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证了珍妮弗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创立公司的过程。”罗伯特.艾格,大梦泛娱乐在前期的重要投资者,也是泛娱乐上市后的董事会成员以及高级顾问,迪士尼公司CEO说道,“我能说的只是,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她是如此的聪明,以至于她看起来似乎要比一般人都更温和与迟钝。你看着她,就像是看到了一个金发花瓶、幸运女孩,被选中了成为好莱坞新一任的传奇,其实她懂得什么?她根本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是的,你很容易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而我只能说,如果你这么想的话,珍妮弗会很高兴的。是的,她会很高兴的。而对能够理解的人来说,能和珍妮弗这样聪明、有野心、学习能力极强、快速前进的同僚共事其实是一种享受,她让我职业生涯的后半段变得多姿多彩、瑰丽起伏,而我真的很为此感谢她。”

“坚强......”希斯.莱杰,奥斯卡影帝。

“有远见......”娜塔莉.波特曼,珍妮弗同时代的出色女演员。

“善良,这是我最深的印象。”珍妮弗.劳伦斯,被大梦泛娱乐一手挖崛的传奇女演员,也有三尊奥斯卡在手。

随着关系逐渐疏远,可以明显地看出,接受访谈的对象也越来越客套,这让访谈节目变得有些无味,阿曼达也逐渐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事情的进展和她的预计有些不同,看过了这么多人的访谈,而且其中真的有不少人说的是真话,但珍妮弗在她心中的形象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加立体,反而还是那么地模糊——是的,她现在知道了她的一些性格侧面,操纵情绪的大师、狡猾、有时候有些冷酷、自律、奋进、战略眼光极强,同时也开朗活泼、爱开玩笑,永远都是人群的中心和领导者。但她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些关键词是如此地......就只是很难让她建筑起一个实在的形象,和电影里的珍妮弗.杰弗森对应起来。她的内心世界、她的思考、她的阴暗面,这些东西似乎都被掩盖在了她的成就光环之下,很难在友伴的叙述中找到一席之地,而这也让阿曼达不禁感到了一丝寂寞。传记片的制作者似乎是想要还原一个真实的珍妮弗.杰弗森,但她的努力在这些素材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至少她并没有感到自己对珍妮弗.杰弗森多了什么了解。

“我不知道。”在观看视频的间隙里,她有些暴躁地对乔佛里说道,“这些视频看得越多,反而越让人迷糊。你觉得这些人真的都了解珍妮弗吗,除了那么寥寥数人以外?我甚至觉得他们给我带来的知识还没有《人生旅》或《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当我在看她的电影时,我真的能够感受到她的一部分自我。你明白吗,那种隔着时间和她对话的感觉,就像是读懂她在表演中暗藏的情绪,那才叫做真诚,而这些就只是......”

她摇了摇头,沉着脸不再说话,不过好在乔佛里也习惯了她研究角色时的易怒和焦躁,他也不再吊儿郎当地挑动她的情绪,而是以冷静的口吻分析道:“既然这些访谈无法帮助你从性格方面解构珍妮弗,不如我们从已有信息着手去模仿。只要你能再现一定程度的珍妮弗,在所有竞争者中排到第一,能够拿下角色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你知道,在这样的时候最忌讳钻牛角尖。你想要知道真正的珍妮弗是怎样的人,能做到当然好,但如果这是不可能的任务,那也不必纠缠,这并不影响你塑造角色。说真的,她已经去世二十年了,谁又真的关心她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阿曼达沉着脸,有些不甘地点了点头,重新打开了珍妮弗有职业生涯前期的访谈,站起身开始模仿着她的步态在室内徘徊:“我来做,你纠正我——3、2、1,开始——”

坐姿几乎是完美无瑕,一看就知道经过严格的锻炼,但还是有一些个人习惯留了下来,譬如说在开始发言以前要稍微倾身,调整一下坐姿。和挚友一起接受访谈的时候,她的表情会格外放松,甚至偶尔还会露出狡黠调皮的笑意,每当这时候,你就不得不承认她实在是个难得的美女......大梦泛娱乐给的素材又多又长,足足有数百小时的长度,而虽然这些素材并不能说是对揭露珍妮弗.杰弗森的本质有多大的帮助。但为了加深对角色的积累,阿曼达还是打算把所有的素材都看一遍,从她年轻到年老,以及最后退出影坛后作为公众慈善人物的访谈......

乔佛里到底还有别的公事要忙,只能尽量抽空过来。一天内的大部分时间里,阿曼达都是一个人关在视听室内,看着珍妮弗在屏幕里或言或笑,从年轻一点点走向熟龄,再从熟龄走向老年。她觉得这几乎就像是某种行为艺术,在短时间内经历一个人的一生,感觉到时光之尘就那样飞快地积累下来,这甚至能让一个人感到恐慌。

虽然已经放弃了从素材中看出什么的念头,在这漫长的观看过程中——不管是不是幻觉——阿曼达真的也渐渐感觉到她和珍妮弗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就是从最官方的访谈视频中,她也能感受到珍妮弗在那段时间的状态。曾有那么几年,也许是拍摄《人生旅》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间,她显得有些疲惫和迷茫。这很奇怪,因为这两部电影都被认为是珍妮弗的代表作,也是她和萨尔维.图齐合作的经典七部曲中熠熠生辉的两枚明珠,那段时间她的人生毫无疑问正坚实地向高峰迈进,可她看起来真的不是特别开心。

而在那之后,是的,她可以感觉得出来,从珍妮弗的笑容里发觉她的心情似乎变得相当好。而这也是够奇怪的了,甚至可以说是反常识——在《复仇者联盟》和《人生旅》之间,她受到stalker袭击,并因此不得进行脑部手术,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什么好事,但阿曼达真的能从她的表情里看出这一点,那段时间她真的很开心,她的笑容里甚至有了前些年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种情绪——幸福。

而接下来呢?在《复仇者联盟》和《代号shero》系列结束之后,她的事业短暂地陷入过低潮(当然那是对她来说),有两部电影的票房不如预期,甚至有一部已经只能被计算为亏损。她应该在那段时间里代孕了两个女儿,只是一直对公众保密。珍妮弗从来没有确切地解释过她的动机,但阿曼达真的能感觉到她的渴望——对于属于自己的一点隐私,以及属于平常人的家庭生活的渴望。在看遍了这十多年来她的经历之后,这一切也变得极为易于理解。她甚至能想象出珍妮弗极为憧憬,并最终享有的家庭生活:不是那么地梦幻,没有可爱的宝贝乖巧懂事地点缀在成功又清闲的生活中,永远都是忙碌,时间需要安排,孩子们也许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许许多多平凡的烦恼,比起公司被并购、大权被夺走来说只能说鸡毛蒜皮——瑞达很容易起疹子,伊迪丝是个有点怪的小孩,也许她需要一点社交上的帮助......

但这一切也许正是珍妮弗所渴望的,是她在不平常中的一点平常。在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级酒会之后,回到自己的庄园里,看着两个孩子在海滩边上挖沙,仅仅只有三十分钟的静谧。那之后也许是又一轮皮疹,但蹲坐在沙滩上,一边防晒一边和丈夫一起在孩子跟前争宠,偶然间稚气一把的感觉,也许就叫做幸福。

她想着她和丈夫、女儿的关系,想着在漫长的人生中他们必然遭受的种种危机、磨难和坎坷,也许她和丈夫也有过倦怠与龃龉,也许没有;也许双胞胎女儿也有过无法适应名人女儿身份的调试期,有过让人提心吊胆的叛逆期,也许没有;也许她们最终回归大梦泛娱乐只是偶然的选择,在此之前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早已失飘远,母女之间甚至渐渐疏远,直到她们更加成熟之后再缓慢回归,也许没有......在珍妮弗的电影和现实中,阿曼达艰难地跋涉者,在那一个个经典的角色里寻找她人生的足迹。她在中年时返璞归真的代表作《疑云》,在重重中年危机中拾起生活碎片的迷茫名媛——你几乎能透过珍妮弗的表演看到她自己的危机感,看到她的迷茫与倦怠。《暮年的南丁格尔》是她的反思之作,毫无疑问,在巨大光环之下的名女人回顾着自己的一生,岁月与沧桑浓郁成了固体......

1398个视频,时长409个小时,当阿曼达终于看完了最后一个视频时,她也不由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就像是刚过完了有一半属于自己的一生。她只是略微好奇,为什么所有的素材里都没有和切萨雷.维杰里有关的内容。这是否是他自身的意愿所致?大梦给的这么多材料里没有一部家庭录像,以她们呈现的诚意来说,这确实是有些耐人寻味的。

“OK......”把最后一个视频打上了已阅的痕迹,留下了自己那凌乱错落的观后感,阿曼达正要关上播放界面时,忽然愣了一下:在视频列表最后,出现了一个新的文件,而她可以发誓,在五分钟以前她绝对没有看到过它。

这是某种新科技吗,还是什么考验,只有在看完了409个小时的视频之后才能触发这个视频?她略微抽紧了呼吸,有些激动地立刻点选了视频。果不其然,珍妮弗.杰弗森的立体投影再一次出现在了屋内,她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但并没有说话,而是微微一摆手,为阿曼达放出了这隐藏着的第1399个视频。

“叫停摄制?可这是为什么?”一直以来都在画外执行采访的女声再次出现,而她的语气已经多少证实了阿曼达的猜测——“我还以为这是你一直以来的遗憾呢,妈。”

随着她的声音,一位优雅的老妇人出现在镜头之中——她真是个很漂亮、很漂亮的老太太,不像是有些同行一样,以各种手段对抗着衰老,在七十岁仍能冒充五十岁的半老熟妇。不,当珍妮弗.杰弗森七十岁的时候,她看起来就真的是老了,但依然是那么地优雅、整洁,重重皱纹下,她蓝色的双眼依然闪动着愉快和幽默的光芒。就像是坐在她身边,也还是那么矜持与迷人的老先生一样,她手里也拿着一个电子终端,毯子掩在了膝盖上——这是很家常的氛围,看起来他们正享受着一段宁静的私人时光,直到被莽撞的女儿们打断。

“伊迪丝,我知道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事儿,”珍妮弗说道,她的语气有些淡淡的好笑,看起来是被女儿给逗乐了,“关于珍妮和珍妮弗之间的区别。但你的想法恐怕行不通。姑且不去讨论这件事对朋友们的影响,就对公司来说,在现在这样一个重要阶段,你的电影几乎不可能通过立项。想想看,珍妮弗.杰弗森一直都是大梦的精神领袖和传奇icon,这是她的公司,就像是苹果是乔布斯的公司一样,这种充满争议的主题是不可能通过策划部的。”

“但——”伊迪丝似乎仍然有些不甘心,随着镜头的摇曳,她似乎是把摄影机放到了一边,自身也出现在了镜头里,自然地依偎到了父母身边,有些狡猾地说道,“我是策划部的经理,我可以强行通过这个选题。”

“那么你就显然就不够专业了。”珍妮说道——她们的对话让阿曼达颇有一头雾水的感觉,但她也粗略地猜到了一定的可能,联想到珍妮弗所有亲密的朋友都在叫她珍妮这点,线索其实是呼之欲出的,“而我也只能动用高级顾问的特权,否定掉这部电影。这就像是我说的,伊迪丝,这件事和我个人的意愿无关,站在公司的立场,我不能让它被生产出来。”

“可是......”伊迪丝求助地看了父亲一眼,“爸,说真的,即使那些故事曾经存在争议,但已经过去这么久了,难道你也认为它真的会影响到什么吗?”

“Yes,”切萨雷.维杰里慢条斯理地点了点头,在老去之后,他的锐利之气被消磨了不少,但看得出来,不论是语速还是敏捷,他也依然胜于其余老年人不少,“它会影响到珍妮弗.杰弗森的形象,这就是你的母亲一直试图在和你沟通的点。是的,她和你母亲已经基本上属于两种人格了,只是共享一着一张面孔,她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爱好,甚至是南辕北辙的人生经历,而你认为统合这两个人格是你母亲的夙愿......你认为珍妮弗.杰弗森是造星工业的产物,是无数谎言和欺骗,所有那些计算和推测的结果,即使她是如此地完美,也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因为她并不能把你母亲和公众对她的喜爱有效地链接起来,这让我们承担了名声带来的重负,却很少能够享用它所带来的甜美。”

从伊迪丝的表情来看,切萨雷说中了她的心声,珍妮弗则微笑地望着丈夫,脸上满是共同经历过无穷风雨后的依赖与默契,而这个衬衫依然一丝不苟的老先生抖了抖虚拟的电子报纸,轻轻地摇了摇头:“也许在三十年前,你的想法不能说有错。但,伊迪丝,珍妮弗.杰弗森诞生到现在,已经五十年了,而从科技发展的态势来看,她存活的时间会比我们所有人都更久。她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祝福与信仰行走在世间,是我们除了大梦泛娱乐与基金会以外,留在世界上的第三项财产。想想看,如果传记片真的播出了,人们知道了乔什和她的恋情出于我的一手安排,知道了我们安排过多少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行动,操纵舆论攻击竞争者,黑客袭击,买凶杀人......”

随着他毫不避讳的历数,在之前的访谈中被切掉的内容逐一浮出水面,而阿曼达也是听得呼吸粗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即使这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但——珍妮弗.杰弗森做过这样的事?这依然非常地、非常地——就像是切萨雷说的那样——

“......非常地颠覆性。毫无疑问,这会毁掉珍妮弗.杰弗森,给公司带来难以计量的损失,而作为创始人和现任董事,我不可能赞同你这么做。”

“但这并不公平。”伊迪丝并不掩盖自己不满,“当然我并不是这些做法一定要披露到大众之前,只是——只是这些年来,珍妮弗是那么地受欢迎,我甚至感觉到她在窃取妈妈的荣耀。”

“是啊,她为所有人所爱,而珍妮.杰弗森——按照你的说法,你真正的妈妈——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工作,却不为人所知,这世界上认识真正的珍妮.杰弗森的人也许不超过五十个。”珍妮说道,她轻柔地歪了歪头,忽然又露出了有些狡黠的笑容,“听起来是很可悲,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珍妮费.杰弗森也始终是一部分的我,是那个更理想、更正面、永远不会遭遇低潮的我。而这个理想的我,就如同你父亲说的那样,在五十年后已经拥有了比我更旺盛的生命力。”

阿曼达不禁转过头去,凝视着始终没有消散的全息投影,《梦露》时期的珍妮费.杰费森,挽着一头灿烂的金发,唇边含着恬静的笑容,和她一起注视着画面中年老的自己。阳光穿过她的躯体,让她的脸庞闪烁着点点金晖,切切实实是如梦似幻。

“也许这是造星工业的胜利,是那无情的、卑鄙的逐利机制的胜利。”珍妮.杰弗森说道——和珍妮弗.杰弗森不同,依然美丽,但她也到底是个实实在在的老人了,“有一天我的生命终将消逝,但她会永远活下去,永远年轻,永远漂亮,行走在人们的感动与欢笑里,行走在一部又一部的电影里,行走在大梦泛娱乐的园区里,行走在城市上空,行走在一个又一个传说里......”

伊迪丝露出困惑与恼怒的表情,而珍妮与切萨雷只是宽容地看着她:“这是一场战役,而她注定将会获得胜利。人们喜欢的是戏剧,至于真实,又有谁会在意?”

她抬起头,对着镜头有些嘲谑,但始终不失友善地问道:“你会在乎吗?”

随着她的问题,珍妮弗.杰弗森也投来了疑问的眼神,两双相似的眼睛同时望向了阿曼达,像是在对她提出无声的挑战:你已经知道一切了,那么,你想要演出哪个J.J,是只有五个人在乎的珍妮,还是永远行走在一个又一个传说里的珍妮弗?

仔细想来,这已经是三十年前的录像了,如今伊迪丝.维杰里也已经垂垂老矣,大梦泛娱乐落到孙辈手中。珍妮弗去世时,他们很多人才十多岁,恐怕连他们也不认识真正的外祖母,所有的印象都从过往的资料中得来。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在乎珍妮.杰弗森的人,也许就只剩下瑞达和伊迪丝区区二人了。

而珍妮弗.杰弗森呢?

阿曼达浑身发麻,一种难言的巨大恐惧攫取了她的心脏,在她的四肢百骸之中如电流般流窜,无数散乱的思绪飞过脑海:她和亚当的所谓恋情、她的公众形象、乔佛里、下一个奥斯卡提名,那些她多么渴望的荣耀、名声、财富与巅峰、巅峰、巅峰......

珍妮是对的,这一场角力最终已是胜负分明,肉身终将回归尘土,而传说会永远活下去,珍妮的一部分籍着珍妮弗获得了永生,但她远远不是珍妮弗的全部。阿曼达轻轻举起颤抖的手指,碰向珍妮弗白皙的脸颊,仿佛能看到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欢笑与泪水,悲伤与憎恨从世界各地汇集而来,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细小的像素点,聚合成了眼前这张完美无瑕的面孔。

手指穿透力场,带来轻轻的麻痹,全息投影无声地碎裂开来,消散成满室光点,阿曼达.斯科菲尔德站在房间中央,惘然环顾四周,久久回不过神来。

 

后记

啊,打出这两个字的时候级是不舍啊,有种终于要告别的感觉,就像是和一段人生说了再见一样,空虚感瞬间袭上了心头……这是我的笫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也许是因此,珍妮和切萨雷、克里斯、莉莉安,在我心里的形象格外鲜明,就像是活跃在我身边的老朋友一样,想要说再见并不是那么地容易,甚至就连安排他们命运的时候,就算知道人人都有个大团圆结局并不是那么地现实,也许会让读者感到虚假,但要残酷地对待他们,说真的,也特別狠不下那份心来。

所以,就是现在这样了,在《珍妮弗·杰弗森传》里,大家都有了最好的结局,而故亊也终于到了尾声。珍妮的人生路上有过高峰与低谷,在人生最好的年华之后,她的亊业有过转型的痛苦期,有过中年危机,险些失去过大梦的主导权,甚至和切萨雷的感情也有过磕磕绊绊的日子,但最终,所有的风雨都将过去,她始终还是那个高高在上、宛若奇迹的好莱坞传奇,只有那么一个遗憾贯穿了始终——人们爱的始终都是珍妮弗?杰弗森和她的完美一生,这个由大众和她一起构建出的幻象人物,而真正的她永远都带了几分孤独。但这就是功成名就的代价之一,而她当然也早已学会了如何去接受。

虽然说想要把番外出成书,多少是因为珍妮和切萨雷的番外永远无法在晋江发表(捂脸),但还有一大原因也是想要做一本主题明确的小书,番外集的主题并不是一味重复的甜蜜生活大放送(因为在我心里这并不符合珍妮与切萨雷的实际情况,主要是珍妮的实际情况,哈哈……)而是对于我在构思小说走向时心里闪过的那些脑洞的记录、阐述和探讨。可以说每一篇《Whatif》,都是在写作中我考虑过的走向,有那么一丝可能成为珍妮的结局,所以也想要分享出来给大家知道,嘿嘿~

比如说第一篇《嫁给事业》,事实上是在写到大概30万字的时候,我心里的全文结局。在构思阶段这是一个很灰色的故事,珍妮最终的确会成为好莱坞的传奇,但铕神世界会全面崩溃破碎,被“珍妮弗·杰弗森”啃噬殆尽,完全丧失正常的个人生活。但当我开始写了以后,想法发生了转变,我想最终她虽然未必能获得很美满的感情生活,但依然可以有好友、伙伴,可以和亊业谈恋爱,所以这一度是珍妮最终的归宿。

第二篇《选择回归》呢,是我看了一些网友讨论后萌发的恶趣味脑洞,“如果这样结局,如果这个走向的话,我会被打死的把?但真的这么安排的话,会不会很好玩呢?让所有人都大喊‘Whatthefuck’,感觉很行为艺术哦”。当然啦,创造了一个故事,就要对它负责,我永远也不可能把这种走向安排成真,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可以在番外集里写出来,调戏一下大家。

第三篇的《性别转换》,也是在写文中萌发的遐思,我经常想,如果陈贞是男生的话,这篇文会不会完全是另一个走向?很多时候性别刻板印象是贯穿在了所有人的潜意识里,最简单的一点就是是——如果陈贞是男生,他开后宫会得到大部分读者的赞成,男读者固然是喜闻乐见,女读者也许会微微皱眉,但“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反之就完全是另一个近乎严苛的性道德标准了。就我个人而言,感到珍妮一直受到来自同性异常高标准的道德要求,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有同感呢?

第四篇的《珍妮魂穿陈贞》,也是一个被放弃设想的回魂,在没有开始写文之前,一度想把两条故事线摻杂在一起写,形成一条对照线,并且写到互换身体的两人在若干年后相遇。但最终因为珍妮魂穿陈贞这条线恐怕缺少足够的性格冲突,更多是在做专业钻研而被我舍弃。实际上,真正的珍妮在我心里也是有一个丰满的人物小传的哦,也许有一天,这个故事会以另一个形式和大家见面,这也是说不定的。

如果说前四篇是珍妮这个人物在诞生前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只要脑洞稍一偏差,她就绝对不会是大家看到的模样的话,那么之后的两篇《Whatif》,克里斯和萨尔维篇,就是她在走向故亊结局时曾擦身而过的种种可能。当我开始构思的时候,克里斯和萨尔维都一度成为“千帆过尽后的那个人”,因为当时切萨雷在我心里还是最终的boss与反派,或者说不是反派,只是在利益之路上和珍妮渐行渐远,最终的最终,“白首相知仍按剑”的那个最后的仇人。而在文章撰写中途,我的想法有了改变,切萨雷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多的权益,但和珍妮有过的顾虑一祥,我也一直在想,到底要不要让他成为珍妮在爱情生活里的那个遗憾,为了事业所必须付出的那个代价呢?毕竞,珍妮未必一定要和他一起才能获得感情上的幸福,但一定是和他一起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是的,我并不认为珍妮只能在切萨雷身上获得幸福,不论是克里斯还是萨尔维,如果能有一个合适的机会,我想珍妮和他们是可以走下去的。当然,她的生活不会再像是文中的样子,但也很难说切萨雷是她唯一一个机会。人生就像是一条充满了分岔口的道路,有时候决定我们走向何方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而她和克里斯、萨尔维的未来被我舍弃,并不是因为这样的未来不够完美,又或者何者人气更高,何者人气更低,只是因为在我的推演里,如果感情继续下去的话,也许将会文不切题,毕竞那样珍妮虽然还会有出众的事业,却不可能如此全面地制霸好莱坞了。不知为什么,很想要把这样的推演和大家分享出来,让大家看到制霸这道大菜在制作过程中的种种小插曲和趣事,哈哈。

之后的正文后续推演部分,《恋爱》和《蜜月》几篇,对大家来说应该是服务性较强,虽然依然非常地委婉,但至少要比晋江的尺度好多了,事实上这也是我本人出个人志的一大动力,我憋了好久好久了,没有肢体接触还谈什么恋爱啊!现在这种神交式的恋爱戏码让人怎么写嘛!我要写亲密接触啦,不知脑内了多少甜蜜到极致,苏到极致也少儿不宜到了极致的场景……虽然还是不能都写出来(含恨),但至少也能写那么一点了……而且我知逍,好多人买这本就是为了看这两篇番外,嘿嘿,所以从字数来说也是全本最多啦。不过之后的《宝宝篇》就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甜蜜了——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我总是在怀疑,珍妮和切萨雷真的能做好父母吗?把各种事业和彼此的关系、家庭全盘兼顾?恐怕在我的理解里,他们的两个孩子是无法享受到和同龄人一样的童年生活的,会是那种比较怪的小孩,从小接受着不同的教育,过着不同的人生。但当然,他们也绝不会活得和一般明星的孩子们一样烦扰,永远无法摆脱闪光灯和记者的追踪。这些内容也许比一般意义上的团子卖萌、亲亲抱抱更能吸引我,虽然也许很多读者并不会这么认为,但……就让我小小地任性这么一次吧。

最终,终于来到给所有人物盖棺定论的《珍妮弗·杰弗森传》了,关于它我在前面已经谈了很多,大家对所有人物的结局是否都满意呢?我在撰写的时候是很伤感的,就像是把一个又一个心爱的朋友送进坟墓,又像是把自己的一小段人生埋藏起来,这是个漫长而不舍的告别。在我的脑海里,他们依然在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克里斯永远带着玩世不恭的潇洒微笑,莉莉安还是那么地甜蜜可爱,有些婆婆妈妈的,还有狡黠的、优雅的,有那么一丝丝骄纵任性,但实际上却要比所有人都坚忍和清醒的珍妮,不苟言笑、不动声色、英俊又禁欲得那么让人垂涎的切萨雷……啊,我不愿把话说死,我不愿现在就挥手告別,让我们保留一丝希望,也许有一天我会重新打开文档,为他们的人生继续编写一些故事,让他们再度出来和大家打个招呼。这是个永远不会真正结束的故事,就像是人生一样,他们一直在和我们一起成长,伴我们前行——这也是最后珍妮和所有人都得到了最好结局的原因,这是个有魔力的故亊,在撰写途中它征服了我,它让我意识到,这应该是一个励志的、温暖的故亊,这是一个讲述着成长、蜕变的故亊,就像是现实一样,即使有痛苦、低潮、心酸、泪水,但最终,所有的一切依然会有个好结局。

那么,我们下次见喽。

——永远爱你们的小香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