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洋溢又携带芳香的气息瞬间逼近,白行简的私人空间被侵犯,非常厌恶,挥手接过手杖,只想尽快远离。素来只适应兰花香的白行简被陌生的香气激得头脑发胀,身体发晃。持盈对此做了自我解读:身体不便的人,果然不能太勉强呢,还是多休息为妙。于是又上前两步,两手搭上了白行简的胳膊,将他扶着坐下。

被她搀扶的人此刻心情可谓一片灰败

厌恶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手臂被碰触的感觉如同受刑,袖底下皮肤想必红了一片,他对别人的碰触很敏感,严重到会过敏。被强迫按着坐下的感觉也非常糟

持盈丝毫不察,诧异于对待敌人竟能如此仁慈,于是被自己日行一善的举动所感动。进而连看白行简都不那么反感了,反倒由于距离拉近意外发觉他眉目很是耐看,虽双腿不便,却身形高挑,气质隽永,巍峨若玉山,果然不假。

他额上的汗水就要滑到眼睫上去,持盈掏出自己的熏香丝绸小手帕,给他拭汗。白行简整个身体僵硬到无以复加,强忍着才没打喷嚏,但也忍无可忍,憎恶地挥开那只手。诸多冒犯,皇储也别怪他不客气了!

丹青就是这个时候撞见了令他毕生难忘的一幕——太史公被一个貌美如仙小娇娘近身环绕、又是手挽胳膊又是擦汗这样软玉温香的惊世之景——那画面太美,简直不敢看!

丹青手上抖了抖,托盘里的碗碟磕磕碰碰,发出嘈杂之音。

那两人终于注意到了丹青的存在。白行简脸色铁青,持盈眼眶却红了,刚才那一下,他打得她手好疼。

“什么事?”白行简抑制不住腔调里的怒火,这股火气尽朝丹青发去。

没有出现在合适时机的丹青遂小步趋行,将托盘迅速放置案上,目不斜视:“太史该用午膳了。”

持盈朝案上望去,见只是很少的份量,当即嚷道:“你们兰台不待客吗?我的饭呢?”

丹青呆了,他们兰台确实不待客,倒不是不想,而是根本没人敢上兰台吃饭的好吗?久而久之,兰台厨堂惯例按兰台人数筹备饭食,到外地公干的人员首先要请假的就是厨堂。兰台令对奢靡浪费深恶痛绝,从他自己吃饭很少就能看出。

持盈不知道这些,自然也不关心什么惯例不惯例,总之到了饭点,从来没人敢不给饭她吃。

白行简抬手将食案推到一边,自己拄杖起身,根本没有用饭的打算。持盈从他举动中看出来,这是让给她吃,她纠结了一小下,这样随随便便把饭菜推过来也不说一声慢用简直太失礼了,她才不是那么随便的人

白行简刚一离开案前,持盈便坐了下来,左手提了筷子,颇感兴趣地在菜碟里翻检,瞅瞅兰台的伙食跟宫里有什么不同。白行简余光瞥见她举止,无法理解世家出身的凤君是怎么教导儿女,教养出这样一个丫头。寻常人家尚知礼仪,这位皇储似乎根本不知礼仪为何物。大殷药丸!

丹青惊呆了,非因持盈吃相,实为兰台令让食之举,他来兰台四五年,此事发生的概率几乎是无限趋近于零。更何况,这吃货少女竟能在白行简身边用饭用得旁若无人,这份胆量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持盈将两份菜碟翻了个遍,竟是素得不能再素,一点荤沫都挑不出来,夹了几片菜叶送嘴里,寡淡少油。这是兰台令的饭食吗?持盈拧紧眉头,一脸嫌弃昭然若揭。

到书架旁拿了一卷册子的白行简看见她这个样子,只等她摔筷离去,好清静点。

丹青已经隐隐猜到这个小娇娘恐怕就是传说中的扫把星降世、混世小魔王、朝堂噩梦、昭文馆总瓢把子、他们尊贵的储君殿下,所以兰台令才只能对她冷处理。

兰台饭食并非那般难以下咽,只是不凑巧,持盈吃的是白行简的那份,更不凑巧的是,白行简口味独特,不沾荤腥,饭食均由堂厨单独为他烧制。

持盈果然摔了筷子,摸过食案里的一只馒头咬了一口,然后抱着馒头哭着跑了:“你们食堂在哪里”

白行简合上手里的册子,慢慢走到食案前,看向被搅得乱七八糟的菜碟,太阳穴突突地跳。丹青见状,赶紧准备来收拾,却见白行简拿起扔在食案里的筷子,伸到菜碟里夹了一片菜叶,吃了

丹青感觉脑子里劈进了一道雷,一定是他今天送饭的方式不对!

白行简尝了菜后,心中疑虑打消,兰台堂厨并没有换人,依旧是熟悉的味道有那么难吃吗?

然而为了证实这件事,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掀开袖子,手臂上起了一片疹子。又是肢体碰触,又是用了人家用过的筷子。

丹青心道你何必,嘴上当然什么也不敢说,赶紧去角落里翻药箱。丹青给白行简手臂上药上到一半,一名厨官匆匆跑来,跌在门槛上。

“太史!厨堂乱套了,您快过去看看!”

扑通抱大腿

“就是说,你们兰台食堂坚决不肯给本宫做一顿家常便饭?”

“兰台伙食预算有限,实在做不起殿下的家常便饭!”

“那你们兰台的预算都用在了哪里?”

“洛阳纸贵,史馆开销并不小,于饭食上能省则省,殿下的一顿饭,可抵兰台半年伙食费”

“废话少说,总之快给本宫上菜,你们要饿死本宫吗?”

白行简赶来时,堂厨围满了人,当然都是站着的,饭点到了没法吃饭,全在苦着脸围观。被围观的当事人毫无觉悟,手里馒头就着面前一大桌子菜,一面嫌弃一面往嘴里塞。厨官虽在喋喋不休地解释,却也不耽搁上菜,把今日所能上的最好的菜尽数奉上。

“太史来了!”兰台郞们给白行简让路。

发现有动静,持盈从菜盘子上抬起头,一眼瞧见白行简毫无表情的脸紧绷着,正朝她慢慢走来。持盈将剩下的半个馒头塞嘴里,不由噎了一下,赶紧捞过旁边的大勺灌了一口汤。

白行简拄杖稳步走近,目光扫过条案上远远超过持盈食量的杯盘狼藉,奢侈浪费自不必言,顿时脸色便非常难看。

“殿下在兰台的这顿饭,记下所耗用度,报于陛下,由内库补交兰台。”

持盈叼着馒头愣住了。

厨官得令,迅速掏出纸笔盘点持盈面前的菜肴价格,如同眼下就要跟人结账似的认真。

白行简并未就此罢手,反问另一名厨官:“方才殿下还要求什么?”

“殿下要兰台给做一顿家常便饭”

“怎样的家常便饭?”

“蟹黄毕罗、鲵鱼炙、鹅鸭炙、驼蹄羹、剔缕鸡、羊臂、串脯、生羊脍、飞鸾脍、红虬脯、汤丸”

兰台郞们日子过得清苦惯了,持盈索要的这一系列珍馐玉馔,别说他们尝过,就是听都没有听过。

白行简默默听完厨官记忆无差地报菜名,吩咐一名书令史:“取青册来。”

众兰台郞一听此话,均是一惊,可怜持盈尚不知自己的处境,呆呆地看他们在白行简的指令下准备笔墨。兰台不愧是史馆,即便是在厨堂,笔墨也是随手可取,饭桌掀个面,便是书案。

一卷崭新青册被书令史取来,双手将青册翻开并托起,白行简身形纹丝不动,一手拄杖,一手接过笔,手腕微抬,在下属捧起的砚台里过墨。

“丹册记勋,青册记事,今日储君至兰台,一言一行,当由史官秉笔记录,留存史馆,以备查询。”解释完自己的意图后,白行简提笔落卷,动作果决,举止潇洒,毫无商量余地。

持盈前一刻还一头雾水,后一刻便听明白了,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若是这都能忍,就不是堂堂储君了!众人只见皇太女殿下从凳子上跳下,动如脱兔,气势汹汹蹦到了白行简跟前——

扑通抱大腿!

“人家只是闹着玩的!夫子不是教育学生,要多体察民情?学生来兰台食堂体察民情发现大家都没有吃过蟹黄毕罗、鲵鱼炙、鹅鸭炙、驼蹄羹,那学生决定下回带这些来给大家尝尝,这样不好?”

咚、咚、咚一片馒头落地声。

手里馒头掉了不要紧,兰台众人此刻全部聚焦兰台令的腿上。就是兰台里养熟的猫,都不敢往兰台令腿上跳,即便如猫科动物都隐隐察觉那是一处禁地,猫犹如此,人何以堪!

碰触禁地,还不合时宜地撒娇,她真的听说过白行简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声么?果然是太年轻。

对于持盈来说,以这种方式留名史册,倒不是顾忌后世骂名,后世美名也好恶名也罢,那都是浮云,但是自己的屁股是很要紧的。白行简给她留名青册,保准不出一炷香时间,她那疑似非亲生的母上父君就会命人将她提溜回宫,一边花式秀恩爱一边虐打宝宝。具体操作方式便是一方摆出痛不欲生的嘴脸打孩子,另一方则极力安慰,表示生出这样一个熊孩子都是自己的过错。两人戏份十足,被打的宝宝则只是个道具,还不准反抗。

白行简身形稳如泰山,脸上已毫无血色,浑身散发着寒潭的冷气,拄杖的手隐隐现出青筋:“松手。”平淡的两字,从他唇间发出,听不出一丝一毫的起伏,但那冷淡的意味足以拒人千里。

那拒人千里的气场,别说持盈,就连巷子对面御史台的台主都一瞬间冷得打了个哆嗦:“哎呀,兰台又在整什么幺蛾子?难道殿下计谋败露?”

持盈莽撞不代表她迟钝,既然有抱虎腿的勇气,就有以身饲虎的觉悟。她跪坐地上,从善如流松了手,还讨好般给理了理弄皱的下摆,以为这样就算扯平了。

满是围观者的厨堂静得落针可闻,只听“啪”的一声,持盈被一个青皮书册拍落双手,将她与白行简彻底分离。这一下,不疼是不可能的,但持盈忍住了。

打掉人形药膏后,白行简扬手将青册扔给一名书令史,手杖移动,携着一身怒不可遏的气场,转身离去。

持盈蹦起来抢过书令史怀里的青册,连忙翻开,只见本朝第一史官留下一行字:元玺十六年春。六字,铁画银钩,刚劲挺拔,字如其人,傲骨铮铮。

持盈嘿嘿地笑了,她不是第一次看白行简的字,母上案头奏章、昭文馆课业批注,她没少见,但从没像今日这般险象环生,九死一生。所以劫后余生的持盈殿下看到只有这一句话后,心情自然很是美妙,连带对白行简的字也有了新的品评。

当然,她心情美妙还有另一个关键原因。

转手扔掉青册,摸着袖子里躺着的一枚钥匙,持盈脚步轻盈地跳过了厨堂门槛。

厨堂众人见祸星终于走了,纷纷长吁口气,各自寻了座位坐下,一边正式开饭一边谈论方才的青册事件。

“你们说,太史真的打算将殿下的言行记录到青册里?”

“那还有假!那架势,绝不是只做做样子!再说,你们见过太史大人只说不做?”

“可为什么又没有记录?难道是被殿下气得?”

“你们见过在此之前有人敢抱兰台令的大腿?所以说何止是气得,简直是震怒!太史大人不是常说,震怒之下勿做决断,勿写春秋?”

众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太史大人果然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呢!

议论的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能将兰台令差点气出个好歹的祸首,岂是易与之辈?

午膳时分,兰台内外一片阒寂,唯有幽兰热烈地盛放在阳光下。

持盈溜达在兰台院内,没撞着什么人,一路溜到一座紧闭的朱红色殿阁前,左右四顾无人,抬头见牌额上篆书:太史阁。

一座唯有历代太史方能进入的秘密殿阁,即便是大殷女帝,也不可贸然涉足的禁地。

坑几生几世

丹青重新给白行简送了一份午膳,直接送入兰台令书斋,白行简榻前。

——兰台令气倒在榻上。

即便是阴天下雨,气候潮湿,兰台令腿疼到无法忍受,也不会倒榻不起。今日大概确实突破他的忍耐极限。

丹青一进书斋,便闻见浓浓的药味,不消说,白行简已经给自己上好了药。从空气中飘荡的药味浓度来说,用量应是很可观。丹青默默记下,得去药房补药,以备不时之需。

“太史,用膳了。”丹青将膳食送到白行简触手可及之处。

“没胃口,拿走。”他并非生闷气,是的的确确没胃口。身体难受得无以复加,还谈什么进食。为了转移身体的不适,他拿了卷册子在批。

“少吃一点吧”丹青斗胆进言,“太史不要跟小孩子计较”

白行简手上朱笔一顿,凤眸从卷册上移向丹青,目色又沉又黯:“我同她计较?她值得我计较?”

丹青噎了一下:“那太史”

“不过是稍作惩戒,望她以后少来兰台捣乱。”

“可殿下毕竟是储君,日后若登帝位,兰台终归属她治下!”丹青想得深远,虽说史官有朱笔在手,便是陛下也得忌惮三分,但这是遇着明君的盛世景况,若不幸帝位上来个昏君暴君,恐怕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史官。也即是说,丹青自动将这位储君代入成了未来的昏君暴君。

“兰台虽属帝王治下,史官却不属帝王,即便如帝王,亦无权查看绝密史册。”白行简的行事作风,没人不清楚,身为文官臣子,却从来不将帝王将相放在眼里。

那些权贵也好,帝王也罢,不过是一个个待记录的字符。所以他才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才得罪那么多人。而恰因他兰台令的身份,几乎人人忌惮。官场有云:御史台坑人最多就坑人一辈子,兰台坑你能坑几生几世,子子孙孙无穷匮,谁敢惹?

丹青是个有危机意识的人,虽说让白行简回心转意无异白日做梦,但整个兰台的命运系于他手这个事实,得不时暗示一下。

“太史从前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春秋时,齐国大臣崔杼因嫉恨庄公羞辱而弑君,齐国太史据实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怒而杀太史,太史之弟太史仲又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杀之。其弟太史叔又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再杀之。其弟太史季仍书崔杼弑其君,崔杼乃舍之。这个故事到最后虽然因史官的坚持而保留了历史的如实记载,但于史官而言,这份代价不可谓不大!”

白行简默然片刻,强撑坐起,丹青看他辛苦也不敢帮扶,只忐忑候在一旁。都道兰台令一手可翻云覆雨,颠倒乾坤,可那双瘦削纤细的手此际只能支撑起他半个身体。

“你若觉得兰台有覆巢之危,随时可离去。不止你,兰台史官皆可如此。我不阻拦任何人。”他语气清淡,对任何人或事,都似从不留恋,即便是对收留并教养了五年的丹青。

丹青陡然一惊,扑通跪下,伏在他脚边:“丹青从未生离去之心,愿服侍先生直到先生娶妻生子!”

“我此生交付兰台,从未有娶妻生子之意,你不必有此负担,起来吧,饭食拿走。”

白行简不由反省,怎么就让人有了兰台将倾覆的错觉?巷子对面的御史大夫?可兰台史官整天跟御史们做邻居,想来早已习惯御史台那层出不穷的龌龊手段。难道是因今日持盈之事?储君与兰台为难,叫他们有了危机感?

一番推理后,兰台令找到了答案。然而兰台对待潜在的危险因子,一向的手段便是将其扼杀在摇篮状态。

“她离开兰台了么?”白行简蓦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

“没见着,想来是走了。闹这么一场,大概发觉兰台没什么可供她玩吧。”虽然白行简话题忽然跳跃,没指名道姓,但这个“她”的特指,丹青心领神会,并以揣测熊孩子的心情揣测起了他们的储君。

白行简稍感放心,虽然依旧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兴许是身体不舒适,才心神不定吧?

丹青也感觉到他神思有些不定,因他将手里册子放到案上时,不小心碰翻了食案汤碗。满满一碗汤,瞬间洇湿了纸页,糊了上面的字迹。

兰台令什么都不看重,唯重书卷,尤其是史卷。而他正批阅的恰是一部新修的史卷资料,由他最倚重的少令史崔尚从博陵带回。为修此卷,崔尚被分派博陵采集史料整整两年,其中艰辛只有史官才懂。更何况,崔尚乃博陵崔氏旁支,出身贫寒,生母为娼门贱籍,因此素来不被名门崔氏承认。入博陵修史,阻碍重重。但他从未退缩,顺利完成白行简交付的任务,完成了作为一名少令史的使命。

如此珍贵的史料,白行简自然十分看重,当下便急忙拂开汤碗,捧起史卷资料,抖落上面的汤汁,又拿袖子揩拭。

丹青心道不好,这碗汤浓稠,泼洒在纸页上,怕是要毁好几页,脑子顿时就懵了,要是他早点将食案拿走

白行简也知无法可救,他平生最恨践踏别人心血,今日倒好,他自己成了这样可恨的人。

一边心下愤怒,一边拿开袖角,自暴自弃望向书卷,笃定了将是一团模糊。忽然间,他身形定住,汤汁泼洒之处,竟分毫不掩原字,字字历历在目,清晰至极。

这显然是件好事,就连丹青发现这个意外之喜后都喜出望外,但奇的是,他欣喜地望向白行简时,并未从他脸上看出一丝一毫的侥幸或喜悦,反倒是——脸沉如冰、神思恍惚。

“太史?”丹青出言相唤。

白行简摔下手里珍贵的史料,伸手去摸手杖,手过腰间时,忽然一滞。

坑爹后妃传

持盈打了个喷嚏,有种不好的预感,但顾不了这么多。游荡在太史阁一列列书架之间,陈年旧墨与故纸堆一起发酵的味道,简直快把她熏晕过去。

头晕眼花的储君殿下头一回见着这么多书卷,大约有上万册,集历朝历代与九州各地乃至海外的历史,皆搜罗于此,但这些不是重点。太史阁之所以外人不得入内,正是因为它储备有当下历史与人物传记。

虽说持盈挺想偷阅白行简是如何写她母上的,但时间紧急,容不得她耽搁。从泛黄的书架标签上辨认名门望族类别,兴许是血脉相连,她一眼瞅见西京姜氏。完全控制不住双手,一把抽下书卷,翻开一看,果然当头就是她爹,但坑爹的是并没有详细记录,只写了个注释:转录《后妃列传》!

持盈差点就扯裂了史册。这兰台实在不知变通,居然把她父君列入后妃传。她娘不愿委屈了她爹,才破天荒设立凤君之位,名义上亦是君。就连她也称她爹为父君,她娘一片苦心,处处尊其为君,结果到了兰台这里,撕掉一切伪饰,国无二君,次君便是妃。

持盈为她爹不平的同时,不禁也想到了自己,若将来登上帝位,迎娶了她的凤君,入史传亦是后妃?

罢了,这事尚早,虽然她娘近来看到她就愁她招不到夫婿,但她爹坚决不同意这么早为她聘夫婿。这大概就是天下娘亲总觉得自己女儿嫁不出去,而爹却是排斥一切有可能成为女婿的家伙。

持盈自己则认为还没有玩够,便将她娘耳提面命让她赶紧在昭文馆里寻觅一两个合适人选的嘱咐当做耳旁风,昭文馆里那帮纨绔官二代,哪个敢做她夫君?

赶紧收敛心神,持盈放回她父系的西京姜氏卷,继续在红木架子上的书堆里寻摸。这讨厌的名门望族竟有如此之多,她足足翻了一盏茶时间,才翻出想要的东西——博陵崔氏卷!整整三十卷!

墨是新的,纸是新的,显而易见入库不久。

持盈得到确认,白行简果然疏忽了。三十卷在此,一卷不差,说明白行简并未起疑,已将其归入太史阁。

*****

丹青从未见白行简如此气急败坏的样子,步履竟然出奇地稳当,出奇地快。丹青跟在后面,不知发生何事,想去叫人来,又怕白行简匆忙间生出好歹,半步不敢落下。

但见白行简往太史阁方向去,丹青隐隐觉得事情恐怕非常不妙。

步廊上有两名校书郎经过,正谈笑着,忽然见兰台令迎面而来,衣袂带风,两人当时就吓坏了,僵在了原地。丹青在白行简后面对这两个木头人大喊:“快让开!”两人这才惊醒,在白行简即将撞上他们时,连忙滚下步廊,跌进了兰丛里。

两名校书郎顶着兰花转头看,白行简行色匆匆竟是往太史阁那条路上去的。二人转回头惊悚对视,他们方才边用午膳边讲八卦时,是不是忽略了一个致命的家伙?

太史阁的两扇朱门合着,但上面的密锁却是开启状态。白行简拄杖停在门前,心口起伏,原本希望是自己多虑了,钥匙不小心落在了什么地方,然而一切都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他抬起左手,抚上门环,用力推开,随即一步迈入。

重峦叠嶂般的书架,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蓦然多了一个人影。

持盈坐在地上,津津有味翻阅一本册子,被突然闯入的白行简吓了一跳,手里史卷啪地落地。

白行简不发一语,走了过去,弯腰拾起落在地上的史卷,封面上几个大字:后妃列传,翻开的一页正是凤君姜冕传。

原来竟是这样?

持盈拿着钥匙在地上画圈,不满地嘟哝:“小气!我要告诉父君,你把他写进了后妃列传!”

白行简觉得若她不是储君,他定要一杖敲到她屁股上!再度弯腰,夺过了她手里攥着的钥匙,尽量不去接触她手指。合上史卷,放回原位,白行简一回头,见持盈蹦蹦跳跳在书架间,就要往门外溜。

“站住。”

持盈身形微顿,便充耳不闻,继续蹦蹦跳跳,反正大门就在眼前,再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