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都说到了这里,章元敬若是还要推辞的话便有几分不识相了,不得不说,镇北王爷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他出生贫寒,家中无恒财,即使当了官,那点俸禄养活一家人倒是够了,但想要更多却很难,但有了肥皂和琉璃的分红,他这辈子怕是不用发愁了。

第146章 流行

再说吴文辉拿到第一笔肥皂货物的时候,看了看时间就觉得不能再等了, 也不管下头人的劝住, 顶着大雪就出发了。关山下雪早, 他要是路上赶一赶的话, 说不得还能在京城过年,这种新鲜的物件,有什么比过年的时候好卖。

要说他也是个豁得出的,为了赶时间日夜兼程,若不是为了安全的话,怕是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赶路。

紧赶慢赶的,居然真的被他在年前赶到了, 另一头的人早已经得到了消息, 看见他这幅风尘仆仆的模样也是一惊, 忙不得的把人迎进门。

吴家不愧是一家子的商人,但看见那木盒子里头的肥皂时,一个个眼睛都开始发亮,其中一人猛地起身, 拿过一个盒子就说道:“你们且忙, 我去把这东西往宫里头送一份。”

在场的都是人精,一听这话就明白过来,纷纷开始行动起来,有权有势有影响力的夫人小姐,若是不送一份的话,简直对不起他们吴家会专营的名声。

肥皂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香皂却不同,洗完之后身上就能香喷喷的一整天,偏偏还是那种若有似无,远比香囊更加好使,一下子就获得了京城夫人们的喜欢。

没等吴家开始售卖,那些消息灵通的夫人小姐们已经开始派人上门,就为了能先拿到那些精美的香皂,到时候在过年的宴会上能够压过其他人一筹。

对于这些贵族女子而言,香皂是不是真的管用,是不是真的那么灵验,那还是另说,但是人家若是用了,单单自己买不着,用不得,那就是大事儿了。

等到年后请宴的时候,若是谁没带上那种若有似无颇为诱人的香味,那可是要被人笑话的,不管是真喜欢还是假清高,反正可以不用,但绝对不能没有。

当肥皂的第一笔利润摆在镇北王爷的桌案上的时候,琉璃厂才刚刚定制出一批流光溢彩的首饰来,华美的首饰让人看的目不转睛,但是很快的,这些不管放在哪里,都能立刻吸引所有人视线的物件,就被桌上那份薄薄的账簿抢走了所有注意力。

当看清楚账单的时候,就算是见惯了大场面的镇北王爷也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气,要知道距离他们放开了卖肥皂到现在,也不过是个把月而已。

镇北王爷难得耐下心来,一笔笔的看过去,一直看到最后才长长的叹了口气,忍不住说了一句:“算算时间,这些肥皂也该到京城了,只不知道卖的怎么样,可别让这些人亏了本。”

一听这话,前来交接账本的章元敬倒是忍不住笑起来,说道:“咱们给的肥皂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大冬天的走这么一趟虽然辛苦,但赚回来的银子,必定让那些人连冬日都不好好过,就想着赶紧再来一趟,以免被其他人抢走了头筹。”

镇北王爷回过神来,倒是也跟着笑起来:“章大人倒是有自信。”

章元敬微微一笑,又说道:“下官之前便看过吴家的计划,不管是走达官贵人路线的那些精品,还是走老百姓那头的简易肥皂,吴家该想到的都想到了,若是这样还做不好生意的话,吴家这个晋商的名头也没必要再背着了。”

是的,在出发之前,章元敬与那位吴文辉一起商量了种种,将售卖肥皂的计划一一梳理,吴文辉原以为章元敬不通商务,经过这么一回倒是再也不敢小觑了他。

果然,他们准备的充分,得到的下过也是极好的,只看吴文辉敢一掷千金,买空了肥皂坊就知道他对这些玩意儿极有信心了。

如今放在镇北王爷面前的这份账单,其实只是一部分预支款,等吴家开始售卖肥皂,后头的尾款才会慢慢开始支付,这也是章元敬拉着吴家定计划的原因。

但就是这些陆陆续续的预付款,金额也已经超乎他们的预料,这还是冬天太冷,影响到肥皂坊的生产速度,后面下了大雪之后不得不放慢了,这才少了一部分。

不过章元敬今日过来,却不是为了只交上这份让人满意的答卷,见镇北王爷十分满意的样子,他才开口说道:“在肥皂卖出之前,下官也不知利润会这般高,如今拿着三成的分红,倒是有些汗颜了,还是王爷的支持,才让下官能把心底的胡思实现。”

顾廷安忽然抬头看了他一眼,少见的插话打断了章元敬还未出口的言语:“王爷,肥皂坊大获成功,您也得大方一回好好赏赐,让那些工匠们能过一个好年。”

镇北王爷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这个自然,待会儿本王亲自拟旨,你去宣读就是,过几日就是除夕了,也让大家高兴高兴。”

顾廷安自然是笑着应下了,章元敬疑惑的看了他一眼,到底是没把接下去的话说出口。等两人从书房中出来,章元敬倒是开口问道:“顾长吏,方才为何您止住了我的话。”

顾长吏笑了笑,两人踩着雪花一边往外走,他才说道:“我在王爷身边十多年,自问比你更加了解他,王爷并不是多好的性子,但他却有一样好处,给出去的东西从来不心疼。”

章元敬微微挑眉,也明白过来他为什么要岔开话题,他无奈说道:“若不是红利这般惊人,我也不会这会儿开口,到底还是预料的有差。”

顾廷安却说道:“你若是开口,王爷怕是要认为你认为他是个小气之人,反倒是不美了。”

凡是上位者,都不喜欢别人驳了自己的心意,镇北王爷还算是个自制之人,但他这个人也有几分牛脾气,颇有几分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意思在。

章元敬原本可能是好意,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克制和效忠,但说出口之后,却不一定能在镇北王爷这边讨到好,若不是对他有几分喜欢,顾廷安还不乐意开这个口。

章元敬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他自有自己的担心罢了,“只怕肥皂的生意持续下去的话,三年的红利加起来,何止是十万雪花银。”

顾廷安听着却笑了起来,忽然转身拍了一下章元敬的额头,挑眉说道:“看你年纪不大,怎么想的这般多,王爷既然给了,就不会介意,若是介意,他就不会给,你待得久了,就知道他是什么性子了,不管是下头的部署,还是后院的嫔妃,都是如此。”

章元敬心头微微一颤,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顾廷安,不知道这话里头是不是还藏着话,要知道他未来的妻子,孔家的姑娘,可是如今镇北王妃的亲外甥女。

镇北王的后院其实还算简单,但先王妃早逝,继室却无子,世子如今才九岁,据说年幼体弱,并不常出现在人前,章元敬来往王府这么多次,也就远远看见过一次而已。

脑海之中转了一圈儿,章元敬脸上却不动分毫,无论如何,那些事情距离他还太远了,别说这位新王妃无子,就算是有,要长大也得至少十几年呢。

摆定了心思,章元敬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下官就收下了。”

顾廷安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倒是在快要出门的时候提醒了一句:“过几日就是新年,到时候章大人应该要去孔家拜访吧?”

章元敬有些意外的点头:“这个是自然,虽然还未嫁娶,但已经订了亲,那孔校尉就是章某的长辈,大年节的,必定是要去拜访的。”

听到这里,顾廷安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眼神,笑着提醒了一句:“是吗,那到时候章大人可得做好准备,孔校尉有三子,一个比一个身手矫捷,到时候说不定会来了兴致。”

章元敬一听头皮都发麻了,孔小姐有三个庶出的弟弟,这事儿他是知道的,但这三位一直被孔校尉关在兵营中,就是定亲那一日也就是远远看过一眼罢了。

不得不说,如果说孔小姐是个气度风雅,纤纤弱质的姑娘,那这三位就绝对只遗传到孔校尉的威武霸气,就是那远远的看到一眼,就觉得跟三座大山似得。

定亲走得急,这三位都没跟章元敬好好说话,也不知道这一次年节会不会都还回来。

一想到那个场景,章元敬只觉得自己有些不大好了,回到家中,正巧姜氏和孙氏正在准备年礼,瞧见他回来还说道:“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早点也好,快帮奶看看这些合适吗,哎,家里头银子有些不够用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些失礼。”

章元敬过去一看,就知道确实是有些简薄了,这也怪不得姜氏,真不是她省钱抠门,实在是章家的底子大半都办了聘礼,章元敬的俸禄就那么一些,再怎么会掌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会儿还能准备一份还算妥当的,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章元敬这才恍然想起,自己还没把大额收入告知家人呢,他索性将自己的那份红利取出来放到姜氏怀中:“奶,这个你拿着,该置办的就置办,不用省钱。”

姜氏打开一看,顿时惊呆了:“我的乖乖,这么多银子你哪儿来的,咱可不能为了面子好看,办了那些丧良心的事情啊。”

章元敬无奈解释道:“奶,我是那样子的人吗,放心吧,这些银子王爷知道,是他亲自赏给我的分红,这不是肥皂坊那边有了收入,这是一部分。”

姜氏听见是镇北王爷赏的,这才完完全全放了心,抓起账本说道:“行,那我就放心使唤了,哎,将来等你媳妇进门,这些账本我就交给她来管。”

章元敬见她高兴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倒是对镇北王爷更添几分喜欢,说实在的,他并不是一个喜好享受之人,但若是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家里头长辈和妻子都要每天算计着银子,那日子必定没有现在这么痛快的。

第147章 拜年

因为有了银子,虽说人不多, 这一年章家的新年也过的热热闹闹, 章元敬做主, 将余全, 李婶和小翠都叫了进来一起吃团圆饭,作为陪伴了许多年的仆人,他们三个在章家多年,几乎等于是半个亲人了,因为主家和气,在饭桌上他们也并不拘谨。

除夕那一晚,就是姜氏也忍不住喝了一口米酒, 老脸笑得跟菊花似得, 拉着章元敬的手不放, 一边说他争气,光宗耀祖了,一边又念叨着明年新媳妇进门,她就能抱曾孙了。

一提到这个话题, 孙氏眼睛也亮了起来, 还说道:“如今家里头也不缺钱,你们尽管生,十个八个我跟你奶也能给带大了,你尽管放心上衙就是。”

一听见十个八个的数字,章元敬只觉得头皮都发麻了,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惊讶道:“娘,您这是要孙子还是要猪崽子呢,还十个八个,到时候教都教不过来。”

姜氏却难得站在孙氏这一边,拍了一下孙子的手臂,骂道:“你才是猪崽子呢,会不会说话,十个八个怎么了,咱隔壁那家的曾孙加起来,那得有十几个呢。”

章元敬无语,章明林家里头确实是有十几个小子,但问题是人家是四个兄弟,一人分一下也就是三四个,他这一根独苗苗能相比吗,他倒是不嫌累,但也不能把未来媳妇当生育机器不是,不过这话题点到为止,章元敬没有争辩,只是笑着说道:“得嘞,您二老到时候别嫌弃带着累,让我少生几个就成。”

孙氏一听,先忙笑着说道:“我们怎么会嫌累,亲孙子,就是再来十个也不嫌多。”

章元敬强行憋住笑,心中却想着真的生出来了,一个两个就能闹得家里头翻天去,到时候孙氏就能改变她这个天真的想法了,显然,他这个思维还停留在现代。

第二天,带着这个沉重的目标,章元敬带上年礼出门了,丈人老子第一大,章元敬坐着马车,径直朝着孔家驶去。

快到门口的时候,余全惊讶的喊道:“大人,前头看着好像是孔家的几位少爷。”

章元敬撩开帘子一看,倒是乐呵起来,可不是吗,那三个五大三粗骑着马出来的,可不就是他那三个便宜小舅子吗。

章元敬心中觉得奇怪,却跳下马车来招呼:“阿文阿武阿斌,你们怎么在这儿?”

孔校尉对儿子显然没有对女儿在意,或许也是因为这三位都是庶出,名字分别是孔文孔武孔斌,简单粗暴倒是也容易记忆。

孔文是孔家老大,性格特别像孔校尉,模样也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他的母亲就是那位颇为恭顺,当年孔令芳亲娘一力主张抬进门的妾氏。

看见章元敬,孔文哈哈一笑,走过来就拍了拍他的后背,笑着说道:“章大哥,这不是爹担心雪天路难走,你们在路上磕着碰着了吗,这才打发我们出来迎一迎。”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自从确定了亲事,孔校尉对章元敬的态度截然不同,一反当初的挑剔,恨不得将他捧在手心里,这位还真的做得出来让儿子出来接人的事儿。

比起孔文来,孔武就憋屈多了,他是老二,向来都是挨打最多,挨骂最多的人,这会儿黑着脸说道:“哪有这么伺候新女婿的,不知道还以为我姐......”

话没说话,孔斌一巴掌拍上来,这两位就差一个月,作为弟弟,孔斌显然比两个哥哥还要沉稳一下,他瞪了一眼二哥,笑着说道:“章大哥,咱们快走吧,爹还等着呢。”

于是三匹马一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往孔家走,等进了门,章元敬就瞧见孔校尉乐呵呵的坐在客厅中,瞧见他进门就说道:“估摸着你就是这个点过来,关山的雪大吧,这会儿出门可不容易,你家的仆人也是青州来的,怕是不熟悉。”

这倒也是真的,一开始在雪天的路上驾车,余全没少心惊胆战的,但他是个有执拗劲的,抓着人就努力的学,反正关山下雪的天儿多,平时章元敬在衙门的时候,他就一趟一趟的驾着车到处走,这会儿已经驾轻娴熟了。

只是这话章元敬不能直说,只是笑着说道:“还得多谢孔叔您细心,孔叔,元敬在这里恭祝您新年快乐,福寿安康,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听完这话,孔校尉倒是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哎呦,我女婿的祝词可真是接地气,在你来之前,我还怕你说出一些话,老子听都听不懂呢。”

这可是有前车之鉴的,毕竟在镇北王爷那儿,那些文人动不动就吟诗作对的,不是什么门庭虎踞平安岁,柳浪莺歌锦绣春;就是乾元启运三阳泰,斗丙回寅万户春,孔校尉在旁边站着,那是有听没有懂,没少被人笑话。

一听这话,章元敬也笑了,来之前他也是思量过的,孔校尉作为一个职业将领,本身并未读过几年书,他从顾廷安那边侧面了解到,这位最不耐烦的就是咬文嚼字,识字还是镇北王爷逼着学的,以免他被人忽悠了去,所以他才会说这么通俗易懂的祝词。

孔校尉老丈人满意了,章元敬也高兴起来,笑着说道:“您喜欢,不觉得晚辈失礼就好。”

孔校尉大手一挥,说道:“喜欢喜欢,就是这样听得懂,听得明白的才好,要不然你说了我没懂,那说了不成白说了,哎,我家三个小子,都不如女婿贴心。”

孔斌咳嗽了一声,忍不住提醒道:“爹,大姐还没过门呢。”

孔校尉却说道:“板上钉钉的事儿,来来来,咱们很快就是一家人了,也甭客气,到屋子里头边吃边聊吧,别拘束,在自家一样就成。”

说是边吃边聊,这会儿也没到饭点儿,其实就是一些小点心,章元敬原本担心的三位弟弟的刁难没发生,孔校尉对他十分满意,一口一个乖女婿,三个儿子都靠后站了。

说了一会儿功夫,章元敬有意奉承,自然将孔校尉捧的不亦说乎,旁边的孔文孔武孔斌面面相觑,其中孔武最是憋不住话,低声嘀咕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才是亲儿子呢。”

孔文也微微叹了口气,还说道:“原本还打算替大姐看看姐夫为人,如今看来,咱们压根就插不上边儿,你说爹怎么会这么喜欢他。”

孔斌倒是不奇怪:“王爷介绍的人,爹那么尊敬王爷,原本印象就不差,再有一个,这位章大人很会做人,处处不留痕迹的讨好咱爹,要我,我也喜欢。”

听了这话,孔武留心去看那两人,却听见他爹又开始讲古了,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儿了,他说起来还是热血沸腾的样子,他们从小听到大,这会儿都厌烦的不行。

偏偏章元敬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甚至偶尔还给予点评和赞扬,拍马屁拍的不着痕迹,这可不是把他爹给哄好了。

三个大男人同时叹了口气,不约而同的担心起来,这位章元敬章大人看着这般会做人,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不过镇北王看准的人,至少不会跟钱家那混蛋一样吧。

不得不说,孔家的男人对镇北王有一种迷之自信,想到这一点居然都放下心来。

孔校尉正说的开心呢,忽然一个丫鬟走了进来,柔声禀告:“老爷,三位少爷,章家少爷,午宴已经准备好了,可要现在开席。”

孔校尉这才发现时间不早了,自己拉着未来女婿说了一上午的话,他哈哈笑道:“走走走,吃饭去,肯定是芳芳亲自准备的。”

孔令芳虽然没亲自出现,这边也讲究已经订了亲的男女不能见面的习俗,但她的体贴仿佛处处不在。方才聊天唠嗑的时候,端上来的大部分都是不饱肚子,吃了也不会烧得慌的小点心,热茶一直没少,这会儿午宴上来,不豪奢,一半的菜肴却有些清淡,显然是照顾了章元敬的口味,要知道孔家父子可是绝对的肉食动物。

章元敬一看,对这位未婚妻就更添几分好感,他尤其喜欢其中一道凉拌菜苗,在关山的冬天要吃到新鲜的蔬菜不容易,要吃到这般可口的就更加困难了。

孔校尉见状,还笑着说道:“味道不错吧,为了这么几颗苗苗,后院的花园都被折腾光了,哎,谁让我家芳芳喜欢呢,要我说的话,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多吃几块肉。”

章元敬又吃了一口凉菜,觉得跟未婚妻的共同点又多了一样,一顿饭倒是也宾主尽欢,章元敬一直待到茶歇完毕才离开孔府。

另一头,孔令芳却在整理年礼,不只是章元敬要过来拜访,按理来说,孔家也是要去拜年的,毕竟章家还有一位老太太在呢,到时候她不能过去,几个弟弟却都是要去的。

大丫鬟香云也在帮忙,她手脚利落的将年礼收拾好,又挑出一个小盒子来,笑着说道:“小姐,这盒子单独放开来了,一定是章家少爷为小姐准备的。”

孔令芳脸颊微微一红,瞪了一眼香云,却没有反驳这话,反倒是将小盒子细心的放到了桌上,等收拾好其他的年礼之后,自己亲手捧着回到了房中。

小盒子打开,里头却是一个簪子,别的都是寻常,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簪子的手工实在是一般,最简单的祥云款式,虽然质地不错,但实在不像是章元敬会送的东西。

孔令芳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意识到这簪子的特别来,她心中有些熨帖,对着镜子小心翼翼的带上了,左看右看,抿着嘴角微微笑了起来。

第148章 大婚来

喧闹的声音从外头传来,似乎能够穿透层层窗户似得, 一点儿也不让人得到清净, 章元敬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有些茫然的看着青色的床帘子。

天色还暗的很, 几乎看不见床帘上头的花纹,但章元敬不用看就知道,上头绣着一颗颗青竹,不算风雅,但也清爽,那是他自己挑选的颜色。

章元敬翻了个身,难得孩子气似得将自己团吧团吧在被窝里头, 炕下的炉火应该是已经熄了, 但被窝里头依旧是暖洋洋的, 他微微睁着眼睛,忽然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起床之后又要去做什么的感觉,整个人都懒洋洋的。

但是这种情况没能持续很久, 外头的敲门声急促的响起来, 余全一反平日的温和,扯着嗓门儿一连串的喊道:“大人,大人,您起来没,大人,时辰差不多了, 大人,快些起来吧......”

没等章元敬反应,门房一下子被人打开了,这年头很少有人在自己的房间还锁门的,外头几个人气势汹汹的走进来,一只手伸进被窝,直接就把章元敬捞了出来。

章元敬一看来人,无奈的叫道:“奶,这才多早啊。”

姜氏却不听,一边把人提溜起来,一边忙不迭的让人给他收拾,一边还在怪他不上心:“你还记得今天是啥日子吗?这会儿还躺着不起来,平日上衙门的精神头哪儿去了,赶紧的,再让我看见你躲懒,看我怎么收拾你。”

章元敬一边起床,一边无奈说道:“我记得我记得,这不是天还没亮吗。”

虽然早有准备,但真到了成亲这一日,章元敬自己也有几分茫然,他从另一个世界过来,有了家人,现在竟然还要有妻子了吗,总有几分迷茫的感觉。

但是姜氏这么一阵子收拾,章元敬也总算是回过神来,无论如何,箭在弦上,他这会儿也不可能真的逃婚,再说了,孔家姑娘他看着哪儿哪儿都满意,何必钻那个牛角尖。

比起有些小纠结的章元敬,家里头其他人却兴奋的很,就是余全也换上了一身新衣裳,乐颠颠的去把早就准备好的新郎红袍取过来,就等着他家大人穿上。

洗漱完毕,穿上了红色的锦袍,章元敬坐在琉璃镜前等着梳头。

这次是姜氏亲自来帮忙,一边慢慢扶起孙子的长发,老人看着镜子里头的人,越看越觉得自家孙子出色的不得了,眼睛却忍不住有些发酸。

姜氏年纪已经大了,但是这会儿跟孙氏合作,倒是把章元敬收拾的分外的精神,竖好玉冠,姜氏拍了拍孙子锦袍上的皱褶,忽然抹了一把眼泪:“一眨眼的功夫,咱家平安就长得这么大了,看着你娶妻生子,奶奶也对得起你爷爷你爹。”

看着眼睛红彤彤的祖母和亲娘,章元敬心中也越发的柔软起来,他没有比这一刻觉得来到这个世界是一种幸运,有这两个疼爱他至深的人在,生活才有意义。

很快,他就要迎娶自己的妻子,会生下自己的孩子,从此他的人生就永远留在了这个时代,相比起来,在现代那几十年更像是一场春梦。

来到关山不到一年,章元敬自然也没有什么至交好友,更别提族人亲戚,他的根在青州,他的朋友在大兴各地,偏偏不在关山。

之前章元敬极力要求李子俊来做随行的兄弟,但这个提议刚说出来,姜氏和孙氏就脸色难看的拒绝了,不止如此,还拿着孔家说话,他们就算是不介意,孔家也会觉得不吉利。

章元敬自己自然觉得李子俊来陪他迎亲更加合适,但不只是姜氏孙氏,就是李子俊自己也不答应,一听见这话二话不说,直接带着妾氏就出了门。

李子俊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他是绝对不会陪同一块儿去迎亲的,说到底,他也怕自己的罪名,自己的晦气影响到关系最好的小师弟身上。

一边反对,一边也不配合,章元敬无奈,只得从身边的人中挑选能去迎亲的人,至于那位云通判,他直接就忽略了,他可不想给自己找不自在。

最后还是顾廷安听说了这话,直接带着几个主事过来,也算是给章家壮壮声势,免得这场婚礼办的太冷清了,两边的面子上都不好看。

但是显然的,顾廷安的担心是多余的,章家的人确实是不多,满打满算加起来统共也就二十出头个人,但孔家不同啊,孔校尉嫁女儿,恨不得把十里八乡都请来。

章家已经来的够早了,到了孔家门口差点没堵的进不去门,又是武斗又是文斗的,恨不得十八班武艺都拿出来,就为了让人看看孔家多稀罕女婿。

也幸亏章元敬早有准备,这才能对付这些关卡,要知道陪着他过来的顾廷安光顾着哈哈大笑了,压根没有起到任何挡枪的效果。

临进门的时候,章元敬回头看了一眼这位实在不尽职“伴郎”:“等下次顾兄成亲,章某必定也会袖手旁观,笑得比你现在还要开心。”

顾廷安挑了挑眉头,直接把人推了进去,还说道:“那你怕是等不到那一日喽。”

章元敬也没深想这句话,到了最后一关,知道门背后就是自己的新娘,就是他也忍不住紧张起来,大冷的天气手心里头都是汗,湿哒哒的一片。

只见一个丫鬟笑盈盈的走出来,手中捧着笔墨纸砚,这就是要让章元敬出催妆诗的意思了。这丫鬟正是香云,心知自家小姐十分喜欢这位未来姑爷,倒是也客气的很。

周围的人一瞧,哪里看不出来孔家小姐有心抬手,顿时哄闹起来,一时之间倒是比在外头更加热闹,尤其是孔家三个弟弟喊得最大声,中气十足的很。

这一茬章元敬也早有准备,只见他往众人面前一站,长身玉立气度非凡,有些原本不认识他的一瞧,倒是暗道怪不得孔校尉那么着急嫁女儿,确实是个出色的,只是不知文采如何。

下一刻,却听见:“玉漏涓涓银汉清,鹊桥新架路初成。催妆即要裁篇咏,风吹鸾歌早会迎。宝车辗驻彩云开,误到蓬山顶上来。琼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风雷。”

话音未落,众人纷纷叫好,一群武将听不大懂的叫的最大声,最起劲。

善意的笑声之中,新娘的房门终于开了,在喜娘的搀扶下,新娘慢慢走了出来,即使盖着盖头看不清样子,也依稀能感受到一股子欢喜的味道,章元敬看着看着,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来,在旁人眼中,那就是看新娘子看傻眼了。

陪在孔令芳身边的就是镇北王妃,她脸上带着笑容,眼中还有点点荧光,可见是刚才已经哭过一场了,只是这会儿她轻轻拍了拍外甥女的后背,带着几分安抚的意思。

“好了好了,大伙儿可别再闹了,时辰可不等人。”喜娘笑着说道,提醒在场的人可别误了时辰,要知道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儿。

很快的,孔文已经弯腰背起了亲姐姐,随着队伍往外走去,章元敬擦了擦手心的湿汗,尽量让自己沉稳一点,别表现的跟个毛脚女婿似得。

等到了门口,该上花轿了,众人才发现孔文走的太快,以至于镇北王妃被远远的落在后头,这会儿正疾步走过来呢,按照习俗,她得拉着新娘说一会儿话。

就在这时候,孔校尉忽然走过来,搂着女儿就放声大哭起来,谁也没料到平时大大咧咧的孔校尉会这般,竟然也没人拦着他。

哭了一会儿,后头的镇北王妃才赶了过来,连忙给孔斌使了个眼色,一边笑着说道:“行啦,咱们都知道孔大人疼女儿,但这可是大喜的日子,您就收一收吧。”

孔校尉吸了吸鼻子,又叹了口气,这才语重心长的说道:“女儿,你嫁过去之后要懂事儿,以后可没有人跟爹这样惯着你了,哎,嫁到章家之后,你要孝敬公婆,好好侍奉夫君,万事都顺着点,不过要是有人欺负了你也别害怕,你爹我还......”

眼看孔校尉越说越不像话,镇北王妃直接岔开了话,连声说道:“行啦,这些我都嘱咐过外甥女了,时辰快到了,阿文,背着你姐姐上花轿吧。”

孔文一听,连忙往前走,没给孔校尉再拉着女儿说话的机会。

等迎亲的队伍走远了,孔校尉还站在门口不肯回去,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哽咽着说道:“我养了十几年的女儿,以后就成了章家人了。”

镇北王妃索性翻了个白眼,骂道:“差不多就行了,你不知道今天要嫁女儿啊?”

孔校尉看着有些怕这个小姨子,这会儿吸了吸鼻子,这会儿三个儿子都去送嫁了,他也没有挡箭牌,只能说道:“我,我,我去招呼客人去。”

镇北王妃揉了揉额头,索性也跟着进去招呼客人去了,心中却觉得孔校尉又让人好笑又让人生气,想到他方才说的话,王妃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即使是那么疼女儿的姐夫,其实心底还是觉得女人应该恭顺,应该在家伺候一家老小,应该对夫君百依百顺吧。当年他提出不能纳妾的说法,其实也不过是一时之气罢了。

这些男人啊,到底是满心眼都是自己,只希望令芳能够幸运一些,至少要比她跟姐姐活的好一些,才不枉费了她花费的那些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