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时,曹孟德曾经说过,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可惜他虽有天下一统的雄心,却仍然抱撼而终。

八王之乱后,晋室分裂,中原大乱。百余年间,胡人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政权,局势混乱有如一团乱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正是谁人皆能称帝,谁人都可称王!

五胡乱华之后,我鲜卑人渐渐入主中原。我父起于九镇之乱,幼时就深受战乱之苦,立志要统一北方,我从小便跟着父亲一起从军打仗,那时,父亲的对手是齐主的高欢,此人精通兵法,深沉不羁,是一个英雄人物。他与父亲做了一辈子的死敌,最后在玉壁战场上惨败。然而,我的父亲不久亦逝,临终时,他嘱咐我们兄弟定要完成他的遗愿,以慰他在天之灵!(注1)

而齐主高欢死后,他的儿子高洋在位,这个高洋,较之其父简直差之千里,他不仅性情张狂,行事疯癫,而且任意滥杀无辜,奸他人妻女,朝政更是乱得一塌糊涂。虽然他去年冬天因饮酒过量已经一命呜呼,但北齐经此疯子皇帝,政局民生已经大不如前。翎儿,你说,有此时机,我们大周岂能不好好把握?”(注2)

-----------------------------------------------------------------------------------

(注1:宇文泰,冷静沉稳,豁达大度的性格,“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以非常理智的方式治理国家,不尚虚饰,崇尚简朴)

(注2:此时是公元560年,15岁的高殷在位,一个月后,高演废高殷,即皇帝位于晋阳。次年九月出猎,高演马惊坠地,寻病死。561年11月,高湛即位。短短一年,北齐历三帝。)

正文 第143章:神女生涯原是梦 4

我轻轻点头,却疑惑道:“依你说来,高洋在位后期,北齐政局已然不稳,你们大可乘虚而入,为何还打了这么多年仗呢?”

“虽然高欢已死,但是,北齐朝中却仍留有一批对高氏一族忠心耿耿的拥护者。比如斛律光,此人出身于将门之家,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17岁时就被高欢提为都督,他带兵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打过败仗,如今已经以军功累官至大将军,是我北周将士的一大死敌。”

“另外还有一人,就是兰陵王高长恭了。”他望了我一眼,凝重的双眸中掠过一丝钦佩,“高长恭是高欢长子高澄之第四子,虚长我一岁,容貌纤洁如女子一般,偏偏打起仗来,凶悍勇猛,年纪虽轻,却熟读兵书,武艺精湛,如今亦是战功累累。”

说到这里,宇文邕声音微顿,叹息道:“有此两人在,统一北方,不知要多费多少周折才可。”

这段日子以来,仿佛,我早已将那抹银色身影深埋心底。此时,乍一听到高长恭这个名字,我竟然微微慌乱,避开宇文邕的眼睛,望着棋盘,手指微颤,棋子却不知落向何处。

终究,还是轻问:“既然北齐有此良将,你,是否能将局势扭转?”

“当然!”宇文邕笑容俊朗飞扬,双眸粲然生辉,“战局,便如棋局,只要我宇文邕胸怀韬略,腹隐甲兵,便能运筹帷幄,赢得胜局!”听闻他此言,我笑道:“好不知羞,哪有如此夸赞自己的?你有何策略,倒是说来听听!”

他一子落定,唇边泛起一丝自信浅笑,坚定而自信,道:“若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拓展经济,广辟农田,内惩贪腐,外扩府兵,南和陈霸天,北联大突厥,只需稳定后方,定可剑指晋阳。待北方一统,再依次图之。等到天下太平战乱结束后,我们的老百姓才能回返故乡,安居乐业。”

和风,吹动树梢,沙沙,沙沙。午后的云阳宫,宁谧清新,岁月如此静好。

我痴痴凝望着宇文邕俊朗的容颜,他那炫目的笑容背后,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魄,深深的将我折服。虽然始终不能赞成用野蛮的战争来征服对手,但是,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战争的硝烟却仍然弥漫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更何况在这一千多年前这个崇尚武力征伐的时代呢?

正文 第144章:神女生涯原是梦 5

“然而!”他略一沉吟,凝滞不言。

“然而,攘外必先安内,宇文护才是你如今真正的心头大患。”我轻轻拈起一颗棋子,浅笑着接过他的话。(注3)

他眸中生辉:“知我者,郑翎也!”

“你说,如果人们可以不用打仗,有什么意见纷争,就在棋盘上解决。撕杀无声,搏击无血,不会燃起滚滚狼烟,那该有多好?”我轻轻叹息。

“终究是女子之言!”他哈哈大笑,笑容炫目,取笑我的天真。

我不服道:“我说得不对?”

“对,可是,若你想在棋局上定输赢,还需得得先赢我此局。”宇文邕笑而落子。

“好!我一定赢你。”我笑道,开始聚精会神于眼前的棋局。

然而,我总究不如宇文邕沉稳,每每自以为稳操胜券,伸手想去端茶之际,却被宇文邕按住手,他唇边扬起隐隐笑意,说声:“慢着”,顺手策马入卧槽,顿成杀势。(注4)

我目瞪口呆,他却得意地大笑道:“我赢了!”雕漆梅花几上,早已泡好上好的阳羡雪芽,说时,他已端起五彩盖盅,一饮而尽。

见他如此开心,我不禁也笑了。这段时间以来,他时常眉头紧锁,虽然他在我面前极力掩饰,凝望我时,会展露笑容,但是,我知道,他心中有心事。

替自己倒上一杯清茶,茶香袅袅,我浅笑柔声道:“这几日我看书,书中说,昔日孟尝君无所事事之时,亦用下象棋来打发日子,但他心中却认为下象棋为不务正道,所以每每心有戚戚,雍门周生就安慰他道:‘足下闲好象棋,亦战争之事。’意思是说象棋虽为一种休闲娱乐,却能在下棋的过程中悟出战争,亦可悟出人生。”

我轻展笑靥,“如今,你虽不能亲自带兵上阵,却能从象棋的纵横方略中获取灵感,亦不算荒废了时光。”

“翎儿。谢谢你。”他轻柔抚摸我的脸颊,双眸中有绻缱眷恋,继而唇角轻扬,笑道:“翎儿,你可知?我教你的象棋,是经我亲自改进的棋术。自九博至塞戏,皆不同于我与你现在所下的象棋。将来,我一定会写一本关于象棋的书,记录下我们在棋盘上度过时光。”

他笑望着我,眉目俊朗,英气迫人。周围,绿树葱郁,鸟语啾啾,水声潺缓,云阳宫遍植杜若衡芜,空气里永远轻浮淡淡幽香。

我微笑望着他,举起手中的茶盅,以茶代酒,以心祝福!

----------------------------

(注3:“攘外必先安内”,最早的出处大约是宋初的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此处暂借来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