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我来帮你。”

这吃货,也就这个时候最积极了,沈立冬腹诽着,身子靠在娘的身上,闻着陈氏身上好闻的味道,沈立冬感到很安心。

沈立夏的手艺是陈氏手把手教会的,深得陈氏真传,别说那喷香的兔子肉了,就是蘑菇野菜汤那也是烧得极为好喝。

沈家难得有肉吃,自然就放开去吃,唯有沈立冬喝了一大碗的蘑菇野菜汤,却只吃了二块兔子肉,对她这个前世不怎么喜爱肉食者来说,已经足够了。

不过沈博远跟陈氏却不是这么想的。

“冬儿,兔子肉还有一半呢,吃吧,不用省着的。”沈博远给沈立冬夹了一个兔腿,沈立冬却是连连摇头了。

“爹,冬儿肚子好饱了,冬儿吃过兔子肉了,不要再多吃了,再吃,冬儿的肚子就要撑到了。”沈立冬从椅子上爬了下来。

“娘,我走会,消消食。”吃了马上就睡不太好,沈立冬迈着小腿在屋子里头走来走去,走了好几圈了,觉得有些吃不消了,赶紧告诉陈氏。

“娘,冬儿困了,冬儿去睡觉了。”

“去吧。”

沈立冬这么早爬去睡觉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理由,那就是她很想去瞧瞧她的空间,看见那里都是宝,她的心情也能好啊。

再说了,白天的时候那些采集来的草药还没有种上呢,她得进空间种好了。

她不敢在空间呆太久,种好了那些草药,立马就出来了。

陈氏进来就看到沈立冬躺在被窝里睡着了,给体贴地拉了拉被角。

“冬儿,睡着了?”沈博远走进来,看着熟睡的沈立冬,憨厚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嗯,睡了,白天上山累着了,晚上才睡得这么香呢。”陈氏笑了笑,两夫妇走到他们自己的炕上,坐着。

沈立冬根本没睡着,她刚暗叫一声好险,差点被爹娘发现了,好在时间凑巧,出来空间没有被爹娘发现异状。

想着,沈立冬越发觉得日后更要小心谨慎了。

“孩子他爹,明天正好是集市,我就不去地里了,这绣品也该交上了,正好有这株百年老参,就一块儿拿去卖了。这样得了银子,轩儿这次去参加科举就有盘缠了。”

“听你的。”沈博远也高兴,总算不用再为轩儿的盘缠银子费神了。

“这次解决了,下次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爹娘本来就看我们二房不顺眼,若非我这手艺还行,给轩儿跟浩儿上学堂缴了束修费,他们还指不定连我这手艺补贴的家用都来拿了去。明年还得加上海儿的束修费,我们可真的想想办法了,指望沈家是不可能的了。”陈氏想着,心酸不已,眼角就有了泪光。

“别担心,你看这次难关,不是靠着冬儿的运气解决了吗?当年那了空大师也说过,我们家的冬儿是个有大福气的人。你想想看,我们村里的人天天都上山去,可从来没见谁挖过一株人参回来,还抓了自个儿撞晕的兔子,这可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可见冬儿的运气来了,我们家也会越过越好的。”沈博远非常相信了空大师当年的批言,他也相信冬儿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也是,冬儿这个孩子这次醒来越发地懂事了。你看她今晚在饭桌上说的那番话,再看看晚上吃兔子肉的时候,她都让给了其他孩子,连我这个做娘的都觉得酸溜溜的,觉得太过懂事了。“说着,陈氏抬袖擦了擦眼角,分明眼睛红得不行。

“好了好了,不要难过了,冬儿这么乖巧懂事,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沈博远半搂过陈氏,安慰着。

“孩子他爹,你说的对,我该高兴,高兴。”擦了眼泪,陈氏吹了烛火。“不早了,歇了,明早还要早起。”

沈博远跟陈氏的那番话自然全部都落到了沈立冬的耳里,她心中暗暗决定,她一定要让他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到时候气死那些无耻的沈家人。

想着想着,这小身子骨不经折腾,小孩子就是容易困啊,迷迷糊糊的,沈立冬睡过去了,半夜的时候,她忽然听到房间里断断续续的喘息声。

那呼吸声,那传来的动静,让沈立冬脸蛋憋得红红的,这夫妻两个恩爱归恩爱,她可在旁遭罪了。

想着,沈立冬又觉得她家得先盖了房子,她的有一间自己的屋子才行,这样方便进出空间,也能避免眼下这种尴尬的境地了。

第1卷 第十章 去市集

隔天早上,天还没有大亮,沈家二房便陆陆续续地起来了。

沈立冬昨晚就听到沈博远跟陈氏的对话,知晓陈氏今天一大早去赶市集,早就自个穿好了棉袄裤,小心翼翼地从榻上爬下来。

沈立夏推门进来看到沈立冬已经穿戴齐整了,正笨拙地梳理着头发,笑了笑。“冬儿都自己穿好了,可真能干。来,姐姐来帮你吧,你现在还小呢,还是姐姐来给你绑头发吧。”沈立夏帮着沈立冬绑好了两角辫子,还给扎上了红头绳。“好了,我们家的冬儿真漂亮,去吧。姐姐去后面叫小海起床,他可没有冬儿这么自觉,还躲在被窝里睡着呢。”

沈立冬对着那面只能看得清脸庞轮廓的青铜镜子咧开小嘴笑了笑,漂亮?她可一点儿都没看出来。

不过这并不影响她今天的好心情,想着可以去市集见识一番,沈立冬哼着小曲出去洗脸刷牙了。

这个时候她就想起现代的好处来了,这里没有牙刷牙膏,只能折了柳枝,放点细盐,随便刷一下牙齿,喝几口清水,再吐几回,就算是洗漱好了。

沈家二房的早饭简单的一成不变,窝窝头白粥加咸菜,一直都是这样的。

陈氏端上桌,招呼着开饭,沈博远,沈文轩跟沈文浩都围着坐了下来,沈立冬觉得人还没到齐,望了望门口,发现沈文海一脸没睡饱地打着呵欠走进来,身后是仪态优雅的二姐沈立夏。

同是一家人,差别咋那么大呢?

这四哥该不会老爹从树洞里捡回来的吧。

看着沈文海牙齿没刷,脸也没洗,直接抓了一个窝窝头就咬起来,立即就被陈氏一筷子敲打。

“没规矩,洗漱了再来吃。”

沈文海缩了手,放下咬了一口的窝窝头,赶紧去洗脸刷牙。

他那洗漱的速度极快,沈立冬觉得估计沈文海就用清水覆了一下面,喝了几口水的功夫。

“娘,现在可以吃了吗?”沈文海可怜巴巴地望着桌上的窝窝头。

“坐着,吃吧。”

一听到可以开动了,沈文海端起碗,拌了咸菜,就着窝窝头,风卷残云,一点不留,末了还用嘴舔了舔碗口。

家里的饭菜都是算好的,没有办法让家人吃得十足饱,有八分饱就不错了。小孩的身体耐不住饿,加上又在成长阶段,沈文海嘴馋得很,那也是被这个家穷闹的。

沈立冬看在眼里,将手上的窝窝头掰开一半,连同小半碗的白粥一起分给了沈文海。“四哥,快吃吧。”

沈家其他人都看了沈立冬一眼,沈立冬倒没觉得先前的举动有什么不对,继续小口小口地喝着白粥,捏着窝窝头一小块一小块地细细咀嚼着。

沈文海看了看手上的半个窝窝头跟碗里的白粥,又看了看陈氏。

“赶紧吃吧,吃完了得赶紧去镇上,隔壁张婶一家今天也要去镇上,他们家有牛车,正好可以稍带我一道儿。”

陈氏一发话,沈文海那个吃得飞快,很快又吃得光光,什么都没留下,这碗干净得就跟洗过了似的,发亮发亮的。

二房一家子吃完早饭,收拾了干净,沈博远扛着锄头下地去了,沈文轩跟沈文浩便一起去了学堂,沈立夏留下来看家,沈文海要练大哥教给他的那些大字,至于陈氏则要赶去市集,临走前多带了一个包子。

那包子就是沈立冬。

沈立冬还没有见过古代的市集是什么样子的,就向陈氏撒娇着要去看看,陈氏看沈立冬如此懂事乖巧,也就带着沈立冬一块去了。

本来沈文海一听到沈立冬跟着去,他也想跟着去,结果沈立冬告诉他,让他乖乖地练好大字,她回来的时候就让娘给他买糖果吃,沈文海一听有糖果吃,立马不跟了,自觉地进房间去练大字了。

虽说是过了冬天,但春寒料峭,风刮过来还是冷飕飕的,直往人脖子里钻去。

陈氏牵着沈立冬的手,在过道上等着张婶家的牛车,见沈立冬缩了脖子,就抱了起她,用身体挡了风的吹向。

沈立冬窝在陈氏温暖的怀里,贪恋着靠紧了。

哒哒哒——

张婶家的牛车赶过来了,停在了陈氏的脚边。

“大妹子,快冻坏了吧,家里整得慢了点,就来得迟了点,对不住啊。”挑了帘子,张婶让开了位置,让陈氏将沈立冬先抱上了牛车,而后陈氏也上了车。

“什么对住对不住的,要说的话,也是谢谢张大姐好心稍带我们娘两一道儿,若不然,我跟冬儿还得继续吹着风,靠着双腿走到镇上去呢。”见沈立冬坐得摇摇晃晃的,陈氏笑着移了移身子,稳稳地抱着沈立冬坐好。

“娘,这么说的话,是不是以后冬儿要记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啊。”沈立冬歪着脑袋笑盈盈地问着。

陈氏跟张婶先是一愣,转而二人笑了起来。“没错,冬儿以后要好好报答张婶才是。”陈氏刮了刮沈立冬小巧的鼻子,逗着她。

“冬儿知道了。娘等会到了镇上给冬儿买好吃的,冬儿再报答张婶,给张婶好吃的。”沈立冬一副认真的小摸样再次逗笑了陈氏跟张婶。

“大妹子啊,你家这个小丫头看着就有那么一股灵透劲,她那么乖巧孝顺,你以后可有福喽。”张婶一脸羡慕地望着陈氏母女俩。

“张婶,你可比我娘更有福气呢,你心眼这么好,长得有好看,杏儿姐姐还聪明得不得了,她会编好多东西呢,还会做衣服,做鞋子给张婶,冬儿却什么都不会呢。”沈立冬好像很苦恼地掰着小手指算着。

“你个小妮子,这么小,嘴巴就那么甜,长大了可不得了喽”张婶摸着沈立冬的头,眼睛里满是欢喜。

“张大姐,你还别说,我家冬儿说得一点也没错,你家那丫头在沈家庄同年纪的女孩子里头可是很出众的,相貌好,又那么能干,你啊少不得有大福气在后头等着呢。”陈氏跟着夸赞道。

“小孩子家家的,哪当得起这么夸哦。”张婶面上谦虚地应着,心里头听着却很是受用,谁家不希望自个儿的孩子优秀能干呢,被人夸了,自然笑得眼角都眯了起来。

牛车进了镇,陈氏跟沈立冬下了车,跟张伯张婶分了手,约定了回程的时辰,便牵着沈立冬的手,先去了花记绣铺一趟,将完工的绣品交付到花掌柜手中。

花掌柜跟往常一样检查了一下绣品,算了算钱,笑着对陈氏说道:“大妹子这手艺是绝对没话说的,照先前一样,荷包三十文钱一个,绣帕二十文钱一方,大妹子这次拿来三十个荷包,三十块绣帕,银钱总共是一百五十文钱,你收好喽。”花掌柜将银钱交到陈氏手中,陈氏数了数,数目对了,便点了点头。

等到陈氏要领取下次的活计时,花掌柜看上去有些犹豫了。

“大妹子啊,我呢,是很重你的手艺,只是最近县城开了一家锦绣楼,排场大,款式花样又多,请的绣娘是一等一的,我这绣铺也就混口饭吃,实在是比不得锦绣楼的。最近这镇上的夫人小姐们都奔着县城的锦绣楼去了,我这里的生意自然就清淡了不少,所以大妹子,对不住了,我恐怕不能再收你的绣品了。”

“没事的,日后掌柜的生意好了,再收我的绣品就是了。”人家掌柜的说的也是实情,陈氏也只能这么说了。

只是少了这绣品的活计,那家中少了这份收入,明年孩子们的束修费可就难了。

出了花记绣铺,陈氏的脚步有些沉重,沈立冬自然看出来了。

“娘,不是说县上开了锦绣楼了吗?娘的绣工那么好,我相信拿到锦绣楼去卖,那里的掌柜肯定会收下的。”

陈氏听了,虽说有些赞同,可是毕竟还是有风险的。

“娘,你若是不放心的话,先买些丝线回去打络子好了,冬儿一定会娘赚到钱的。”

前世她可是很会编织中国结的,为了能够完成学业,什么能够赚钱的她都去钻研过,其中一样就是各种类型的中国结编织,当初可是靠着编织中国结摆地摊赚足了每个月的生活费呢。

陈氏见沈立冬这么有信心的样子,她莫名地就相信沈立冬说的话,在沈立冬的保证下,一口气买了五十文的丝线,这可足够编织四百多条的络子了。

“冬儿,会不会买太多了?”

“不会多的,娘,你就听冬儿的吧。”沈立冬一张精致的笑脸在阳光下熠熠发光,那额间的朱砂痣越发映衬得那双灵眸透亮明澈。

“好,娘听冬儿的。”陈氏也不纠结了,买好了丝线,牵着沈立冬的手去了镇上最有名望的保和堂。

在他们身后的不远处,站着一个满脸戾气的六岁男童。

顿了一下,就朝着沈立冬去的方向跟了上去。

第1卷 第十一章 百年人参算个啥

陈氏牵着沈立冬踏进保和堂的大门,那药童王小四刚送走了一位过来抓药的老妪。

打量着走过来的母女俩虽说是穿着一身粗布棉袄,手肘跟膝盖处磨损的厉害,都打上了几块补丁,但还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不见半丝凌乱的样子。

走近了柜台,王小四看她们母女俩的言行举止,落落大方,一点也没有贫苦人家没见过世面的那般四处张望,眼神也很平静温和,对着他的时候,不露半分怯懦。

“这位大娘,请问是来抓药的吗?且将方子给我,我好看着方子配药。”王小四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衣着打扮而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他面上带着笑容,招待得很是客气。

这保和堂出来一个药童都这么彬彬有礼,可见这保和堂的主人定然也不错,有什么样的下人可以看得出什么样的主人嘛。

沈立冬立马就对这家保和堂的主人有了好感,拉了拉陈氏的衣袖。“娘,这个大哥哥笑起来真好看,心眼肯定很好,娘就不用担心大哥哥会烦着我们打听了。”这个小娃娃的一双眼睛长得真好,水灵灵,明灿灿的,就跟熟透了的两颗黑葡萄沾了清晨露珠那般,又黑又亮,王小四见着,面上也带了几分欢喜。

“不知这位大娘要打听什么,我若是知道的,定然如实相告。”王小四见着沈立冬喜欢,也就不差耽误一会儿功夫。

陈氏笑了笑,这个小女儿这次醒来真的变化很大,这都快成小人精了,竟然当着人家的面耍起小心眼来了。

难道还担心保和堂坑了他们家的这株百年人参不成?

其实沈立冬这担虑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保和堂的信誉,向来是值得推崇的,陈氏自然是信得过的,只是沈立冬不太清楚罢了。

不过既然沈立冬开了口,陈氏也不想拂了这孩子的一片心,终究还是按着沈立冬的想法问了王小四。

“这位小哥,我们娘俩其实就是想来问一下,不知道贵堂的一株百年人参,出价如何?”

“怎么这位大姐要买一株百年人参吗?老实说,店里现在百年人参还真有一株,只是这价钱很高,得五百两银子呢。我劝这位大姐若只是入药的话,五十年份的人参应该就够了,价钱呢二百两银子就够了,这药效也不会差太远,就不需要非得百年人参入药不可了。”王小四觉得这母女俩的家境不怎么好,也就多说了几句,好心地提醒了陈氏。

“如此说来的话,那就劳烦这位小哥帮大姐看看,瞧大姐手中的这株百年人参价钱如何?”陈氏从随身的篮子中取出一小包裹,缓缓解开,那株沈立冬从药田空间取出来的百年人参就这样呈现在了王小四的眼睛。

“这…可是好参啊。”王小四这会儿才觉得刚才被一个小娃娃给耍了心眼了,敢情人家是来卖百年人参来的,怕是信不过,才有刚才一试吧,不过现在他也不介意了,店里可正缺这好东西呢。

“这位大姐,此事我一个药童做不了主,我去后堂叫掌柜的过来,你们在这儿稍等一会儿,我马上回来。”王小四冲到了后堂去找方掌柜,方掌柜还对他毛毛躁躁的行为有些不满,然一听到王小四说有人带着品相极好的百年人参来保和堂卖的消息,那飞跑的速度,比王小四还快呢。

“这位大妹子,我姓方,是保和堂的掌柜,听药童说你有一株百年人参要卖?”方掌柜到了柜台之后,虽然心中激动,面上却极为平静地看着陈氏。

“没错,方掌柜不妨看看小妇人手中的这株人参,乃是外子上山偶尔得之,不知道可以开价多少,请掌柜的给掌掌眼。”陈氏再次取出了那株百年人参,静静地放在柜台上。

方掌柜的拿起一瞧,那一双眼睛就定在那株百年人参上了。

“好参啊好参,品相好,又齐整,连参须都没有断掉一根,这么好的百年人参,很少见了。这样吧,一般好的百年人参也只有五百两银子,大妹子这株参,保和堂就出六百两银子,不知道大妹子意下如何?”这株百年老参给京城里的老夫人拿去贺寿,那是再好不过的礼品了,想着可以在老夫人面上得个好脸,方掌柜也就不在乎多出一百两银子了。

陈氏本以为能够卖到五百两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这方掌柜还多出了一百两银子,当下笑着点头道:“保和堂的信誉,小妇人是信得过的,就六百两吧。”

“好。这是六百两的银票,一张一百两,是富贵钱庄的票子,全国通行的,请大妹子妥善收好了。”陈氏接过五张银票,又让方掌柜点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五十两的散碎银子,将头上的木簪子拔出,五百五十两的银票细细卷好,塞入木簪子中,插回发髻上。

沈立冬看在眼里,暗暗惊叹,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啊。

那陈氏将银子妥善收藏好了,这才向方掌柜告辞,临别那王小四笑着告诉沈立冬,下次来的话,有事直言就是,羞得沈立冬小脸绯红,觉得她这次还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她要是早知道保和堂的信誉这么好,就不多此一举了,难怪娘亲刚才那么笑着看她了,敢情娘是知道的,只是不好驳了她的心意才如此行事的。

想着,心中又是一暖。

有陈氏这样的娘,真好。

沈立冬握紧了陈氏那双略显粗糙但温暖的大手,那方掌柜还极为热心地送陈氏母女俩出保和堂的大门,说是若下次还挖到这种好货的话,一定要卖给保和堂。

陈氏从未想过还能得到第二株百年人参,这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哪里能让他们家碰上第二回呢,不过客气话还是要说的,陈氏面上还是笑着应了方掌柜。

只是若她知晓沈立冬的药田空间里单单百年人参就有二十多株,五百年的十多株,更甚是千年的也有五株的话,还有千年灵芝无数,圣品冰魄雪莲,陈氏估计就压根不将百年人参当成是宝了。

第1卷 第十二章 有人跟踪?!

陈氏不枉此行,得了一大笔银子,带着沈立冬出了保和堂,先去了苏记绸缎庄。

想着这次沈文轩要去科考,总得做两身新衣衫。

沈立冬却是心头不安,自从出了保和堂之后,她就隐隐察觉身后有人盯着她,那感觉让她从脚底心透出一股凉气来,就像是被一头嗜血的野兽给锁定了似的。

该不会是被盗匪之徒给盯上了吧?可是按理说没人会对她们母女俩下手的,怎么看她们也不像是有钱的主啊。

不对,那株卖给保和堂的百年人参!陈氏现在身上可是藏了六百两的银子。但是陈氏藏得很隐秘,怎么会被有心人给盯上呢?除非是保和堂。

除了保和堂会派人跟踪她们母女俩,沈立冬已经想不出第二个她们被人盯上的理由了。

想着,沈立冬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动着,也许她得动用药田空间里头的一些药物了,还有那套金针,说不定得派上它的用途了。

陈氏在绸缎庄挑选好了两匹棉布,一匹天青色的,一匹宝蓝色的,外带二块书生方巾,让掌柜的包裹好了,付了四十五文钱。

转过身来,发现身边的沈立冬不见了,面上一急,却瞧见沈立冬在绸缎庄的门口朝外四处张望着,也不知道她在看些什么,神情不定,小脸蛋皱得跟个苦瓜似的。

“冬儿,你在看什么呢?”

“娘,没什么,冬儿只是第一次来逛集市,就想着多看看。”其实沈立冬有看到一道身影,只是对方是个小孩子,她也就没多想了,不想陈氏担心,沈立冬便没告诉陈氏她那没什么证据的直觉。

看着陈氏手中的料子跟方巾,沈立冬倒是有些困惑。

“娘,怎么不给大哥买绸缎的料子,出门在外,大哥可得穿好点才行,免得被人看轻了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狗眼看人低的势利小人可是很多的。

沈立冬觉得陈氏得好好的给大哥装扮装扮,还建议陈氏得买个玉佩之类的挂件给大哥配着,陈氏却目光复杂地摸了墨沈立冬的头。

“娘的绣活没那么大的赚头,要是忽然之间买得起太好的料子,你家爷爷奶奶他们就该起疑心了。”

也对,百年人参赚来的钱是绝对不能被沈家那些无耻小人给知道的,要不爹娘可是别想留下一分银子了。

“冬儿明白了,娘。”

“只是娘,娘终究是委屈了你们了,不能给你们每个人都做上一身新衣裳。”沈立冬就是太乖巧懂事了,陈氏这个做娘的就越发觉得愧对她。

大房家的孩子都可以穿上崭新的新衣,几乎天天可以吃上肉,零嘴小吃不间断,唯有她家的孩子,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