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并隐瞒不住也没有隐瞒的必要,许樱哥坦然道:“是有这么一回事。”

冒氏端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美丽的容颜半掩在蒸腾的雾气中,语气淡淡的:“日子定了么?都请了谁?”

许樱哥道:“日子还没定,只说是过些时候,客人么,我是不知道,三婶娘若想知道可以待我姐姐来的时候问她。想必她这两日会过来一趟。”

冒氏一笑:“我不过随口那么一问,哪里就到了要去打听这些事的地步?我要真去问,那可不是讨人嫌了,只怕又要笑我多嘴。”

她的话不好接,许樱哥索性不接,转头去逗许择玩:“五弟背三字经给我听。”

许择却是个好性子,让背就背了,背完了就仰头同许樱哥撒娇:“二姐姐,我要吃素包子。”

许樱哥不由笑着揉了揉他的黄头发:“好,想吃什么二姐都给你做。”

冒氏却是“啪”地一下打在许择头上:“你这傻孩子,成日就知道吃点素包子,多大的出息!”

许樱哥忙护住许择不许她打:“三婶娘休要打五弟的头,打笨了怎么办?”

冒氏一心就想要许择将来出人头地,听了这话自然不会再打,便抱怨道:“本来就生得拙,打不打都一样。”——就像他父亲许徕一样的。她想到自家那个因有腿疾不能出仕,喜静不爱交际,什么都不争的夫君,心里面上就都烦躁了几分,只教养还在,知道这些话不能当着其他人抱怨,想忍却又忍不下去,便隐晦地道:“我想想这日子就没盼头。”

许樱哥微微一笑:“三婶娘若真这般想这日子可就真没盼头了。五弟会长大,谁能说得清他日后的造化?”她虽不曾经过婚姻,但两世累加起来经历的事情不少,自是知道冒氏在想什么,抱怨什么。她的看法与冒氏并不一样,许徕人长得周正,温柔安静,懂理有学问,体贴和善,更无什么怪癖和坏习惯,连通房都没一个,实在是好丈夫一个。虽然瘸了腿,但这家里又不需要他去做体力活养家,冒氏要不然早前就别答应这门亲事,现在婚都结了又来后悔抱怨做什么?

冒氏便沉默下来,许樱哥等了一歇不见她说话也不见她动弹,就是许择发困她也只是将许择抱在怀里并无要走的意思。许樱哥便有些不耐烦,忍不住侧开脸捂着嘴轻轻打了个呵欠,冒氏的贴身丫头鸣鹿见状便悄悄戳了冒氏一下,冒氏这才回了神,含笑道:“打扰你午睡了,可别嫌我们娘俩烦。”

许樱哥与冒氏互打太极:“哪里会,三婶娘可是请都请不来的贵客。”她不嫌许择烦,但真是有些嫌冒氏烦。

“我也该回去了。”冒氏还是知道分寸的,笑着起身把许择递给一旁的鸣鹿抱着,自己抚凭衣裙上的褶皱,又风情万种地抚了抚鬓角,道:“早就听说将军府的马球赛格外精彩,你五弟自出生以后还不曾见过这样大的热闹场面呢。”说完这话也不等许樱哥回答,自带了鸣鹿等人飘飘然去了。

许樱哥恍然大悟,原来冒氏是因为自己昨日只通知二房的梨哥准备衣物等待赴宴而不曾通知三房,所以认为将军府没把三房放在心上而着恼了,特意来通过自己提醒许杏哥不要忘了三房的。

青玉和紫霭也弄明白冒氏是来干什么的了,紫霭由不得低声道:“三夫人也真是多心……”难不成将军府光请家里其他人就独不请她?什么时候落下过她?听说早年她们家在前朝也是一等一的公卿人家,怎地就这样小见。

许樱哥斥道:“莫多嘴找打,都做事去。”冒氏本就是个掐尖好强的人,早年又是高高在上的贵女,家族落败生计不成才不得已嫁给许徕,先就认为许徕不争气不如人憋了一肚子怨气,导致十分敏感,然后又闲又有力气争,便认为大房事事都压着她,越是认为大房压着她,她越是嫌许徕不争气就越敏感,往往一点小事就会引起她很多想法,想不完便折腾个没完。这就是个恶性循环,而且是自找的。

欲望永无止境,没饭吃的时候想吃饱,吃饱了就想吃更好的,吃着好的了就想吃稀罕的,吃到稀罕的了就想吃传说中那些没有的,吃来吃去找不到可吃的生活就没了意义。还是悠着点的好,知足常乐,许樱哥翻了个身,很快进入梦乡。

她的生物钟很有规律,睡着不过半个时辰就自动睁了眼睛,却不想起来,赖在床上懒洋洋地问青玉:“夫人那边可有消息了?”

青玉和紫霭坐在窗下缝衣服,闻言笑道:“不知二娘说的什么消息?若是问香积寺那边却是没那么快的,就是快马来回也得等到天黑才会有回信。”

许樱哥白了她一眼:“谁问你们香积寺?我问的是将军府可有人来!”

提到将军府,两个丫头都有些忧虑,紫霭安慰道:“还不曾呢。想来是康王妃起得晚了,又或是亲家夫人有急事耽搁了。”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许樱哥如是想,慢悠悠地起身洗脸梳头,坐到窗前铺起画纸,对着庭院里满枝黄果的樱桃树勾勒起来。不过离开几日的光景,那些早前只是略带了黄色的樱桃便已经又大了许多并黄了许多,向阳的地方甚至已经露出了几丝娇艳的嫣红。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许樱哥感叹着,突然想起那一年初夏,有个十三岁的少年坐在樱桃树上悠然自得的晃着腿,将吐出的樱桃籽往她身上扔,亮着一双黑晶晶的眼睛,呲着两颗大白门牙坏笑:“樱哥,樱哥,我在吃樱桃,你看见没有,我吃樱桃的肉,再吐了樱桃的籽……樱桃很甜啊……给不给我吃?什么,不给?吃坏我的肚子?你个恶婆娘,小心将来没人要!哎呦……救命啊!”

那年,她十一岁,刚和他定亲,他小小年纪却已经学会调戏她了,那么暧昧的话也不知他是怎么学来的。许樱哥的唇角微微上翘,默然片刻便放了笔,走出去立在樱桃树下抬眼看着满树发黄泛红的樱桃,突然很想再把当年那个小流氓从树上拖下来再暴打一顿。

屋里紫霭半天没听见动静,随口道:“咦,二娘好一歇不见动静了。”

青玉便放了针线起身去瞧,因见许樱哥站在樱桃树下看着满树的果子,脸上的神情似是欢喜又似是感慨,眉眼间还带着几分怀念,心里不由一动,拦住要出声招呼的紫霭:“由得她去。”却见另一边姚氏房里的大丫头绿翡笑眯眯地立在院门前,于是赶紧迎了出去:“绿翡姐姐来啦?”

绿翡笑看着立在树下的许樱哥施了一礼:“二娘这是在看什么呢?老远就瞧见您站在这里仰着头看。”

许樱哥俏皮一笑:“在看樱桃什么时候熟!”

绿翡也就不再多问,笑道:“将军府派人过来说,大娘子马上就会来家里,夫人让您过去候着。”

许樱哥赶紧跟了她去,问道:“可有什么消息传过来?”

绿翡道:“那时婢子不曾在夫人跟前,并不知晓呢。”又宽慰她:“二娘莫要担心,婢子领命时瞧着夫人的神色应是无碍的。”

许樱哥见着姚氏,还不及问话外边就进来传话:“大娘子回来了。”紧接着许杏哥便走了进来,略略寒暄便拉了姚氏说话:“我婆母还在康王府陪着王妃说话,怕你们着急,使我先来同你们知会一声。此时王府的四爷已经在去接人的路上了,想来最多明日哥哥们便可以归家。”

姚氏忙道:“康王妃的态度如何?病可好转了?”

许杏哥道:“王妃的病是早就好转了的,这两日不过将养着而已。她之前并不知晓此事,只知道人找着了,还要耽搁两日才回来,所以听我婆母说起此事时虽然生气但也还算平和,也没说要怎样,只说是活该,打得好,就该让他长长记性才是。但到底是亲骨肉,再生气也是心疼的,体面也还是要的。我出来时听说长乐公主晚间也要过去探王妃的病,想来也是为了这事。”

第19章 晚霞(一)

不用说得多细,姚氏并许樱哥都明白这里头暗含的各种信息,康王府本就不是一般人家,再讲理也是高高在上惯了的,如今却挨打到不敢见人,康王妃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但能不发怒照常处理已经不错了,不要再想康王府还真的跑来赔礼致歉并安慰受害人。想来这中间熊夫人也费了不少心思,姚氏便道:“替我向你婆婆道谢,委实给她添麻烦了。改日我再亲自登门道谢。”

许杏哥道:“我一定把话带到。王府这边应是到此为止,不会再找麻烦,但要王妃管束着那太岁不许他胡来,只怕还要再过些日子他有动静了才好提起,现下并不是机会。我同子谦商量过了,冤家宜解不宜结,等过些日子那太岁的伤好可以见人了再多邀请他出来玩几次,慢慢转圜,他服人尊敬那就最好,若不服人尊敬非要报复,也给他个机会让他尽早发作出来以便应对。”

“也只能如此了。”姚氏也没其他什么好办法,只能静观其变而已,因见许杏哥似是还有话要同自己说,便吩咐许樱哥:“不是做了鸡汤么,也让你姐姐尝尝。”

许樱哥得令,忙道:“姐姐留下来吃晚饭么?小五弟要吃素包子,我正好多做些给你带回去。我记得如郎也是喜欢的。”

姚氏便皱了眉:“她又去找你麻烦了?”虽说小孩子馋是正常的,许樱哥的手艺也真好,但冒氏怎能隔三岔五就指使许樱哥替她做吃的?又不是她家养的丫头!太不知足!

许樱哥笑道:“不是,三婶娘是听说将军府要办马球赛,想带五弟去长长见识,练练胆子。这素包子却是五弟背了三字经给我听,我自己答应做给他吃的。”

许杏哥也就明白她的意思了,叹道:“还是这样的性子,也罢,稍后我亲自去邀请她和二婶娘并三妹妹。”

许樱哥把该提醒的提醒到,便不再久留自去了厨房。

姚氏便打发了身边所有人,问许杏哥:“想说什么就说罢。”

许杏哥低声道:“娘啊,这和赵家的亲事非得结么?现下知道这事儿的人并不多罢,您和父亲也还不曾亲口答应过,不如再想想?”她后头听武进说了张仪正那句不要与赵家结亲,绝不放过赵璀的狠话,虽然一直在忙着寻人转圜,心里始终觉得不踏实。

姚氏沉默片刻,轻轻道:“那不然能怎样?先不说赵璀的家世品貌,就说那件事吧,他陷得太深,绝不好轻易打发,这是其一;其二,他并无大过可以给人揪错,你父亲好歹也薄有声望,岂能因为这种事向一个不知稼穑的膏粱纨绔莫名低头?”轻轻叹了一口气,叹道:“更何况许扶已然亲口允婚,樱哥也没说不乐意,我们总不好硬往中间横插一杠子。”

“有什么不好的?总是为了樱哥好。”许杏哥对许樱哥却是有信心的:“樱哥是太懂事了,不过就是顺着你们的心意而已,哪里又是她的真心!我去同她说,她知道我们是为她好的。”不然就算这亲勉强结成了,嫁人的是许樱哥,将来赵璀倒霉还不是她受着?许家并无大碍的。

姚氏叹道:“正是因为她太懂事了,所以我才不愿意反复地去压她。且先放放看看形势又再说,反正现下赵家也不可能来提亲。你也不要再拿这件事去问她了,徒然给她增添烦恼。”

许杏哥叹息:“她是运气真不好……”

姚氏接上去道:“运气是不太好,但却不见得没福气。”不拘有福没福,总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许杏哥赞同道:“是很有福气啊,每次都能绝处逢生,这次想来也是一样的。我先去看看二婶娘并三妹妹,母亲可要陪我一起去?”

姚氏也就起身同她一起出门:“你三妹妹年纪不小了,你二婶娘前些日子还同我说起,想打听一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你可多着意些,多请几个合适的人来看看。一定要记在心上,你二叔父就这么一个女儿……”

许杏哥微微不耐烦,嗔道:“知道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啦。”

姚氏道:“你们在我眼里永远都是要操心的小孩子。”

许樱哥自是不知姚氏母女关于她与赵璀这桩婚事的想法与思量,但她却能真切地感受到她们的好意与体贴,所以她决定不去多想,只安安心心,高高兴兴地充分享受这份关爱与体贴。晚饭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吃的,包括二房、三房都聚齐了,冒氏得了许杏哥的亲口邀请,面上虽作出不以为然的模样来,行为举止却明明白白地柔软了许多,席间没有人提起不高兴的事情,这顿团圆饭吃得十分和谐轻松。

饭后许杏哥辞去,许樱哥见姚氏的肌肤略有些干燥,想着正是换季的时节,便安排她在窗前的软榻上躺下,调了自制的蜂蜜面膜与她做。此时霞光灿烂,银河乍现,晚风习习,正是一日里最美好悠闲的时候,姚氏躺在榻上看着许樱哥忙来忙去,心中突然生出一股柔情来,便示意许樱哥在身边躺下,吩咐绿翡:“也给二娘子敷上,我们娘俩说说悄悄话。”

许樱哥感受得到她的疼惜之意,却不肯失了分寸,只笑嘻嘻地挨着她坐了,打发绿翡:“我昨日才做过。”

姚氏也不勉强她,只与她说些体贴话。娘俩正互相体贴着,许衡就进来了,突然间看到榻上躺着个白面女人,不由唬了一跳:“这又是做什么!”

许樱哥当着他的面不敢造次,赶紧起身立在一旁行礼,唇角却是控制不住地往上翘。姚氏面上也有些过不去,慢吞吞地坐起来,嗔道:“又不是没见过。”

许衡微微尴尬,咳嗽一声,道:“外面还有事,我去了。”

这位养父,从来奉行的都是不到夜晚或是没事儿绝不回后宅,这时候来寻姚氏必然是有事。许樱哥忙拦住他:“忙了一整日,父亲也累了,不如歇歇罢。女儿这就要回去了。”说着给许衡上了茶水,行礼告辞退了出去。走到帘下,隐隐听得许衡道:“年纪一大把,还学着小姑娘弄这些东西……”

姚氏道:“女为悦己者容……”

许樱哥不由微笑起来,只觉得这一天的晚风格外轻柔,晚霞格外璀璨,星星也特别明亮。行到院门外,因算着时辰差不多了,便打发紫霭道:“你去外头问问,今日往香积寺送东西的人回来没有,若是回来了,详细问问那边的情形如何,大爷有没有受到委屈,还需要些什么。”

紫霭领命而去,许樱哥也不回房,慢悠悠地去了二房所居的院落。进门就见梨哥百无聊赖地坐在廊下托着腮发呆,不由笑道:“在想什么?”

梨哥匆忙给她让座,稚气的脸上由衷露出甜蜜的笑容:“二姐姐怎么有空过来?快过来坐。”

许樱哥挨着她坐了,含笑道:“过来看看你是怎么准备的,可需要我帮忙。”梨哥本就年幼,平日很少出门,孙氏更是极少露面,要参加将军府这样热闹的场面却是需要准备得周全些。她只恐这母女爱面子太过小心谨慎怕给人添麻烦,就算是有难处也不肯开口。

“多谢二姐姐,没什么。”梨哥抿唇一笑,小脸上浮起一层红晕:“只是娘说给我做新衣裳,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款式的好。耿妈妈说要用霞样纱做千褶裙,我娘说那个太过奢侈浪费,不适合我的年龄和家境,用红黄两色的罗做条六幅的间色裙也就行了。耿妈妈却说最近的富贵人家女眷就流行那个,我即便不能越过旁人但也不能被人比下去,三哥也赞同耿妈妈的话。现下却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二姐姐若是有什么好主意和我娘说说,省得她操心。”

她虽没细说,但许樱哥知道必是起了争执闹了不愉快。霞样纱乃是这两年里最流行,公认最好的衣料,流光灿灿如天边的彩霞,最是名贵美丽,作为小姑娘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穿着的衣裳其实也不为过,孙氏是太小心谨慎了些。若是许徽还活着,又或是许抒已经出仕自己有了不错的收入,二房不必依靠长房生活,想来孙氏也不会舍不得给唯一的女儿用。自己那里有匹霞样纱,却是再没有机会做了穿,与其留着放陈了还不如成全梨哥,让她做桩好亲。许樱哥心里打定了主意却不说出来,只笑道:“二婶娘呢?”

梨哥朝左边屋里努努嘴,小声道:“在问三哥的学业呢,没有小半个时辰说不完的。”吐吐舌头,俏皮地道:“三哥又挨骂了,我都替他难过。”

第20章 晚霞(二)

许家男丁的学业许樱哥是不敢轻易多嘴的,再则许抒也是十七八岁的人了,当着堂妹的面挨骂总是有些害羞,此时不宜久留。许樱哥便又略陪梨哥说了几句闲话便告辞离去。才进安雅居,紫霭就迎出来,满脸的气恼之色:“二娘子,那泼皮太可恶了!竟把您送去的鸡汤给砸了!”

许樱哥不由大奇:“我送的汤又如何会落到他手里?”

紫霭气愤得很:“送东西去的是苏嬷嬷的儿子苏大祥,他亲自将汤和药送到大爷面前的。大爷揭开瓦罐看过后,就笑着让人把伤药分别送去给那太岁和赵四爷,再请赵四爷过来。因是荤腥,恐打扰了佛门清净地,大爷便同四爷一起去的后山。可赵四爷才端起碗呢,那太岁就来了,先说是闻到了鸡汤香,然后指责大爷不厚道,竟然忘了他也是伤者,也需要进补的。

大爷也就请他坐下喝汤,他倒好,半点不客气的抢先喝了半碗,称赞说很鲜香,问是谁做的。大爷不想惹事就说是家里厨娘做的,他便缠着大爷非得买这熬鸡汤的厨娘,说要孝敬康王爷并王妃。大爷没法子只好说是您做的,他虽不再多话却接着就把赵四爷面前那碗汤给打泼了,弄得赵四爷一身的鸡汤,赵四爷还没说话呢,他便借着由头把一罐子汤都给砸了,谁都没喝成。大爷气得够呛,他却说,有什么稀罕的,不过是一锅汤而已,大爷若是舍不得,他改日赔大爷十锅汤。”

许樱哥哑口无言。泼汤是假,发泄她和赵璀才是真。这可真是倒霉,莫名其妙就招惹上这种人,果然是出奇的难缠。到底是她得罪了这人呢,还是赵璀曾得罪过这人?想不通啊想不通。

青玉见她沉默不语,便朝兀自喋喋不休抱怨个不停的紫霭使了个眼色,拉她出去:“好了,你不过才十六七岁,怎地就同七老八十的老妈子一样的说起来就没完没了!”

紫霭这才惊觉自己失言,忙笑道:“二娘子您莫烦恼,这种人自有天收他!现下不过是时候未到而已。”说完赶紧跟着青玉要溜出去。

许樱哥回过神来,笑道:“跑什么跑?去把我那匹霞样纱翻出来。”

紫霭一下子兴奋起来:“您终于想通啦?早就想试试手脚了,让婢子做罢,一准儿做得好。”也怪不得她兴奋,这霞样纱十分不易得,并不是大华所产,而是与大华对立、至今不肯承认大华的前大荣朝节度使,如今割据一方,自封晋王的黄密膝下那位据说文治武功不世出,风流多才的世子黄克敌为他母妃的生辰而特意研制出来的。

用最好最上等的春蚕丝,由正当壮年,经验最丰富,手最稳的织工细细织就,再用秘制的染料经过七七四十九道工序精染而成,做成的衣裙光华璀璨,犹如天边的流霞一般的美不可言。这样的东西本不该轻易流出来,但不知何故,晋王妃寿辰过后半年不到的光景就流到了上京,成为上京贵妇骄女们竞相追捧的稀罕之物。如今虽不似从前那般千金难求,但也还是贵重之物。紫霭是个手巧且迷醉于女红的,早就想着拿那霞样纱试一试,怎奈一直都没有机会,如今倒好,许樱哥总算想通了。

青玉要稳重心细些,猜着大抵与早前三娘子说的那话有关系。想起这霞样纱的来历和许樱哥这半年来的遭遇,她由不得暗自叹息了一声,再看许樱哥,却不见许樱哥有半分愁绪,而是在笑吟吟地挑逗紫霭:“真的就那么想做?”

紫霭什么都没察觉到,欢欢喜喜地道:“当然,二娘子就许了婢子吧。”

许樱哥慢吞吞地道:“这衣料不比旁的,若是剪坏了你怎么办?拿什么来赔?”

紫霭一下子给唬住了,睁大一双不大的丹凤眼盯着许樱哥看,讪讪然找不到话可说。想说拿自己的月钱来赔,再想想自己都是人家的,哪里够赔?可若是不给她做,那手又实在是痒痒。

许樱哥哈哈大笑起来,笑够了方道:“你若实在想做,我是不拦你,但要看看旁人可给你做。”

紫霭的眼珠子转了转:“二娘子这是什么意思?莫非这衣裙并不是给您做的……”说到这里突然明白过来,脸上光彩尽褪,笑容尽收,只黯然看着许樱哥不再说话。这么好的衣料,明明与许樱哥最衬,偏生要便宜了旁人。

许樱哥近来实在厌烦旁人用这种眼神看她,便只当作没看到,坦然笑道:“这衣料我此生大概都穿不成了,与其放陈了还不如成全人。”

说话间,青玉已然默默从柜子最深处将那匹流光溢彩的霞样纱翻了出来。霞样纱分七色,橙红赤绿青蓝紫,色色不同,却又相通,似许樱哥面前这匹橙色的,便是由浅到深渐渐过渡,艳丽却又十分协调。活力四射,许樱哥每每一看到这匹纱就会想起这个已经很久不曾使用过的词。

不得不说,崔成的目光是极好的,这色彩十分适合她,怎奈她终究是没有机会穿。许樱哥纤长白皙的手指在纱上轻轻抚过,终是用力一按,把包袱皮重重地裹上打了个结。

次日清晨,紫霭抱着包袱跟在许樱哥身后进了姚氏的院子。许家人俱都是早起惯了的,除了小孩子外,男人们都已经出门做事的出门做事,读书的读书,傅氏则已然同黄氏一道在姚氏跟前请安并秉呈家事了。婆媳三人见许樱哥笑嘻嘻地走进来,忙招呼她过去:“大清早就笑嘻嘻的,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呢?”

许樱哥笑着行了礼:“看到娘和二位嫂嫂气色好,几个侄儿侄女讨喜,心里也跟着瞎乐和呗。”一边说,一边和旁边几个还没进学的孩子碰额头拉手的,引得几个孩子齐声大喊,整个房间里一时充满了孩子们的尖叫声和笑闹声。

姚氏痛苦地捂住耳朵:“她一来这耳朵就别想清静。”

傅氏忙制止孩子们:“别闹,吵着祖母了。”

姚氏却又拦住她:“别管他们,小孩子么,也就自在这几年,且随他们去,又不是什么坏规矩的事情。”

傅氏微微一笑便让在一旁。黄氏不是长媳,无需端着架子,何况她本身也要稍活泼些,便轻轻捏捏许樱哥的小翘下巴,笑道:“我们娴卉平日一个人在屋里我就嫌她太过安静了,有二妹妹在才见她活泼些。”

又说道了几句,傅氏和黄氏都看出许樱哥有话要同姚氏说,便不顾孩子们的闹嚷将孩子们领了下去。

许樱哥方将梨哥要做衣裙的事说了一遍,道:“我没机会穿用了,有心想给三妹妹,却又担心二婶娘不要。放着怪可惜的,交由母亲处置,给用得着的人罢。”

姚氏看到这匹纱也有些怅然,这纱本是去年春天崔成特意为许樱哥寻的,光明正大地通过她送到了许樱哥手里。当时崔家已经入局,许扶本着不耐烦多占他家银钱上便宜的想法,还了一份极厚的礼,说只当是买的,便是后来退婚退定礼时,这匹纱也不曾一并退回。怅然归怅然,想想也不过是因果循环,这纱果然是当自家花钱买的,也用得。姚氏很快收了心思,道:“既是你的东西,便由你送去罢。你三妹妹的十三周岁生辰也快到了,我也要给她准备礼的。你二婶娘再讲究,也不至于不许我们给你三妹妹过生辰。”

许樱哥道:“家里长辈想来都要给三妹妹准备的,女儿不敢越过其他长辈们去。”有姚氏在,哪里轮得到她来做这种人情?再说万一冒氏和两个嫂嫂都只想送些小东西,这样一来倒叫她置旁人于何地?

姚氏立刻就明白过来:“也是,那就放下吧。我还没问你呢,都准备得如何了?你也要好好收拾收拾才是。”

许樱哥笑得欢快:“大姐姐给了一套衣裙,衣料做工都是极佳的,还有早前娘给做的新衣还不曾穿过,这两天丫头们也在裁制新衣,一日换四套都行!”

姚氏见她笑得欢实,倒是喜欢她这个想得开的性子,便随口道:“你哥哥他们下午就回来了。”

许樱哥松了口气。虽不是最终结果,但总算是告一段落,只要许执、赵璀不用与那太岁在一处,能回自家,便意味着安全了几分,少了几分再生事端的可能性。

第21章 母子(一)

傍晚时分,一行车马慢吞吞地踏着斜阳进入上京,路上行人先是看到一群彪悍的穿甲卫士,再看到居中打头那辆马车上有康王府的印记,便都悄没声息地让了开去,留出宽宽一条路来,以免挡了贵人的道。

许执和赵璀沉默地骑马跟在一旁,脸色虽不至于不好看,却也绝对不好看。康王四子张仪端弯着一双笑眼打马过来,双手抱拳虚虚一拱:“许司业,赵副端,就送到此吧。”

许执和赵璀还礼,都看向张仪正的马车,犹豫着是否要同他告别。张仪端猜他二人是恐被张仪正当众落面子,便做了好人:“我三哥适才睡着了。”

许执和赵璀乐得避开那太岁,便告辞离去,不知不觉中对张仪端的语气也亲近了一二分。

张仪端目送他二人离去,拨马回到张仪正的马车前,俯身掀起帘子笑道:“三哥,你不怪弟弟我自作主张罢?”

张仪正轻衣缓袍,舒适地歪靠在宝蓝织锦靠枕上,身下垫着厚厚的锦缎绣褥,手里还拿了一颗早上的鲜红樱桃,闻言懒洋洋地扫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怪你作甚,你们总都是为了我好,为了康王府好罢。”

他如此直白,倒令得张仪端满口劝说解释的话一句都说不出来,于是讪讪一笑,道:“三哥,来日方长,全不必与这些酸儒争一时之长短。”

张仪正如琉璃般的眸子静静地瞥了他一眼,又静静地转了回去,落在指尖那粒嫣红如珊瑚,晶莹如玛瑙的樱桃上,看得十二分的认真,并无半点多余的情绪并一个多余的字。

不过是投了个好胎而已!张仪端心里暗生恼意,却也奈何他不得。晚风吹起车窗上的纱帘,一缕日光投射在张仪正指尖那粒樱桃上,照得那樱桃更是晶莹嫣红了几分,好不爱人。张仪端默默看在眼里,再看看张仪正的表情,眼里露出几分兴味来,微笑着轻轻放了帘子,回身命令众人:“回府。车马稳些慢些,休要惊了行人。”

张仪正两根指尖缓缓用力,那粒嫣红晶莹的樱桃被他捏得变了形,嫩薄的果皮须臾裂了开来,好似立即便要血肉模糊。他却突然住了手,慢慢将那粒樱桃喂入口中,上牙磨着下牙,连着果核一起用力咽了下去。

康王府位于宫城西面的长康坊,与另几家王府、公主府一样的是依托前朝皇亲王族的宅邸依制修缮扩建而成,富丽堂皇还兼着雅致幽静。除去康王居所外便以康王妃熊氏所居的宣乐堂最为精致,乃是出自名家之手,移步易景,光是立在窗前便可赏遍一年四季之景。

康王妃四十多岁的人了,生得白净雍容,眉目温善,平日也是温厚之人,时常带笑,便是对下人也没高声的时候。但此时她那张脸上却丝毫不见喜意,只管病怏怏地斜斜靠在檀木榻上,看着梁上垂下来的茉莉香球发怔。

三十多岁,美艳依旧的侧妃宣氏斜坐一旁,软声软气地宽慰她:“王妃不必忧愁,想是这其中有什么误会。不然大家伙都看着的,三爷这半年来可是换了个人似的,他可不是不明白的人……”

康王妃不耐烦听,面上却不显,只淡淡地道:“不拘有无误会,总是他不对。”不等宣氏开口,又吩咐一旁的大丫头秋璇:“秋璇你去看看,怎地人还没到?”

宣侧妃便识相地住了口,垂眸把玩手腕上的玉镯。

须臾,秋璇进来禀告:“禀王妃,三爷并四爷立刻就往这里来了。”说话间,便听到脚步声并问安声在廊下响起,康王妃立时翻了个身,背面向里。

进门来的张仪正并张仪端一看这模样,就知道康王妃这是发作了。张仪端正要开口给嫡母问安交差,就见他生母宣侧妃站起身来朝他使了个眼色,于是垂下眼低声道:“想来母妃怕吵,儿子就不在跟前相扰了。”又十分尽责地叮嘱张仪正:“三哥,母妃就交给你啦。”

张仪正心不在焉地胡乱点了点头。

康王妃总是疼儿子的,再生气也不过是小惩,可怕的是王爷那里,脱不掉一顿鞭子。宣侧妃幸灾乐祸地看着张仪正那张被打成五彩的猪头脸,温柔可亲地道:“三爷不要意气,好生认个错,王妃可算是为您操了不少心。”言罢拉着亲生儿子走了出去,不掺和这事。

待得屋里没了外人,只余下康王妃的心腹曲嬷嬷一人,张仪正这才走到康王妃榻前跪下,沙哑着嗓子低声道:“儿子不孝,又给母亲添乱了。”

康王妃不理,只作不曾听到。

张仪正又重复了一遍,见她还是不理,便呆呆地跪着不动,亦不再言语。

康王妃等了一回不见他有动静,忍不住伤心地抽泣起来:“从小我便把你放在心尖上疼,可你近二十岁的人了,却一事无成,整日胡混,去年我本来当你死了的,虽然比割了我的心肝还要让人疼些,但命运如此,不得不受着。可你又活了过来,还收敛了从前的狂态,我只当上天垂怜,把我的儿子又还了我,一心想着你能从此改邪归正,好好做个人。不说给你父兄多大的助力,不要给他们添乱也是好的。可是你,悄没声息就跑了出去,还做下这等丑事……这是嫌我和你父王的脸面丢得不够么?嫌你父兄的处境还不够艰难?”说到后头已然是哽咽不能语。

张仪正抬眼看去,但见她的肩膀一抖一抖的,哭声虽低不可闻,却是真正伤心。他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突然间使劲往地上磕了个响头,低声道:“娘,儿子以后再不犯浑了。”

康王妃并不肯信他:“这话我听过无数次了。再不信你。”

屋子里的气氛沉寂下来,张仪正半垂着头,目视着膝前厚重柔软的蜀锦地毯上的精致花纹,抿紧了唇,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康王妃听不到他进一步的表示,不由也怒了。还有理了?再不能惯下去的,不然可要翻天了,迟早有一日他会把小命给送了,还要拖累家里其他人。于是冷哼了一声,也不回头,冷冷地道:“不是我羞臊你,你且看看你四弟,比你小的,可是已经给你父王办了好几件重要的差事了。你呢,我想替你说门正经好亲人家都嫌弃!”

张仪正还是垂眸一言不发,那脖子眼看着却梗了起来。

曲嬷嬷一看这不是事儿,便使劲给张仪正使眼色,劝道:“三爷,您不打招呼就出了府,王妃和王爷为你焦急伤心得整夜没睡。王妃这还吃着药呢,快服个软,休要伤了王妃的心。”

张仪正便抬起头来看着曲嬷嬷。曲嬷嬷知趣地轻轻拍了拍头,自言自语道:“嗳,还给王妃炖着汤的。”言罢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张仪正膝行至康王妃榻前,犹豫着,别扭地慢慢将头抵在康王妃身上,低声道:“娘亲……孩儿错了,日后再不会如此了。”说着却忍不住赤红了双眼,几滴豆大的泪“吧嗒”落下来,将康王妃身上那件雪青色的罗衣晕湿了一大片。

康王妃惊觉不对,慢慢侧头回身,细看之下不由大吃一惊。幼子脸上五彩缤纷或是肿胀她都有心理准备,但那悲伤绝望、似是忧愤委屈到了极点的神色却是她从未看到过的,那泪水更是很多年不曾见他流过了。如此的亲近依赖之态,更是自他去岁秋天病好以后再不见的,于是一颗慈母心顷刻化作一摊春水,喊着张仪正的小名道:“三儿,你这是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说给我听。”

张仪正只管将头埋在她怀里,一动不动,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