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元祺,谢朝云,谢朝亮一家子,苏流瑾一家子,还有郡主周燕萍,这些人来了,沈家人没有什么好觉得意外的,只是这群人里头多了一个太子殿下周青广,五皇子殿下周青翰,这可就有些拘束了。

如此有贵客登门,既是来庆贺沈文轩跟言老先生安然回归的,那沈家人自然得欢迎。不过,也因为这些人身份特别,沈家人不敢怠慢,自然原本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只是个家宴的,这会儿却不得不吩咐厨房,赶紧地再备上好酒好菜上来。

这沈立冬眼见得这么一大群来,这段日子又为着大哥还有言老先生的事情四处奔波忙碌着,沈家怎么也得有些表示,不是吗?

因而觉得吃得差不多的沈立冬,先行带着木槿木兰二人告退,回了她自个儿的竹荷院,然后她让木槿木兰二人在制药房外头守着,她要进去给这些贵客准备一些礼物,让他们可以带回去。

这木槿木兰听得沈立冬这般吩咐,慎重地点了点头,二人搬来了小凳子,就坐在制药房的外头,帮着沈立冬好好地在外头看守着,不让任何人靠近半步。

而沈立冬一进了制药房,就直接闪进了药田空间里头。

她用意念扫了一下那一排排的仓库,从里头大概地算了算各种美酒的数量,果蔬,水果,茶叶,还有鲜花香露什么的,看着适合作为礼物的,沈立冬全部都从药田空间里头取出了一份来,然后将这些礼物一一地分配好。

这准备妥当了这些礼物,沈立冬推开了房门,让木槿木兰将这些东西一一地搬到外头的院子里头,然后让阿牛跟荣安侍卫帮着木槿木兰二人,将这些她准备的厚礼,全部都小心翼翼地搬送到了前面正堂的院子里头去。

这会儿解决了他们的礼物,沈立冬似想起唐元祺那个小子跟她说过的,那个五皇子殿下周青翰似很希望得到她的一副工笔十二生肖趣味图,他似很想要打造那一套的十二生肖挂件,如此,沈立冬这回干脆就满足了那个五皇子殿下的心愿,回了她的房间,拿出文房四宝来,提笔开始给他绘制十二生肖挂件趣味图。

大约不到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沈立冬就将这幅十二生肖的挂件趣味图给画好了。她眼下的这幅十二生肖挂件趣味图自然跟她送给四哥沈文海作为生辰之礼的十二生肖挂件是不同的,虽然生肖的形象一样,但是姿态不同,装饰也不同,另外,这幅工笔画比沈立冬当初在珍宝阁画的那副要细致多了,也精心多了,她可是给画作都上了色彩的,而不是黑白打底的简单工笔画而已。

因而这样一副画作送给五皇子周青翰的话,沈立冬觉得也可以送得出手了,不至于过于简陋了,如此想着,她便让木兰给她找了一个是适当的礼物盒子,将这画作给妥善地放置进去,然后关闭盒子,带着木槿木兰二人这会儿一道儿去了正堂大厅那边。

果然,如她所料的那般,前头的酒宴这会儿差不多散去了,一个个地酒足饭饱之后,都在各自三三两两地闲聊着了,因而到了这个时候,沈立冬便去找了母亲陈氏,跟陈氏说了一下她的打算。

陈氏先前见沈立冬半道离席了,还有些讶异,这会儿见沈立冬说起了礼物之事,她倒是明白了,原来这个小丫头想得这般周到,竟然是去给贵客们准备礼物去了。当下,她对着沈立冬笑着,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冬儿办得很好,难得你心思细腻,早早就备好了,若不然,娘亲等会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些贵客们了。”陈氏这般说,自然是同意了沈立冬的做法,她这会儿不但同意了沈立冬的做法,还叫来了沈立夏,母女三人开始忙忙碌碌起来,将这些礼物让底下的人好好地装点起来。

等着他们告别之时,这母女三人就将这些礼物,一人一大份地送给了这些贵客们,告诉他们这些不过都是一些吃食罢了,让他们带着回去尝一尝鲜,别嫌弃什么的。

而那些人见到了那些所谓的吃食,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着定然是沈立冬那个小丫头刚才半道离席的时候给他们准备的礼物,因而一个个毫不客气地收下来了,带着一堆的美酒美食各自回了府邸。

第6卷 第二百八十三章

这沈府的家宴刚过,隔天天刚大亮,皇上就派了他身边的太监总管小顺子来了沈府,说是皇上要召见沈文轩跟言老先生,让他们二人收拾收拾,赶紧跟着他去御书房见皇上。那沈家刚刚因为沈文轩跟言老先生从天牢中走出来而松了一口气,这会儿听到皇上身边的红人总管小顺子亲自来接沈文轩跟言老先生进宫去见皇上,心中自然担忧不已。

太监总管小顺子看到沈家人的神情,自是心中明白得很,当下他也不隐瞒什么,直接将皇上传召沈文轩跟言老先生的意思向沈家一家人明说了。

“咱家此来是奉了皇上的命令,想让沈大人跟言老将上回在金殿之上拿出来的,那所谓白家的秘传药方子,那能够防御天花的种痘之法能够献上去,这也算是你们白家造福百姓,是大功一件了。如此,沈大人想来此去可以安心无忧,不必担心其他不好的事情。另外,咱家觉得沈大人这次虽然被皇上误会而进了天牢,但是这个罪可是没有白白受过,咱家相信沈大人这次定然能够因祸得福,将来定会是个有造化之人,如此,咱家在此就先提前恭贺沈大人了。”太监总管小顺子说完这番话的时候,这压在沈家人心头上的阴云终于飘走了。

这沈文轩跟言老先生听得太监总管小顺子话中的意思,自然明白皇上是有心要替二十二年白家的惨案平反了,如此,对于沈文轩而言,对于言老先生来说,这个消息自然是最好的消息了。

然他们二人也明白,这所谓预防天花的种痘之法乃是沈立冬师父所传授的绝密药方,若是他此时将这药方子占据为白家所传的话,沈文轩跟言老先生就不免觉得有些愧疚了。虽说先前在金殿之上,他跟言老二人借用这个药方子治愈了四皇子殿下的天花之症,从而达到搬倒曹相爷的目的,因而他们才将所谓的种痘之法说成了是白家当年留下来的秘方。

不过虚假的总归是虚假的,怎么都成不了事实,如今要他们二人还要再次冒领沈立冬师父的功劳,他们的脸皮还真的没有那般厚实。何况,这行医之人最看重的那是什么,那自然是一手开创出来的药方子,尤其是这般有大功德的药方子,那可能身系着那个人一生的心血,这般情况下,他们二人怎敢冒领他人的功劳呢。

因而这个时候的沈文轩还有言老先生就有些面面相觑了,他们的目光全都飘向了一旁的沈立冬。

因为此事他们二人无法做主,只能由沈立冬来决定该如何行事。不过此时他们二人的心情也是相当纠结的,这事若是到了这会儿说那所谓的种痘之法根本不是出自白家的,那么沈文轩跟言老先生有可能再次以欺君大罪被打入天牢之中。

那站在一旁的沈立冬,看看大哥沈文轩那为难的样子,又看看言老先生愧疚而矛盾的表情,想着,他们此刻定然是在纠结这个药方子该不该吐露真相吧?这眼见那太监总管小顺子的眼神越来越不对的时候,沈立冬赶紧对大哥沈文轩笑了笑。

“大哥,时辰不早了,这会儿可别让公公等太久了,也别舍不得那白家的药方子了。要知道,生为医者,所创之任何一种药方子,其本意都是为了能够医治病患,解决百姓病痛的,而非挂念那所谓的虚名。如此,大哥不必顾虑什么,想来当年大哥的父亲宁愿这般被蒙冤,也要坚守住那个药方子的遗愿,可见他也是希望大哥能够拿出来造福百姓,化解百姓疾病痛苦的。当然,不止大哥的父亲这般想的,冬儿想着任何一个医者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的,尤其是那些心系百姓疾苦之人,那些前辈也会这般支持大哥去做的,只要事情落到了实处就好,其他的,并不重要。”沈立冬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来,沈文轩跟言老先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们知道冬儿传递给他们二人的想法就是,冬儿的师父并不在意是谁挂了这个药方子的开创之名,她的师父只要求他所创的药方子能够用来造福百姓,化解百姓病痛疾苦,如此,沈文轩自然心中有了定论,对着沈立冬温和一笑道:“冬儿所言极是,是大哥太过拘泥了,大哥知道该怎么做了。”沈文轩说完这句话,转而朝向太监总管小顺子。“公公,我跟言老先生,这就随公公去见皇上。”

那小顺子听到沈文轩这句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沈大人这般做法,才是最为正确的了。咱家敢说一句,沈大人的这般做法一定会有所回报的,皇上定然不会亏待白家的。当然,沈大人本身的福气就不小,有这么一个聪慧灵敏的妹妹,想来对沈大人而言也是不小的助力啊。”若非沈立冬的一席话,想来他今个儿的差事还有可能给办砸了,因而这个小顺子看着沈立冬这个水灵灵的小丫头时,眼底有了几分温和的笑容。

这沈立冬看到太监总管小顺子看她的眼神,令她觉得有些发毛,她怎么有一种被盯着衡量货物的感觉呢,这种感觉可不好,就像当初被四皇子殿下周青漓看着一样,那是一种货物等着待价而沽的感觉。

如此,沈立冬眼睛微微一动,赶紧就闪躲到了母亲陈氏的身后,轻轻地拉扯着陈氏的衣袖,喊了一声娘,她似含羞地躲藏了。

那副胆心如鼠的样子,倒跟她先前落落大方的样子全然不同,这位太监总管小顺子原本有些发亮的眼神又淡了几分,想着这小丫头毕竟年纪太小,怎么样都无法撑住大场面啊。如此,小顺子原本打算在君前说沈立冬几句好话的念头,这会儿自然也打消了,这毕竟任何一个皇子的正妃侧妃还是庶妃也好,这般小家子气,可是上不了台面,有损皇家颜面的。

而这会儿目送大哥沈文轩还有言老先生被太监总管小顺子带出去的沈立冬,压根不知道她的终身大事差点就被那样轻轻易易地给人算计上了,那也幸好她多了一个心眼,要不然,那小顺子若是在皇上周承泽面前夸赞几句沈立冬的话,想来沈立冬就会被皇上给注意上了。而通常被皇上给注意上的女子,那结果会很悲催的,虽然那什么给匹配的人物家世上都是一等一的好,但是究竟对方人品什么好不好,将来这个女子过得好不好就压根不清楚了。

不过,这事若是换做以往,若是先前的沈立冬,恐怕那太监总管小顺子连多看一眼都会觉得不屑的,但是这会儿随着沈文轩的未来发生变化,沈立冬的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这小顺子毕竟是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又是皇上身边说得上话的人,那皇上最近几天在打些什么主意,他这个做了那么多年的奴才怎会不清楚呢?

在他看来,皇上今个儿让沈文轩进宫去献所谓的种痘之法,那是一件可以造福百姓的大功德不说,然这不过是皇上的开棋第一步,那皇上的真正用意根本不在这里。这会儿皇上先让沈文轩有了大功劳在身,又让白家二十二年前惨案翻出来重新审理,那目的可是很明确的,要知道,皇上昨天晚上可是特意召了郡主周燕萍单独用膳呢,那看着郡主的样子,可是真正的慈父眼神,连他这个奴才都有些纳闷了。

不过纳闷归纳闷,皇上想要做的事情,他这个做奴才的,只要尽心尽力地给办妥当便是了。这皇上既然昨晚跟郡主话里话外地提起了终身大事,一直小心翼翼地探求着郡主的口风,想要知道她喜欢什么样的,对夫婿可有什么要求的等等,这一听,显然就是要给郡主找郡马爷了。

如此,小顺子再想一想皇上今个儿忽然对沈文轩态度来了一个大转变,这般费心费力地给沈文轩铺展前路,想来皇上的目标已经很明确了。因而今个儿到了沈府,他对沈家人就格外地客气,也不跟沈家人玩什么虚的一套,直接跟他们明言皇上所为何事,让他们不必担心沈文轩跟言老先生的安危问题。这小顺子做奴才的做到他这样的,除了自小伺候皇上的情分外,那点眼力劲自然是最重要的。

因而他这会儿友善的态度给沈家人留下了好印象,他日沈文轩若是真的当了郡马爷,也自然会对他特别相看一眼,相反,若是他猜测错了,他也没有什么好损失的,不过是多了一句嘴而已,也不浪费什么,还能讨好沈大人跟言老先生,这怎么算都不是亏本的买卖呢。

想着,一路上,小顺子对于沈文轩跟言老先生就格外地恭敬客气,亲自带着他们入了宫门不说,还直接带着他们二人一道儿去了皇上的御书房,中间并未让他们二人停留,等待过片刻功夫。

第6卷 第二百八十四章

接下来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等到沈文轩跟言老先生被太监总管小顺子带到皇上周承泽面前,那沈文轩献上了所谓的可以防御天花的种痘方子,言老先生则开始传授太医院那帮太医如何种痘的实际操作方法。

如此,皇上的圣旨一道下去,整个大周王朝,凡是适宜种痘的人群,无论是皇室宗亲,达官显贵也好,还是平民百姓,甚至是流浪乞丐也罢,皇上一律发布各洲各县衙门,由当地父母官掌管,组织当地医者要求所有在录人员全部一一地进行种痘,如若有不适宜种痘的,则排除在外,其他的一律得给百姓种上牛痘。另外,种痘所需费用全部由国库出资,当地官府不得向百姓征收任何费用,否则一旦被发现的话,轻则丢官弃甲,重则发配流放。

而皇上在这样的圣旨一道一道地传达下去的同时,还从京城往各洲各府派遣了巡查使,务必督促底下的人办妥这件事情,由此,在如此严峻的监督之下,上上下下,还真的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堂而皇之地趁此机会收刮民脂民膏,撞到皇上的火头上去。

因而在大周王朝范围内,这人工种痘之法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各洲各府所有派出去的巡察使一个个地回京了,当他们回了京城之后,自然头一天就跑到了皇上那边去禀告各处种痘情况,并且将种痘人员的名册一一地呈现给皇上,那名册之上有当地百姓的签押红印,还有一层层的官印大章盖着,那是根本没有办法作假的。如此说来,这次种痘大范围地进行,从上到下可谓都是相当顺利的。

那沈立冬从外头跑进来的木兰口中得知了这个好消息,自然是面带笑容的。

本来她以为这种痘之法在她七年前去神医门的时候,言老先生跟谢朝云已然将这种痘之法给呈现了上去,大周王朝境内按理说应该除了不适宜种痘之人外,其他人该都是被种上牛痘了。只是没有想到,他们那般小心翼翼,竟然不敢冒失地将这个种痘之法传递上去,直到拖延到今时今日,等到四皇子殿下周青漓那边得了天花,又经得她的方子救了他一命,因而这种痘之法才被拿出来献了上去,造福了大周王朝的所有百姓,让他们从此之后不用再闻天花而色变,不再以为得了天花便必死无疑,这无疑是医学上又解决了一大难题,对于医者而言,对于病患而言,都是一种福音。

而作为这回传递了福音的沈文轩跟言老先生二人来说,那在君前也好,在百姓眼里也罢,那都是有大功德之人,何况,二十二年前的白家冤案被皇上已经平反了,大哥沈文轩作为白家后人,如此也算得上为白家尽心尽力,还了他作为人子应尽的责任了。从今往后,大哥应该就毫不牵挂了,可以放心地做为沈家之子而恢复平静的生活了。

想着,沈立冬的嘴角,就微微地扬了起来,赶紧吩咐着身边的两大丫鬟木槿木兰。“你们两个,下去好好地准备一下,大哥这会儿去参加宫廷盛宴,想来回来的时候不免被人灌醉了,你们就下去给大少爷准备好醒酒汤之类的,还有木莲,给大少爷在小厨房里头准备一些吃的,本小姐想,在宫中那个地方,虽然山珍海味多得是,但是哪里会吃得自在,因而大哥回来的时候肯定会肚子饿了,这个,你们可得好好地备妥了,知道吗?”沈立冬笑看着木槿木兰还有木莲三个丫鬟。

这三人听到沈立冬的吩咐,忙点头应下去准备了。

晚间,大哥沈文轩果然从宫中散席回来了,他回来的时候是言老先生还有皇上身边的大红人,那个太监总管小顺子搀着下马车进府的,沈立冬随着爹娘一块儿出去,正巧看到大哥烂醉如泥的样子,他走路都不太稳当,全靠在那个总管还有言老先生搀扶着一步一晃悠地走进来的,这边他身子晃悠得厉害不说,他口里还直嚷嚷着:“我没醉,师父,我没醉,今个儿我高兴,我还要多喝几杯,多喝几杯才行。”

这娘亲陈氏跟爹爹沈博远见了沈文轩这副摸样,双双皱了眉头,陈氏赶紧吩咐了底下的人,上前将去沈文轩搀扶好,又对着太监总管小顺子抱歉着,塞了五十两的银子给他,让他拿回去喝杯茶。

沈立冬本想着娘亲这个举止似有些不太适宜,毕竟这公公可不是别的公公,那可是皇上身边的贴身公公,还是个五品总管,这五十两银子他怎么可能放在眼里呢,指不定等会怎么嫌弃不收呢。

她刚这般想着,便想要身边的丫鬟再多给一些上去,哪里想到那个太监总管小顺子满脸高兴地收下了,他这不但收下了,还跟陈氏和沈博远恭喜道:“奴才给二位恭喜了,郡马爷今个儿高兴,难得多喝了几杯,那也是情理当中的事情,皇上都不见责,二位也就不要怪责郡马爷了。”这个小顺子绝对是个会看眼色的,他眼见沈家人对于沈文轩回来时候的那副神情,自然明白这沈家夫妇在想些什么,因而早先告诉了他们夫妇这个好消息。

而陈氏跟沈博远显然被这个消息给震住了。

“公公刚才说什么?郡,郡马爷?是指我家轩哥儿?!”陈氏惊愕地指了指整个人醉得昏昏沉沉的沈文轩。

那太监总管小顺子笑着点点头,肯定了陈氏的猜想。“没错,正是如此。咱家在此恭贺二位了,你们沈家可是祖上坟头冒青烟了啊,这不但出了状元公了,这会儿还出了郡马爷了。今晚上,皇上得知天下黎民从此之后不用再受天花之苦,那个一高兴啊,就在宫宴上封赏了沈大人连升三级,成了工部侍郎不说,还直接将郡主周燕萍指婚给了沈大人,那可是先帝爷跟皇上都宠爱的郡主啊,比起公主来都不差什么的,因而沈大夫福气哦。”这小顺子不断地夸赞着沈文轩福气好,而陈氏跟沈博远却是笑得有些不太自在,随意地敷衍着点头称是。

当他们夫妇目送着小顺子坐上了宫轿,轿子被抬出了他们的视线之外后,这沈博远跟陈氏脸上的笑容就一下子都没有了。

此时,他们夫妇二人眉间锁上淡愁,心中不断地在想着,这下可怎么办?这会儿轩哥儿成了郡马爷了,他的心里也不知道该难受成什么样子了?这孩子从很久之前,他们夫妇已经发现了他对冬儿不同寻常的感情,这眼看着他越陷越深,他们夫妇二人也发愁呢,不知道日后该如何收拾才好。

而这个时候,皇上却乱点了鸳鸯谱,硬是将郡主许配了轩哥儿,轩哥儿的心里却只有一个冬儿,这,这万一要是被郡主知道了,或者被皇上知道了,这轩哥儿可就后果难料了,还有冬儿,若是郡主跟皇上知道轩哥儿心心挂念的那个人就是冬儿的话,那么对冬儿也会很不利的。

如此情况下,也就难怪轩哥儿只能借酒消愁了,这个孩子啊,可是一点儿也舍得不冬儿受苦受罪的啊,因而他自然是顺了皇上的旨意,没有让皇上跟郡主察觉出什么来,但是他自个儿可就受苦了。

而沈立冬这个时候显然不知道爹娘在想些什么,只是感觉灵敏的她,直觉认为大哥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赐婚并不愿意,若不然,一个人高兴了喝醉酒跟一个人不高兴喝着闷酒的感觉是不会一样的。

沈立冬跟大哥沈文轩相处了那么久,这个大哥一些细节上的变化,那是逃不过她那双眼睛的,所以这个时候,她也很担心,担心那个一直被她忽视的问题,到了这会儿却逼得她必须要正视面对了。

她一直都不敢去想那个晚上的对白,大哥跟谢朝云的对话,那个他们二人都喜欢他的对话,她一直都想装糊涂,装作不知道,就那般继续糊里糊涂下去,但是这会儿,大哥忽然被赐婚了,赐婚的对象竟然还是周燕萍郡主,那个她很是欣赏的女子,虽说见面次数不多,彼此之间的谈话也不多,但是她知道郡主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若不然,她不会这么多年一直帮着长公主为着太子殿下的事情到处奔波着;她还是一个是非明辨之人,对人对事出手极为有分寸,在百姓眼里是个善恶分明的侠义郡主。

因而这样的郡主嫁给了她家的大哥,按理说配得上她家大哥这样才貌双全的状元公,他们站在一起的话,称得上是金童玉女,匹配得很。只是,这会儿无论外在的条件多么相配,大哥若是心中不喜欢郡主的话,那么,他们二人成婚之后,这看着人人羡慕的亲事就变成了一场悲剧了。

而沈立冬显然是不想大哥沈文轩过着这般不幸福的日子,因而今晚,她要不要趁着大哥醉酒之际,问一问大哥,他真实的想法呢?

第6卷 第二百八十五章

只是这会儿沈立冬想是这般想的,但是真正到了付诸行动的时候,她又退缩了。她思来想去,万一套出来的那个消息是她没有办法承担的怎么办?她知道她两世加一起都没有谈过恋爱一次,只是因为看透了太多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夫妻,所以她不相信爱情,一点儿也不相信,如此她这么一个根本没有办法爱人的人,若是探出大哥真的将心思放在她身上的话,她该如何去跟这般好的大哥结为连理呢?想一想都觉得会是一件愧对大哥的事情,因而临到行动的时候,沈立冬果断地放弃了。

还是让事情就定格在这里了,不要再将这件事情搞复杂了,就让大哥一直认定她不知道他的心思更好,如此,时间久了,也许他就淡忘了,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也许能跟郡主慢慢地培养起了感情,慢慢地可以变得很幸福了,就像长公主跟苏流瑾那般,平淡日子中逐渐地相处,融入,最终人非草木,感情还是一点一滴地释放出来了,他们现在已经拥有了属于他们独一份的幸福。

而大哥呢,跟那样的郡主相处久了,也会慢慢地喜欢上她的吧,至于郡主,对于大哥这般温柔细心的男人,也是喜欢的吧,若不然的话,在皇上赐婚的时候,她那么得宠的一个郡主,大可有无数个理由搬出来推辞了这桩婚事,因而,眼下的这门赐婚,郡主应该是愿意的,而唯一的遗憾却是在大哥这里。

沈立冬想着,想着,视线无意间飘到案头上的那抹明黄色,那道皇上的赐婚圣旨,不知为何,她又皱紧了眉头。

大哥这个晚上刚才已经连吐了好几回了,这木槿木兰都给收拾了好几次了,大哥这会儿怎么还昏昏沉沉的,看着不清醒呢。

想着如此,沈立冬那擦拭着沈文轩脸庞的温热帕子,就停顿了下来,她望着大哥那醉着的容颜,轻轻地刷过了他眉间的皱痕。

“大哥,下次不要再喝闷酒了,闷酒伤身的,知道不知道?大哥,冬儿真的很希望你过得幸福,你要答应冬儿,一定要过得很幸福,很幸福,这样冬儿才能安心,才能不愧疚。”沈立冬喃喃自语着,随后轻叹了一口气,吩咐木莲将给大哥的醒酒汤再给端上来,还有一些吃食,也一块儿给端上来,她自个儿则拿过醒酒汤,一小勺子一小勺子地喂着沈文轩。

也许是沈文轩这会儿该醒了,也许是醒酒汤发生了作用,沈文轩轻轻地咳嗽着从榻上翻身坐了起来,他头疼地糅着两侧的太阳穴,随后看到边上的沈立冬正递送过勺子过来,笑盈盈地看着他。

“大哥,醉酒的滋味不好受吧,下次可别再喝醉了。这会儿你虽然喝了醒酒汤好些了,但还是得多喝点下去才行。”沈立冬说着,将醒酒汤给了沈文轩,盯着他务必要喝下去。

沈文轩眼见沈立冬这般盯着他,他苦笑了一声,随后从沈立冬的手中接过了碗,一口气将剩下的醒酒汤全给喝完了。喝完之后,沈立冬递送给了他沾了热水的棉巾。“给,赶紧擦一擦吧,满头是酒气散发出来的热汗,这会儿该难受了吧。”

沈文轩盯着沈立冬坚持递送过来的棉巾,只好再次顺从地接了过去,抬手快速地擦拭了一把,然后扔到了一旁的脸盆中。

沈立冬看着沈文轩这会儿完全清醒了,倒是可以跟他说说事情了,因而就问了沈文轩。“大哥,你回来的时候,那个公公告诉我们了,说大哥今晚在宫宴上被皇上赐婚给郡主周燕萍了。冬儿想知道,大哥究竟是个什么看法?还有,爹娘让冬儿问大哥,这大哥跟郡主的婚事是不是得张罗着准备起来了?”沈立冬的目光朝着案台上的那道圣旨望去,示意大哥给了主意才好,毕竟皇上赐婚的圣旨,上头可是写了三个月后让大哥还有郡主完婚的,如此剩下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有些事情该大哥自个儿早日定下来才好,如此,爹娘才好根据大哥的喜好还有郡主的喜好给张罗起来。

这沈文轩顺着沈立冬的目光看到了那道赐婚圣旨,眼睛不由地暗淡了几分。

“冬儿,大哥今晚喝多了,有些失态了,让冬儿看笑话了。不过冬儿放心,大哥以后不会再喝得这般醉了,不会让家里人再担心了。”说到这里,他话题一转,道:“至于大哥跟郡主的婚事,让娘看着办就行了,只要符合了规矩就行,不用特意去准备什么的,大哥并不在意这种形式上的事情,冬儿让爹娘不必太辛苦地张罗大哥的喜好还有郡主的喜好,这些物件什么的,大哥跟郡主都不会太在意的。”

沈立冬一听到大哥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心头闷闷的。果然是大哥不情愿的婚事吗?既然如此,大哥为何又非要接下来呢?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大哥,冬儿看着大哥好像并不愿意迎娶郡主似的,要是这样的话,冬儿觉得还是另外想个办法,推了这门婚事也就是了。也许,也许冬儿可以去跟郡主说一说,说不定郡主那个人听了之后,指不定就答应了冬儿,推了大哥这门亲事也不定呢。”沈立冬这般说着,那沈文轩却摇摇头。

“这件事情,皇上已经下旨赐婚了,而并非只是口头上说说。这会儿文武大臣全部都知晓了皇上下了这道赐婚圣旨了,就算郡主跟冬儿的关系再好,她也不可能会在这个时候有勇气站出来退了这门亲事的。何况,郡主她本身根本就不愿意退了这么婚事,因为敌国传信过来,有意跟大周王朝结为秦晋之好,如此,在适合的皇亲宗室里头,就郡主的年龄还有三公主的年龄适合了,而皇上早就答应了三公主不会让她去和亲的,因而这和亲之事很有可能就落在了郡主身上。只是不知道为何,皇上最后竟然改变了主意,将郡主赐婚给大哥,却没有派她去敌国和亲,这般情况下,就算不是大哥,是其他任何人,郡主也会乐意答应的。所以冬儿,你不要去费神了,也千万不要这个时候去找郡主,因为这件事情已经成定局了。”

何况,沈文轩心中明白,这道圣旨摆明了就是皇上早就准备好的,在宫宴上不过是德妃娘娘开口戏说了一句郡主的年纪大了,也该着个如意郎君给匹配了,那皇上就笑说着打趣了他几句,然后似无意地问着他的家事,问着问着,这道赐婚圣旨就到了他的头上来了。如果说,这不是皇上早就预谋好的事情,那么皇上当时不过刚刚说了戏言了,便不可能马上让太监总管小顺子拿出圣旨宣告了,如此情况下,沈文轩还能说什么呢?他能抗旨不尊吗?这个罪名他能承担得起吗?

答案显然是,他无法承担的。

一旦他抗旨,郡主颜面被损,皇上定然龙颜大怒,到时候别说刚刚平反的白家会再次受到牵连不说,就连沈家,恐怕也会因为他的抗旨不尊,一家人得全部蹲大牢去。

如此,当时的沈文轩,除了要装作高高兴兴地应下这道旨意之外,他还有什么其他能为家人做得事情吗?

没有,其他的,没有了。

他能做的,就是答应了皇上的赐婚,在三个月内迎娶郡主,然后从此之后有了郡主这个依靠,沈家从此之后自然可以被皇上护着了,如此,家人可以得到安稳了,牺牲了他的终身幸福又算得了什么呢?

只是,他的终身幸福就这般被定下来了,连个转身的机会都没有了,再想默默地守在冬儿身边也不可能了。

如此情况下,他本想让另外一个人可以这般好好地守着冬儿的,可是,那个人此刻跟他一样,被一道圣旨生生地切断了跟冬儿的缘分了。

想着,沈文轩的眼睛里多了几分悲伤,脸上的表情也暗淡无光得很。

而沈立冬听了沈文轩的话,看着沈文轩的表情,显然有些误会了。“大哥这般说来,冬儿就明白了。若不是皇上改变主意的话,这会儿该去和亲的就不是三公主了,而是郡主了,对吧?”既然只有二选一的可能,沈立冬自然而然地这般认为的,然沈文轩接下来的话,让沈立冬蓦然一惊。

“冬儿,你误会了。皇上也没有让三公主去和亲。”

“那大哥刚才不是说适宜的除了郡主就是三公主了吗?”沈立冬不解道。

“皇上怎么可能让三公主去和亲呢,他早就算计好的,留着她这个公主是有大用处的,你大哥我,也是到了今晚才明白的。”沈文轩说着,嘴角的苦涩越发重了一些。

沈立冬见沈文轩这般说,似明白了什么。“莫非派去和亲的人另有人选?”

“没错,那个被选去和亲的人这会儿已经被太后认了干孙女了,成了皇上的金枝玉叶了。那个人,冬儿也认识,就是死里逃生的曹可人。”沈文轩说着边冷笑了一声,皇上还真是利用得彻底,对于曹家最后一个人的安排也安排得如此巧妙。

沈立冬听得是曹可人这个人选,虽然有些意外,但一想帝王心思,也就明白了。只是关于大哥提起的三公主用处,沈立冬猜道:“大哥,既然曹可人成了公主要去和亲了,那么三公主,难道皇上也将三公主当成了棋子给联姻了不成?”想来想去,沈立冬也只有觉得这个理由更为可信一些。

而沈文轩听了沈立冬这话,真是希望自个儿这个妹妹能够愚笨一些就好了,只是该知道的事情总归是要被知道的,与其让冬儿从别人口中得知,倒不如从她这个大哥口中得知更好一些。

如此,沈文轩便告诉了沈立冬今晚所谓的三喜临门的最后一喜。

“冬儿猜测得一点没有用,皇上确实给三公主当成棋子去联姻了。三公主所要下嫁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祺哥儿。”

第6卷 第二百八十六章

这沈立冬一听到大哥沈文轩提起这桩事情,心中咯噔一下,隐隐预感到这件事情将会很棘手了。以唐元祺暴躁冲动的性子,若是被强迫着指下这门婚事的话,定然不会像大哥这般有理智地承受了。

而一旦他抗旨不尊的话,那么皇上势必会龙颜大怒,到时候等待他的,等待唐家的将会是一场无可避免的灾难。

如此,沈立冬此时真的为唐元祺而感到头疼了,因为她想着,那个小子一向是个不管不顾的,接下来这唐元祺还真的有可能会牵扯到她沈立冬,到时候,等待她的也有可能是无法预料的危险。

沈立冬这会儿正担心此事会如何发展下去,那榻上的沈文轩似误会了皱眉的沈立冬,以为这个小丫头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不好受了,因而他宽慰着沈立冬,道:“冬儿,此事已然成定局了。向来都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何况只是赐婚一事,皇上既然已经开了金口且下了圣旨,那么这件事情就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如此,冬儿也就不要再想着祺哥儿的事情了。小丫头,你放心,大哥日后会给冬儿找个更好的,大哥向你保证,一定会给冬儿找个最好的。所以冬儿这个时候不要难过,也不要伤心,答应大哥,好吗?”这个小丫头向来就算有什么心事,也是一个人独自默默地承受了,他很少见到冬儿有什么烦恼之事吐露给家人,让家人为她担心的。就因为如此,沈文轩就越发地担心沈立冬这个时候能不能承受得了。

毕竟忠亲王府的王妃已经来过沈家,商议着要给冬儿还有祺哥儿两人的终身大事的,这会儿忽然天降一道圣旨下来,硬是将这门婚事给拆开了,如此情况下,沈文轩还真的担心沈立冬会因此心中藏了解不开的心结,从此郁郁不欢,那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样子。他希望看到的,自然是沈立冬幸福的样子,快乐的样子,眉眼含笑的容颜。

这沈立冬听到沈文轩的这番话,唇角泛起一抹苦笑。大哥还真的是误解她的意思了。“大哥,你恐怕有件事情一直都想岔了。”

“冬儿此话何意?”沈文轩似不解地望着沈立冬,难道是他一直以来都猜测错误了吗?沈立冬看到沈文轩那一脸困惑的摸样,笑着解释道:“大哥这般聪明,怎会不清楚冬儿说得是什么意思呢。大哥只怕是有些意外罢了,觉得冬儿没有看上祺哥儿,心中不敢相信而已。其实,老实告诉大哥无妨的,冬儿从头到尾,从未有将祺哥儿看成是将来的另一半,冬儿的想法一直很简单,就是想要过得很自在,不敢奢求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幸福生活,那么至少得保证冬儿自个儿这一生都可以活得恣意洒脱一些,哪怕是独自一个人,冬儿也不会介意半分的。”说到这里,沈立冬缓了语气,道:“何况,大哥也得承认一件事情,这世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凡事预定的事情未必会按照预定的想法而实现,就好比祺哥儿这件事情。在祺哥儿的心里,在大哥的心里,似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冬儿的未来是该在祺哥儿那里的。可是到了这会儿呢,计划永远不如变化快,这么一道意外的圣旨下来,那先前所有的一切都得全部被翻盘,不是吗?”说到这里,沈立冬冷笑了一声。

这沈文轩听到沈立冬这般说,才相信了当初沈立冬对他所说的那些话是真的,这个小丫头是认真的,她真的一直都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惊世骇俗,却又让他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地方她的那些言论确实有道理,她的那些担心也有理由,因而这会儿的沈文轩,只是微微愕然地看着沈立冬,张了张口。“冬儿,你——”这个时候的沈文轩,还真的不知道用什么强有力的理由去反驳沈立冬,去斥责她的惊人想法。

而沈立冬却接着跟沈文轩分析了此事的真正理由。“大哥真的不必为冬儿担心什么,因为冬儿从来都不会抱着那般不实际的想法过日子的,冬儿理智得很,也比常人通透几分,懂得利弊平衡之道向来是帝王之术。当年自从冬儿知道唐元祺是忠亲王府的世子爷那一刻开始,冬儿就明白,他们的身份地位是容不得他们自己做决定的,越是高处的人,越容易受到各种制约,像他们那样的人,是没有权利选择幸福的,因为那个最高处的不会容许他们有这种幸福的生活,因为他们本身的地位不容许他们有那样的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有得必有失,身份尊贵是一种幸运,但是无法自主的命运又是一种不幸。天家子女都没有权利自主他们自己的终身大事,何况是唐元祺世子爷的身份,皇上利用棋子起来自然更肆无忌惮了。”话到这里,沈立冬的眼里有些悲伤,为着那些身处高处的天之骄子,无法自主的命运。

沈文轩听到沈立冬说起这席话来,顿时心中大震。“冬儿,你怎会,怎会?”这个小丫头也未免看得太过通透了吧。

沈立冬眼见沈文轩那惊愕的眼神,苦笑三分道:“大哥是不是觉得冬儿不该懂那么多的,是不是觉得冬儿知道太多了?其实,冬儿知道的并不仅仅如此而已。唐家之事说起来,那一直都是为皇上所忌的。当年若非唐霖速度快一步娶了谢国公府的长女,那么在唐霖那里,原本娶的就该是皇上的妹妹周娇娇了。如此,到了祺哥儿这里,皇上又岂容得唐家再出一个只要一句话就能号令三军的统帅出来,岂容他的圣旨比不过唐家主帅的一句话?这结局不是很明显吗,只有这唐家最后的兵权重新归属到皇权里头,只有唐家一代又一代的血脉随着皇家赐婚,越来越稀薄下去的话,那么皇上方能安心了。”这沈立冬此番分析一出,沈文轩真的震住了。

“冬儿,这件事情你究竟是从何处得知的?这样的事情你怎能张口闭口,肆无忌惮地谈论呢?你这个小丫头,莫非真的是不要命了?”沈文轩瞪着沈立冬,那是又惊又急又怒。

沈立冬却摇摇头,道:“不,冬儿这般说,就是为了更好地留着命,更好地活下去而已。”那沈文轩似很不喜欢看到沈立冬这副历经沧海桑田的摸样,他道:“冬儿,今晚上的这番话,大哥只能这么说,冬儿你真的是太过放肆了。评论帝君,评论天家子女,你已经犯了大忌了。”

“大哥,冬儿知道啊。冬儿知道这番话犯了大忌了。可是这会儿只要大哥,冬儿两个人而已,外头还有木槿木兰守着,没有人可以听到什么的。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已,大哥又在担心什么呢?”凭她的耳力,方圆十里之内,任何声音都逃不过她的耳朵,她何须担心隔墙有耳呢?

可是沈立冬不担心,并不代表沈文轩不担心,因而他还是警告了沈立冬,日后不许再这般口无遮拦了。

沈立冬自是明白大哥沈文轩的一片好意,她笑着点了点头,心领了。“大哥,冬儿知道了,以后不会再说一次的。”

“你若真是顾着大哥的感受,就不要再让大哥为你担心了。”这个小丫头的想法跟这个世道有些格格不入,她的那种想法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沈文轩不得不担心沈立冬的未来。

然沈立冬却相当明白她自个儿的选择,身为现代人,她有无法跨越的底线,那条底线是不容触碰的,哪怕她是重新活在这个世上,哪怕她已经做好了任何适应这个时代的对策,唯独终身大事,她无法改变她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想法,那种宁缺毋滥的想法,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想法,她知道,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想法,是谁也无法令她改变的底线。所以这会儿的沈立冬虽然明白沈文轩的意思,她却装着糊涂不明白了。

只见她笑盈盈地回着大哥。“大哥,你放心好了,冬儿肯定不会让大哥担心的。何况大哥以后要担心的那个人也不会是冬儿了,而是未来的大嫂了。”沈立冬说完这番话,笑着站了起来。“所以大哥以后不要再这般喝醉酒了,若不然,未来的大嫂指不定该伤心成什么样子了。”沈立冬话中带话,言下之意是让沈文轩不管如何,都不要伤了郡主周燕萍,毕竟郡主也是无辜之人,她也是没有办法自主自个儿的婚姻大事的。

而沈文轩显然知晓沈立冬的意思,因而他苦笑地点了点头。“冬儿的话,大哥记住了。大哥自是知道这件事情也没有郡主插手的份,所以大哥不会为难无辜之人的。”他虽被莫名其妙地赐婚,但是郡主又何尝不是呢?她不过是挑选了一个不去和亲的人选,二择一无奈的选择罢了,因而沈文轩怎能去怪责一个本就无法自主的郡主呢?

如此,沈文轩这番话,倒是让沈立冬安心了,只要大哥跟郡主好好地相处的话,未来也许还会有转机也说不定呢。

只是大哥跟郡主还有一线希望尚存,那么祺哥儿那边呢?他跟三公主周嘉和会有携手同老的机会吗?想到这里,沈立冬便隐隐不安起来了。

走出清晖园的时候,沈立冬抬头望着天,黑漆漆的一片,冷风阵阵,今晚无星,也无月,明日看样子,天气不太好啊。

(今天母亲节,回老妈那里,忙忙碌碌到很晚才回来,这会儿忙开了电脑码上一章更新,希望读者见谅!今天只有一更了。明天我会加油更新的!)

第6卷 第二百八十七章

沈立冬的不好预感果然灵验了,隔天一大早,她刚收拾完毕,还没有吃完早点呢,那母亲陈氏身边的大丫鬟红杏就跑到她的竹荷院来催她了,说是忠亲王府的王妃这会儿就在正堂大厅那里等着她,她有事情要找沈立冬谈一谈。

沈立冬听到这个消息,双眉微微拢了拢,她似察觉到忠亲王妃那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个时候如此急巴巴地上沈府来找她,沈立冬直觉认定不会是什么好事的。

不过这个时候就算她明明知道忠亲王妃来找她不会什么好事情,她还是点了点头,让红杏先回去禀告母亲陈氏,说她换件衣裳,这就马上过去见王妃。

那红杏得了沈立冬的答复,忙点头应下,躬身退了出去,回到正堂大厅去向夫人陈氏回报去了。而沈立冬这会儿揉着眉头,也无心再吃什么早点了,吩咐木莲早早地撤了下去,然后让木槿木兰二人给她稍稍地整理了一番,便带着她们一同前往正堂大厅那边去。

到了正堂大厅,沈立冬刚刚迈步进了门槛,便看到姐姐沈立夏一双冒火的眼睛,母亲陈氏沉默不语的样子,但看着娘亲的表情也很凝重,似不太高兴。而坐在一旁的忠亲王妃谢婉柔,看她的样子,难于启齿,面上神情极为纠结矛盾,看来她此番前来,也是逼不得已,无奈才找上她的吧。

如此这般说来,沈立冬能够猜测到的也就是先前她预想过的画面,那个暴躁冲动的小子唐元祺,大概没有遵从皇上的指婚吧。也只有这个理由才能逼得忠亲王妃亲自上沈家大门来找她谈一谈了,恐怕她所求之事也定然跟唐元祺那个小子有关系吧,若是她所料不错的话,她此来的目的,定然是想让她出面去劝说劝说唐元祺的吧。

估计也只有这个理由最能说明事情了,那二姐大概是不知道她早就跟母亲商议着要推掉忠亲王府这门亲事的,因而她此番见忠亲王府跟三公主要成婚了,二姐自然面带怒意。

而母亲陈氏之所以不高兴,并非是因为两家婚事不成的缘故,而是在眼下这么关键的时刻,他们二家已经不方便往来了。就单单为着二家婚事不成指不定会流出什么闲言碎语来,娘亲陈氏也绝不会允许沈立冬这个时候卷进这场是非当中。

因而沈立冬猜想着娘亲估计这会儿是不会喜欢她去出面劝说唐元祺的,那么娘亲此时面色不悦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只是忠亲王妃谢婉柔都亲自上门来了,娘亲陈氏能不给这个面子吗?所以这个时候的娘亲很矛盾,如此干脆就将这个选择权交给她了。

她这会儿对着她虽然面上说着客客气气的话,让她好好地招待王妃这个贵客,但是话里话外,沈立冬还是听得出来的,娘亲希望以她自个儿年纪小不懂事为理由,完全可以因为忠亲王府做事不靠谱,前段日子眼巴巴地亲自登门来提亲,这会儿转眼就变了,照样还是他们那一方提出来,而不是他们沈家先提出来此事作罢了,想一想,陈氏就郁闷了。

而沈立冬心里头明白娘亲所指何意,可是这件事情她若不在这个时候尽早出面去处理的话,到时候唐元祺那个小子闹大了,事情还会牵扯到她这里,到那个时候,她的麻烦会更大。因而这个时候的沈立冬安慰了陈氏一番,在陈氏耳边悄悄地说了一番话,这番话自然是她利弊权衡得出的分析,是解释给陈氏听,她这会儿应了忠亲王妃去劝说唐元祺的话,比将来事情闹大了被动地去劝说唐元祺要好得多。

如此,陈氏听了沈立冬的这番分析,虽说眉头还是皱得死死的,一张脸沉着,但是好歹还是被沈立冬说动了,让沈立冬自个儿注意保护好自个儿,千万要小心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