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智斗勇了这半日,康王妃身心俱疲,眼看着许家人哭天抹泪顷刻间便走得干干净净,顺理成章地把自己一群人晾在了这里,便晓得这事儿也就这样子了,见好就收对大家都好,遂顺着孙氏递过来的梯子往下走,留下了满屋珍贵的药材补品,带走了长媳与张仪正。

此役,没有胜利者。

姚氏听说瘟神走了,当即起身和两个女儿一起在菩萨面前拜了又拜,然后把许樱哥叫到面前:“你真动了去家庙清修的念头?”

许樱哥笑笑,道:“娘亲使苏嬷嬷来叫女儿之前,女儿正坐在窗前绣枕套。”

苏嬷嬷忙道:“二娘子绣的鸳鸯就和她画的画儿一样的鲜活。”

若非是招惹上张仪正这丧门星,樱哥现下本该亲事已定,安安心心坐在家中绣嫁妆备嫁才是。姚氏又难过又好笑,心倒是稳稳放了下来,斟酌再三,低声道:“你父亲说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今日不知明日之事,只需静待机会即可。但你可仔细了,我有话要交代你,第一,与赵家不要再有任何往来了,便是赵窈娘也不要再往来;第二,你称病吧,待过了这个关口又再谋其他。”

许樱哥自是点头应下,转身把许杏哥赶回了婆家,回房关了门躺着生起了病。孙氏做主,安排许徕高调去请太医。

三房所居的院子里。鸣鹿跪在地上用银剪小心翼翼替冒氏修整她那被生生啃坏了的指甲,鸣鹤则在一旁小声回禀外头的情形,但如今姚氏与傅氏治家甚严,鸣鹤再多的也打听不出来,只能说些表面上的事情。

但也不用说得太仔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冒氏也能猜出个十之八九,不由微微冷笑:“学士府好大的体面呀,竟能让一位皇孙在门外负荆请罪,长跪不起。又能得亲王、王妃、世子妃几次三番亲自上门赔礼道歉求亲,真是这上京城中头一份。”丑事是包不住的,难道以为瞒着她把她提前打发回家就能瞒得住一辈子?这下可好,丑都丢到家门前来了,上京城的人不出半日就会全晓得。

恰逢许徕过来吩咐冒氏去照顾姚氏与许樱哥,听着这话不对味儿,便冷声道:“不是学士府体面大,他跪的本是康王。他们赔罪求亲更是理所应当,难道我们还该感到不胜荣幸才对?”这事儿是康王的主张,张仪正能在那府门前跪着,除了是因为害怕康王又能为什么?康王虽是想图名谋利,确也说明很看重兄长,但话却不可说明了。

想到孙氏便可与姚氏一道见客应对康王妃等人,自己却被人隔在这角落里,什么事儿都要瞒着藏着掖着冷着,便是自己的丈夫也不与自己一条心,开口便是质问讥讽,冒氏心头火起,冷幽幽地道:“妾身是头发长见识短,三爷倒是懂,就是没什么用。”

“你……”许徕愤然起身,却不屑与她争辩,拂袖离去。

冒氏冷笑一声,垂下眼帘咬紧了唇,暗道那贱男果然说得出做得出,竟叫他用这种不要脸的赖皮法子缠上了许樱哥。这时候许家倒是端着架子不应,难保过后上头一张金口便成了,鸠占鹊巢还要变凤凰,叫人好不甘心!遂厉声道:“云霞呢?这早晚了怎还不见她?”

第89章 秘辛

冒氏话音未落,就听帘外有人急急忙忙地道:“来了的,夫人,奴婢来了的。”接着门帘被掀起,一个年约十七八,皮肤微黑,细长眉眼,嘴唇微厚的女孩子捧着一叠花样子进来。边行礼边小心翼翼地解释:“这些花样子前些日子被人借去了,奴婢的娘才去讨要回来,是以奴婢来得慢了些。”

见冒氏冷着脸不语,鸣鹿只管朝她使眼色,云霞便陪着笑讨好地一一在桌上铺开给冒氏看,建言道:“夫人那抹胸是翠绿的底儿,配这花开并蒂或是那五彩鸢尾的花色都不错。”

冒氏沉默地将一叠花样子从头看到尾,并不表态。云霞想着她只怕要发作自己,正在担心间,就见冒氏收了脸上的厉色,和和气气地道:“我记得你老娘从小就是在府里长大的吧?”

云霞松了口气,带了几分骄傲道:“是,婢子一家人几代都是府里的,从老老太爷那时候就在了。”只可惜后头她老娘犯了大错,被停了差事,连带着她也跟着倒霉,被分到了冒氏这里当差,不是不勤奋,不是不能干,却只能做个二等丫头就再也上不去。

冒氏笑道:“我记得,简三嫂子还曾经伺候过老夫人,后来被老夫人赏给了……”她佯作想不起来,扶着额头作冥思苦想状:“赏给了……大夫人并一直陪在大夫人身边?这些年风风雨雨的过来,正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云霞连忙纠正:“不是,是赏给了已经过世的姑夫人。”说到这里,她便不想多说了。只因这位已过世的姑夫人不但是许衡兄弟唯一一个姐妹,更是这家里轻易不能提的一个人。

传说中,这位姑夫人长得温柔娴淑,美丽动人,饱览群书,富有文采,声名动京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貌双全的女子,可惜红颜薄命,时运不济,在乱世中被贼兵掳走,与家人失散。多年后许衡找到她,她已是病入膏肓,却坚决不肯回府拖累兄侄。许衡无奈,只好在外头给她买了个小院子,请名医延治,但这位姑夫人已是油尽灯枯,不过半月时光便悄没声息地死在了一个春雨绵绵的夜里。

从此后,许府等闲不会提起她来,只有在逢年过节祭祀时,许家的子侄们才会默默地在她灵前磕上几个头,烧些香烛纸钱,许衡会哭着浇上一壶好酒。便是冒氏,进门后也曾在这位未见过面的大姑姐灵前上过香,敬过酒,更是看着许择磕过头。她本是个好奇的性子,哪能不打听这位姑夫人的事情?只是人人都不太愿意提起来,便是许徕对着她也是语焉不详。可见这位姑夫人身上实有见不得光的事情发生,想想也是,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被乱兵贼子给掳了去,还能得什么好?

“是这样啊,那是我记错了。”冒氏看出云霞的犹豫和害怕,也就不再追问,转而道:“我听说你娘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秋天我母亲要过寿,我得给她老人家做身衣裳,但我手脚不灵,你且去把她叫来,让她替我做这件衣裳。只要做得好,日后不免多劳动她,工钱也不会少她的。”

能多这样一份工钱补贴家务那是好事,云霞喜不自禁,忙应了:“奴婢这就使人家去同我娘说。夫人什么时候有空呢?”

冒氏道:“择日不如撞日,你这便去把她给我请过来。”

许府凡是成了家的下人都是住在学士府后街,学士府后头就有一道角门直接通向后街,传递消息叫人都非常快,故而云霞的老娘简三家的很快就收拾妥当到了冒氏面前。

冒氏待她很是和气,先让丫头们上了茶水果子,使人取了一匹织金寿字不到头的暗红色锦缎,把继母的尺寸给了简三家的,打发走鸣鹿等人,三言两语便引着简三家的说起了从前,并表示十分同情:“简三嫂子,我看你也是个能干人,且年纪轻着呢,怎地就不来府里做活了?听云霞说你们家孩子还多,过得不容易吧?”

简三家的一提起这事儿就是满肚子心酸事,推脱再三推不掉,只得叹息道:“三夫人,不是老奴偷懒,实是做了错事儿。”

冒氏不信:“我看云霞就是个老实孩子,你也生就的一副老实相,能犯什么错儿?你要是不好,当初老太太会使你去伺候姑夫人?按说,便是看在姑夫人的面上也该给你留几分余地才是。便是云霞,在我这里做个二等丫头我也觉着委屈了她,想着等明年一定要给她配门好亲事。”

钱财动人心,何况是女儿的终身大事。简三家的忍了又忍,红了眼圈轻声道:“老奴就是对不起姑夫人。这些年老爷夫人宽厚不与老奴计较,老奴却是没脸在主子们面前晃。”

这是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许衡与姚氏都不耐烦看到她,所以才夺了她的差事。冒氏心知肚明,也不戳穿她,只做了万分惊异的模样道:“不是说姑夫人是病死在外头的么?那时候你不是在府里的?又怎会对不起她?”

简三家的只是摇头不肯说。

冒氏问不出来,只好退而求其次:“算来姑夫人已是没了十余年吧?夫家怎不见有人上门?”

简三家的明明白白地道:“是在天福一年的春天没的。姑夫人的夫家早在乱兵中死绝了,哪里能有人来?”

什么夫家,野男人倒是不知凡几。许樱哥这个因病一直养在乡下的二娘子就是在天福一年的夏天被接回来的。冒氏默默计算着时间,道:“这么多年过去,你再有什么错也该被淡忘了。你放心,待我替你在大夫人面前求情。”

简三家的不见欣喜,只见慌张:“老奴谢过三夫人的菩萨心肠,但老奴没这个福气,还是罢了。”

冒氏又假意说了几句,见简三家的神色都变了才放过了她,道:“听说这位姑夫人当年才貌双绝,名满上京,叫我好生倾慕。只是伊人已逝,不得一睹她的风采。咱们家的这些姑娘们都是一等一的样貌,不知道谁更长得像她们姑母呢?”

简三家的想了许久,方道:“要说这个,还是二娘子如今的风貌才气颇有几分类似姑夫人,性情还是三娘子要似些。”

冒氏越发来了精神:“二娘子长得最像吧?那的确是大美人了。不知当初姑夫人……”她想问那死去的姑夫人是否留得有骨血,简三家的却是什么都不肯说了,只推不知。

冒氏无奈,只好重赏了简三家的,吩咐道:“我就是那日五爷指着姑夫人的牌位问起我来,我竟是不知怎么回答,所以多了几句嘴。既然家里人都不喜欢提起,三嫂子就不要多嘴了。”

简三家的哪里有不肯答应的?自是好生应了不提。

苏嬷嬷送走郭太医,折身回去交差,行到僻静处,便见夹道内侧的花木下侧身站着个婆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待认出来,便淡淡地道:“是你。”

简三家的左右看看,快步上前低声道:“好姐姐,我有要事禀告夫人。”

姚氏面无表情地看着垂手肃立在下手的简三家的,淡淡地道:“依你所见,三夫人如何会突然问起姑夫人来呢?”

简三家的本是尽自己的本分,哪里又愿意多生事端?便陪着笑低声道:“兴许是三夫人闲了,好奇。老奴只是记着当初老爷和夫人曾吩咐过,谁要是追根究底此事,便来禀告。”

姚氏挑起眉头冷笑道:“说得对,她就是闲得吃饱了撑的。”娶冒氏进门,是她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误,当真搅得家宅不宁,但此刻要退货却还不那么容易。转念一想,既然冒氏已对许樱哥的身世生疑,弗如借机引着她往那个方向去想,总比许樱哥兄妹那越发见不得人的身份被人深挖了又深挖的好,便轻轻叹息一声,软了声气道:“你做得很好。”

简三家的因着一个不小心便被冷落这多年,此时乍然得了主母这一声夸赞,喜得什么似的,立即就猛表忠心:“这是做奴婢的本分……”

姚氏静静听她说完,温和地道:“都说娶妻娶贤,你女儿在三夫人房中伺候多年,想必该知道的都知道。三夫人日常不是打狗骂鸡,便要徒生事端,她若是真好奇,便可直接问到我面前,一家人没什么好瞒的,说来不过是姑夫人命苦可怜。可她如此鬼祟行事,便是无事生非了!想我许氏诗书传家,最重规矩名声,岂能由着这无知妇人胡来?”

简三家的心里“突”地一下,抬起头来看着姚氏道:“多年前奴婢本该给姑夫人偿命,但老爷夫人不但容奴婢活下来,还不曾薄待折磨。奴婢每每想起此事总是愧疚不已,常常想着,若有机会能让奴婢将功折罪,那奴婢死也值了。”

“你的忠心我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一直留你女儿在内院当差。”姚氏很满意地朝一旁伺立的绿翡使了个眼色。绿翡立即含笑把简三家的引出去:“妈妈难得来,正好指点一下我的针线。”待得绿翡等人出去,姚氏便收了脸上的笑容,沉声问苏嬷嬷:“贱人无事生非,我待打老鼠,又恐弄翻了玉瓶儿,你怎么看?”

第90章 晦日

苏嬷嬷作为当年这些事情的经手人和见证人之一,焉能不知姚氏是打个什么主意?便道:“三夫人早前几番刺探五爷之事,想必也是看出五爷和二娘子长得极像,且五爷也是在次年春天去的常福街。会不会……”许扶在天福二年的春天被过继给常福街的许彻家并不是什么秘密,两个孩子出现在人前的时间虽被许衡有意错开了,当年知晓此事的人已被发落得七七八八,但只要有心,手腕够强,也不是不可以被查探到蛛丝马迹。

姚氏镇定地道:“绛州老家如今是晋王的地盘,可没那么好查。她不是自诩聪明能干却明珠蒙尘么?旁人说的她又如何轻易肯信?且让她自己慢慢去想去推,这样她才当真。”恨恨地冷笑了一声,道:“我只不知,究竟是她自己要和我们过不去,想拿捏住我和老爷,还是有人在后头挑唆,居心不良。也罢!既然躲不过去,我们便顺水推舟。”

可以引着冒氏把许扶兄妹俩当成死去的姑夫人留下的骨血,让她以为许家因这俩孩子生父不详,将来不会有什么好前途,所以才用这样的方法给两个孩子谋前程。但又不能一下子都抛出来,而是要一步一步的来,先是许樱哥,等到冒氏又去追查许扶了,才又给她露个边角,引着她自己去查,自己去信。然后才好去追探她身后究竟有没有人。

苏嬷嬷在姚氏身边多年,乱世与太平都经过,穷日子富日子也都过了,见多识广,自有其手段。当即出了正堂,与简三家的密谈许久,又是吓唬警告,又是称赞许诺,最后再给了些关键的技术性指点,如此这般地教了一遍。悄悄送走简三家的后,又着人把冒氏的举止盯了个严严实实。

六月二十九,晦日。

已将傍晚,风吹过窗前的桂花树,桂花树上稀稀拉拉地结了几串花苞,被风一吹,那清香便幽幽地散发开去,沁人心脾。许樱哥端坐在窗前,专心致志地将特别烧制的细炭条在纸上描了又描,改了又改,就连许杏哥从外间进来都不知道。

许杏哥止住要出声提醒的紫霭,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只见许樱哥画的是一组图案,花纹别致复杂,有龙有凤,又有牡丹莲花,祥云瑞草点缀其间,难得层次分明,繁而不杂,当真是富丽堂皇,贵气十足,忍不住道:“你又要做什么?”

许樱哥太过专心,居然没反应。许杏哥忍不住戳了戳她:“在干什么?呆头呆脑的。”

“养病之人,闲来无事,给自己找点乐子,顺便赚点小钱花用。”许樱哥这才放了炭条笑道:“姐姐才回家不久,怎地又回来了?”

许杏哥接过紫霭奉上的茶,叹道:“能如何?又当说客来了。做亲戚的总觉着以和为贵才好。”

许樱哥晓得她此行不过是借机回家耍一趟,偷偷懒,便笑着打趣道:“他们总是好心,何况亲家夫人和玉玉也算厚道了,姐姐是有福之人。”

许杏哥懒洋洋地搧了搧手中纨扇,道:“这康王妃刚走,咱家就病倒了两个,至今也还没痊愈。朝堂上康王被斥,罚了一年的俸银,张仪正降为县公并被赶到邢州去办差,爹爹偏还得了一对御赐的金筷子,又被夸为忠君爱国。现下说什么的都有,向着我们的可不少,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他们当然要我来劝你们早些好起来。”又把自己从武夫人那里知道的关于王六娘那事拣着不甚紧要的地方略说了一说,道:“所谓的旧疾,便是如此了,与父母亲、你我猜测的差不离。”倘若那最后受害的不是她妹子,她也要赞张仪正一声好定力。

她便算是倒霉催的,王六娘更是躺着也中枪,所谓炮灰的由来便是如此了。许樱哥听说张仪正被遣走,先是有些开心,接着又皱了眉头:“何故这里头就没其他家的事儿?只是我们俩家?”例如贺王府?

许杏哥摊摊手,叹道:“谁知道呢?王六娘的事情一击不中之后,大家都不想扯出萝卜带出泥,所以齐齐吞了抹掉。现下倒是我们俩家站在风口浪尖上了。”

许樱哥想了片刻,眼睛亮了起来:“我记得前朝武宗皇帝曾赐大臣金筷子,褒奖其刚直。如今爹爹在这当口得了一双金筷子,是不是说,我们家拒亲,那位很满意?”只要上头那位不满意这桩亲事,那是不是说,假以时日,风平浪静之后,她最少是可以远嫁别处去过小日子的?以许衡的能力名望,许扶之小心谨慎,她应当也还可以嫁个人品不错的殷实富足之家。

许杏哥有些同情地看着她,轻声道:“应当是。”

许衡曾暗里和许执分析过,认为圣上现今处在一种十分矛盾阴暗的心情中。张氏之所以能造反成功,成功夺了大裕的天下,来源于除了今上本身厉害以外,还有一群厉害的儿子,个个武力值超群,都是带兵打仗的好苗子,就没一个怂包。早年父子一条心,儿子是财富是实力,越多越好,攻城略地越凶越好,自己生的不够多还要再收几个勇猛能干的做义子。但得到天下后,厉害能干的儿子多了就不是福气了。

立长,长子郴王生母出身低微卑贱到上不了台面,且年长势大劳苦功高还刻薄歹毒,不但当父亲的素来不喜,暗中猜忌防备许久,下面的弟弟们更是不服;立嫡,嫡子只一个,势单力薄,生出来的时候前面的哥哥们已能上战场杀敌了,凭什么他们要辛苦打天下给这么个半途插进来,身份地位凭空就比他们高一截的人呀?既然没死在战场上,不是也该有机会分一杯羹才是?而后头生出来的庶子们也赶上了好时候,他们有个造反成功的典范老爹,英雄不论出身,只要有本事就能出头,于是都奋勇拼杀在第一线上挣军功,挣资历,拉人马,觉得自己才是天命所归的那一个。

幸亏朱后会教,康王这个嫡子既不是最出挑的找风摧残的那棵树,却也不是拖后腿垫底被人瞧不起可以随便踩的软蛋,最乖巧,最纯善,最孝顺,最友爱,最谦让的总是他。渐渐的他也就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实力,踏实稳重地走到今日,名声、地位、实力,一切都很好,深得帝心。如果一切按部就班的来,似乎最后康王总能胜出,但是关键时刻郴王反了。

于是今上突然间发现自己老了,有些衰弱,力不从心,而儿子们则正当壮年,野心勃勃,全都虎视眈眈地觊觎着他的位子,盼着他早死,好享受这花花江山,真是不可忍耐!既然看谁都不顺眼不放心,那就再看看再等等吧,吊根肉骨头在那里,等你们自己撕咬去。抢的时候还要注意风度招式速度,得让他看得顺眼舒心,不然便是自寻死路,天不灭你,老子来灭你!

在这种情形下,曾经已然隐隐胜出的嫡脉康王府也受了牵连,康王身后有第一贤能的朱后撑着,品行无差,又有梁王府嫡长女做世子妃,父子又都手掌军权且能干,今上犹不服老,怎能容许康王的势力再往军中延伸?是以山野小户人家的女儿王氏能凭着父亲的恩德顺利成为康王府的二奶奶;所以冯家多方筹谋许久,冯宝儿的婚事却仍然只能是反复蹉跎;所以前来联谊的王六娘只能嫁入貌似中立,只知孝顺父皇母后的长乐公主府中。

许杏哥想起丈夫昨夜同自己说的那句话:“如今建朝已逾十年,得讲究门楣般配了,总不能皇子皇孙的正妻还不如臣下之妻出身高贵,那岂不是乱了尊卑?康王府中有个王氏就够了。小三儿自小便得宠于帝后跟前,自不能随意找个小门小户了事。大学士府门第声望都有,原本这门亲事帝后都该是满意的,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应当是圣上给,他们才能要,而非是这样谋算着强要,所以岳父大人此举深得圣心,堪当刚直二字。”

也就是说,这桩亲事只是因为张仪正的“造成事实”引起了圣上的不快,连带着生了康王的气,可不是真的不乐意许樱哥嫁入康王府。除非是康王府自己改变主意,不然等到那位贤后出手,必是一击而中,许樱哥是逃不掉的。许杏哥想到此,由不得苦笑着摸了摸许樱哥柔软的鬓发,安慰加祝福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无论如何,他被送走总是好事。”

许樱哥盯着许杏哥的眼睛看了片刻,赞同地笑了起来:“那是。”待送走许杏哥后,许樱哥疲惫地在窗前坐下来,撑着下颌看着窗外渐渐暗黑下来的天际,沉重地吐出了一口气。许久,她轻轻笑了起来,今日不知明日事,既然那么多人盯着那太岁,也许明天那太岁就死了呢?

夜深,空中无月,上京城沉浸在一片阴暗之中。和合楼后院厢房里一盏冷灯如豆,把隔桌相对的两个年轻男子的脸照得一片惨绿。

许扶慢条斯理地搓着手里那粒花生,瘦削清秀的脸上面无表情。赵璀猛地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轻声道:“他后日出京,身边侍卫一共五十人。”

许扶警觉地看了他一眼:“你要如何?”

第91章 多情

他能如何?之前本以为必杀的陷阱,倒过来却害了樱哥。虽后悔莫及,却再不能回头,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康王府与公主府这些天一直暗里紧锣密鼓地追查那件事,明里暗里死了多少人,虽有贺王府挡在前头,不见得就会泄露出他来,但祸根一日不除,他便睡不安稳,只有张仪正死才能让他踏实。且,如若有朝一日许扶知晓此事,他又当如何?赵璀握着酒杯的手骤然收紧,沉默地看了许扶很久,方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樱哥为我竭尽全力,我焉能眼睁睁看着她落入火坑而不闻不问?”

许扶垂着的眼里闪过一道寒光,不置可否地道:“如今康王府该罚的都被罚了,大学士得了金筷一双,假以时日,总可以应付过去。只是樱哥要被耽误几年而已。”眼见着赵璀的眉头松了松,又重重道:“但只是,你与樱哥今生恐怕无缘了!”

赵璀猛地坐直,直视着许扶低声道:“五哥,我知你心疼樱哥,但你现如今还不明白她的心意么?”

许扶挑了挑眉:“如何?”

赵璀缓缓道:“那日在公主府中,我让窈娘与樱哥说,让她放宽心,她却害怕牵连我,让我忘了她,便是见了我也是不理。过后在那般威逼下,她也没答应康王府的亲事……”他满足地笑了笑,低声道:“她总是为了我着想,她一个弱女子既能做到这种地步,我又如何能辜负她?此生,我必竭尽所能,风光娶她进门,让她过上好日子,给她一世安稳。”

许扶的眉毛跳了跳,停下搓花生皮的动作,抬起头来不确定地把赵璀看了又看,缓缓道:“你真是这样想的?你没觉得她拖累了你?”

赵璀摇头,低声道:“本就是我求来的,又如何怪得了她?”想到许樱哥在公主府中那决绝的神情,又是心酸难过,又是感叹沮丧,却又隐隐有几分期待,外加几分不服。难道他还比不过那人么?当年在那种情形下,许樱哥尚且还记着要留那人一条命,更何况是自己?她必然也是为自己着想才如此决绝的,想到此,他便又坚定起来。

许扶目光闪烁,唇角慢慢翘起来,轻轻拍拍他的肩头,低声赞道:“好!有担当!我没看错你。”

赵璀得了这声赞扬,眼里顿时光华流转,继续说起前面的话题:“邢州说来不远不近,很容易就回来了,主事的是以老成能干周密闻名的郭侍郎,那混蛋只要老老实实跟着,轻轻松松就能捡个大功劳。圣意难测,到底是嫡脉一系,康王素有德行名声,又有贤后在宫中主持,浪子回头总是大家都喜欢看到的。樱哥还很危险。”

许扶沉默不语,只取出一把小巧玲珑却锋利无匹的匕首把那粒花生米切成了渣渣。

赵璀有些着急,试探着轻声道:“邢州离晋可不算远,听闻那边最近有些不太安稳,有饥民山匪作乱。”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小弟听说一个不得了的消息,说是晋王世子黄克敌最爱乔装潜行至我大华境内为乱,那邢州民乱与他有关也不定!黄克敌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智勇双全,勇猛不下当年的圣上,大华罕有人能匹敌。要是遇上那混蛋就好了!”

有风从窗棂缝隙里吹进来,吹得桌上的灯一阵乱晃,许扶也不去管它,抬起头来板着脸冷冷地道:“你好大的胆子!为着你一人的私欲,你便想把许氏一门尽都拖入到地狱中么?你这是为她好?害她还差不多吧!”

摇曳的灯光把许扶的脸照得半阴半暗,神色模糊不清,赵璀不知他究竟是个什么打算,急急辩争道:“我……”

“住口!”许扶冷冷地横了他一眼,声色俱厉:“我警告你,我兄妹受许氏一门大恩,至今未报,断然没有为一己之私将许氏一族尽数拉入泥沼的道理!快快打消念头,不然……”

许扶没有说下去,只因赵璀眼里已经含了泪,拽住了他的袖子急急告饶道:“那五哥告诉小弟该怎么办?难道要生生看着樱哥白白耽误了青春,耽误了一生?小弟焉能不知此中凶险?小弟难道就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难道就没有父母亲人的?可是别人已经把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如今已是要了我两次命,有朝一日他势大,哪里还有我的活路?”

许扶脸上的神色柔和了些许,正色道:“正因为你我都有家人族人,所以不能行此险招,否则一个不小心,便是血流成河,他日地下相逢,哪里又有面目去见父母亲人?我不同意你的想法,也不许你去做。”语重心长地扶着赵璀的肩头轻声道:“放手吧,你和她没缘。你还年轻,家世才貌俱佳,未必不能寻到一个比她更好的女子。”

赵璀心如刀割,厉声道:“那她怎么办?”

许扶静默片刻,轻声道:“我相信姨父。拖些日子,替她寻一门远些的亲事,慢慢访着,一年两年,两年三年,总能找到一个不嫌她的人。有许家护着,有我看着,她又是聪明人,总能把日子过得很好的。”言罢长叹一声,怜惜地看着赵璀道:“你们俩都是我的至亲至信之人,我总盼着你们都好才好。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不,他忍不了,安六爷也不会让他忍下去。一旦他止步不前,贺王府得不到想要的,他便将失去一切。倘若长乐公主和自来与他交好的肖令知晓那事,他,乃至赵家,还有活路可言么?许扶再精明能干,他也不能一辈子都跟随依附于许扶,他得靠自己去搏未来!赵璀的双手在袖中紧握成拳,不再试图说服许扶与他一路。

二人相对无言许久,赵璀扶着桌子慢慢起身,满脸疲累地沙哑着嗓子道:“夜深了,再晚就回不去了,我先走啦。”

许扶满腹心事:“我就不送你了,更深露重,小心些。”

赵璀点点头,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

许扶收了脸上的所有表情,将那柄又细又锋利的匕首放在灯上,将灯芯拨了又拨。灯火每每要灭之际,他便松开手,待到灯火旺盛起来,他便又去拨弄,如此反复再三,他方长长吐了口气,用力将匕首狠狠插入桌面。

赵璀出了和合楼,翻身上马向前,途经学士府,驻马打量了浸在如水夜色中的学士府许久,低声吩咐长随福安去安宁坊第十四街送了一个口信。

清晨,薄雾将上京城中的青石地板浸得微湿,道旁的青草尖上犹自挂着晶莹的露珠,几辆不起眼的青幄小车从学士府里驶出,向着城门处驶去。

许樱哥坐在车窗前隔着雨过天青的窗纱往外看。天还早,但因是夏日,所以街上行人已经不少,各色做买卖的正热火朝天地吆喝着,才从城外进来的商队正急急忙忙地往里赶,有睡眼惺忪的少妇站在街边买热水和馒头,为了一文钱两文钱和人娇声讨价还价着,也有贪睡不起的少儿被母亲提着耳朵拿着笤帚追着打。很热闹,生气勃勃,许樱哥的唇边不由露出一丝微笑。

梨哥将雪白细腻的小手掩着小嘴优雅地打了个呵欠,带了几分激动轻声道:“二姐姐,我听说这乡下的庄子真的很好玩。上次娴雅她们得的那笼小白兔就是那边送过来的。”

许樱哥笑道:“是,还有个鱼塘,里头鲫鱼胖鳖极多,咱们可以去钓了来吃。”

梨哥来了兴致:“你会钓?”

许樱哥带了几分得意卖弄道:“当然会的。我呀,便是没有鱼竿,给我一根渔线一颗针,我便能钓上鱼来。”她朝梨哥挤了挤眼睛:“想学?要交束修的。我也不要多的,听说你会做鞋了,先做双鞋来我穿穿。”

梨哥噘起小嘴,伸出白玉一般娇嫩的小手,撒娇道:“这样细嫩的一双手,二姐姐你怎忍心要它给你做鞋?”一边说,一边悄悄打量许樱哥的神情。这次许樱哥在公主府中的遭遇家里没有再瞒着她,阖家上下都知道许樱哥受了大罪。便是委屈,便是生病,在上头那位做出判决之后也不能继续委屈下去,所以在那太岁被贬去邢州后,许衡便安排姚氏带着女儿去乡下静养散心,避避风头。梨哥作为家中唯一一个与许樱哥差不多大小,素来感情又极好的女孩子,当然要陪着去,所以插科打诨,哄着许樱哥开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许樱哥注意到小女孩的小心讨好,心中有些感动,板了脸道:“你自己算算穿了我多少双鞋,吃了多少我做的东西?哼哼,如今你会做鞋了,我好不容易厚着脸皮问你要,你竟然推三阻四?”

梨哥假意推了几回,摊手笑道:“好罢,做就做吧,谁让我有这么厉害的姐姐?”却见许樱哥面上的笑意渐渐不见,只管盯着窗外看。

梨哥凑过去,但见不远处,赵家四公子赵璀拉马立在道旁,正痴痴地朝着这边看过来。晨风将他身上的素色袍子和腰间的丝绦吹得上下飞舞,他离马车明明很近,却又极远。

第92章 风雷

“赵四哥他……”梨哥才开口,就见许樱哥已经收回目光坐直了身子,微笑着说道:“如今赵许两家已断了往来,你若在外面遇到赵家人,无论是赵四公子还是赵窈娘,都不用打招呼了。可记住了?”

这么多年的情分就这样算了么?梨哥心中有无数疑问和遗憾:“那要是他们和我打招呼怎么办?”

许樱哥笑笑:“敷衍过去即可。”这种事情总是当断则断的好,既然她与赵璀再无可能,便要趁早打消赵璀的心思才好。

马车继续前行,毫不停留地从赵璀身旁驶过,梨哥看了看许樱哥的脸色,没有再多问。

许家的庄子离京较远,马车整整行了大半日功夫才到,早有庄头领着管事候在门前等着,前呼后拥地把姚氏一行人送入主屋。落座后,姚氏象征性地问了庄头几句庶务,便起身入内梳洗。才匀过脸,奉命来打前站的苏嬷嬷便从外头走进来,接过绿翡手里的篦子给姚氏抿发:“去看看三夫人、二娘子她们修整好了么?饭菜已备齐,立即就可开饭。”

绿翡领命出去,姚氏低声道:“都安排好了?”

苏嬷嬷镇定地道:“安排好了,不拘三夫人怎么问,怎么打听,也就是那么个结论。”冒氏在家明里暗里折腾了好些天,手上还欠缺若干人证物证,有些证据非得是来当年许樱哥养病的这个庄子才能探查到,姚氏与许衡商量后索性成全了她。

姚氏闭上眼睛:“这些日子虽不曾见她与何人往来,但还得越加小心谨慎才是。”

苏嬷嬷笑了起来:“夫人放心。她翻不出浪花来。”

过了约半盏茶功夫,许樱哥含笑走了进来,姚氏招手叫她过去,语重心长地道:“这是你小时候养病呆过的庄子,你从3岁起,在这里一直住到6岁,可还记得?”

许樱哥一怔,心想自己去许府前不过是在这里住了两个月的光景,见过的人少之又少,姚氏和苏嬷嬷又不是不知道,怎地这时候突然说起这个来?可也知道姚氏不是啰嗦之人,便把多年前就背得滚瓜烂熟的那一套说出来:“自是记得的,我还记得乳娘就埋在后山上呢,我正想明日去看看。”

姚氏点点头:“很好,她虽是仆,但好歹照顾了你那么多年,又是因照料你才染病死的,她没有后人,你给她烧些纸钱香烛也是该的。我已让苏嬷嬷替你准备好了香烛纸钱,明日便让庄头陪你去。”边说边朝着窗户边看过去。

许樱哥顺着她的目光瞧过去,却什么都没看见。正在纳罕间,就听红玉在外间道:“三夫人来啦?饭菜都好了,夫人才使绿翡去催呢。”接着就听冒氏跟着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那笑声,竟然就在窗外。

许樱哥的心“突”地一跳,抬头看向姚氏,姚氏轻轻叹息了一声,朝她点了点头。难怪做得如此刻意……她还以为这次出行就真的是来散心休养的,谁想也是身负重任。许樱哥苦笑起来,眼看着笑嘻嘻走进来,眼神闪烁不定的冒氏,恨不得质问冒氏,她到底碍着冒氏什么了?怎地就如此容不下她?

冒氏面上含笑,心里暗自冷笑,姚氏这种刻意的提醒和安排也做得太拙劣了些,这许家二娘子可谓是孤煞星转世啊,六岁归府前身边伺候的所有人都死光光了。需知这世上之事,雁过留声,总有蛛丝马迹可循,掩盖得了一时,掩盖不了一世。

姚氏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冒氏的神态,暗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就凭你这点本事也敢在我面前翻筋斗?你还差得远呢。

众人各自肚肠,除了天真烂漫的梨哥和什么都不知道的许择外,其他人这顿饭都吃得味同嚼蜡。待得饭后众人散去,许樱哥回房坐了片刻才又折回姚氏房里,姚氏看见她也不惊奇,招手叫她坐下,沉声道:“想必你也看出来了,此行专为一件事而来,最近你三婶娘在打探你的出身来历,你自己警醒些,前些日子家里乱七八糟的,你的心情也不好,我就没和你说,现下一切安排妥当,你只管按着我说的做就是……”

次日,许樱哥按照姚氏的安排,上山给那位从未谋面,却担了虚名的乳母上坟,又同几个据说小时候伺候过她的媳妇子说笑了几句,各有赏赐关怀。冒氏冷眼旁观,过后便以各种理由去寻这些人说话解闷,姚氏先不管她,瞅准机会拿住冒氏的一点错处大发一顿脾气,寻了个由头要赶冒氏回去。本来众人以为冒氏怎么都会大闹一场,结果冒氏却只是坐着哭了一回,意思意思地略略反抗了一回便乖乖地领着许择回了上京。

冒氏去后不久,姚氏便跟着回了上京,换了孙氏前来领着两个女孩子住在农庄中静养。许樱哥每日伴同孙氏抄抄经书,与梨哥一起做做针线,偶尔指点一下梨哥画画,过上几日,再听听来送东西的许揭说说有关京中的各种八卦传闻,日子倒也过得安宁快乐。

八月初的天气,风云多变,前一刻还是阳光灿烂,下一刻便乌云滚滚,狂风四起,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乡下的庄子远远没有上京城里的大学士府那般讲究地铺满了漂亮整齐的青石板,而只是夯实了的黄泥地,雨水一激,难免成了黄汤汤的一片,叫人脚都下不去。

天色越来越昏暗,那雨却仍然没有停歇的意思,草草吃过晚饭后,孙氏便打发众人回房歇息。主屋的灯一灭,整个庄子便寂静下来,除了风声雨声雷声外什么都听不见。时辰尚早,许樱哥睡不着,歪在灯下看了一回书,睡意不但不曾上头反倒引起无数心事,索性披衣起身推窗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