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你侬我侬

“来来来,章大人为敬您一杯, 您这才来了半年, 就把咱们关山最好的姑娘娶回家喽, 这杯酒可一定得喝, 不然我们可不放你进洞房!”

“就是,大喜的日子,你可不能再说什么不胜酒力,这会儿就该敞开肚子来喝。”

一杯杯水酒放到了章元敬面前,这一次他还不得不喝,章家在关山的就他一个男丁,姜氏和孙氏这会儿在女眷那儿, 虽然知道自家乖孙会被灌酒, 无奈走不开。

古代人平时含蓄的很, 但成亲这一日倒是分外的放得开,不但灌酒,还一个个拉着章元敬不放,一副要把关山的酒水一日就喝光了的架势。

杂七杂八的酒喝下来, 章元敬已经觉得自己双脚虚浮, 走路都打着漂儿了,他无奈的看着身后忙着倒酒的顾廷安,说道:“千错万错,不该选了你来陪酒。”

顾廷安一听立刻哈哈大笑起来,无奈说道:“他们乐意灌你酒,我有什么办法。”

不是他不想挡, 而是那些人一个个直接把他忽略了,一个是顾廷安身体不好,即使是王府晚宴的时候,也是浅浅的喝一杯了事儿。另一个就是这些人多少有些怨念了。

在场年纪适龄的,没少打过孔家姑娘的心思,只可惜一个个有心没胆,这才轮到了章元敬,顾廷安是一点儿也不同情这些人的,但不妨碍他看笑话啊。

别人的酒还可以推脱,但是镇北王爷的酒却不能不喝,镇北王夫妇两个,一个作为姨母去了孔家帮忙张罗,一个作为重量级的宾客来了章家,这会儿堂堂正正的坐在最上首,章元敬方才已经敬了一杯酒,但这位好酒的王爷显然不打算轻易放过了他。

只见他端着酒碗,是的,一群人喝了一会儿之后,觉得酒杯不过瘾,已经都换成了大碗,也幸亏这会儿的水酒酒精度数比较低,不然婚礼上非得出现几个酒精中毒不可。

但就算是再低,章元敬也没有千杯不醉的身体,看着那酒碗脸都要僵了。

镇北王爷却哈哈笑道:“元敬,大喜的日子,本王再敬你一杯,预祝你们夫妻两个比翼双飞,添福添丁,白头偕老,子孙满堂。”

镇北王都这么给面子了,注意到周围人眼神微微的变化,章元敬也没有什么好矫情的,走过来拿起酒碗一口气灌了下去,喝的倒是痛快了,只觉得眼神更加晕乎了。

这一碗喝下去,镇北王爷才算是满意了,拍着手说道:“好好好,再来一碗。”

后头的顾廷安这时候总算是记得自己的义务了,上前一步劝道:“王爷,您看元敬都站不稳了,他这今晚上可是要进洞房的,要是耽误了章家延绵子嗣,章家老安人还不得把我撕了,来之前她们可是千交代万嘱咐,千万不能让他喝醉了。”

谁知道一听这话,周围的人都哄笑起来,当然大部分人还是善意的,成亲时候那点事情谁还不知道啊,镇北王爷也摸着下巴说道:“行,那今天本王就不为难你了,去吧去吧,快去洞房,你们几个,都别闹的太过了知道吗。”

有镇北王爷发话,章元敬才算是冲出重围,可怜顾廷安还得在后头帮忙招呼客人,虽然没有人敢灌他酒,但也挡不住人多。

镇北王爷一看,倒是笑着说道:“说起来以后本王就是元敬的姨夫了,来来来,我来帮你一块儿招呼,你们要喝酒的都来找我就是。”

看着一群人又开始拼酒,顾廷安无奈的摇了摇头,看着满目喜庆的场景,心中忽然有些道不出说不明的失落,但看着镇北王爷喝的五六不分的,又连忙过去看着,这些人都每个分寸,可千万真把关山的酒都喝光了。

另一头,章元敬在余全的搀扶下才算是到了新房,这房间是定亲之后专门收拾出来的,这时候贴着喜字,挂着红灯笼,看着就十分喜庆的样子。

章元敬原本的房间已经被收拾到隔壁书房,他住了一个多月,下意识的朝着那边走,还是余全连忙伸手去把他拉了回来。

“新郎官回来啦!”喜娘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敞亮,话音落下,新房里头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大约是有人帮忙把新娘身上整理了一遍。

章元敬踏进门,第一眼就看见那个坐在床沿的人,大约是有些紧张,孔家姑娘的身体挺得笔直笔直,看着有几分僵硬的样子。

原本醉酒有些上头的章元敬忽然清醒了一些,下意识的朝着喜床走了几步,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喊道:“大人,要先挑盖头呢。”

姜氏孙氏分身乏术,所以这会儿作为章家人陪在这里的只有李婶和小翠,开口说话的正是小翠,她脸上也带着几分喜气,竟是比章元敬更高兴的样子。

不过小翠开口的时候,孔家那位大丫鬟香云不露痕迹的看了她一眼,又十分乖巧的去把放着那个镀金秤杆儿的盘子端过来递到章元敬面前。

章元敬这会儿眼中只有自己的新娘子,他几乎是靠着本能的拿起秤杆走了过去。

喜娘已经开始说讨喜的话,无非是称心如意,如意郎君的喜庆话。

章元敬只觉得耳边闹哄哄的,却又像是万籁俱进,他小心翼翼的挑起那绣这一对活灵活现鸳鸯的红盖头,就看见一对盈盈双眸柔情似水。

几乎是掉入那双眼睛的瞬间,他整个人也变得欢喜起来,嘴角克制不住的往上扬,几乎都没有在意新娘脸上那过分浓厚和喜庆的妆容。

看见章元敬的样子,喜娘就知道他心底必定是欢喜的,笑的更加大声了,推着他做了下来,直接伸手将章元敬的衣摆压在了新娘的衣摆上。

章元敬不太懂这是什么意思,却又看见喜娘已经过去拿了两杯水酒过来,笑着说道:“先喝一杯合卺酒,从此夫妻为一体,永永远远不分离,和和美美一辈子,举案齐眉子嗣丰。”

说是合卺酒,但在喝酒之前,夫妻俩还得剪下自己的鬓发,用红绳系在一起保存起来,这就是代表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意思了。

透过酒杯,章元敬看见自己的新娘低眉顺眼,但耳朵已经红彤彤一片,显然也紧张的很,两人飞快的喝下这一杯水酒,大约是喝的太快了,孔令芳手忙脚乱的,嘴角都溢出酒水来。

章元敬一看,下意识的身手替她擦了擦,孔令芳蓦地抬头,两人对视了一眼,又是害羞又是带着一些些的期盼,最后分别错开了视线,耳朵却都红的不行。

喜娘一看,哈哈笑道:“行啦,咱们都出去吧,就让这对小夫妻聊一聊。”

这话音刚落,忽然外头窜进来几个人,嚷嚷着喊道:“不成不成,我们还没闹洞房呢。”

章元敬一看来人头都大了,他可知道古代人的洞房会闹的很厉害!

结果没等他说话,李婶拿着几个荷包笑盈盈的一个人塞一个,笑着说道:“诸位大人行行好,放放手,我家老安人还等着抱孙子呢。”

其中一人掂量了一下荷包,一摆手说道:“行,这次就放过你吧。”

偏偏旁边还有一人不依不饶的,说自己当年成亲的时候就被闹了,这会儿也得闹一会儿才走,李婶正不知道要怎么办,忽然三个五大三粗的小子走过来,一人抓住一个,直接扛着就走了,孔斌走在最后头,还喊道:“姐夫,您就放心洞房吧。”

感情孔家这三个来送亲,还顺便把闹洞房的人拉走了,章元敬大大的松了口气,很快的,新房里头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作为男人,章元敬觉得自己应该主动一点,他咳嗽了一声,正要开口,却听见一个温柔的声音问道:“夫君,方才我让人熬了醒酒汤,您可要喝一盏。”

章元敬红着脸点了点头,又说道:“带着这凤冠也很累吧,我来帮你先拆下来吧。”

孔令芳也点了点头,粉太后,倒是看不出有没有脸红,不过至少耳朵一直红彤彤的。章元敬其实哪里会女人的发型,不过他胜在耐心,一边拆一边问,好歹是把那个至少有四五的凤冠取下来了,掂量了一下重量,他真心觉得女人不容易。

拆掉了凤冠,孔令芳又亲自去倒了一碗醒酒汤来,章元敬喝汤的一会儿功夫,她就趁机将脸上厚厚的那一层白粉都给洗掉了。

章元敬再抬头,看见的就是新婚妻子清水出芙蓉的模样,孔令芳的模样属于清雅秀丽,这会儿双颊红扑扑的,倒是分外的可人,又带着一股子新娘才有的娇媚。

章元敬不知不觉的走过去,伸手轻轻的抚摸着她双颊旁边的碎发,看着孔令芳眼神深处的一丝丝担心,他露出一个最为温柔不过的笑容来:“在下章元敬,小名平安,仰慕小姐已久,不知小姐能否青睐一分,余生共度,白头偕老。”

听见这话,孔令芳的心中忽然安定了下来,至少现在,眼前的男人是喜欢自己,愿意与自己共度一生的,既然这样,她就会牢牢的抓住这个人,抓住他的心,未来的日子,还不都是自己过出来的吗,她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新婚燕尓乐悠悠,悦目怡心人静后,耳鬂厮磨言未休。上琼楼,一半儿欣来一半儿忸。

第150章 待晓堂前拜舅姑

章元敬再一次睁开眼,与昨天不同的是, 入眼的是一片喜庆的红色, 上头绣着各种各样吉祥的图案, 看起来花团锦簇的热闹, 绝对不是他平时的品味。

但是很快的,他的注意力都被身边触及的那丝丝柔润的肌肤吸引了,转过头一看,果然,他的新娘还沉沉睡着,脸上带着一种新人特有的疲倦。

一想到昨天的被翻红浪,章元敬觉得自己又有些冲动起来, 大约是男人憋了十几年, 临到头都会这般饥饿难耐吧。想到昨天自己的所作所为, 就是他这会儿脸颊也有些微微发热,那个禽兽一般的男人绝对是偶尔出现的幻觉。

没等章元敬做好心理作用,外头忽然传来敲门的声音,虽然不大声, 但足以将身边的女人惊醒, 孔令芳睁开眼的时候带着几分茫然,迎着他的视线又有几分羞涩,下意识的将自己裹进了衣服里头,她这么一动作,章元敬半个身子都露在外头了。

还没等章元敬说什么,孔令芳也意识到自己的动作不太妥当, 又想要给他盖上去,谁知道章元敬笑了笑,俯身在她额头亲了一口,随后就站起身来自己开始穿衣裳。

孔令芳微微一愣,嘴角也忍不住微微牵起,却还是忙不迭的起来问道:“夫君,我来帮你吧。”说完也不管冷不冷就要起床。

章元敬一看,忙拦了一拦,顺手还把一套衣裳取过来,笑着说道:“天气还冷,外面还冻着雪呢,这么急急忙忙的可别冻着了,我自己会穿衣服,你就窝在被窝里头穿戴好吧。”

孔令芳抬头,见他眼中说的做的都是真心实意的,眼神更添了几分柔情蜜意,但一看那身衣服就无奈了:“夫君的好意,令芳心领了,但今日拜见舅姑还得穿新衣才是。”

章元敬已经三俩下的把衣服穿好了,听见这话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又说道:“那我去帮你把丫鬟喊进来吧。”

孔令芳只得点了点头,其实不用他喊,孔令芳嫁过门的时候,陪嫁的里头就有贴身大丫鬟两人,除此之外还有二等丫鬟和三等丫鬟各四人,这会儿她们早就侯在门口了。

看见开门的人,打头的香云微微一愣,随即赶紧让后头的人进去,一个个手中不是端着洗漱用品就是其他的用具,有一些章元敬看了都不认识。

章元敬衣裳倒是穿好了,只剩下长发还披在肩头,以往都是余全帮他整理,但这会儿屋内多了新娘子,剩下的都是女眷,余全反倒是不好进来了。

看他拿着一头长发没办法的样子,一个杏眼柳眉的丫鬟开口询问:“姑爷,可要奴婢帮您把头发梳起来?”

丫鬟说完这话,屋内的声音顿时一静,章元敬下意识的觉得不太对劲,连忙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不用,我出去让阿全帮忙收拾一下吧。”

孔令芳这会儿却已经收拾完毕,站起身笑着走了过去,柔声说道:“夫君,何必这般麻烦,若是夫君不嫌弃令芳手拙,今日便试试看我的手艺如何?”

章元敬笑着握了握他的手,直接走过到镜子前坐了下来,笑着说道:“娘子愿意亲自动手的话,我自然不会嫌弃,刚才这不是怕你忙不过来吗?”

孔令芳笑着伸手,动作可比余全快速的多,至少不跟余全似的,三次有两次都得扯的他头皮疼,没一会儿功夫,头发就梳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比平时更精神。

章元敬看了看十分满意,下意识的笑着问了一句:“可要我帮你描眉?”

孔令芳娇嗔的看了他一眼,居然也并未推脱的坐了下来,微微抬着头等他下手。

真到这时候,章元敬倒是紧张起来,他实在是没有画眉的技巧,刚才这不是随口一问吗,这会儿要是给自家老婆画丑了,会不会丑的不能出门啊!

幸好虽然没有经验,但是孔令芳的眉形原本就长得很好,只要在眉毛的基础上稍微描绘几笔就十分完美了。章元敬练字练了快二十年,至少手端的很稳。

画完之后,他自己瞧了瞧还挺满意,笑着说道:“娘子,看来你相公还挺有画眉的天分。”

孔令芳一听,也扑哧笑了出来,她原本就长得不错,这么一笑就更加好看了,章元敬看的一呆,咳嗽了一声才算是没有失态,“令芳,时辰还早,我先出去练练,你慢慢收拾,待会儿我们一块儿去给奶奶和娘见礼就是。”

孔令芳乖巧的点了点头,她是知道的,章元敬虽然是文官,但向来有锻炼的习惯,不然当初也不能在她爹手下走那么些来回。

只是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只是不知道祖母和母亲喜欢什么?”

章元敬倒是笑着说道:“只要是你我送的,祖母和母亲怕是都喜欢,别担心,她们都是很好说话的人,待会儿你跟着我走就是了。”

说完他又补了一句:“若是实在是不放心,可以问问祖母身边的李婶,我娘身边的翠儿,她们在章家多年,怕是比我还要了解她们。”

孔令芳这才点了点头,等章元敬走了之后,她却轻飘飘的看了一眼方才出头的那个丫鬟,什么话都没说,那丫鬟却猛地低下头去,显然也知道自己僭越了。

作为孔令芳的心腹丫鬟,香云冷笑了一声,一边帮着自家小姐戴上首饰,一边说道:“小姐,昨日见到的那两位就是李婶和翠儿了,昨晚奴婢打听过,章家没什么丫鬟,姑爷身边只有一个跑腿的小厮在,如今在前头伺候。”

孔令芳点了点头,又提了一句:“该改口了。”

香云一听,便笑着说道:“是是是,夫人。”

孔令芳也露出几分笑意来,看了看自己的装扮,又说了一句:“别用这套首饰,用当初聘礼里头那套琉璃的吧。”

香云听话的去把琉璃全套首饰拿出来,心中却想着自家小姐必定是十分满意这位章家公子的,不然不会这般体贴,连眉眼之间都是笑意。她为什么能成为小姐身边第一人,会的就是看眼色,她可不是那等没眼见,现在就想着往上爬的人。

等章元敬练完回来,孔令芳已经收拾完毕了,看起来分外的柔美,又带着一股子新娘子的娇媚动人,让他看的更加心动,若不是这么多人在的话,恨不得再过去亲一口。

不过等出门的时候,章元敬还是伸手牵住了孔令芳,笑着说:“雪天路滑,我牵着你走。”

孔令芳微微笑着,脸上的神情更加柔和了,两人这般柔情蜜意的走近正堂,就迎上了姜氏和孙氏打量的视线。孔令芳到底是脸皮子薄,挣扎着把手收了回去。

章元敬也不在意,撩起下摆就跪下来,结结实实的跟两位磕了头:“祖母,母亲,从此元敬就成家立业了,这些年多亏了祖母和母亲的照料,才使元敬有了今日。”

话音未落,姜氏已经忙不迭的亲手去把他扶起来,一边笑一边骂:“这孩子,哪里要这么客气,关山的地面凉的很,万一早凉了还不是让我们担心。”

章元敬顺势站了起来,又拉着孔令芳说道:“祖母,母亲,我带媳妇来给你们敬茶凉。”

显而易见的事情,但章元敬这么一说,姜氏和孙氏又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似乎孙子儿子娶了媳妇,最重视的还是她们,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真实起来。

章家的敬茶进行的很快,一来是姜氏孙氏都无意折腾新娘,二来也是长辈就她们两人,没有杂七杂八的需要参拜。一边有心,一边有意,看着倒是分外的其乐融融。

姜氏和孙氏的见面礼都给的十分实在,厚厚的一个大红包,看着就知道分量不轻。

孔令芳的回礼却给的十分巧,一个自己亲手绣的荷包,上头是喜庆的图案,荷包里头放着的并不是银钱俗物,而是枣子栗子和花生,带着的意味显然易见。

姜氏一捏就笑了,搂着孔令芳的身子笑道:“第一次见到孙媳妇,我就知道是个贤惠的好姑娘,章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以后你在外面面前,尽可以送快一些,只要你跟平安和和美美,为章家开枝散叶,奶奶心里头就高兴的很。”

孙氏之前还不大喜欢这个媳妇,有一种儿子即将被抢走的感觉,但这会儿看着又觉得孔令芳也是个好的,也笑着说了一句:“是啊,以后平安要是欺负你,尽管来跟娘说,看我不好好收拾他。”

孔令芳自然不会把这话当了真,她是媳妇,还是新媳妇,若是真跟相公闹不愉快,还让婆婆给做主的话,那不是自己找没趣吗?

但是脸上,孔令芳还是带着羞怯的笑容,一一答应下来,又说道:“夫君他很好。”

姜氏和孙氏看着觉得更满意了,姜氏更是说道:“哎,若是能看着我的小曾孙落地,老身这辈子也算是足足的。”

姜氏孙氏用一种很柔和的眼神看着孔令芳,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家好多个孙子嘻嘻哈哈的到处跑,打闹着,攀着她们的大腿喊祖奶奶,奶奶。

章元敬无奈的摇了摇头,等吃了早饭离开正堂,他倒是安慰道:“孩子这事儿天注定,你别听祖母和母亲的,随缘就是了。”

孔令芳无语,她也是发现了,自家这位夫君很会哄着老人,但自己的主意又定的很,不过孩子这回事儿,她其实也带着跟姜氏孙氏差不多的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从孔校尉 孔令芳开始,都是比较古人的想法,就像是孔校尉,虽然一门心思疼女儿,但对女儿的教育方法也是,嫁过去之后好好伺候舅姑和夫君

第151章 雪

章元敬和孔令芳的婚事放在了正月里,关山天气冷, 回门那一日又下了一场大雪, 几乎不能成行, 看着几乎要堆到膝盖的大雪, 孔令芳主动提出来将日子往后推一推。

只是章元敬想着,女子一辈子也就这么几天最为重要,到底是驾着马车慢慢的驶了过去。

为此,不但孔令芳心中感动,就是孔校尉也对他高看一眼,毕竟这种鬼天气街上连个人都没有,章元敬还愿意送新娘子回门, 可见是真的喜欢孔令芳的。

想到回门那一日, 孔校尉几乎拉着女儿抱头大哭的样子, 章元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自己的这位岳父真性子到可爱,不过自家娘子可不像她爹那么咋呼。

回门过后,关山的天气不但没有暖和起来, 反倒是接连的下了几场雪, 眼看着雪越堆越高,章元敬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民间的房屋可不像是他们府衙这么坚固,一个闹不好就得出人命,为此他不得不严令衙役们敲锣打鼓的提醒百姓,一定要及时扫雪,甚至各个村子也派人一一通知强调。

这一日, 章元敬翻阅着历年的记载,眉头皱的越来越紧,对着看了看今年的记录,心中忍不住咯噔了一下,站起身在房内跺脚走了几个圈子。

下定了决心,章元敬开口说道:“余全,去把我的披风拿来,现在就去王府参见王爷。”

余全愣了一下,但还是听话的先去把厚厚的熊皮披风取了过来,这披风又厚实又暖和,还是孔令芳嫁进门之后亲手给缝制的,在室内根本穿不得,一穿就冒汗。

但是这样厚厚的披风出门就很合适,直接把人从头至尾的包起来,帽子还能把脸都藏起来,完全挡住了外头的刺骨寒风。

即使如此,从府衙走到王府之后,章元敬还是觉得一股子冰凉,一走进温暖如春的内室,他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好悬才没一个喷嚏打出来。

镇北王见状,皱了皱眉头说道:“来人,撤掉一个炭盆。”

章元敬一听,连忙说道:“王爷,不必如此,下官是方才走进来,这才有些受不住。”

镇北王爷却说道:“本王也不耐烦屋子里头这么热,在屋子里头待得久了,连这个门都出不了,元敬,你这会儿过来,可是有什么急事儿?”

镇北王发话,下头的人连忙撤掉了一个炭盆,屋子里头果然冷了一些,章元敬脱掉了披风,这才将怀中的文书取了出来,“王爷,您先看看这些记载。”

镇北王取过来一看,这单独看某一年的记载,其实都是没问题的,关山下雪多是正常的事儿,最多老人念叨一句,今年的雪是近些年来最大的。

但当一笔笔的数据被并排放在一块儿看的时候,这问题就被凸显出来了。尤其是章元敬整理的细致,一个个横竖排列的棋盘似得格子里头,分别对应不同的数据。

镇北王是个门外汉,这会儿也看的通透,只是越看越是心惊,眉头也紧紧的锁在了一起:“元敬,你的意思是,今年关山下的雪太大,明年怕是会有干旱?”

章元敬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倒是指着上头一笔一笔的数据说道:“王爷先看这里,这一年的雪量还没有今年的大,但是开年之后,雪化成了水往下流去,关山一地并没有大湖储水,接下来一年几乎都在缺水的状态。”

“相比起关山,下流的这一片地区却水满为患。”章元敬又指着下面的一笔笔数据说道,关山处于大兴河流的源头,这里的雪水大量流失,造成的不仅仅是当地的干旱,还有下流地区的水灾,一边是连吃水都成问题,一边却因为水患成灾。

镇北王爷眉头紧锁,也明白过来这是什么意思,他揉了揉眉心,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即使如此,但关山要怎么做才能留住这些水?”

他固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希望一地黎民百姓受灾,更有现在关山是他的地盘儿,若是干旱的话,又遇上文阁老的计谋,他那些将士怕是都......

章元敬提醒道:“若是大兴发生大片的灾难,咱们肥皂,琉璃的生意,怕是也不好做了。”

虽说买这些东西的,大部分都是富贵人家,但外头闹着灾荒,谁家还敢明目张胆的买奢侈品,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没趣,给官府找由头吗!

镇北王一听,只觉得事情更加不妙,原本这两项就是他养活四十万大军的依托,但现在情况不妙,若是这边的钱进不来,或者进来之后压根买不到粮食,那些人吃什么,用什么?

镇北王又看了看那个奇怪的表格,最后叹了口气,问道:“依元敬看,现在本王应该做什么,或者,能做什么?”

章元敬来之前早就打过草稿的,这会儿被问了也不惊惶,开口说道:“王爷,关山雪多,但尚未成害,若是我们能留下多出来的这部分雪,不但能为未来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的旱灾作准备,也能预防下流水患成灾。”

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是实施起来却不容易,镇北王爷就开口问道:“这主意是不错,但问题是关山并未有大湖,要如何存水?”

章元敬却露出一个微笑来:“没有大湖,咱们可以造一个出来,只要在雪化之前,将这些雪引流过去,就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镇北王爷眼神微微一跳,不可思议的看着章元敬,忍不住追问道:“造湖?移山填海这可是神仙手段,莫非元敬你也会?”

章元敬噗嗤一笑,摇头说道:“下官是一个平凡人,这些手段自然是不会的,不过下官不会,王爷您却是可以做到,王爷请看。”

章元敬带着镇北王爷来到关山的地图面前,指着其中一片丘陵地区说道:“此地是个天然的盆地,若是将这三处堆高,将河流引流过来,就成了天然的水库,且这四周都是山脉,不怕水库决堤,唯一的困难之处便是,这地方是蹡蹡族人聚居之地,要想要化盆地为水库,非得先让他们迁移不可,而且必得迅速迁移,否则来不及后续的准备。”

这主意一说出口,镇北王心头一跳,下意识的皱起眉头来,关山聚居的少数民族不少,蹡蹡族就是其中之一,此地民风彪悍,想也知道要让他们迁居出来有多么困难。

他皱了皱眉头,又追着问了一句:“元敬,你心中可有把握?”

章元敬看了看外头的天气,说道:“关山天寒,距离化雪至少还有一个半月,如果现在就开始动工,下官有七成把握能成。”

镇北王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终于开口说道:“来人,去把顾长吏请来。”

说完这话,他又看着章元敬解释了一句:“若是有人能说动蹡蹡族人的话,那就是顾长吏了,他与蹡蹡族的族长有几分交情。”

章元敬点了点头,心知这事儿大约能成,但是心中还是忍不住有些焦虑,他心中不断的闪过水泥火药之类的配方,但最后都被自己否定了,时间太短,这些都用不上。

顾长吏很快就跟着传信的李公公风尘仆仆的到了,他的身体更加差,进了门就咳嗽的不停,看的镇北王爷狠皱眉头,忍不住提议道:“你这个身体,回去也没有人好好盯着,还不如留在王府修养,怕什么,也不没有人敢说闲话。”

顾廷安笑了笑,也没争这个话,转而问道:“王爷,李公公方才提到一些,不如先让下官看一看章大人的文书,再下决定?”

镇北王爷点了点头,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他,顾廷安一看,首先赞道:“章大人好巧思,这么看着对比明确,倒是比那些做了一辈子文书的人还要出色。”

只是看完数据,顾廷安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不起来了,他皱了皱眉头,转念之间就做了决定,开口说道:“王爷,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蹡蹡族那边,他们早就想要换地方,只可惜并没有水草肥沃的地方,只要下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必他们不会反对。”

有了这句话,镇北王爷倒是放心了,点头说道:“廷安你办事,本王自然是放心的。”

说完这话,他又提议道:“不过还是派一队人马跟你一块儿去吧,蹡蹡族虽然与你交好,但向来骄傲不逊,有本王的人马在,他们也会忌惮几分。”

顾廷安点了点头,竟是打算立刻就出门的架势,章元敬微微松了口气,也拱手说道:“王爷,既然如此,属下现在就去调动人马,寻找青石,等顾长吏那边一谈妥,就对这片区域进行改造,势必在雪化之前就能将水库造好。”

镇北王爷点了点头,对章元敬这般举动也十分满意,不过还是提了一句:“元敬辛苦了,你才新婚不到一月,就要忙于政事,若是此次能避免大祸,本王记你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