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元敬想了想,大概只能用三观不合来解释了,他还为见过这位孟知府,不知道具体相处起来如何,但可以想象孔文对他的不耐烦和隐忍。

章元敬回头一想倒是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放这么一个人来做连海的知府,毕竟海关的红利极大,谁也不能保证在诱惑面前会不会有官员与当地的军队沆瀣一气。

左右皇帝会派统领海关的人员过来,与其再放一个实干家,还不如放下这么一个硬骨头,就像是放在海军与文官之间的一个枷锁,甚至不用担心章元敬与孔文的亲属关系带来不利。

想通了这一点,章元敬很快就明白自己要对待这位孟知府的态度了,不过此事他暂时放开不提,骑着马很快到了落脚的地方。

孔文下了马,指着眼前的宅子说道:“原本我打算给你找一栋好一点的宅子,不过姐夫带了话过来,我就挑了这一栋,虽然院子不大,好歹跟海关衙门距离近。”

章元敬一看果然满意,在知道自己不能带着家人同行的时候,他就直接往孔文这边送了信,对宅子的要求十分简单,干净清净距离衙门也得近,最重要的还得别太大,不然照顾起来麻烦,毕竟这次可没有孔令芳帮他掌管家事。

院子小,人口少,收拾起来也便利,为了安全,章元敬索性从孔文那边找了两个信得过的残兵,反正他们没有内眷,都是男人反倒是更加方便。

却没料到的是,还未等他整理完毕,孟知府那边的帖子却已经下了过来,看着那硬骨铮铮的墨字,章元敬笑了笑答应下来。

第215章 清贫

既然孟知府相请,章元敬初来乍到没有不去的理由, 虽然论官职他更高, 论身份他是海市的主导者, 真要说起来海关的事情孟知府是插手不了的, 但到底是到了连海的地盘上,没道理不给当地的父母官这个面子。

安顿好箫甯之后的第二日,章元敬就收拾整齐上门去了,因为知道这位知府大人的清名,他也就没有带什么贵重的礼物,只是随身带了个砚台作为上门礼。

走到孟家门外,章元敬倒是愣了一下, 士农工商, 阶层决定了身份地位, 在大兴官员的俸禄虽然不算高,但各种各样的灰色收入确实不少,即使不贪污,冰敬炭敬也够养活家人了。

只见孟家大门的油漆都有些剥落了, 周围住着的不过是市井百姓, 章元敬初步预估这座院子顶多就是二进,甚至比一般的二进院子更小一些。

小不奇怪,奇怪的是院子里外处处露出几分破败来,要知道孟知府再怎么两袖清风也该是连海知府,就算是只靠着俸禄也不该活的如此憋屈吧。

章元敬还未多想,就看见一个中年男人走了出来, 个子中等,肤色略有些发黑,他穿着洗的发白的衣裳,眉心带着长年累月皱眉的痕迹,颇有几分苦大仇深,看见章元敬似乎露出一个笑容来,但显然是不常常笑的人,这一笑还不如不笑的时候自然。

意识到眼前的人就是孟知府之后,章元敬连忙拱手做礼,笑着说道:“孟大人安好,冒昧前来,还请大人见谅。”

孟知府又笑了笑,一边招呼他往里头走,一边说道:“章大人客气了,您能给面子过来下官就高兴的很,你看我这宅子连个门房都没有,这才让大人等了一会儿。”

章元敬眼神微微一闪,不知道孟知府这话是什么意思,作为一个知府,他们家居然连个门房都没有,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章元敬看了他一眼,索性笑着问道:“原来如此,不过若是没有门房的话,宅子岂不是不太安全?”

孟知府却坦然说道:“本官家无恒财,怕是连贼人也不会上门来。”

章元敬挑了挑眉头,没有就门房的问题再多问,反倒是说道:“孟大人的清名,圣上也是夸过的,没想到大人身为知府生活还是这般的亲力亲为。”

孟知府眼中的得意一闪而过,牵动了一下嘴角说道:“章大人谬赞了,只是待会儿别嫌弃下官准备的参事简陋就好。”

章元敬自然顺着这话说道:“这个自然不会,本官可不是那等重视口腹之欲的人。”

在来孟家之前,章元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到了孟家之后他还是觉得惊讶,从外头看孟家已经够破了,到了里头却发现比外头还要糟糕。

孟家的院子一看就知道许久没有修缮了,许多破损的地方只是用黄土随便糊弄一下,加上连海多雨,墙壁上便成了泥泞一片,看起来还不如直接露出破损的青石块整洁。

孟家确实也很小,东西面的厢房一眼见底,唯有中堂看着还算是好一些,孟知府接待章元敬的地方就是这个中堂,此处平日里都是孟知府的母亲居住,这位老太太穿着一身布艺,虽然料子也不怎么样好,但看着可比孟知府身上的衣裳好多了。

老太太看着脸色红润,中气十足,看见孟知府带着章元敬进来,就扯着嗓子招呼道:“这位就是新上任的海关总长吧?可真是个英年才俊。”

因为姜氏孙氏的缘故,章元敬对老人总是有几分耐心和忍让的,听了这话便客气了几句,这位老太太倒是一发不可收拾起来,拉着他的手亲热的紧。

“你还没来的时候,我就喊这孩子早早的准备起来,以后啊你们就是共事了,怎么着也得联络联络感情,可不能生疏了去。”老太太又笑着说了几句,这才算放过了章元敬,又说道,“得,我去看看饭菜准备的怎么样了,你们聊着。”

等老太太离开之后,孟知府倒是说道:“寡母自幼带我长大,她是个农村妇人没啥见识,只是人绝无坏心,还请章大人莫要见怪。”

章元敬倒是真不介意,说起来他与这样子的老太太打交道的时候不要太多,根本不会觉得困难,反倒是说道:“孟老太太也不容易,幸亏如今也算享福了。”

听了这话,孟知府倒是露出几分真心实意的笑容来,比方才那种皮笑肉不笑的好多了,没等多久,却见门口一大一小走了进来。

进门的看似是母女两个,这一点从相似的容貌上能看出一二,比起孟母的红光面满,孟知府的还算精神,这两位却显得面黄肌瘦,身上的衣裳细细的打着补丁,虽然花了心思,但还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可见怕是补了不止一次两次了。

显而易见的,这两个女人必定是孟知府的妻女了,礼貌起见章元敬只是看了一眼就没有再看,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盯着眼前的饭桌。

很快的,这对母女将准备好的饭菜放到了桌面上,等看清饭菜的模样,章元敬心中就更加奇怪起来,无他,桌上一共三盘菜,一盘青菜一盘豆腐,一盘是自己腌制的酱瓜。

之所以知道是自己腌制的,无他,外头院子里头摆着一个大缸,里头传出来的味道就是一股子的酱瓜味儿,让人想要忽略都难。

除了几盘菜之外,剩下的便是两碗杂粮饭了,这可不是那种精细的杂粮,而是大米里头掺和了苞谷,看起来就觉得割嗓子的那种。

没等章元敬反应过来,身边的孟知府忽然一拍桌子,冷声喝道:“不知道今日章大人上门做客吗,你准备的这都是上门,平日里自家吃吃倒也罢了,怎么能用青菜豆腐来招待章大人,这可是从京城过来的户部尚书,如今的海关总长。”

那孟夫人吓得面无人色,身边的小姑娘更是飞快的躲在了母亲的身后,最后,孟夫人鼓起勇气说道:“老爷,这位大人,家里头实在是没有对于的菜色了,原是有一只鸡的,但昨日母亲说累得慌,便给她杀了吃补补身子......”

孟知府一听却更加的怒不可遏起来,几乎是咆哮着骂道:“闭嘴,你这话的意思,莫不是母亲嘴馋吃了章大人的鸡?”

旁边的章元敬皱了皱眉头,越听这话越觉得不对劲,他看了一眼孟知府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口中却笑着说道:“孟大人何必生气?本官看着这青菜豆腐也水灵灵可口的很。”

孟知府却有些不依不饶的骂道:“清汤寡水的有什么好,就算本官家贫,难道会连这一点待客之道都不知道?这婆娘真是没用,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章元敬的眉头越皱越紧,无论如何,当着一个客人的面痛骂自己的妻子都不大妥当,再说了,看这对母女俩的穿戴脸色也就知道孟家是个什么情况了。

他忽然笑了一声,伸手将孟知府拉着坐了下来,这才说道:“多谢嫂夫人为本官准备的餐食,说起来这段时间一直在赶路,颇有几分脾胃不调,若是大鱼大肉的话平时吃了不克化,这些正好能清养一下肠胃,还是嫂夫人想的周到。”

听了这话,孟知府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对着自己的妻子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淡淡说道:“行了,既然章大人不介意你就下去吧,别整日愁眉苦脸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亏待了你。”

那位孟夫人显然也习惯了这种辱骂,似乎还松了口气急急忙忙的带着女儿离开了。

等她一走,孟知府却像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似得转过头来,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本官听闻章大人家资富裕,怕是不大习惯这样的菜色吧?”

章元敬听着他意有所指的话,淡淡说道:“怎么会,当年本官也是寡母带大,小时候饥荒的时候连生米都吃过,这青菜豆腐滋味十分不错。”

孟知府吃了一筷子的青菜,听了这话似笑非笑的说道:“哦,原来章大人也是贫苦出生吗,这倒是奇了怪了,据我所知章大人入朝为官也不过是短短十数年,怎么才这么些年,京城的大房子也买了,听说家里头长辈夫人吃穿用度也颇为奢侈?”

章元敬眯了眯眼睛,心中倒是安定下来,他这会儿倒是确定孟知府这一出是什么意思了,心中冷笑了一声,章元敬只是反问道:“好歹也十数年了,作为男子,自然是要撑起门户来,总不能让长辈和妻女跟我一起吃糠喝稀,风餐露宿的。”

不等孟知府责问,章元敬继续说道:“别的不提,咱们入朝为官,陛下的赏赐和一年年的俸禄总还是在的,虽说官员不可经商,但若是经营的好,置办一些田地,也能有出息。”

“辛苦读书除了报效国家之外,还不是图一个照顾家里老小,不说其他,祖母和母亲含辛茹苦将我养育成人,总不能让她们老了老了还不能享福,孟知府,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第216章 唇枪舌剑

章元敬说话的时候还带着微微的笑容,似乎说出口的话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就是如此才更加的刺激了孟知府, 曾经他自豪的清名, 自豪的清贫, 这一刻却成了裹羞布,尤其是方才他还为了自己母亲吃了一只鸡而跟妻子叫骂。

不管章元敬是不是故意为之,在这位孟知府的眼中他显然是故意的,带着一些恼怒,孟知府冷笑出声,冷冷说道:“孝顺父母自然是我等该做的事情,但若是为了孝顺父母而贪赃枉法, 欺压百姓, 那就是大大的不可为, 这父母受了孝心怕也会心中不安。”

章元敬却奇怪的反问道:“孟知府说的极是,贪赃枉法要不得,但若是毫无眼光,不理家事, 也无钱财的观念, 就是当家做主那个人的不是了。俸禄朝廷也发了,陛下也是个大方赏赐的,这些银子难道还不能算是正当来路?”

孟知府却冷笑道:“本官拿到手的俸禄和奖赏,必定是要分出许多救济百姓,哪像是章大人这般自私,竟是都自己享用了。”

章元敬却惊讶的问道:“哦, 原来如此,前些年关山旱灾的时候,贱内曾经拿出真金白银,典卖了凤钗,施粥了整整一个年,养活了无数百姓,不知孟大人救济了多少人?”

孟知府脸色微微发青,手指都颤抖起来,他那么点银子又要养活家人,又要租赁宅子,还得救济百姓,怎么可能跟章元敬这种有钱人相比。

当下,他脑子一转冷声说道:“下官俸禄有限,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不过倒是不知道章大人清贫出生,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

章元敬笑了笑,拍了拍孟知府的肩头说道:“孟大人看来记性不大好,方才本官不是就曾说过,拿到手的银子不可直接花了,或是购买田地,或是购买山头,精打细算的还能有些盈利,银子生银子,到时候自然有更多的银钱用来资助百姓。”

“忍一时,便可做到更多,这也是我等为人父母官的该有的眼界。”章元敬笑着说道,一开始他是不打算跟这位孟知府撕破脸的,但是这位显然打算踩着他的脸上位,章元敬也不可能任由他冷嘲热讽,吃青菜豆腐算什么,让百姓不跟着吃这些清汤寡水的才是正事儿。

孟知府却不是那么容易认输之人,当下又说道:“听闻章大人在关山之时,名下有琉璃坊和肥皂坊两大生钱的大户,章大人,身为父母官,你不觉得占有这两处的红利于心不忍吗,这些银子若能拿出来,能救下多少百姓?”

章元敬心中冷笑起来,这两处确实是能生钱,看镇北王爷登基之后还不舍得拿出来就知道了,但问题是这是皇帝给他的红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就算是那些御史也不会拿着这一点做鬼,毕竟这都是过了明路的东西了。

这位孟知府倒是有趣,只抓着大义来说,歪理都被他说成了真理。

章元敬笑了笑,淡淡说道:“这确实是本官人生一大骄傲,在关山几年,多亏了这两处的产出,才让年年缺粮,几乎无商人往来的关山变成了如今热闹的样子。”

“以前的关山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会饿死人,不少百姓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如今倒是好了,商人多了,生意多了,只要不是四肢不勤的总能找活计养活自己。”章元敬感叹了一声,又说道,“刚来连海的时候看到沿路的土屋,这样低矮,既不能保暖又不能挡风的土房子,关山已经许多年没有人造了,如今都是用青石的,够结实。”

这话让孟知府的脸色更黑了,章元敬甚至没有直接反驳他,但摆出来的现实却让他更加无法接受。他到连海也有几年了,自问勤勤恳恳视民如子,但除了严惩贪官污吏之外,对民生竟是毫无办法,连海百姓的日子还是一样穷苦。

孟知府认定了章元敬是嘲讽自己,心中更是憎恶,甚至开始怀疑关山是不是他口中说的那么好。不过他好歹是当了多年的皇帝,知道关山是龙兴之地,甚至皇帝都亲口夸过当地的富裕,他自然不会中计诽谤皇帝。

很快,孟知府就想到了自己绝对会胜过章元敬的地方,当下说道:“本官治下,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本官倒是曾经听闻,关山的治安似乎不大好,常有人犯偷窃罪,可见是刑罚不利。”

章元敬笑了一下,淡淡说道:“偷窃确实是有,不过却少得很,多数还是外来者听闻关山富裕,打算摸一些油水。”

“不过孟大人说连海一带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本官却不大相信,来这里的路上船老大就曾经交代,在连海得时时刻刻注意,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人顺走了,因为当地的百姓穷苦,不管是什么他们拿走总还是有用的。”

孟知府对此确实是不知道的,在他的心里头自己的治理治下,百姓就应该安居乐业,贪官也没有了,衙门也清廉了,凭什么不能好好过日子呢。

他几乎是暴怒的骂道:“不可能,本官每次出去巡视,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绝不可能出现你口中的话,怕是有人看不惯本官的做法故意污蔑。”

章元敬也没有反驳,只是淡淡说道:“方才进门之前,本官曾打量了一下大人的左邻右舍,按理来说这一带也该是富裕人家,谁知道不是等着卖房子,就是行色匆匆的往外求生活。”

孟知府下意识的问了一句:“这又有何不对?”

他一问出口就知道自己走错了一步,果然,章元敬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这卖房子的,要么是有更好的去处,要么是不得已而为之,看着房主愁眉苦脸的样子,总不可能是前者。再有一个,连海城内的人百姓都为了谋生奔波,更别提周围的农民了。”

孟知府几乎忍不住咆哮,但好歹记得自己面前的人是谁,他压住怒气,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连海此地多灾多难,也无拿得出手的特产,百姓日子难过也是正常。”

章元敬吃了一口豆腐,觉得虽然清淡了一点,但这位孟夫人的手艺确实是不错,他淡淡回答道:“关山以前也没有啊。”

这一次,孟知府终于忍不住拍案而起,叫道:“章大人话里话外的意思,莫不是本官不称职,才导致连海百姓受苦受难不成?”

章元敬却还是那副笑呵呵的样子,若是京城的官员看见,必定会说这位章大人的笑容与前任户部尚书钱玉铉十分相似,都是坑死人不偿命的老狐狸。

他慢慢站起身来,甚至还帮着这位孟大人顺了顺气,这才笑呵呵的说道:“孟大人,方才本官就说过了,您的清名就是陛下也是夸过的,这事儿怎么能怪您呢。”

“术业有专攻,若不是为了连海一地的海市,陛下也不会将我派来不是,孟大人且放心,等海市开始,连海一地必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孟大人并没有被安慰道,反倒是更加恼怒了,感情自己来了几年都没办法的事情,你一来就能解决,那不是衬托的自己越发无能了吗?

孟大人手指哆嗦了一下,指着章元敬竟是说不出什么话来。

章元敬倒是依旧那副和和气气的模样,还说道:“就拿孟大人您家来说,好歹也是朝廷的父母官,清官自然是值得鼓励,但若是让老人家也跟着一块儿吃了苦,却是有些不合适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朝廷苛待官员呢,孟大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孟知府若是那么容易被扭转性格的人,就不可能让家人过着现在的日子了,他再一次咆哮道:“章大人,你刚来连海,屁股还未坐热,家里头就请了十几个奴仆,不觉得自己太过于奢侈吗,就是百姓们也看不过眼!”

章元敬却奇怪的反问:“本官优待残兵,愿意花自己的钱提大兴养着这些有功之人,莫不是谁有意见,若有人不理解尽可以让他们来找我。”

“光是看门的仆人就有两个,章大人家中莫非藏着金山银山不成!”孟知府又质问道。

章元敬却老神在在的说道:“本官家中确实是没有金山银山,却藏着与京中的来往文书,甚至一些海市的机密文件,这些东西若是被有心之人得了去,可是大兴的损失,别说是两个人,就是请十个八个人看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孟大人您的文书莫非都是随手乱放的?”

孟知府气的不行,却偏偏拿不出反驳的话来,他现在算是明白这个章元敬看着年轻,似乎满身都是破绽,但其实却是个滑不溜丢的,这可比几年前孔家的那个粗鲁武人难对付多了。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就算是青菜豆腐十分美味,章元敬也觉得食之无味,他放下碗筷,笑着说道:“今日就多谢孟大人招待了,本官吃饱了,与大人也畅谈颇欢,今日便先告辞了,以后咱俩就是共事,有的是时候谈心。”

说完这话,章元敬就起身告辞,临走之前还说了一句:“孟大人,本官带来的砚台乃是陛下御赐的,并无花费多少银钱,您安心收着吧。”

看着扬长而去的人,孟知府再一次气结,却也不敢真的把砚台扔出去,只得将这口闷气咽了下去,回到家中又是大怒了一番,就是孟母也不敢多劝。

第217章 海

在大海的面前,人类显得越发的渺小, 古代人对海洋的恐惧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站在沙滩上往大海看去, 从蔚蓝到碧绿, 这个美丽又壮观的海洋如同一只巨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把人吞噬,连个骨头渣子都找不回来。

连海一带的海岸线极长,港湾众多,不过沙滩的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说是沙滩不如说是滩涂更加合适一些,并不是那种适合游玩的白沙碧海。

站在滩涂上头, 章元敬首先想到的不是大海的广阔, 也不是出海的顺利与否, 而是滩涂的利用,比如围垦,比如滩涂养殖,又比如滩涂鱼。

没等他理清楚自己的思绪, 旁边的箫甯却蠢蠢欲动起来, 对于大人而言,这种样子的滩涂难免显得有些脏兮兮的,不说一脚踩下去都是淤泥模样的东西,上头还时不时能看见海草,可真是不太美观,但对于孩子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个乐园。

章元敬是带着巡视的心思过来的, 身边就带着几个士兵,打扮的也只是跟寻常的富家子弟一般,周围的百姓们正在赶潮,虽然奇怪怎么会有富家子弟过来这边,但也没时间搭理他们,要知道这可是一日之中收获最好的时候了,其中还有好几个孩子。

章元敬笑了笑,索性蹲下身来给箫甯脱了鞋子,将他的裤腿挽到了膝盖上头,这才拍了拍她的肩头说道:“去玩吧。”

箫甯一开始还有些扭捏,听了章元敬的话就撒丫子跑出去,等他从滩涂里头挖出一只小螃蟹来,顿时惊讶的大叫起来:“叔,你看我找到了什么?”

自从挖到那只螃蟹之后,箫甯似乎爆发出极大的热情,不断的在滩涂里头翻找出来,不管是贝壳还是小虾小鱼,只要是看到的都不放过,还要章元敬给他收起来带回去吃。

是的,这孩子从没想过把这些小动物养起来,唯一想到的就是拿回家当美食。

章元敬看了看那还没有指甲盖大的螃蟹,笑着让身边的下人去百姓那边买一个水桶回来,不管箫甯抓到什么都好好的放进去,打算等回去的时候让厨房一锅乱炖了,就给这孩子吃,小是小了一点说不定滋味还不错。

滩涂对孩子的吸引力显然是巨大的,尤其是在生存没有压力的时候,箫甯就是如此,一开始还惦记着要稳重一些,跑了一会儿就玩疯了。

章元敬见他玩的开心,索性也挽起裤腿走了下去,他倒是不急着翻找那些小东西,反倒是跟滩涂里头赶潮的百姓唠嗑起来。

周围的百姓原本还有一些拘谨,毕竟这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身边还有几个五大三粗的侍卫跟着,但见他开口谈吐和善,倒是慢慢放下心来。

等孔文处理完公事赶过来的时候,就瞧见自家姐夫挽着裤腿在滩涂里头挖贝壳呢,他走近一看倒是乐呵起来:“姐夫,您哪能做这事儿啊?”

章元敬正好也谈的差不多了,索性在海水里头随便洗了洗上了岸,孔文见他就这么开始穿靴子,连忙提醒了一句:“姐夫,你就这么穿的话,待会儿鞋子里头得有盐巴粒子。”

章元敬自然也知道这个远离,笑着说道:“没事,没必要浪费水。”

见他不在意,孔文也就没有再劝,两人往前走了几步,他看了看章元敬的收获就说道:“赶潮能抓到的都是小东西,姐夫,你想要吃海味的话就去我们那边要,开船出去随便捞两网就吃不完,我们一个个都吃的腻味了。”

章元敬笑了笑,说道:“你嫌弃不够大,但对于这里的百姓而言却是好东西。”

孔文愣了一下,随即抓了抓头发说道:“这倒也是,百姓家里头就算是有船,也是那种走不远的小船,这种船要是敢出海基本都是有去无回。”

大约是在连海待得久了,手底下的小兵几乎都是当地人,孔文对当地百姓的生活也颇为关注:“就像是在我手底下当兵的那些个,如果不是当兵能混口饭吃,也得这么求生活,壮年的男丁都死在了海上,留下来的孤儿寡母日子就更加的难过。”

比起内地,沿海的生活其实更加的艰苦,尤其是在当今皇帝开海市之前,大兴是处于半禁海的状态,那时候沿海一带的渔民日子更是难过。

看了看还在赶潮,因为收获颇丰脸上露出笑容的百姓们,孔文叹了口气说道:“都以为沿海一带生活容易,出门随便捞鱼就能吃饱,其实这些百姓日子艰难的很,除了不愁一口盐吃,可比那些靠着种田就能养活自己的百姓们日子更难。”

章元敬心中也有所感悟,皇帝派出他来,但海市贸易的事情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搭建起来的,劳仲远已经出海,但出海之后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在更远距离的海市开启之前,其实大兴能进行海上贸易的地方并不多,都是比如琉球这样的岛国小地方,他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做。

看了看那滩涂,章元敬忽然问道:“这带的海岸线是不是都属于海军的管理范围之内?”

孔文点了点头,说道:“对,在海军建立起来之前,这一片时不时还有倭寇出没,多亏了这几年陛下大力发展海军,把武器和海船的装备都堆起来了,才把他们打怕了。”

“就是因为如此,如今靠近海边的地方都是军队管着,不过除了一些军事要地,军营附近,其他的地方我们并不禁止百姓生活。”孔文解释了一句,海军的人再多也不可能将整条线路都占了,更多的还是生活在当地的百姓。

章元敬眼神微微一动,看着孔文笑道:“那本官要做什么事情,想来是用不着担心那位孟知府会不会同意了吧?”

孔文也是聪明,听了这话就笑道:“姐夫,你莫不是想到了什么发家致富的好办法,快说出来让我听听,咱们不缺吃喝,当地百姓可求神拜佛的想要呢。”

章元敬只是在脑中打了初稿,所以这会儿也没有细细说来,只是问道:“你先说说看需不需要经过孟知府的同意,再提其他的。”

孔文一拍脑袋,乐呵呵的说道:“按理来说,凡是涉及民生的自然得他来管,但知府再大也插手不了海军,咱们海军干点什么事情根本不用跟他说。”

章元敬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同样的事情用不一样的理由来做,就决定了孟知府是不是能插手,他笑了笑,心中便做了决定。

孔文围着他身边转悠,就是想要先问问有什么办法能改变现状,虽说海市很快能开起来了,但当地百姓若是没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将来日子如何还难说。

章元敬偏不告诉他,只是说道:“你且帮我去找一些人来,能干活,人老实就行,若有得用的小官吏也推举几个过来。”

孔文一听,立刻笑道:“姐夫,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连海这地方别的都缺,人却是不少,你想要多少人我都能给你找过来。”

章元敬想了想,又说道:“熟悉当地的灵活人也找几个,之前你说的那个小官吏就不错,若是闲赋在家的话不如请过来帮个忙。”

对于这样子的事情孔文自然不会反对,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有心再问问到底是什么办法,又想到左右自己早晚能知道,也没必要现在上赶着问。

这么想着,孔文索性岔开了话题:“也不知道劳大人他们到哪儿了,海上风险大,只希望他们一路能够平平安安的。”

章元敬也是如此期待着的,此次大兴一共排除了一百二十九条船,每一艘都是斥巨资打造而成,上头不但有属于大兴的海军,丝绸,茶叶,香料,更有文化的传播。

若是这一次成功了,可以想象能够被记入史册,若是失败了,那就是皇帝一生最大的污点,到时候肯定是需要一个人来背负这个骂名。

在成为海关总长的时候,章元敬便知道这是一把双刃剑,也许可以让他的名字流芳百世,也能让他遗臭万年,胜败就在那些大船上。

两人正感慨着,却见一个脏兮兮的孩子飞快的踩着脚步朝着这边从过来,孔文下意识的想要挡在自家姐夫的身前把那个孩子拦住,却见章元敬飞快的蹲下身来接住了。

看着那孩子满身污泥蹭了姐夫一身,孔文暗道自家姐夫真是喜欢孩子,仔细一看却吃惊起来,几乎是结巴的喊道:“这,这是五......五公子?”

箫甯笑得牙齿都露出来了,脸上身上腿上都是污泥,好好的衣服都像是在烂泥巴里头泡过了似得,见自己弄脏了章元敬的衣服,箫甯脸上都是难为情。

章元敬却并不在意,伸手给他擦了擦脸上的污泥,笑着说道:“看来收获不错,待会儿回去养着吐干净沙子,咱们的好菜就齐活了。”

说完这话,章元敬索性也不让他穿鞋子了,一把将孩子抱起来,一边将那个水桶递给孔文拿着:“走吧,回去吧。”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孔文脸上满是惊讶,自家姐夫让五皇子跟个野孩子似得赶潮,跑的满身都是泥巴,这要是被京城那些御史知道的话肯定会参一本吧。

第218章 试点

“姐夫,咱这么做真的能行吗?”虽然孔文对自家姐夫一直有一种迷之自信, 但看着忙忙碌碌的当地渔民, 心里头还是有些没底, 从来也没听说过可以在海里头养鱼啊?

章元敬倒是很镇定,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好办事儿,好歹他拿出来的办法都是经过时间的验证的,也许因为技术的限制实现起来有些难度,但终归是有用的。

一开始的时候,章元敬其实是更考虑围垦,但后来回去一想却觉得不太现实,毕竟围垦需要将沿海滩涂将涨落潮位差大的地段筑堤拦海, 防止潮汐浸渍并将堤内海水排出, 造成土地用来种地, 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垦区内开挖河道,并于入海口修建闸口,防止海潮沿河倒灌,便于排除雨季渍涝和新围垦土地中的大量盐分。并需兴修灌溉引水渠系, 建立相应的排水系统引淡排咸, 在围垦区内侧应开挖截渗沟,以防止海水对垦区继续补给盐分。

就算是在现代,围垦的成本也是极大的,虽说围垦之后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盐则盐, 但是沿海淡水严重缺乏,滩涂改造成耕地成本高且效益低,越来越多的滩涂围垦丧失了造田的"初衷",章元敬在计算了几日之后就放弃了这条路。

也不是完全放弃,距离淡水资源比较近的地方倒是可以用一用,但大部分滩涂还是走养殖的道路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