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想都不想,只是点了点头,好一会,他才开口对秦有福说:“秦有福,回去准备去把,朕会交代喜公公代朕往熊府走一趟,为你当一回媒人,其它的事情你也无须多家考虑,只需算计好时间,将亲迎的日子告诉朕就是,到时候朕自然会安排礼部的官员前往你府上效命,帮你打点好一切的。另外,秦家山庄补偿的事情以后不要再提了,我已经给熊家大小姐准备了黄金百两,全当是对你的补偿吧,这段是时间,你需好好的将如何应对三藩之人的事宜考虑清楚,千万不要出了什么纰漏。另一个,我已经让纳兰性德前往秦家山庄,将你山庄内的所有工匠全部迁往京城,到时候,他们在研制火器方面,还需你去指点一二,免得出了什么岔子。”康熙不紧不慢的说出了自己的安排和最近一段时间的动作。秦有福结婚的问题他答应帮忙了,于是要一些秦家山庄的那些工匠也就是正常的事情,尽管次序上有些颠倒,但这正说明了皇上的强权。具备一定的威慑力量对皇帝来说还是有必要的,否则像秦有福这样的人不就要闹翻天了。

“多谢皇上!”秦有福还能说什么?老老实实的谢谢皇帝就对了。别看秦家山庄在秋操中漏了脸,可真正效果怎么样还是两说。就算真的可以对付两千八旗兵,可面对大清皇帝的时候,两千八旗兵就不够看的了,再说当真到了那个时候,别说进攻一方的敌人,就是自己阵营这边,谁也不敢说有多少人会在背后打自己黑枪的,反正秦有福可以肯定,一但自己不听话了,别看康熙的年纪不大,但是砍自己脑袋是绰绰有余的,天下之大,自己连跑的地方都没有!

熊赐履在家里疗养的这段时间,简直有点度日如年的味道。按理来说,皇上赐女儿熊婉儿过府就是五品诰命的事应该秦有福早就知道了的,但凡聪明一点的,当人明白皇上的意识,老早就派人过府来下聘了,可是左等秦有福没来,右等还是不见动静,熊赐履开始担心起来。

熊赐履当然明白,相对于秦有福,自己别看官居三品,可是在皇上眼睛里,相比那个五品的毛脚女婿可就差得远了,之所以答应女儿嫁过秦府以后就封五品诰命,完全是看在秦有福的面子上,若是秦有福当真油盐不进,又或者对自己成见很深,一直惦记着自己的不是,那么将来不但自己落不着好,连带着女儿这个五品的诰命能维持多久都是个问题,皇上总不能见着秦有福府上小妾顶着个五品的诰命,正牌的夫人却什么都不是,这不是天下大乱了么?可是万一秦有福硬是顶着不肯低头,又或者装聋作哑,难道皇上还能给他一道圣旨,命令他到自己的家里提亲,答应娶女儿为妻么?熊赐履开始后悔了,早知道秦有福的态度这么强硬,自己是不是该主动一点,趁早低头,也好给秦有福一个台阶下。

就在熊赐履患得患失的时候,喜公公亲自登门,为熊赐履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喜公公是代表皇上来的,秦有福担心熊赐履记恨自己当初冒犯之处,特意请皇上当媒人,上门求娶熊赐履之女熊婉儿为妻!喜公公此次登门,正是代表皇上来的!

一听到这个消息,熊赐履激动得差一点没热泪盈眶,他当然知道,皇上亲自做媒意味着什么。就算熊赐履以前再不讨人喜欢,但是有秦有福这个只是区区的五品官的女婿在,自己将来在仕途上就会是一马平川,再也不需要动不动就搞一点像跟秦有福打赌这样的惊人之举来博取名声,也就用不着想现在这样提心吊胆的了。

“谢谢喜公公,这样的事情还要劳动喜公公跑一趟,下官真正罪过。”熊赐履规规矩矩的给喜公公行礼道。

别看喜公公品级不如熊赐履,但是怎么说都是皇上身边的人,这次到熊府也是奉了皇上的懿旨来的,一眼一想代表的都是皇上,受熊赐履这一礼还是受得起的。

“熊大人客气了,某家乃是奉了皇上的命令到府上作伐的,当然与平时民间的媒人差不多,这婚姻之事,还是得熊大人拿主意,若是熊大人同意了,某家这就往秦大人府上走一趟,让秦大人准备聘礼。你也知道,这皇上的事不同于其它的,答应下来就得快办,某家的意思,这个过程,咱们能从简的就简单些,也免得皇上惦记。”喜公公早就知道了安排,跑一趟不过是程序上的问题,他相信,熊赐履就算再不开眼,皇上的面子总是要给的。

“当然当然,喜公公说得是!”熊赐履连忙施礼:“还烦劳喜公公跑一趟秦府,两边换过了八字,让秦大人将聘礼送过来就是,至于亲迎的日子,让秦大人安排就好,本官怎么都好说。”熊赐履当然明白,这会可不是拿腔拿调的时候,如果还不懂事,事情就麻烦了。

且不说喜公公两头跑了几趟。康熙皇帝这边,吴应熊的几个藩王留在京城的质子都陆续接到了皇上的传召。无他,皇上的意思,考虑到几位藩王的亲人久居京城,是该让大家回王爷的封地看一看了,所以,皇上决定让几位藩王留京的质子回王爷的封地省亲,顺便也跟几位王爷表达一下皇上的思念之情。最后,皇上无一例外的告诉几位王爷至亲,皇家顾问、也即是前一段时间在确山用二十家丁胜了二千八旗兵的秦有福秦大人大喜之日马上就要到了,秦大人因为事情太多,特意将几位藩王留京至亲的请柬送到了皇上这里,请皇上代为转交。用康熙皇帝的话说,难得热闹一回,他也打算去秦有福的府上凑个热闹,到时候还希望在酒宴上跟几位藩王世子喝上两杯,也算表达一下对几位藩王的敬意。

看了那么多的书评,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写的是小说,不是正史,没必要上纲上线吧?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评价票是对小说本身质量的评价,什么时候变成了对作者的评价了?再说我的人品真的那么不堪么?希望大家正确使用评价票,若是文写得不好,我没有二话,若是评论这个题材或者指责我本人,实在没有必要浪费评价票了。欢迎大家对本书进行评价。

第五十四章 吴应熊的苦恼

第五十四章吴应熊的苦恼

秦有福才不想跟吴应熊他们这几个人有太多的交际,在他看来,这几个倒霉蛋就算三藩不反,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卸磨杀驴的事本来就是当皇帝的拿手好戏,更不要说康熙这么个强硬的人,就算他们老老实实的接受撤藩,滚到辽东养老,除非这辈子再也别出声,否则康熙早晚也得找毛病把这几个藩王给处理了,要不怎么那么多人都肯定撤藩必反呢?对于秦有福来说,几位藩王反不反跟他关系都不大,反正他早就已经说过了,即使三藩作乱,早晚也得给平了,顶多是打几年仗而已,只要吴三桂别打过长江,秦有福这个神棍就算是有功的了。如果三藩不反,老老实实的听话去辽东,秦有福的功劳就更大了,能兵不血刃的实现撤藩的问题,康熙小皇帝还不得拿秦有福当成个宝?

秦有福清楚得很,只要他不求升官,老老实实的拿他的五品俸禄,康熙就不会有对他动手的那一天,万一不知好歹的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就是自己掉脑袋的时候到了。

对于请吴三桂他们来秦府参加婚宴的事情,秦有福也是多方考虑的,第一个当然是想钱了,《鹿鼎记》里,韦小宝可没少从吴应熊手里敲竹杠,秦有福是想有样学样,好歹也敲上一竹杠再说。秦有福估摸着,拉上了康熙这杆大旗,威慑力应该是足够的了,到时候再吓唬吓唬几位有钱人,怎么着都该的能落个三瓜俩枣的。第二就当然也就是秦有福给康熙说的,由他来说服三藩撤藩的事,他才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呢,反正撤藩的事康熙时打定了主意的,与其让康熙或者其他人来说,还不如让自己来说的好,这样的机会都推了出去,那不是往外面推钱呢么?

先不说秦有福对三藩的事是怎么想的,还是先说说秦有福结婚的准备情况吧。

好家伙,秦有福跟熊赐履女儿结婚的事动静可闹大了,康熙为了给秦有福造势,不但透露出了自己就是秦有福的媒人的事,还特意安排了礼部的官员全程协助秦有福举办婚礼,而且完全按照古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一样不少,只是因为赶时间,其中的过程缩短了许多,头天纳采,第二天就问名,两天以后纳吉,过了一天就纳徵,当天就请期,接下来就是准备亲迎了。离谱的事还不止这些,礼部的人帮秦有福送到熊赐履府上的聘礼居然有用四爪龙纹装饰的,这可是犯了大忌的,要知道,四爪龙饰只有王爷才能用,其他人如果乱用是要砍脑袋的。其实当时民间婚配的时候也有人用龙来装饰的,比方说龙凤烛什么的,一般来说只要别太张扬,一辈子就热闹着一回,也不会有人计较。但是这个事情如果说由礼部的人来办就不一样了,礼部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规矩?不用说,这是皇上授意的。换句话说,秦有福这个小小的五品顾问,在皇上的眼里已经直追亲王了。尽管大家都把这事看在眼里,但是没有谁傻到要把这件事闹起来,这事摆明了要闹就只能闹到皇上那里去,到时候皇上来一个依民间规矩,为秦有福的婚事添点喜气,谁还能说什么?难不成让皇上追究秦有福还是礼部的责任?这不分明是在追究皇上自己的责任么?只有脑子坏了的才会那么傻去出这个头。

秦有福本来觉得自己这事还办得挺荒唐,打个赌就赢了别人的女儿,可是等纳吉那天见到了熊婉儿以后,秦有福顿时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无比英明的,别看熊婉儿年纪不大,今年才15岁,可是长得那叫水灵,脸蛋漂亮不说,前拱后翘的线条看得秦有福是直流口水,难怪被京城了传为美女之一,本钱绝对不是盖的。到后来秦有福才知道,纳吉那天秦有福的形象被人传得活灵活现的,大家都说他借着给别人熊婉儿戴戒指的机会拉着别人的手一直舍不得放下,后来还是熊赐履实在忍不住了,这才出手把熊婉儿从秦有福的魔爪下给拯救了出来,否则秦有福当时就能把熊婉儿给吃了。

秦有福才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呢,在他看来,嘴长在别人身上,爱说啥说啥,反正熊婉儿娶到家里就是自己的老婆了,谁也眼馋不去。

秦有福这边是的日子过得是爽快了,可是有不爽快的人,比方说吴应熊!

至打从皇上那里得知打算让他们三藩留京的质子都回去以后,吴应熊心里那个紧张。他当然知道康熙皇帝是准备撤藩了的,可这事一直都没有个准信,谁也说不上康熙有什么打算,前一阵的秋操看得吴应熊是心惊肉跳的,他不明白,康熙手里到底有多少他们不掌握的东西,万一康熙为了对法三藩准备了一票全部使用火器的部队,即使只有三、五千人,吴应熊怀疑,凭自己家里的那点家底,恐怕拼掉了这几千人,自己也就完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康熙皇帝又安排他们都回家去,这难道是康熙要动手的信号?一想到这些,吴应熊的头都大了。

“额驸,这两日我见你心神不定的样子,难道出了什么事了么?”和硕公主嫁给吴应熊已经多年了,现在两个儿子吴世璠和吴世琳也已经长大。当时的女人、特别是满蒙两族的女人就是这样,不管她们曾经贵为公主也好,嫁人以后变全心全意的扑在了自己丈夫身上,即使像吴应熊这样很可能会干自己的侄子康熙皇帝打仗的人,只要这个人是她的丈夫,她就会全心全意的去关心他、爱护他。

“皇上前两天把我们三藩的人都给招了去,说是体恤我们离家多年,打算让我们都回家省亲,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吴应熊并不介意跟和硕公主说这些事情,虽然吴应熊知道她是公主,但是毕竟还是自己的老婆。当然了,一些异常隐瞒的事情吴应熊是不会跟她说的。

“这是一件好事情啊!”和硕公主一听顿时高兴起来,她当然知道自己丈夫在京城的实际身份,别看有一大堆什么少保兼太子少保之类的头衔,甚至还是和硕额驸,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排除他不过是一个质子的性质,上天早就注定了,只要吴三桂还是藩王,吴应熊就得留在京城当质子,除非是吴三桂翘了鞭子,吴应熊继承吴三桂的爵位,但是即便那样,吴应熊的两个儿子也跑不了,还是得留在京城当人质。

吴应熊摇了摇头:“这可不一定是件好事,你也知道,你的那个侄子,这几年一直惦记着撤藩的事情,可是我吴家在云南有几十万的兵勇,一直为大清镇守着南大门,并不是说撤藩就能撤藩的,这么多的跟着我吴家出生入死的兵勇该如何安排?他们中大多都在云南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总不能让他们妻离子散吧?这些事情又该如何处理?我担心皇上是想利用我们回家省亲的机会用武力解决三藩的问题,万一真的是这样,难道我们就只能伸着脑袋等着刀子砍下来么?再说了,若是我回了云南,你怎么办?皇上是断断不可能让你跟着我一起回云南的,搞不好我这一走,我们夫妻两个就永远人天两隔,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了。”吴应熊跟和硕建宁公主说这些不是没有目的的。怎么说和硕公主都是康熙的姑姑,有些话,透过和硕公主传到康熙的耳朵里要比吴应熊去跟康熙说效果来得好得多。

“我看不至于吧?若是皇上想动手武力撤藩,何必又让你们几个回去?直接在京城里把你们给砍了,然后发兵云南就是,现在让你们回去正说明皇上不会动手的,他更希望几位藩王能多为大清出力,不然干嘛费这个事。”怎么说都是皇帝的女儿,尽管是庶出,但是在政治方面还是有些见地的,要不怎么说皇宫是最培养人的地方,在皇宫里,如果不能洞察先机,更有效的保护自己,说不上哪天就会把命给送了。建宁公主虽然不比那些当皇子的整天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但是全好也有限。

“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吴应熊痛苦的揉了揉脑袋:“更奇怪的,若皇上让我们回去,直接放我们走就是了,可是前两天招见我们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帮那个五品顾问秦有福递了张请帖给我们几个,说是秦有福马上就要跟熊赐履的女儿结婚了,希望我们等秦有福行完亲迎之礼以后再走,皇上还要趁这个机会跟我们几个喝两杯,说是让我们给父王带好。我真想不明白,秦有福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皇上非让我们去参加他的婚礼。”吴应熊还是第一次碰上这个奇怪的事,按说秦有福不过是个五品的小官,还不在大清官吏序列,自己可以说跟他一点都没有交结,这样的人,即便跟皇上比较亲近,也不过是到时候多给几个钱的事,按照吴应熊平时在京城的习惯,他基本上都不会去凑这个热闹,省得被皇上看在眼里,误会自己拉帮结伙拉拢朝中大臣。

“我看皇上是想借秦有福的嘴透露点什么!”和硕公主一下就看穿了这里面的问题,她当然知道,皇上最忌讳的就是这些藩王的人在京城里跟朝中大臣们走得近了,这个时候主动说出这个事,让吴应熊跟最近风头正健的秦有福接触,当然就是想让秦有福跟自己的丈夫说点什么。

吴应熊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但是我不明白,有什么事皇上亲自跟我们说不好么?还非要通过秦有福这么个顾问?”

和硕建宁公主想了好一会也说不出个道理来,最后只能用了个迂回的手段:“要不这样,我跟熊赐履的女儿熊婉儿也是认识的,不如明天我到熊府走一趟,见一见熊赐履,看看他是不是知道点什么。”

吴应熊这会也是满头雾水,建宁公主能跑一趟当然是最好的,于是说道:“明天多准备点东西,就当是给熊婉儿添妆的,能打听出点什么最好,实在不行就算了。左右我是跑不了得去一趟秦有福的府上,到时候再说吧!”

吴应熊这也是没有办法了,事到如今,还不如多考虑一下该拿出点什么来当贺礼才好。

其余两位跟吴应熊的想法都差不多,也都想破了脑袋,最后的结论不约而同,多准备些礼物就是,只希望秦有福能多透露出些消息来,那就什么都值得了。

第五十五章 秦有福大婚-1

第五十五章秦有福大婚-1

几天时间转眼就过去了,这几天里,不光吴应熊到处找关系打听皇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非得等自己参加了秦有福的婚礼以后才让走。耿精忠、尚可喜这边留在京城的几个人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平时关系比较密切的赶紧联系,说得只是上话的几位朝中重臣也“巧遇”了好几个,几句话说不上就往秦有福身上撤,花起钱来就像流水一样,要多大方就有多大方,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就是看看能不能探听到些什么有用的东西。可是他们怎么知道,康熙只不过是想借秦有福的口把撤藩这件事给提出来,然后敲打敲打三藩,如果几位王爷到时候能识趣一些,老老实实的缴械投降也就罢了,若是不然,秦有福已经说了,他会联名纳兰明珠、索额图等几位大臣一起上折子,随便想个什么理由,请求皇上裁撤三藩。秦有福和康熙小皇帝定下的这个计策当然没几个人知道,三藩留京的几位世子多方打听,到头来花钱不少,可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什么都没打听出来。

这天一大早,礼部的礼官就赶到了秦府四处查看,他们今天的工作非常紧张,不但要检查整个秦府还有什么地方没有注意到的,看看有没有什么犯忌讳的东西,整套亲迎的程序也得安排妥当,之后的行礼、宴请等也得提前准备,接待方面还得安排一个比较熟悉的官员负责。除了为皇亲国戚操办婚事以外,礼部还很少接到这样的差事,更不要说秦有福不过是个五品的小官,不过想一想别人能够住进当初鳌拜的府邸,大家也就没什么说了。

“黄侍郎,您看我这样行了么?”秦有福也有些紧张,不管怎么说,这可是他第一次结婚。

“秦大人放心,你只需按照吩咐去做,我保证你错不了!”黄侍郎是礼部的老人了,最是熟悉各种庆典礼节等等,当初大明朝的时候别人就干这个的,到了大清朝,品级职位上去了,干的还是这个。

“黄大人,不瞒您说,这会我心里就像打小鼓似地,怦怦的乱跳,你说这一辈子就这么一回,万一要是搞砸了,还不得让人取笑一辈子啊。”秦有福这会手心里都是汗了。这也难怪,现在正是热的时候,秦有福却被像裹粽子似地裹了起来,不出汗才怪。

“呵呵呵,秦大人,相信老夫就是!别的不敢说,操办一个婚礼老夫还是游刃有余的,再说了,只要大的方面不出问题,小事情上有些许忙中出乱的,来宾们是不会笑话大人的,大家都是过来人,谁都知道,这样的情形难免激动一些,有些小瑕疵作为将来的谈资,或许更能让大人多些闺中情调,不碍事的。”黄侍郎也挺高兴的,毕竟现在他手里就有这么一个在皇上面前正当红的菜鸟让他调教着,将来这可都是人情,当然尽心。

有礼部的官员帮忙操持一切,再加上纳兰性德他们一帮皇家侍卫的帮忙,秦有福这趟亲迎倒是轰轰烈烈的派头十足。一帮孩子足足跟了几里地,到是挣了不少糖果。

熊府这边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自从喜公公代表皇上到熊府帮秦有福说亲开始,熊赐履的笑脸就没有断过,经常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被笑醒了,熊赐履哪里会不知道,他这次算是真的赌对了!熊赐履看得出来,即便这次秋操他打了败仗,但是皇上一点没有抱怨他的意思,也亏得当初他当机立断的“病”倒了,不但皇上亲自指派御医诊脉,还得了不少赏赐。现在女儿更是嫁了秦有福为妻。别看熊赐履当初气势汹汹的跟秦有福吵架,恨不得都动上了手,不过熊赐履心里清楚,秦有福官是不大,比自己还还低好几级,但是在皇上面前,他可要比自己吃香得多。只要秦有福以后不出什么问题,自己这方面只需要慢慢的熬资历,用不了几年,往上提一提问题不大,也算没白当这个官。

虽说熊赐履不算什么有钱人家,但是家底还是可以的,秦有福前一段时间已经送来了不少的聘礼,再加上朝中关系比较密切的大臣们当然知道熊赐履是攀上了一棵大树,这个时候自然是表现的机会,于是那个不知道指使家里的家眷和一些年龄相仿的女孩往熊府送些添妆的东西?当然了,三藩几位家眷更是送了不少好东西来,是以熊婉儿也算是嫁妆丰厚了。

秦有福挺奇怪的,熊赐履嫁女儿你就嫁吧,嫁妆多就多安排几副担子,嫁妆少就少安排几副担子,实在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愣是要挑上几十副担子充数。就算不得不安排一些人充数,好歹也整得好看一些,就像现代人结婚抬嫁妆都是抬的空电视架箱子,空冰箱箱子一样,明明一个手就能拿一个箱子,还非得两个人抬不可。这古代人就是笨,实在没东西装了,哪怕装上一担稻草,好好的包装一下也行,反正到时候往库房里一放,谁知道是什么?

骑在马上,秦有福时不时的扭头看一下跟在身后那几个挑着瓦片的家伙,不就一片瓦么?还用得着两个人抬着挑子?再看看这样的还有好几幅挑子,秦有福简直都不知道该把脸往哪儿放了。不过想想黄侍郎的话,或许这是什么规矩也不一定,秦有福只是有点想不明白,怎么在确山的时候没见过这样的规矩?

一直到回到秦府,秦有福发现,黄侍郎看着跟上的嫁妆,两个眼睛都有些直了的样子。还以为是这个礼仪大家发现熊府有些失宜的地方,连忙早机会接近黄侍郎,想帮着解释些什么。不管怎么说,只要熊婉儿被接过了府,熊府就跟秦有福有了割不断的关系,任何时候,回护一下熊府的脸面还是有必要的。

“秦大然,我当着没想到,你岳父熊大人还真是舍得,居然连家底子都给翻了出来,全搬到你秦府来了。当真要恭喜秦大人得此良配,若是本官嫁女,怕是没有熊大人的这番肚量了。”没等秦有福开口,黄侍郎便开口恭贺着。

秦有福一头的雾水,实在是搞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但是在今天这个环境下,碰上有人给他贺喜的,当人也只得连忙回礼答谢。

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秦有福便再也没有机会去了解究竟是什么让黄侍郎如此感慨了,直到三朝回门之前,秦有福才找了个机会询问熊婉儿,这一问之下,连秦有福也震惊了。

原来,搬红冰箱、空电视机盒子的手段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中国人爱面子的事由来已久,至少在秦有福婚礼的这一天,这些事情就已经演绎得淋漓尽致。那些秦有福非常不屑的两个人抬的一块瓦片,代表的居然是一处房产!难怪要两个人抬着走呢!秦有福感慨着。

若是说起来,熊赐履即使当真有那么多处房产可以用来当女儿的陪嫁,但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恐怕熊赐履是断断不会拿出来送给女儿的。这也是秦有福在确山见过那么多次婚礼,无论是有钱的没钱的,却从来都没见过抬瓦片的事。当时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有钱人家嫁女当然嫁的也是有钱人,嫁妆意思到了就行,犯不着拿家里的不动产充数,穷人家就更不用说了,仅有的那一屋半瓦的也许就是全家人安身立命之所,怎么会拿来给女儿当嫁妆、白白的便宜了自己的女婿?女婿有半子之说,可那毕竟只是半子,哪有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得更亲?

熊赐履并不是大方得没边了。若是正常情况下,熊婉儿出嫁,熊赐履这个当父亲的当然也不得不拿出点拿的出手的东西来撑门面,陪嫁一两处小院子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即使当时家里没有,恐怕熊赐履也会去买了来放到女儿的嫁妆挑子里去。可是这一次,别说黄侍郎,就连熊赐履都觉得看着那些代表房产的瓦片眼热了起来,却又不得不充进熊婉儿的嫁妆里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是熊赐履拿出来的,都是熊婉儿的那些阿姨、姐妹什么的给熊婉儿送来的添状之物,根本就不是熊赐履的财产。这其中,数三藩的几位世子送得最多、也最名贵。至少吴应熊是这么考虑的,左右自己就要回家了,那些原来在京城置办的房产中一些可有可无的,与其匆忙中便宜的兑了出去,还不如拿来送人情的好,秦有福现在如日中天,正好又有这么个机会送人情,不如就便宜了他,日后万一有些什么,也希望秦有福能看在自己送出大礼的份上能居中调和一下,帮着在皇上那里说上两句话。

熊婉儿自然是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跟父亲交接的,当时的汉家女孩,特别是一些有些地位的官宦人家的闺秀,平时讲究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里来了客人,当然是父母出面接待,即使是一些手帕交,见了面的时候也不好拿出些许阿堵物来降低了身份,自然都是交给熊赐履处理,她当然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有如此巨额的陪嫁,连见多了世面的黄侍郎都给震住了。不过话说回来,在熊婉儿看来,就算自己的陪嫁中有金山银海,只要跟秦有福拜了天地,自然也就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至少这些东西已经不是她的私有财产了。她当然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让别人又是房子又是地的送,这些东西无非是送给自己嫁的这个男人的,即使自己将来在秦府当家作主了以后,也不过是管理这些产业而已,东西依旧是自己丈夫的。

秦有福这会是忙得团团转,前来观礼的达官贵人多如牛毛,之后还得分别跟三藩的几位世子谈谈撤藩的事,然后还有酒宴得忙着应酬,最重要的,还得能洞房才行。秦有福可不希望,自己结婚的第一天是被人抬进洞房的。

第五十六章 秦有福大婚-2

第五十六章秦有福大婚-2

“吴世子,您能亲自前来参加下官的婚礼,实在是令下官感激不尽!听说令尊西平王爷甚是喜欢收藏些古玩字画之类的,下官这里有一幅字,据说是当年书圣所书,只可惜没有题跋。您也知道,下官才疏学浅,大字都不认识几个,鉴赏这类的东西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只是平日里不敢劳动世子,好容易今天世子大驾光临,即便异常失礼,但为了求个心理踏实,也只好厚颜烦劳吴世子帮下官掌掌眼,辨别一下真伪,不知吴世子可有时间?”趁着开席前还有一段时间,秦有福换下了身上的礼服以后,一边跟各路贺客打着招呼,一边走到了吴应熊身边,像真有那么回事似地跟吴应熊说道。

“秦顾问客气,今天乃是秦顾问大喜的日子,我等上门叨扰本就给秦顾问添了麻烦了。还请见谅才是”别看吴应熊乃是超品的爵位,又贵为驸马,但是在京城里,地位最低的也就是他们这些人,品是无论是见了那一级的官员,只要可能跟皇上说得上话的,从来都是客客气气的更不要说秦有福现在跟皇上走得那么近,当然更加客气。

吴应熊心理清楚,连他都不知道吴三桂还有什么收藏古玩字画的嗜好,自己更是对那些东西一点兴趣都没有,更不要说让帮忙鉴定了。秦有福这么说根本就是一个由头,应该正是皇上代秦有福将请帖送给自己,让自己等秦有福大婚以后再离京的缘由。这个时候,别说让他去“鉴定”字画,就是让他去当人体模特也只有走一趟,当下连连答应着:“没想到秦顾问与家父的嗜好如此接近,听你这么一说,我当真有点迫不及待了,不过有句话可得说到前面,想来秦顾问是知道的,过几天我就要回家省亲了,我父王最是喜欢收藏这类名人字画的,这段时间我就一直在京城里搜寻,希望能给家父带点什么礼物回去。若是合适,还得请秦顾问忍痛割爱,将那幅字转让本人,也算全了我这份孝心。”

行贿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光明正大的送钱给别人,还让其他的人没话好说。中国人玩这个是玩得最精深的。就比方说某些手里有点小权利的干部,削尖了脑袋也想钻进什么书法家协会或是一些什么其它的协会里面,只要有了名头,他就可以大大方方的随手写几个什么字出来,到时候名正言顺的收一笔巨额润笔,于是乎,贿赂变成了合法收入,地下交易搬上了台面,别人还没什么话说。

吴应熊现在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什么为父亲收集礼物,那只不过是个说辞,到时候即使秦有福给他拿一卷白纸,他也可以解释成“皇帝的新装”,反正艺术品无价,现在就得看秦有福能付出些什么了。

“吴世子这么说可就难为我了,要不咱们先到我的书房去鉴赏一番,鉴别一下真伪,其它的事情咱们好商量。”秦有福心里不停的表扬我们的吴应熊同志,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痛快!难得碰上一个这么上道的,自己不过是随口找了这么个理由,这边吴应熊就已经想好该怎么给自己送钱了,这样的肥羊若是不好好的泡制一番,还真对不起康熙小皇帝给的这次机会!秦有福一边应和着吴应熊,心里一边嘀咕,一会该卖点什么给另外那两位世子爷?吴道子的画还是张旭的字?反正不能便宜了!

“世子请看,就是这幅字了。”将吴应熊让进书房以后,秦有福当真从书架上拿了一幅字下来。

别看吴应熊不怎么懂得字画,但是小时候也是临过帖的,虽说没什么成就,但是至少行、草、篆、楷还是分得出来的,当他看到被递到手上的那副被秦有福称为王羲之的字居然是一幅篆书的时候,整个人都差点被气得背过气去。心说这个秦有福也太不专业了,编瞎话也得编得有点边,若是他随便拿出一副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之类的东西,都能往王羲之身上靠,到时候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认定就是王羲之的字,那么花再大的代价也没人好说什么,可是这个秦有福居然拿出了一幅篆书来硬说是王羲之写的,这让吴应熊连不知道该怎么给秦有福圆这个谎了,难不成他要拿着这幅篆书满世界告诉别人,自己新近获得的这幅王羲之的作品乃是从未听闻过的王羲之的新作?可问题是也得能有办法让王羲之活过来证明才是。刚才两人的对话外面的宾客可都是听见了的,现在秦有福拿了这么个东西出来,自己到底该怎么跟外面的人解释?

可是略一端详,吴应熊就异常坚决的拿定了主意,且不管这幅字是谁写的,也不管这幅字上面写的是什么,只要上面的那一方藏书印在,即使秦有福把这幅字说成是玉皇大帝写的,吴应熊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它买下来。

“好字!!真不愧是书圣!没想到!真没想到!秦顾问居然寻来了这样的精品。且看这勾画之间,几闻金石之韵,浑厚有力,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我本以为书圣只是精深于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之中,没想到他对于篆书也有如此之功力!”吴应熊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表述自己对这幅字的震撼了,只能随口说上几句,略微掩饰一下自己(秦有福)的无知。

“秦顾问,我知道求你将这幅字转让给在下实在是为难你了,可是谁让我见猎心喜,再说这等礼物定当是我父亲最喜欢见到的东西,我这里只好恳求秦顾问,求你勉为其难,将这幅书圣的篆书转让于我,也全我一番孝子之心。”吴应熊一副诚恳的样子,近乎哀求的对秦有福说。

秦有福一听吴应熊的这番话,顿时明白自己搞出了大乌龙来了。他原本想着,王羲之既然被称为书圣,当然写字是绝对没话说的。在秦有福看来,自己既然要拿出一个像书圣写的大学,当然得拿出点绝的,也好让别人没话好说。于是他就找来了纳兰性德帮忙,秦有福知道,别的不敢说,纳兰性德的水平肯定是没话说的。纳兰性德不知道秦有福要干什么,以为只是想让自己帮着写点东西,于是答应了下来。秦有福想了半天,让纳兰性德用最古老的文字写,于是就搞出了这么个篆书的书圣书法来。

不过秦有福并不介意吴应熊说的,他知道吴应熊摇买的不是这幅字,而是这幅字上那枚“康熙藏书”的印章。

“吴世子拳拳孝心感天动地,西平王爷镇守边陲劳苦功高,即使下官极为喜欢这幅字,但是又怎能不估计王爷的嗜好?世子赎买一说今后修要再提,下官就将这幅字赠与世子爷,也算全了下官对西平王爷的尊敬之意。”秦有福非常大度做了个请的手势,将吴应熊让在一边的椅子上。自己开始装腔作势的点评着:“书圣的书法水平之高实在令人敬佩,你看他写的这幅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简直是字字珠玑,落落大方,笔下之韵味令人叹为观止。下官每每看到这幅字,就有了修习书法的冲动,只可惜现在事情太多,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啊。”

吴应熊在一边听得差一点晕过去了,书圣王羲之乃是东晋书法大家,现在姑且不论他会不会写篆体字,就算他会写篆体,可是打死他也写不出南宋状元王十朋为山海关孟姜女庙撰写的对联来,这简直差得太远了。可是事到如今,吴应熊除了硬撑着还能怎么办?他还得听一听秦有福要转达皇上的意思呢。

“是是是,书圣当然不同凡人,如若不然,也不会被称为书圣了。倒是秦大人这段时间都忙些什么你可不能因公废私,累坏了身体。”吴应熊仔细的咀嚼着秦有福说的每一句话,皇上把这件事情搞得那么神秘,必定有他的深意的。

“哦,本来这是个挺机密的事,不过对吴世子来说也就无所谓了。”秦有福装出一副八卦的样子,歪着身子靠近了吴应熊一些,压低了声音道:“这段时间我正忙着对皇上编练的新军进行一些人士上的调整,毕竟是一支全火器军队,攻防能力都非常强,如果还像原来那样交叉管理,婆婆太多了难免会扯皮,皇上考虑将这支新军的管理权亲手抓起来,实行垂直管理的方式,从上到下逐级管理,按照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采用三三制的办法由皇上亲自控制,这样一来,指挥起来就显得方便得多,新军的反应速度也会快许多,比较容易应对突发事件。”

“喔?何为三三制”吴应熊的兴趣被提了起来,那张摆在书桌上的字已经被他丢到脑袋后面去了。

“也就是一个班有十二个人,三个班就是一个排,三个排就是一个连,逐级推上去。皇上为了练这只新军准备了很长时间,当初是打算用来对付鳌拜的,不过没用上鳌拜就完了。上次的秋操你也看到了,二十人对两千都能打赢,新军的作战能力可以说是异常彪悍!”秦有福故意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道。

“那是那是!新军的战斗能力是没得说的!”吴应熊一边口中称是,另一方面在心里紧张的计算着:一个班十二个人,三个班一个排,三个排一个连赫然,一个将近三万人的新军已经出现在了眼前,若是在配上相应的后勤辎重等协同兵种,这支部队怎么说都有将近五万人,考虑到新军的战斗能力,要想跟这个新军进行对抗,没有十倍的兵力是不可能取胜的,也就是说,皇上只要派出他的新军,父王吴三桂如果不想找死的话,只有乖乖投降一途。

“皇上前一段时间跟我说,令尊西平王对大清是忠心耿耿的,这一点不光皇上知道,先皇当年也多次提起过,只可惜王爷已经尊为亲王了,要不然,皇上还得想办法褒奖西平王爷的。其实也难怪皇上会有这样的想法,有些个藩王的确有些不识好歹,蹬鼻子上脸的,,把他的那一亩三分地整治得像个国中之国一样,政令不通,下面的百姓只知道王爷,不知道皇上,皇上哪能不生气?哎,我看这个皇上也不好当啊。”秦有福叹了口气,仿佛多为皇上为难似地。

“秦顾问,还请转告皇上,我西平王府从上到下无不以皇上的号令为左右,但凡皇上一声令下,从王爷到封地每一位军民皆一皇上马首是瞻,皇上指东,我们绝对不会往西,请皇上相信我们的忠诚。”吴应熊一听秦有福的话,明明就是指桑骂槐,就差没有点名道姓了,虽说他没有办法提吴三桂拿主意,但是表决心是会的,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说点好听的,那就真是不可救药了。

“吴世子放心,在下一定将吴世子的这番话转告皇上,相信皇上是理解西平王爷的。”说到这,秦有福一指桌上的那副字:“今天是我大婚的日子,要不是为了这幅字,恐怕也没有机会跟吴世子谈论这些东西,好在是吴世子,否则在下就有泄密的嫌疑了,要不我们还是欣赏一下书圣的书法?”

吴应熊一听就知道,这是秦有福在赶人了,当下站了起来,双手抱拳施了一礼:“秦顾问请放心,刚才除了欣赏书圣的书法以外,我们还讨价还价了一番,秦顾问总是让着我几分,究竟将这幅书圣的篆书让与了我。”吴应熊说着从袖口里掏出了一份房契:“本人无以回报,只好以京郊的一座小院让与秦顾问,院子虽小,但厨房内的地窖却冬暖夏凉,很是舒服,权当是谢谢秦顾问的厚赐,今天乃是秦顾问大喜的日子,想来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忙,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这就告辞。”吴应熊的袖子里准备了好几份礼物,轻重各有不同,就是打算看情况给的,现在拿出来的这份最不起眼,但是地窖里的东西确是最值钱的。

秦有福一听就知道这次是挣到了,他当然明白吴应熊的意思,看来那地窖里的东西绝对价值不菲!

“既然吴世子诚心相送,在下就却之不恭了。这幅字带回云南后,请令尊好好欣赏一番,相信一定能感悟良多。在下还要招呼一些来访的贺客,就不陪吴世子了,一会还请吴世子一定要多喝两杯!”秦有福送走了吴应熊。

没过多久,尚志信被秦有福用鉴赏张旭的书法作品的名义也请到了书房,十几分钟过后,尚志信带出来了一份张旭的楷书。同样长联,基本相同的对话为秦有福换回来了黄金千两。用尚志信的话说,张旭的楷书乃是举世绝品,用一字千金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自己不过是送了秦有福千两贺仪,却换回了这样一幅独一无二的佳作,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假以时日,定当厚报秦有福的赠字之举。

耿精忠的弟弟就似乎小气了一些,一幅吴道子的配长联梅花图只为秦有福换回来了一对上好的玉佩和千两白银,不过不管怎么说秦有福还是非常高兴,毕竟这些都是外财,皇上默许了的,挣到多少算多少,只要达到了目的就行。

康熙皇帝是晚宴将开始的时候来的(当然了,他不到晚宴也不会开始),酒宴上,皇上下旨,为表彰秦有福在秋操中优异的成绩,特赐秦有福“巴图鲁”,另赏银千两。

赏银千两到没有什么,关键就是这个“巴图鲁”,要知道,这可是有多少战功赫赫的大清名将梦寐以求的东西。别人是怎么样想的吴应熊不知道,但是他除了震惊之外,想到最多的就是看来秦有福所言不虚,皇上的新军当真开练了,而且这只部队就在秦有福的掌握之中。定义了这一切以后,对秦有福这个大清官场上怪胎的脉络便清晰了起来!难怪康熙皇帝会特意设置了顾问这么一个古怪的职位,品级低不说,还不在大清官吏序列,原来这就是为了新军而设置的!从秦有福的饷银由内库发放这个情况来看,皇上这也是为了控制新军特意为之,估计整个新军的军饷也都是皇上内库里出了,这样既能做到严格保密,更关键的是这支新军就成了皇上一个人的军队!由此看来,皇上还真是打算动手了!吴应熊很不得现在马萨挥那个就飞到云南,于吴三桂商量一下对策,看看到底是老老实实上书请撤还是积极备战,准备跟康熙打上一仗。

秦有福当然是一夜缠绵、风流快活,苦的是三藩的那些准备回家省亲的,连夜收拾行李不说,几个当家作主的这个晚上都没有睡着,除了与家中的谋士商量对策以外,最重要的是将今天的见闻详细的记录下来,包括高价“买”来的字画,这些东西必须马上送回封地交给王爷,现在是关键时刻,到了该争分夺秒的时候了。

第五十七章 秦府女当家

第五十七章秦府女当家

这一夜,,秦有福睡得异常香甜,直到日上三竿才睁开眼睛。看着枕着自己的胳膊正在酣睡的熊婉儿,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突然涌上了心头。秦有福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居然能娶到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小美女为妻,想想昨天晚上的那个架势,自己本以为会非常害羞的小美女居然显得那么沉着冷静、落落大方,甚至在秦有福手忙脚乱的时候还能帮他一下,若不是事后那点点落红,秦有福甚至都以为自己是不是接收了一件二手货。

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就在秦有福仔细观察小美女的时候,小美女的眼睛眨了两下,一下睁了开来。

“老婆,你醒了。”秦有福一边嬉皮笑脸的说着,手上也动作起来。

“别。”小美女的脸一下就像床上的被面似的,被染得通红:“夫君,奴家的身子实在不堪索取,还是让我歇两天的吧。”小美女的声音像蚊子叫一样,一边将身子往床里面躲着,一边小声的哀求着。

秦有福是食髓知味,那里就肯罢手,甚至一边跟着往里挪,嘴上一边说道:“没事,你老公会小心些的,昨晚上你不是也挺舒服么,那技术可比我强多了。”

听秦有福这么说,小美女的身子一下变得有些僵硬了起来,脸色也显出了苍白的样子,调整了一下口气,正义严词的解释着:“夫君,奴家嫁与夫君之前,自懂事开始,除了家父以外,便是那三尺孩童也是不假颜色,断没有什么于他人行苟且之事,若论如何得知这男女之道,乃是出嫁之前家母使人找了来两个婆子演示解说过的。家母称言及为妻者从夫之后当尊夫君为天,令夫君愉悦乃是为妻的本份,然此事当于行房之前与夫君言明,事后落红亦当请夫君观之,以证清白,可是”说到这,小美女的脸又一下红了起来,想来是实在不好意思了,但是这件事情可是大事大非,关乎名节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犹豫,否则今后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只好咬咬牙,接着说道:“只是昨晚夫君行事太过激动,奴家慌乱之间羞于是出口,幸得落红沾巾夫君是见到的,当可证明奴家所言不虚。”

尽管这些年来秦有福已经习惯了听那些读书人和用这种文绉绉的口气说话,但是猛然间让他接受一个正躺在自己怀里的小美人用这样的语气跟他说话,实在有点感觉不是那么好,不过着并不耽误秦有福理解小美女话里的意思,难怪自己会觉得小美女无论在技巧还是熟练程度上都比自己强得多,原来别人出嫁之前安排了专门的技术指导的。别看秦有福没结过婚娶过媳妇,但是这类的情况是知道的,夫妻之道相互信任、彼此帮扶,特别是不能出现这一类有关名节的感情危机,熊婉儿是名家之后,真正的大家闺秀,一旦处理得不好,出人命都有可能。秦有福知道,既然熊婉儿能说出婚前性教育的事情,想来着就已经是上流社会的习惯,大家彼此心照,早就不是什么秘密的秘密了。这也难怪,你说当年13、4岁的小女孩连发育都不健全就要结婚生子了,如果没有人教她们,在那个没有电影电视、没有黄色录像的年月,你让像熊婉儿那样平日里连门都不出的小女孩怎么懂得这些东西?如果真没人教她们,说不定就得出多少洞房血案了。再说了,别人熊婉儿都说了,并不是她不把这个事情说明,只怪秦有福太猴急,根本没给别人反应的时间。

“老婆,你别多心,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怎么会信不过你?”秦有福一副猪哥样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知道,越是这样才越容易取信于人:“我的意思是我觉得很舒服,你看能不能咱们再来一次?”说着,秦有福动作了起来,他得马上打消熊婉儿的顾虑。

“别,别了!”果然,熊婉儿顾不得想其它的,连忙手忙脚乱的招架着秦有福。昨晚上的印象太深刻了,如果不是出嫁前母亲交代过,新婚当晚一定要将丈夫服侍好了,恐怕连第一次都不会结束,熊婉儿就得逃跑了,再说现在天都大亮了起来,对熊婉儿来说,招架若是再任由丈夫肆意妄为,岂不是有白昼渲淫的嫌疑?当然了最关键还是她真的受不了:“夫君,还请体恤婉儿初为人妇,实在难以招架了,假以时日,当如夫君所愿。”

“呵呵呵。”秦有福见到熊婉儿吓成那个样子,心中豪气顿生,成就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忍着不再纠缠小美女,只是将她轻轻的搂在怀里上下抚摸着:“好好好,我就不折腾你了,不过你以后别叫我夫君夫君的,听起来怪怪的,咱们这是在家里,说话得自然一些,你知道,我读书不多,那些文绉绉的听起来费劲。”秦有福老觉得夫君这个称呼是戏里的东西,放到自己身上实在不对劲。

秦有福读书不多,说话办事异于常人(相对熊婉儿这个层次)的事熊婉儿是知道,也能够理解,但是对于这个称呼就迷糊了,本来秦有福就是她的夫君,不让叫夫君叫什么?小丫头眼睛眨呀眨的想了半天,到底没想明白,于是干脆开口问道:“可是,奴家若不称呼夫君夫君,该如何称呼夫君呢?”

秦有福听到小丫头绕口令一般的问题,差一点没笑起来,好在顾及到熊婉儿脸皮薄,只能强压着笑意,做出一本正经的样子:“你是知道的,我家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几十代人,已经习惯了我们那边的称呼,在澳大利亚,人们觉得夫妻之道在于天长地久,于是夫妻间一般称为老公和老婆,意思就是一起到老的意思,不如你以后就叫我老公好了。”

熊婉儿又是眼睛一阵乱眨,开口道:“老公、老婆?虽然听上去略显粗俗,但寓意是好的,只是这般称呼,习惯上似乎只有宫里的太监才被人这样叫,奴家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秦有福一听顿时愣住了,他没有想到,未来夫妻间专用的称呼在这个时候居然是称呼太监的,想到下面没有了的感觉,秦有福忍不住一阵恶寒,老天爷,叫什么也不能叫老公,不然让人听见就麻烦了,于是连忙改口:“若不是婉儿这么一说,险些就闹了笑话了,要不你以后叫我福哥吧?”

“福哥这个称呼是不错,不过让人感觉有点像称呼小厮一般,放在夫君身上也有些不妥,要不以后我还是称夫君老爷吧,这不也有地老天荒的意思么?”熊婉儿感觉自己的这个称呼不错,心里有些甜丝丝的感觉,忍不住往秦有福的怀里拱了拱。

秦有福不由得感慨起来,闹了半天,老爷这个称呼被熊婉儿演绎成了这样,不过也好,总算比老公强得多,看来没文化真是太可怕了。感觉到了熊婉儿的动静,想想再这么下去自己实在憋得难受,于是在熊婉儿的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小懒猫,起来了,今天是你在秦府当家作主的第一天,总得去见一下下人的。”反正秦有福脸皮厚,闹了半天了,他却催着别人小美女起床了。

熊婉儿屁股上挨了一下,又听得秦有福的话,连顿时红了起来,小声嘟囔着:“还不是怪你,若不是你一直纠缠着,奴家早就起来了。”话是这么说,可人却一直没有动弹。

秦有福一骨碌爬了起来,光着身子就跳到了地上,一边往身上套衣服,一边调侃着熊婉儿:“行行行,怪我,若是感觉不舒服就在床上多躺一会,我让下人们散了就是,明天见也是一样的。”我们的秦有福同志还以为是因为他的英明神武使得小美女连床都起不来了,当时心情大好。

熊婉儿当然知道今天是必定要见一下家里的下人的,否则如后难以树立威信,听了秦有福的话,连忙开口:“不碍的,你赶快穿好了衣服出去,我这就起来了。”原来,熊婉儿是不习惯当着秦有福的面袒露自己的身体。

秦有福本来没有注意到这些,听熊婉儿这么一说,顿时生了捉弄一下小美女的心思,反正天气还不冷,于是秦有福猛的伸手一把就扯掉了盖在熊婉儿身上的被子。

熊婉儿哪里防到秦有福那么捉挟,一个不留神,整个人便暴露在床上,下意识的,小丫头“啊”的大叫了一声,也顾不得抢被子了,双手往胸前一抱,两条腿一蜷,脑袋直往胸前扎了下去。

秦有福可算是大饱眼福了,整个一个大白羊躺在床上,一看上去就有感觉!只是,秦有福发现,小丫头脚上还穿着袜子。

穿着袜子睡觉?秦有福心中一动,顿时想了明白,小丫头是裹脚的!

这可要不得!但凡有一点明白事理的现代人都知道,裹脚纯粹是自己找罪受!不但好好的脚给整残废了,平时连路都走不动。可以说除了平时浪费裹脚布以外,一点好处都没有了。秦有福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媳妇是个小脚老太太。

根本不急细想,秦有福一把就抓住了熊婉儿的小脚,随手扯下套在脚上的袜子,跟着七手八脚的就想拆熊婉儿脚上的裹脚布。秦有福的举动先是让熊婉儿一惊,接着一下反应过来,也顾不得穿没穿衣服了,一下就挣扎着按住了秦有福的手。

“夫君,我知道我的脚大,难看得很。都怪我小时候怕疼,母亲大人又怜悯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所以很晚才裹的脚,前一阵子母亲已经说过了,只要狠点心,裹得紧些,用不了两年还是能裹起来的,只是无法如旁的大家闺秀般那么精致罢了,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的将脚裹好来,定不会让夫君难以见人的。”熊婉儿边说边抽泣了起来,对于她们这样的大家闺秀,不但要比脸蛋比学问,一双小脚也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让人知道你有一双大脚,那么就算脸蛋再漂亮,学识再好,终究很难融入到圈子里去,别人会像躲避瘟疫一样躲着你,因为只有最下等的人家的女儿才不裹脚。

“有病!”秦有福气急败坏的一下甩开了熊婉儿的手,接着解她脚上的裹脚布:“好好的一双脚,硬是要折腾得废了就舒服了!你看看别人满族的女人,不但能跑能跳,还能骑马射箭,为什么?别人不裹脚的!我告诉你,从今以后,你也不许裹脚,否则我就休了你!”秦有福是现代人的思想,他知道裹脚的危害性。所以见到熊婉儿裹脚的时候很是激动。这就跟我们平时见到身边最亲近的人吸毒是那种深恶痛绝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不知不觉的,连休妻的话都说出来。

这边的熊婉儿可吓坏了,她万万没有想到,秦有福居然如此痛恨裹脚。但是秦有福那休妻的话却刺痛了她,要知道,今天可是他们结婚的第二天。

秦府的前厅里,喜公公和纳兰性德已经坐了有一会了。喜公公是奉皇上的命令来的。一个是给熊婉儿送来五品诰命的公文和服饰,另一个是为皇上传个口谕,康熙几经等不急秦有福的婚假结束了,他想马上知道秦有福是怎么跟三藩的人谈的。

本来喜公公和纳兰性德一到秦府,秦二就想马上去叫秦有福出来。可是被喜公公拦了下来。这可不光是喜公公早就的意思。康熙知道秦有福家里没有长辈,所以用不着每天早上起来给长辈请安,再说别人昨天是新婚之夜,自己今天就要把人给叫到宫里来,本就有些委屈了秦有福了,若还那么早就把别人从床上给叫起来,实在残酷了些,所以特别吩咐,若是到秦府的时候秦有福夫妇还没有起来,那么就稍等片刻,等他们起来了再说。

喜公公奉旨出宫,身边当然得跟些侍卫,纳兰性德今天本不当值的,喜公公估计到秦府可能要等一会,特意叫上了纳兰性德一同到秦府。也好闲下来的时候聊聊天。

纳兰性德算是秦府的熟客了,进门以后也不用这么招呼,让秦二忙他的事,自己跟喜公公就在秦府的前厅里聊了起来。

就在秦二忍不住想去叫醒秦有福的时候,秦有福搀着刚刚放开了小脚,一时还适应不了的熊婉儿出现在了前厅的门口。

“呦,难怪让我们两等了这么久,看来秦大人的功夫实在不浅,你看看,你这嫂子连走路都得让秦大人搀扶着了。”喜公公是个太监,对这男女之事最是敏感,一看熊婉儿连路都走不动了的样子,马上就联想到了秦有福在床上的威猛,凭着大家平日里关系不错,开起秦有福的玩笑来。

纳兰性德是读书人,脸皮也好、地位也罢,自然是不能跟喜公公比的,再说让他调侃秦有福也实在不好意思,他跟秦有福是熟,但是跟熊婉儿可不熟,这一见面就调侃秦有福,估计秦有福的问题不大,可熊婉儿肯定就受不了了,于是笑着没说话。

秦有福一贯大大咧咧的惯了,也不在乎喜公公说的是什么。熊婉儿现在是家里的女主人了,丈夫的朋友来了,陪着见一下是礼貌问题。秦有福将脸涨得通红的熊婉儿扶着坐了下来,然后撇了一眼喜公公,想到早上熊婉儿说的老公的话,不由得咧嘴一笑。

“喜公公,您就别调侃我了,我是不忍我们家婉儿裹脚受罪,所以给她把脚给放了。说起来也是,你说这女人都把脚裹成那个样子,连路都不会走了,万一打起仗来,跑都跑不了,不但害了自己,还连累了别人。我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人喜欢那么变态的东西。”在秦有福看来,不过是议论一件事物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再说这事在秦有福看来还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然了,毕竟老公不老公的有些贬义的味道,秦有福还不至于拿出来调侃皇上身边最信得过的大太监。

可是秦有福的话听在喜公公和纳兰性德耳朵里,这件事情可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女人的小脚几乎等同于身上的性.器.官,属于非常隐秘的东西,秦有福居然就这么大鸣大放的当众说出来,把喜公公和纳兰性德都镇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过了海一会,纳兰性德捅了一下喜公公,喜公公这才想起今天来要办的正事。于是一番交代以后,秦府就丢给了初为人妇的熊婉儿,秦有福换上了官服,跟着喜公公进宫将皇上去了。

别看熊婉儿在家的时候几乎不出门,但是对于当家理财的事是从小就学习的。像她们这样的大家闺秀,若是不懂得些持家理财的手段,将来嫁为人妇的时候如何管家?也无需吩咐,熊婉儿了解了一下府里各人的司职以后,开始整理起秦府的账目起来。若是整个时候再有人看见她,任谁也不会相信,这不过是一个第一次管理诺大府邸的女主人。

看了看评价票,已经有17份评价票4个人评价我的这本书非常不堪了,剩下的人都认为我的这本书写得很好。我觉得,我不过是写小说的,毕竟不是写正史,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文笔给大家提供一个娱乐的平台。我想,作为读者,有必要一定要将历史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跟一篇小说较劲么?我觉得,评价票评价的是小说本身,不是评价历史的,各位读者没有必要用评价票来打压作者的作品,这样也不太公平。如实大家当真不喜欢这本书,直接晃过去就是,如果认为还可以看一看,给一点中肯的评价。谢谢!

第五十八章 君臣对话

第五十八章君臣对话

“你的那个办法到底管不管用,三藩会上折子请撤么?”毕竟年纪还小,康熙的养气功夫还不到家,秦有福进到南书房以后没一会,他就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

“皇上,你知道昨天我把那两幅字和那幅画卖了多少钱么?”秦有福没有正面回答康熙的问题,笑咪咪的问道。谁碰上这样的事情都会有个好心情,毕竟是“奉旨”受贿啊。

“你真把那些字画给卖出去了?你是怎么卖的?”康熙实在感觉到有些意外。这些字画的来历他是知道的,都是纳兰性德搞出来的。康熙当时还很奇怪,秦有福为什么非得恬着脸让他在上面盖个藏书印。按说这个事情即使康熙心里不管怎么想,但是拿到明面上来说都是不合适的,毕竟三个藩王可不是康熙封的,若是让人知道是皇上逼着三藩撤藩,传了出去,天下人就该说朝廷出尔反尔、卸磨杀驴了。可秦有福再三保证不会牵涉到自己和朝廷,而且用的也不是皇帝之宝,只是一方没什么意义的藏书印,最关键的是,秦有福说要把纳兰性德的这些字画卖给三藩,还要卖出个好价钱。康熙实在想不明白,只要秦有福一提撤藩的事,三藩即使当时不发作,也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看,还会花大价钱买纳兰性德的字画?难道纳兰性德的字画一下子变得值钱了起来?

“当然了,我告诉吴应熊,那幅篆书是书圣王羲之写的,想请吴应熊帮着鉴定一下,结果吴应熊就非说他父亲吴三桂最是喜欢收藏名人字画,硬是非得把那幅字给买了去,给了多少钱我还没清点,不过上万两恐怕是有的!”秦有福这么说也有他的用意,他明白康熙时不会跟他要这个钱的,但是不表示收钱的事就不用跟小皇帝说了,万一有一天小皇帝搞个什么廉政公署出来,还不得差逐渐一个巨额财产来路不明啊。

“天哪!”康熙以手抚额:“你编点别的不行么?书圣从未有过篆书作品问世你!居然还能卖出万两之巨?再说西平王乃是武将,并不善于书法绘画,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朕给你找点什么,也省得丢脸。”康熙毕竟是当皇帝的,让他指鹿为马,如秦有福这般行这小人行径,实在是想都不敢想。

秦有福才不管康熙皇帝是怎么想的呢,昨天的生意实在是太好了,碰上康熙这么个好奇宝宝,当然得大吹特吹一番:“尚志信用黄金千两从我这买去了一份张旭的楷书。耿精忠家的小气一些,不过也花了白银千两买去了那幅吴道子的梅花图。”秦有福洋洋得意的宣告着。

“天哪,秦有福啊秦有福,朕当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了,亏你当初还要求朕任你为顾问,你难道就不知道,书圣根本就不会篆书,张旭乃是草圣,画圣吴道子善于工笔人物。这样的问题,即使是三尺孩童都不会说错,你这不是谬之千里吗?”康熙真的被秦有福打败了,其实昨天晚上东西送出去以后秦有福就知道,自己搞了个大乌龙。他手里就只有两幅字和一副画,当时想都没想,随口问了纳兰性德一下,谁的书法比较有名,谁的画比较有名。纳兰性德也不知道秦有福为什么问这个,不过既然问了,当然就把最有名的几个给说了出来。秦有福根本不在意谁写什么画什么,他没有把王羲之安排去画画,让吴道子写篆书就已经算是记性好了。不过后来一想,这样反倒有好处,万一出了什么事,自己更容易拎得清楚。

“皇上,你别急啊。我想问一下皇上,撤藩这么大的事,为何皇上不亲自跟几位藩王言明,而通过臣这里转一个圈子么。”秦有福昨晚上就想好了这个计划了,现在正好卖弄一下。

“三藩永驻封地,爵位世袭罔替的事不是朕定下来的,若是朕提出这个事情,难免落人口舌,是以只好请秦爱卿当这个小人。”这些事是早就商量好了的,康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这就是了!”秦有福大大咧咧的手一挥:“若是臣手里没有一点能证明这是皇上的意思的东西,您说当时三藩的那几个人会不会闹起来?到时候扯着臣到皇上面前来打官司?”经过了一个晚上,秦有福已经将整个过程想得很清楚了。

康熙想了一下,点了点头:“三藩历来一荣皆荣、一辱皆辱,若是有一个来朕这里告你,其它两藩必定随后跟上,到时候朕也只能断然否认撤藩一说,对你进行惩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秦有福微微一笑,仿佛早就计划好了的:“臣也是这么想,若是臣手上没有一点东西能证明臣不是自己的意思,那么三藩定然会闹将起来,到时候皇上也不好收拾,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三藩主动要求撤藩,否则皇上也不好说。那三幅字画上面皇上的藏书印虽然不是皇上之宝,但是足以证明这着臣不是个人的意思,但三藩无论是想追究臣还是想说皇上背信弃义去不是那么容易。”说道这,秦有福玩笑一般的眨了眨眼睛:“这个事情他们只能忍着,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他们说的!”

经过秦有福这么一番点播,康熙恍然大悟:“我是说呢!秦爱卿当真是国之栋梁,朕之谋士!三藩若想说些什么,首先就得要有证据!可是若他们拿出来的证据是纳兰性德所书,被称为书圣王羲之的篆书,三藩不但会变得信誉扫地,朕还可以名正言顺的追究他们!秦先生大才,这一招正打得三藩有苦难言,看来对付三藩还是得用秦先生的手段。”

康熙心里翻腾着,秦有福看似荒诞不羁的手段,不但占了便宜,还让三藩无话可说。最关键的是,经过秦有福这么一搅合,水变得更浑了,三藩肯定把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因为他们不知道真正站在后面是谁。对于三藩来说,隐藏起来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

从京城到广东正常来说要走将近一个月,别看尚志信这会才刚出京城,但是他的的家信连带着那幅张旭的楷书昨天晚上就被秘密送出了京城,这个时候,正八百里加急送往广东。

吴应熊的信送出去的时间是慢了一些,但是是通过密写的手法经好几个平西王沿途安排的通信站用信鸽传递,速度到比尚志信的八百里加急更快捷更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