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上一章:第 23 章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下一章:第 25 章

“好了,别亲热了,上马,我教你怎么骑马。”顾训导不忍看这一人一马,觉得以前对他就吹胡子瞪眼睛的老马都不是同一匹马。

“好的,顾先生。”赵九福也意识到这位似乎心情不大好的样子,他乖乖的听着顾训导的吩咐,将骑马的一二三点都记住了。

顾训导见他听的认真,心中的郁闷倒是散了几分,罢了罢了,原本也是立过功的老马,能在最后的几年遇见一个喜欢的人,也是一件好事儿。

“记住了,千万别把你的手缠绕在牵马绳或马鞍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摔下来你会被马拖着走,到时候我可救不了你。”

赵九福连忙点头,心中有些惴惴不安,等真的上了马之后,那老马似乎有些不舒服的抖了两下,吓得他大惊失色,生怕它下一刻就受惊狂奔起来。

倒是顾训导瞥了一眼故意吓人的家伙,淡淡提醒道:“别紧张,你越紧张它也越紧张,现在我牵着绳子带着你慢慢走,你放轻松,也别抓疼了它。”

赵九福紧张的溜达的两圈,见老马一直老老实实的才放松下来,这也不能怪他,这毕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骑马,这会儿可没有头盔什么的保护,这匹马也不是动物园里头被训练好了,让人随便骑着兜圈子的马匹。

放松下来之后,赵九福的状态就好了许多,一开始还有些拿不准,慢慢的就能骑着马走两步了,甚至不用顾训导替他拉着缰绳。

顾训导旁观者,觉得此时此刻在马背上露出笑容的孩子,可比读书的时一本正经的样子好看多了,至少有了属于年轻人的朝气,不再是大人样了。

赵九福可不知道这位的想法,他走着走着就忍不住驾了一声,谁知道这一声就像是启动了老马的开关,这家伙直接撒丫子在院子里头狂奔起来。

赵九福大惊失色,他哪里经受过这种狂奔节奏,也幸亏他是那种越是紧张越是冷静的人,只是死死的抓着缰绳,尽量让自己的姿势如同方才顾训导说的那般。

轻松了没一会儿的顾训导也吓了一跳,咒骂了一声过来喝止老马,但老马狂奔起来谁也拦不住,就算是顾训导喊破了喉咙也没用。

若不是赵九福既没有发出尖叫声,也没有慌乱举动,一直乖乖的匍匐在老马之上,顾训导都恨不得冲过去阻拦了,这位要是受伤了,孙训导还不得手撕了他。

等老马终于疯够了停了下来,顾训导连忙拽住缰绳,没好气的瞪了眼赵九福:“你倒是胆子大,这要是出什么事情的话怎么办?”

赵九福也没想到这马儿这么容易激动,这会儿还心有余悸,跳下马说道:“顾训导,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他这么诚恳的道歉,反倒是让顾训导不好意思继续骂人了,挥了挥手说道:“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你就知道厉害了。”

赵九福一开始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等回到家发现两条腿内侧火辣辣的疼才醒悟过来,可不是吗,他从来没有骑马的经验,一下子剧烈运动,衣服又不够厚实,直接导致双腿都磨破了皮,那味道别提多难受了。

第72章 春江水暖

即使学骑马吃足了苦头,赵九福还是十分喜欢,现在每天除了读书看书练字之外,他还会格外留出一部分的时间去看一眼老马。

后来赵九福才知道,这匹已经上了年纪的老马有一个十分威风的名字,闪电,据说它年轻时候的速度非常快,能够超越大部分骏马。

如今的闪电已经是美人迟暮,但却还有一颗老骥伏枥的心在,赵九福用灵泉加糖果喂了几天之后才发现,这家伙每天都得在院子里头溜达,不走够了步数都不乐意会马厩里头待着。

赵九福很乐意承担起这份遛马的工作,一日日的下来,不说别的,闪电倒是先被他喂养的肥壮起来,这当然不是糖果的作用,而是灵泉再一次激活了老马的身体。

顾训导看过几次,心中惊讶不已,一想又觉得正常,毕竟这老马自从不适合战场了,不得不跟随他远走他乡之后就闷闷不乐,老是喜欢拿屁股对着他。

如今这家伙遇到了喜欢的孩子,每天都能出去溜达,溜达的多了吃的也就多,精神状态变好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吧。

比起对骑马的痴迷,对于琴一道赵九福的天分就一般般了,毕竟他们的乐课程本来就少,赵九福连自己的琴都还没找到,最多也就是多翻翻琴谱熟悉一番罢了。

县学的日子如同细细流水,缓慢而和缓的流淌着,因为下一届乡试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县学里头学习的气氛虽然浓郁,倒也没到紧张的程度。

月考一如既往的来,赵九福倒是欢迎的很,进步的也十分明显,大约是他奋发努力的样子,第一次考试的好成绩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以至于生员们原本因为过年而产生的懒散情绪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奋发向上,以免让后来者居上。

孔教谕等人对这样状态十分满意,没想到赵九福一个人的状态,居然能够给其他人带来影响,还是完全向着好的方向。

这般想着,几个人看赵九福分外满意了,孙训导甚至还因为他特意找了一次顾训导,话里话外说道:“顾训导,老夫也知道你不喜欢我迂腐,但赵九福真的是个好苗子,我不希望你因为我们俩之间的矛盾,迁怒于一个孩子。”

忽然被拦住说话的顾训导十分莫名,就听见孙训导继续说道:“你不会不记得了吧,赵九福天生就是读书的料,你怎么能让他整天去马厩呢,遛马也就算了,还要给你刷马,你真要是缺一个刷马的小厮的话,我来给你雇一个人。”

顾训导这次是听明白了,感情孙训导是以为他故意为难赵九福,这才让他去马厩呢,殊不知却是那小子自己喜欢,还让自己背了黑锅。

顾训导无心跟这个迂腐的老头解释,摇了摇头说道:“行了,我知道了,不过锻炼一下身体也不错,不然谁知道他能不能扛过乡试。”

孙训导苦大仇深的看了他一眼,似乎又怕惹怒了他为难自己的得意弟子,居然没跟他当面吵起来,一脸忍辱负重的走开了。

这对顾训导倒是意外之喜,他倒是不想跟个倔脾气老头子吵架,但耐不住老孙头老是喜欢揪着他吵啊,每次就算是吵赢了也觉得脑仁疼,现在倒是好了,他自己败退了。

顾训导摸了摸下巴,觉得赵九福这孩子不错,确实是有点用处。

赵九福可不知道顾训导把自己当成了挡箭牌,他这会儿正高高兴兴的邀请同窗们回家玩耍,不为别的,老赵头买来的果树原本就是两三年树龄以上的,在他金坷垃和灵泉的小灶下这个春天就争相开放,漫山遍野的鲜花十分值得一看。

赵九福可不是平白无故想起来请朋友们去赏花,在此之前,先是赵炳生从家里头带了他娘做的酱肉包子过来招待大家吃,后面胡明河又邀请他们回家吃了一顿。

孙光宗知道请他们回家的话,这几人怕是会不自在,索性邀请他们在城里头风景最好的酒楼里头吃了一顿,也不知为何,他们四个人的家世背景截然不同,关系却是最好。

几个人轮下来,赵九福就想着也邀请他们回家一聚,趁着休沐的时候正好能看一看山上的风景,总比在城里头吃饭好,一来节约银钱,二来也有意思。

果然,他开口一提,几个人都十分感兴趣,就是赵炳生这个土生土长的农家人也乐呵呵的说道:“阿福,你们家山头上真的都种满了果树吗?”

“什么山头?”忽然一个声音插入到他们的讨论之中,四人抬头一看,却是顾训导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背后,也不知道听了多久。

赵九福连忙解释了一番,才说道:“顾先生,我们有好好练习射箭,并未偷懒。”

顾训导微微一笑,转而说道:“桃花梨花杏花都不错,不知道种在一片山头上是什么样子,不如我随你们一块儿去看看吧。”

赵炳生胡明河孙光宗不知所措,赵九福也有些不知所措,这不就是学生们讨论去玩,老师忽然插队进来的情况一样吗,老师在他们怎么可能玩得痛快?

顾训导却似乎没看到他们的犹豫,笑着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我们在城门口会合,我会赶马车过来,大家伙儿准时到就成了。”

说完顾训导就施施然的走开了,留下四个生员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赵九福开口说道:“顾训导愿意来,也是我赵家蓬荜生辉了,大家伙儿明日随意一些就是。”

谁料到等赵九福回到家里头把这事儿一说,老赵头老陈氏倒是先激动起来,两个人忙忙碌碌的准备招待的东西,愣是觉得之前准备的还不够好。

赵九福看着无奈,就问了:“爹,娘,虽说顾训导是我先生,但你们也不用这么紧张吧。”

老赵头却说了:“这能一样吗,你的同窗虽说都是读书人,但不过是秀才,咱家也有秀才,但你先生可是举人,你爹我这辈子还没见过举人呢。”

赵九福忍不住提醒道:“爹,您不是见过戴知县戴大人吗?”

老赵头被戳穿了咳嗽起来,老陈氏就接过话茬子说道:“那能一样吗,都说了县官不如现管,这顾训导是你现在的先生,时时刻刻都能管着你,爹娘若是不好好招待,他怎么能对你格外好一些,去去去,别帮倒忙了,你去读书去吧。”

赶走了赵九福,老陈氏看了看准备的食材,又说道:“总觉得不够。”

老赵头看了一眼,也觉得有些不足,想着赵九福说过他们就喜欢农家小菜,不能弄得太过奢侈免得人家不自在,就说了:“差不多了,明天我喊老大去买块肉,买条鱼,也就够了。”

老陈氏琢磨着也不错,想了想又说道:“我去老大家拎一只鸡回来,老大家的养的鸡够肥,不像老二家的,连鸡食都舍不得给吃饱,愣是饿得瘦巴巴的。”

原本老陈氏是养了鸡的,但四个儿媳妇怀孕,她一家拎了一只过去,后来又是三天两头的给赵九福杀来吃,如今家里头的这几只还没长成呢,吃起来不够味道。

“行吧,你去吧。”老赵头也觉得鸡的话老大家的养得好,老二老三都不行,老四家的就更别提了,压根就没养。

老陈氏想了想,拿了钱又拎了一点东西过去,虽说是亲儿子亲儿媳妇,她直接过去吃鸡也是可以的,老大两口子也孝顺,但正因为如此,老陈氏从来不让他们吃亏。

老陈氏走了这么一趟,其余人也都知道明日休沐,不但赵九福的同窗们要来玩儿,就连他们的训导也会来,那可是一个举人呢。

小陈氏当下想来帮忙,老陈氏连忙给拦着了,她都已经六个多月,肚子高高鼓起来了,她哪儿会舍得让儿媳妇来受累。

儿媳妇不行,女儿却是可以的,赵大妹赵二妹都是嫁在村里头,虽说这年头女儿不逢年过节的不好常回娘家,但遇见这事儿老陈氏去打了声招呼,两个女儿都满口答应下来。

赵九福又觉得自己成了闲人,也只有在这个世界,他对男主外女主内才有深刻的认识,他们家外头的事情都是老赵头说了算,但家里头里里外外都是老陈氏一把抓,老陈氏不爱他们搭把手,他要帮忙还嫌弃帮倒忙。

第二天,赵九福第一次没睡醒就听见了敲门声,要知道以前就算是他偶尔起晚了,老赵头老陈氏都生怕他没休息好,不忍心过来打扰。

赵九福迷迷糊糊的起来,打开门就看见老赵头一脸着急,口中问道:“阿福,你怎么还不起来,这不得早点出门接你先生过来吗?”

赵九福下意识的解释道:“先生说他驾车过来,带着几个人一块儿来。”

老赵头却不赞同的说道:“好不容易你先生要过来玩儿,怎么能让他自己赶车过来,你不是学了赶车,快去帮他赶赶车啊!”

赵九福奇怪的看着自家老爹,一度怀疑他是不是被人穿越了,这变化大的他都不敢相信,脸色古怪的问道:“爹,你还好吧。”

老赵头没理解老儿子的纠结,直接把他赶出了门:“我挺好的,不过我看你是好不了了,这可是你先生啊,这孩子到底是年纪小,怎么一点儿不知道人情世故呢!”

第73章 来客

不知道人情世故的赵九福最后还是被赶出了家门,这一次老赵头和老陈氏都觉得他太不懂事,这还是读书读傻了,这先生大老远的来做客,怎么能让他老人家自己来呢。

赵九福无奈,只得顺着路往县城走,谁知道还没到镇上呢,就瞧见一匹老马拉着马车嗒嗒嗒的往村子里头走,仔细一看,那英俊潇洒的大马可不就是闪电。

“闪电!”赵九福惊喜的叫道,后头才笑着喊道,“顾先生,阿生,明河,光宗。”

顾训导坐在车架子上握着缰绳,一派闲适的模样,后头的车厢里头钻出三个人头,可不就是与赵九福交好的几人,这三个人中赵炳生年纪最大,已经超过二十,不过家里头还是没给他成亲,大约是想等着他明年乡试下场拼一拼,若是能成亲事就能更好一些。

孙光宗和胡明河都是十七岁,一个生日大一些,一个生日小一些,相比起来,赵九福就像是他们的小弟弟,一直以来都对他颇为照顾。

这些人都是几乎落了地就开始读书,难得有出来松快的时候,这会儿也十分兴奋,顾不得顾训导就在前面坐着,一个个兴奋的叫道:“阿福,你来接我们啦。”

顾训导翻了个白眼,却把自己的位置让开一些,拍了拍身边的位置说道:“坐上来一块儿走吧,我们多大的人了,还需要你来接。”

赵九福不好吐槽爹娘的固执,他摸了摸闪电,从荷包里头拿出一颗常备的松子糖塞进它嘴巴里头,这才跳到了马车上,谁知道一上去就被顾训导敲了一下额头。

迎着赵九福怨念的眼神,顾训导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笑道:“你老是喂它吃糖,现在这家伙吃东西都口刁了,在家里头挑三拣四的,可比以前难养多了。”

听见这话,赵九福有些心虚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他觉得大约不是糖果的问题,而是他常常喂闪电喝灵泉,后面熟悉了,还会从自家小山头上拿着新鲜的草料过去。

大约是赵九福大方撒了许多草料和金坷垃,这座平凡的小山头在这一年焕发出截然不同的光彩,不说专门种下去被精心照料的果树,就是其他的野花野草也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

就因为这个,赵家人不得不定时去拔草割草,不然的话这些野草太多了,也会影响到果树的生长,割下来的草太多,索性就直接堆在了山脚下,村里人想要草料都随便拿就是。

真的算下来,这些草料里头蕴含的灵泉是少之又少的,但灵泉加金坷垃的配合效果大大超乎赵九福的预料,村里头拿着草料喂养家畜的,一只只都长得膘肥体壮。

大家伙儿倒是没觉得这些草有什么特别,只以为赵家人照顾果树精心,撒下去的肥料也足够,可不得比随便打回家的猪草牛草要好,就因为这个,赵家人在陈家村的人缘更好了。

见赵九福嘿嘿笑着不说话,顾训导眯了眯眼睛,问道:“我说阿福头,你低着头在琢磨什么呢?想好怎么招待我们没有?”

阿福头是什么鬼,赵九福差点没忍住对自家老师翻白眼,得亏他忍住了:“顾先生,到了村子里头您就知道啦,别的不说,风景确实是好的。”

马车走的并不快,慢慢的进入陈家村,首先看大就是村口那棵大柳树,这会儿正是柳树飘絮的时节,还没等靠近,赵九福就问答:“你们有人沾不得柳絮的啊?”

身边的三个人都摇头,顾训导却不答反问道:“若是沾不得又如何?”

赵九福笑着从怀中拿出一个简易版的口罩里,那是用棉布简单缝制的,也是前两天他才想到有些人可能滴柳絮花粉过敏,这才让老陈氏缝制的:“若是不能沾的话就带上这个罩子,这样柳絮就不会碰到你的鼻子嘴巴。”

顾训导拿过去翻来覆去的看,最后笑道:“这东西不错,看着跟大夫常用的白布罩有些像,不过更加简单一些,带着也不会觉得闷。”

说完这话,顾训导直接将口罩塞进怀中,笑着说道:“放心,我也不怕柳絮。”

赵九福十分无语,你对柳絮不过敏的话拿我的口罩做什么,但看顾训导丝毫不打算再还给他,也不好因为一个口罩跟他闹腾。

赵九福是进了城才知道,古代的大夫其实也是带口罩的,不过他们的口罩不常用,看起来更像是面纱,只有大夫觉得你得了什么传染性的疾病之后,才会带着这个看病以免被传染。

不说过敏的事情,柳絮纷飞的场面还是很唯美的,陈家村村口这棵大柳树不知道活了多少年,长得又高又大,这会儿飘动着枝条失落种子,看起来犹如一幅画卷。

赵炳生首先叫道:“阿福,你们村口这大柳树也太大了,看起来比我们村那些好看多了。”

胡明河在旁边笑了一下,提醒道:“此时此刻,你们不是得赋诗一首吗,光说好大好看有什么意思?”

孙光宗却说道:“得了得了,可别比赛赋诗,这还没到正经的点呢,我准备的那几首诗不得先用光了,到时候可得出洋相了。”

既然来了陈家村,赵九福自然不能直接带着他们上山,得先去家里头坐一坐拜访一下。

没等他们进门,老赵头和老陈氏都迎了出来,满脸笑容的说道:“这位就是阿福的先生吧,顾先生快请进,几位秀才公也请进。”

这一次顾训导倒是客气的很,笑着拱手说道:“老丈人,老太太,我等打扰了。”

“不打扰不打扰,你们能来,老头子高兴的很。”老赵头笑得合不拢嘴。

桌上已经摆着好几样的点心,有些是自家做的,有些是镇上买来的,老陈氏已经手脚麻利的泡了茶水出来,茶叶是自家炒制的味道一般,但几个人都十分捧场,老陈氏更是高兴。

三俩句话的功夫,老赵头与顾训导倒是说的挺好,顾训导这个人平日里在县学里头放浪形骸没个正形,如今在学生父母的面前倒是一副读书人的样子。

老赵头显然被他这幅样子骗了,还没说几句话呢,就开始交代赵九福的根底,差点没把他小时候尿床的事情都拿出来说道。

眼看越说越深入,赵九福连忙说道:“爹,酿,不如我先带着先生和朋友们去山上看看,赏赏花,等看好了玩累了再回来歇息。”

老赵头一听,连忙停了自己的话茬,拍着脑袋说道:“哎,看我,说的高兴都忘了时间,顾先生,那你们赶紧出发吧,好好玩,玩得尽兴。”

从赵家出来,赵九福就带着四人往小山头走过去,一边走赵炳生就笑着说道:“阿福,你爹娘太热情了,看着就跟我爹娘似的。”

可不是吗,赵炳生的爹娘也都是农家人,待人处事的方法跟老赵家确实是有些相似。

旁边的胡明河扑哧一笑,问道:“阿生,你这是又想给自己认一对爹娘啦。”

赵炳生翻了个白眼,追着胡明河就要打人,两人在天野之间追逐打闹,倒是真有了几分孩子气,与平时斯斯文文的文人形象截然不同。

孙光宗摇了摇头,一脸受不了的喊道:“你俩小心点,别到时候掉人家沟里了。”

顾训导倒是也不管他们如何,自顾自看着周围的风景,几个人的脚步都不算慢,很快小山头就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一日天气不算好,天地之间有些雾蒙蒙的,但正是因为有着一股子水蒸气在,愈发显得那小山头不平凡起来。

赵九福平时看的习惯了,反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只知道山头的风景不错。

但其余四人眼中,这个小山头不算高,不算大,此时此刻却云雾氤氲,仙气缥缈,距离远的时候依稀能够看见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的各色花朵,因为种的都是常见的树,花色也集中在白色和红色两样,花色少,却越发清丽脱俗。

作为举人和秀才,他们的审美都是极其在线的,就连方才在打闹玩耍的赵炳生胡明河两人都停了下来,纷纷抬头去看那少见的美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顾训导忍不住念出一首诗,旁人听着,除了寺庙对不上之外,其余可不就是如此。

站在远处看了一会儿,五人才慢慢的走近了一些,不得不说,云雾缠绕的天气之中,远观山景才是最好的,靠的近了反倒是失去了那一股子仙气。

不过人都来了,总不能只是远远一观,走到山脚下,几个人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草堆,那是山头上的草被拔下来之后,来不及运走随意堆起来的草垛子。

里头有些已经晒干了,有些却还摊开着,与山头的风景格格不入,却自有几分农家才有的烟火气息,尤其是这一片地方生长着一片白色的小花,单单一朵看不起眼,这一天却开出了一片,簇拥的那些草垛子都美丽了几分。

第74章 赏花

微风习习,吹散了清晨的迷雾,独属于春天才有的温暖却透彻的阳光洋洋洒洒的落下,落到树叶上,落到花瓣中,落到地面上,让露珠都显得晶莹起来。

五个人站在杏花林中,抬头就能看见白色的花瓣随着微风落下,有些调皮的沾在人的发丝上,平白无故的让少年郎都多了几分娇羞。

落花有意,少年无情,赵九福随手将发丝间的花瓣摘下,笑着指了指前面的大石块说道:“先生,不如我们在此地歇一歇吧。”

这地方是他们修整山头的时候发现的,位于半山腰的位置,这一块的大青石较为平整,稍微整理一下就能走下来休息,老赵头想着左右这山头都是自家了,难免有人会上来,索性就稍微收拾了一下,又在避风避雨的地方搭了个茅草屋,屋子里头放着折叠桌和板凳。

顾训导站在大青石前往下看,只觉得不远处的陈家村一派农家景象倒是也有趣,他倒是有心再往上走,但见其余几人都有些累了,便答应了下来。

赵九福已经手脚麻利的将折叠桌和板凳搬了出来,板凳就两个,稍微擦了一下让顾训导坐下,其余人都不好意思去坐剩下的凳子。

赵九福见状,索性从背篓里头拿出抹布擦了擦大青石,让他们直接在石头上坐下来。

胡明河首先忍不住坐下来,他是典型的文弱书生,爬了半个山头就有些吃不消了。孙光宗略好一些,主要是他的身体比胡明河好,相比起来,农家子出生的赵炳生就比他们强多了。

等他们坐好,赵九福又从背篓里头取出一壶茶几个小杯子,甚至还有一盘子点心,这都是老陈氏提前准备好了的,赵九福也就是背上来而已。

那头的顾训导一看,倒是笑了起来:“赵九福,你这是上山踏青呢,还是上山野餐呢?”

赵九福也不害臊,笑嘻嘻的说道:“先生,我就不能上山踏青顺便野餐吗,你们应该都渴了吧,先来喝点水,吃点东西,咱们歇一歇有力气了再走。”

顾训导说话气人,吃起东西来倒是一点儿也不客气,一入口这茶水居然还是温热的,心中对赵家人更是有好感,说实话,方才他见着赵九福父母的时候还觉得奇怪,明明只是最为普通的农家人,却能养出这么一个四平八稳心思细腻、却又不失锐气的孩子。

赵九福一一给他们倒茶,胡明河喝了一口茶,总算是缓过神来,看着周围的风景就说了一句:“桃花杏花梨花,我还是最喜欢杏花一些,桃花美则美矣,过于艳丽;梨同离,意思总有积分不好,倒是杏花不错,看起来冰清玉洁不说,杏子也好吃。”

赵九福还以为他会说出多高深的话来,谁知道最后结尾却道杏子好吃,他反问道:“桃花杏花梨花,原本就是天地万物之中三种不同的花朵罢了,不管是艳丽还是离别,都是我们强加于花花草草的,倒是好吃两字,我还是觉得桃子好吃。”

这话一说,另一头的孙光宗也有话要说:“桃子是好吃,杏子也好吃,不过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梨子,梨子这东西好,能生津润燥,消热化痰。”

这时候赵炳生插进来说了一句:“都不错都不错,不管是桃子杏子还是梨子,我都吃,都好吃,这个有什么好争的。”

其余三人对视一眼,意识到他们居然不在看花,反倒是商量哪一种果子好吃,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倒是有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

另一头的顾训导微微摇头,看着几个年轻人笑闹的模样忍俊不禁,在县学里头能得几位同窗好友,也是人世间难得的事情,他乐意看见他们这般欢喜。

赵炳生见他们都笑了,也跟着笑了起来,却又说道:“你们可真是煞风景,这里山好水好风景好,怎么就顾着说吃喝拉撒的事情了。”

赵九福听他这般说,忽然笑着问道:“阿生,你不是带着你的笛子吗,不如为大家吹奏一曲,也不算辜负了良辰美景?”

赵炳生微微一愣,下意识的瞧了一眼顾训导。

顾训导却依旧在慢条斯理的喝茶,见他看着自己只是淡淡说道:“看我做什么,你想吹就吹,左右我也不会今天来骂你。”

赵炳生嘿嘿一笑,果然从腰间解下自己的长笛,坐在青石上测试了两声,就吹起一首小曲来,曲子悠扬欢快,倒是比他平时在县学里头练习的水准都要好。

赵九福听着调子觉得有些熟悉,仔细一想才发现是他们戴河镇本地的一首民谣,最是朗朗上口,当然在专业人员的眼中怕是难等大雅之堂的,他听着却觉得挺好。

一首曲末,众人纷纷拍手表示好听,赵炳生摸了摸自己的笛子,笑嘻嘻的说道:“各位同窗捧场了,谢谢嘞。”

顾训导见他耍宝的样子摇了摇头,暗道这大约就是还未成亲的缘故,男人一旦成了亲性情就会沉稳许多,也就是这几个都没有家室牵累,这会儿才这般轻松。

赵炳生吹完之后,胡明河也主动用洞箫献曲一首,吹得也十分动听。

赵九福还未学会琴,就算是学会了这会儿也没有琴,孙光宗学的乐器也是琴,自然这会儿也不适合演奏的。

等胡明河吹完之后,赵九福眼睛一动,忽然看向顾训导问道:“顾先生,既然大家都有此雅兴,不如您也来凑个趣?”

旁边三人都惊讶的看着他,一副赵九福你胆儿太肥的样子,在他们眼中,顾训导虽然平时不爱骂人,但好歹也是先生,还是个不太好说话的先生,今日一块儿出门已经难得,这会儿赵九福居然还异想天开的让先生给他们吹曲儿!

更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顾训导不但没有生气,反倒是眉头微微一挑,示意赵炳生将笛子给他用,赵炳生晕晕乎乎的将自己的笛子递了过去。

下一刻,他们就认识到什么才叫高手,相比起来方才赵炳生吹笛子都跟闹着玩儿似的,那竹笛在顾训导的手中才被发挥到极致,悠扬的声音让人沉迷其中。

顾训导放下手中的长笛,笛声却似乎还在天地之间飘荡,赵九福忍不住抬头去看这位先生,这个时候他似乎才恍然发现,自己的这位先生并不普通,即使是站在荒野之地,乡野之间,他身上的气质也与常人不同,颇有几分出尘。

忽然,顾训导微微一笑,伸手忽然捏了一把赵九福的脸颊,方才那种出尘的感觉完全消失了,赵九福猛地捂住自己的脸颊惊恐的看着他。

顾训导这才哈哈笑道:“小子,方才你是什么眼神,看你先生跟看神仙似的,不就是一首曲子吗,只要你花心思好好练习,以后你也可以的。”

赵九福一下子被挑动了心思,一想到自己某一天也能坐在林间弹奏美妙的音乐,一开始枯燥的理论课似乎也不那么枯燥了。

他显然没有想过一件事,那就是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天分的,他能读书,却不一定能弹琴,就算是学会了弹琴,要达到顾训导这种随便什么乐器都能来一首并且好听的程度需要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