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上一章:第 11 章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下一章:第 13 章

如今赵家还分了家,没有四个兄弟供养着,赵九福又能考几年?反正他们村里人是不看好这事儿的,不过他们暗地里看笑话可以,邓氏也蹦跶的话又让人看不起了。

赵九福可不知道别人都等着看笑话,他最后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才放下了笔墨,他写完的时间还早,还有时候等纸张上的墨水干。

等他终于交完卷子走出考场,第一眼就看见老赵头和赵老四伸长了脖子往里头看的样子,他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来,与身边的同窗打了个招呼就飞快的走了过去。

第34章 县试(三)

“爹,四哥,不是不让你们在外头等着吗,现在天气还冷,你们要是冻着可怎么办?”赵九福带着几分关心说道,虽说自从有了人参酒,老赵头的身体就好了不少,但毕竟年纪已经不小了,赵九福心中老是有些放不下。

谁知道听了这话,老赵头倒是不服气的说道:“放心,你爹的身子板好着呢。”

赵老四也跟着说道:“可不是,阿福,我们可不像你弱不禁风似的。”

老赵头瞪了一眼不会说话的儿子,又问赵九福:“阿福,你觉得考的怎么样,这第一场能过吗,哎,算了,我也不问你,能不能过都已经考完了。”

老赵头自己说完了还不算,还对赵老四说道:“老四,你也不准问。”

赵老四无奈的摇了摇头,反正这会儿跟亲爹是讲不了道理的,他与赵九福对视一眼,一把将他抱到了车上,笑着喊道:“得咧,咱们先回家再说。”

虽说了不问考的如何,但老赵头在牛车上那叫一个坐立不安,赵九福心中无奈,最后还是开口说道:“爹,第一场是正场,考试的是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四书文我都背熟了,帖诗也写了,如果不出意外还是能过的。”

谁知道老赵头一听这话,先是一喜,又是一惊,低声说道:“阿福,成绩还没出来,咱们可不能说这种大话,不然要是让人听见了,到时候万一没中的话可丢人了。”

说完他还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又说道:“不是,爹的意思是以咱家阿福的本事,这第一场还不是稳操胜券的事情,但咱们啊得低调一些。”

赵九福对自己是真有信心,好歹他还有万亨这个金手指呢,又是成年人的思维,上辈子快三十年的经验再加上三年苦读,如果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的话那简直对不起自己。

不过听老赵头这么说着,他倒是觉得亲爹挺有生存智慧的:“好的,爹,我记住了。”

牛车是注定走不快的,三人慢悠悠的回到陈家村时日暮已经西斜,大家伙儿都知道赵九福是去参加县试了,遇上一个人都喜欢问一句考的怎么样。

老赵头抢在儿子前头说:“还不知道呢,刚走出考场哪能知道,娃考了一天也累了,我们先回去啦,明天等官老爷贴榜就知道了。”

好不容易摆脱了村人回到家中,就瞧见老陈氏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见他们回来连忙迎了上来:“可算是回来了,这没见你们到家总是不安心。”

老赵头也跳下牛车,一边招呼赵老四先把牛车拴好喂了再给人家还回去,一边说道:“行了,有话回去再说,阿福也累了一天了。”

老陈氏一听也不拖着他们说话了,喊了一句赵老四说道:“老四,你媳妇也在这边呢,送完牛车就过来一块儿吃饭。”

一边已经拉着赵九福嘘寒问暖了,难得的是她竟然一句也没问考试的事情,只是一个劲的让他多吃一些,晚上的饭菜也格外的丰盛。

赵老四和温柔果然在这边吃了晚上,吃完了饭隔壁的赵老大也过来问了几句,还没等他问赵九福考的怎么样就让亲爹亲娘赶了回去,只说赵九福考了一天太累得休息了。

赶走了几个儿子,老陈氏这才笑眯眯的说道:“阿福,你回去休息,明日让你爹你大哥去看榜,你在家好好歇一歇。”

赵九福也没反对,等回到房中却没有直接歇息,反倒是拿出用不完的纸张开始练字,这是他穿越之后第一次参加正统的考试,要说他心中不忐忑是不可能的,只是赵九福对自己还有几分信心,不觉得第一场就会被刷下来。

等写完了三张大字赵九福的心情也彻底的平静下来,他这才开始洗漱准备睡觉,不过在上床之前,赵九福开口问:“万亨,透露一下,我这要是能考中的话到底能拿到多少积分?”

万亨却冷冷淡淡的说道:“不管几个积分,等你考中你就知道了,何必纠结这个。”

赵九福撇了撇嘴,反倒是说:“当然不一样,你眼前吊着一个胡萝卜,跟眼前吊着一大块猪肉的吸引力能一样吗?”

万亨吐槽道:“阿福,你的审美越来越土味了,我记得你穿越之前都不爱吃肥肉。”

“这能一样吗,咱家谁说不是缺衣少食的,但肉也不是能天天吃的,肉吃的少,人身体内的油水就少,所以才会这么馋肉,尤其是大肥肉,这不是我的审美决定的,而是环境和身体素质决定的,你懂不懂?”赵九福为自己辩解道。

万亨呵呵一笑:“我是人工智能,不需要食物就能生存。”

这话就没办法聊下去了,赵九福挑了挑眉头,睡觉之前看了看系统内那一大堆的白玉童,还有之前已经撒到田里头的金坷垃,对系统的抠门表示无语:“你告诉我又不会怎么样,塞给我这么多白玉童我也没说你。”

万亨却说道:“阿福,市侩的人是不会有风骨的。”

赵九福摸了摸存在系统里头的两个金锭子,每一个都有足足十两重,这时候金银的兑换比例大约是一比十,也就是说这两个金锭足足值二百两银子:“哼,我视金钱如性命。”

因为一直没遇到打折品,赵九福就索性换成了金锭,别说,这金灿灿的颜色看着十分喜人,只是连续换了两年都没找到机会拿给家里头。

他一个八岁的小孩,连戴河镇都没有离开过,又能找到什么借口说自己忽然得到了这么多银钱,还不是银子是金子,就算是家人赵九福也不敢贸贸然出手。

所以等到第三年的时候,赵九福就索性存着积分不再兑换了,一来是金锭拿到手也没有拿出来用的机会,二来是放着积分在系统的话,到时候万一出现极品人参酒这样的好东西也能直接购买,岂不是更加合算。

万亨不想搭理赵九福了,好好的孩子这才三年的功夫,怎么就变得见钱眼开了呢,他装聋作哑,对赵九福的询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一直到赵九福问的乏了昏昏欲睡的,万亨才忽然来了一句:“放心,不是肥肉也是大骨头,绝对不是胡萝卜,这年头也没有胡萝卜。”

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隔壁的老赵头和老陈氏就睡不着了,老赵头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最后索性爬了起来:“左右是睡不着了,不如我早些去镇上等消息。”

老陈氏连忙拽住他说道:“可别,待会儿阿福起来没看见你肯定要担心,再说了,这考都考完了,你早些去晚些去也差不离,衙门也没这么早开张的。”

老赵头却心里头不上不下的,连声说道:“我就是躺着也睡不着,哎,也是,我去的早的话阿福肯定担心,下次说不准就得跟着去。”

老陈氏点头说道:“可不是,你花了多大的功夫才劝他在家休息一天,如今你自己早早的过去的话阿福心里头又要过不去。”

老赵头听了觉得有道理,又笑着说道:“阿福他娘,昨日你怎么没问阿福考的好不好,我还以为你肯定忍不住得问呢。”

老陈氏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笑着说道:“我原本是想要问,但四儿媳妇也说了,我问不问结果都一样,追着问反倒是让阿福心烦,还不如直接就别问了。”

老赵头听了也觉得有道理,笑着说道:“老四这个媳妇娶得好,认字不说还通情达理,对你我也孝顺,更难得的是对阿福也好,不像老二家的性子冷清,这辈子是不用指望她孝顺了,也不像老三家的光顾着那一亩三分地,生怕别人占自己便宜。”

老俩口一辈子养了那么多孩子,活下来的也有五子两女,老赵头自问就算是偏心对孩子们也还算不出,儿子都个娶了媳妇,盖房子的银钱也给了,女儿也都送了嫁妆,但这么多儿媳妇里头,他最满意的只有小陈氏和温氏了。

老陈氏对温氏也还算满意,只是一提起温氏她总有几分不得劲,在儿子面前丝毫不露,在老头子面前却忍不住说道:“四儿媳妇样样都好,偏偏有一样不好,她身子骨看着弱,这都嫁进门三年也没开怀,我是真有些担心老四将来绝后。”

老赵头比她看得开一些,他就说了:“这事儿咱们别管,这都分了家了,只要老四自己个儿愿意就成了,再说了,老大家已经有两个儿子,老三也有一个,左右赵家不会断后就成了,咱们说多了反倒是坏了他们夫妻情分。”

老俩口说了一会儿话,眼看天色微微发亮老赵头就再也待不住了,起了身就匆匆忙忙的出去了,老陈氏拦不住他,只得细心的做了包子让他带上。

老赵头刚出门呢,就瞧见隔壁的赵老大也出门了,看见他就说道:“爹,我就猜你该起来了,咱们走,阿福肯定能考中的。”

第35章 县试(四)

“哎呦,爹,咱们来晚了!”因为不用送赵九福考试的缘故,老赵头跟大儿子是走路过来的,一到考场外头就看见人山人海的,今天来的人似乎比昨天还要更多,赵老大立刻喊了出来,一个劲的往前挤生怕自己看晚了一些。

老赵头也心急啊,不过倒是比大儿子略好一些,他一边也往前挤,一边却在教训儿子:“老大,你这个性子啊就是耐不住,昨天老四就比你好一些,反正榜单已经定好了,咱们早一些看到晚一些看到有什么不一样的?”

赵老大听了这话往前挤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后就喊道:“爹啊,你教训的对,但您老能不能悠着点,我挤进去看就是了,左右我也认识阿福的名字,别把您老挤出好歹来。”

“放你的狗屁,老子身体好着呢。”老赵头不服输的喊道,他们两个身强体壮的大男人很快就挤了进去,一看才知道这榜单还没贴出来呢,都是凑热闹白瞎了功夫。

即使如此,老赵头和赵老大也不乐意出去了,宁愿在里头挤着等衙役出来。

没过一会儿功夫,考场的大门再一次打开,只见几个衙役走了出来,旁边还有两个在鸣炮奏乐,别说那架势还挺能吓唬人的,很快就开始发案了。

他们戴河镇虽然称为民间都叫镇,但其实是一个县城,县太爷对科举的事情十分看重,这次发案是按照座号来的,总共录取的人数能有一百名,过考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可见这位大人的手松程度了。

“看见了没有,看见了没有?”老赵头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大好,忍不住催着身边的儿子。赵老大伸长了脖子往那边看,又不敢碰着前面的衙役,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大黑鹅似的。

不过很快的,赵老大就兴奋的叫了起来:“爹,阿福考中了,我看见他座号和名字了,他排在第三名呢,咱家阿福可真厉害。”

“真的吗!”老赵头也惊喜的叫起来,拼命的往前挤往前看,终于看清楚了儿子的座号和名字才松了口气,拍着大腿喊道,“我就知道阿福能行!”

赵老大连忙说道:“爹,咱们快回家把好消息告诉大家,阿福也得好好准备明天的考试。”

两人急匆匆的往回走,家里头那边老陈氏却也坐立不安着呢,赵九福倒是稳稳当当的在写字,等他写完了今天的份额,背完了一本书走出来,就瞧见她娘又一次打开门往外头张望。

赵九福无奈的劝道:“娘,爹和大哥已经去看了,您要不坐下来歇一歇?”

老陈氏瞪了他一眼,说道:“这种紧要关头我哪里坐得住。”

赵九福心中无奈,笑着打趣道:“娘,这还是县试的第一场,要是能过的话后头还有四场,接着还有府试院试,再往后还有乡试会试殿试,要是儿子争气能一步一步往下走的话,您要是每次都这么担心,岂不是让儿子心里头过不去?”

结果他说了一长串,老陈氏抓住的点却与众不同:“也是,我儿子将来可是要当大官的人,我这个当娘的也不能太小家子气了,行,我搬个板凳坐在门口摘菜,一边摘菜一边等,也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去。”

赵九福看着老陈氏真的搬了一个板凳到门口摘菜,一边摘菜一边还时不时往村口的方向看,心中也是十分无奈了。

结果没一会儿,隔壁的小陈氏也过来了,不愧是一家子出来的女人,这位大嫂一过来就问道:“娘,我一个人在家待着也是无聊,不如过来陪您一块儿等。”

有人一块儿说话之后,老陈氏就更加来劲了,还嫌弃儿子碍手碍脚,直接把他赶回去读书。赵九福心中无奈,回到书房有把书拿了出来,他一边翻着书页温故知新,一边觉得古代娱乐生活十分贫瘠,以至于他只能看书打发时间,看的还是课本读物。

没让赵家人等多久,老赵头和赵老大就满脸喜色的回来了,不过在他们回来之前,或者是在发案揭晓的时刻,赵九福就听见了系统的通知。

“恭喜宿主取得县试第一场第三名的成绩,奖励积分1000分,作为科举新人,请宿主再接再厉,永创新高,不要丢了系统的脸。”

赵九福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中了,而是夸张的叫道:“第三名居然有一千积分,万亨,你什么时候不当葛朗台当散财童子啦!”

那可是一千积分,能换十两重的金锭,换算成白银得有一百两了,要是多来几次的话系统内的那些商品不是梦,完全是可以够到的!

万亨却冷笑着提醒:“系统是考霸系统,不是读书系统,也不是成长系统,更不是家人考一考系统,请阿福正确的认知系统存在,不要走了偏路。”

赵九福难得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鼻子,暗道原来一直以来积分那么难攒不是因为系统抠门,而是他走错了方向吗,这第三名都有一千积分,要是第一名的岂不是至少得有三千?这么想着,赵九福心底也有些后悔起来,早知道如此的话,他怎么也得更加仔细努力啊!

“哼哼,现在后悔了,愚蠢的人类总要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万亨难得有踩着宿主的机会,这会儿难得有些飘飘然了。

赵九福很快反问道:“万亨,你有啥好高兴的,我要是拿到三千积分对半分,你得有一千五,我只拿到一千积分,对半分你只有五百,咱俩才是一国的啊!”

意识到这一点的万亨彻底的沉默下来,最后才崩溃的叫道:“系统不能提前透露奖励,我不是都告诉你了,不是胡萝卜是肉骨头!”

赵九福暗叹了一声,真心实意的说道:“这次确实是我的错,果然做人不能见利才行动,做人唯利是图的话是要付出代价的,万亨,为了积分,我会努力的。”

万亨听着这话怎么都觉得不对劲,不是说不能唯利是图吗,那为了积分而努力是什么鬼?他瞄了一眼奋发中的宿主,将自己一肚子的话压了下去,反正积分到账他是要分走一半的,这么说宿主努力就是给他打工赚钱呀,一想就觉得美滋滋呢。

第一场考试只是餐前小点心,赵家人虽然心中高兴也不肯露出分毫来,生怕给别人笑话倒也罢了,反倒是给了孩子压力。

他们却不知道赵九福这会儿摩拳擦掌朝着第一名的方向跃跃欲试,甚至打算灌下了一瓶的白玉童打算来一个挑灯夜读,不过幸好他的理智还在,知道这一晚的功夫产生不了什么决定性的变化,这才把这个念头压了下来。

比起第一场,参加第二场的时候赵九福便有些轻车熟路了,左右县试的流程是一模一样的,每一次进考场都得接受搜检,还得再一次唱保。

胡秀才作保的人也不只是自己的五个学生,一连串的唱保下来嗓子都有些哑了,要知道唱保的时候声音要很大足够清晰,不然考官是要怀疑是不是有疑义的。

赵九福在心中默默的心疼了一下自家先生,再一次坐到了考棚之中。

县试的第二场被称为招覆,也可以叫初覆,从这个名字不难看出,县试第一场几乎是不被读书人看在眼中的,连初次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大范围的筛选。

第二场显然要比第一场要难一些,这一次可不是只要你笔记工整无大错就可以通过的,这次的试题也不算太难,不过却有四书文一篇,这一次的内容是与孝经有关的,此外还要默写圣谕广训,听胡秀才说,以往默写都是一百字左右,但这一次居然靠近两百字。

赵九福心思一转,暗道这个县太爷出的一个是孝经,让他们默写的字又特别多,可见本人必定是一个传统的文人,并且对考生们学识是否扎实十分看重。

想到这里,赵九福微微皱眉,心中有些担心这种有些迂腐的县官会不会不喜年幼的考生,但是很快的,他就把这些心思暂且收敛了,现在想这些也太早了一些。

他深深吸了口气,暂且先把四书文放到一边,先开始默写圣谕广训的内容来,这本书他早就背的滚瓜烂熟,更是常常一边背诵一边默写,这会儿在草稿上写起来十分流畅。

照旧先起草了一遍,赵九福仔细检查并无差错才开始誊写,誊写完毕先把这满满当当的几页纸放到一边晾干了收起来,这才开始解四书文。

因为他默写的速度十分快,写字的动作也又快又好等默写完毕还没过中午,这样一来四书文倒是不至于着急了,可以慢慢想,构思好了再下手写。

孝经其实是大类别,能说的东西,能引经据典的都不少,赵九福估摸着这位大人的心思,必定是属于特别传统,说不定还是奉行卧冰求鲤埋儿奉母那一类的。

赵九福自然写不出埋儿奉母那一类来,但是彩衣娱亲扇枕温衾倒是非常可以有,他这一次没有直接写完,反倒是一边写一边修改,以免自己把现代的一些精神代入进去。

就这么写着一直到快要收卷的时候他才完工,赵九福忍不住庆幸自己默写的快,否则的话这篇四书文就得是半成品了,要知道这才是县试的第二场而已。

第36章 县试(五)

考完第二场的时候赵九福的状态比之前还要好一些,赵家人照旧没有追问他考的怎么样,只是让他放宽心吃好睡好,连带着老陈氏已经连续杀了两只母鸡炖汤了。

考完的第二天,老赵头照旧是带着一个儿子上街去了,他四个儿子轮流使唤,统共也就一个人轮到两次,老头子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几个儿子心里头其实也挺乐意。

这一次陪着老赵头上街的是赵家老三,等他们一走老陈氏又开始坐在门口择菜了,没一会儿邓氏也过来了,一屁股坐下来就开始帮忙,三俩下就把一篮子的菜都收拾干净了,别说,邓氏有千般的毛病,但干活确实是利索也不爱偷奸耍滑。

邓氏干完了就等着婆婆夸一句呢,谁知道抬头就瞧见老陈氏一言难尽的脸色,她刚开始心中有些不明白,转念一想倒是反应过来,笑着说道:“娘,你是不是担心阿福考不上啊?”

老陈氏的脸色更难看了:“瞎说什么呢,阿福肯定能考中,我就是看你做事情不仔细,这菜老的叶子都没择干净,待会儿炒了还怎么吃?”

邓氏翻了翻菜篮子,无奈的说道:“娘,哪儿还有老叶子啊?”

老陈氏二话不说直接把菜全部倒出来,一边慢吞吞的干活一边说道:“我说有就是有,你闲着没事干就回家收拾收拾,我这边用不着你。”

邓氏噘了噘嘴巴,暗道要不是想第一时间知道阿福能不能考中她才不乐意过来帮忙呢,但没看到赵老三回家她也不想回去,笑嘻嘻的说道:“没事,家里头有桂花和兰花在我不用担心,娘,我还是在这边帮你。”

老陈氏看着她麻利的动作有些糟心,这菜重新择一遍的话估计是只剩下菜心了,不过她也没办法将笑盈盈的邓氏赶走,只得冷着脸继续坐着。

邓氏坐了一会儿也没见人回来,心里头嘀咕是不是这次没考过,她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自己是希望考过还是考不过,心中盘算了一下,想着考中了赵九福发达的话也不能不管他家三哥,倒是期盼着考中的心思更多一些。

“娘,阿福呢?”邓氏转头看了看,没瞧着赵九福的身影就问道。

老陈氏看着那些光杆子菜心有些糟心,听见这话倒是露出一丝笑容来:“阿福这孩子有定性,这会儿还在屋子里头看书呢,说不管考中没考中,书还是要读的。”

邓氏难得没说酸话,反倒是跟着说了一句:“哎,我们阿福从小就聪明,小时候我还考过他呢,娘,你放心好了,等阿福考中了您就享福喽。”

老陈氏见她这般会说话也难得对她露出个笑脸来,若是她知道邓氏心里头那些盘算的话,估计是不会这般好声好气了。

她们俩却不知道,她们眼中十分淡定的赵九福,这会儿在房中放下了纸笔抓着万亨追问:“这次我考过没有,第几名,到底有多少积分奖励?”

万亨觉得昨天说不能追逐名利的家伙肯定不是眼前这个,他冷冷回答:“发案未出,无法评估,请阿福耐心等待,记住自己说过的话,立下的梗。”

赵九福大手一挥,笑着反问:“难道你就不想知道,这里头的积分可有你的一半。”

万亨觉得这是一道送命题,他很快反应过来解释:“我当然也想知道,但问题我是考霸系统,既不是金手指系统,也不是预言系统,请阿福保持一颗平常心。”

赵九福对此的反应是呵呵一笑,取出一瓶白玉童干了。不知道是不是白玉童的存在让万亨觉得十分没底气,过了没多久,他就主动自发的提醒道:“恭喜阿福,贺喜阿福,县试第二场勇夺第一名,获取积分奖励30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共创辉煌。”

不用万亨鼓励,赵九福自己就兴奋的跳了起来,惊喜的叫道:“居然真的有三千积分,县试的一场初覆就有三千积分,这要是院试乡试的话,岂不是每次都能有成千上万的积分。”

赵九福觉得自己这是一夜暴富了,回头再看看以前可怜巴巴的每天三五个积分的积攒,简直是天与地的差别,早知道的话他应该早点下场啊。

赵九福兴奋不已,赵家人也是如此,这可是第一名,虽然只是县试第二场的第一名,但考试的可是整个戴河镇的读书人,要知道许多人年纪比赵九福大,读书年份也比他多,家里头也比他有钱有势,但都不如他们家阿福。

带着这样的兴奋,县试的第三场也开始了,赵九福再一次坐在考棚里头的时候看着那简陋的考棚压根不嫌弃,这不是考棚,这既是黄金屋啊!

怪道人家都说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呢,光这积分购买多少米面吃了。自问见过一些世面的赵九福也兴奋起来,第三场考试他也得努力争一争名次。

县试的考试一次比一次难,第三场就是再覆,到这一关不只是要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还得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对于赵九福而言默写自然不是问题,他直接先默写完毕放好了考卷,然后才慢慢分析起前面的考题来。四书那一篇并不超纲,可见这位县官大人确实是喜欢中规中矩的出题,律赋的内容也还可以,倒是五言八韵诗有些费脑筋。

赵九福喜欢顺着简单往难的题做,这是他上辈子就带过来的习惯,毕竟简单的有把握,答题了就能得分,即使如今考试制度变了,他这个习惯也很难修改。

先回答简单的题目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做得快,后面剩下的时间也多,这样一来即使遇到难的题目也不会影响到答题的心情,就算是写坏了也只是那道题而已。

等他再一次从考场出去的时候,考棚外头已经不是那么拥挤了,原本的两百人如今只剩下八十人不到,这一轮还得刷掉一部分,等到最后只有五十人能够通过县试。

这一次陪着老赵头过来的又是赵老四,看见赵九福出来就一把把他抱到了车上,赵九福红着脸喊道:“四哥,我可以自己走。”

赵老四却说了:“你这都考了一整天了,听说在考棚里头动也不能动走也不能走,这会儿肯定是满身不舒坦,你可别不当一回事,前头有几个年纪大的出来就倒下了。”

赵九福估计他家四哥口中那几人,大约就是考场里头年纪最大的那两人,老赵头也在旁边说道:“可不是吗,那可真是吓人了,要我说考不中就别考了,安安分分也能穿衣吃饭。”

赵九福感受着亲人们的担忧,脸上也露出一丝放松的神色来,要是他自己一直考一直考不中的话,估计是不会挣扎到半老的年纪。

这一次赵九福他们回到村子里,村人们比第一次那时候热情多了,大约是没想到赵九福能够连过两场,第二场还是第一名,陈家村的人一改当初的不看好。

“阿福回来啦,这次考得怎么样,你上次是第一名呢,这次能考中第几名?”

这样问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老赵头嫌弃他们给儿子压力了,开口帮忙全部拦在了屋外头,要唠嗑跟他老头子唠嗑,别去烦他家阿福。

赵九福与赵老四相似一笑,后者一把将他抱进屋子,惹得赵九福一声惊叫,随后就瞧见自家娘子和老娘不赞同的眼神。

赵老四没等她们发难,一拍屁股走到屋后头挑水去了,老陈氏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这老四,该当爹的年纪了还跟个孩子似的。”

这话一出口,温柔的脸色微微一僵,下意识的朝着婆婆看去。

老陈氏却已经走到赵九福身边嘘寒问暖了,温柔微微松了口气,伸手抚着自己的小腹位置也有几分忧伤,却很快的隐藏了下来再也没有出现。

“叮咚,恭喜阿福,贺喜阿福,县试第三场勇夺第一名,获取积分奖励30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共创辉煌。”万亨再一次神出鬼没的提醒道。

虽然不是第一次被奖励了,但赵九福依旧高兴万分,三场考试下来他就攒够了7000积分,若是下一场考得好的话说不定能过万。

一想到那一万积分能买到的宝贝赵九福就兴奋的不得了,他用尽了自己的克制力才没去翻万分积分的商品清单,只是高兴的神色怎么都挡不住。

这会儿他还有心情打趣系统:“我说万亨,你这恭喜的台词都不换一下吗?”

万亨立刻回答道:“我加了叮咚的音效。”

赵九福算是明白了这家伙的尿性,他怕自己太激动以至于影响到了明天的考试,索性再一次站在书桌前开始一边背书一边默写来平静心情。

另一头,老赵头和老陈氏偷偷摸摸的看了看儿子书房,等走的远了一些之后老陈氏就笑了:“咱家阿福从小就不是普通人,第三场得了第一名,听说肯定就能过县试了,他瞧着一点儿也不激动,一看就是做大事儿的人。”

老赵头不仅不觉得自家婆娘说的夸张了,还添油加醋的说道:“可不是,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就看着不一般,小时候虽然身体不好,但也不哭不闹的听话,比前头四个都要乖,长大了更是不得了,还没我膝盖高呢,就知道追着人考一考了。”

夫妻俩一拍即合,纷纷觉得自家小儿子是天纵之才,生来就是要读书当大官的,老陈氏更是语重心长的说道:“幸亏当初咱们咬紧牙关送了他去读书,不然这么好的天分都得浪费了,哎,我家阿福就是文曲星下凡呦。”

远在房中的赵九福不知道父母厚重如山的期望,他自然不会觉得自己是什么天纵之才,要说天分的话,他其实也没比其他的孩子高出多少,现在读得好一来是县试比较基础,二来也是上辈子的经验和看的书都在走过的路里头呢!

第37章 县试(六)

县试在每个县城都有考场,基本上都是考四场或者五场,这个是可以由县官来决定的,他们戴河镇的县太爷的决定就是四场,倒是免了考生们再折腾一次。

第四场考试的内容与前几场都有些不同,背诵默写在这一场不再重要,主要集中在经文、诗赋、姘文这几大块,遇到什么题目就得看县官的心思了。

赵九福先翻开考题看了起来,题目一目了然十分简单,《骥不胜其力》,简简单单的五个字,但他们要写出来的内容可不止五个字。

骥不胜其力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原文应该是“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应该就是,“孔子说:‘称千里马叫骥,并不是赞美它的力气,而是赞美它的品德。’”

往后衍生一下,论语集注中尹氏曾经说过:“骥虽有力,其称在德。人有才而无德,则亦奚足尚哉?”这话就直接将千里马抛开,围绕着人的品德来说话了。

赵九福估摸着县官的性格,对人的品德肯定也是十分看重的,他略一思索就决定从骥,善马名,一日能行千里。然所以称骥,非以其力能行远,乃以其德行调良,与人意相和谐。人之才德兼有,其所以称必在德。然亦有无才之德,不能行远,终是驽马,性虽调良,不获骥称,入手,颂扬一下人之品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