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帘动了动, 紧接着一个侍女从里面探身出来,侧过身挽起帘子,一个穿着紫色衣裙的女子随即出现在萧景铎的视线里。

萧景铎讶异地挑了挑眉:“郡主?”

太子之女才可受封郡主, 普天之下能被称为郡主的只有一位。萧景铎发现那两个府兵的靴子精良, 一看就知训练有素装备一流, 绝不会是京兆府的巡逻兵, 这才跟着他们走,想看看这两人到底搞什么花招。可是萧景铎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两人居然是东宫的人。

容珂扶着宫女的手,从车辕跳到地面。宫女蹲下身,小心地替她整理裙裾,她却偏头看向萧景铎,轻轻笑了笑:“敢当街和鬼兵抢人,你胆子倒大!”

萧景铎连忙行礼:“萧景铎见过郡主。”

“起来吧,我记得你叫萧景铎。”

萧景铎轻轻一笑,站直了身体。

“看来你也听说了鬼兵传闻?”容珂笑着问道。

容珂话中不乏调侃,显然她也对所谓鬼兵不屑一顾,而且清楚地知道这不过是一种瘟疫,鬼神之谈实属荒谬。

萧景铎也颔首表示同意:“不错,这本是一种瘟疫,但这种病闻所未闻、前所未见,这才被民众以讹传讹,传成了…”

萧景铎理智地吞下了接下来的话,他可没忘记,面前这位小郡主就是皇帝的嫡亲血脉,虽说当年皇帝弑兄逼宫和她没关系,但是她的父亲太子,却一定是参与其中的。

他不知为何鬼兵和悯太子扯上了关系,但是在这个小姑娘面前,警觉些绝没错。

容珂果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反而问道:“你对疫病有所了解?”

“不敢,只是随着明觉大师在病坊行了几年医罢了,仅略通一二。”

“但我看你信誓旦旦,可不像略学了一二。”

“郡主过奖。”

容珂轻轻笑了下,道:“行了,懒得和你说这些。我只问你,你刚才也见了城南的情况,你对所谓鬼手印可有想法?”

说起正事,萧景铎也严肃起来:“不敢说,没见到鬼手印患者前,我不敢妄下断言。”

“好。”容珂点了点头,“随我来。”

容珂的马车绕过重重守卫,停在一个小巷前。一个侍卫确定左右无人后,屈指敲了敲巷中的侧门,没一会,门悄悄开了。

东宫的侍卫将一个令牌放到萧景铎手里,压低声音道:“萧郎君,我只能送你到这儿。里面存放着许多身有黑手印之人的尸首,遇到人你只管出示这枚令牌即可,你自己小心。”

萧景铎低头看了眼手中令牌,心中颇为无奈。

竟然是京兆府的牌子,这位小郡主玩起栽赃嫁祸这一手,还真是炉火纯青。

萧景铎摇了摇头就不再计较,他也知晓轻重,很快就收敛心神,闪身进去了。

等萧景铎从殡坊出来,神情已经非常严肃了。

看到萧景铎的表情,容珂毫不意外,只是问道:“你看如何?”

萧景铎第一次见到这样怪异的瘟疫,他一边回想方才看到的情形,一边推测道:“此病极怪,我开始以为这只是一种寻常疫病,但是坊中逝者身上却有黑色斑点,乍看上去,确实像手印一般。”

“所以才得名鬼手印,鬼兵之说亦是由此而起。”容珂接话。

“我从没有见过这种病症,染病时还好好的,死后反而会出现黑斑。而且听说,并不是所有病人故去后都会出现黑手印。这种病症我闻所未闻,不敢妄言,等我回去翻阅医书后,再行禀告郡主。”

容珂叹了口气:“太医署的医师也是这样说,罢了,本也急不得。”

萧景铎没有接话,他心中沉重地想,这种病史料中从无记载,而且传染快死亡率高,如果这是一种新的瘟疫,那简直不能更糟糕了。

容珂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她想的甚至还要再多一点。

“鬼手印”这种瘟疫出现后,很快就闹得人心惶惶,甚至传出了悯太子带鬼兵报复世人的说法。幕后之人的心思并不难猜,他就是想借悯太子之名,来攻击当今皇帝继位不正。可是无论世人怎样诟病秦王,他也已经登基做了皇帝,甚至悯太子都死了,还能怎么办?所以真正受到巨大冲击的,乃是东宫太子。

毕竟当年太后寻死觅活,愣是保下了长子的一对血脉。当初明明说那是一对双胞胎女儿,但随着孩子长大,性别再也掩饰不住,太后的真正用意也浮上水面。

那明明是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悯太子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不假,可是其中较小的妹妹,被人偷偷换成了男孩,也就是悯太子最小的那个庶子。

现在悯太子的传言甚嚣尘上,皇帝他弑兄登位,民间的流言不再能影响到他,但是太子却不得不顾忌悯太子遗留的那个男嗣。

所以太子无论于公于私,都需要赶快平定这场瘟疫,于公太子是一国储君,为民除害是他的职责,于私他是皇位继承人,鬼兵和悯太子的谣言已经威胁到他的继承人位置。

容珂暗笑自己真是急晕了头,居然寄希望于一个少年。她揉了揉眉心,对萧景铎说道:“今日辛苦你了,你的家仆估计已经等急了,你先回去罢。”

“好,郡主慢走。”萧景铎点头,目送容珂登上马车,她进车之时,突然顿住身,转过头恶狠狠地对萧景铎说:“今日你是被京兆府的人叫走了,不许说你见过我!”

“…好。”

萧景铎这回确定了,容珂她确实是偷跑出来的,还要强行栽赃给京兆府。

萧景铎心里偷偷地想,摊上这样一位任性的小祖宗,伺候容珂的人可真是倒了血霉。

等萧景铎慢悠悠地走回原地,守在那里的下人已经要哭了。他们看到萧景铎,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扑过来:“大郎君你可算回来了!你刚刚去哪儿了?”

萧景铎极短地停顿了一瞬,道:“京兆府的人唤我过去,问了些事情。”

“啊?”两个下人简直目瞪口呆,“他们竟然这样不讲道理?郎君,京兆府问了些什么?”

萧景铎没有解释,而是问道:“什么时候了?该回府了罢。”

两个下人这才如梦初醒,他们今天明明是出来接大郎君回府的,为什么耽误了这么久!

“对,郎君我们赶紧回去吧,老夫人和侯夫人该着急了!”

两个下人急得团团转,萧景铎本人却从容的很,他慢悠悠地上马,慢悠悠地驾着马往前走,那速度慢到令人发指。

没错,萧景铎一点都不想回到那座府邸。

这三年他住在宽松又安静的清源寺,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早自在惯了。然而一旦习惯了自由的生活,就再也不想回到压抑的定勇侯府,更别说还要成日看到讨厌的人。

而且萧景铎在清源寺这三年,读了许多书,也接触了许多名儒,学识的积淀足够,但是要考取科举,少不得要寻师父专门指点。一旦回到定勇侯府,以吴君茹的性格,会让他安安心心备考才有鬼。

萧景铎顿觉糟心,吴君茹这个人实在是太烦了,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却偏偏满肚子阴谋诡计,然而他却碍于孝道不能直接动手。若是能解决吴君茹此人,或者再不用住在定勇侯府,这该多好。

然而对于如今的萧景铎来说,实现这两个愿望都非常艰难。

即使萧景铎再磨蹭,定勇侯府到底还是到了。

萧景铎敲开了定勇侯府的侧门,看门的人盯着他看了良久,才如梦初醒般地朝里面大喊:“大郎君回来啦!”

整个定勇侯府都被这句话惊起,老夫人在高寿堂看到萧景铎时,愣了好一会才点头喃喃:“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吴君茹站在老夫人身侧,仅仅抬头看了萧景铎一眼,就又转过身,逗弄被仆妇抱在怀里的萧景业。

萧景业就是吴君茹三年前生下的儿子,萧家男郎这一辈从景字,四郎君以业为名,可见吴君茹的野心,和萧英对二儿子的期望。

萧二婶和萧三婶还是老样子,只不过从头到脚都换上了绫罗绸缎,举手投足再也看不到从前村妇的影子,已经完全是贵夫人模样。萧玉芳三个姐妹也养白了皮肤,再加上五官张开,环翠满头,竟都成了不折不扣的美人。

而其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前来投奔萧英的萧素一家,其中程慧真尤甚。程慧真年龄不及萧玉芳等人,还没有展露出少女玲珑美,可是她嘴边自带三分笑意,再加上一双眼珠湿润狡黠,观之可亲,让人不自觉生出亲近之感。察觉到萧景铎的视线,程慧真对萧景铎甜甜一笑,她还要再说些什么,却发现萧景铎已经移开目光了。

萧景铎打量了一圈,就不动神色地收回视线。他在打量萧家众人的同时,这些人也在打量萧景铎。

老夫人等人感慨万千,各有各的心思,但此时此刻她们都在想同一件事。

三年不见,萧景铎怎么像脱胎换骨了一般?不光是身形拔高,脊背变宽,也不是五官长开,轮廓变硬,而是他整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了。仿佛是一块原石经过了打磨,逐渐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芒来。

萧景铎早在三年前就和家里闹翻,他去高寿堂走个过场,确保自己不会被扣上不孝的罪名后,就立马回清泽院了。

清泽院和他离开前一模一样,仿佛这三年的空缺并不曾发生。萧景铎的手刚刚碰到院门,门就猛地从里面打开了。

“大郎君,你回来了!”秋菊含着泪,哽咽地喊道。

“对,我回来了。”萧景铎微微笑道。

是的,他回来了,回来清算三年前的旧账。

.

秋菊给萧景铎端上茶盏,一边倒水,一边和萧景铎叙说这三年府中的变化:“…大郎君你有所不知,这三年我们府上添了好多口人,文娘子和卓娘子各生了一个姑娘,除了四郎君,你还多了两个妹妹呢!”

按族中的序齿,萧景铎是长兄,其次是萧景虎、萧景武,分别排第二、第三,启元二年吴君茹生下萧英的第二个儿子,取名萧景业,是府中的第四个郎君。没想到到现在,萧英又添了两个庶女,排行在萧玉芳三姐妹之后,分别是四娘、五娘。

萧景铎才没心思管这些,他又问道:“这些年清泽院可有变动?”

“哦,侯夫人见我一个人守着院子辛苦,就又拨了个人过来。”秋菊抬高了声音,喊道,“芙蓉,快进来拜见大郎君!”

那个唤作芙蓉的丫头畏畏缩缩地走到屋内,跪下给萧景铎磕头:“奴婢芙蓉,见过大郎君。”

萧景铎不想说话,抬头看了秋菊一眼。

秋菊被萧景铎这样的眼神扫得委屈,她瘪了瘪嘴,叫屈道:“大郎君你这是什么眼神,奴知道自己笨,可还不至于这样愚钝。芙蓉在院子里陪了我两年,我对她知根知底,再信赖不过。她这人绝对没问题,什么差事都抢着做,就连这次烧水都是她来的呢!”

萧景铎低头瞥了眼茶水,顿时不想喝了。芙蓉许是察觉到萧景铎的怀疑,连忙凑过来说道:“奴发誓,芙蓉对大郎君忠心耿耿。若大郎君还是不信,不妨用银针检验茶水,看看奴婢有没有不轨之心。”

萧景铎什么都没说,只是随意地将茶杯递给秋菊,秋菊愣了一下,没想到萧景铎竟然真的要验毒。她拿出银针,随口嘟囔:“郎君你真是谨慎…看,我就说嘛,芙蓉没问题的!”

片刻过去,半探入茶水中的银针依旧雪亮如旧。萧景铎点了点头,端起另一杯茶,芙蓉低着头,耳朵却机警地立着。

眼看那杯水就要碰到嘴唇,却突然又顿住了,萧景铎回过头,含笑看着芙蓉:“你似乎很想看我喝下去。”

芙蓉胆怯地缩着肩膀,弱弱地问:“大郎君您在说什么,奴婢听不懂。”

“听不懂?”萧景铎笑了,漫不经心地转着茶杯,道:“她把东西交给你时,没告诉你具体用途吗?”

“大郎君,奴真的冤枉,奴绝无异心!”芙低头伏在地上,眼泪啪嗒一声砸在青砖上,“奴敢以性命担保,茶水绝无问题!既然郎君不信奴,奴愿以死明志。”

“好,既然你脾气这么烈,那我也用不着你以死明志。”萧景铎收敛了笑意,伸长胳膊,将那杯水递给芙蓉,“既然你说水里没毒,那不妨你来喝了吧。”

芙蓉满脸泪痕地跪在地上,看到萧景铎将水递到她面前,她浑身颤了颤,似乎想躲却又生生忍住。

萧景铎见状收回杯子,也懒得为难她一个奴婢。“水确实没问题,可是杯子呢?”

秋菊已经被这番变故吓傻了,她哆哆嗦嗦地问:“郎君,杯子我看过好几次,光洁如新,有什么问题?”

萧景铎将崭新的茶杯侧过,借着光,隐约能在杯壁上看到白色的漂浮物,但是在茶叶的掩饰下,已经很难发觉了。

他才刚回来,就送了他这样大的一份礼。萧景铎冷不丁问道:“夫人给了你什么好处?”

芙蓉悚然一惊:“不,不是,没有…”

“我又没说是哪位夫人,你怕什么。”萧景铎点点头,“看你这表现,是吴君茹无疑了。”

芙蓉身体颤抖的更厉害,几乎整个身体都伏在地面上。

萧景铎却毫无怜香惜玉之心,连个眼神都懒得分给芙蓉。他转了转茶杯,眼底浮上冷意。

芙蓉说的没错,茶水茶叶都没有任何问题,包括之前银针验毒也只是幌子,只是想打消萧景铎的疑心罢了。

这确实是吴君茹的一概风格,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可惜她没料到,萧景铎在清源寺待了三年,随同明觉大师治过无数疫病病人,他的医术和见识早已和三年前有了天壤之别。这套茶具里漂浮的白色细物,分明是天花病人脱下来的病痂。

天花此病极其凶险,被传染者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一,即使侥幸逃过,脸上也要落下麻子,终身不褪。而做官第一条便是要五官周正,身无恶疾,脸上全是麻子的人怎么能做官?

天花这种疫病传染性极烈,而且通过掉落的病痂感染,接触到的人少有逃脱的。吴君茹将天花病人的落痂藏到水杯里,用茶水掩饰,还让芙蓉故弄玄虚,好掩盖真正的杀招,毕竟用银针怎么可能验出天花来?萧景铎如果真的喝下这杯水,就算能熬过天花,恐怕也要落下麻子,再难考科举做官了。

吴君茹这一招真的是既毒且恶,竟然想让他染上天花,这可是人人谈之色变的恶疾!

听萧景铎解释完,连秋菊都觉得遍体生凉:“竟然是天花…天哪!大郎君,是我识人不清,险些害了大郎君,奴有罪…”

“行了,她为了今日,派人来你身边潜伏两年,你怎么会是她的对手。”萧景铎淡淡说道,“起来吧。”

秋菊擦着泪直起身,说话的声音还在颤:“大郎君,我们这可怎么办才好?”

萧景铎看着手中的杯子,突然笑了下。

他和吴君茹的新仇旧怨,不妨就从这只染了天花的杯子开始。

第29章 怪病

萧景铎察觉出茶杯有异常, 他回头扫了芙蓉一眼, 芙蓉这时已经彻底瘫软在地, 她怯怯喊了一声“大郎君”, 双眼如雾,我见犹怜。

萧景铎却毫不犹豫地吩咐秋菊:“将她关到耳房里,小心看着。待会我给她配一副药, 你就能轻松些了。”

芙蓉更加惊恐, 什么叫秋菊就能轻松些?他要给她喝什么药?

这个问题,直到芙蓉昏睡过去都没有想通。

秋菊处理好芙蓉后, 这才来书房找萧景铎:“郎君, 我按你说的做好了。都怪我轻信于人, 我这就将这套不祥的茶具烧了!”

“且慢,还不急。”萧景铎唤住秋菊, 对她说,“你还不急着做这些,我另有事情要你去办。”

萧景铎说完之后,秋菊有些愣怔。萧景铎奇怪地问:“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觉得大郎君和以前不一样了。”

“都三年过去了, 我自然不一样了。”萧景铎失笑。

秋菊摇摇头,道,“不是长相和身高, 是一种我也说不出来的东西。我记得三年郎君离府时, 尖锐冷淡, 不苟言笑, 现在则内敛了很多,不像原来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是说话时不怒自威,更有气势了!”

萧景铎对此仅是笑了笑,三年前他刚刚逝母,还接连遭到吴君茹、萧英等人的迫害,自然满心仇恨,尖利的像个刺猬一样。但是清源寺这三年他日夜与书籍和佛经为伴,接触的俱是温和有礼的得道高僧、文人大儒,耳濡目染之下,他的性情也平缓下来,不再锋芒毕露,浑身带刺。但是少年的经历,又注定让他无法成为一个好脾气的人。

“这样很好。”秋菊含泪说道,“大郎君外和内刚,既不会冷淡拒人,也不会被人欺负,这多好!”

“好了,别哭了。”因为赵秀兰的缘故,萧景铎特别害怕女人的泪水,现在秋菊又是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萧景铎眉心开始疼,只能干巴巴地安慰。

“嗯,我不哭,郎君交待给我的事情还没办呢,要哭也得回来后再哭。”秋菊用力擦去眼泪,一本正经地说道。

萧景铎僵硬着点头:“好。”

秋菊走后,清泽院恢复平静,萧景铎心里还记挂着白日的疫病,他从行李中拿出医书,一卷卷地翻阅。

这种奇怪的病,究竟是什么?又要如何用药?

外祖父的医书里记录了许多偏方,萧景铎正凝神细看,猛不防听到一声细微的吱呀声,然后程慧真的声音随即响起。

“大表兄,你在吗?”

萧景铎顿觉头疼,程慧真到底想做什么,为什么时时刻刻都要缠着他?

程慧真带着温软的笑意,快步跑到萧景铎身边,亲昵地和萧景铎说话:“表兄,你白天去哪儿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等了你好久!”

萧景铎往旁边挪,和程慧真拉开距离:“这是我的事,你问这些做什么?”

“我只是关心表兄罢了,不是存心打听表兄行程的!”程慧真连忙解释。上辈子程慧真曾听说,萧景铎很忌讳别人打听他的行动,那时萧景铎已经入朝为官,握权一方。程慧真当时还感叹萧景铎竟然这样谨慎,怪不得升官极快,没想到早在他少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这些习惯。

程慧真生怕萧景铎误会,赶紧撇清自己后,才偷眼去看萧景铎的神色。好在萧景铎脸色如常,看起来并不像生气,程慧真这才放下心,继续以亲昵的口吻说道:“大表兄,这几日长安里怪病肆虐,我给你做了一个香包,只要佩戴在身上,就绝不会染病!”

萧景铎并不大信,太医署这么多名医都对这次瘟疫束手无策,他自己甚至连这是什么病都没有查出来,程慧真怎么敢说这种话?

可是程慧真已经将香囊递到他面前,萧景铎碍于情面,只好伸手接了过来。他鼻子动了动,心中突然一咯噔。

这个香味怎么会这样熟悉?萧景铎不着痕迹地朝外祖父的医书上扫了一眼,这不正是他刚刚在看的方子吗,程慧真怎么会知道?而且时间还如此凑巧。

萧景铎眼中闪过暗芒,他不动神色地问程慧真:“这个香包里放了什么,味道怎么没闻过?”

程慧真对此十分自豪:“香囊里放了药材,专门克制这次的怪病。只要将这个戴在身边,保准不会生病!”

“哦?竟然有这种奇效。”萧景铎手里把玩着香囊,状似无意地问,“这个方子是从哪里来的?”

程慧真卡了一下,上辈子也爆发了鬼兵瘟疫,那时长安人心惶惶,她躲在府中害怕的浑身发抖,直到一个月后,朝廷发布了一个药方,非但治好了城中的瘟疫,就连鬼兵也被驱走。百姓见此奇效,自然争相传抄,定勇侯府也不例外,萧素按照朝廷公文的方法配了好几个香囊,强行塞给程慧真,程慧真也因此记住了那个神奇的方子。等她重生回来后,前世的瘟疫再一次发生,这回程慧真知道了治病的方法,自然会提早准备。她隐约记得药方中的主要材料,按照药方,她配制了好几个治病保命的药香囊,然后一一散发给亲近之人。程慧真特意留了一个出来,就是为了此刻拿到萧景铎面前讨好感。如今萧景铎果然被她的方子吸引,程慧真心中得意的同时,也有些尴尬。

这个药方并不是她想出来的,但是既然她能重生回来,想必这就是老天的指使,所以她借用一些东西,想来前世药方的真正提供者也不会在意。

于是程慧真眼睛都不眨地说道:“这是我想出来的。”

萧景铎挑了挑眉,对此没有发表意见,而是问道:“你在何处看来的?”

“不记得,兴许是哪本书上。”程慧真作势捂了捂额头,“我想不起来了。”

程慧真是真的想不起来,前世这个药方饱受赞誉,但是提供药方之人却从始至终都没有现身。既然是无主之物,那程慧真就大方地拿来用了。

萧景铎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他收起香囊,然后开始赶客:“天色不早了,男女有别,表妹早些回去吧。”

程慧真恋恋不舍地起身,她还有好些话没说呢,实在不想就这样离开。但是萧景铎已经这样说了,程慧真还能怎么办?程慧真感到沮丧,三年过去了,为什么表兄还是这样冷漠?随即程慧真又安慰自己,今日他肯收下自己的香囊,这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滴水穿石,萧景铎一定会渐渐接纳她,喜欢她的。

程慧真一步三回头地走了,等院子里再无人声后,萧景铎拿出方才的香囊,将里面的药材小心地倒了出来。

萧景铎在灯下细细辨认,藜芦,踯躅花,丹皮,白术…没错,虽然有些细枝末节不同,但是主体和他刚才查看的那个方子一模一样,只不过配比完全不对,像是一个不懂药理的人瞎配的。萧景铎放下药材,心中感到难言的怪异。程慧真说这个药方是她自己配的,萧景铎全然不信,显然程慧真对药理一窍不通,怎么可能配出药来?既然不是她,那程慧真又如何敢拿出一个香囊,信誓旦旦地说这是克制瘟疫的方子?

萧景铎越想越不对劲,他干脆打开外祖父留下的医书,细细研读这个名为“赤热散”的方子。他方才就在考虑赤热散能不能治愈余家老汉的疫病,被程慧真这样一打岔,萧景铎对赤热散愈发好奇,研究也更加细致起来。

萧景铎从前拿到医书,虽然能照模样抓药开药,但是那仅是生搬硬套,事实上他对这些方子一窍不通,可是如今他和明觉大师学了医理,再看外祖父的医书就豁然开朗,非但能看懂各个药方的机理,甚至还能酌情调整配比、增删辅药。这实在是飞跃性的进步,和三年前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萧景铎一直研究到半夜才睡,第二天秋菊看到萧景铎被吓了一跳:“郎君,你的眼睛怎么了?”

萧景铎睡得太晚,如今眼中净是血丝,他揉了揉眉心,打起精神道:“我今日还要出门,你自己小心看着芙蓉,按我昨天的吩咐,定时给她灌一碗药就行。”

秋菊愣愣地点头,她还要再说什么,就听到院门被敲响,一个下人在外喊道:“奴婢来送饭,大郎君可起了?”

“是大厨房的人来送饭了。”秋菊连忙跑去开门,“早起了,姐姐快进来!”

送饭的婢女提着食盒,恭敬地给萧景铎行礼后,就随着秋菊往屋里走。秋菊殷勤地把送饭婢女引进来,笑着问道:“往日都是我去厨房取,今日怎么是姐姐亲自过来给我们送饭?”

婢女笑容不变,说道:“往日只有你和芙蓉两个人,随意一些也无碍,但是如今大郎君回来了,当然不能怠慢。说起来,今日怎么不见芙蓉?”

秋菊慌了一下,赶紧稳住,说道:“她出去打水了,姐姐若是找她,我这就叫她回来!”

“不必。”送饭婢女连忙拦住,她朝正屋桌上那套天青色的茶具扫了一眼,嘴边倏忽绽出些许笑意,“我就是随口问问,哪用你特意来寻?既然饭已送到,我就先走了。”

送饭婢女走出屋子,看到萧景铎站在廊下,她殷勤地对萧景铎问好:“奴见过大郎君,大郎君安好!”

萧景铎点头,嘴边挂着淡淡的笑意。看到萧景铎对自己态度这样好,送饭婢女心中更加开怀,她步履轻快地走出清泽院,出门前还细心地关上院门。

萧景铎唇边的笑意更深,秋菊走到萧景铎身边,不解地问:“郎君,我按你吩咐的做了,她果然没有起疑。可是我还是不太明白,既然那套天青茶具染了天花,我们为什么还要留着,甚至要换一套一模一样的摆在外面?”

“茶具没有换,昨日也没有发作下人,你说这说明了什么?”

“啊?”秋菊张大嘴,“说明了什么?”

萧景铎揉眉,他怎么这么笨,居然指望起秋菊来。萧景铎只能说得更通透些:“若我们发现了茶盏中有东西,必然不肯继续用下去,可是如今我们换上了另一套一模一样的,在吴君茹眼中,她只会以为这是同一套,以她那自视甚高的性格,一定觉得我没有识破她的计谋,喝下了种有天花的茶水。”

萧景铎笑了笑,颇有些讽刺地说道:“等着吧,这个侍女很快就会和吴君茹禀报,想必用不了多久,吴君茹就会封锁清泽院,全心全意地等着我病发了。”

秋菊似懂非懂:“郎君,那套染了天花的茶具该怎么办?这种东西晦气的很,我们还要留着吗?”

“当然要。”萧景铎笑了,语焉不详地说,“我要留着,给吴君茹送一份大礼。”

秋菊点头,她没意见,都听大郎君的。萧景铎处理好侯府的事情,就要动身去忙城外的正事,出门前,他对秋菊吩咐道:“我这几日都要出门,你小心看着芙蓉,不要让她跑出去,其他人也不要放进来,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诺。”

第30章 瘟疫

萧景铎从侯府出来后, 直奔城南。

昨天身边跟着下人, 他不好细查, 现在没了不相干的人, 萧景铎也终于能施展开手脚。

他先去了余翁家里,余翁就是昨日他救下的老人家,萧景铎作为医者, 自然要去探查病人的情况。余翁病情还是老样子, 但好在没有恶化,萧景铎忧心不已, 但余家其他人却喜出望外, 不住对萧景铎道谢。

把脉之后, 萧景铎询问余娘子:“余翁这几日行动可有异常?”

余娘颦着眉想了想,最后摇头:“我也不知, 祖父这几日和往常一样,我也不知他为什么会染病。”

“和往常一样?”萧景铎追问,“他寻常做些什么?”

“祖父天一亮就起身,先是出去打水,等祖父打水回来后我就开始做饭, 饭后阿父等人出门做工,祖父留在家里,要么出去和人聊天, 要么在家里做些琐事。等天黑之后, 我们吃了饭, 随便说说话便睡了, 祖父这几日一直如此,我并不曾注意到有哪里不一样。”

“阿翁这样大的年纪,还每日出门挑水?”

“我们也说过,以后让我弟弟去挑,但是阿翁执意不肯。郎君你有所不知,我们这里许多人家共用一口井,清早在井边能碰到好多熟人,大家总会停下来说一说闲话,这也是一天最重要的消遣之一。我们以为祖父舍不得这些老熟人,这才依着他…”

萧景铎又问了许多,余娘都一一作答。余翁每日的行程极为普通,听起来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萧景铎也拿不准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只好将此事暂且搁置,继续查访其他人家。

他在城南待了一天,直到宵禁时才踩着点回府。一回到清泽院他就将自己锁入书房,仔细梳理今日听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