正那是半点不客气,自己人嘛,客气了反而生分。

“有这么多?哦,那我大概算错了。那你这里剩下的估计也不少,这样,再给上点吧,凑上一百斤,我也回家磨点熬粥吃,这东西在你这里吃了几回倒是挺合口味的。”

和这么一个厚脸皮的,你还能怎么说?不花钱白吃的,谁都和口味。可老肖能拒绝?看看边上方队正送来的新书,给海涛他们的笔墨纸砚,知道这是亲戚之间,不好用银子买卖,怕太难看,特意用来抵充这玉米钱的,还给得不便宜,只能摸着鼻子,再给了一麻袋,足足百斤。

“知道你也吃不到嘴里,不定给谁留着呢,那,这个给你,替我送给将军,至于你自己?一会儿另外装二十斤磨好的走就是了。”

到位不?老肖自己想想,都觉得自己相当的到位,看看,连着你上级都想到了,绝对让你有脸。当然了,这二十斤磨好的东西也不是白给的,老肖顺带的还将自己做青储的事儿给方队正说了一通,表示若是到了冬日开窑真能成,这事儿还要麻烦方队正往上说说。

有这么一个体贴的,又吃又拿,还总是让他沾点功劳的连襟,方队正表示,这亲戚实在是太舒心。一边把袋子往自己这边拎,一边大笑着,不住的拍着老肖的肩膀说到:

“好,好啊,老肖,有你的,这事儿要是成了,不说别人,这大营管着马政的校尉,那都能和你结拜不可。以后这大营里,你就是横着走,都没人说一句不是。好。”

“我又不是螃蟹,要横着走干啥?我这是感激将军给的一百亩地,感激将军赏识,这才绞尽脑汁试的。别说的我那么势力啊。我要真想那啥,靠着玉米,都能结交一帮子人来,如今这东西眼红的可不少。”

“行行行,你是感激将军,这话我一定给带到。不过话说回来了,这玉米是不错,过上几年,估计都能成咱们这一片的特产,我算了算,就咱们这几个老兵村今年流出去的,估计几个县城下头的村子都能有种植。谁让这娶得媳妇都是这一片呢,对吧!再过一年,真的,估计也就一年,府城都能种上。若不是有这种两年要种一茬豆子养地的弊病,就凭着这五石的产量,知道的都得疯了不可。中田种上都能直接翻倍啊!这日子,特别是那些苦人家,一家子一二亩地的,都能直接吃一年了。我说,你就没想过靠着这个再寻点赏赐?读书人总说,以农为本,这要是传到上头,赏赐估计比上次还多呢。”

“树大招风,我这没背景没人脉的,何必争这么个光鲜,万一让人惦记了,再多的东西也扛不住。能多活几个人就成了,我这是积德行善,以图后世。”

“也是,日子顺当比什么都强,这样慢慢的散开也挺好。成吧,这事儿我也给担了,等着送到将军那里,帮你再说几句,免得有什么没眼色的,找你麻烦。等着明年遍地开花了,就啥事儿都没了。”

“这可感情好。”

老肖乐了,他这水泥已经够扎眼了,可真没想过用玉米求取点什么,这么一个连根底都没有的人,真太招人眼为了,万一寻点什么出来,那可怎么好,想想那船?想想家里的房子?以前是无所谓,没多想,可如今呢?老肖怕啊,要是真有人寻根究底了,那可都是漏洞,到时候万一暴露了点什么,那可怎么好,烧死都有可能,可别为了那些虚名折腾没了性命。贪心一时,后悔就晚了。

“老肖,老肖,在家不?”

看看,又有人来找了,不用问,肯定又是为了玉米的。

第134章 三年

方队正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眼光十分的犀利,说是玉米散开那是半点不假,不过是过了三年,连着省城附近的村子都开始种植了起来,甚至这些常年种植的老农们还大胆的摸索出了套种这样的牛掰法子,让整体的出息又上去了一层,一个个干的比老肖利索多了。

而这样的不断研究,不断的增加产量,不用说,再次扩散已经成了必然,甚至连朝廷都已经堆玉米开始重视起来,并且已经允许少量的充做税赋,以便作为种子运送往全国各地。在民以食为天的时代里,这或许也将成为王朝顺应民心,上天给予的吉兆什么的来处理吧。反正老肖是啥好处没有,倒是皇帝被成为圣君的次数多了不少。

而这三年间,老肖带来的不只是玉米种植,改变了粮食产量。还有青储的事儿也一并慢慢的散了开来,当然这个因为干涉到军中战马的数量问题,一直被军方拢在手里,别说是卖了,外头就是见都没见过,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老肖都不清不楚的,唯一知道的是,连着他这里也被关照了三五年内再不制作,免得让别国奸细盯上。可见这东西的用处必定不凡。当然了,既然要封口,总是会给点好处的,人老肖那么识趣,上头自然大方,所以老肖在送上去第二年就又得了上头奖赏的200亩水田,如今五百亩田地的小地主做的十分的滋润。

倒是最开始的水泥,如今变得不那么神秘了,托工部行动力不凡的福,也托早年河堤质量不过关的福,全国境内各处的河堤,凡事这几年里有重修事宜的地方,那是全换了水泥。给了水泥最好的证明自己的机会。

不知道是因为换了新材料,河道的贪官们一时没寻到作弊贪污的法子,还是如今却是政治清明,反正吧,这自打用了水泥修缮之后,这水泥河堤就成了坚固的代名词,为此沿河的百姓那是敲锣打鼓的往衙门送匾额。弄得河道的官员一个个很是傻眼。从来不知道自己居然还有这么受欢迎的时候。等弄清楚了原因,自然,这水泥就成了各处河道官员刷政绩的强有力的武器。这年头,想当个能从河道位置升职的官员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治河能吏什么的,名头还是很吸引人的。

除此之外,京城城里的下水道,路面也开始用上了水泥,虽说对于这样的好东西不能再第一时间里成为边军的防护重器,兵部感觉很不爽,一个劲的开始和工部闹腾,可不得不说,这在民生上,水泥确实已经开始了遍地开花的进程,随着需求增加,想来这作坊扩大什么的已经可以预见了。

能出现在老百姓眼前的东西,官员们自然知道的更早,所以喽,除了这些国家工程,好些官员已经通过人脉,一点点的从将作监开始往自家搬水泥了,哪怕只是家里铺个地面呢,那也是潮流。

到了如今,就是京城周边的村落里,也有了水泥的影子,那各个权贵人家庄子里的水渠就是明证。

“我就知道,这些人,一个个就知道往自己家里巴拉,看看,连着京城的围墙都才刚抹上,京城乡下的庄子上倒是已经有了好几条水泥路了,可见他们这私心有多重,就这些人家从将作监拿走的那些凑在一起,都能在边疆修上一座城了。”

刚随着方家将军从京城述职回来的方队正,坐在老肖家里,一边喝着酒,一边吐槽,这哥两好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兄弟呢。

“呵呵,送到了上头,自然是上头说了算,你这骂上几天也没人在意,何必和自己生气。”

当官的都是特权阶层,这事儿只要是个心眼明亮的估计心里都有数,老肖早过了生气的阶段了,看着方队正居然还吐槽,为边疆的军伍不平,觉得这人性子倒是有些方正,不像是官府混了这么久的,忍不住又高看了一眼,觉得这人要是升上去,说不得还真是个好官。可不想转头这人又来了一句。

“当初说不实用的是他们,吝啬给赏赐的也是他们,如今占便宜的还是他们,合着吃亏的永远是我们武人?靠着一张嘴,那是什么便宜都占,他们那是早就知道这是好东西啊!当初真是信了他们的邪了。武人吃亏就吃亏在嘴巴上!NN的,就知道这些人不是好东西。”

合着还是文武之争,是感觉吃亏了啊!好吧,权当前头的话没说,老肖给自己灌了一杯,重新扯开笑脸,没好气的劝到:

“那也是我吃亏,你气什么,好了好了,事儿都过去了,少说几句吧。对了,上次给你的辣白菜怎么样?可下饭?”

“好,怎么不好,这辣椒做酱菜真是好主意,大营里用了这个,连着菜钱都省了三成。不过那些大头兵,饭量上去了不少,总的算下来,还是亏了些。”

嚓,你不一样吝啬?还说别人呢。老肖正想摇头,里屋孩子的哭声响了起来,还在外头收被褥的周氏忙不迭的快步往里走,不一会儿就听到哄孩子的声音,那哭声也渐渐的歇了。

“看看,我这媒做的不错吧,虽说只是个闺女,可才嫁过来三年,这孩子倒是有一岁了,可见是个好生养的,只要你抓紧些,过上几年,这家里必定又能多一根香火。”

说着还挤眉弄眼的,惹得老肖跟着笑了起来。正想说点什么,院子里肖海涛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爹,爹,我听到妹妹哭了,这是怎么了?”

“没你的事儿,背你的书去。”

老肖刚喊了一声,屋子门口方语就匆匆的进来了,见着他们两个大男人,腼腆的一笑,也不说话,转身就走进了里屋,想来是帮着哄孩子去了。看到她,方队正长叹了一口气,摸着脑袋,对着老肖说到:

“你也是个有心的,我听杨七郎说,方言那孩子读书不错,和海涛差不了多少,怎么,连着这孩子你也想送去考试?这可花销不小啊。”

“这又能有几个钱?既然养着,总要多为孩子想想将来吧,这都快十二了,再过几年就要说亲了,都知道是我表侄子,没爹没妈的,除了那山下的宅子,也没有什么产业,以后可怎么办?谁家愿意嫁闺女过来?可要是有个功名,哪怕是童生呢,那也好些,总能说个不错的。”

“我不是让人在村子里办了三亩地嘛,这算起来也有田有屋了,比当初那些老兵不差,怎么会寻不到媳妇?”

“好歹是你自家族里的孩子,难不成你让这娃也寻个寡妇不成?如今这村子里,周边,各家日子可都过的不错,没点养家糊口的本事,人家可不稀罕结亲。所以啊,我想着若是能考出来最好,将来也能接手杨七郎的活计,当个夫子,不能的话,那将来渡口的食肆就让这孩子接手。”

“那可是你的产业,你…”

“养了这么些年,和自己孩子有啥两样,又不是什么大产业。”

看着这样敞亮大气的老肖,方队正觉得自己好像特别的亏心,皱着眉头想了半响,这才说到:

“你这样,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罢了罢了,我在想法子吧,这村子如今地都让你们开的差不多了,再怎么折腾也难,不如我出钱给他在村子里开个油铺好了,不管考不考的中,有这么个店也能过日子。你们村河边那些地方,自打客栈扩大,如今是不用想了,就那么点地方,还不舍得将那芦苇荡子平了,也不知道你们图啥,倒是方言那宅子边上估计能整一块出来,看着挺合适。”

听到这话,老肖高兴了,能给方言弄点好处,他可不会手软,就像是他说的那样,养了这么多年,和自己儿子也差不离了。能为他多谋划几分,只有乐呵的。赶紧的,捧上几句定下才好。

“那感情好,还是你这个当伯父的仗义。”

老肖为自己这直钩钓鱼的成功相当的得意,看的方队正忍不住侧目,寻思自己是不是上当了,可一想着到底是自家孩子,索性丢了这一丢丢的疑惑,举起酒杯和老肖重新喝上了。

说来老肖那真不是哄人玩,他是真心为方言着急,想让他多点养家糊口的本钱。不然也不至于这么支持他读书了。至于那食肆?这也是真心话,本就不是什么大产业,在五百亩水田的映衬下,更是不起眼的很,每个月能有一二两的出息,都是如今码头往来人口增多,生意不错的结果了。有什么舍不得的?又不是给了外人,再说了,当年他可没出多少本钱,这样算起来成本更低了。

至于为啥不是外人?嘻嘻,谁让自家儿子如今十四了呢,谁让方语十岁了,看着还特温顺能干呢,哪怕是为了给儿子娶个满意媳妇,他对方言也只有更好的。寻个合心意的媳妇可不是容易的事儿哦。

啥?还是萝莉?包办婚姻?这年头啥婚姻不包办?外头的女孩子,条件合适的有几个有方语这样会读书写字的?这样一算,这已经是最妥当的了好不,最起码自己儿子好歹熟悉,不是那种揭开盖头才看见第一眼的。

你说肖海涛不同意?嘿嘿,老肖又不是那不靠谱的,早和肖海涛商量过了,作为心理年级已经超过二十的大孩子,对此没意见,说不得还感觉养成挺不错呢。

转眼,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年了,他三十五岁了,海涛也重新成为了一个小伙子,时间可真快啊!以前的种种,怎么感觉已经有些模糊了呢?有时候回头好像都已经寻不到现代社会的痕迹了。人果然都是适应性动物!

“老肖,老肖,喊你呢。”

“啊,怎么了?”

“看看,才几杯,就糊涂了。我说杨七郎呢,你听说没?杨七郎他嫡出大哥出孝后外放成了六品官了。”

“哦,听说了,这不是,连着嫡母也跟着走了,所以啊,杨七郎今年要去参加院试。说不得咱们这村子就要出个秀才了。多喜庆!”

“你说他这要是考中了走人了,你这学堂夫子可怎么办?”

“他说了,最起码再过三年,想看看有没有希望参加乡试。别看他温温吞吞的,心里有主意着呢,三年可没浪费,田地都有了五六十亩了,我瞅着,这是不死心,想将来混个官职呢。”

两个男人,喝着酒说着八卦,小日子过的,真心不错。如果外头那狼嚎一样的喊声不出来的话…

“老肖,老肖,快来看,猎着野猪了…”

“海涛,赶紧来,今儿有杀猪饭吃了。”

“欧欧欧,杀猪了喽…”

“呜呜呜,娘…怕怕…”

“别吼了,孩子都让你们吓着了。”

老兵组成的村子,永远都这么热闹!看看,连着周氏那嗓门都不一样了,听得方队正一脸的懵逼,一脸的不敢置信,这是他介绍来的那个不怎么敢说话的姑娘?忍不住用眼神询问老肖。老肖能说啥?也是只有摇头的份。环境改变人啊!

“那啥,一会儿一起吃杀猪饭吧,你这赶得真巧,可见是有口福的。”

“老肖…”

“海蓝娘,孩子让团团看着,你去看看吧,这会儿估计都该围上了,带着咱们家杀猪刀去,喊这么大声,肯定是为了这个。”

“老肖…”

“来,再喝一杯。”

“喝啥啊,你家这隔音不成啊,感情我们刚才说的,他们全听见了?”

“有没啥见不得人的,听见咋了?”

“…”

好吧,建油坊的事儿得抓紧了,不然孩子该怎么看?

第135章 石山渡

已经四十岁的全子挑着担,疾步的在山路上行走,后头他家大小子,今年刚二十的麦冬亦步亦趋,背着大大的背篓,拄着卷上了好些皮子的长杆子,走的满脸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