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内院的大丫头和管事就陆续过来,顾澜也跟着过来了。她穿着一件新制的淡粉菱花纹缎袄,外面套着麻衣,眼眶下是淡青,头发却梳得整整齐齐的圆髻,还配了两朵指甲大小的珠花。

没想到顾锦朝也在这里,顾澜表情有些惊愕。但随即就笑起来,轻柔地给二夫人、锦朝以此行礼。

二夫人盖上茶杯,什么话都没说。顾澜略一咬下唇,又说了句:“二伯母安好。”

二夫人这才抬起眼皮,冷笑道:“这才在我这里伺候多久,现在就学会耍懒了?都辰时过了才来。也是我不好啊…澜姐儿身子娇贵,我哪配您伺候呢,不如我去回禀了太夫人,就说是我高攀不起。”

顾澜脸色一白,周氏这也太过分了!

她屋子里的丫头跪了一下午,都是行动不便了。给她打个水都要老半天,哪里有不迟的!

周氏这是设了连环的套子,等着自己钻呢!顾澜微抬头一看,就发现顾怜不在这儿…以往她来,顾怜都是在的,周氏就不至于难为了她。恐怕她是真的生气了,也怪顾怜,她不过着重描述了一下自己生活的凄惨,顾怜就眼巴巴要为自己去求东西。反倒是弄巧成拙!

她忙说:“二伯母多虑了,是我昨个没睡好,才起来晚了。我一心想着伺候您,怎么会耍懒呢!”

二夫人哼了一声,过了会儿,却把目光放在她的缎袄上,又笑起来:“这圣上刚驾崩呢…天下缟素的时候,你竟然还穿着这样颜色花纹的冬袄。咱们顾家是书香世家,你二伯、你父亲都是两榜进士,你这样不守规矩的事传出去,人家还不参我们一本!你倒是招摇好看了,我们如何是好?”

锦朝在旁听着,心里暗自感叹这位二伯母一番话说下来,罪名给顾澜安了个遍,实在厉害!难怪把顾二爷和众小妾拿捏得稳稳当当的。她乐得在旁看戏。

第一百二十六章 转机

顾澜脸色更是不好看,这身淡粉菱纹的缎袄,是二夫人昨天才送给她的,旁的还有两身。

她穿二夫人送的缎袄,本意是讨好她的。却没有想到她还在这里给自己留一手!

二夫人这是存心挑她错处,她若是穿了,就说她不守规矩。她要是不穿,指不定就说她看不起自己,嫌弃自己送的冬袄了。

顾澜看了眼锦朝牙白色绣折枝纹的挑线裙子,心里腹诽,那顾锦朝还穿着有纹饰颜色的裙子,二夫人却视而不见,这不是想拿捏她吗?再说这深院里的妇人,又有谁知道她穿了什么衣服,何况淡粉色并不娇艳!

她忍了忍,却只能道:“是我考虑不周…二伯母教训得是。”

二夫人这才嗯了一声,却是余怒未消的样子:“你既是犯了错,我便不能不惩罚你。你祖母最爱用桂花露泡水洗手,西跨院往你五伯母那儿去有几株晚开的桂花,你去摘了做桂花露吧…可别再让我发现了你躲懒,撺掇了别人来帮你。”

顾澜行礼应诺。等伺候完了二夫人,她就一个人捧着梨花木的匣子去摘桂花。

如今已是深秋了,桂花开得稀稀疏疏,香气又淡。她采了许久都只采了薄薄的一层,眼看着天都要黑了,她一双手冻得没什么知觉了,才去给二夫人回了话走人。

木槿等着她回来,却见自家二小姐一双手通红,样子十分疲倦。她忙扶了顾澜坐在大炕上:“奴婢帮您烧了炉子,但一时半会儿还暖和不起来。不如先用热水烫脚吧…”

说着就高声喊那两个小丫头的名字,让她们热一壶水过来。过了半天才看到一个丫头磨磨蹭蹭地过来,提了一个空水壶说:“木槿姐姐,这时候再起火烧炭又要耽误时间,不如就在火炉上烧了。”

木槿看上去柔和,那训斥起人来也是不留情面的:“我看你就是躲懒了!这炉子小姐还要取暖,怎么能坐水。今早也是。一个个都说腿疼起不来,那中午管事来分东西的时候,不是个个都比兔子快!去把小姐的水烧好,再晚了就去外面给我继续罚跪!”

丫头小声嘟嚷:“早上是腿疼不能起身…中午不是缓过来了吗…”

木槿听着更是气了:“还敢顶嘴了!我看你是皮痒了。不如我明儿就去禀了董妈妈,打你一顿板子松松皮!”

丫头听到董妈妈的名号终于不再说话,应诺后提着壶出了西次间的门。

顾澜冷冷地看着这个丫头的背景,低声问:“她叫春江吧…”

木槿又柔声道:“小姐切莫和这些人计较,都有奴婢帮您看着呢。她们胆子再大,那也不敢违逆您的。”又悄悄从袖中拿出一个信封,放在顾澜手里,“这是递回来的信…”

顾澜皱了皱眉:“原先外祖母递信回来,都会包一两张银票或是别的物件,怎么这次什么都没有?”

木槿也不知道。这东西是送菜的长工转给她的,被长工拿了也不是没可能。

她拿过小几上的烛台,让顾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顾澜用小刀刮了封蜡,才取出信纸看。

这一番看下来,顾澜脸上却慢慢出现了微笑。又把信纸合起来。拿烛台点了。

木槿有些疑惑不解,这信上究竟写了什么东西?怎么二小姐看了就笑了。

顾澜过了会儿才道:“难怪不送东西呢,现在什么东西都不需要了…”看木槿还盯着她,顾澜就说,“外祖母这是要和我说喜事的,原先的大理寺卿年事已高,上一月致仕了。你还记得吗?”

木槿再聪明也不过是个丫头,眼界窄得很。在她看来,这些朝堂的事她一辈子都不沾边,那里会记得这种消息!她老实地摇摇头:“小姐,您知道奴婢是个愚笨的!”

顾澜悠悠地道:“安大人离了大理寺卿的职,如今就是空缺了。外祖父又和陈大人交好。陈大人进入内阁之后,早提议让外祖父担任大理寺卿的职,现在朝廷的诰封是正式下来了…外祖父如今是冠五梁、配金革带的正三品大员了!顾家官位最高的二伯父才是正四品的右佥督御史,我看有得他们讨好我的!”

她向木槿笑了笑,轻声道:“外祖母说。等这几日哭灵过了,她就来看我。”

等有了宋夫人撑腰,她要顾家这些人,欺负她看不起她轻慢她的,包括顾锦朝…她要她们好看!

而冯氏不在的日子,锦朝正好把自己置在倒座房的暖房整理了。

要做暖房需得用玻璃窗,即便不是也要用透光的高丽纸。玻璃太贵重,她不好用。倒不是缺银子,实在是在顾家花销,她总拿自己的银子贴补是真的不好。糊了高丽纸,又挖了地龙,把花房洒扫得干干净净的,新培了秋天的菊花和寒兰。锦朝刚从太夫人的书房里找了本菊谱,她前世养菊并不多,还得摸索着养。

草莺帮着培土,望着这些长得差不多菊苗,很是好奇地问:“小姐怎么分得清它们谁是谁,奴婢看着都差不多啊。您这些究竟是什么菊花啊?”

锦朝就跟她说:“不过是赤脂瓣、栗留黄、银绣球、绿荷衣几种,并不难记。”

采芙笑她:“等着小姐种茶花株的时候,才有得你头疼的!”草莺领着另一个总角的丫头照看暖房。她也引以为豪,觉得自己也能管人了。

正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佟妈妈过来传话。是冯氏和五夫人从京城回来了,五夫人有孕在身,就回了东跨院歇息,冯氏传了二夫人去说话。

佟妈妈说完了又道:“…还叫了两位少爷过去。”

…看来她今天不用去请安了。

锦朝乐得清闲,整理了花房出了身汗,她沐浴后倒是一身的清爽。又和丫头做了会儿针黹。罗姨娘过来找她说话,她如今住在西跨院那边,锦朝住在西跨院和东跨院间隔的妍绣堂,顾德昭又住在外院,来往上十分的不便。

顾德昭如今守制,罗姨娘那里去了也是坐坐。罗姨娘一到这里没有个说话的人,更是惶恐了。幸而又渐渐和顾五爷的一个姨娘熟络了,才不觉得孤单。

到了祖家就要注意身份,她也不能常来找顾锦朝,这一来倒是蹊跷。

锦朝让丫头给罗姨娘上了一杯茶,她捧着杯子,惴惴不安的坐了很久,才和锦朝说:“…太夫人常叫妾身去,问我的行经的日子,还送了许多进补的东西。妾身觉得此事要和您说一声,妾身上次去的时候,看到老爷身边的水莹、碧月两位姑娘也被叫去说话了。”

男子守制,一般不能与女子行房的。但是这个规矩实在形同虚设,守制中小妾、通房丫头怀孕得多得是,大不了等守制过了再往外说。世家贵族是如此,平头百姓就更是了。

但是冯氏这样急迫的做法,还是让锦朝心里略微不舒服。她似乎一点都不顾忌纪氏的死一样。

顾家一向人丁单薄,嫡子只有三人,庶子两人。顾二爷是已过中年,顾五爷那里又有个长兴候府嫡小姐的五夫人在,不可能随意让顾五爷纳妾收房。冯氏的心思自然就放在了顾德昭身上。

等着父亲一年守制过,说不定只等到过九个月,冯氏就要张罗着给父亲娶继室了。

冯氏这样的人,可不会问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

但是她作为晚辈,断是没有开口说的道理。罗素这是怕冯氏把水莹、碧月两个丫头抬了姨娘,或者更是怕这两个丫头有了孕…那她就更岌岌可危了,所以才想来请她帮忙。

这人也是慢慢起了心思的。

锦朝看了她一眼,说道:“此事我却不能插手,你倒也不必关心这些。如今我母亲不在了,父亲的冬衣还没有人为他做,你不如替他做了这些,总是好的。”

罗素听了就明白了顾锦朝的意思,脸红着说了句:“…是妾身多思了。”随后不久告辞离开。

锦朝就亲自找了两匹质地好又颜色清淡的尺头,送到罗姨娘那里。也给她做冬衣用,免得整日闲着,容易胡思乱想。

她刚挑完尺头,却看到佟妈妈去而复返,走得十分急迫的样子。

锦朝就笑着问她:“怎么了?瞧着你样子匆匆忙忙的。”

佟妈妈摇了摇头,才笑着轻声地道,“大小姐,您说这事奇不奇怪。咱们太夫人刚回府一个时辰不到,这就有人上门拜帖要求见了,是宋少卿宋家的夫人…咱们原先宋姨娘的本家。”

锦朝微一挑眉,心里有些惊讶。宋夫人上次被父亲赶出来后,就不可能再有脸来顾家了。而且如今又没了宋姨娘,她要是还来顾家插手顾澜的事,给她撑腰。那可是说不过去的!

…宋夫人一定是多了什么底牌!她才敢拿着这张底牌,趾高气昂地来和顾家拜会。

但是这个底牌究竟是什么呢?

锦朝心中有不好的预感。

冯氏是个什么性子的人她最是清楚不过了。谁对她有利,谁就是乖巧可人的,要是以后有个宋家在背后帮顾澜支应着,顾澜还不翻了天去。

ps:

二更,晚上或许有三更,俺要爆发吼吼!求粉红么么~~~

第一百二十七章:撑腰

不一会儿冯氏那边小丫头过来传了信,让顾锦朝去冯氏那里一趟。

锦朝换了衣服,梳洗了一番才往东跨院去。

冯氏在花厅摆了桌,顾澜、二夫人、五夫人几个都在,宋夫人则穿了件暗花缎的褙子,耳上戴着一对嵌黄碧玺的钑花金坠子,头上是戴了箭笄服国丧。宋夫人一向是个喜欢华丽打扮的人,这样已经算是素净了。

顾澜却没穿昨天那身淡粉的缎袄,而是穿着件单薄又素净的上襦,就站在冯氏身侧。眼里含泪,面上却带笑容。

松香通传了,冯氏才招锦朝过来,笑着和宋夫人说:“…是朝姐儿过来了!”

锦朝几步走近,一一行过礼,冯氏就拉着她到自己身边来,“平日里朝姐儿和澜姐儿是最要好的,我也让她来拜见你一面。”又和锦朝说,“你二妹的外祖母难得过来一次,还给你们姐几个带了不少东西,一会儿子都送去你们各自那儿。”

锦朝觉得冯氏有点过于热情了,宋夫人即便是正四品的诰命,那于冯氏来看也没必要这么讨好。她再看宋夫人的服制,虽说是在服国丧,那戴的可是黄碧玺的钑花金坠子,暗缎的花纹又是孔雀纹的…宋夫人这是三品诰命所有的饰物了!

锦朝想起皇上驾崩之前,安大人致仕了,大理寺卿的位置是空出来了。如今宋大人恐怕已经成功坐上这个位置了。难怪宋夫人有底气跑到顾家来,宋家老爷如今是正三品的大理寺卿了,陈大人有意提携的人。谁敢把他们家小瞧了?

宋夫人心里是恨死顾锦朝了,怎么会给她好颜色看。丝毫不提锦朝的事,而是很冯氏说起来:“…澜姐儿一向是性子怯弱的,我看她这性子实在不好,别人要是想欺负她她该如何好?听说曹三夫人还来了顾家,想给澜姐儿说穆家大公子的亲事。顾老夫人应该没有答应吧?那穆家大公子是怎样的人,嫁过去岂不是害了我们澜姐儿。”

冯氏其实已经和二夫人商议过。等正式的媒人上门,就把这门亲事定下来。

如今听宋夫人这么一说,也只能硬着头皮道:“自然不会的!不过澜姐儿已经及笄,又没有定亲。我看着心里也着急…”

宋夫人笑了笑:“顾老夫人心疼澜姐儿,我都是瞧得见的。”

她可不是瞧得见吗,大冷的天里,顾澜连件袄裙都没得穿。人又瘦了不少,她看着打心窝里心疼。

“…要是换个厉害的,肯定要挑澜姐儿礼仪、穿着的不是。说不定还要借此生事,罚澜姐儿去做些糙活呢!”宋夫人这话说得指桑骂槐,二夫人的脸色立刻就难看了。

但是冯氏并不知道二夫人和顾澜的那些事,以为宋夫人真是在开玩笑呢。

宋夫人让婆子抬了担子过来:“早闻顾老夫人喜欢礼佛,就想着给您送一尊老山檀的弥勒佛像。”

绸布揭开后。众人就看到一尊雕工精湛细腻的佛像。那老山檀的木质光华,更是纹理流畅,恐怕没几十年是养不出这样的光泽的。檀木的佛像易求,这样老料的东西却不好找。

冯氏看了十分喜欢,她自己有串老料的老山檀手串。已经是舍不得戴。没想到宋夫人还给了她这样的好东西!笑着谢过,让婆子把东西收起来。

宋夫人又说道:“我这次来看澜姐儿,却也不只是想送些东西的。咱们家老爷如今和陈大人交好,陈大人升任了户部尚书,想着给顾郎中牵引一下,能认识陈大人毕竟是对顾郎中的仕途有好处。可惜顾郎中今天不在府上,这些话只得由顾老夫人代为转达了…我还想去澜姐儿那里坐一会儿。和她说说体己话。从她娘出事之后,我们祖孙俩也没得个亲近。”

冯氏听了连连点头,第一次拉着顾澜笑着说:“…好好陪你外祖母说话!她难得来一次。”

随后冯氏让众人都离开了,却独独留下了二夫人说话。

顾锦朝也随即回了妍绣堂。

宋夫人此番前来,其实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给顾澜撑腰的。

但是只让别人知道顾澜有她这么个外祖母。显然是不够的,她还抛出了一个对于顾家来说巨大的好处,顾德昭的升官之路。顾家太爷原先曾做到过三品的太子宾客,死后加封了正二品的太子少师衔,那才是顾家荣宠最盛的时候。如今顾家顾二爷不过四品佥都御史。还是分管的五城都察院,人家五城都察院手下自有五城兵马司,隶属于兵部。顾二爷这个官职是有点虚的。

顾五爷更不必说了,要不是有五夫人在,他在顾家根本没有存在感。

冯氏一心想着家族的荣宠,顾二爷已经指望不上,原本顾德昭出了延平王的事,也是没希望的。却眼见宋家搭上了陈家这条船,那顾德昭要是能和陈三爷搭上关系,还怕不能升任户部侍郎?这可是个有实权的三品大员!

宋夫人带着这样的话过来,冯氏焉能有不动心的道理?

顾锦朝想了许久。如果宋家对父亲的仕途真的有好处,那她自然不会说什么。但是前世宋姨娘还成了父亲的正室呢,宋大人又可曾帮过父亲谋求官职?宋大人可不比宋夫人,那是个精明又聪明的人。父亲没什么能力他早看清楚了,不可能还帮父亲牵线搭桥。

恐怕…这些话根本是宋夫人自己编了说的,只是想为顾澜谋求一席之地罢了。

不过她还摸不清顾澜想做什么,有了宋夫人撑腰,她必要为自己谋求更有利的地位。但只要顾澜别动到她头上来,顾锦朝还是不会理会她的。

顾锦朝想了片刻,便亲自去了小厨房给冯氏做了几样点心,让采芙送去东跨院。

那边宋夫人刚进了怡香院,顾漪自然要出来请安。丫头婆子跪了一排人。

宋夫人身后跟着抬东西的婆子,三角眼瞥了一眼众人,才慢慢问:“哪些丫头婆子是你的?”

顾澜指了木槿、春江、春溪出来。

宋夫人觉得自己气得两肋疼,顾澜再不济,那也是顾家的大小姐吧!同是庶女的顾漪都有四个丫头。两个婆子。顾澜身份还比顾漪高呢,才三个丫头使唤,其中两个才九、十岁大!

顾家也太欺人了!

宋夫人高声道:“澜姐儿的丫头,都给我赏了!”旁的有嬷嬷立刻上前。打赏了上等的封红。顾漪在旁觉得面色不好看,却也没说什么。等到宋夫人和顾澜进屋去了,她才嘱咐了一个丫头:“…你借口扫庑廊,去正堂转转…能听到什么就是什么。”

那丫头也是个机灵的,掇了把笤帚就往正堂扫庑廊了。

顾澜的两个丫头打开封红,坐在廊下欢天喜地的数钱,都没有看到这个小丫头。

宋夫人和顾澜进了内室,好一阵的抱头痛哭。宋夫人早先听到自己女儿流产,人又疯癫的时候,就已经夜夜心痛了。偏偏宋老爷阻拦。不让她到顾家来。她又陆续听闻顾澜的事,更是心疼得不得了。

女儿这样了,好好的一个外孙女,她都不能为她撑腰。要眼睁睁看着顾锦朝、顾老夫人一众人欺负她。还想把她嫁给穆知翟那个傻子,以谋求门路。门儿都没有!

宋夫人最后得知这件事后。终于忍不住和宋老爷大闹了一场。宋老爷才妥协了,准许她来看看顾澜。

宋夫人这一见才是真的觉得惊心,顾澜正正经经的一个小姐,穿得不如冯氏身边的丫头。屋子这么偏僻,还是和顾漪挤着住的,真正能伺候的恐怕就木槿一个丫头了。

宋夫人说了许多怜惜顾澜的话,顾澜擦了擦眼泪。带着笑说:“有外祖母来看我,我就不怕他们了…外祖母这次过来,可是外祖父说了什么?”

宋夫人摇头:“你外祖父那个脾气,我都懒得说他,他是不愿意的…那说为你父亲给陈大人搭桥的话,也是我自己说的。怕我走了后他们看轻了你。这样你始终有个倚仗的。”

顾澜心里有些失望,她当时听宋夫人的话,就觉得不像是外祖父说得出来的。

宋夫人又拉了她的手,笑着道:“你也不要怕,你想对付顾锦朝。为自己谋求东西,你知道最好的法子是什么吗?”

顾澜想过很多,但是一说到有效的法子,她却有些愣住了。

宋夫人意味深长地道:“你要这么想,但凡继母进门,对原先嫡母留下的孩子,那可是深恶痛绝的。要是给你父亲续一门心气高的继室,我看折腾不死顾锦朝。”

顾澜很是犹豫:“但是…这我自然都知道,却不知要怎么去做。”

宋夫人摇摇头:“你做这些干什么…我自然会帮你的。”

她又说起顾澜的婚事,“…你现在是庶女,即便不嫁给穆知翟,也嫁不得好人家。何况又有穆家的流言在先,恐怕更是艰难了。外祖母别的事都能帮你,这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顾澜想起来也是一阵黯然,但她却很快笑起来:“我怕什么,要说名声,顾锦朝比我差数倍,如今又是丧服长女。我倒是还有人提亲的,她却连个提亲的都没有!”

宋夫人听到顾澜这么说,心里却一阵犹豫。要说到顾锦朝的亲事…

她心里可有个好主意。

ps:

第三更,作者君今天真的挺拼啊,粉红在哪里~~~木有看到哇>_<

另推好友力作看海的羽儿,都是宅斗文哦~~

第一百二十八章:许配

宋夫人第二天才走,留了许多东西给顾澜。等顾澜第二日再去向二夫人请安,果然看到二夫人对她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还给她备下了酥蜜饼、醋搂黄芽菜,还有一碗皮薄肉馅的馄饨做早点。

二夫人昨天留在东跨院,被冯氏训斥了一顿。说她操持内院,怎么一个正经大小姐没冬袄穿,她都没有理会呢,这是如何持家的?还白白让人家宋夫人看了笑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顾家要没落了,小姐都没有冬袄穿了呢!

二夫人被骂得不敢说话,其实冯氏也一向待顾澜苛刻,不过冯氏觉得在宋夫人面前失了面子,才会这样训斥她给自己找台阶下。她自然不敢还嘴,不然冯氏那个性子,更是要折腾你的。

顾澜心里舒服了不少,却也没有明显表现。吃过了早点,又恭敬地服侍二夫人茶水,一点都没有恃宠而骄的样子。二夫人看了心里才好受了不少,要是顾澜敢趁着这个机会和她拿乔,她更是要记恨顾澜了。

过了会儿顾怜练了琵琶过来,要弹给二夫人听。

顾澜听后就夸赞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可算是见识了。”

顾怜笑嘻嘻地,把琵琶给了一旁伺候的兰芝。和顾澜说话:“…我看你身上穿的不是我母亲送的缎袄,你不是说你十分喜欢那个颜色样式吗?”

宋夫人走后,冯氏就派几个婆子给顾澜送去了一大堆的东西,还亲自指了自己身边的二等丫头松萝伺候她。松萝来的当晚,春江、春溪那两个丫头就乖顺得跟兔子一样,让干什么都跑得飞快。

顾澜就笑了笑:“二伯母送的东西我是舍不得穿,想着等要过年的时候再穿。”

顾怜就过去挽了二夫人的胳膊,“还是我的功劳,我和您说了话,澜姐儿才有了冬袄穿呢!我就知道母亲是待我最好的,怜姐儿说的话您都记得。”

二夫人闻言看了顾澜一眼。顾澜笑得柔和又温婉。

她竟然没把这些事说给顾怜听…而且言语之间还有美化自己的意思。倒是让二夫人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她一直觉得是顾澜撺掇顾怜来和她说这些的。如今想想看,顾澜似乎也不像是这样的人。

顾家的那些事,她还是大概清楚的。顾家这几位小姐都不容易。顾锦朝好歹还是嫡女,有父亲和远在通州的纪家为她撑腰,才让祖家的人都待她恭敬。但是顾澜没个依靠,亲生的姨娘又变成了那样…

二夫人不由得想起去年看见宋姨娘的场景,那样出彩又温婉的人。

其实最要紧的是,顾澜现在有个宋家撑腰了,而且宋家还明显关乎了顾德昭的前途。二夫人也不得不待她慎重起来。

顾怜弹了一会儿的琵琶就腻味了,央求要去冯氏那里看祖母,二夫人自然准她去了,还说了一句:“…让澜姐儿也跟着你去吧。”免得冯氏又以为她苛待了顾澜。

顾怜十分高兴。高声让兰芝拿她那件湘妃色团花纹夹袄过来,要穿去给冯氏请安。

顾澜看了一眼那件鲜艳又漂亮的夹袄,什么都没说。

东跨院这边,顾锦朝在帮着冯氏整理多宝阁上的账簿,冯氏这些日子奔波劳累了。在内室小憩。她把一些放置散乱的账簿整理好。

冯氏治家习惯把什么都控制在自己手中,二夫人分管内院的事宜,她就要拿捏着二夫人。顾家的各类商铺作坊,更是要她一笔一笔亲自过目。每房每院的月例开支,都是她亲自看过的。

老太太本来是该含饴弄孙的时候,偏偏没有适龄的嫡孙可以教,让她教养那两个庶出的。她又看不上。整天的没事做可不只有注意着这些了。

锦朝想起来便要一笑,冯氏倒也不嫌活得累啊。却又看到一尊青黄釉福寿长生纹陶梅瓶下面,还压着一摞账簿本子,似乎是刻意压在下面的。锦朝看到账簿上写了“三河”“祥云”几个字。

父亲在三河有一个酒楼就叫祥云楼,那是最赚钱的一处地方…

她拿开了陶制梅瓶,轻轻的翻开了账簿。掌柜的名字她果然认识。

门口还站在冯氏的婆子。时不时就要那眼睛瞄一眼顾锦朝,似乎怕她偷东西一样。

下面还有一厚摞,一样的封皮,恐怕都是父亲的东西。这些本该是父亲看的东西,为什么现在在冯氏这里。冯氏为什么把账簿压在梅瓶底下,怕她看到了不成?

锦朝心里闪过很多念头,父亲把这些交给冯氏,那现在就是冯氏在打理这些东西了。恐怕父亲那头的商铺现在都握在冯氏手里了。他们回了祖家,父亲名下的东西理应成为顾家财物的一部分…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锦朝把梅瓶放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