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景春“嗯”了一声,又低头吃起菜来。她吃得很快,遂等寿面送上来时,她已是饱了,望着那满满一汤碗的面,实在没有了食欲。

沈英见状端过那碗,挑了一根面出来,让她张嘴,又叮嘱:“别咬断。”

孟景春凑过去将那根面努力吃完,沈英这才将剩下的寿面给吃了。

日子过得无知无觉,冬至过后,天气越发冷,孟景春已是有点显怀了,腹中小家伙也是有了动静,这才觉着有些存在感。

临近年底,沈英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府上的事竟有些周顾不到,只能托沈时苓偶尔过来照看,沈时苓也忙,便让沈代悦去陪孟景春解闷。

孟景春一怀孕,本来一个多月前就该回楚地的沈代悦,倒是因此留了下来。她留下来也是好的,孟景春闲在家中整理父亲留下的诊病札子,沈代悦也能帮得上忙。有些不明白的或是存疑的地方便记下来,遣人送去给张之青过目,如此一来,孟景春一桩心愿也将了却。

这日眼见着要下雪,孟景春送沈代悦出门看她上了马车,又在门口站了会儿。天色将晚,也不知沈英何时能回来。

她回屋等到天黑,见沈英还未归,便先吃过晚饭回房看书。夜深打算睡觉时,沈英这才风尘仆仆地回了府,进门便拍身上的雪,孟景春倏地坐起来,下了床推开窗一看,不过一个半时辰,地上的雪已是薄薄积了一层,一股清冷雪气扑面而来,倒让人觉着异样的清爽。

沈英见她身上不过裹了一条薄毯,便赶紧过去将窗子关了,忍不住唠叨两句:“也不怕着凉,怎么不早些睡。”

孟景春坐回床上,重新拾起书来:“正看到兴头上,觉着写得太好了,就没睡。”

沈英换下外袍,过去将那书拿来一瞧,也不过就是寻常的话本子,随便翻了两页,觉着颇不上档次,遣词用句都很粗糙也叫写得好?他道:“改天给你找些好的看,这种丢了罢。”

孟景春笑笑,伸手拽住他衣服,将整个头都靠了过去。她也不说话,就这般埋头抵着他,深叹一口气,放了手道:“相爷累了一天,洗漱完早些睡罢,我先睡了。”

“恩。”沈英便由得她去,等他洗漱完再折回来,却发觉孟景春还是未睡着。沈英躺在外侧,手伸过去轻搭上她腹部:“今日动了吗?”

孟景春说:“动了。”

沈英便耐心地等着,然肚子里那小家伙却动也不动,像是不作兴理他一般。沈英又好言说了几句,然小家伙还是不动。他等得倦了,竟不知不觉睡着了。孟景春将他的手挪开,侧过身去伸手搂着他,抬眼看看他睡颜,亦很是安心地闭上眼睡了。

眼见着年关就到了,胎动越发明显,孟景春这才感觉到有些吃力,且胃口莫名其妙地变差,于是吃得极少。沈英看着心焦,得空便问她到底想吃什么,孟景春却说不上来。

除夕晚上,因迁就孟景春,严学中沈时苓及沈代悦三人,也是到了菽园来吃年夜饭。厨工热热闹闹准备了一大桌子菜,孟景春看着却没什么食欲,只埋头吃白米饭,且吃得已十分勉强。沈时苓亦是有些担心她这个样子,问道:“可让张太医过来瞧过了?”

孟景春回道:“瞧过了,说没什么大碍,兴许是天气的缘由。”

她孕前期胃口极好,现下这个时候却是不想吃东西了,实在是奇怪。沈时苓放心不下,琢磨了会儿又道:“需不需换个医官瞧瞧?”

孟景春知道她担心什么,忙道:“那日张太医没空,胡太医也来瞧过的,亦说无妨。长姐不必太担心,当真没事的。”

沈时苓看她这可怜样,心中着急却又帮不上忙,末了怪罪到沈英头上去:“你素来说不出疼人的话,孕期辛苦得很,是不是你给气受了?”

沈英有苦说不出,只好闷着头吃饭。

孟景春忙替他剖白:“不是的,不是的,与相爷没有干系。”

“他什么性子我不知道么?”沈时苓抿了一口酒,又瞥了沈英一眼:“不必替他说话啦。”

孟景春自知越解释越说不清,便只好埋了头接着吃白米饭。

年夜饭吃完,外头又下起了雪,京城人没有守夜习惯,故而一早就睡了。沈时苓一行人回去时,路上静悄悄的,连行人也没有。

孟景春与沈英只在屋外站了一会儿,见他们的马车消失在巷口,便也折回去了。

小夫妻回房后耳鬓厮磨,絮絮叨叨聊着天,反倒睡不着了。即将过去的一年,许多旧事被翻出来当笑话说,回想一番,开心的时候那么多,便也觉得无愧了。

过了会儿沈英手搭上她腹部:“白天就吃了一点稀粥,晚上也没吃什么,不难受么?有没有想吃的?”

孟景春想半天,欲言又止,似乎自己也搞不清楚。

沈英抬手支起头,期期艾艾看着她,希望她能说出个想吃的东西。

此时已夜深,孟景春便道:“就算想吃什么,恐怕这时候也没得吃了,马上睡着了便不难受了。”

沈英听她这样说便更觉委屈她,即刻起了身,披上外袍道:“这样饿下去不行,你想吃什么立刻告诉我,实在不行我再去下些饺子给你吃。”

孟景春跟着坐起来,抓抓脑袋:“吃点甜的?”

“甜的?”

孟景春点点头:“恩,暖的就最好了。”

这要求竟将沈英难住了。要又甜又暖,难道要煮一碗甜羹吃?他穿好衣服皱着眉出去了,孟景春也无甚睡意,便起来去翻柜子。

自她怀孕以来,沈英东搜罗一点西搜罗一点,已是塞了满满一柜子各式的小玩意,旁边的柜子里则全是小衣服。沈英似是笃定了她会生女儿一般,连小衣也尽是小女孩儿穿的那种,差不多都能穿到四五岁了。

孟景春很是惆怅,万一生个儿子怎么办,让儿子穿这么花哨的小衣服不得被人嘲笑么。

她无聊地玩那些小东西,不知不觉便走了神。待到沈英回来时,已是半个时辰过去。沈英端了个漆盘,抿着唇,将碗搁在床头的小案上,孟景春这才回过神来,折回床边。

孟景春瞅了瞅那个碗,瞅了半晌:“这……是糖水罢?”

沈英神情很是忐忑,说:“本打算做甜羹的,结果……”

孟景春约莫猜到他做的甜羹大约实在太难吃拿不出手,故而拿了一碗糖水来凑合,不禁觉得好笑,却还是将那碗糖水端起来仰头喝了:“还好,可以喝得下去,又甜又暖合胃口。”

她搁下空碗,又拍拍他衣服上未化的一些碎雪,轻叹道:“诶外面的雪竟下得这般大了。”这般说着,又伸手贴上沈英凉凉的脸侧:“暖和吗?”

时辰不早,孟景春又与他脱了外袍,重新躺回床上抱着他睡。屋外万籁阒寂,孟景春不多时便沉沉入睡,沈英一手轻搭在她腹部,也快睡着时,肚子里那小家伙分明朝他手心的位置踢了一脚。

第二日一早,沈英被屋外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吵醒,睁开眼,瞧见孟景春已是滚到了里侧,似乎还睡得天昏地暗。

他轻手轻脚地打算起身,没料才刚刚坐起来,孟景春却又滚了过来,眼都没睁,全然凭感觉将他拖着重新躺下,伸过一双手来捂住了他的耳朵,语声又哑又懒,教人全然没了起床的动力。

“唔,再睡会儿罢。”那只捂在他耳朵上的手又穿过他腋下贴上了他后背,将他抱得紧紧。

八四 产子

等过了年,孟景春这没胃口的毛病倒也渐渐好起来,大家也都舒了一口气。

正月快结束时,废藩已正式提上了日程,涉及到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及楚地官员的委任等诸多问题,故而需得委派重臣前去督办。众人皆以为沈英家中有娇妻待产,董肖佚又对楚地格外熟悉,因此两位之中,去楚地的必然是董肖佚无疑。

没料想,就在决定出来的前一日,董肖佚突然告假了。

而且董肖佚告的是长假,回归日期不定,颇有些不负责任的意思。

如此一来,这重任便立即落到了沈英身上。沈英一肚子窝火,他自然知道董肖佚突然告假的缘由,遂向新皇提议可以遣派礼部尚书宗亭及吏部尚书一同前往。

没料新皇态度坚决,且道,礼部的确是要有人去,不过,沈英则是必须前往,不然镇不住场子。

沈英闷了一口气,回政事堂看到收拾东西回宫的董肖佚,心中很不是滋味。

正月廿三那日,董肖佚忽然有了孕吐反应,第二日便没有在政事堂出现过。沈英知道她定然也是有孕了,才掩人耳目地彻底搬进宫里住了。

教一介孕妇千里迢迢公出楚州的确不像话,但自己家中也有待产的孕妇啊,楚地这一趟,估计没有五六月根本搞不定,那时候指不定孟景春都已经生了。

沈英愈想愈烦躁,皇上那儿却根本说不通,回家亦不敢同孟景春说。

故而孟景春得知此事,还是从旁人口里听到的。

孟景春得知此事虽有些惆怅,但到底君命不可违,便只好由得沈英去了。她这边舍得放手,沈英那边却别扭得要命,拖拖拉拉,硬是在京城多捱了七八天。

走之前孟景春同他算了算产期,沈英又将楚地那边要做的事情理了理,若不旁生枝节,在孟景春临盆之日,也正是盛夏时节,他也该从楚地回来复命了。

沈英舍不下她,临走前嘱托了许多事情,拜托了一众人。沈时苓却叫他放心,诸事她会帮着弄妥当。至于产婆乳母之类,更是用不着他多烦,让他速去楚地办完差速回即可。

他离府后,孟景春不适应得很,晚上睡得并不好,但只好自己克服,指望不了旁人。

董肖佚有孕的消息被封得死死,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自她告假后,京城再无人见过董肖佚,全然没有她的消息。

她毕竟年纪不小,先前又小产过一回,这次脉象仍是不大好,身体很虚,故而在深宫静养。如今宫中基本是空的,清净得很,一些到了年纪或快到年纪的宫人也都放出了宫,几乎没有闲言碎语。至于以前在楚地时娶的那两位,现下都还未到京城。

那时襄王亲政不久,娶的那两位,一位是大将军戎彬的小女,另一位则是当时辅相宋秩家的千金。两位亦是很小时便被送进了宫,如今也才二十三四岁的年纪。许多事是没有办法的,年少时碍于他的身份,董肖佚偶尔也会觉着不甘心,后来年纪渐长身体也不是特别好,这才陡然察觉出这不甘心的无用。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春秋,她已经没精力同他犟上一辈子了,实在太累。何况彼此的心意都是再清楚不过,到这把年纪,已实在不必有什么证明。人心这般最难琢磨的东西,他们彼此都能互相知悉得如此透彻,夫复何求。

对于那两位娘娘,董肖佚有的是尊敬,隐隐还会有愧疚。戎宋家的两位千金,均是因自己的出身被安排了命运,至于是不是自己想要,抑或所嫁之人是否知心是否是良人,全然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两位娘娘她均是见过,多年的深宫生活养就了清冷的性子,也不愿与人往来,有时看着也会心疼。

每个人皆有自己的局限,或是出身或是样貌或是智力,有时身处布好的局中无法获得自由,有时想要拼出一片天地只能苦苦求存,有时用尽全力却终归比不上旁人轻而易举获得的成绩。抛却所谓机缘巧合与幸运,现实终是现实,忍不下静心来看,仔细琢磨便发觉其中各种不如心意,只能拆解入腹,独自吞咽,各有结局。

董肖佚想通了,心亦舒坦得多。一展愁眉想一想开心的事情,身体也渐渐好起来。

她身子开始显怀时,孟景春却已快临近生产月份了。

孕后期难免累一些,她走路开始吃力,弯腰穿鞋也得磨蹭半天,盛夏将近,经常出一身汗,摇半夜的蒲扇,也总是热得睡不着。睡觉时侧躺着肋骨疼,只好拖过毯子揉成一团垫着。

所幸她也不娇气,沈时苓问起来,她便说没什么,沈时苓未怀过毕竟没有经验,孟景春这般说她却也信了。

产期将近,沈时苓已找好了京城口碑最好的产婆,连乳母也是提前给她找好了。孟景春越发懒怠,整理好的札子早就已付梓,她便更是无所事事。沈时苓却十分紧张,索性搬到了菽园来陪着她。

沈英前阵子的家书中说事情已处理得差不多,正在往回赶,应是能在产期前回京。

可又过了十日,算算产期也该到了,沈英却还未回京,想来是路上给耽搁了。

孟景春腹中的小家伙也像是算好了一般,父亲不回家便不肯出来。

这日一早,沈代悦便去了印社,拿到了已经印好的孟院判诊病札。她将几本册子装进书匣,正要拿去送给孟景春,然才刚到门口,便见多了辆马车。

她全然不知府上发生了何事,一想恐是嫂嫂要生了,便赶紧往里去。

产房单独用帘子隔了起来,素来从容不迫的沈时苓,此时却万分焦急地站在门口,走来走去很是沉不住气。

沈代悦刚进去,便被沈时苓给赶了出来:“大姑娘家的不要进产房。”

沈代悦便只好拎着重重的书匣站在走廊里候着,希望嫂嫂能平安顺利地产下孩子。

里头孟景春硬扛着,哼也不哼一声,产婆也是不慌不忙的,极有经验地说孟景春至少还要再等一个时辰才可能生得下来,叫沈时苓也不要着急。

沈时苓如何静得下心?她都快烦死了。

沈英这会儿居然还没有回来,自己夫人都要生了,居然让她一个人在里头吃苦,干熬着也没人可骂啊。

她焦急地在外踱步,暗暗骂了沈英与那皇帝几句,门口小厮报道:“相爷回来了,回来了!”

沈时苓刚抬头,便见沈英步子匆匆地往这边走来,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满脸倦容。想来也是马不停蹄地往回赶,这才赶得上孟景春生产这时候。

沈英紧蹙着眉,亦是很着急的样子,逮住沈时苓便问:“怎样了怎样了?”

沈时苓说:“还没生呢,产婆说还得再等一个时辰。”

沈英嘴唇干燥,连口水都来不及喝,便要进去陪孟景春。沈时苓一把拖住他:“你一个大老爷们怎么能进产房呢?出去出去。”

沈英便只好在外与沈代悦一块儿等着。

等了许久,日头渐高,天气也燥热起来,蝉鸣一声高过一声,听得人无端烦躁。沈时苓见沈英回来了,心也稍稍放了放,喊小厮去倒杯水来给沈英,便在屋中坐下了,她隔着布帘子同里头的产婆道:“怎么样了?”

产婆道:“快了快了。”

屋中一下子又安静下来,只听到孟景春的轻哼声,听起来很压制,像是预备着力气留到最后一般。

沈英知道孟景春的性子,这会儿在外面再也呆不住了,直接迈进了屋子,四五步便走到那帘子前,正要掀帘子时,里头却传出略低哑的一声阻止。

“别……别进来。”

孟景春深吸一口气,又重复了一句,便将沈英挡在了帘子外头。

产婆见她不娇气也不乱哼,觉着这小娘子硬气,便对她很是和善,耐心地教她怎么呼吸什么时候该省力什么时候该用力。

天气本来就热,孟景春更是一头汗,攥在手里的床单都湿了。她深吸一口气再用力时,产婆高兴道:“头快出来了,再加把劲。”

孟景春紧闭着眼咬牙用力,等孩子头出来时,只转眼间便已到了产婆手中。产婆还未来得及剪脐带,小家伙便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声音格外响亮。

孟景春舒了一口气,顿时有些脱力。产婆麻利地剪完脐带,将孩子交给旁边的助手,便上前压肚子,告诉孟景春再使一把力,将胎盘分娩出来。

沈英在外都紧张得冒汗,等孟景春分娩完胎盘,那边也将孩子洗干净包好了,产婆稍稍收拾了一番,这才终于道了一声:“好了。”

她抱着孩子出来,刚说完“恭喜相爷”,沈英却顾也没顾那孩子,直接撩开布帘子去看孟景春。

孟景春此时脱力地躺在产床上,瞧见他还笑了一下,声音喑哑:“回来了啊。”

沈英方才瞥见盆里那血水,心狠狠揪了一下,疼得不得了,这会儿都没缓过来。他蹲下来抱住孟景春,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孟景春伸指无力戳戳他:“热的啊,快告诉我是不是儿子。”

沈英不放,过了会儿才松手,又亲亲她额头。这时产婆才敢将孩子抱进来,见这情形讪讪道:“恭喜相爷和夫人,是个小子。”

孟景春头扭到一边去,又扭回来瞧了一眼不在状态的沈英,低低笑出了声。

沈英拿过热毛巾给她擦脸,见她笑成这样,道:“笑什么?”

孟景春喘一口气,定了定神,没力气地笑着:“相爷……预备的那些小物件小衣服,好像是白准备了……”

沈英神情略微复杂,有种自信满满却判断失误的尴尬。他给孟景春擦完脸和脖子,又握过她的手,替她轻揉揉一直紧张的关节,瞅见那床单,不由难受。

沈时苓过来抱了孩子,朝他们俩道:“腻歪够了吗?亲爹亲娘养的,生出来都不带看一眼?”

沈英这才起身抱过小家伙,小家伙却突然嚎哭起来。

他一时有些无措,便又被沈时苓抱过去,沈时苓抱着给孟景春瞧了瞧,又瞥了一眼沈英道:“孩子名字事先想好了吗?”

沈英先前倒是预备过女孩儿的名字,儿子的名字倒真是没想过,一时还真说不上来。他想孟景春一直觉得会生儿子,兴许已经想好了,便看向孟景春。

孟景春却支吾道:“我、我不会起名字的……”

沈英一愣,那边沈时苓见他俩压根没准备,便随口道:“依我看就叫沈孟好啦。”

八五 树

沈时苓的提议让孟景春愣了一下,沈英走过去将孩子抱过来:“叫沈孟也太敷衍了。急着取名做什么,这么小丁点儿的人现下还用不到名字,先给个小名喊着,往后若要用到名字,再议无妨。”

他这话说完,孟景春招招手,他便凑过去:“什么事?”

孟景春道:“小名叫树好不好?”

沈英也不问为什么,立即表示赞同:“恩,就用这个。”

一旁的沈时苓见状也意识到自己的提议打了水漂,估计此时若孟景春随意说个名字沈英也会立时叫好的,便不再多说。起名一事,便就此打住。

那边沈代悦将书匣送了过来,说札子已是印了出来,今日才刚拿到,便先拿来给孟景春过目。沈英打开书匣,将书册取了出来递给孟景春,她看了半晌,这才回神接过去。

书皮干净,内页整齐。孟院判诊病札,这是父亲短暂一生的心血,如今能重见天日,她心下的慨然一时间难以言表。

适逢产子之日又拿到父亲的札记,人生两重大事了却,实在已不能再圆满。

盛夏里坐月子十分熬人,这个不让碰那个不让吃,主要是连澡都不让洗,孟景春自觉十分狼狈,连沈英都不让进门。于是这一个月里头,沈英便被逼着在隔壁屋子睡觉,每晚偶尔能听到隔壁屋子的孩子哭声,起身去敲敲门,孟景春这才让他进去瞧一眼。

孟景春坐月子又要带孩子,府上请的乳母几乎都快没事做了。沈英瞅着觉得孟景春太辛苦,便让乳母多帮帮手,孟景春也好喘口气,安心坐月子。

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一个月,府上办了满月酒,热热闹闹请了许多人。小家伙被抱出来围观,粉粉嫩嫩的看着甚是可爱,然对人却是爱理不理的,怎么逗都不哭不笑,很是无趣。宗亭调侃道,这回外甥女是生了个小沈英,往后家里的日子估计要难过。

沈英闻言没给他好脸色看,小气吧啦地又让乳母将孩子给抱回去了。孟景春见孩子又被抱回来,不知发生了何事,听乳母一讲经过,抱着孩子不禁笑了。仔细瞧一瞧,小家伙眉眼确实是像沈英,若将来也是差不多的性子,那真是有得受了。

孟景春到底是年轻身体好,恢复起来也快,且最近忙着带孩子,吃得又不多,半夜也没法好眠,故而好不容易长起来的肉又迅速消减了下去。

孕期颐养了性情,生产之后整个人似乎也变了不少,她改了发式,肤色更亮,看起来倒是真长开了的样子。为人母的姿态要闲适大度得多,她也不与小心眼的沈英计较,每日笑盈盈的,看起来很是自足。

孟景春每晚都带着小家伙睡觉,沈英觉得床太小,每次一翻身,小家伙就醒了,甚是不方便,遂趁休沐,居然自己动手做了个小木床摆进房中。孟景春看着那小木床笑道:“结不结实?会塌掉么?”

沈英瞥她一眼,铺好垫子,将小家伙放进去,逗了一会儿,道:“往后让他一个人睡,男孩子跟爹娘挤在一块儿睡像什么样子。”

孟景春听他这样讲不免觉得好笑,有时候觉着自己在长大,对方却越发像个孩子,偶尔撒娇闹别扭求包容,却丝毫不伤生活之意趣,不减反增。

如今才觉得,对方是真实生动的普通人,不是清清冷冷离群索居的世外人,亦不是无情无欲对诸事心灰意冷虚度光阴的人,更不是心中空空外面却蓊蓊郁郁的空心树。

京城的秋日来得一如既往的早,菽园枫叶转红,淅淅沥沥的秋雨一场凉过一场。孟景春辞了衙门里的事情,却并没有因此闲下来。虽然府小人少,事情却并不少,加上又有孩子添乱,孟景春每日忙得却也充实。

她趁天好将棉被拿出来曝晒,免得晚上睡到半夜被冻醒。京城这秋日既舒服又美丽,临近傍晚时,孟景春收了被子,又在庭院里坐了一会儿,起身去伙房。

董肖佚不在,沈英自然忙得不得了,加上秋日干燥,便有些上火。孟景春一早嘱托厨工买了梨子,这会儿眼看着天要黑,便下锅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