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锦瑟的女子嫣然一笑:“是啊,二位郎君光顾着说话,视奴家如同无物,奴家也弹得了无意趣,索性不弹了,免得搅扰二位郎君说话。”

李泰直到这时才看清了女子的容貌,心里不由一颤。

只见女子面若桃花,肤如凝脂,长裙曳地,身姿娉婷,一双明眸顾盼生辉、风情万种,却又不失端庄和矜持,整个人非但毫无风尘之气,反而隐隐透着一股冷艳和孤傲。李泰平生见过烟花女子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惊艳脱俗的女子,一时竟看得呆了。

房遗爱闻言,顿时脸色一沉:“锦瑟,你这么说话,可不像你们栖凰阁的待客之道啊!”

“二郎又不是头一次来。”锦瑟笑道,“若是不喜欢我苏锦瑟的待客之道,大可找别人哪,反正栖凰阁最不缺的便是卖笑女子!”

房遗爱有些怒了,正想训斥,李泰忽然发出笑声,道:“锦瑟姑娘,既然不卖笑,那你来平康坊做什么?”

“奴家卖艺呀!”

“卖艺?!”李泰扑哧一笑,“以你的姿色,卖笑或许还能赚几个铜钱,若说卖艺嘛,请恕在下说一句实话,恐怕养不活你自己。”

苏锦瑟闻言,非但不怒,反倒咯咯笑了起来:“说得对,奴家的艺只卖雅士,不卖俗人,宁可曲高和寡,也不哗众取宠!至于能不能养活自己,就不劳四郎费心了。”

李泰哈哈大笑:“就你刚才那一首《鹿鸣》,也谈得上曲高和寡?”

苏锦瑟也笑:“郎君是不是觉得刚才的曲子,特别俗?”

“对,特俗,俗不可耐!”

苏锦瑟瞟了一眼房遗爱:“二郎,听见了吧?这位郎君也说你俗不可耐,可不光是奴家这么说你。”

房遗爱顿时大窘,对李泰道:“方才那首曲子,是……是我让锦瑟弹的。”

李泰闻言,这才正色起来,重新打量了苏锦瑟一眼:“既然如此,那么锦瑟姑娘有何高曲,我愿洗耳恭听。”

“高曲是给高人听的,四郎自认为是高人吗?”

“在下不才,对琴瑟之音也算略有心得,真心恭请锦瑟姑娘赐教!”

苏锦瑟眸光流转,在李泰脸上停留了一会儿,然后粲然一笑:“都说当仁不让,看来奴家今晚还真躲不掉了。”

李泰看着她眼波流转、笑靥嫣然,心里又猛地一颤,连忙做了个请的手势,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悸动。

苏锦瑟翩然转身,走进里间,重新坐了下来。李泰无意中闻到了她转身时散发的体香,又是心神一荡,情不自禁地翕了翕鼻翼。

很快,锦瑟的弦声再次响起。李泰一怔,竟然发现这个曲谱他从未听闻,不禁凝神望向苏锦瑟,等着听她接下来的吟唱。

随着旋律,苏锦瑟的歌声再次响了起来。李泰一听,顿觉与刚才判若两人,只感到她清澈幽远的歌声仿佛来自天外,绝无半点人间烟火的气息。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李泰知道,这支曲子的歌词采自《诗经》中的《黍离》,本来是古已有之的瑟谱,但苏锦瑟显然只保留了歌词,自己重新谱写了曲子。

这首《黍离》的文意原本便充满了凄怆和苍凉之感,蕴含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以及对家国天下的兴亡之叹,此刻被苏锦瑟忧伤凄美的曲调和恍若天籁的歌声再一衬托,越发令人扼腕神伤,不觉有种仰天一哭、怆然涕下的冲动。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第二段歌词唱起的时候,李泰已经完全沉醉其中,深深不可自拔了。

房遗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暗暗一笑,也不跟李泰道别,悄悄退了出去,并带上了房门。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曲子一唱三叹,缠绵悱恻,直到苏锦瑟唱完起身,李泰还依然神游天外,眼睛竟然不知不觉地湿润了。

“四郎……”

苏锦瑟走到他面前,发出一声轻唤,才把李泰的心魂从天外唤回了人间。

李泰回过神来,尴尬地抹了抹眼睛:“对不起,我……我失态了。”

苏锦瑟深长地看着他:“四郎,你的确是懂瑟的,奴家弹了这首曲子不下数十次,你却是……第一个为它流泪的人。”

李泰抬起目光,和苏锦瑟四目相对。

一种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般的情愫,在二人的目光中缓缓流淌。此刻的李泰蓦然意识到面前这个惊才绝艳的奇女子,定然便是房遗爱要送他的第二份“礼物”了。

微雨蒙蒙,打湿了一座木桥,也打湿了伫立在桥上的一个人。

萧君默一身便装,已经在桥上站了半个多时辰。

他怔怔地望着桥下的永安渠水,全然不顾过往行人诧异的目光。

木桥位于延康坊的北面,永安渠水自南向北流经延康坊,再从这座桥向北面的光德坊流去。也就是说,倘若有什么东西从魏王府的水渠中流出来,便会从这座桥下流过。

不知道为什么,萧君默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觉得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跟父亲有关的线索。

桥下,绿草青青的岸边,有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汉,正在悠闲自得地垂钓。

萧君默看了他这么久,也没见他钓上一条鱼,甚至没看见鱼儿咬半次钩,但这似乎丝毫没有妨碍老汉的兴致。

“老丈,这里钓得到鱼吗?”萧君默走到老汉身边搭讪。

老汉扭头看了他一眼:“坐久了,自然钓得到。”

“这种下雨天,鱼儿都沉了,不太咬钩吧?”

“所以得有耐心。”

萧君默笑了笑,不禁有些佩服老汉。他抬眼望着碧波荡漾的渠水,发现水面上偶尔漂过一些杂物,有烂菜叶,有破布条,有旧扫帚,不一而足。

“老丈,我听喜欢钓鱼的朋友说,常在水边钓鱼,不时就会钓上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是吗?”

老汉呵呵一笑:“这倒是。”

“您都钓过什么?”

“啥都钓过,就差没钓过死人。”

萧君默心里忽然一凛,勉强笑笑:“真有死人,也会嫌您钩小,不吃钩。”

老汉哈哈一笑,又看了他一眼:“你这后生也是闲得慌,不去干正事,却在这儿陪我老汉瞎侃。”

“我就是好奇,想知道您钓过什么。”

“说实话,前两天,我还真钓上来过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一只鞋。”

萧君默一愣,不知为何忽然心跳加快:“鞋?什么样的鞋?”

“乌皮靴,有点旧了,不过看上去,像是当官的人穿的。”

“那您……把鞋子扔回去了?”

“哪能呢?”老汉白了他一眼,“谁都往里头瞎扔东西,这条渠水不早就臭了?”

“那您带回家了?”

“哼!”老汉冷哼一声,又白了他一眼,“我老汉再贪心,也不能穿着一只鞋上街吧?”

“我不是这意思。”萧君默赶紧赔笑,“您老一看就是心胸旷达之人,就算给您钓上来一双,您也不会拿正眼瞧它,我说得对吧?”

老汉听得笑逐颜开,便往不远处的一处草丛努努嘴:“喏,我扔在那儿了。”

萧君默立刻冲了过去,速度快得把老汉都吓了一跳。

“这后生,莫不是犯病了吧?!”

萧府庭院中,何崇九捧着一只乌皮靴,双手在微微颤抖。

萧君默神色凝重地看着他:“九叔,你真的确定,这只鞋是我爹的吗?”

何崇九眼睛红了,点点头,指着靴子的某个地方:“上回主公雨天蹚水弄湿了,我拿到火盆上烤,不小心烤焦了一块,就在这儿,你看。”

萧君默没有去看,猛然扭头就朝外走去。

不是因为他完全相信九叔的眼力,而是他怕忍不住自己眼中的泪水。

第十一章 身世

萧君默又来到了一座桥上。

这也是一座木桥,不过不是位于延康坊北面的那一座,而是位于南面的另一座。

要寻找从魏王府水渠中流出的东西,必须到北面的下游去找,而要想知道魏王府的水渠中是否有什么东西,就得从南面的上游进入。

现在萧君默基本上可以确定,父亲已经遭遇魏王的毒手了。所以,即使现在进入魏王府,他也不可能再找到父亲。可不知为什么,从刚才捡到乌皮靴的那一刻起,萧君默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到魏王府中一探究竟。

不管能不能发现什么,他都决定这么做。因为,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父亲在最后的时刻到底置身何处,又遭遇了什么!

萧君默来到木桥底下。桥面上的人群熙来攘往,但此刻桥下空无一人。远处有一些妇人在水边淘米洗衣裳,但隔了几十丈远,没人会发现他。

为了减少阻力,萧君默把外面的袍衫和上半身的内衣都脱了,藏进了岸边的草丛里,然后光着膀子跃入了水中。

春天的渠水仍然有些冰凉。皮肤刚刚触水的一刹那,他不由打了个寒噤。

魏王府位于延康坊的西南隅,由于直接在坊墙上开了府门,所以坊墙也就成了府墙。永安渠水从墙下流入。萧君默潜入水中后,向北游了四五丈,就摸到了一排铁栅栏。这些栅栏从隋朝开皇初年开凿永安渠的时候就矗立在这里了,迄今已近六十年,因年久失修,每根铁条都锈迹斑斑。

萧君默浮出水面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一个猛子扎到了水底,没费多大劲就把两根铁条分别向两边掰弯了。接着,他便像一尾鱼儿一样灵巧地钻过了栅栏。

渠水在偌大的魏王府中蜿蜒流淌,水道弯弯曲曲,且引了许多支流,蓄成了水池荷塘;也有些支流绕经亭台水榭之后,又七拐八弯地汇入了主渠。萧君默仿佛进入了一座巨大的迷宫,不多久就被绕晕了,好几次游着游着又绕回了相同的地方。

导致迷路的原因,不光是魏王府的水道复杂,更是萧君默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找什么。

雨越下越大,在天地间织出了一片厚厚的雨幕。萧君默又一次浮出水面换气的时候,看见四周一片迷蒙,一时竟不知身在何处,不觉苦笑。

忽然,附近传来了说话声,萧君默慌忙游到岸边,躲在一块石头下面,悄悄探出头去。只见两个宦官打着伞从水边的石径上匆匆走过,很快就走远了。萧君默顺着他们的来路望去,依稀可见不远处有一座奇石堆叠、气象峥嵘的假山。

这里显然是魏王府的后院,寂静冷清。萧君默忽然有了一种直觉,觉得他想要的东西很可能就在这附近。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潜入水中。循着水岸游了六七丈远,就看见右手边出现了一条分岔的水道,水道口呈圆形,直径三尺来宽。依据方位判断,这条水道正通往假山方向。萧君默再次浮出水面吸了一口长气,然后毫不犹豫地游进了水道。

刚一游进去,光线便完全消失,眼前只剩下一片黑暗。

萧君默奋力游了七八丈远,水道依然没有到头,但他已明显感觉气息不够了。这时,身边又突然蹿过什么东西,把他吓了一大跳,猛然呛了几口水。一瞬间,萧君默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可现在要是回头,气息肯定不够;若继续往前游,虽然不知道尽头在哪里,至少还可拼命一搏。

这么想着,萧君默不再犹豫,用尽最后的力气又往前游了两三丈,感觉水道逐渐向上倾斜,而且前方的水面终于出现了一丝微光。

就在即将窒息的一刹那,萧君默死命往上一蹬,头部终于露出了水面。

他两眼发黑,大口大口地吸气,生平第一次觉得呼吸是一件这么幸福又奢侈的事情。

剧烈地喘息了好一会儿,萧君默的呼吸才渐渐平稳下来,眼前的景物也逐渐清晰。只见面前横着一道铁栅栏,栅栏另一头是一块方形的水池,池中有两根乌黑的铁柱,柱子上有项圈、铁链等物。

水牢!

看来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父亲最后肯定是被囚禁在了这座地下水牢中。

水牢的整体位置比水道和外面的渠水略高,所以父亲那只脱落的靴子才会流到外面的水渠中。这几日连降大雨,水流比平时湍急,靴子便顺着渠水流到了延康坊北面的桥下。

看着这座阴森凄恻的水牢,萧君默几乎能够感受到父亲死前遭遇了怎样的折磨,一股热血顿时直往上冲。假如此刻魏王站在面前,萧君默一定会不顾一切地杀了他。

正愤恨间,几只硕大的老鼠突然从栅栏里蹿出来,擦着他的肩膀游过,叽叽啾啾地钻进了水道顶壁的一个洞里面。萧君默这才想起方才从身边蹿过的正是老鼠。也不知这些老鼠吃的是什么,竟然会长得如此肥大。

现在,父亲的下落已经完全清楚了。尽管没有任何直接证据,但所有间接证据都表明,父亲正是被魏王关进了这个水牢中,然后折磨至死!

留在此处已然无益,萧君默深吸了一口气,准备游回去。忽然,他瞥见栅栏的一根铁条上似乎缠着什么东西,解开来一看,原来是一片长条状的绯色布条,看质地,应该是绫。

萧君默蓦然一惊。官服才能用绫,而绯色则是四、五品官员的专用色。很显然,这极有可能是从父亲身上的衣服上撕下来的。可父亲临死前到底遭遇了什么?为何衣服会被撕烂?

此时,耳畔又传来了一阵叽叽啾啾的声音。

萧君默顿时恍然:老鼠!

父亲死前,很可能遭到了大群老鼠的撕咬,以至身上的衣服都被咬烂了!

萧君默不敢再想下去了。那么恐怖的画面只要稍微一想,就足以令他因悲愤而窒息。萧君默潜入水中,又见其他铁条上缠着三四块长条状的布片。他把那些布片一一解下,回到水面一看,发现它们居然不是绯色的绫,而是米色的帛。

帛书?

难道这是父亲留下的帛书?!

萧君默大为讶异,再次潜入水中,直到确定铁条上的布片都被他取下来了,才掉头游了出去……

从渠水中刚一露头,萧君默就着实吃了一惊。

桓蝶衣正站在岸边,一手撑着伞,一手叉在腰上,定定地看着他:“你过一会儿再不出来,我可去长安县廨喊人了!”

“我无非游个泳而已,你喊什么人?!”萧君默爬上岸,钻进草丛里,一边抖抖索索地穿衣服,一边道。

“天还这么冷,你游什么泳?”桓蝶衣满脸狐疑,“再说了,游泳就游泳,你捡那么多破烂干吗?”

萧君默赶紧把手中紧紧攥着的那几块布片揣进怀里,笑道:“我刚刚培养的新爱好,又没碍着你,你管那么多干吗?”

“你别再瞒我了。”桓蝶衣走到他面前,“我知道,你刚刚进魏王府了。”

萧君默披散着头发,身子伏在书案上,专心致志地拼接着那几块布片。

桓蝶衣站在他身后,拿着一把木梳在帮他梳头。

“我发现我都快成你的丫鬟了,成天帮你擦头梳头的。”桓蝶衣不满道。

萧君默充耳不闻。

桓蝶衣嘟起嘴,扯了扯他的头发。

萧君默浑然不觉。

桓蝶衣又用力扯了一下。

“那是因为你每次一出现,老天就下雨。”萧君默头也不回道,“另外,你再那么用力扯,我会变秃头的。”

桓蝶衣咯咯直笑:“谁叫你不理我,活该变秃头!”

萧君默又不答话了,把那几块布片摆来摆去。

“看出什么了?”桓蝶衣瞟了一眼书案,发现布片上的墨字都被水洇开了,字迹模糊难辨。

萧君默眉头紧锁,忽然念出了两个字:“玉佩?”

桓蝶衣赶紧凑过去,只见两块布片拼在一起,上面果然有“玉佩”二字,但别的字就残缺不全了。“你爹指的,应该就是九叔给你的那块玉佩吧?”

萧君默没有作声,又把另外两块较大的布片掉了个方向重新拼接,于是又有三个字完整地出现在了眼前。

“非汝父?”桓蝶衣念了出来。

萧君默整个人呆住了。

桓蝶衣担心地看了他一眼,又忍不住去看布片,只见“非”字的前面似乎有一个“口”字,只是“口”的上半部分已经缺失了。

然而,即便如此,桓蝶衣也立刻猜出了,这个字应该是“吾”,所以这四个字就是完整的一句话:吾非汝父。

萧君默突然伸出手,把书案上的布片全都扫落在地,然后身体往后缩了一下,眼中露出惊恐的神色,仿佛那些字眼是什么可怕的东西。

“师兄,依我看,这份帛书也不见得是你爹留下的,说不定……”桓蝶衣极力想安慰他,可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话很无力。

日暮时分,天上乌云低垂,沉沉地压着太极宫的飞檐。

两仪殿中,李世勣在向李世民奏报着什么。李世民脸色阴沉。赵德全站在一旁,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大气也不敢出。

“这么说,朕这颗石子一扔,池塘里的蛤蟆果然都跳出来了?”李世民一脸冷笑。

李世勣不敢接言。

“你刚才说,就这短短半个月,朝中就有三个国公、十六个三品以上官员、三十七个五品以上官员,都跟魏王接上线了?”

“回陛下,”李世勣忙道,“以臣掌握的情况来看,与魏王私下结交的大多是这些人的子弟,而不是他们本人。”

“这不是一回事吗?”李世民忽然提高了声音,“朕不过是让魏王入居武德殿,动静就这么大,倘若朕让他入主东宫,岂不是满朝文武都要把东宫的门槛踩烂?!”

李世勣又沉默了。

赵德全偷眼瞄着皇帝,低声道:“大家息怒,保重龙体要紧。老奴斗胆说句话,这些勋贵子弟跟魏王结交,说不定只是后生们之间意气相投,不一定就是大臣们在背后……”

“一派胡言!”李世民狠狠打断他,“意气相投?早不相投晚不相投,朕一让魏王入居武德殿,他们立刻就相投了?这不明摆着都是那些高官重臣指使的吗?他们以为自己不出面,朕就被蒙在鼓里了?那也太小看朕了!”

赵德全赶紧俯首,不敢再吱声。

李世民把目光转向李世勣:“你刚才说,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杜如晦之子杜荷、柴绍之子柴令武,这三个国公之子,跟魏王来往最密是吧?”

“是的。房遗爱与魏王密会达七次之多,杜荷三次,柴令武两次。”

“亏得是杜如晦和柴绍早亡,否则也是晚节不保。”李世民冷冷道,“让你的人继续盯着,随时奏报。朕倒要看看,这房玄龄老了来这一出,晚节还想不想保了!”

“臣遵旨!”

萧宅的书房中,萧君默怔怔坐着,手上拿着那枚玉佩。

桓蝶衣坐在一旁看着他,一脸担忧。何崇九坐在另一边,神色有些不自在。

“九叔,你说实话,我真的不是我爹亲生的吗?”萧君默的语气很平静,但是这种平静却让人害怕。

何崇九嗫嚅了半晌,终究还是说不出一个字,只好点了点头。桓蝶衣一直紧张地盯着他,看到他最后点头,顿觉难以置信,想说什么,但看到萧君默那样子又不敢说。

“九叔,那你告诉我,我的亲生父亲是谁?”

“这个我就真不知道了。”何崇九满脸的皱纹都堆到了一起,“我到咱们府上来伺候主公的时候,二郎你已经六七岁了,我只知道主母自头胎难产后便不能生育,也知道你是抱养的,但你的亲生父亲我真的从没见过,也从未听主公提起过。”

“那我是抱养的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

“似乎只有主公、主母和我知道,其他应该没人知道。”

“这怎么可能?”萧君默冷笑了一下,“我娘当初有没有怀胎十月,难道别人都是瞎子看不出来吗?”

“这事我倒是略有所知。”何崇九道,“据主公说,当初要抱养你之前,主母就回娘家躲了大半年,后来便说你是主母在娘家生的,因而也就没人怀疑了。”

“如此说来,我亲生母亲一怀上我的时候,我的亲生父亲和我爹就把一切都计划好了,一心要掩人耳目。”萧君默苦笑,“他们想得还真是周到!”

“师兄,”桓蝶衣终于忍不住开了口,“你也别太难过,这种事在我们老家很常见的,爹娘怕孩子多了养不起,一怀上就商量着要送人了……”

“有这枚玉佩的人,会养不起一个孩子吗?”萧君默把玉佩的挂绳高高提起,让玉佩在三人眼前荡来荡去,“看见了吗?这是最纯正的羊脂玉。天下之玉以和田玉为最尊,此玉又是和田玉中之极品,埋藏在昆仑山下千百万年,世上罕见,人间稀有。就这么一小块,足以抵得上我们家这座大宅子了,蝶衣你说,我的亲生父亲会养不起我吗?”

桓蝶衣语塞。

萧君默把玉佩收回掌心,摩挲着上面的图案和文字,在心里对自己说:萧君默,一株灵芝、一朵兰花、两个字“多闻”,便是你寻找亲生父亲的全部线索了!

雷声轰隆,暴雨倾盆,太极宫被一道又一道闪电打得忽明忽暗。

李泰躺在武德殿的床榻上辗转反侧。

自从入住武德殿,李泰的睡眠就变得很差,不知是因为不习惯还是别的什么,总之这半个月来,他几乎没有一个晚上是睡得好的。

大多数时候,他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又总是做些乱七八糟的梦,然后天还未亮就又醒了,只好睁着通红的眼睛躺到雄鸡报晓、东方既白。而像今夜这种鬼天气,睡觉对李泰而言就更成了一件苦差事,或者说是一项更难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