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又说道:“儿臣那时候也觉得奇怪,不过后来随着章大人走了许多地方,倒是渐渐有些明白过来,儿臣自问做不到章大人那般看淡,却也不想做利禄的奴仆。”

“儿臣想要皇位,那皇位就该为我所用,而不是反过来,因为这个位子让儿臣失去更多,若是没有了父皇,没有了兄弟姐妹,那儿臣孤孤单单的一人,就算是站的再高再远又有何用呢?”五皇子长长的说出一句话,这才带着几分忐忑的看向皇帝。

皇帝也有些愣住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心中又是欣喜五儿能有这般的想法,又是苦恼他将来某一日终究会发现,有些事情有些人身不由己。

到了最后,皇帝只是叹了口气,并没有追着这个话题,大约是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曾几何时他也有过这般的想法,他转而说道:“你可曾去看过你大哥?”

五皇子有些犹豫的看了他一眼,才说道:“儿臣去过一次,只是大哥昏迷不醒,也说不上什么话,只能吩咐太医用心照顾。只是,太医说大哥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皇帝长长的叹了口气,最终说道:“罢了,让他回去东宫吧,到底是朕没有把他教好,他虽然不孝,朕却不忍心见他死在狱中。”

五皇子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皇帝看在眼中倒是满意了一些,他固然是生太子的气的,但这些年的父子亲情也不是假的,自然也不希望太子最后的时日过得凄惨无比。若五皇子心生不满,他倒是要怀疑方才的那番话都是假的。

说完了太子,皇帝又说道:“廷安那边可曾派人去看过?”

五皇子点了点头,眼中倒是露出几分担心来,皇帝心中咯噔一下,追问道:“怎么了,他并未受伤,莫非有什么不好?”

五皇子知道皇帝与顾廷安的情分,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顾大人为父皇吸出了毒液,自己也吞下去一些,救治的又不太及时,幸亏太医医术高明,暂时并没有生命危险。”

只是会影响到以后的寿元,顾廷安原本身体就不大好的,如今就更是糟糕了。

皇帝微微闭上眼睛,半晌似乎才消化了这个事情,他到底是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此次,是朕大意了,最后还耽误了他。”

五皇子也不知道这话要如何安慰,只能说道:“顾大人已经醒来,父皇可要召见?”

皇帝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让他在家好好歇着吧,跟着朕这些年,他也从未好好歇过,这日子过得也是冷清的很。”

“章玄嘉呢?如今可在殿外等着?”说完顾廷安,皇帝忽然问了一句。

五皇子心中颇为章元敬不满,同样都是臣子,都是跟着父皇从关山来的人,但在父皇的心中顾大人和章叔叔的地位截然不同。要知道当时带人来救父皇的可是章叔!

但五皇子转念一想,大概人与人的缘分都是不同的,就像父皇只惦记着顾廷安,而他心里头自然更加偏向于章叔叔:“章大人还在殿外守候。”

皇帝点了点头,才说道:“让他进来吧。”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章元敬自然不可能放下不管,在回京之后他甚至未能回家一趟,几乎是不眠不休的住在了宫中,不只是他如此,朝中大半的官员都是如此。

听见皇帝醒来的消息,章元敬心中也微微松了口气,连忙随着太监走了进去,只见皇帝靠在床头,脸色看着倒是还好,眼眸依旧锐利。

看见章元敬进来,皇帝招了招手示意他到身边,才说道:“玄嘉,这次你辛苦了。”

章元敬哪里敢认下,连忙说道:“这是微臣分内之事,救驾来迟让陛下受惊,是微臣的罪过,还请陛下恕罪。”

皇帝笑了一下,摆了摆手说道:“此次你确实是有功,朕却不知道该如何封赏了。”

五皇子看了一眼章元敬似乎有话提醒,但下一刻章元敬已经笑着说道:“若是陛下仁慈,愿意给微臣祖母一个封赏,微臣定当感激涕零。”

皇帝挑了挑眉头,又说道:“这是自然,你去把诸位大人都叫进来吧。”

等章元敬出去,皇帝看了一眼五皇子,问道:“你可是要问朕为何这般吝啬?”

五皇子也不犹豫的点头,问道:“章大人确实是有功,这个封赏是否太单薄了?”

皇帝却拍了拍他的肩头,反问道:“这是章玄嘉心中所求,何论单薄,再者,你可知道朕为何不能封赏太过?”

五皇子却有些不明白的问道:“这是为何,章大人确实没有不臣之心,又是难得的能人。”

皇帝却朝着进门来的人看去,淡淡说了一句:“因为朕要把这个赏赐留着,留给你来做。”

第252章 告老

鸾锦戴颁新诰命,鱼轩稳称小香车。

姜氏早年过得辛苦, 一双手也从未保养过, 即使当了几十年的官家老太太, 手指头上年轻时候磨出来的老茧子也从未彻底褪去。

此时此刻她小心翼翼的抚摸着鸾锦衣, 脸上的笑容怎么都克制不住,身边的孙氏带着几分羡慕,有些吃醋的说道:“平安心里头就惦记着娘。”

姜氏瞥了她一眼,淡淡说道:“以后总有你的,你急什么?”

孙氏一想也是,长幼有序,总不可能避开老娘先给她越级的诰命的, 不过自家儿子还年轻着呢, 迟早都能坐上一品大员。孙氏倒是比章元敬自己还要自信, 撇开这个话题之后就兴致勃勃的围观起鸾锦衣来,这可是一品诰命夫人才能上身的。

孔令芳抱着儿子笑看着两人,脸上并无一丝一毫的不满,在章元敬进来的时候却第一时间发现了, 连忙站起身来将孩子放到地上。

章元敬接住磕磕碰碰冲过来的儿子, 笑着抱起来亲了一口,一看里头的情况倒是说道:“祖母,你觉得好的话穿一会儿就是了,何必天天拿出来翻看。”

姜氏瞪了他一眼,眼中却带着笑意:“你不懂,这衣裳平时穿有什么意思。”

这种朝服, 就得像是八十大寿之类的大生日穿上才有用,那时候才风光,才有意思,平时自己在家穿着玩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看人唱大戏呢!

陪着祖母和母亲共叙了一会儿天伦,章元敬才带着妻子从这边离开,等走出了庭院,孔令芳看了看抱着儿子玩耍的夫君,低声问道:“夫君,您可有烦心事儿?”

章元敬逗弄儿子的手微微一顿,索性将孩子放下来让他踉踉跄跄的往前走,一边挽着妻子的手慢慢跟着,见侍从们识趣的避开了,才开口说道:“陛下身体不大好了。”

秋猎之后皇帝的身体就受了损伤,将他年轻时候的旧伤都勾了出来,那些太医费尽心思才勉强压制住的旧伤反反复复的出现,让皇帝的身体一下子就坏了起来。

从昏迷之中醒来之后,皇帝就将太子废黜,又将五皇子封为新太子带在身边教导,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连带着曾经养育了五皇子几年的章家也水涨船高。

废太子到底是没有撑过去,前脚刚刚被放出天牢住进东宫,后脚就撒手而去,只留下一群哭哭啼啼的内眷,皇帝到底没有那么绝情,虽然将东宫的女眷都贬为庶民,却允许他们带走自己的财产,只是从天上落到了淤泥之中,也不知道东宫的人要如何面对。

废太子一去,皇帝的身体就更加不好了,一度连上朝都成问题,雪上加霜的是顾廷安的老毛病也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咳血的症状更加明显。

朝廷的重担落到了五皇子和章元敬的身上,他们一个是新上任的太子,将来注定要掌握大兴,一个是皇帝和太子都信任的官员,手握大权风光无限。

但越是如此,章元敬心中越发的不安,身处这种辅政大臣的位置还能全身而退的历史上能有几个人,是,现在皇帝看重他,太子也对他满心依赖,但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

皇帝的看重,有多少是因为没有可用之人,而太子的信赖,又有多少来自于当初的情分,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章元敬比谁都清楚。

他挽着孔令芳的手走了一段路,才缓缓说道:“令芳,若有一日我想告老还乡,你可愿意随我回去小小的青州。”

孔令芳微微一笑,紧紧握住夫君的手,婉言说道:“夫君说的这是什么话,自古以来夫唱妇随,自然是夫君去哪儿妾身也去哪儿,别说是青州,当年咱们在关山不也挺好吗?”

章元敬也跟着笑了起来,其实他是知道的,无论他要做什么孔令芳总是支持的,只是走了这么多年他累了,倦了,心底其实也变了。

旁人都说他看淡功名利禄,但若是真的看淡的话,他何必还要在京城待着呢,到底还是喜欢的,只是喜欢的程度没有那么执着罢了。

孔令芳见他笑了才微微松了口气,又问道:“陛下的身体真的坏到了那种程度吗,太医们如何说的?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对于皇帝,孔令芳的心情是复杂的,当年先皇后还在的时候,她其实也有过几日承欢膝下,那个时候镇北王对她也是关爱的,只是那些情分慢慢变得不足一提罢了。

等嫁人生子之后,孔令芳曾经也怨过皇帝的绝情,不说对先皇后的辜负,光是将五皇子仍在章家十多年的事情,她就心中颇为不满。

但再多的不满到了如今都不算事儿,想到那个高高在上的姨夫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孔令芳心中也有一种说不出的低落,皇位,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魅力?

而最让她犹豫和彷徨的是,那个她一手带大的孩子,姨母留下唯一的血脉,也即将成为皇帝,他会不会也慢慢变成了皇帝的模样,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章元敬拍了拍她的手,说道:“太医说,陛下最多不过一二年功夫。”

其实这个还是算多了,太子之乱过了不到半年,皇帝的身体就急剧恶化起来,发病到病危只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是太医用尽了珍贵药材也无济于事。

他撑着病重的身体将朝堂上的事情一一交代,但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以至于许多布置都不能成,太子和几位皇子虽然死的死废的废,但他们留下的势力却没有被清理干净。

皇帝倒是有心将朝堂清理干净,但那不是简单的事情,每一次皇位争夺必定会有无数人被牵扯其中,哪里能够完全清扫干净呢。

但就算是再担心,他的身体也要支持不住了,偏偏顾廷安这时候也重病在床,眼看着也不大好了,这让皇帝心中更加的焦虑。

章元敬现在是好,但当年的文阁老在上位之前,那也是谦逊无比的人物,谁知道他能变化那般大呢?谁又能保证章元敬不会变成下一个文阁老?

要知道文阁老那时候还是三足鼎立,他尚且能压制得另外两位透不过气,更别提章元敬如今手握大权,又得到了太子的信赖,他若是生了坏心的话无法想象。

若顾廷安身体康健,放他们两人在自然是有一个平衡,但现在却不行,朝堂不稳,需要章元敬来镇着,否则太子很可能弹压不住。

但将来太子能够弹压的时候呢,章元敬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文阁老,这是皇帝最为担忧的,他甚至一度考虑将章家女赐给太子,却被太子坚定的拒绝了。

新上任的太子对章元敬的信任是显而易见的,他跪在床前一字一句的说道:“父皇,儿臣知道您担心什么,也知道您都是为了儿臣着想,但是儿臣并不需要,章大人也不会需要。”

皇帝闭上了眼睛,不去看儿子的真诚:“你还小,不懂人心能变得多么可怕。”

“儿臣知道。”太子开口说道,“正因为知道,儿臣才能知道章大人的难得可贵,他不想要牵扯进此事,正是他无所求的表现。若是执意为之,反倒是让章大人为了章家的女儿,不得不牵扯进来,以后摆脱不得。”

皇帝只是闭目养神,许久才问道:“难道你真的不担心吗?”

太子笑了笑,说道:“儿子也曾担心,但担心是无用的,父皇难道不相信儿臣的本事吗,即使有那一日,输的人也不会是儿臣。”

皇帝笑了一声,听不出什么温度来:“你倒是有这个自信,罢了,既然你不愿,章玄嘉也不愿,朕何必临了还来当这个恶人。”

太子握住皇帝的手,用脸颊贴着他的手心缓缓说道:“父皇,您的心儿臣懂的。”

赐婚的事情到底是这么放下了,倒是让章元敬大大的松了口气,别人或许想要将女儿送进宫,博一个后代的荣华富贵,但在他看来,男权的社会一个家族想要旺盛,主要还是得靠当家做主的,不然就是靠裙带关系上去了,最后也是自寻死路。

大兴开元七十六年,武帝驾崩,传位于皇太子萧甯,命章玄嘉为辅政大臣,统领大兴朝堂事务。萧甯登基之后励精图治,有乃父之风,节俭自律,厉行法制,扩充教育,裁汰冗官,开创大兴盛世,史称宁安盛世。

章玄嘉以辅政之职伴君,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人言谓之“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更难得的是,在成帝能够独当一面之后,身为首宰的章元敬急流勇退,告老还乡,将大兴还政治与成帝,成就一段君臣想得的佳话。

章玄嘉曾对成帝说:“官在得人,不在员多。”“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章玄嘉选才只用其长,并不“以备求人”。

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终究打造出大兴的宁安盛世,后世受益远矣。

第253章 番外 西厢记

在几十年前,青州只是个不起眼的水乡小镇, 只是因为靠近运河的缘故有些水路来往, 略略比周围那些同样平凡的小镇热闹一些。

只是几十年后, 青州却后来者居上, 一度甚至比茗湖府还要更加热闹,这样的热闹得益与一个人,那边是大名鼎鼎的宁安侯章玄嘉章大人。

即使是告老还乡,依旧留在京城不回祖籍地的官员也多了去了,但章元敬在皇帝挽留再三之后,还是坚定的带着妻儿回到了青州。

那个时候章静姝章静婷已经外嫁,在京城有夫有子自然没法跟来, 一开始孔令芳以为看自家夫君疼女儿的架势必定是舍不得, 谁知道他竟是并不在意。

章静浩已经入朝为官, 所以章元敬回来的时候只带了小儿子章静宇,甚至连章静浩的内眷和孩子也并未带上。

孔令芳曾经十分惊讶的问:“你怎么舍得孩子们?”

章元敬反倒是奇怪的答:“这有什么舍不得的,就跟小麻雀翅膀硬了总要飞走,孩子迟早也得离开咱们身边, 再说了, 又不是一辈子不能再见。”

他的想法在古代显然十分奇怪,尤其是孙氏最为不能接受,不过在儿子几次三番的劝解下还是同意了,说到底其实她也是想念青州的。

十几年的时间足够章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章元敬从辅政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被皇帝封了一个宁安侯的爵位。

比如几个孩子都已经开枝散叶, 章家再也不是人单力薄的门户了,比如章家后生多有入朝为官的,但没有一个人能达到章元敬当年的高度。

有新生的,自然也有逝去的,姜氏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回到青州之后每两年就生了一场大病,到底是没能将养回来,不过她走的快,倒是没有受过罪。

姜氏临死之前子子孙孙围满了一圈,老人是笑着逝去的,她自问对得起章家的列祖列宗,就是到了地下也是能挺直了腰杆子的。

孙氏身体倒是还好,只是越发的有些糊涂了,除了儿子的话还能听进去一些,旁人的一律是不听的,幸亏她身在内宅也没啥见识,最多就是喜欢摆摆威风听听好话罢了。

对付她孔令芳已经得心应手,倒是不会为之苦恼。

闲了下来,章元敬倒是有空抓一抓章家的学堂,还有当年老师曾经心心念念的著书。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想要著书并不太难,就是皇帝也是支持的,不过想要做出一本能够流传千古的好书来,却也不太容易。

章元敬并不着急,只是养着许多文人雅客慢慢写,慢慢磨,慢慢做,他还才不到五十,有的是时间,就算是花个二十年也是值得的。

只是文人多了,难免出现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情,章元敬并不在意他们自己的私生活,只要不打扰了著书就是,只是这事情要是牵扯到章家人他可就不答应。

这一日他听完孔令芳的话,脸上倒是喜怒不定,只是淡淡问道:“什么时候开始的?”

孔令芳气的不行,暗怪自己到了青州松了松手,竟是让内宅出现了这样子的混账事情,她忍着怒气说道:“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真不知道璇儿怎么想的,怎么就......”

章元敬倒不像妻子这般生气,反倒是说道:“璇儿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在内宅之中没有见识,一时之间被乱了心思也是有可能的。”

孔令芳脸色微微一冷,还是说道:“说到底还是老大家的不会教孩子,这些年把孩子扔到青州就不管不问的,从没见过这样当人娘的。”

这话说的是章静浩的妻子,章静浩自己是个闲不住的,即使娶妻生子之后依旧是如此,他遗传了章元敬的专情,却没有遗传到他那种重视家庭的态度。

因为要到处转,章静浩索性将一儿一女送到了青州让老爹帮忙看着,对此孔令芳心中颇有微词,对儿子尚可,对媳妇就挑剔万分。

婆媳问题是千古难题,章元敬也没有插话,只是说道:“罢了,让我先跟璇儿聊一聊吧。”

孔令芳有些犹豫,暗道这样的话是不是自己来比较好,毕竟她是祖母,但想到平时孙女与她略有些生疏,反倒是与章元敬的关系更亲密,到底是答应了。

等看见羞羞答答的孙女儿时,章元敬也觉得有些牙疼,奇怪的问道:“璇儿,你觉得这个刘生如何?”

章璇有些害羞的看了一眼祖父,还是开口说道:“爷爷,刘生什么都好,长得好,才华好,性格也好,待人接物也很有礼貌,竟是没有什么缺点。”

章元敬挑了挑眉头,忽然问道:“长得好,是比你爷爷还有小叔叔还要好看吗?”

章璇微微一愣,抬头看向章元敬,虽然年纪大了,但章元敬的身材保持的很好,脸上也不像别人家的爷爷似的满脸皱纹,依稀还有当年温润如玉的模样,更别提被称为章家玉郎的小叔叔了,要知道这位当年去京城的时候瓜果赢蓬差点没被看杀。

“这个......天底下的男儿,有几个能与爷爷和小叔叔比呢?”章璇只能这么说道。

章元敬一听倒是点了点头,心想着孙女儿至少没有因为爱情而失去理智,于是又问道:“才华有多好,可是已经考中了功名,又将功名视作粪土,这才来帮老夫修书?”

章璇脸色又有些尴尬,看了一眼爷爷暗道他是不是故意的,但还是低声回答道:“刘生还未考中功名,但他写的诗词是极好的。”

章元敬又点了点头,问了一句:“他可是才十一二岁?”

章璇不依的叫了一声爷爷,章元敬这才慢悠悠的说道:“我还以为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儿,没有什么人生经历,才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等章璇为心上人辩解,他又问道:“性格好,是好在哪里?”

章璇低着头硬着头皮说道:“与人说话都是和声和气的,从来也没有大小声。”

章元敬奇怪的看了她一眼,问道:“若是有人惹到了他,得罪了他,莫非也是和声和气的?还是说从未有人招惹他?”

章璇犹犹豫豫的看着祖父,问道:“爷爷,脾气好不好吗?”

章元敬却说道:“脾气好是好,但若是一点脾气都没有就不是好事儿了,若是将来父母妻儿受到侮辱,莫非也得好声好气的说话。”

章璇却说道:“那大约我看到的刘生脾气好,在外头说不定不是如此。”

章元敬点了点头,又问道:“他打算什么时候去考功名?”

章璇又开始回答不出来,只是说道:“先帮爷爷把这本书修完不好吗?”

章元敬反问道:“可以是可以,但爷爷怕自己一修就是几十年,等他想要上进的时候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翁了。”

章璇心底已经十分不安了,她有些犹豫的问道:“爷爷,你是不是不喜欢刘生。”

章元敬不答反问:“一个不知礼数,见到后院的内眷不但不避开,反倒是写那些不知所谓的诗词的落地书生,你觉得爷爷应该喜欢吗?”

章璇有些抬不起头来,说实话,这话若是祖母说的话,她们恐怕已经争吵起来,但如今说的是祖父,她便有些心虚气短:“这,这也是情之所至。”

“文人讲究发乎情止于礼,更何况你是未出阁的闺女。”章元敬的眼神微微变冷,淡淡说道,“若爷爷年轻的时候中意一位姑娘,绝对不会与她私相授受,将来若是成了,这姑娘也被人看清,若是不成,更是影响了别人的清誉。”

“再者,他身为修书者,不忙着研究修书,身为文人,也不去考取功名,身为男子,也不找谋生之路。”章元敬一一指出来,“若不是你祖母察觉,你们是不是也不打算告知父母?”

“若真的有心,为何不禀明长辈。”章元敬直接问道。

章璇蹭了蹭自己的脚尖,又说道:“我,刘生也是怕您不同意,您这不是就反对吗?”

章元敬却奇怪的问道:“莫非你们不提,我就会同意了,若是章家无所知觉,到时候直接帮你订了亲,此事岂不是更糟糕?”

章璇一时之间有些回答不出来,却又想着那些柔情蜜意,忍不住说道:“爷爷,若我们说了,你难道会同意吗?”

章元敬便问道:“当年你二姑夫也不过是白身,这桩婚事不也成了吗?”

章璇心底有些期盼,却又说道:“可是,可是二姑夫后来金榜题名,做了状元。”

章元敬却道:“不错,他最后是成了状元,但当年他上门提亲的时候也是一无所有,不过是在香山见过你二姑一面,便敢上门来求。”

“那时候爷爷也不满意他,觉得他轻佻,家世也不大好,可他愿意为了你二姑悬梁苦读,为了你二姑上进,甚至爷爷提出入赘的要求时,他也曾犹豫要不要答应。”

其实两个女婿中,章元敬反倒是喜欢二女婿多一些,只因为他的情感更加充沛,对女儿确实是一腔深情,这些年来也从未变过,相比起来大女婿就显得单薄了。

章璇被问的哑口无言,章元敬也不逼着她做出决定,只是说道:“若是有心人,必定事竟成,只看是不是有这份心罢了。”

“璇儿,若刘生是个可托付之人,爷爷也为你高兴,但你的刘生能为你做到这些吗,能有你二姑夫当年对婷儿的那份心吗,若是没有,你又在为何坚持?”

章元敬说完就走了,留下章璇一个人深思,从小到大她都知道,章家的男人是与别人不同的,他们专情,顾家,即使是喜欢到处走的父亲也从未纳妾。

但是在章家之外,更多的是负心人,就像表姐不也曾经伤过心吗?所以在刘生说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时候,她心动了,但是此刻,她却开始怀疑起来。

第254章 身后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死?

在死亡来临的时候, 章元敬甚至比身边的人都要镇定, 他躺在床上看着哭哭啼啼的儿孙们, 还皱了皱眉头说道:“哭什么, 你爹我就算是死了也是喜丧。”

可不是吗,都八十九了,他活过了四朝,看着五皇子一日日成为合格的君王,又看着他任性的将皇位丢给儿子去环游天下,这是难得没有经历过血汗的皇位传递。

他见识过了人间最美的芳华,也尝遍了酸甜苦辣, 看惯了人世起伏, 回头看并没有多少放不下的遗憾, 在他的床前又有什么好哭的呢。

章静浩也已经是个半老头子了,这会儿苦着脸看着自家亲爹,讷讷说道:“爹,我舍不得你。”

章元敬却翻了个白眼, 直截了当的说道:“年轻的时候让你在家多待一天都待不住, 如今倒是矫情起来了,你舍不得我,难道我就舍得你娘,我啊,要下去陪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