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行!”王森连忙道,赵匡胤也道,“是啊,大郎吃什么,我们吃什么。”

“那出去看看吧。”

他们现在住的是李业送的房子,房子不是太大,位置却相当好,就在西大街内,走不了两步就是御街。现在已经卯正,街上已经热闹了起来。卖早点的卖菜的,刘灿慢慢走着看着,每一条小道都没有错过,她并不是在怀旧,后世的开封和此时已经大不一样了,她在这里也找不到太多过去的影子,更多的,她是在记路,为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准备。

自从上次打了刘承佑的脸,这位陛下就不再召唤她,她倒也不急,每日就是把开封内的各个大佬去拜访一遍。杨玢、史弘肇、王章……这里面只有王章见了她,杨玢和史弘肇都避而不见,对此,她也不过是笑笑。她知道他们不见她,与其说是敌视,不如说是不屑。是的,就是不屑。朝廷现在不好和他们打,可并不见得这些大佬们就看得起密州了,他们不打,更多的还是内部原因,在他们心中恐怕觉得解决了内患,养足了精神,拿下密州也没什么困难的。而这内患,就有些玄妙了。

看后世的历史,会给人一种杨、史、王、郭是一体的,刘承佑杀人的时候都想的是干掉他们四个。但在这个时候来看,他们四个,其实也是分有党派的。其中杨玢和王章应是一派。史弘肇和郭威两个又各自一派,在这里史弘肇有些被排斥,郭威和杨玢王章的关系不错,却又融不到一起,和史弘肇更没什么交情。

郭威的地位又有些超然,史弘肇对他有些惧怕。杨玢王章二人又不免依赖他,按照常理来说,郭威的权势应该是最大的,可只从朝中来看,却是杨玢和史弘肇在别苗头。刘承佑挨训,很多时候就是两个人在争气势。

虽然下定决心过来了,但在密州的时候她也问过自己,这么做值得吗?就真的要争取这点时间?下面并不是就没有机会了。但来到这里,她确定,值得。因为很多东西只有她身处这里,才能了解,在这个时候,换任何一个人来都不会有这种结果,这倒不是说她的能力就天下第一了,而是她能和后世印证。比如在此时,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说的是杨相、史大将军,又有几个人能知道,最后坐了天下的,是郭威?

而此时的郭威,又在做什么呢?

从后世的历史来看,郭威当皇帝是被逼无奈,郭威叛乱也是被逼无奈。过去刘灿也是这么觉得的,因为早先真没有郭威要反的迹象,但是眼见杨玢、史弘肇日渐做大他就没有想法?一定是有的,因为他并不是一个纯臣,否则刘承佑绝对不是现在这样的处境。但要说历史上的那场叛乱就是他谋划的恐怕也不至于,首先能这么狠心干掉自己全家的还真不多,其次,他其实还有别的办法的。每每想到这些刘灿都觉得自己忽略了点什么,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只有一边关注着郭家,一边做着自己的事情,她计划在今天看一下冯道,虽然这个人此时有些失势,可却是五代时期的常青树,不可忽视,当然,对方不见得会见她,但她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正走着,突然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刘灿抬起头,就看到旁边的巷子里人潮涌动:“那边是做什么的?”

她这么一问立刻就有人奔了过去,过了片刻回来,说是卖驴肉汤的。

“驴肉汤的?”

“是,说他们家的驴肉汤卖的极好,是开封内最出名的,一般都是到辰正就没有了。”

刘灿恍然,她说怎么就没有印象呢,听了这话她也来了兴趣,当下就招呼人一起过去,走近了才发现那里人比在巷子处看到更多。这汤馆的面积实在不小,屋里有三间大房,外面更是支着胡床桌子,可就是这样也不够,往往一张桌子不仅坐满了人,后面还有人端着碗等着,刘灿见了不仅咂舌,要知道此时虽然休养了几年,可民力还是贫弱的,这汤馆的生意能好到这种程度,要多好喝?

“大郎,这边这边!”他们人多,很快就占住一个位置,刘灿正要过去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这位小友,可否让我搭个桌?”

刘灿抬起头,就看到一个身穿灰色稠衣的老者站在前面,他身后还跟了两个人,一个人捧着碗,另外一人则面露怒意,刘灿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恐怕这桌子是对方早就看上的,只是因为他们这边人更多被抢先了去,她正要说话,那边王森已道,“嘿,这桌子我们还不是太够用,又哪里能和你们拼?”

这话无意是火上浇油,那面露怒意的立刻道:“你这杀才,这桌子明明是……”

“王全!”老者呵斥了一声,又对刘灿拱了拱手,“下人无礼,让小友见笑了。”

刘灿连忙拱手,“是我们的不是,老先生请!”

“多谢小友了。”那老者又客气了一番才坐下,他身后的人端上汤和面饼,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刘灿笑笑,“这汤与饼都要热了才好吃,老朽就不同小友客气了。”

“先生请便。”

老者一笑,不再多言,低头开始喝起来,他看起来精瘦,吃起饭来却很猛,一口汤一块饼,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竟把饼都吃光了,这时候刘灿等人的东西还没上来。

“以前没见过小友,恐怕小友没有来过这汤馆吧。”就仿佛终于打住了底,不再慌张,老者再次开口。

“是。”

“那以后不妨多来来,这里的汤是极好的。”

刘灿眯了下眼,笑着点点头。

第217章 苦菊(三)

“大郎,刚才那老头有些古怪。”那老者一离开,王森就道。他手掌正堂,搜集各方情报,早不是那个早先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小胖子了,就是刚才同那仆人搭话,也是想试探一下。

刘灿点点头:“是有些。”

特别是他那最后一句话,听起来很正常,可她总觉得别有意味,她想了想道:“你说,他是不是那一位?”

她说着,往东边比了一下,王森立刻心领神会,他们今天就是要去拜访冯道的,自然早打听好了住处,不过他还是摇了摇头:“不是太像。”

朝里的几个大佬,他们早就收集好了最基本的情报,也许不是太全,但大概什么脸型,有没有什么特征,身高几许,体型如何却是都有的,这些东西,刘灿不用都记得,他却必须记得清楚。冯道也不胖,却要比刚才那个老者矮上不少,同时要更白一些。而且根据他们掌握的情报,冯道是绝不喜欢在这种地方吃饭的,哪怕真的非常喜欢喝这里的汤,也只会让人买了去。当然,若是特意安排的,也不会不来,可根据前面的情况来看,实在不像。

刘灿点点头:“你心中……可有对象?”

王森想了想,摇了摇头:“我的失职,回去我会加紧调查。”

刘灿不再说什么,这时候他们的汤也上来了。刚才那老者喝的时候,刘灿就看到了上面一层青油,当她的碗端上来的时候,就发现原来是汤里加了茱萸,当下她就赞了一声。此时有胡椒麻椒却没有辣椒,不过也不缺辣的滋味,这辣就是从茱萸里得的,虽有些古怪,却也算是满足了某方面的需要。再喝一口汤,果然入口绵滑,有一种少有的厚重感。再看旁边的饼,也是做的极好,两边焦脆,里面却是很嫩,配着汤,不是一般的美味。刘灿一直不是太看得上此时的饮食,现在也要赞一声了。

都是能吃的,不说王森赵匡胤和随从的保护人员,就是刘灿,因为长期运动,饭量也不比一般的男子差,难得遇上如此可口的,不仅都添了汤,还都又要了饼、肉,到结账的时候竟花去了二百多文!

“这里的汤一般都是多少钱一碗?”

“汤不要钱,肉要钱,一般有三文、五文和十文的。咱们要的是十文的,又另外切了肉,这就多了些。”周东旺开口,这些东西虽不是他买的,却是他负责的,“饼是一文一份,另外小菜素的是统一价,都是三文。”

刘灿点点头,不再说话,旁边的赵匡胤和王森则都抬起头,看向旁边的人群。这样的生意,一天岂不是要上万文?而这样的生意,背后又怎么能没有支持者?赵匡胤看向王森,后者心领神会的点点头,然后,脸就黑了。赵匡胤挑了下眼,王森磨了下牙。

“怎么了?”赵匡胤挨了过去。

“无事。”嘴上这么回答,王森心中一惊要呕死了,谁负责正堂?他!谁负责情报收集?他!竟还要赵匡胤来提醒?不不不,不用他提醒他也想到了,关键的是……他刚才为什么要点头啊!就算赵匡胤看起来比他威风,但他们官职是平级的平级的!

赵匡胤狐疑的看了他一眼:“若有事,你要及时说,现在可不是玩的。”

王森心中更加呕,但看着他的表情,不知怎么的就板不下脸,虽然心中不舒坦,还是道:“你放心,我晓得的,这里的事我回去就让人查,刚才那个老头,也必把他给挖出来。”

“你做事我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过咱们在这地方,看似繁华,其实比狼穴虎窝还要危险,关键的是大郎又在,这才不免多两句嘴。”他说着,搂住王森,笑道,“回去后,请你好好吃顿饭!”

王森白了他一眼:“谁稀罕你的饭了!”

语气不太好,心中却已经舒坦了不少。

他们两个互动,刘灿在旁边自然看在了眼中,不过却不会多嘴,她发现赵匡胤很能得罪人,不知怎么的,好像就能令身边人抽抽,却也很能哄人,而就在这一怪一哄之间,感情就近了不少。她记得在历史上,赵匡胤有种天生的领导风范,当时不理解,现在看看,也就明白了。

“大郎我们现在要回去吗?”

“现在什么时辰了?”

周东旺估摸了一下:“应该还不到巳时。”

刘灿想了想,他们住的这个地方大概算是权贵圈,不是说就没有普通市民,而是朝里有权势的大臣、权贵大多在这一片,冯道也在附近,从这里到那边走路也不用一刻钟,巳正的时候再去也不迟,冯道不见得见她,就是见了也就是留杯茶,倒不用去那么早。

“咱们再走走看吧,过一会儿再回去。”

她这么说了,其他人自然没有异议,走到一个街角处不由一怔,前面是一处茶楼,建筑物的四周都挂着铃铛,布帘上大大写了个茶字,招牌用的却是八角。王森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顿时就明白了,低声道:“那不是咱们开的,应是看咱们生意好,模仿的。”

刘灿一囧,他们家的茶楼虽然开遍了各地,也因为避嫌没有用统一的名字,所以有很多她也不见得记得住,不过开在京城的茶楼她却是都知道的,这个八角茶楼完全和他们没关系啊。山寨的事情她早就有听说,想不到还真遇上了一个。

“既然来到了这里,也进去看看吧。”

她说着率先走了过去,然后就被惊住了。一进门就是一座假山,下面是一汪池水,两边摆了盆栽,再往里看,全部用的都是圆桌,竟和他们家的布置一模一样!而那高台上也有一个先生在讲书,讲的正是白蛇!对于这个刘灿倒没多少震撼了,此时还没成规模的演义小说,白蛇传这样有狗血有剧情的当然会大火,被人学去也不意外。

“几位客官,楼上雅座?”

“就在这里找个桌子吧,我也听听你们这个故事。”

“陆先生声音洪亮,您在楼上也是能听到的。”

“你这小二,我家郎君都说了要在楼下,你非要往楼上引做什么!”周东旺上前,那小二有些不服,但见他们衣着光鲜,也不敢再说什么,引着他们到了旁边的桌子。几人坐下,点了些干果,此时还早,茶楼里并没有几个人,但那先生却说的口沫横飞,非常激动,下面人听的也非常入神,不断的发出各种惊叹。这个故事就是刘灿流传出来的,对于她自然是没什么吸引力的,她主要是听听别人怎么演绎,不过听了一会儿她也就没有兴趣了。这个先生情绪饱满,语调却不够专业,包袱抖的也不是太到位,别说和从密州出来的,经过培训的正堂人相比,就是跟这些人的学徒相比也有距离,只是此时听众的要求不高,这才能博个满堂彩。

所以她听了一会儿也就把注意力转到了别的地方,观察起茶楼里的摆设来,越看越觉得这一家是人才,竟能抄的一丝不差!要知道,他们的摆设装修,不仅是新颖特色之类,更关键的是费钱!这家老板这么舍得,也是有魄力了。

她正看着,就有一人从外面走了进来,那人身形单薄,穿了件青绿色的绸衣,腰上是一条黑色小牛皮带,上面却挂了一个白玉。那衣服和皮带都非常普通,那玉却温润圆滑,一看就不是凡物,那人在四周看了一眼,就找了个角落里的位置坐了下来,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两个核桃,把玩了两下就放到了桌上。刘灿本要扭过脸,这一看却不由得眯了下眼,虽然还是不再打量那人,却是留了心,还用眼色让王森也看了一眼,那边王森见了也微微一惊,然后冲刘灿轻轻的点了下头。

接头暗号这种东西,一般来说应该每个人只知道自己的那一个,不过此时对于间谍还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虽然孙子早有写书论述,可大多还是用到了兵法上,日常生活里却没有多少人在意,不过因为正堂初见,有一些暗号就是固定的,而这些暗号只针对重要的人来用。也就是说只有有关重要人物消息的关联人物才会有刘灿、王森都知道的暗号,其他人却是他们自己订立了。而眼前这人除了那块玉佩一身普通,却不想还有可能是个重要人物!

不过这也可能是个巧合,毕竟玩核桃这事也不太稀少。过了一会儿小二把那人要的东西点了上来,这一次刘灿王森再没疑惑,那人要的不仅是规定的东西,而且主动的把壶嘴对到了右边。

一件事有可能是巧合,两件事也还可能是凑巧,三件事……那就没跑了。

“我们走吧。”刘灿说着站了起来,这人掌握着重要情报,那他面对的人就很可能认识王森甚至是她,倒不是怕那人认出他们,而是怕那人露出什么马脚,让眼前这人发现了,而且情报一事,最好单线联系,虽然这消息是一定要传到她这里的,却不需要现在立刻知道。

王森也明白这个道理,一听这话立刻也跟着站了,赵匡胤等人虽有些莫名其妙,也没有多问。几人走到门边的时候,就看到一个身穿褐色布衣的中年男子慢悠悠的往这边走,看到王森他微微一怔,随即就低下了头。

第218章 苦菊 (四)

“那个人见过我。”当走远了之后,王森贴近刘灿轻声道,“他主要负责的是和宫里对应的。”

刘灿微微的点了下头,眼睛则轻轻的一眯。刘家毕竟根基薄,虽然她在几年前就着手情报并尽力安插人手,可一些地方还是不太尽人意,这宫中就是一个,他们在宫中的人不少,可能接触到重要情报的却不多,毕竟像皇帝、太后身边得用的,大多都是从多少年前就跟着的,这样的人他们可以给些好处,处好关系,但要说完全收买过来,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了。而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偷偷摸摸的为他们传递消息,最多也就是遇到什么事,稍稍暗示一下。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收获,比如上一次刘承佑摔龙袍的事就是他们的人送出来的,而这个消息直接导致了她过到这边。

“你留心一下,尽快知道这是个什么消息。”虽然这两天没听说杨郭等人和刘承佑干起来的消息,她还是这么叮了一句,因为她知道若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宫里的人会用其他办法传递消息,不会随便和人接头。

“大郎放心。”

刘灿点点头,暗暗的吸了口气:“现在也不早了,咱们收拾收拾,就去冯相那里吧。”

五代十国中,有气运不怎么样的,但也有气运相当不错的,冯道就属于后者,掰着手指算算这颗常青树一共历经了四朝,跟随了从后唐庄宗到后周世宗十个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过臣,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他生于多少年死于多少年刘灿不知道,但知道他死时虚岁七十三,是一个圣人的寿命,而且被追封为瀛王,谥号文懿,这几乎是一个文臣的最高殊荣了,当然,他死后的名声不怎么好,因为跟过的皇帝太多,被欧阳修骂不知廉耻,被司马光斥为奸臣之尤!

不过刘灿却对他没什么恶感,首先冯道非常体恤民生,在早年守孝的时候就为了赈济灾民,把自己的俸禄都捐了出去,为官多年,也从没有因为钱财搜刮民力的。他虽对契丹称臣,可也救了当时开封上下带周边的几十万群众,若不是有他阻拦,辽太宗在刚攻破开封的时候会不会大肆屠杀,真的很不好说,只此一件,他就当的上是一个好官。所以刘灿给他准备的礼物就是早年从石敬瑭那里得的那副《富贵山居图》,这图固然是一个敲门砖,但也是真心敬佩他。

当然,冯道很可能不会见她,不过这也没关系,留下一点香火情,将来不定什么时候就遇上了。因考虑情报那边的事情,这一次她就没有带王森,只带了赵匡胤周东旺和十几个随从,一行人骑马而行,在这市中心,马是跑不快的,赵匡胤挨着刘灿:“大郎,一会儿我们中午吃什么?”

……

“今天早上那肉汤不错,也不知道他们中午会不会改卖别的。”

……

“我看扯面也不错,那肉汤配着扯面一下,应该也很好吃,他们家若没有,我们不如买来自己做。”

“……赵将军,那家店只是早上卖汤的。”刘灿没有开口,旁边的周东旺忍不住道,赵匡胤一怔,“是吗?真是可惜了,这家店的老板也忒不会做生意了!”

刘灿终于咳嗽了一声:“二郎,只是拜访一下冯相我还不至于紧张,你不必如此。”

赵匡胤眨眨眼,一副不解的样子,刘灿默默的扭过头,尼玛赵二郎再装你就是真傻了!不过虽然这么想着,心中却没多少气愤,她刚才想着冯道的事,表现的有些沉默,落到赵匡胤那里可能就误会了,几天的拜访都没有什么成效,这一位一定是怕她急躁了……虽然表现的二逼了点,但心是好的,嗯,精神可嘉精神可嘉!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冯道真的不见她呢?虽然她一直表现的不在乎,但心中还是希望能与冯道见一面的。她知道冯道不会做什么倾向性的选择,别说她现在只是刘家的大郎君,哪怕他们刘家比现在更有权势,冯道也不会投奔的,从冯道的一生来看,他虽然跟过十位君主,但不管跟哪个都没有背着这个结交另一个的,从某个方面来说,他是一个纯臣,只会效忠皇位上的那一个,或者说……只会效忠自己心中的理念?

但她还是希望能见见冯道,她隐隐的觉得,见了他会有些地方不一样。

这么想着,就到了冯道府前,周东旺上前同门房说了几句,那门房就带着东西进去了,过了一会儿两手空空的走了出来,刘灿心中一喜,而那边门房则道:“刘郎君请了,我们家相爷说多谢郎君的礼物,本不该收的,只是太喜欢,想欣赏几日,郎君若不在意,可以过三日再来取回,今日我家相爷因身体不适,就不与郎君相见了。”

刘灿一囧,心说难道因为赵二的缘故,今日的二货都纷纷冒出来了吗?这冯道在历史上好坏参半,可从来没什么大二精神啊,这话说的好像另有玄机,可真有几分……无耻啊!所以历史越接近,就越了解真相吗?

心中这么想着,面上自然是不能露的,反而很诚恳的点点头:“既如此,那我就过几日再来聆听冯相的教诲。”

说完冲那门房点点头,转身上了马,赵匡胤也跟了上来,走出一段距离,他挨近了刘灿:“大郎,这冯老头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怎么看起来有些古怪?若是他有什么想与大郎说的,今日为何不行?若是他是试探咱们,也不应用这个法子啊。”

刘灿心中一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冯道的这个举动,莫不是因为宫里的变故?

她不知道,在他们离开后,那个门房又转身进了内院,恭恭敬敬的来到一个身材消瘦的老人面前,那老人靠在贵妃榻上,手中拿了两个核桃正在慢慢的活动,听到动静,他睁开眼:“那些人走了。”

“回相爷,是的。”

“你与他们说了之后,那领头的表情可有什么变化?”

“小的没看出有什么变化,只听出她很诚恳,好像……很期待与相爷的见面。”

冯道嘿了一声,诚恳?果然那个年轻人不是好相与的啊,想到这里他又摇了摇头,朝里的那几个每天斗来斗去,却不想,猛狼已经环伺在前了!杨史二人看不起密州苦寒,却不想想,能把那苦寒之地经营起来又要怎样的本事?若那密州真的不值一提,现在的曹州又怎么会在人家手里?固然,当时动乱,别说经过培训的将士,就是一些乌合之众说不定也能一用而下,占领一些地方,可关键的是,人家刘家还把那地方站稳了!这是随随便便能做到的吗?更何况,若真的不怎么样,郭威又怎么会不去收回?

老子厉害也就罢了,这儿子也是个厉害的,一般人又几个真赶过来的?以为人家人过来了就能随意揉捏了?却不想想人家为什么敢过来,若不是充分的把握,又怎么敢随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杨玢啊杨玢,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他暗暗的叹着,过了一会儿回过神,“你先下去吧,三日后他若再来,你再来报。”

门房应了,走了出去,冯道停了片刻,三日……应该也足够他们收到消息了吧,或者,哪怕他们收不到消息,一些事情也该爆发出来了吧,然后,他们会如何做呢?这么想着,冯道来了一丝兴趣,站起身把刘灿先前送来的盒子打开了看,而一看之下他就惊住了。他有想到刘灿送来的东西一定不会平常,哪怕他现在看起来有些不得意,只要不是傻的就不会白白得罪了他,刘灿可以不来,但既然来了,就要表现出对他绝对的尊重,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刘灿送来的竟是这么一幅画!

作为一个文人,冯道免不了也喜欢文玩字画,所以非常清楚这副画的价值,刚才门房送来的时候,一看这盒子,他就知道应该是字画来的,但这幅画……是刘灿不清楚这副画的价值还是真的这么看重他?

“现在的年轻人,都让人看不明白啊……”

刘灿回去就听到了消息——耿夫人的饭里被人下了药,以至于她差点流产!。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灿正在喝茶,以至于一口水差点喷出来。下药、流产,这是在玩宫斗吗?不过随即,她就正色了起来。刘承佑宫里有几个美人,在他看歌舞的时候兴致来了也有可能直接点一个,但真正受他重视的只有耿夫人,一直以来也只有耿夫人。这耿夫人的出身的确不怎么好,她原是楼子里培养出来的,因为擅长歌舞就被一个官员看上了,弄回家里当个玩物,早年刘承佑还是公子哥的时候到那官员的府上做客,就看上了这个耿夫人,那官员知机,就把这耿夫人送了过来。本来就是当个玩意似的,谁知这耿夫人竟成了刘承佑的心尖子,差一点就封后的,而现在她竟被下了药……

这件事不管是谁做的,这件事,都有可能成为一件滔天大事!

“取纸笔来,我要送句话进去。”刘灿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第219章 苦菊 (五)

路又一弓着身小心的往院内看着。虽已进入秋天,天气却还不怎么见冷,叶子没落,菊花也开的灿烂。

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但这院子此时却带着一股冷涩的感觉,路又一吞了口口水,咬了咬牙,还是走了进去,一个穿粉色衣服的宫女看见了他,走过来,低声道:“你傻了,这时候往这边来,有几个脑袋被砍的?”

“好姐姐,我有些事要找宋哥,你帮我说一声呗。”

那宫女看了他一眼,他一边讨好的笑着,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一些东西:“这是我昨日上街买的,不值当什么,姐姐就当个玩意留着吧。”

那宫女脸上露出一些喜色,路又一拿出的的确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就是一些脂粉和小零嘴,在质量上绝对没办法和宫里的相比,但这宫中的东西都是有定数和规定的。这外面的却胜在稀奇,更重要的是,这是外面的!

宦官每月还有机会出去,她们这些宫女却是很少有这个机会的,她自己更是从五年前进来后再没出去过。

“你胆子真不小,竟敢私往宫中送东西,你等着,我去问问宋哥。”

虽这么说着,那拿到手里的东西却是再也不会往外推了,路又一看着她离开,脸就夸了下来,眉心更是紧紧的皱在了一起。他深深的吸了几口气,心里很是纠结。这一步迈出去,那真是生死难料,若是宋阳翻脸,他这脑袋是真就没有了。

这么想着,看着眼前过去从不在意的花草树木就有无限留恋,当下就有拔腿而走的冲动,可他到底没走。他还记得在他孤苦无依,只能在墙角哭泣的时候,是谁给了他一笔银两让他在宫里打点;他也还记得在他被老宦官欺负,没有办法的时候,又是谁帮他把问题解决了。这些年他是送了不少消息出去,但他也得了不少好处。若没有那个人,别说现在的舒坦日子,就是这条命是不是还有,也很难说。

“就当是报恩了,我这么忠诚知恩,下辈子一定能投个好胎的!”

他这么想着,咬紧了牙,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圆脸白面的男子从旁边的房子里走了出来,他看了路又一一眼,没有说话径自向外面走去,路又一连忙跟上。两人一前一后来到外面的一个花丛处,那男子停了下来:“你找我?”

“是是。”

“什么事?”

虽然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但真要跨出这一步的时候,路又一还是有些哆嗦,他抿了抿嘴,有些干涩道:“是有些事……”

“那到底是什么事?”

“是、是这样的……”路又一嘴唇有些哆嗦,但他知道,若是再不说就没机会了,因此还是咬了下牙,“我昨日出去,遇到一个老乡,他、他让我给夫人捎带个东西。”

“给夫人捎带个东西?”宋阳本有些不耐,这一下变得重视了起来,“给夫人捎带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