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过程中,秦磊环上她的腰,将脸埋在她肩头上。

她感觉有点压,又觉得他状态有些不对,推了推他:“你怎么了?”

他声音里带着笑:“没什么,就是觉得抱着你很舒服,舒服到恨不得就这样,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干了。”

“你瞎胡说什么!快睡吧,快十点了,熬夜不好。”杜俏一向作息正常,一般都是在十点之前上床睡觉,除非有额外的事情要忙。

“嗯。”

这一夜两人什么都没干,相拥而眠。

*

秦磊是转天才知道,那个沾了很多灰的行李袋里,竟装的都是钱。

“磊哥,这钱你拿着。我看你跟杜老师挺好的,人是英雄,钱是胆,虽然这点儿钱不多,但手头宽裕点,也免得不方便。”其实韬子是知道秦磊这段时间住在杜俏那儿,总有种秦磊在吃软饭的错觉。

“钱是孙峰给的?他这么爽快。”

“摊开说后,我管他要的,别的就算了,这钱必须替你要回来。”

秦磊有点失笑,也有些感叹:“既然他给了,就拿着吧,你拿着,我不要。”

韬子有点急了,“我要这钱也没用,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可你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

秦磊现在和杜俏算是恋爱关系,可怎么恋爱?恋爱不是吃空气就能活,两人约会之间的开销,这些都需要钱。

再往深说点儿,如果想想以后的未来,房子和车总得有吧。秦磊岁数也不小了,到现在连个媳妇都没娶上,韬子一直觉得是他们连累的。

彼此都有愧疚,只是愧疚从来不说,都藏在心里。

“我跟你没什么不一样的,我在外面这几年也存了点钱,虽然不多,但也不至于和女人在一起,去花她的钱。至于以后,以后再说吧,钱肯定是需要的,但这钱我不要。”

“你不要,我也不要!”

秦磊笑了起来,掏出烟盒,扔了韬子一根,自己点了一根。

“你还是跟以前一样。”

一样的任性和孩子气,不过韬子的这一面,没几个人见过,也就作为发小的秦磊比较了解。

“对了,你以后打算做什么?”

提起这个,说实话韬子还是比较茫然的,他也没认真想过。

“不如拿这钱看做点什么吧,总不能一直浑浑噩噩。”

*

可做点什么呢?

出去找工作,除了像建筑工,或者酒吧、酒店这种服务行业,哪种工作不需要学历?需要学历的对秦磊他们来说,门槛太高,不需要学历的,钱挣得少,人也辛苦。

秦磊当初去做建筑工,就是觉得这大概是门槛最低的,且工资也不差的一个行业了。以前随便做做也就罢,考虑到以后还是要换一换。

这个问题秦磊早就在想了,有很多想法,但也只限于想法。

“不如做外卖吧?”

韬子有点吃惊:“你让我做外卖专送员?”

“不是外卖专送员,是外卖。”

韬子还有点没听懂,秦磊就大概的和他解释了一下。

其实秦磊会发现这个商机,也是出于偶然。建筑工虽都没什么钱,但也不是没吃过外卖。现在外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便捷中,饿了打开手机,点上一份饭菜,只需要付出几块钱的配送费,就可以足不出户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

秦磊饭量大,工地里的饭又没什么油水,有几次他半夜饿了,就让大常给他点外卖,他直接给钱他。

他以前的手机是老式手机,根本下不了外卖软件,太卡,而且他也不会用什么网上银行什么的。但大常有,所以都是大常帮忙。

点过几次外卖后,有一回秦磊出去,看到一家店名很眼熟的餐馆。会眼熟是因为他有好几次点外卖,都是在这家店点的。

可这家店却开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人流量很少,而且正值中午饭点儿,店里却一桌客人都没有。

当时秦磊只是疑惑,却没有多想,又一次点外卖的时候,这家店因为他经常消费,被直接推送给了他,他看到另外那月销售高达数千单的数量。

他有些吃惊,后来才知道有一种店是专门只做外卖生意,不做堂食的。

为什么不做堂食?

因为堂食需要好的地段,人流量多的地方有店面,而这种店面月租必然不便宜。每个月光房租都得近万元,还不算人工水电费什么的,这笔开销不是每家店都能支撑得起。

即使能支撑起,店面也不好找,好的店面都是供不应求,转让费极高。再加上现在外卖行业的突飞猛进,已经大幅度抵消了很多实体店面的生意,这么综合下来,就有人洞悉其中的商机,选择一个月租相对便宜的地方做门面,只靠接单做生意。

当然生意肯定不如那些有好店面的生意好,但把七七八八算下来,赚得并不会少。

“你忘了你也是有手艺的人?”秦磊调侃道。

手艺?

韬子确实是有手艺的人,他做饭很好吃。

这件事知道的人极少,但秦磊是韬子手艺崛起的见证人之一。

说起这个,那就要说说韬子的身世了。

韬子从小就没爹妈,有个妈,但她妈死的早。当年谁都不知道韬子妈是怎么怀上他的,韬子妈才十四岁,又是冬天,韬子的奶奶以为女儿是胖了,根本没想到是怀孕了。等发现时,已经快生了,就只能生下来。

韬子一岁的时候,他妈就跳河了,受不了外人异样的眼光。韬子的奶奶白发人送黑发人,她丈夫死的也早,只能一个人拉扯韬子长大。

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带个孩子,可想而知压力会有多大。韬子的奶奶没有退休金,就靠四处给小餐馆洗盘子洗碗养活韬子,所以韬子小时候在餐馆后厨待得时间最多。

再加上韬子奶奶成天打工赚钱,也没人给韬子做饭,韬子懂事早,就自己琢磨给自己和奶奶做饭。

他六七岁就能用煤炉子煎鱼,十岁就能做饭做得有模有样了。这些都是韬子奶奶跟秦磊妈唠的,秦磊妈总说韬子命苦,说韬子奶奶的命也苦,让秦磊多带着韬子玩。

两人就是这么玩长大的。

“我一个大男人,磊哥你让我做饭去卖。”说到这,韬子自己都窘了。

“当厨子的很多都是大男人,自己当老板又不是给人打工。”

“可是能行吗?”要说去干架,韬子绝不会这么犹豫,可开店卖饭当老板,他还真没做过。

“试试吧,不试怎么知道不行。如果做好了,到时候可以换更好的店面。这一百万看起来挺多,实际上干不了什么,先做点小本生意试试手,就算亏了也没什么。”

☆、第34章 第34章

34

这件事说了两天, 韬子才勉强答应。

说干就干,两个人没事就出去找店面。杜俏只知道秦磊这几天很忙, 也不跟她一起上班了,经常看不到人影,问他干什么,他说帮韬子找事做。

连着找了好几天, 几个商圈和住宅区密集的周边都没有合适的地方。去平台注册外卖店铺,首先就必须要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而营业执照必须要有经营场地。

不能是住宅区, 所以只能找临街店面或者写字楼。而写字楼管理的条条框框也很多,不能明火这一条就过不去。

就在两人都有点说不出来的气馁时,秦磊突然发现挨着工地那排底商中, 有一家美发屋搬走了,店面还没租出去,有人用白纸写了出租两个字,下面留了电话号码。

后来这个店面是通过便利店的胖老板帮忙租下来的, 房租很便宜, 每个月两千块。

其实以前没这么便宜,可附近频繁的施工实在太影响生意, 再加上对面也有一片拆迁区马上要建, 等于把这里的生意堵死了,所以房租是一降再降。

租好了店, 接下来就是装修和置办各种用品。

做饮食, 最重要的是干净, 所以把房子装修一下是必须的。等把这些办完,还要办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等手续,办完了这些,又过去了将近大半个月。

为了研究如何在外卖平台上开店,最近秦磊没少学习。不光他学,还拉着韬子一起学,做菜单、拍照、上传,他最近没事就抱着手机,研究其他店的布置以及吸引客源的营销手法。

刚开始为了拉人气,打折是必须的。

可怎么打折?怎么打折不会亏钱?每个菜的成本多少,给平台的分成多少,自己能赚多少,这些都需要核算。

还有外卖包装,要知道现在很多店为了拉拢客源,都是花样百出。小到送餐巾纸,大到金额满多少送饮料,或者减免多少金额,在包装上那些店家的花样也很多。

有的就是普通的塑料盒,有的是纸盒,有的为了餐点的口感会用到锡纸,甚至其他的措施。

还有针对的客源是什么人群?

如果是写字楼,包装必须得用点心思,不然太掉档次。没人愿意在同事们都捧着五颜六色很好看的饭盒吃饭时,自己拿着塑料盒或者泡沫饭盒。而建设路毗邻市中心繁华地段,附近有很多大型写字楼。

还有餐点出锅后,中间会有配送时间,怎么才能保证餐点在送到客人手里时,还能保证色泽和味道。

这里面要做的功课太多太多,别看秦磊鼓励韬子时,一套一套的,实际上都是门外汉。真扎进去研究,才发现他们要学的东西太多。

但无疑这种日子也是最充实的,之前韬子还有点窘做饭去卖这件事,现在一门心思投入进去,也不觉得了。

虽然似乎很忙,但总算不用像之前那么阴郁了。

人应该往前看,而不是总惦记着以前,毕竟那些早已过去了。

*

为了吸引客源,除了一些必备的打折外,秦磊和韬子还准备自己送餐。

这样一来就可以免掉配送费,虽然几块钱不多,但人们在点可口外卖的同时,能省掉配送费也一个很好的销售手段。

毕竟刚开始做,能多拉到一个客人,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外卖店铺的名字叫忘江湖私房菜,是韬子取的,在褪去以前那些不堪回首的不光彩,其实韬子也是有点文艺细胞的。

当年他上学时,语文最好,还会写诗。

韬子负责做,送就只能秦磊上了。

为了送餐,秦磊专门去买了辆电瓶车。

买回来的那一天,刚好也没什么事了,想着最近他也没什么时间陪她,秦磊就骑着电瓶车去接杜俏下班。

杜俏接到电话,只说是他来接她,等看见坐在电瓶车上、扶着墨镜对她笑的秦磊时,她既惊讶又想笑。

“你怎么搞成这样了?这车什么时候买的?”她走近了,笑着问。

“刚买,作为它的第一位乘客,杜俏女士你应该感到很荣幸才对。”

他又不正经了!

杜俏忍着笑,说:“我确实很荣幸。”

“那请上车吧?”他做出一个邀请的姿势。

她十分郑重地点点头。

等上车时,碰到了个问题,按理说这种电瓶车跨坐最安全,可杜俏穿着半身裙,根本没办法跨坐,会走光。

因为这件尴尬的事,两人又笑了起来。在对笑中,杜俏扶着秦磊的腰,选择了侧坐。

“抱紧了。”

“出发喽!”

他拧动手把,电瓶车飙了出去,把杜俏吓得死死地搂着他,他却笑得十分得意,就好像恶作剧的孩子。

……

处在闹市区,电瓶车不能跑太快,所以秦磊很快就放慢了速度。

速度慢下来,杜俏也敢四处看了。

她十分新奇,这种处在车流间的感觉,和坐在车里往外看完全不同,就好像自己长了翅膀,嗖的一下,就能滑向很远的地方。

透过后视镜看她的秦磊,问:“你以前没坐过电瓶车?”

“没。”

“自行车呢?”

“也没。”

没有坐过电瓶车和自行车的孩子,对秦磊这种普通环境长大孩子,就像是一个异类。他眨了眨眼,又问:“那你会骑吗?”

问完后,他才觉得这问题有点好笑,没有坐过,怎么可能会骑。

秦磊一直知道杜俏出身不差,一个年轻的女大学老师,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从外表、谈吐、甚至生活习惯和一些小细节,都能看出她的家境很不错。

但没坐过电瓶车和自行车?难道是家里太有钱了,这么解释又有点说不通,毕竟杜俏现在是坐公车和地铁上下班,而不是开车。

如果家庭条件不错,怎么可能没有车。

“我不会骑。”顿了下,她又说:“我小时候没学过,长大再去学怕摔。”

“你爸妈没带你骑过?”

杜俏抿了抿嘴,在他背后摇了摇头:“没,小时候爸妈都很忙,经常不在家。”

小时候杜俏最羡慕的场景,就是有同学的父母来接他们放学。那时候小轿车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都是自行车。

同学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随着车铃的叮铃作响,飘荡在风里的有父母让孩子坐好别乱动的声音,还有孩子的笑声。

杜俏从小就是个钥匙儿童,恐怕现在这个年代,很少有人知道钥匙儿童是什么了。现在的父母没时间管孩子,都是放去托管。

“你爸妈做什么的啊,这么忙。”

“他们都是老师。”

如果这么解释,似乎就能解释通了,。

可恰恰是‘’这四个字,让秦磊有一种恐慌感。

如果只是家里有钱,也许他现在没钱,但并不代表他以后也没钱。可,哪怕秦磊再不甘愿,脑子里也忍不住浮起——配得上吗?

不过这一切都潜藏在他心里,面上他却是笑着说:“老师好,老师教书育人,我记得好像有一句话,老师是点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

歌咏老师的赞美句子实在太多了,杜俏却并不喜欢这些话,父母都是老师,还不是普通的老师,其中的酸甜苦辣大抵只有自己才知道。

“对了,我跟韬子合伙开了家外卖店。”

外卖店?

“韬子厨艺好,我想着总得有点自己的事做,总不能一直给人打工。所以从明天开始,我要帮着店里送外卖了。对了,我可以包你一日三餐,管做还管送,每天热喷喷的饭菜直接送到手,这可是女朋友才能有的待遇。”

女朋友?

“是你亲自送吗?如果不是你亲自送,那就算了。”跟秦磊处久了,现在杜俏也会开一点小玩笑。

“当然是我亲自送,我不光亲自送饭,我还亲自送人,每天把自己洗得香喷喷送进你被窝里。”

“流氓!”

男人爽朗的笑声和女人的娇嗔,飘荡在风里,飘得很远很远。有路过行人听见,都会不禁会心一笑。

毕竟谁没恋爱过呢。

☆、第35章 第35章

35

一般做午晚餐的外卖店, 都是九点开始接受预定,十点正式配送。

韬子很早就起来准备菜品了, 碍于人手有限,他们暂时只打算做煲仔饭。

这是秦磊和韬子几经考虑,做下的决定。

煲仔饭处理简单,只需提前准备好要用的菜和饭, 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就可以做。毕竟忘江湖私房菜加起来拢共只有两个人,还是两个大男人,琐碎事太多, 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根据他们的观察,很多外卖店的定位都十分清晰,例如卖烤肉饭的, 就只卖烤肉饭,卖饮品甜点的,只卖饮品甜点,这样可以让客人快速根据搜索条件, 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过韬子还是加了几个简单的家常菜上去, 带着做一做。他拿手的还是各种家常菜,会做煲仔饭去买, 不过是权衡之下的暂时决定。

韬子做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煲仔饭, 算是在其基础上变异的锅巴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