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是不是很没用?”白钱突然开口。

“什么?”

“我知道他是故意说那些话的,他想让我多看顾一下八婶他们,其实,他不那么说我也会那么做的。我、我……”说到最后白钱心烦意乱的虚踢了一下。

曾有一段时间,他和白重的关系亲如父子,否则他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成为都头。但是当白重成为指使,其他白家人找上来后,这关系就渐渐淡薄了。他一开始非常不服,因为那些白家人会做什么?什么也不会!可是白重就是对他们更为照顾,把他们安排到伙房中,安排到后勤上。对于这些地方他其实是看不上眼的,可心中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他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亲,和这也有关系,白家人曾试图插手他的亲事,他不愿意,就这么拖了下来。待白重成为节度使,他们的关系也就更远了,远到他连想见一次白重都不是太容易,要不早先他们又怎么会那么被动?

对白重他说不上怨恨,因为白重并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他更多的是一种失落。可是在刚才白重提到了过去,提到了那些患难与共的日子……他记着,他一直是记着的,可是白重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

想到这里,他又恨恨的虚踢了一下,那样子就仿佛要把雨帘踢穿,可最终他也不过只是踢飞几滴雨水,再之后就没有其他的了。他收回脚,头再次低了下来:“……我不想他死……”

“你我也会有这一天的。”

“大哥?”

“其实我觉得这挺好的,要不,我要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大娘子啊。”

白钱一震,看向刘成,刘成看着外面的雨水没有动,夜色中,他的表情越发的恍惚了。

第86章 雨过(下)

看着刘成的样子,白钱突然觉得嘴巴发干,想说点什么,又有些说不出来。在刘家,张氏就是一个忌讳,除了祭祀的时候,平时是没有人提的,刘成不提,刘灿不提,刘静也不提。她仿佛被人遗忘了,在外人眼里好像的确是这样的,但白钱知道并非如此。她不是被遗忘了,而是给人的印象太深刻,那就像一道被涂了颜料的伤疤,好像是好了,其实却是斑斑痕迹。

在两年前不怎么懂事的刘柱问过一次,换来的就是所有人的沉默,而从那以后连不怎么懂事的他都不再提阿娘了。在这种氛围里,白钱也不敢主动去提。而再此时,白钱也不知道要怎么接话,他想了想道:“也不知道赵先生要同八叔说什么。”

刘成轻轻的嗯了一声,他也想不通,若说是保证,由他和白钱来说更合适。不过现在他也不在乎这些了,他赢了。如果不是发生太大的意外,无论白重为不为他写推荐,他都会成为节度使;要说有什么区别,也就是白重写了他会得的更顺理成章一些,白重若不写他头上可能要戴个“权”字一段时间。

所以他这一声嗯,更多的是为了应和白钱,没什么实际意义。白钱说了这一句之后也不再出声,他心中还是难受的,虽然他早就知道白重要死了,可在他意识到白重很快就要死的时候还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伤。

两人都不说话,外面的雨也越下越小,渐渐的就停了,而在屋内,此时赵方毅正在同白重说话,他没有对白重做什么许诺,也没有做什么劝说,而是在讲自己的经历。他说起自己在南方的生活,说起当年的抱负,又说起怎么一路而来,在这路上他又遇到过什么事——曾经,他也想去投过重镇的节度使;也找过父辈留下的关系,也曾在一些地方停留过,但最终他还是来到了郑州,投奔了刘成。

“白公可知我为何会投奔刘指使吗?”

白重看了他好一会儿终于开口:“为何?”

“说实在话,刘指使曾找过我两次,但我都推了,当时固然是存了试探的心思,倒不完全是为这个。我投奔指使的时候他条件并不好,说是郑州的指使,其实下辖的范围也就管城一带。而且他白手起家,早先没有任何积累,虽说是大指使,可那点权势实在不算什么。所以我一开始是不愿的,推了一次又一次还存着等其他人的心思。”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笑道,“若是那时候白公来,说不定我就愿了。”

白重一怔,苦笑着摇摇头:“我不如刘二郎,那后来是刘二郎又找了你第三次?”

“没有,是我主动投奔过去的。因为我听说了一件事。”他说着把早先刘灿等人遭遇匪兵的事说了一遍,“指使为那些士兵亲自抬棺,我想无论是虚情还是真意,一个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总不会反过来捅我一刀,哪怕有一天他失败了,那么最次也会给我留下一笔财富,更有可能的是为我找一个好下家。”

白重看着他慢慢的笑了:“你很会说话。”

“我说的是实话。白公可见这些年刘指使有对不起过哪一个吗?哪怕是早先的张将军,指使又是如何做的?”

白重面色凝重了起来,终于他慢慢的点了下头:“你帮我把五娘子叫过来吧。”

赵方毅起身拱了拱手然后出去了,徐氏很快就过来了,他们夫妻在屋内小聚了片刻,之后几个孩子也被叫了进去,夜色一点点深沉了。刘成白钱几人始终站在外面,他们现在当然有很多事,但他们谁都没有离开。刘成曾想让赵方毅去休息一下,却被他拒绝了:“虽然大势已定,可越到这个时候越不能轻忽了。若外面现在无人我自然要出去,可现在赵将军已经在外面了,还有大郎君主持大局,那我就该守在指使身边,这样万一有个什么,也好有个应对。”

刘成也知他说的有理,当下也不再推让,只是道:“那就有老先生了。”

“指使客气,这是某份内的。”

几人不再多话,虽然刘成和赵方毅此时有很多话要说,可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刘成让人拿了几把胡床,几人就坐在了那里。等到后半夜的时候,刘灿派了几个人过来,一是说了外面的情形,另外一个却是准备了一些宵夜。这宵夜倒也简单,就是面条,不过是用羊肉汤下的,加了萝卜。面条是刘灿让人特意做厚了,所以就算在汤中泡了一段时间也不粉。这个时节,众人都有些饿,这么一碗热腾腾的面吃了再喝了汤真是暖心又暖胃。

“大郎君说外面已经处理妥当了,虽有些宵小,也没能闹出什么,让指使放心。李家的人曾试图出门,不过被拦了下来,用的是夜禁的理由。”

刘成笑着点点头:“你回去对灿儿说,让她也别累着自己了。万事小心。”

“是,外面的兵士,大郎君也准备了吃食,现在应该……”他话音没落,外面就响起一阵阵欢呼,再过一会儿就有人提了两个篮子来给这院子中的士兵发东西,他们自然是不好再吃汤面了,不过这倒不是刘灿吝啬,而是不方便。这准备的就是羊肉炕馍。这东西简单的说就是烙饼加羊肉,不过和普通的烙饼不一样,这个烙饼还要在火上再烤一圈,要烤的焦香酥脆,烤的时候还要加油,正宗的做法就是加羊油,刘灿一时找不到那么多羊油就用了猪油代替,也让一干兵士吃的狼吞虎咽。他们的伙食虽然不错,可依然缺油少肉,在这个时候来上这么一大块带着羊肉的油饼,那真是吃的满嘴流油,就连淋了雨的身子也仿佛暖和了起来。

除了烙饼,就是酒,一人二两浊酒,酒量浅的最多也就是蒙蒙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感觉,更多的还是暖一下身子。而这酒一下来,兵士们的欢呼声也就更大了。这声音传到屋内,徐氏就有些不满,她垂泪看着白重,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白重道:“你不要多想,这并非他们在庆祝。”

“我知道,官人放心吧,我以后再不会糊涂了。”徐氏只以为他是担心自己不懂事得罪了刘家以后日子不好过。

白重摇摇头:“你听他们是在说什么。”

徐氏侧耳去听,外面的声音有些杂乱,她费了一番功夫才隐隐的听到什么谢酒谢饼之类的话。白重道:“值此深夜,又是刚刚做过战,让兵士们得些吃食也是应有的。五娘子,不管刘成是真厚道还是假慈悲,既然他愿做出这个样子,你就顺着他来。他就算为了自己的这点名声也不会无故难为你们母子的。”

徐氏应了,又道:“早先官人不是让我们投奔杨公吗?”

“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同杨公的交情还不足以让你们母子无忧,倒是这里,总有小十四……”说到这里他的心一颤,他一直知道白钱是个好的,可又觉得他太不懂事。都是白家人,他帮扶一些又有什么不对的,他却偏偏不乐意,竟和他疏远了!他做的指使,他做的节度使,他愿意帮哪个白家人,就帮哪个!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对的,可是现在……他能依靠的,还是只有白钱。

“小十四有些倔,但心是好的,你只要不犯大错,他总会护着你们母子的……”看着不断垂泪的年轻妻子,白重只觉得什么事都需要交代一遍。

夫妻俩在这边不断说话,刘成等人也不急,坐在外面渐渐假寐了起来,待到天色微明的时候房里传来了哭声,几人睁开眼,白钱第一个跳起来冲了进去。白重已经闭上了眼,这一次是真的闭上了,他的嘴角带着几分笑意,脸色却仿佛还有些忧虑。徐氏正趴在他身上痛哭,几个孩子也哭成了一团。

“八叔……”白钱跪了下来,“八叔!”

他张开嘴,却只能反复的叫着这两个字。在刚才他还抱怨白重念叨过去,而在这一刻他只痛恨自己早先的执拗。八叔好听奉承话又如何?喜欢照顾那些没有作为又各有算盘的白家人又如何?后来同他疏远了又如何?说到底,他并没有对不起他的。如果不是他把他带出来,长到年龄的他最后还是要出来当兵,而没有人带着他又哪里能一早就做了都头?而若不是做了都头,他说不定早就死了。就算不死,残的机率也很大,而到了那时可以说是生不如死!

他知道的,这些他一直都知道,可他就过不去心中的那个坎儿,就想去别别劲儿。

“八叔你醒醒啊,八叔我错了。八叔……八叔……”他说着,声音已经哽咽了,一种说不出的痛苦攫住了他,在过去他总想着白重忘了他,而在此时他却想到了他和白重最初的那些时光。白重把他从村子里带出来,白重给他找了把弓箭,白重带着他前冲杀敌……在这些背景下,那些冷眼白眼瞪眼都不算什么了。白钱突然意识到,他之所以那么在意那些事,更多的是他一直觉得自己才是和白重关系最好的白家人,而事实则不然。

第87章 天晴(上)

一屋哀戚。

徐氏本就哭的不成样子,再听到白钱带着哽咽的声音更是几乎要哭晕过去。几个孩子里,两个男孩懵懵懂懂的知道点什么,最小的女孩子却是什么都不懂,见大人哭她也哭,她不懂事,哭的倒最厉害,此时都有些抽搐了。见到这个样子,刘成拍拍白钱:“节哀顺变,白公这里,还需要你照应呢。”

白钱毕竟是场面上的人,虽然痛苦难受也还不至于失态,当下长吸了口气:“大哥说的是,只是这下面该如何做,还要大哥给下个章程。”

“白公离世,是我郑州的哀事,自然要好好操办一场,朝廷那边也需要马上汇报,到时候圣人必也有旨意下来的。”

徐氏虽然哭的一塌糊涂,但也一直留心这边的动静,此时听刘成这么说,心中安慰,强撑着站起来就对刘成行了一礼:“有劳刘指使了。”

刘成连忙拦住她:“夫人万不可如此,这本就是我该做的。不说别的,早先我也是从白公手下出来的,没少受白公照应。现在他去了,我为他披麻戴孝都不多,更不要说这些琐事了。”

徐氏擦了擦脸,勉强道:“我家官人早先还说指使是个仁义的,果然不错,以后我们孤儿寡母还要指使多多照应了。这是我家官人早先写的手书。”

她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张纸,刘成打开就见到了白重的笔记,虽然有些虚弱杂乱,还算清楚。内容也简单,就是推荐他为郑州节度使,下面盖着节度使的印章和他自己的印章。虽然早知道这个位置是自己的了,真看到这封信刘成还是暗暗的出了口气,他把信递给赵方毅,对徐氏拱了拱手:“夫人放心,某必不会辜负白公的厚爱的。夫人以后有事,尽管派人来找我,万一我不在,也可找二弟。二弟,这事就交给你了。”

白钱点点头,对徐氏道:“八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前也是我来的少了,要是我多来几次,今日……恐怕也不是这个样子。”

他没做什么保证,但声音真挚态度诚恳,一脸的哀戚更是没有丝毫作伪,徐氏更是安心。她知道白钱虽然这么说,但其实就算他常来也不见得能有什么改变。白钱一个大男人是不好常同她说话的,白重那边更是围了一圈的白家人,那些白家人虽没什么重要职位也没什么本事,却都会为白六娘说话,白钱若常来了,这些人还不知道要说什么呢,到时候白钱和白重的关系说不定更差。不过这些话当然是不好说的,当下她也只能勉强一笑,然后把自己的几个孩子给拉了过来:“这大娘子还不懂事,大郎二郎还不向你十四哥行礼?以后你们还有很多地方要麻烦你们十四哥呢!”

这两个孩子早先也是哭的一塌糊涂的,那二郎听了这话就行了礼,那大郎却没有动,徐氏又催了一遍他才瞪眼道:“阿娘,你早先不是说小十四不是好东西,那个小十四就是这个十四哥吗?”

徐氏脸色大变:“大郎,你在胡说什么!我、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快向你十四哥行礼!快啊!”

她一边害怕的看着白钱,一边催促着,但那大郎却始终没有动。他是白重的长子,自小就受到了各种宠爱优待,这几年更是人人捧着护着。有时惹着徐氏了,旁边人也会帮着分说,此时他虽然知道令徐氏不快了,却也不怕。徐氏催了几声他还不动,是又急又怕,当下一巴掌就打了过去:“我让你向你十四哥行礼,你没听见吗?”

那大郎什么时候受到过这种对待,怔了一下后就哭了起来,这次哭的倒比先前更为痛苦:“你打我!你打我!阿耶刚死你就打我!明明是你说小十四不是好东西的,还说只有六姐姐会对我们好!现在又让我行礼!”

徐氏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回过神就要再去打,却是白钱先开口了:“八婶,孩子不懂事就算了吧,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大郎,我就是小十四了,至于我是不是好东西,以后你就知道了。”

白大郎一边嚎着一边看他,一方面他觉得白钱害自己挨打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另一方面又觉得他好像……也不是那么坏?

不说白府的闹腾,郑州昨天晚上的动静在第二天一早就送到了开封。因为名声不好,也因为种种历史原因,石敬瑭对整个大晋王朝的掌控是相当低的,在偏远重镇,他的话不见得有当地节度使的管用,如果他想对那节度使做些什么,不说升降,就是换个地方也有可能把那节度使逼反了。不过郑州毕竟就临着开封,朝廷在这里还是有一定根基的,所以这天上午他就知道了全部经过。

当时他正在后宫同皇后李氏用餐,他的饭食相当简单,不过四个菜,其中也只有一道肉菜,另外三道,一道是豆腐豆芽,一道是菘菜,另外一道就是丝瓜。这样的饭食也不比外面富裕人家好多少,要说有什么特别的,也就是还有两道甜点,这两道,却还是照顾李氏的。不管外面人怎么看不起这个儿皇帝,在作风上,他还是相当简朴的。

李氏夹了一块羊排放在石敬瑭的碗中,石敬瑭看了看,自己却夹了一筷子菘菜。李氏见了暗暗的叹了口气:“二郎这段日子用饭都不香,不如让人来看看。”

“不用了,我只是没什么胃口,昨夜那场雨也不知要有多少人受灾,偏偏朝中还不宽裕,也拿不出多少钱粮。”说到这里,他放下了筷子,竟是再不吃了。

李氏也停了下来:“我知道二郎是关心国事,但就是这样更应该保重自个儿。这天下,哪还经得起动乱啊!”

石敬瑭看着她,只见她目光殷切,心下不由得一暖。他虽然做了九五之尊,这日子却实在不怎么好过。契丹那边要好好奉承着,下面的节度使要好好招呼着,就这,天下人还骂他。他自认艰苦朴素,一心为民,却得不到什么好话。连早先得用的手下也一个个有了异志。当然,奉承他的也不少,但他知道他们都是别有心思的,像那冯道,唐庄宗时就在朝,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五个皇帝了,却始终不倒,将来他要去了,相信这老狐狸也还会活的好好的。

真正懂他的,理解他的唯有眼前的妻子。她跟着他没少担惊受怕,现在虽贵为皇后,却和他一起节俭,连喜欢吃的点心也不敢多用。他正想说些什么,外面就有人来报有密信送来,当下他也顾不得别的了,立刻就让人把信送了过来。他也不避讳李氏,径自就拆了开来,越看,他的脸色越难看,看到最后,他啪的一下连信一起拍到了桌子上:“这帮武夫,真真无礼!”

“……二郎?”

石敬瑭看了他一眼,把信递给她:“你自己看吧!”

李氏接了过来,大概的浏览了一遍:“看这上面所说,倒是那个李刺史太过无礼,竟指使人做什么请愿,却是太过孟浪了。”

石敬瑭冷笑了一声:“那个刘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起码也是早得了消息,否则哪有这么巧,这边李蒙刚带人到了白家,那边他就能带人截住了?他们一个两个,倒都是胆子大的很!”

“那二郎想要如何?两个都罚吗?”

“那李蒙还用我罚?现在有没有性命都难说。至于那刘成……”石敬瑭脸色莫名,白重重病下面没有子嗣继承他是知道的,不过他除了派人去慰问过两次外也没有别的动作。这一来是为了安其他节度使的心,节度使这个位子从唐朝晚期就几乎是家传的,皇上的作用就是承认。所以他明知白重儿子小又没有什么得用的子侄也不好做什么,否则他今天有什么动作,明天就不知要竖起多少反旗;另外一个,他也存了自己的自己的心思——他知道白重手下有人在争这个位子,若只是文斗那就不说了,死几个人用些手段都是应有之意。但若是武斗,弄不好就会闹大,而一旦闹大他就有出手的理由了,到时候不仅能收回一个节度使的位置,更能给那些武夫一个警惕!

但是现在……虽说动了兵,却到底没有大动,李蒙是不说了,刘成那里却是每一步都有理由的。他手下那个姓赵的是要抓什么山贼——哪个不长眼的山贼会往城里跑?而刘成自己呢,却是去维持秩序的!李蒙那里早有准备还好说,他若不是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又哪里能这么简单就把人凑齐了?他主管的地方可是在管城!

再怎么说石敬瑭也是马上皇帝,虽说有千古骂名在身,这些事情却是一眼就能看穿的。但他虽然知道其中有猫腻,可也不能深究。原因很简单,刘成是白重手下的大指使,他说去维持秩序,也不能说他管不到那个地方,最多也就是手伸的有些长了。至于那山贼更不好追究了,他非常相信,若他拿这个事出来说话,刘成那边就真能交一个山贼给他!

他若想办刘成自然是能办的,可又有哪个会服?

“不管怎么说,我看这个刘成还是一个讲规矩的。”李氏看着他的脸色,慢慢的开口,“不管他是不是早先得了消息,总归……是把这事办漂亮了。”

第88章 天晴(中)

乱世的最大特征就是没有规矩,如果再细分一下就是,你几乎找不到能在这其中过舒服的。一般百姓苦,中层官员也各种难处,就是皇帝也做的不是很有滋味。比如石敬瑭,他如果是盛世帝王,或者说哪怕王朝不那么鼎盛,但只要还能顺畅运转,下面有人敢这么给他做,他一定有的是手段去料理收拾。但换在这里他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刘成不算什么,可刘成背后却隐隐的站着一个庞大的集团——那些武夫、那些将领,他们也许同刘成没有关系,如果刘成死在战场上死在他们之间自己的斗争中都不算什么,可如果他出手了,这个集团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站出来为他说话。

所以在听到李氏的话后,石敬瑭露出一丝苦笑:“这么说,朕还应该感谢他吗?”

“陛下说的哪里话,臣妾只是觉得,讲规矩的……总比不讲规矩的更好一些。何况陛下毕竟是九五之尊,这刘成……又算的了什么?早先都没听说过的一个人物,以后还不是陛下说了算?”

石敬瑭眼睛一眯,慢慢的点了点头:“不错,三娘子你说的不错。不说这些烦心的了,三娘子我们用饭吧。”

他说着就夹起那块羊排咬了一口,看样子却是比早先要多些食欲。李氏看着他的样子,目光一敛,又亲手给他盛了一碗汤。用完饭,石敬瑭稍稍休息就去处理事情了,李氏则睡足了一个时辰才起来,起来后就把一个宦官招了进来:“早先那刘家送来的东西我就觉得不对劲儿,你还说没事,这是没事吗?”

那宦官有些诧异:“的确没听那边说有什么事啊。”

李氏冷哼了一声,那宦官连忙道:“不过小的也打听了,好像是那边的节度使不行了,这刘家想争的。但那节度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行,那位置也不是相争就能争来的是吧?”

“人家已经争来了。”

那宦官一怔,李氏慢慢的道:“你把这话传到那边吧。”

“是是。”那宦官应了,出来后就暗骂了一声,也不知道是羡慕嫉妒还是欢喜。

当天,郑州正式的报丧和白重的手书就到了开封。第二日,朝廷的旨意就下来了,刘成“权”郑州。又过了几日,白重的谥号也被批了下来,得了一个“明”字。说起来白重不算是有什么大功的,在郑州节度使这个位置上也只能说不功不过。他没把郑州发展的多好,当然,也没有多么作恶,大概就是人家做什么,他做什么。这个明字大概还是石敬瑭看着他一早就抱了自己的大腿给的,不管内心对一早就顺风转舵的人如何看,明面上对这种抱了自己大腿的小弟还是要照顾一二的。

所以白重得了这么一个明字倒也不出人意外,众人意外的倒是石敬瑭对刘成的态度。在白重得到谥号的同时,刘成的权字也被去掉了,正式成为郑州节度使,加封紫金鱼袋。这个东西在盛唐时比较稀罕,到了后期就有些烂大街了,但再怎么说也算是个身份的象征,凡是做到节度使这个位置上的,都会有个紫金鱼袋,令人惊奇的是,来给刘成宣旨和授紫金鱼袋的是石敬瑭身边的大太监王作义。

从朱温起,宦官就没了往日的风光。不仅很难成为高官,数量也大大减少,不过一来总不能没有,二来也还是要有例外。这个王作义就是个例外。石敬瑭是一个警惕性很高的帝王,宦官在他这里就是佣人奴才,这个王作义就是一个很得用的奴才。所以他身上虽没什么官职,却很有体面。石敬瑭并不是经常在外面用他,但每次用他都表明了对对方的看重,比如早先就让他随军去慰问了刘知远。当然,去慰问刘知远的时候王作义只是一个添头,可是刘成也远远不是刘知远。所以在发现这件事后,众人都很是惊讶了一番,还有人暗暗嘀咕别看这刘成不显山露水,仿佛没多少根脉似的,原来人家的香已经烧到了最高处。当然,那些对刘成有看法的,则不免带了几分恶意的想他不愧是抱大腿最快的,前面这个大腿还没倒下,下面这个已经抱上了……当然,这种猜测虽然咬牙切齿,可总带了些羡慕嫉妒恨的味道。他们不知道,其实刘成自己都很诧异。

他们的香是烧的不低,可真没烧到这种程度。当然,这倒不是说李氏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他们同李氏的交情,还真没这么深。在早先也就是他们送礼,那边收着,甚至不求对方能办什么事,就是在宫里能有这么一尊大佛作为联络对象就行。这也是刘家底子太薄,刘成起来的时间太晚,换到其他人家,礼能送过去,总能听到几个响的,比如宫里赐点东西下来什么的。一直到这次,对方才主动开了一次口,看样子与其是因为帮了刘成一把,不如说是看在刘成又升了一级,终于有了点实力的份上。不过也就是这样了,两方再发展下去,也许慢慢的这交情就深厚了,可现在还真只能说是泛泛。

“难道是圣人知道咱们同郭家的关系?可就算这样,也不应该啊。”赵方毅摇着扇子,皱着眉道。这几年他们同郭家的关系倒是越来越好,虽然前年郭荣就回去了,可也就是因为他回去了,他们同郭家的关系才更紧密。这几年郭家倒的确是蒸蒸日上,要是王作义跑到郭家那边,哪怕郭威目前还只是一个指挥使,那也是顺理成章的,甚至有些不够格。可要说因为刘家同郭家的这点关系就这么过来,就显得有些不对劲儿了。

“咱们同郭家的关系主要是生意上的,圣人不见得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见得会在意。”刘成慢慢的开口,一边说一边还向刘灿那边看去,目光还带了点担心。

刘灿正皱着眉想这件事,倒没留意到刘成的目光,不过听到他的话,她眼前一亮:“也许就是因为阿耶本身呢?”

“什么意思?”几人都露出了疑惑,刘成更是道,“因为我什么,我可是连圣人的面都没见过呢!”

刘灿一笑:“阿耶同杨公的关系如何?”

“杨公早先是看不上我的。”这次他成为节度使,杨光远倒是派人送来了贺礼,还带了两句热乎话,可早先那真是他们送礼上门也见不到人的。

“那阿耶可与朝中哪位重臣或哪位重镇节度使特别交好吗?”她特意突出了特别两字,刘成摇摇头,他这几年在赵方毅的指点下苦心经营倒是有了自己的关系网,可好一些近一些的,也就是一般层次的官员,至于那些重臣大将……连杨光远这种算是他顶头老大的都不怎么看得上他,何况别人了。

当她说到这里的时候,那边赵方毅已经笑了,刘灿道:“下面的,就由先生来说吧。”

“大郎君这是做什么?这话你已经说了一半,又何必再转给我,还是大郎君一口气说完吧。”

“其实我不说阿耶也应该知道了。您既然哪个靠山都没有,可不就应该好好的为圣人尽忠吗?”

刘成的确是已经想到了,听她说完,指了指她:“你啊……”

刘灿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赵方毅道:“此事也不是坏事,咱们早先定的不就是为圣人好好的做一番事情吗?现在圣人也有这个打算,却是遇到了一起。”

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刘家下面也有对应了,没过多久,刘成就上表了一封由赵方毅指挥,下面几个谋主一起劳作的产物——总归就是表忠心,什么肝脑涂地万死不辞之类的,这样的话石敬瑭当然是见多了,也不怎么相信,不过看新收的小弟这么上道也是心情略好——过去刘成级别太低,真是想当小弟都当不了的。

忙着上面的事,下面的事也在一一进行着。首先是李家,李蒙是早就“病逝”了的,白六娘也追随夫君而去,但李家却还有不少人口,李聪下面还带着兵,对于这些人,刘成采取的策略就是喝茶。赵弘殷找李聪喝了一次茶,白钱找李家的族长喝了一次茶,两次茶后两人就带着自家人往西北去了。西北苦寒,又临近契丹,到底却是条出路。即使是这,他们一开始也不敢把李家人全带过去,只带了一部分,后来安定下来才又来接剩下的人。如此一来众人也知道刘成是真放过了李家,顿时,就有人说他傻、迂。要知道李家不仅有李聪,还有李三郎!李四郎!虽说现在年龄还小,过几年难保不是祸患,刘成不趁现在赶尽杀绝,将来说不定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不过对于他这种作为也有人暗自点头,觉得他虽然阴狠狡诈了些,还不失为厚道,所以早先投靠了李蒙的很多人倒也放下了大半心。不过虽然放过了李家,该算的帐刘成也没少算。比如曹明和魏都头作为请愿的发起者都被抹了官职,前者直接成了白身,后者则成了一个普通小兵,这个处罚也让很多人暗暗吃惊。

早先的时候虽然大多数人都没反应过来,可事后再想,不免就会发现一些端倪。于是众人早把曹明和魏都头两人看成刘成的棋子了,可作为棋子升官发财的有,暂时原地踏步的有,斩草除根的也有,可这种模式的又算什么?特别是魏都头,有人特意留心去看了,在大营里被练的……那是相当艰苦啊!

第89章 天晴(下)

魏都头本名魏凯,今年三十出头,他的妻子前年病逝,给他留下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也可能是怕委屈了孩子,也可能是担心岳家,总之他没有再找,就是家里有一个灶上的照应着。这种灶上的若是年纪比较大一般就是纯粹烧火做饭打扫卫生,若是年轻的,差不多就相当于小妾,只是她们比小妾还不如,魏凯家的就是后者。

对于他,刘家本来是没想怎么理会的,毕竟在李蒙的集团中,他只是一个小虾米,加入的时间短,官职还低——他这都头也是这几年才当上的。可是曹明刘灿还有用处,就免不了拿魏凯做一个烟雾了。当然一开始也就是想着把他降为一个小兵,以后的事就看他自己了,但也不知道算是机缘还是孽缘,魏凯知道曹明成了白身就一定决定肯定的要请他喝酒,曹明推脱不过,只有同他喝了。

刘灿知道这事后不免有些好奇,虽说现在看起来是曹明受的处罚更重些,可这事也是他发起的,说到底还是还是魏凯受了牵连,怎么他还要执拗的找曹明喝酒。

“他倒没有怪小的,只是拉着小的好生感叹了一番。说要早知道李蒙是那个样子,说什么也不会为他请愿的。”李家的残暴无礼经由曹明和魏凯的口真没少说,曹明那是有意为之,魏凯则是发自内心的了,“他反而还觉得有些对不起小的。”

“怎么说?”

“他觉得要是当时他冲出去为李蒙做事,也许,李蒙就事成了。不过他说他也不后悔,再怎么着刘公都比李蒙更厚道。”说到最后,就是曹明的语气里也加了一份感慨。他自身从来不是什么好东西,虽然现在被刘灿收拾的服服帖帖,可也只是对刘灿对刘家,对其他人……那还真要看情况了,不过面对魏凯这种他也觉得真是太……太可交了!这样的傻子可不多见。

刘灿一怔,也笑了起来:“他倒有趣,只是不知他这都头是怎么做上的?”

“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说到底曹明和魏凯还是没什么交情的。

刘灿点点头,也不再问,转而吩咐他去做其他事情了。在对待曹明的问题上,刘灿也是经过一番考虑的,若曹明对她不是这么跪舔,哪怕他们不亲自动手,下面也不会管他太多。可事情就是这么奇妙,曹明对她的忠心真是太坚硬了,坚硬的她都觉得放弃这么一个小弟有些遗憾,虽然这个小弟不是个好东西,却是一把好刀。

但也不能不处理,那就太露痕迹了,俗话说的好,宁为人知,不为人见。被人猜到是一回事,留下明显的痕迹就是自己的问题了。所以思来想去,刘灿决定让曹明转到地下再开辟一条商路。这条商路刘灿是准备放在水上走海运的。现在中原地区混乱,对奢侈品的需求不大,契丹却不一样,还有南方几个国家,虽然人民的日子不太好过,上层却是极尽奢华。没听说后来赵匡胤派人去打四川,后蜀太子孟玄喆去救援的时候还不忘把队伍里的旗帜都缠上蜀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