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下了罐子,侧身又躺了下去。“那我保护你,狐狸哥哥。”

“行了,你别给我添麻烦就谢天谢地了。”

长恭忍不住轻轻笑了一下,忽然,一件衣服飞到了她的身上,她扯了扯衣服,一股淡淡的檀香味传入了鼻端,不知为什么,她忽然觉得肚子好像没那么疼了。

狐狸哥哥,好像也有可爱的时候呢……

-----------------------------------

天还没亮,长恭和恒迦就带领着一部分士兵开拔出发了。

天边开始泛白的时候,雪停了。几线初升的阳光穿过天空的云絮,落在了一片苍茫的大地上,将地上的皑皑白雪映照出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恒迦望了一眼身边策马而行的长恭,只见她一袭红衣铁甲,眉如冷烟目似寒星,苍白的脸色非但没有折损她的美,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出尘的灵动。似乎感觉到了他的注视,她转过头来冲着他淡淡一笑,这世上所有的女子,或者会拥有胜于她的容颜,却绝对没有任何笑容能如她一般纯粹而璀璨。她笑的刹那,仿佛漫天的雪都飘进了她那双微微泛着光芒的眸子然后飞舞不息盘旋弥漫,美丽纯净得让人心痛。

“恒迦,你说我们今天会不会遇上突厥人?”她忽然开口问道。

恒迦的唇边勾起了一个笑容,“这就要看运气了。”

也不知行进了多少路,长恭忽然指着远处兴奋地喊了一声,“看,是雪山!”

恒迦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心里也不由暗暗惊叹,连绵不断的雪山在蓝天的映照下巍峨而立,气势非凡。就在长恭要继续说话的时候,恒迦的脸色忽然微微一变,示意大家都停下来不要发出声音。

阳光凌乱地投落于雪地之上,透明的空气之中,颗颗细小尘埃隐约浮动,寂静中却掩藏着某种躁动的不安。

——直觉告诉他危险正在慢慢靠近,毒蛇正在某处伺机扑出来咬他一口,一种像细丝般阴冷的气息萦绕周围,但他却无法感知它的可能的来源和攻击的方向。

“恒迦,是马蹄声!”长恭的话音刚落,只见从雪山之旁如箭一般飞驰出了几十骑人马,来势汹汹,扬起雪雾阵阵,

恒加高高骑在枣红马上,直挺挺的背脊展现出一种洗练的凛然。只听他高声道,“是突厥骑兵!众将士从现在起全都听我指挥!”说着,他立刻示意士兵们有秩序的分散开,就在这一眨眼的功夫,突厥的这支骑兵已经到了他们的面前。

只见他们弯弓搭箭,数支银色的箭矢已经迎面射到,开金裂石,势不可抵。瞬间齐军中就有不少人中箭落马,恒迦和长恭唰的一声抽出了剑,剑锋一扬,劲箭遇上剑刃立时哧哧破断,还算尚可抵挡。那些突厥人先是乱箭发射,又改变策略,马匹阵线一变,手上同时搭弓,竟然是齐齐瞄准了恒迦和长恭,准备众人齐发一击了。

“射!”为首一位男子一声暴喝,几十支银箭同时离弦,又快,又准,又狠,寒光闪烁,高低错落,角度参差,这么齐刷刷的射过来,简直就是一张密不透风的天罗地网!

要在同一时间全数击落,难度真是非常高,可能性却极低。

恒迦手上剑光一闪,箭羽迎面破开,仿佛一朵银花桀然绽放,然后又伴随着点点猩红飘洒着散去,他只觉手腕一阵剧痛,长剑险些脱手。电光火石之间,长恭横剑拦在了他的面前,只见一团白光凌空飞旋,剑花激扬,寒光映着杀气,温柔拥抱着残酷,恍如一张艳丽而璀璨的网,宛如情人朝花带露的手,将那些银光闪闪的凶器纷纷折落。

突厥骑兵们似乎也愣住了,就在他们一分神的瞬间,恒迦和长恭的剑已经毫不客气的洞穿了他们的胸膛。齐军也都反应了过来,纷纷奋身挺兵而起,眼见这支突厥骑兵们就要被剿灭,忽然一位身穿银甲的突厥男子率着一支铁甲骑兵从侧面突出横击,勇猛无比,攻势凌厉,齐国军队被截成两段,从四面八方又涌来了密密麻麻的突厥兵,两军顿时混战在了一起……

长恭也不知手中的剑已经刺穿了多少人的胸膛,在气势滔天的喊杀声中,她的脑海里却忽然浮现出了那绵延不绝的此起彼伏,如同流动着的血液般的,不停的、蔓延着的、红色的枫叶。

原来,这就是战场。

你若不杀死别人,就会被别人杀死。

就是这么简单。

就是--这么残酷。

天空中不知何时又飘起了大雪,长恭身上的铠甲袍裳全被敌人鲜血染得透红,她根本看不到恒迦在哪里,只是看到有的人像被稻草一般砍成了两段,有的人半个身子被削飞,有的人被数根长矛刺得肠子都流了出来,还用手把肠子填回腹内又抡枪再战……

漫天纷飞的雪花中,人与人初遇,人与人征战。

在大雪之中,她终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恒迦正和那个银甲男子纠缠在一起,因为刚才右手受伤,恒迦只能换做左手持剑,明显落在了下风。

一道剑光迎面而来,她避过了那凌厉的攻击,转头看去,原来是个满脸狰狞的突厥大将,他在看清长恭容貌的时候,明显一愣,随即又轻蔑地大笑了起来,说的倒是一口汉文,“齐国没人了吗?连这种漂亮的像娘们的男人都拉来战场了!”

长恭握紧了手中的剑,刀影飞快地闪动,在白刃和鲜血的漩涡中,那大将已经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她又砍倒了几人,突出重围,冲向了那个银甲男子。

和那银甲男子刚打了个照面,长恭就大吃一惊,这不就是那双大海般的蓝色眼睛的主人,突厥的太子阿史那弘吗?

阿史那弘在刚才认出斛律恒迦的时候,已是惊讶之极,这会儿看到了长恭,更是吃惊,不由哈哈一笑,“小兄弟们,你我还真是有缘分!没想到再次相见会是在战场上!”

恒迦一剑架住了他的攻势,笑道,“正好来领略一番关外风光。”

“好,不过我是不会手下留情的。”阿史那弘的攻势更加猛烈,一剑又刺向了恒迦,长恭长剑一抖,当的一声将他的剑隔开,朗声道,“就让我来会会你!”

两人本来就是不分伯仲,一转眼就打得难解难分,剑光灼灼,寒气层层。她越舞越快,招式凌厉,已然分不清哪是剑气,哪是她的影子,整个人似乎都与剑融为了一体。趁着对方一个疏忽,长恭一剑刺在了阿史那弘的手腕上,只听咣当一声,他手里的剑掉落到了地上,就在他想拔出腰间匕首的时候,长恭的剑尖已经指住了他的喉咙。这一系列动作流畅,利落,完美的无懈可击,连恒迦都忍不住在心里喝一声好。

“太子殿下,你就乖乖束手就擒吧,我保证不会伤害你。”长恭对这位在长安城认识的太子的印象不错,所以并不想杀了他。

阿史那弘笑了笑,“原来你已经知道我的身份了。”他顿了顿,眉宇间皆是傲气弥漫,“突厥太子若是投诚,还不被全天下耻笑?你干脆给我一个痛快!”

“太子殿下,眼下你没有选择的余地。”长恭似是无奈的又说了一声,“大哥,识事务者为俊杰。”

阿史那弘听她喊一声大哥,面色也有些柔和起来,“小兄弟,我也不想为难你,两军对阵,我技不如你,死在你剑下也是心服口服。”

长恭正想再劝些什么,恒迦走上前来,在她耳边低声道,“皇上吩咐过,若是突厥王族被生擒,是要被押送回城受刑的。这叫以一儆百,我看你现在不杀他,将来他更受罪。”

长恭的瞳孔猛的一缩,手中的剑一颤,沉声道,“此话当真?”

恒迦笑了笑,“你还不了解皇上吗?”

阿史那弘抬起眼眸朝她微微一笑,“另外,我代他……谢谢你。”你字还没说完,他的身子忽然往前一倾,将咽喉要害撞向了长恭的剑尖,只听噗的一声响,血光四溅,他的身体慢慢滑倒了下去。

长恭只觉得眼前一片血雾弥漫,辨不清东南西北,呆呆坐于马上,脑中一阵空白。

其实,她来得及收回剑。

但是……也许这样,会是更好的结局。

“将士们,突厥太子已经被高副将斩杀,兄弟们一鼓作气,全歼突厥蛮子!”恒迦指着阿史那弘的尸体大喊了一声。

无论是齐军还是突厥兵,怀着各不相同的心情不约而同地望向了那位杀死突厥太子的高副将。

盐巴一样的雪子随着怒吼的北风散漫的朔飞,穿了一身血染铠甲的少年策马而立,却自有一段飘逸出尘的风度,衣如烈火人如美玉,黑发红衣翩跹曼舞,马蹄下腾起阵阵雪雾——斯人斯景,恍如天上海市蜃楼。

就连恒迦,也有一刹那的失神。

这样的长恭,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长恭。

由于太子的战死,突厥兵立刻阵脚大乱,没过多久就被齐军杀得溃不成军,弃甲曳兵,几乎全军覆没。

长恭未来动荡不安的戎马生涯,就以这次初阵勾勒出了一个华丽而完美的开端。

--------------------------

突厥兵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周国都城长安。

当今皇上的寝宫内,在明亮温暖的烛火下,一位少年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书信,一双黑亮的眸子明亮澄净,仿佛蕴藏有深不可测的机敏智慧,深邃犹如一眼望不见底的海洋,使人于不知不觉间情不自禁沉沦其中。

“皇上?”少年身边的贴身随从阿耶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声。

这位少年,正是刚登基不久的新皇宇文邕。他随手将书信一扬,露出了一抹意料之中的神色,“突厥军这次不但惨败,连他们的太子也战死沙场。”

阿耶惊讶的啊了一声,“是谁杀了突厥太子,是斛律光吗?”

宇文邕摇了摇头,“好像是个叫作高长恭的副将。”说着,他站起了身,走到了窗边,凝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低叹了一口气,“阿史那弘也不是平庸之辈,虽然他小心谨慎设下了埋伏,先发制人,但实在是时运不佳,更何况,这天底下,能做斛律光的对手的人并不多。”

“可是,皇上,那个叫高长恭的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啊,竟然能杀死阿史那弘。”

宇文邕忽然推开了窗,伸出了手,雪一片片的落下,一片片的融化成水,一道道细小的水痕在他的掌心和手背蜿蜒,一滴滴的水珠沿着指尖坠落。如此的,反反复复。

“高长恭……”他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也许将来,此人会是我周国最大的威胁。”

“皇上,小心着凉。”阿耶忙提醒道。

宇文邕没有再说话,只是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一动未动。

天地间,雪,如翩跹的白蝶,纷飞依旧。

---------------

终于虐死第一个帅哥了……哦呵呵呵。

如果来的及,兰陵第一部应该会在一月份出版。

兰陵王

邺城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来得有些迟了。

清晨,白色的飞絮急急的掠了来,满目扑天盖地之势,待到掌灯时分,竟已是一天一地,一片素白。高府里的红梅早已尽放,几树绯红,如滴落在苍白荒凉中的鲜血,妖娆妩媚。时已近新年,又加上高长恭因斩杀突厥太子立下大功,整座高府都弥漫着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屋里的炉火烧得很旺,几枝红梅插放在廊下,轻浮着的花瓣伸展在坠落的雪花里,悠悠然融进一片银素中。偶尔飘进几朵雪花来,点点融在廊上,像是温柔的眼泪静静的渗落,却是带不进一丝寒冷。

长恭懒懒地躺在床榻上,身子从华贵的雪白狐裘里半探了出来,黑发稍稍有些凌乱的披散着,衣领微微敞开,精致的锁骨上因炉火的温暖染着薄薄的绯红。

“长恭,把这碗燕窝吃了。”孝琬用勺子在碗里搅动了一下,“吃完了这个,还有那碗参茶也喝了,对了对了,还有……”

长恭哀叹了一声,“有完没完啊,三哥,我又不是病人。”自从回来了之后,大娘和哥哥们都每天都把各种各样的补品往她这里送,不就是打了一回仗吗,这阵势都让她怀疑自己简直是不是挂重彩了。

“没完。”孝琬利落的回答了一句,“这些哪够啊,你这可是从关外回来,这一路吃不好,睡不好,瞧瞧你的小下巴,都尖得没法看,你赶紧着把这些全吃了,给我养胖点。”

长恭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好像没那么夸张吧。

“不过话说回来,”孝琬的眼中闪动着骄傲,“我这弟弟还真不是平庸之辈,初阵就立了这么大的功,三哥我也佩服你!”

长恭脸上的笑容一滞,眼前忽然浮现出那双被鲜血浸染的蓝色眼睛,心里不由涌起了几分惆怅。

就在这时,门帘被人掀了起来,孝瑜走进了屋里,掸了掸身上的雪花,笑道,“我说怎么一回来就觉得这大厅冷冰冰的,原来这所有的炭火都被三弟拿到这儿来了,还是四弟这屋子最暖和。”

“三哥……”长恭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孝琬讪讪一笑,“什么所有,不就拿了一点,我这不也是怕这里的炭火不够,把长恭冻着了。”

孝瑜促狭的笑着,“你总是有理。”

长恭嘻嘻一笑,“我知道哥哥们疼我。”说着,她又往屋外看了一眼,道,“小铁呢?又和小云在一起?”说来也奇怪,她随军出征的这段日子,小铁居然和三哥的女儿小云成了好朋友。

“可不是吗。”孝琬随口应了一声。

“大哥,你刚才去哪儿了?这么大的雪还往外走?”

“我去了趟九叔的府上。”孝瑜笑道,“顺便和他道个喜。”

长恭微微一怔,“道喜?”

“九婶又有喜了。”

长恭的唇边扯出了一个笑容,“下次大哥别忘了帮我替九婶带个宜男蝉。”按照邺城的风俗,据说孕妇若是佩带做成蝉形的萱草,必生男儿。因此长恭在上次王妃怀孕时也曾经送过。

“你自己怎么不送过去?”孝瑜盯着她,“你已经很久没去九叔那里了。”

长恭没有再说话。也许是自己想太多了,九叔叔现在有娇妻幼儿相伴,如今又是喜事临门,再添麟儿,他哪里还有什么时间来生自己的气呢?

“对了,过几日,我们全家都要去宫里赴新年家宴,”孝瑜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听说最近皇上又开始喜怒无常,到时你们都言行谨慎些。尤其是你,孝琬。”

孝琬点了点头,道,“前阵子皇上去金凤台受佛戒的时候,心血来潮想要放生。结果就找了很多人给他们插上席子做的翅膀,让他们从高台上跳下去,不知摔死了多少人,这样的放生可是闻所未闻……“

“孝琬,”孝瑜打断了他的话,“就少说两句吧。”

孝琬做了个鬼脸,没有再说下去。

长恭喝着一勺碗里的燕窝,像是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大哥,二娘今天又去了申国公夫人府上吗??”

孝瑜点了点头,“她也是无事可作,去申国公夫人府里聊聊也好。”

长恭笑了笑,又随口问了一句,“不知二娘有没有离开过邺城?”

孝瑜想了想道,“好像不曾离开过,身为女子,哪能随随便便出远门。”他似乎有些惊讶,又带点调笑,“怎么忽然问起我娘来了?你可是从小就和她结怨了……”

“大哥,这都是小时候的事了,你还拿来取笑我。”长恭嘟起了嘴,引来兄弟俩的一阵笑声。

听了大哥的话,长恭稍稍感到有点安心,心里却又浮起了一丝疑云,郑远口中的高夫人到底是谁呢?爹爹生前妻妾无数,再加上高家宗室,这高夫人实在是数不胜数,到底是---哪一个?

----------------------------

王宫里每逢新年举行的家宴,也是所有高家宗室最为惶恐的时候。凡是皇上看中了那位宗室的家眷,当晚必定被留宿宫中,至于什么时候出宫就要看皇上的喜好了。这其中,也不乏受辱之后自尽之人。

所以,这顿本该是欢愉亲切的家宴,却是人人自危,强颜欢笑,只求平安过了这个新年。

就像现在一样。

不过,这些人里一定不包括九叔叔……长恭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又忍不住抬眼往高湛那个方向望了一眼,他正顾自饮着酒,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月清辉,倒是他身边的王妃,满面春风,一手还有意无意地放在微隆的腹部上。似乎是察觉到了长恭的目光,她也抬起头来,朝着长恭娇媚的笑了笑。长恭连忙也回了一个微笑,心里却有些说不清的惆怅,因为,从进了大殿之后,九叔叔就没看过她一眼。

“小九,听说你又快做爹了?”皇上忽然笑吟吟的瞥了瞥高湛,开口问道。

高湛放下来了酒杯,淡淡道,“回皇上,正是。”

“好,好,来人,赐长广王妃锦缎百匹,玉如意一对。”皇上的话音刚落,王妃连连谢恩,脸上露出了一脸惊喜和得意之色。

众人也立刻说起了恭喜的话,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巴结一下皇上身边最为宠信的红人。

“高长恭。”皇上的目光忽然停留在了长恭身上,冷不防的喊了一声她的名字。

长恭赶紧咽下了嘴里的一口菜,站起身慌忙应道,“臣在。”

皇上注视着她的脸,似乎有一刹那的失神,忽然像是反应过来似的,轻咳一声开口道,“高长恭,你剿灭突厥有功,朕也该好好封赏你,这样吧,朕就册封你为兰陵武王。”

此话一出,众人的表情更是各异,孝瑜依旧微微笑着,孝琬的神情有些复杂,似是欣喜,似是担忧,长公主则是一脸的欣慰。

长恭微微一怔,立刻谢了恩。

四周又不失时机的响起了一片恭喜王爷之类的声音。

“长恭过了年也有十五了吧,这么年轻就被封为郡王,真是英雄出少年,”皇后在一旁笑道,温柔的声音恍若三月春风。

“娘娘过奖了。”长恭忍不住又望了一眼这位和自己长相极为相似的女子,只见她面若芙蓉,柔软中带着温暖,娇艳里渗着芬芳,春水流波一般的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