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宣乐堂里,冯宝儿却又正倚坐在康王妃膝前,一边轻轻替康王妃敲着膝盖,一边含笑轻言细语地同康王妃说话。见许樱哥进去,也就停了话头,规规矩矩地站起身来同许樱哥行了一礼:“三嫂回来了。”

许樱哥还了一礼,接过青玉递上来的参含笑交给冯宝儿:“多谢四弟妹解了我三婶娘的燃眉之急,这枝参虽比不得你那枝,品相也算不错。适才使了丫头送过去,刘嬷嬷不敢收,可没有既让你出力又让你破费的道理。”

冯宝儿愣了楞,她没想到许樱哥会把这事儿当着康王妃的面说出来。需知,许家三房冒氏在众人眼里本是个什么都不是的小角色,从前姚氏还肯带她出门时众人多少还肯给她几分面子。但自阮珠娘出阁那日她当众给了许樱哥没脸,私底下就很被人诟病,但不管怎么说,她始终是许家三夫人,人人都知许徕身有残疾,是依附哥嫂过的日子。今日这冒氏独自在街上四处寻参,多少也会引起些诸如“妯娌不和,做嫂子的苛刻小兄弟媳妇,便是一枝参也舍不得”的闲话。一般人都是尽量掩盖,偏许樱哥就当着康王妃的面把这话扯开了说。

这女人又开始不要脸面了。冯宝儿暗自嘀咕了一声,堆满了笑容推辞道:“三嫂怎地这样客气?不过是一枝参而已,不值一提。快快收了,不然便是瞧不起我,难道我连一枝参也拿不出来?”

许樱哥似笑非笑地握紧了她的手,反问道:“我知道四弟妹大方,也不缺这枝参。可我难道又连一枝参也拿不出来?快快收了,不然便是瞧不起我。”

冯宝儿没话可说,便觑了眼康王妃,因见康王妃转开头自同曲嬷嬷说话,仿似全没看见眼前这一幕,只得堆了笑接过去:“三嫂太客气了。”

许樱哥寸步不让:“是四弟妹太客气了。”

冯宝儿微笑着道:“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适才我正同母妃讲,许三先生素有才名,四爷一心就想念着要拜许三先生做老师,所以巴不得有机会可以让三婶娘开心,好帮我们说说话,要是收了我们四爷就好了。”

这话冒氏倒提过,若真如此,这冯宝儿与张仪端还真是夫妻一心了,许樱哥腹诽两句,却也不当真,只随便将话虚掩了过去:“我三叔性子冷清安静,不好做人老师。”

康王妃冷眼旁观,看她妯娌二人你推我进地把这桩公案给暂时了断了,便挥手让她二人各回各房,始终不曾就冒氏这桩事情点评询问半句。

许樱哥回房不久,绿翡便来回话:“奶奶,秋蓉来回话。说是适才您让她去打听的,究竟是谁把三夫人来了的事儿禀告给王妃知晓的那件事已是问着了。”

许樱哥道:“她倒是快,让她进来。”

秋蓉着了件雪青色裙子配的象牙白短襦,梳着丫髻,低着头,微微俯着腰,碎步走将进来,先规规矩矩地给许樱哥行了礼,听到许樱哥让她起身回话方立到一旁道:“回奶奶的话,婢子适才依着奶奶的吩咐出去问过了,是这样的,四奶奶领了许三夫人在二门处下车,特意让二门处的詹妈妈等人给三夫人磕头见礼来着。随后便有人跑去同秋实说了这事儿,恰好王妃闲着,秋实遂将此事告知王妃,王妃这才让秋实过来相请。”

许樱哥顿时把脸往下一沉,到此她完全可以确定,冯宝儿开始给她找不自在了。冒氏便是她娘家的婶娘,也该受尊重,却决然不是王府二门处的管事婆子等应该磕头见礼的,冒氏受不起,她也受不起。冯宝儿面上是给冒氏尊重,实际却是让人鄙夷冒氏,也是给她找事结怨的意思。要不,这事儿怎会就捅到康王妃那里去了?多亏得是康王妃脑聪目明,心里多少对她有几分慈爱,不但见了冒氏,还给了没上门的许择见面礼,给足了脸面。不然她今日在可把脸都丢干净了。

许樱哥沉吟一回,问道:“那三夫人可给二门处的人赏钱了?”

秋蓉默了默,道:“这个婢子不知。但跟着三夫人来的随车婆子和车夫曾问人要过茶水喝。”

这便是不曾给了。许樱哥气得闭了眼,若冒氏给了见面礼,随车婆子和车夫哪里又用得着自己去要茶水喝?自然会有人将他们伺候得周周到到的。可也怪不得冒氏,冒氏本就是个手紧的,且的确也没什么钱,娘家人又是那般样,便是她要给赏钱只怕也只舍得给康王妃、世子妃等人身边的近人红人,哪里想得到给二门处的丫头婆子赏钱?可这些丫头婆子什么人没见过?能得她们磕头见礼的都不是一般人,也不是几文钱就可以打发了的。偏生最会捧高踩低的就是这一拨人,给的赏钱多便可以逢人把你夸上天去,得罪了便可明里暗里时不时地笑话你一回,把你说得比泥地里的蛤蟆还不如,又是二门处的,最容易和其他各府里的下人打交道传闲话。所以这事儿就是冯宝儿刻意在找茬。

秋蓉见她脸色难看,想了想,小心翼翼地道:“奶奶,这事儿要解决也不难。婢子有个远房嫂子就在二门处,奶奶若是信得过婢子,婢子明日便让她弄些酒食请那几个婆子吃喝上一顿也就是了。到时候让平嫂子过去坐一坐,敲打敲打,保证他们不敢再有二话说。”

这还是秋蓉第一次主动为她出主意,许樱哥有些诧异地看向秋蓉,见秋蓉只是垂了眼立在那里,面上并无多余的神情,整个一副你若信,我便去做,你若不信也无所谓的神情,反倒信了秋蓉。再想这事儿不发生也发生了,生气也没用,便干脆不气了,笑眯眯地同秋蓉道:“你辛苦了。这些日子你办差事极为得力,前些日子三爷回来也说是院子里整治得极规矩。我这里都是论功行赏,你想要什么赏赐?”

秋蓉这才抬眼看向她,轻声道:“奶奶,婢子不要赏赐。王妃当初让婢子到这里来,本是来伺候您的,为主子办差乃是本分,奶奶给婢子脸面,婢子便接着。”

许樱哥也不管她说的是真是假,点点头,命绿翡:“取钱给秋蓉,让她替我把这面子圆回来。”

绿翡便亲亲热热地领了秋蓉一道出去拿钱,青玉上前给许樱哥倒了杯茶水,低声道:“若非是奶奶多问一声,可是白吃了这个亏。”

许樱哥抿了抿唇,慢悠悠地道:“我本不想惹事,但她既不想闲着,我便不能闲着。总不能一直被动挨打,该出手时还得出手,不然不知还要生出多少事来。青玉,你立即亲自回侯府一趟,把今日的事情说给夫人听。”

青玉忙应了,迅速收拾完毕便出了门。许樱哥靠在竹椅上,沉下心来想,冯宝儿究竟是只想给她添不愉快呢,还是背里又隐藏着什么小动作?

须臾,绿翡回来,回禀道:“秋蓉已是去安排了。”

许樱哥道:“你觉着秋蓉这些日子如何?”

绿翡道:“稳重踏实不生事,做事儿也是尽心尽力,除去当差时便将自己关在房里,前些日子管教不听话的小丫头,很是得罪了些人,却也是不焦不躁的。婢子觉着,和雪耳是两路人。”

许樱哥道:“行了,她若是办好这桩差事,便试着让她再多管些事儿。你去把张平家的请进来,我有事要吩咐她。”

第219章 宣战

少一时,张平家的急匆匆地赶来,却已是听说了之前的事情,猜着许樱哥寻她来亦是为了此事,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道:“奶奶,婢子适才已与秋蓉协商好了,进来时也曾在二门处转了一圈,您放心,王妃的态度在那里,三爷也不是吃素的,您平日里也不曾得罪过谁,这事儿起不了风浪。”

许樱哥很满意,照旧请她坐了,笑道:“虽是如此,但我也不能让她们白白磕头不是?所以要烦劳平嫂子替我把她们好生招待好了,心气要顺,日后进进出出的,要问个什么也方便不是?”

“是这个理。奶奶仁慧,婢子定将她们给招呼好了。”张平家的也很喜欢许樱哥这种务实的态度,二门处的人细细说来不可谓不重要,什么人从那里进出都在她们的眼里,若是得她们相助便等同于多了一双眼睛。

许樱哥的重点却不在这里,抬眼瞧了瞧绿翡和紫霭,这二人便识趣地退了出去立在外头把门看住了。张平家的一看着阵势,晓得下面的话是要紧话,由不得就有些小紧张:“奶奶这是?”

许樱哥笑了笑,道:“今日之事,想来平嫂子都是清楚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我是想好好孝敬公婆,团结妯娌,安安心心同三爷过日子,但你看这事儿……”说到此处,不说了,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张平家的轻声道:“奶奶不要放在心上,兴许只是误会不晓事。”

许樱哥就道:“我倒宁愿是误会不晓事呢,可一连串来了这么几件事,要叫人气顺那可不容易。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不得不防。”

张平家的默了默,站将起来:“奶奶请吩咐。”

康王妃调教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许樱哥放了手里的茶盏,将身子往前轻轻一倾,压低了声音道:“我思来想去,想不出她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顶好就是有人看着些,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提前来知会一声,我也好做点准备,省得似这般被动。她院子里,可好插人进去?”

张平家的面上露出几分为难,许樱哥也不急,将身子收回去坐直了喝茶,静等张平家的回话。康王妃那是什么人,既然早就防着宣侧妃与张仪端的,怎可能放任不管?冯宝儿房里肯定早就安插了人进去,她透过张平家的插一脚,那也不算什么,左右她不打算瞒着康王妃,也瞒不过去。

张平家想了一回,小心翼翼地道:“奶奶,您也知道侧妃娘娘的性子,所以这事儿还当从长计议。容婢子下去好好谋划谋划再说,如何?”

许樱哥笑着应了:“那就烦劳平嫂子替我去心了。”

张平家的告辞出去,先在园子里处理了些琐事,便折身向着宣乐堂里去。康王妃听说她来了,立即就将她喊了进去,张平家的一五一十地将许樱哥吩咐的事情说了,康王妃半闭了眼睛道:“小孩子打架么,只要不出格便随她。”

张平家的如释重负,立即回去将话回了许樱哥,许樱哥见她须臾功夫便将事情安排妥当,更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晓得这事儿康王妃是默许了,便狠狠地夸赞了张平家的一回。又请张平家的陪着她饮茶吃果子,说些轻松的笑话,拉拉家常。

眼看着申时将至,王府里的男人们即将归家,张平家的便起身告辞。许樱哥这几日替了王氏的差使,要往厨房理事,也就不留张平家的,略略交代了绿翡等人几句便往厨房里去。

世子妃与王氏之前把规矩定得极好,厨房中不过是按着规矩来,凡事都有定例,该吃什么,要吃什么,全都有菜谱定在那里。各房各院主子要特例加菜的一般也早就使人去同厨房大管事说过了,许樱哥并不用多操心,她要做的无非就是听听是否有管事处置不下的事情需要处理,再看看食材是否都新鲜,接着管事递上来的菜谱加加减减便可。不过是取个厨房重地,敲打威慑的意思在里头。

少一时,厨房的事情处理妥当,她算着张仪正也该归家了,便起身回房,命人将张仪正的茶水,洗浴的热水,要换的家常衣物备齐。谁想康王等人依次归家却始终不见张仪正回来,正想叫人去打听,铃铛快步进来道:“奶奶,三爷身边伺候的小满过来回话,说是三爷今日午间便出城公干,要明日才能归家。”

许樱哥转过头懒洋洋地往榻上靠了:“那就都歇歇吧。”歇了一回,想起和合楼被烧毁,里面的首饰图纸想必也被烧得差不离,再猜着许扶此番搬出去,定要重开和合楼的,便又使人备了纸笔,静了心气,往窗前坐下绘图。

晚饭时分青玉方赶了回来,屏退众人后,低声回道:“奶奶,婢子把您的话全转给夫人了,夫人说,她知晓了,让您不必放在心上。又将这封信交给婢子,道是给您的。”

许樱哥见信封上连名字都没写,隐约猜着是许扶留的,抽出来瞧果然真是。许扶信中说的都是些让她不要担心,他已请了几个江湖上的朋友帮忙看家,且定会十分小心之类的话,临了又请她闲时帮忙绘制图纸,准备等事情稍微平息些便要重开和合楼。语气平静得很,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沮丧绝望之态,遂将信纸叠成方胜往袖中藏了,道:“可问清搬去了哪里?”

她与青玉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日常对话间丝毫不提及其他不该提的事,更不用多问多提便知对方指的是谁,问的什么事。青玉才见她问便立即报出个地址来:“在东面的新昌坊常胜街,外间是带铺面的门楼,里头是两进的院子,是五奶奶的堂兄帮着赁的。四爷帮着搬的家,陈设还好,也方便。还是请的王老太医看诊,每次都由府里的马车接送,这些都是说好了的。现下不独是五爷一家子搬了过去,便是从前住在铺子里的小迟师傅等人也是全数搬过去了,还算热闹。”

许樱哥沉沉叹了口气,默默盘算着自己过几天非得设法去看看许扶,与许扶好好说说日后该怎么安排。看许扶租赁的这新房,怕是想将新铺子与家都安置在一处以方便照顾,但她想来,这和合楼却是不能再似从前那般只是名义上依仗着学士府开办了,必须得另外寻个有力的护身符才是。这最好的护身符莫过于康王府,族兄族妹,一个负责打理,一个绘图设计,再有一个强横的张仪正,真正最好合作。虽则考虑到邹氏的想法,但该做的事情不能不做,她越是避嫌,似是越避不了嫌,弗如寻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日后也好正大光明的见面说话。

一弯新月挂上梢头,正是夜深人静之时。上京城东新昌坊的许扶新宅内,邹氏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作,心满意足地带着死里逃生的老家人,打着灯笼依次将新家查看了一遍,正要歇下,就听前院大门处传来一阵敲门声。

邹氏本是吓破了胆子的,由不得的就胆寒起来,不敢出声相问,只管看向老家人。老家人便颤颤巍巍地提了灯笼往外头去,直到瞧见许扶请来看家护院的两个彪形大汉长刀已然出鞘,小厮春分等人也全都起了身等在一旁,心中才觉着安定了许多。自走到门前低声问道:“谁呀?夜深了,主家已歇了,客人若无急事明早再来如何?”

却听那人低声道:“我是来探望你们五爷的。烦劳老伯去问问你们五爷,就说故人周满聪来访。这是我的名刺。”接着一张纸被人从门缝里头塞了进来,老家人拾了,示意周围众人不要走开,自己急急忙忙往里送去。

里间许扶已是听到响动披衣起身,接了名刺过去,一眼便看出这周满聪的字同赵璀的写得一模一样,便晓得门口立着的人是赵璀。一时拿不定主意该不该见,只将那名刺拿在手里反复揉捏。

邹氏忍不住劝道:“这深更半夜的探望病人可没见过,若不是什么要紧的,我亲自去回复他,让他明日再来如何?你的身子要紧。”

许扶摇摇头:“母亲且去歇下,不用操心。”言罢低声吩咐老家人:“让他进来。”

不多时,留了胡髭,穿了件青布袍子的赵璀被人领了进来,许扶头也不抬地朝老家人摆了摆手。老家人见他没让给客人倒茶,也不敢多问,只将门轻轻带上了,寻了个避风的角落静等吩咐。

“五哥的气色看起来好多了。”赵璀也不管许扶对他是副什么表情,自顾自地行了一礼,在许扶床前的凳子上坐了下来,自提了壶给自家倒了杯白水。

“你来干什么?”许扶虽在伤病之中,一双眼睛照旧如利剑一样冷厉:“可是来同我解释,我家何故会被火烧,你又何故会那般及时地出现?”

赵璀叹息了一声,抬起头来直直对上许扶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道:“五哥,小弟此番前来正是要同你说这事儿,另有一件大事想与你相商。”

第220章 代价

许扶冷笑一声:“说吧,我也正想听一听,你究竟能有什么大事要同我说,更想听听你是怎么活下来的,又是如何会回到上京城,突然间耳聪目明,晓得我家要出事,及时做了这救命的人。”

赵璀见他肯听,心中那点不安突然烟消云散。站起身来整整衣冠,对着许扶端端正正地拜了一拜,许扶冷眼相看,不避不让。赵璀拜毕,沉声道:“这一拜,拜谢五哥替我全了家族性命。”

许扶淡淡地道:“这一拜我当得起。还有两个人也当得起,我族伯与樱哥。若非樱哥替你在康王面前不顾声名脸面地苦苦相求,若非我族伯出面出钱替你周圆,你以为你一家子能全须全尾地出京逍遥?你做的那些事足够你全家死两回。”

赵璀垂首不语,许扶歇了口气,摆摆手:“我说这些是要告诉你,日后做事多用点脑子。再想告诉你,没人欠你了,我不欠你,樱哥也不欠你。我族伯更是全了师徒之义,日后你别去烦他们。”

赵璀抬起头来凄然一笑:“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实是我欠了你们。我后悔当初没有听五哥的话才铸成大错,虽侥幸逃生,却不得不用一生去还债。”这话他自己心里最明白,是真的欠了。

许扶微微有些诧异,见他满脸风霜之色,眼里又暗又沉,想起从前的时光,脸上的神情终于柔和了几分:“坐吧。”

赵璀依言坐了,轻声道:“我先和五哥说说我是如何死里逃生的……我听了五哥的话出京避祸,前几日,一路顺遂,我心中却是不安得紧,总觉着有双眼睛在后头盯着我,便是夜里也不放松。我吃不下,睡不着,有时候倦极了才打个盹儿,半夜惊醒便觉着毛骨悚然,于是疯了似地命令他们随我赶路。他们怨恨得很,我却什么都顾不得了,第八日上头错过了驿站,天上落雨,一行人寻了许久才在半山腰里寻着一间破庙,才刚生起火来,外面就来了四个人。”

说到这里,赵璀停止叙述,端起面前的茶杯狠狠灌了一大口水,许扶皱起眉头看着他,既没催促也没安慰。

“那四个人什么都没说,拔刀便杀人,一刀一个,就连马匹也不放过,我便知道是他们追来了。我一直都在身边放了把刀,刀未出鞘,人已到了我面前,福安举着火把冲过来想帮我,可不过眨眼功夫就死在我面前,死不瞑目。”赵璀狠狠抹了把泪,接着道:“我举刀朝他们砍去,刀却轻轻就给磕开了,那人和我说,必得要砍我五刀,第一刀要卸了我的左臂,是替公主殿下砍的,砍我的不忠不孝。第二刀要卸了我的右臂,是替肖令砍的,砍我的不仁不义。第三刀要断我的左腿,是替王六娘砍的,砍我的卑劣无耻。第四刀要断我右腿,是替我父母亲人砍的,砍我的忤逆不孝。第五刀要断我的头,是替张三砍的,血债血偿。”

许扶轻笑一声:“这的确像是康王府的作风。可那刀始终也没砍下来是不是?”

赵璀也淡淡一笑:“是。那刀始终没能砍下来。因为有人及时救了我,正如那一夜有人要杀五哥,我也及时赶来了一样。”

许扶冷笑不语。赵璀自顾自地道:“这些帮我的人,别人不知,但我想五哥应该是知道的。从前我一直觉得五哥太过能干,不独是这上京城中三教九流的人都能结交,便是各大府里你多少也能伸几分手。我好奇之余,十分敬畏。”

许扶的脸色直到此刻方微微变了变,有些不耐烦地看向赵璀:“有话直说,别和个娘儿们似的弯弯绕绕。”

见他如此反应,赵璀眼里多了几分自信:“从前不知,我现下知了。那是因为五哥萧家遗孤的身份,那是因为萧家当年帮了一位最为尊贵的人,因而遭了灭门之祸,所以有人钦佩萧尚书满门忠义,所以把五哥引荐给了一个人。”说到这里,他不肯说了,看向许扶:“五哥,我说得对不对?”

许扶面上波澜不惊,袖子里的手已是握得死紧,却不肯回答,只沉默以对。

赵璀知道他的脾性,虽知他此刻重伤在身,不似从前灵敏,却也怕他突然暴起伤人,但话不能不说完,便警觉地继续道:“如今那个人已经死了,五哥却是受益匪浅。从迟伯到你可以动用的许多眼线与关系,都是那人引荐或是给予你的,你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些人都是什么人,而且认为你应该得到。因为你萧家满门老小为此付出了灭门的代价,何况这些年和合楼里的产出多数都被你填了这些人的嘴。不然一个身无长物,不懂经营之道,惶恐而逃,朝不保夕,只能依附表姨、表姨夫过日子的冒名许家旁支子弟,能这样容易便在这上京城里混到这个地步?难道凭的就只是你的毅力隐忍与樱哥会绘制首饰图纸?”

许扶猛地站了起来,赵璀虽有心理准备,仍然是惊得一纵,屁股下的凳子被他拖着发出一声响亮古怪的摩擦声后再凄凉倒地,人尚未退开,许扶的脸便已凑了过来,二人呼吸相闻间,许扶的声音阴冷刺骨:“你从哪里晓得的?说不清楚就别出去了。左右你已是死人。”

赵璀的心在狂跳一阵之后反倒平静下来,抱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情哂笑着摊开两只手臂:“五哥何必如此?我是死人,所以不惧再死一次,您却是不能随便死,看看已是把你当成至亲骨肉真心疼爱的伯父伯母,贤良的嫂子,还有身陷王府的樱哥,你舍得?”

许扶冷笑着摸出一把细长的匕首,放在赵璀的脖子上轻轻刮了刮:“我不舍得,所以你要死。”

赵璀汗毛倒竖,无奈地将两只手高高举起来往后退了两步,叹道:“五哥,你要我的命很容易,我也相信你一定下得去手。但你要知道,你再厉害也有防不胜防的时候,譬如说,你在上京城中就一直找不到我的踪迹。譬如说,你不知道有人要你的命,有人要烧了你的家和父母亲人,这样的事有朝一日会重演。你再厉害也还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譬如说,樱哥不得不嫁给你最恨的张家人,你看着她受尽委屈,却连一句公道话也不能替她说,只能远远地站着、看着、痛着。再譬如说,你被贺王世子当众凌辱鞭笞,再被逼成一条丧家之犬,失去儿子,失去家业,你却只能躲在这里苟延残喘,提心吊胆!”

“你敢胁迫我?!”许扶抿紧了唇,往前逼近一步,将手里的匕首高高扬起。

赵璀胆战心寒,咬着牙道:“那些人可以帮我,也可以帮你!难不成你想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一辈子?我不想!难道你就想!”

许扶睁大眼睛,坚定而稳定地落下匕首,赵璀认命地闭上了眼睛,却只觉着耳朵一凉又一热,便再无动静,他睁开眼睛再看,许扶已经收了利刃回到床前坐下沉默地看着他。他有些胆怯地将手往耳朵上一摸,摸到满手的血,耳朵却还在,只破了一条口子,火辣辣的疼。他的胆子瞬间大起来,话也流利了许多:“五哥,天底下没有白食可吃,你用那些人为你办事的时候,便该知道也许会有这么一日。”

许扶冷冷地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是应该的。为着那些人,我萧家死得只剩我与樱哥二人,他们现下也还在用着我的钱,为我兄妹二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又如何?我没白占便宜。”

赵璀拉了个凳子远远地坐开,有些讽刺地笑了起来:“五哥也有这样幼稚的时候。一朝天子一朝臣,说的不止是官老爷们,还有这些前朝留下的仆役佣奴,难不成他们随时给你递消息不会惹祸的?这样一群人,随便放在哪里都是不得了的,凭什么人家就随便给你用?就凭你是萧家遗孤?萧家手里是有兵呢,还是有大宗财物?亦或是,如同许大学士一样名满天下?是,如今京中老一辈的人多少还记得十一年前那桩血案,但谁会想着要为萧家做点什么?都是害怕惹祸上身的!你敢不敢试一试?”

许扶眼里顿时喷出怒火来,却也只是愤怒地抿紧了唇。

赵璀再接再厉:“五哥,你和这样一群人交往到了这个地步,要是有心人知道,你觉得许大学士和樱哥会不会受牵连?”

许扶终于忍不住,怒道:“你究竟要如何?”

赵璀难过的叹了口气:“我能如何?我也是个丧家之犬,父母家族不认我,连命都是人给的,我能如何?我所图者,不过是将来能有一日吐气扬眉,堂堂正正地活在阳光下而已。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图的不就是个扬眉吐气?五哥你难道不想?崔家虽然倒了,但你我都知道,最恶者是坐在上头的那个人,你难道不想手刃血仇,为妻儿,为樱哥谋一个随心所欲?难道不想让萧家重新立于天下?而不是祭祀都要偷偷摸摸做贼一样?”

四更鼓漏将近,青铜灯盏里的灯油即将燃尽,一只蛾子拼命地在窗纸上撞击着,屋里两个男人分别坐在屋子的两端,都是沉默不语。许久,赵璀轻声道:“我该走了,五哥请记得我现在叫周满聪。也请五哥记得,你没退路。”

第221章 了却

他知晓了前朝留下、散放在这上京城中各处的各色人等,并和这些人打了多年交道,如今人家真正的主子来了,他的下场不是妥协便是玉碎。

若是不应,他拥有的这些人脉差不多会断绝干净,再不为他所用,便是这些人不要他的命,他已得罪贺王府,本身岌岌可危,怕是连养父母与妻子的性命都不能保全,还谈什么光复萧氏,扬眉吐气?

可若是应了,这些人下一步定会冲着许衡而去……他只是个小人物,只不过是条通向许衡的路径。他相信许衡心怀故国,但休要说现下前朝皇脉差不多已是死绝,便是还有人侥幸活着,谁知道那个人又是个什么人?昏庸或是残暴?值得许衡托付身家性命么?这一大家子人现下活得很好,许衡曾经为了让更多的人活下来而不顾声名地妥协,现在自不会为了这样一件无根基的事情横生波折。至于许樱哥,他再不想让她卷入这样的烂事中来。

进退两难,许扶扶着额头痛苦地想了很久,猛地站起身来快步在房间里走了个来回,终是下了决定。到了该还债的时候了,他不能让许衡和许樱哥卷进来,绝对不能,哪怕是他死无葬身之地也不能!他神经质地抽了抽唇角,垂眸看着渐渐黯淡下去的灯火,轻声道:“就这样吧。”

灯火虚弱地摇了两下,熄灭,他走到门前猛地拉开门,向着妻子的房间快步走去,用力敲响了门:“清娘,清娘。”

卢清娘惊慌失措地起身开了门:“夫君这是怎么了?”

许扶闪身入内,将她紧紧搂在怀里,亲了又亲,轻声道:“清娘,我对不起你。让你跟着我吃苦受累,担惊受怕,我对不起你。”

卢清娘在他怀里慢慢放松下来,甜甜地微笑着抱住他的腰,低声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总是跟着夫君你的,谈什么吃苦受累?只要你待我好,就不要提。”

许扶紧紧贴着她温暖的身体,轻声道:“清娘,你快些好起来吧。”

卢清娘显然会错了意,羞答答地红着脸道:“便是妾好了,夫君的身子也受不住,还是忍一忍吧。”

许扶叹息了一声,拥着她入内躺下,轻声道:“不是这个,我是心疼你嫁错了人,生生被我拖累。”

卢清娘赶紧抱住了他,一迭声的道:“没有嫁错,他们都嫌弃我,夫君不嫌我,待我一直都极好。”

许扶温柔地圈着她,哄孩子似地道:“睡吧,睡吧。”

月亮渐沉,天边唯剩下几颗闪烁的寒星。香积寺隐藏在一片黑暗之中,唯有大殿与功德堂灯火依旧。再往后看,能看到依靠着后面山墙的那一排房间中亮着微弱的灯光,右边最后一间里,昏暗的长明灯下,张仪正匍匐在蒲团之上,眼看着案上的一排无字牌位,轻声道:“父亲,兄长,家里现在的情形我适才都与你们说了,不管怎么样,她们都还活着。她们去了新家,再不用担心被战火延及,除非是大华没了,或是我死了,否则不拘好歹总能活着。”

他顿了顿,有些忧伤地道:“我想我是不孝的,虽然我舍不得你们死,但我不能昧着良心说你们冤枉。父亲,小时候你教我忠孝仁义礼信,哥哥,小时候你曾教我立身要正,心要良善。”说到此处,他泣不成声,“你们待我自是极好的,可是,可是……”可是他们做的都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礼不信无廉耻之事,被人唾弃,被人鄙夷,他再说不下去,便只能匍匐在蒲团上缩成一团。

东方发白,一只早起的鸟儿欢快地唱出了第一声,苍劲的钟声响起,各处的僧人起身准备做早课,整个香积寺从沉睡中清醒过来,梵唱声声。

张仪正从梦中惊醒过来,端端正正地对着沉默的一排无字牌位拜了三拜,静静地道:“从前我曾陪着你们死了,将性命赔付了断这场生养之恩。日后我也照旧还记得自己曾经是那个人,但我不想再这样了。因为我又欠了新的人情,王妃她待我极好,父兄待我也极不错,还有她……”他想起许樱哥来,心头说不出的复杂滋味,“我想,她不欠我,我也不欠她,但命运纠葛,我们既已走到了一处,我想试着过一种想过的日子。”

“崔家曾欠这些人的已是无法算清,若是真有鬼神,我不知你们在地下是否过得安心,是否能顺利投胎。我侥幸得了这样一次机会,我不想白活,庸碌无为,我想替你们还债,让你们能忘却前尘,重新投胎做人。”张仪正站起身来,认真地将前排的几个牌位一一看来,极其认真地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崔家败落如斯,我能重新活过,所以我想,其实是有鬼神的。”

外间的鸟儿欢唱声和梵唱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奇异而美丽的情景,明明是热闹的,却又是极其清净安宁的。张仪正轻轻推开房门,最后看了眼身后的牌位,大步走了出去,清冽的晨风将他暗青色的袍袖吹起,令得他的背影凭空多了几分轻灵之意。

他顺着香积寺中的道路前行,每逢殿阁必然停下,若是其中供有佛像,必然虔诚一拜,一路拜将过去,直到拜到众僧早课毕,随行的侍卫前来寻他用饭并催他启程。

该走了,张仪正立在佛塔之下,仰望着高高的佛塔一动不动,朝阳升起,日光暖洋洋地洒落在他身上,令得他跪得麻木并有些寒凉的身体慢慢舒坦开来。他松开两臂,将身上的肌肉尽数放松,看着一只从佛塔旁边飞过的白色大鸟微微一笑。

“施主什么时候来的?”可爱的小沙弥探头探脑地从佛塔旁钻出来,笑嘻嘻地对着他双手合十行了个礼。

“昨夜里。”张仪正心情极好地朝他招招手:“过来,小和尚。”

小沙弥蹦蹦跳跳地走过去,仰头看着他只是笑。

张仪正被他无邪的笑容晃得有些眼花,想要找两句话来说,张口却是:“我给你些钱,烦劳你照旧替我看顾好那边。”

小沙弥微笑道:“用不了这么多,前些日子尊夫人陪同王妃来寺里礼佛还愿,才捐过一大笔钱财,说是您吩咐过的。我们寺里可不是骗人钱的。”

张仪正的心头猛地一跳,心里眼里都有些茫然。

小沙弥还在学着知客僧的样子世故地道:“当然,施主若是想捐到其他地方,那是求之不得。”

张仪正轻轻吸了口气,道:“那就捐给其他地方吧,总是敬献给佛祖的心意,任由寺里安排。”

小沙弥欢天喜地的对着他又行了个礼,脆生生地道:“阿弥陀佛,张施主是个好人。”

张仪正勉强笑了笑,问道:“她也进去拜祭了?”

小沙弥摇头,竹筒倒豆子似地倒了出来:“不曾,女施主只是进去看了看,问了问便出来了。女施主人好,还特意给小僧买糖钱。”

张仪正突然觉得有些胆寒。他不敢想象,倘若他当初把父兄的名字写上,再给许樱哥看到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她是怎么知道他在这里设了牌位的?难道就凭他那年春天在香积寺里做了那一场法事?那么,他平时是不是做得太过,所以令得她生疑了?

小沙弥还在唠叨,张仪正却已经听不见是在说什么了,他猛地一转身,差不多是半跑着朝外奔去。一旁安静等待的众侍卫见状匆忙跟上,有人手里甚至还抓着没来得及吃完的馒头,还有朱贵记得张仪正没用早饭,追着喊道:“三爷,您还没用早饭那!”

张仪正却已跑出老远,他一心就想赶紧赶回去补牢。众人无奈,只好纷纷追上。

张仪正迎着晨风晨露疾驰,奔到上京城下之时身上的里衣外衣俱都湿透,里面的是汗水,外面的是露水。他毫不犹豫地拨马向着镇军大将军府去,一路走一路吩咐众人:“分一拨人去部里交差,分一拨人跟着我走。”转头又吩咐朱贵:“把老任师傅给我请出来!我在府门外等你,不要让其他人知道我在外面。”

朱贵不知他突然抽的什么风,但看他脸色却也不敢多问,只能唯唯诺诺地应了,抢先往前赶去请人。

武府门前的街道转角处有家面摊子,此时摊主才将送走了一拨客人,正想给自己下碗热腾腾的汤面犒劳犒劳自己,就迎来了一群盔甲明亮的大老粗。他战兢兢地迎上去,将最好的一张桌子拾掇出来,恭恭敬敬地请了这群人的头儿张仪正入座,小心翼翼地问:“军爷想要吃碗什么面?”

“随便。把最拿手的做来,不要舍不得材料,给你钱。”张仪正探着脑袋焦急地等着老任师傅的到来。明明很短一段时间,他却觉着那么长,终于看到朱贵点头哈腰,谄媚地笑着把一头雾水的老任师傅请了来,他终于觉得半颗心落到了肚子里。

师徒二人见礼毕,入座,热腾腾香喷喷的红烧汤面端上来,二人随意谦让了一回,端起碗来埋头大吃,一直吃到满头大汗,每人吃了两碗方心满意足地放了碗。

老任师傅抹了抹油汪汪的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三爷寻我作甚?”

第222章 补牢

张仪正拿捏半晌,方轻声道:“是有件事情拜托师傅,我们前番林州之行,所涉机密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