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这次很严重吗?我自己看不到,只觉得有些辣辣的。”江凌看着张婶道。

张婶是个极通透的人,一点就通。见江凌说话咬着“这次”两字说,只得按下心里的不安,道:“很严重。以前姑娘虽常起这疹子,不过是

一点点,抹些薄荷霜就好了,怎么这样这么严重?”说完又小心地问,“要不要找大夫看看?老爷的医术很高明,比城里那些大夫强多了,姑娘不如让老爷给您看看。”

“真的这么严重?我先照照镜子看看再说。”江凌身上有解药,更有空间水,但女人嘛,对脸蛋那自然是十分要紧的。想着自己擅作主意多吃了半粒药,她心里直打鼓。当下脚下不停,飞快地朝自己的院子走去。。.。

第二百三十二章 探病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江凌顿时睁大了眼睛。只见自己脸上已密密麻麻长满了疹子,一层迭一层,从脖子一直长到额头上,而右边更多,看上去甚是恐怖。她这样子要是走到大街上,就是大白天的也非得把人吓出毛病不可。难怪两位嬷嬷和刘婶都那种表情,就连袁伯也忍不住说出口。

虽然有些担心,但江凌倒还镇静。她悄悄调了一点空间水在指头上,选了两粒颜色较淡的疹子抹了,过了一会儿,见那疹子颜色变淡了些,她的心里更为笃定。

“姑娘,您别着急,老爷的医术甚是高明,一定有办法的。”张婶放心不下,也跟着两位嬷嬷一起进了房。见江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呆呆地像是吓傻了一般,老半天不动弹,出声安慰道。

“是啊,应该会好的。”两位嬷嬷也附和着。如果说刘嬷嬷早上看到江凌脸上的红疹子,还有那么一丝的怀疑。可这会儿,她连那丝怀疑都打消了。就算是为了拒婚,也没有哪个姑娘愿意拿自己的脸这样开玩笑的。要知道这疹子起了之后,就算治好了,也有可能会留下疤痕。再说,能嫁给纪王府公子做正妻,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自己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携带着家人的地位也提高不少,有哪个姑娘会拒绝这样的好事呢?

生怕用空间水会把自己煞费苦心弄出来的局面治愈了,江凌只得用力掐了自己一把,挤出几滴眼睛,哽咽着声音道:“备车吧,去陆府。”

此时李青荷也得了消息,忙忙地赶来。本来昨天她听了那个方法,心里就惴惴的觉得不妥。现在见到江凌这模样,明知有解药,心里也不禁大急。急急催着张叔赶了车来,亲自陪着江凌上了车,往陆府去。她这番焦急的模样,刘嬷嬷心里的怀疑,便又打消了几分。

江凌这副模样到了陆府,引得陆府人也一派忙乱。陆夫人一连声地叫找陆文远来。陆文远匆匆到了内院,装模作样拿了脉开了方,亲自看人煎了让江凌服下。

几个亲人在旁护着,陆府下人们忙忙乱乱,倒把两位嬷嬷给扔在了一旁。刘嬷嬷拉着马嬷嬷,抽了个空偷偷找入画问话。入画在车上早已得了江凌密授神机,自然将江凌每年春天都会像这样发作一次,平时也时不时地起疹子的事说了,两位嬷嬷的心便彻底凉了下来。

这位姑娘,就算她再有才学、品行再好,也进不得纪王府家门——李睿公子本身就有洁癖,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绝不会喜欢这种动不动就一脸红疹子的姑娘;再说,还不知这种病会不会遗传呢,这可是关系到纪王府子嗣的大事,半点疏忽大意不得而且娶一个有半年是麻子的姑娘回去,这事要传到京城,非惹得那些王爷府上的王妃

笑话不可。那可就丢了纪王府的面子了。

两个对视一眼,俱都摇了摇头。

“明儿回去吧。”刘嬷嬷道。

早在两位嬷嬷到零陵城时,城里的夫人们就得到了消息,高度注意着此事。但事关陆、秦两家,那些家里有待嫁闺女的夫人虽心里蠢蠢欲动,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派人时刻盯着江家的动静。这天上午见两辆马车直奔陆府,其中一辆正是嬷嬷们从襄阳坐来的车,迅速行动起来,拎上礼物带着闺女,上陆府看望陆夫人来了。当看到陆夫人和李青荷愁容满面,一屋子下人忙忙乱乱,而江凌却不见踪影,两位嬷嬷坐在偏厅里无人招呼时,心里顿时大喜,也顾不上陆夫人如何想了,拉着自己的闺女到嬷嬷们面前一个劲地献殷勤。

“都有哪些夫人来?”陆夫人在屋里听得下人禀报,眼眸轻闪地问。

“葛夫人带了侄女儿,周夫人、李夫人、王夫人带了女儿,吴夫人带了外甥女。”

“哼。”陆夫人冷笑一声,“她们莫不以为只要塞些钱财,两位嬷嬷回去说几句好话,小城官吏的女儿就真能飞上枝头做凤凰不成?真是天真就是凌儿,做了我们陆府的孙女儿,李婉县主在纪王妃面前说过她不少好话,再加上赵府的枕头风吹得紧,三管齐下之下,才有了这么个说法。就算凌儿自己愿意,没起这些疹子,这门亲事成不成都还是两说。”

李青荷可懒得管别人的闲事,转过头去担心地看着陆文远:“伯父,凌儿这真不要紧么?”又转过头去责怪江凌,“你这丫头,还真是大胆,叫你吃一粒,你竟然敢吃一粒半这可是药呀,能乱吃的么?”

江凌吐了吐舌头,没有作声。

“无妨,吃两剂药这些疹子就消下去了。”陆文远道。看着江凌这时候还嘻皮笑脸的,一点担心的样子都没有,素来不苟言笑的陆文远又开了个玩笑,“不过消过之后,怕是会留些疤痕。”

“什么?”这回不光是李青荷,便是陆夫人也吓了一大跳。

陆文远见江凌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好奇地问:“凌儿,你就不担心?”

“不担心。”江凌有空间水,哪里会担心,“正好试一试这世上的男子是不是都看重容貌。如果有哪位不看重外貌而看重内心的,您老可以考虑考虑把他纳了做孙女婿。”

陆文远哈哈大笑起来。

“还笑还笑”陆夫人气道,“你们这一老一小,还真是没心没肺。”

“放心吧。有老夫在,保证凌儿脸上一丁点疤痕都不会留。”陆文远笑眯眯道。

“祖母、娘,你们别担心,祖父在开玩笑呢。”陆江凌姑娘也笑嘻嘻的。

“你这死老头子,还真学会开玩笑了。”陆夫人

笑骂道。话声刚落,却听外面“哗”地一声,下起大雨来了。

“这场雨,怕不是好雨啊”陆文远敛了笑容,看着外面叹了一口气。

“钱大伯也这么说。”江凌怔怔地道。转头向入画下令:“派个人出去,叫新塘宅子那边的人全部撤离。”

入画领命而去。过了半个时辰,她回报道:“钱老大一家回了庄上,佟家夫妇回了青山村。只有张叔和张婶,说宅子里贵重东西不少,他们留下来看家,如果情况不对他们再离开也来得及。”

“胡闹。东西重要还是人重要?”江凌喝斥一声,正想让入画再派人去劝,陆文远摆摆手道:“他们两人武功不弱,便是水涨上来也来得及撤离,让他们守在那里吧。”

陆文远发话,江凌自然不好反驳,只得忧心地看着这场瓢沷大雨,心里祈求着只下那么一两天就停下。

“如果这雨下个不停,两个嬷嬷就还得在这里多住几天。凌儿这脸…”李青荷却一心一意都是女儿,无暇他顾。见家里的下人已安排好,又忧心上江凌了。

“我给她吃这药,便是治疹子的,剂量大小而已。纪王府那两人走得早,这病就好得快一些;走得迟,就好得慢一点。无碍,不会留疤,放心吧。”陆文远道。

有陆文远这话,陆夫人和李青荷彻底放下心来。

陆夫人又拍拍江凌道:“我今早跟两位嬷嬷打听过了。她们话说得委婉,可那意思就是,咱们姑娘这情况,再怎么样她们也不敢隐瞒主子,必是要如实上报的。至于这亲事成不成,就不是她们能置喙的了。我当时也说了一些话,隐晦地说我们家姑娘配不上纪王府公子。所以凌儿,这门亲事你不用担心了。”

“凌儿的事,祖父、祖母多费心了。”江凌感激地道。

“一家人,说的什么话。再这么说,我可生气了。”陆夫人嗔道。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老爷,夫人,秦夫人来了。”冬梅进来禀道。

“下这么大的雨,她来干什么?”陆夫人抬眼看了看外面的瓢沷大雨,“快请。”

秦夫人随后进到厅里来,担忧地看着江凌。原来听到那些夫人议论,说江凌现在毁了容了,赶紧过来看一看。

“凌儿,怎么会变这样?”一进厅里看到江凌那恐怖的样子,秦夫人顾不得见礼,忙忙地问。待听得江凌多吃了半粒药发成这样,又转向陆文远:“听说陆大人医术高明,凌儿这疹子,可能治好不留疤痕?”

陆文远收到陆夫人递过来的眼色,叹了一口气道:“治好是可是治好,不过想不留疤痕,怕是难”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药也混吃得的?”秦夫人转头就冲江凌道,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江凌

见她脸上的焦急并不装出来的,心里暖暖的,笑道:“应该没事的。我又没做过什么坏事,老天也不忍心毁我的容吧?”

“你呀”秦夫人点点她的额头,看着外面的大雨,又叹道:“也知忆儿这孩子是怎么了纪王府的人到这儿都两天了,他再有事耽搁也应该回来了。”

大家都看着外面的雨,没有作声。

秦夫人又看着江凌道:“凌儿你别急,你这为了忆儿,连自己的脸都弄成了这样。咱将军府的人都不是那等背信弃义的人,否则我们也不会为了信守婚约,这么大老远地回到零陵来做官了。就算你这脸好不了了,忆儿也会娶你的。他要是有半分对你不好,你尽管来找我,我替你教训他。”

第二百三十四章 欲要出行

江凌叹了一口气:“你哥呢?让他一会儿到盎园去。”盎园,是江凌给自己的新宅起的名字。

“他到别处查看去了。一会儿回来,我就让他回去。”

江凌点点头,让张叔驾车回了新宅的路口,自己跳下车来,对他道:“你去青山村张大娘家一趟,把我当时托她收着的十袋稻种拉来。”

“我送了您再去也不迟。”

“不用。没多远,我自己走走就行。”江凌挥了一下手,自己朝新宅走去。路两边除了江凌让人种的树苗还直立着,稻田里所有的稻谷都伏在了地上。江凌一路走去,计算着她与秦家佃农们所需要的稻种,算到最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她原来在空间里不停地种稻谷,收了几百斤稻种。直到搬家的时候把有雾气的药材移进了空间,才停止种植。当时给钱老大做试验,花了十几斤。现在想想两家这两百顷田地,那简直就是杯水车薪。看来,还得到别处买些稻种才行。

张叔拉了稻种来,钱老大一家也到了盎园。江凌去看了看他原先撒的秧苗,因为有棚子遮着,倒没有被淋坏,长得倒挺好。钱老大在看了满世界伏地的稻谷后,看着这些绿油油的禾苗,眼睛都红了。

“我那里还有几百斤这样的稻种,你让钱二伯问问,哪些佃农愿意拿出田地来,专为我种这些水稻。到时他们的收成,产量最高的那家,就按其他人种的田里产量最高的给;以此类推。其余的田地,如果大家手上没稻种,再去买些回来,大家再种一季,挺过这几个月就好了。买稻种的钱,大家凑一凑,不够再说。”江凌道。

江凌知道,作为零陵的规矩,田里的损失,本应该由这些佃农承担。作为主家,要是心善的话,最多免了他们这一年的租谷。到了实在是要饿死人的时候,发下一点粮食维持他们的生命便罢。万没有自己掏腰包再给他们买粮种的事。当然,如果实在没办法,佃农们打欠条向主家借稻种也是有的。但如果她这一心软坏了规矩,花了自己的钱给佃农们把稻种补上,到时佃农们在村里一比较,其他的佃农就会对自己的主家不满。惹来的怕就是全城官老爷对自己的怨恨。这种花钱惹祸的事,就算再同情那些佃农,江凌也不会去做。

而那些优质稻种,因按原来所种的那一季,待收获的时候已来不及种第二季了,所以她打算到明年春年时再种。到时候,按她空间里的产量,江家与秦家这两百顷田地都可种上优质稻谷。可现在,只能以这样的方式种下去了。多收获一季总比少一季要好。

“是。”钱老大应道。这个时候,由于地广人稀,所以大都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除了岭南有些田地少的山区,其他人基本

没有想着要种双季稻的。所以此时要是别的佃农在这儿,江凌还得费许多口舌去给他们讲现在再种一季稻谷,同样也能有收成。可这段时间已来,钱老大从当初的服从命令,到慢慢接受这种思想。此时已可以去说服那些佃农了,倒省了江凌许多口舌。

把田里的事安排好,江凌又去看了药材与花卉。虽说下了几天暴雨,但张叔知道她对这花圃与药圃的宝贝程度,每天冒雨去看一次排水情况,所以这两块地里的植物并未受什么影响。如果要说损失,那就是秦忆叫开的那个小湖,原来江凌让佃农们投了许多鱼进去,这水一涨,估计全跑光了。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跟田里的损失根本没法比,不提也罢。

将田地看完,江凌又进宅子去四处看了看。当初建宅子时,因靠近河边,秦忆当时生怕太潮了对身体不好,还特意让工匠们把地基加高,所以屋里干干爽爽的,丝毫没有外面的潮气。再加上被张婶收拾得干干净净,坐在自己闺房的沙发上,江凌只觉得全身都得到了放松。

“姑娘,姑娘,老夫人派人来叫你回去。”张叔在院子外面喊道。

“哦,好。”江凌站起身来,走了出去。到了宅子大门外,看到陆府的护卫阿生牵着马站在那儿,问道:“老夫人说了什么事吗?”

阿生一拱手:“回姑娘,小人只知道观察使派了人来,跟老爷在书房里说了几句话就走了。然后夫人就唤小人来叫姑娘回去。”

“观察使?”江凌皱了皱眉。上次观察使夫人替林韵做媒的事,让她对“观察使”三个字极不感冒。不知这回又出什么妖娥子。

回到陆府,刚一进内院的大厅,就看到陆文远与陆夫人坐在那里正说着什么,陆夫人抹着眼泪,而李青荷则在一旁劝着。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江凌被吓了一跳,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去问道。

陆夫人见她进来,一把抓住她,流着泪道:“凌儿,你劝劝你祖父吧。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去查看灾情。这大水刚过,要是发生瘟疫,那可怎么办啊?”

“祖父。”江凌很是意外,“是观察使派人来叫的您?”

陆文远点点头:“也是朝庭的意思。”

“朝庭?”江凌却是不信,“您都已经致仕了,年纪也这么大了,朝庭那么多官员,拿着朝庭的俸禄,遇到事情却叫您去做?”

“看看,看看,就连凌儿都这么说。那观察使,我看就没安好心。那么多人不叫,偏偏叫你?”陆夫人抹了抹眼泪,“反正,我就不让你去。你这几十年,往往一出去就是几个月,你拿着朝庭的俸禄,为朝庭做事,我也不好说什么。可现在老了,你经不起折腾,我也经不起那种担惊受怕了

。现在好不容易跟凌儿在一起,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你又要往外跑,你叫我怎么办当初回零陵时,你是怎么跟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