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你啊,还是那么会说话。”皇帝淡淡笑着说道,可见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即使是萧叡也喜欢听人拍马屁,只是要求更高了一些罢了。

章元敬连忙说道:“微臣说话发自内心,绝无一点作假。”

“你是什么样子的人,朕还是知道的。”萧叡说了这句话,才把御案上的奏折递给章元敬,“你且看看,任由你行的端里的正,总还是有人看不入眼,这些年来弹劾你的奏折总是没断,文人相轻可见是存在的。”

章元敬低头一看,可不是吗,奏折上义愤填膺理直气壮的口气,倒像是他真的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似的,他心中暗笑了一声,知道自己占着兵部尚书的位置是碍着有些人的眼了。不过比起那些人来,他更想知道的是皇帝的态度。

如果萧叡并不在意,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扔给他奏折的,章元敬很快就明白过来,算算时间他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待着也不短了,孔家孔伯爷一死,皇帝必定是会起用孔家人,即使不是高位,若他还是占着兵部尚书的位置,自然不能让人放心。

所以很快的,章元敬便露出一个微笑来,又做了个揖,笑着说道:“陛下,微臣也实在不是当兵的那个料,这个奏折上有一句话倒是没错,微臣在兵部这些日子,确实是把兵部差些变成了户部,说起来于国无利,这确确实实是微臣的不是。”

萧叡微微挑眉,朝着章元敬看去,心中猜测这个人莫不是自己肚子里头的蛔虫,要不然怎么会一举一动都这般的合心意,有时候他甚至比顾廷安还顺心。

皇帝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忽然想到章元敬说自己不留胡子才显得年轻的话,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怎么,你不想当这个兵部尚书了?”

章元敬笑了笑,露出一个无奈的神情来:“微臣那时候也是赶鸭子上架,暂时为陛下守一守兵部,如今兵部稳当,也有更加合适的人选,微臣自然得找准机会交出去。”

皇帝却说道:“行了行了,鬼灵精,不在兵部你想去哪儿?若不然直接回户部?”

章元敬连忙摇头,户部虽然好,但现在户部尚书坐得稳稳当当的,他过去未免有些尴尬,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也真的不缺银子,户部油水大,风险也大。

想了想,章元敬倒是说道:“微臣听闻工部尚书明大人告老还乡了好几次......”

这话一出,皇帝也有些惊讶的问道:“你想去工部?”

章元敬点了点头,笑着问道:“陛下看微臣,可是适合去工部这地方走一圈儿?”

皇帝想了想,觉得倒是真合适,章元敬总有旁人想不到的主意,看起来天马行空,但最后却都能实现起来,他要是去了工部的话说不定还真的能捣鼓出什么来。

君臣两个三言两语定了此事,皇帝倒是好心情的问道:“听说庆平去找你了?”

章元敬露出一个为难的表情来,欲言又止的看着皇帝,希望他能明白过来自己的心情,结果皇帝哈哈一笑,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朕与德妃说过了,以后庆平会知道分寸的,不过玄嘉啊,你真的不考虑把胡子留起来?”

章元敬摸了摸自己光滑的下吧,他南方人的体质注定了没办法留出络腮胡来,而山羊须和八字胡实在是挑战他的审美,章元敬无奈说道:“微臣倒是想要留,只可惜长出来看着怪模怪样的,吃东西还不方便。”

君臣两个就这话题聊了一会儿家常,皇帝才挥挥发他走了,等隔日早朝,在工部尚书再一次上书告老的时候,皇帝大手一挥答应了下来。

而让满朝文武震惊的是,接任工部尚书的不是别人,正是在兵部搅弄了风雨的章元敬!

第246章 教子

到了工部,章元敬显然更加空闲了, 他满肚子的主意提出来之后, 只需要下头的人盯着就是, 至于能不能实现, 实现之后带来多大的好处,那还是遥远之后的事情。

空闲下来之后,章元敬倒是有时间去管家里头的事情,首先就是大女儿的婚事。

不得不说,中秋宴之后,章静姝在婚嫁市场上的行情显而易见的有些冷淡下来,这是章元敬之前就预料到的, 毕竟这个年头愿意让儿子只娶一个妻子, 屋子里头干干净净一个通房小妾都没有的实在是少数。

不过除了孙氏念叨了几句, 家里头从姜氏到孔令芳都未对此有所怨言,毕竟她们对女儿的疼爱也是真心实意的,尤其是孔令芳自己,当年也是吃足了妾侍的苦头, 当年她亲娘能够完全压制妾侍尚且如此, 更有镇北王妃的先例在那儿,她自然希望女儿不要步后尘。

章静姝的年纪不算太大,尚且还有几年挑选的时间,但孔令芳已经把京城门当户对的人家都收集了一遍,这会儿见章元敬空闲下来,便拿出来让他参谋参谋。

章元敬一看, 除了门第家世个人成绩之外,连家里关系都有,甚至还有一副肖像画,可见对此自家娘子是实在用了心的。

不过他一遍翻下来,倒是已经把大部分都划拉出去了。

孔令芳看着觉得心疼,忍不住说道:“相公,这几位我瞧着还不错呢,家世可以,家里头人口也简单,更难得的是为人出息。”

京城多是纨绔子弟,那些个就算是出生侯府王府,孔令芳也是看不上的。

章元敬却毫无犹豫的将那几个人放到了旁边,口中淡淡的解释道:“这几位不是与太子的关系走的太近,就是与几位皇子关系好,不太妥当。”

做了这么多年的尚书夫人,孔令芳也很了解这话的意思了,心中顿时有些气愤起来,叹了口气说道:“我说呢,这样的人家怎么这般好说话,有几个还明言不介意儿子无子,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哎,幸亏先问了你一声,那后头这几个呢?”

章元敬将剩下的看了看,又把几个划拉出去,说道:“这个钱大人是个老顽固,冥顽不灵那种,据说在家里头儿子孙子都要完全听他的话,不然就是不孝顺,这样的人家嫁过去怕是不自在,咱们静姝的性子不大合适。”

说完钱大人,章元敬又说道:“这个李大人其他的倒是也罢了,但是子嗣太大,个人又没有来钱的本事,这些年家里头十七八口挤在一个小院子里头。”

“这个王大人其他都还好,唯有子嗣不丰,据说唯一的嫡子也是病病歪歪的,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寿命,王大人看着也不是长命百岁的样。”

孔令芳听完了,翻了个白眼说道:“我让你看这些少爷本人,你倒是只点评他们的老爹。”

章元敬哈哈一笑,无奈说道:“老子跟儿子,大约都是差不多的,再说了,我哪儿知道这些小辈人到底是怎么样,嫁人嫁人,人家也很重要。”

孔令芳无奈了,把那几个章元敬觉得不合适的都拿出来,这才问道:“剩下的这几个呢?”

章元敬翻了一遍,带着几分无奈,几分挑剔说道:“大毛病倒是没有,小毛病不少。”

听见这话孔令芳就知道他挑不出什么实在的问题来了,笑着说道:“得了,难道还有十全十美的人家不成,咱们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两人正说着话呢,外头传来一阵热闹的声音,却见章静姝背着章敬浩走了进来,别看章敬浩年纪小,但因为养的好整个人胖墩墩的,还是那种十分扎实的肉,一路走来就是章静姝也觉得有些吃力,额头都蒙上了一层细细的汗水。

见状丫鬟们连忙上去搭把手,偏偏章敬浩紧紧搂着章静姝的脖子说道:“不要不要,我就要姐姐背,我不要下来。”

作为章家的独子,章敬浩平时备受宠爱,尤其是姜氏孙氏恨不得将最好的堆到他面前来,就算是孔令芳盯着也养出几分娇纵来,这一日却犯到了章元敬的面前。

章元敬眉头微微一皱,走过去伸手将儿子从女儿背上抱了下来,虽说他在家的时候向来没有什么架子,但章敬浩也知道父亲也是一家之主,他决定的事情是连祖母太祖母都不能改变的,于是他还是乖乖的顺着父亲的动作松开了手。

放下了背上的小胖墩,章静姝接过妹妹的帕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盈盈的说道:“爹,娘,你们在说什么说的那么开心。”

孔令芳算开明的母亲,但也没有跟女儿谈论她的婚事的意思,只是笑着说道:“正说着你们,你们就过来了,怎么就背上了,你弟弟重的很,可别把自己累着了。”

章静姝却不在意的说道:“我就这么一个弟弟,背一下怎么了,还是浩儿喜欢我,这才要我背着,下人们要背他还不要呢。”

说着这话的时候,章静姝明显是带着几分得意的样子在的。

章元敬算是知道了,不仅仅是长辈们,就是章静姝章静婷俩姐妹也对弟弟宠溺有加。他虽然乐意看见姐友弟恭的模样,却还是问道:“浩儿,你也不是孩子了,怎么今天还要姐姐背着过来,你看姐姐额头都是汗水了,可见是累了。”

章敬浩偷偷打量了他一眼,大概是在猜测他是不是生气,不过章元敬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子了,哪里能让还是孩子的儿子看出痕迹来。

于是章敬浩觉得自家亲爹没有生气,放心的说道:“爹,孩儿方才走累了,觉得脚疼,所以才让姐姐背着走的,我不知道姐姐会这么累。”

章元敬淡淡笑了一下,摸了摸孩子的头发,又问道:“浩儿,你才走了那么一段路就觉得脚疼,那姐姐背着你走了许久,会不会更疼?”

章敬浩小眉头都皱到了一起,拧着眉心说道:“孩儿......孩儿没有想到.....”

章敬浩拧着眉头的小模样看着别说多可怜了,章静姝看着就心疼的不行,连忙说道:“爹,我脚不疼,真的,一点儿也不疼。”

章元敬只是看了一眼女儿,继续说道:“静姝先别说话,浩儿,就算是姐姐不累,那你觉得自己走累了,就让姐姐抱应该吗?”

“如今那是章家唯一的男丁,将来也会是静姝静婷的娘家人,作为男儿就得顶天立地,撑得住门户,而不是走一段院子,也得你姐姐来抱。”

章元敬继续说道:“等你长大了,莫非将来还是让你姐姐来帮你做事儿?”

章敬浩吸了吸鼻子有些不知所措,章元敬却没有安慰,作为家里头唯一的男孩,章敬浩几乎是在女人堆里头长大的,偏偏小时候的几年他还不在身边。

若不是发现全家的女人都哄着宠着这孩子,让他的性子太娇了一些,章元敬也不会这般的严厉,实在是怕自己的儿子将来长成了软性子。

好一会儿,章敬浩才抬头说道:“爹爹,我知道了,男孩子不应该让姐姐背。”

章元敬也没指望他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摸了摸他的额头说道:“记住就好。”

说完这话,他又说道:“浩儿年纪也不小了,如今还住在后院有些不妥当,明日就搬到前头去吧,正好也到开蒙的年纪了,到时候我亲自来教。”

孔令芳看着欲言又止,但心知章元敬做好的决定是绝难更改的,心底却还是舍不得。

章元敬心知她的态度,又说道:“如今你月份越发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生了,到时候浩儿在院子里头反倒是麻烦,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么一说倒是也对,孔令芳临盆在即,若是生了院子里头必定是乱糟糟的,她也有些担心儿子在这边会受了惊。

章元敬见她意动,连忙继续说道:“这是我亲儿子呢,只是让他换一个地方住,又不是把他赶出家门,难道还怕我会把儿子吃了不成?”

孔令芳无奈的瞪了一眼丈夫,旁边的章静姝和章静婷都已经捂着嘴偷笑起来,显然是觉得他们不靠谱的亲爹不着调。孔令芳对着儿子招了招手,问道:“浩儿,你是想要继续住在娘身边,还是住到外院去,那边可没有姐姐们陪你玩儿?”

章静浩眼睛微微一转,问道:“住在外头的话,是不是可以跟大根他们玩儿了?”

章元敬扑哧一笑,也不在意妻子的眼神,继续说道:“这个自然,不只是大根他们,你余全叔叔家的几个小子都能跟你玩。”

余全生了三个儿子,最大的跟章静浩一样大,最小的如今才一岁,不过一个个皮实的很,余全怕孩子吵着内院的夫人,一向都是拘着他们的。

果然,一听这话章静浩眼睛都亮了,连忙说道:“真的吗,那我要去外院住。娘,您放心吧,我每天都会来给您请安的,每天都来。”

孔令芳哭笑不得,她心知去了外头,夫君必定是要好好教导这孩子了,也不知道这小子那时候会不会哭,带着几分看好戏的心思,孔令芳挑眉说道:“好,娘都记住了,到时候等着你来给我请安。”

章元敬满意的笑了,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起来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教育儿子比较好,女儿么,他只要娇养就好,其余的事情都是妻子负责,但儿子可不一样。

章静浩还不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笑嘻嘻的走到旁边跟两个姐姐说悄悄话,显然没有注意到一家人眼底那种同情的神色,谁让做决定的是一家之主呢?

第247章 秋猎

章元敬的次子是在这一年的冬季降生的,他出生的那一日正好下了初雪, 京城刚刚蒙上了一层洁白的颜色, 原本还好心情烤橘子吃的孔令芳发动了。

这一发动, 章家又是一阵热闹, 幸亏孔令芳虽然年纪大了,但底子好,这些年来也调养的精心,再加上好歹是生过三胎的妇人了,到底是有惊无险。

产婆抱着章家的二少爷出来的时候满脸喜气,扯着嗓门喊道:“恭喜章大人,恭喜两位老夫人, 章太太生了一位少爷。”

一听这话, 姜氏和孙氏脸上的喜色怎么都掩不住, 他们章家人丁单薄啊,看见孩子那红彤彤的小脸只觉得这辈子都值得了,迭声的喊赏。

章元敬也喜欢小儿子,不过更关心夫人的情况, 见亲娘和祖母都围着小孙子, 便挤进产房看了看,原本产婆是不同意的,但姜氏和孙氏都习惯了没拦着,她一个外人也就没多话。

只是看着章元敬握着章夫人温柔的模样,心中倒是暗道京城的传言果然不错,这位章大人对家中夫人最是宠爱, 连产房不吉利的老规矩都不在乎了,怪道庆平公主几次三番的那啥。

有了小儿子,孔令芳的精力难免被分去了大半,等她回过神来一看,却见曾经的小胖墩大儿子成了小树苗儿。

看着儿子瘦的连小下巴都出来了,孔令芳心疼的不行,将小儿子递给了奶娘,摸着大儿子的头发问道:“怎么瘦了这么多,之前穿着冬衣还不觉得,如今换上春装就显瘦了。”

孔令芳心疼儿子吃了苦头,从去年秋天搬出后院开始,这孩子就被章元敬抓着读书,读书倒也罢了,寒冬腊月的也得练武,就是下雪天也得在屋子里头跑圈儿。

偏偏就是姜氏开口说免了,章元敬也是不答应的,一句希望儿子成才将老夫人劝了回去,不过那时候孔令芳见孩子的时候,他总是穿的跟胖球似的,实在是看不出来。

结果章静浩一点儿也不在意母亲的心疼,还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膛说道:“娘,你瞧我是不是特别结实,特别男子汉?”

孔令芳有些惊讶的看着长相秀气唇红齿白的儿子:“什么?”

章静浩见她不明白,又解释道:“爹说啦,我只要继续练下去,总有一天能跟他一样,能够一箭射死匈奴贼人,能够骑马打仗走南闯北,能够看遍大兴美色美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还能吃遍全世界的好吃的。”

孔令芳捂住自己的心口,连声问道:“你爹都跟你说什么了,什么走遍大兴骑马打仗?”

章静浩直白的说道:“哎呀娘,你怎么还不明白,我是男子汉,可不能跟女人似的老留在家中里,我得出门到处走,得吃遍全世界啊。”

说完这话,章静浩看了看自家刚出生的小弟,撇了撇嘴说道:“哎,弟弟怎么胖成球了,胖成这样以后还怎么骑马,怎么到处走,怎么吃好吃的?”

想了想,他还特别有兄弟情的说道:“算啦,好歹是我亲弟弟,以后他不能出门的话,我可以出门帮他看,帮他玩儿,帮他吃。”

孔令芳听完差点没直接揪着自家夫君的脖子问,你到底是怎么教儿子的,以前也不觉得大儿子这么贪吃贪玩啊,怎么过了一个冬天,她就坐了一个月子,儿子就成就了这般心怀天下呢,这志向都让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对此,章元敬只是含笑不语,小孩子吗,总是有不着边际的梦想的,等他长大了就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算是真打算去吃遍天下,他也不是给不起银子啊。

甭管家里头三个女人多么担心,章静浩是一门心思扎下去了,这孩子也不知道像了谁,被他爹忽悠了三下俩就跟吃了迷魂药似的拉不回来了。

以至于等到秋季皇帝打算在皇家林场秋猎的消息传出来后,章静浩拎着自己的小弓箭,骑着小马驹哒哒哒跑到章元敬的面前,表示自己也要一起去狩猎。

皇帝秋猎不是小事,尤其是这几年太子与几位皇子的争斗几乎放到了台面上,皇帝又几次三番的训斥太子,以至于朝堂上议论纷纷,谁知道秋猎会不会有意外。

即使章静浩哭的两眼红肿,章元敬也只是答应了等秋猎结束,一定会带着他单独出门狩猎一次,这次就是孔令芳也没站在儿子这边。

孔令芳为丈夫准备好劲装,心中依旧有些忐忑不安,低声说道:“夫君,此次秋猎不会有什么危险吧,陛下怎么会突然说要秋猎。”

箫叡并不是那种好大喜功之人,虽说从马上得来的天下,但登基之后鲜少举行这般大型的秋猎,更别说这次甚至带上了包括太子在内的所有儿子。

章元敬穿戴整齐,难得穿劲装的他显得越发的俊朗,他拍了拍妻子的肩头表示安慰:“陛下的性子你是知道的,若有意外,也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孔令芳听他这般说好歹放心了一些,又说了一句:“如今负责城防的是阿斌,夫君若有事,尽可以与他联络一二。”

章元敬笑了笑没有说话,心中却不是没有担心的,在这种多事之秋忽然带着所有皇子去秋猎,他真不知道皇帝到底是打什么主意。

无论如何,此次满朝文武都是跟着一块儿去的,如今他只在工部任职,却也隐约知道为了此次秋猎,兵部和禁卫军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

出门之前,章元敬还是忍不住握了握孔令芳的手,低声说了一句:“秋猎期间,你只管紧闭门户,一切等我归来再论。”

孔令芳的心微微一跳,想要再问什么,却见夫君已经跃上骏马离开,她抿了抿嘴角神色变得坚定起来,当年再艰难的日子也过来了,她又有何畏惧呢。

秋猎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地点就在京城十里之外的皇家林场,作为皇帝的左膀右臂,章元敬和顾廷安的车架就在皇帝和诸位皇子之后。

坐在车中,章元敬看了看对面脸色惨白的人,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来:“廷安兄,你身体还未好全,何必还来凑这个热闹。”

回答他的是顾廷安一连串的咳嗽,好不容易停止了,他才说道:“不来,我不放心。”

章元敬微微叹了口气,撩开帘子向外看去,除了太子之外的几位皇子都是骑马前行,显然他们都知道太子最大的弊端就是孱弱多病的身体,并且不遗余力的身体力行衬托这一点。

顾廷安并未朝外看,而是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瓷瓶倒出一颗药丸和水吞下,半晌脸色变得红润了一些,他才长长的舒了口气。

见状章元敬却皱起了眉头,伸手想要夺过那个瓷瓶,却被顾廷安躲过,他忍不住问道:“这到底是什么药丸,可让太医检查过,你可别为了一时痛快用了虎狼之药!”

顾廷安挑了挑眉,轻描淡写的说道:“你只管放心,我还算通药理。”

章元敬摸了摸鼻子,只说道:“怕就怕有些人不把自己的身体当一回事儿。”

顾廷安却笑着说道:“就算不把自己的身体当一回事儿,我还想看到静婷出嫁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章元敬也就没有继续追问,转而问道:“陛下这次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我可不信陛下只是兴头上来了才要秋猎。”

顾廷安咳嗽了一声,只是说道:“你都不信,想必诸位皇子也都不会相信的。”

章元敬挑了挑眉头,又问道:“别人不知道,难道我们的顾大人也不知道内情?”

顾廷安也学着他的样子挑了挑眉头,笑着反问道:“怎么,连你也觉得我是陛下肚子里头的蛔虫不成,陛下想什么,作为臣子我怎么能知道。”

这话章元敬是不相信的,都说他简在帝心,但实际上章元敬十分明白,能称得上被皇帝信任的人只有顾廷安一个,那种信任是与单纯的君臣关系不同的。

有时候章元敬都会怀疑顾廷安跟皇帝之间是不是有些什么,但这么多年来他也未曾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只得将自己那些漫无边际的猜测压在心底。

迎着章元敬不信任的眼神,顾廷安反倒是笑的更加开心了,他指了指外头的皇子们,做了个微妙的动作,笑着说道:“陛下也许只是随性而起。”

章元敬知道自己探听不出什么来,索性就闭上眼睛养神,倒是顾廷安靠在马车上,原本带着笑意的眼神一点点变冷,却也未曾露出分毫来。

等快到林场的时候,章元敬才忽然说了一句:“不管多么万全的准备,总会有一个万一,无论你们作何打算,我都希望陛下和你都好好的。”

顾廷安眼神微微一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在下马车之前忽然说了一句:“到了林场就陪在五皇子身边,陛下是皇帝,也是个好父亲。”

等走下马车的时候,顾廷安和章元敬又是神色平淡看不出任何痕迹的两位大人了,想要从他们脸上看出一些东西来的大人们注定要失望了。

箫叡看起来精神奕奕,身后的太子和皇子也显得意气风发,他笑着看了看满朝文武,忽然说道,“朕出发之前听闻林场有一白鹿,不知哪位皇儿能为朕猎来?”

皇帝的声音刚刚落下,太子已经出列说道:“儿臣愿往。”

随着太子的话,其余三位皇子纷纷出列表示愿意,箫叡哈哈一笑,似乎十分满意的说道:“如此,朕便要看看哪位皇儿最是出色。”

此话让太子的脸色微微一变,不过他还是压制住自己的愤怒和嫉妒,很快就带着人马消失在林中。等皇子们离开之后,皇帝的性质似乎也低落下来,他看了看周围的百官,淡淡说道:“诸位大人各自去打猎吧,也让朕瞧瞧诸位的马上功夫。”

章元敬看了看已经站在皇帝身边的顾廷安,到底是听他的话驱马走到五皇子身边,两人对视了一眼,很快就离开了原地。

第248章 兵变

大兴武帝十三年,武帝于京城外皇家园林秋猎, 圣旨曰:“今有白鹿, 在此林中, 朕之五子, 谁得知,则帝位可得。”

武帝五子纵马而出,争夺白鹿,帝三子武略过人,在林深处寻得白鹿猎杀之。

然,太子不甘帝位旁落,与永宁侯勾结兴兵于林场, 往日备受朝臣称赞的仁爱储君, 终有一日举起了屠刀, 朝向自己的亲兄弟和亲生父亲。

几位皇子都有所准备,原本平静的皇家林场成了皇子们角逐的角斗场,一时之间血流成河,连狼群都被鲜血和杀气逼退, 竟是藏入深山不敢出。

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兵戎相见, 最后还是做了十几年太子之位的萧靖略胜一筹,看着几位弟弟逃窜而去,他颇有几分不甘心的舔了舔嘴角的鲜血,冷声喝道:“给我追,把他们给我抓回来,死生不论。”

几个侍卫立刻听令形式, 太子殿下擦了擦满脸的鲜血,眼前一阵阵发黑,他的身体到底是不大好,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缓了一会儿气,虽说方才惊险,太子殿下脸上神情却带着几分喜悦:“太好了,他们竟敢在林中动兵,此次就算是父皇宽容也绝不会饶了他们。”

旁边的永宁侯却皱了皱眉头,低声问道:“殿下现在打算怎么做?”

太子殿下脸上的兴奋还未完全褪去,下意识的回答道:“当然是马上回去找父皇,告诉他那三个家伙的狼子野心,此次之后父皇定然知道只有我才是合格的太子。”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永宁侯心中也忍不住有些失望起来,自己的这个外甥才学是有的,眼界却不怎么开阔,不知道是不是从小丧母的缘故分外的敏感,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要害他。这些永宁侯都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却是,这位外甥胆子太小了。

眼中厉色一闪而过,永宁侯冷冷说道:“然后呢,陛下难道会直接斩杀了那几位皇子不成,只要不杀了他们,追查下去的话不难发现,是三皇子首先猎杀了白鹿,太子殿下才是那个带人进来动手之人。”

太子殿下方才凭着一股子怒气做了,这会儿冲动过后却有些后怕起来,忍不住为自己辩解道:“孤,孤这是迫不得已的......”

永宁侯冷笑着提醒道:“殿下仔细想想,是谁让你这般迫不得已,难道不是陛下吗?是陛下让诸位皇子同猎白鹿,陛下何曾想过殿下您的处境。”

太子殿下的眼神闪烁不定,显然也受到了永宁侯的鼓动,永宁侯哪里会放过这般的好机会,继续说道:“几位皇子生死未卜,以许侍卫的本事,定能斩杀一二,就算是留下一人也不成大器,但是殿下可得好好想想,就这般回去的话,岂不是更易受到皇上的责骂,到时候怕还会让那位五皇子坐收渔翁之利!”

最后一句话彻底的击垮了太子殿下,他有些颓废的坐了下来,带着几分自怜说道:“那孤又有何办法,你也知道父皇这些年对孤早就不如从前,哪里还听得进孤说的话。”

永宁侯眼中满是冷意,声音更是能掉出冰渣子来:“殿下,您是太子,难道就不想着再进一步吗,既然已经到了此等地步,我们有人手在,何不一不做二不休!”

太子殿下猛地站起来,突然起身的动作让他眼前发黑,他听见自己的声音颤抖着问道:“舅舅,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