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下手中喂八哥的绿玉食器,向他走去,他,似乎有心事?

“五弟,你怎么来了?”

他却不答,只是凝望着我,眸中若有所思。我伸手在他脸前摇晃,轻笑道:“五弟,你怎么呆呆的?在想什么呢?”宇文宪笑了,笑容温雅恬淡。

却又蹙眉道:“灵儿,今日早朝,四哥在朝堂上告知礼部,因太后身体微恙,立后之事,暂缓!”我一怔。他又接着道:“此言一出,神武公虽未发一言,但堂哥却至为生气。”

我勉强浅笑,道:“或许,四哥,有他自己的想法呢?”

一枝石榴花枝横斜,宇文宪伸手撷过花枝,徒然放手时,花枝颤抖着,红彤彤的石榴花瓣如遭风雨,颠倒青苔落绛英,落红铺满地。

“窦颖,乃堂哥与襄阳姐姐为四哥共同选定的皇后。而且,四哥早已在太后与堂哥面前亲口答应要立窦颖为后,如今他若不娶,要置神武公窦毅颜面于何地?宇文护一直对四哥心怀介蒂,若四哥再失去襄阳姐姐及窦毅等柱国的扶持,我不敢想象他将面对什么?”

望着眼前落红成雨,我轻声问道:“五弟,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灵儿,你这次回来,变了许多。”他痴望着我的眉心,道:“若非你眉心的这个旧日胎记,我简直会将你当做另一个女子!”,我略微慌乱,心想,莫非,他已经知道了?他却只是一声叹息:“莫非,四哥的心,也糊涂了吗?”

“五弟,我,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的内心在犹豫挣扎,要不要告诉宇文宪真相呢?

宇文宪走近我身畔,他伸出手来,手,落在我眉心,唇边一丝浅浅的笑,双眸清澈,不染纤尘,“灵儿,不论你改变了多少,我却仍是你当日的五弟。还记得吗?小时候,我初学骑马射箭,因为年纪小,每一次做得不好之时,爹爹就会将我骂哭,那时,总是你安慰我,你说,五弟,你一定要好好练习,将来长大了,你要做大将军,这样,你才能保护我们大家。从那时起,我就对自己说,宇文宪,你要学好骑射,你要快快长大,这样,你就可以保护灵儿了!”

正文 第141章:神女生涯原是梦 2

“灵儿,如今我已经长大了,以后,我会永远保护你!”

“五弟!”凝望着这风姿雅秀的少年,心中有一丝动容,为他对元灵儿的一番情意,几乎脱口而出真相,却迟疑着,若是他知道元灵儿已逝,不知会有多伤心?“灵儿,你随我出宫去吧,不要再留在宫里!”

这清雅的少年,此时眸光坚定,道:“四哥不能给你的,我却能给,只有你,才是我的齐王妃。”

“她不会跟你走的!”

“皇上驾到。”随着太监一声传报,宇文邕已经穿过月洞门,大步朝我们走了进来。我心中不禁讶异,算算时辰,此时,应是他在大德殿批阅群臣奏章之时,怎么会来到揽月轩?只见他神情冷峻,似乎心情极为不悦。我刚要俯身请安,他已抬手示意免礼,伸手将我揽入怀中,手,紧紧环在我腰间,似在无声宣告自己的所有。

宇文宪道:“四哥!”

“你退下!”他眸光如剑,望着宇文宪,冷凝道:“这样的事情,我希望不要再有第二次。”

宇文宪凝望着我,伤心一掠而过,继而向宇文邕躬身行礼道:“臣告退。”说罢,转身离开,留给我们一个失意的身影。

我仰起头,跟宇文邕解释道:“别怪五弟,他只是将我当成了元灵儿。”

“我明白。”

“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我又问,他却久久未答,只是紧揽着我,头靠在我的颈后。远处,随侍的太监宫女们早已习惯,纷纷侧身回避。我倚在他胸前,听他呼吸急促,渐渐转至平静。半响,他答道:“没事,只是想你了。”他凝视着我,四目胶着,只有彼此。我知道,他心中的心事,只是,他不愿说,他不愿让我为他担心,我唯有静静的伴在他的身边!

他问我:“翎儿,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好吗?”

我轻轻点头,说好。

他笑了,复又揽住我,喃喃道:“只想跟你单独在一起,永远都不分开!永远!”

正文 第142章:神女生涯原是梦 3

宇文邕带我去的地方是云阳宫。

云阳宫在咸阳,位于甘泉山下,此宫原名甘泉宫,是黄帝以来祭天圜邱之处,亦是黄帝羽化升仙之处。史书记“匈奴祭天处,本云阳甘泉山下,秦夺其地”。黄帝祭祀神灵,朝诸侯的万灵明庭就在甘泉。秦代时,就已经在此造林光宫,汉代于其旁起甘泉宫。

甘泉山风景秀美,泉水清澈,林静深幽,是避暑胜地。云阳宫中引入山中泉水,环而为湖,宫殿依山势而建,隐于山坳密树,玉栏绕砌,层楼高起,浑然天成,巧夺天工。在云阳宫内,避开了宫中的繁文缛节,避开了那些不愿见到的人,我的心变得飞扬。

宇文邕除了精通兵法,善于用兵打仗,亦是象棋高手。他下起棋来,耽之昼夜,每忘寝食。这些年,他在军中闲瑕之时,便潜心琢磨象棋之术,并改进了前人流传下来的九博、塞戏、让象棋形成自己的特色。此时的象棋跟现代象棋不同,棋子中有日月星辰,却同样采用兵战形式,由下棋双方互相攻守。这是金戈铁马战斗生活的一种形象演变。

这次来咸阳,他随身携带了一付鎏金特制的象棋出宫。在云阳宫的日子里,我也跟随宇文邕学会了下象棋,这集聚了机敏和智慧结晶的小小棋子,让我渐渐痴迷。一有闲瑕,我就拉着他与我对弈。我们会寻一处安静的花蹊树荫之下,以抛铜钱猜先手,并命人于开局前煮好一壶上等佳茗,胜者始得品尝。

喜欢象棋中蕴藏着的无尽机巧和风云变幻,下棋,就如同排兵布阵、行军打仗。黑红双子,楚河汉界,我们在棋盘厮杀,常常是胜败尚未分明,日影渐已西斜。

我棋术的进步让宇文邕赞不绝口。他夸我在棋盘上运筹为幄,颇有大将之风,每每让我自鸣得意,以巾帼岂让须眉笑之。亦常在棋局上讨论时事。曾经感慨的问宇文邕,“周与齐的战争,历经十余年,连年纷战,以至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这场战争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不会一直持续的!”宇文邕谈笑自若之时,手中棋子已落。

我追问道:“为什么一定要打仗?从汉末黄巾起义始,历三国、曹魏、西晋、东晋,五胡十九国,北魏、东魏、齐周,这还只是北方,就已经无数次的朝代更替,更不必说南方的吴、蜀、宋、齐、梁、陈,整个中华大地战火纷争,大片的田地荒芜,百姓们流离失所,打来打去,争来争去,究竟又有谁能受益?一将功成万骨枯,受苦的不过是老百姓罢了。

宇文邕笑望着我,眸中闪过一丝赞许,却又摇头:“在战争中,受苦的确是老百姓。没有人会喜欢打仗,但如今北方这种局面,如果不打仗,百姓只会更苦。自大汉式微,战乱就一直沿袭至今,今日天下,齐、魏、陈三国鼎立,战争还远远未到可以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