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好你个左大人,见了本王还这般拘束,若是传扬出去,别人可是要说本王过于拿大了!”风无伤当然知道左晋焕的升迁,因而分外殷勤。

左晋焕敷衍了两句之后,便顺势告辞道:“王爷今日又有要事求见皇上么?您可是来得正好,皇上那儿正有空。微臣还和几个同年有约,就不再叨扰了。”

风无伤也立刻知机地任他离去,这才跟在小方子后头进了正殿,心中却仍在打点着那一番说辞。这一年的夏日虽然没有什么洪诱天灾,但河督衙门却是揭出了一桩贪赃大案,皇帝震怒之余,竟是连着锁拿了十几位官员进京,其中便包括了现任河督齐振北。风无伤的侧妃齐氏便是这位河督地侄女,因此齐振北便辗转托人让他说情,但风无伤却在打着别的主意。

“臣弟叩见皇上。”风无伤恭恭敬敬地跪地请安道。末了,御座上的风无痕便示意小方子搬过一张椅子,这才令他坐下。风无痕登基之后,尽管对那些个在夺嫡之争中作耗的兄弟极为严苛,始终没有将风无言和风无景放出来,还鸩杀了风无惜这个嫡亲弟弟,却对其他几个兄弟笼络有加。风无候和风无清都晋封了亲王,而风无伤这几年也颇有微功,眼看便是也要晋封亲王了,因此巴结的人不在少数。

“怎么,是河督齐振北托你来向朕说情的么?”风无痕抬起头,似笑非笑地道。

风无伤心中一紧,面上却肃容道:“皇上明鉴,臣弟虽然娶了齐振北的侄女,但这乃是家事。国事上头自有国法律例,臣弟不敢逾越。齐振北确实曾经托人来请求过,臣弟只是答应他尽尽人事,却不敢在这上头来请皇上法外施恩。”他这番话是早就计较好的,因此说得分外得体。

“好一个‘国事上头自有国法律例’!”风无痕抚掌赞道,脸上的神色也大为缓和,“九弟在实务上磨练了这一阵子,果然大有长进。若是你真的替那些龌龊官吏求情,那便是有违国法。”他突然重重地冷哼了一声,这才继续道,“这些人思量着朕不会轻易变动先帝之法,居然在朕登基之后大肆贪没户部拨给的银两,甚至伪造帐册,克扣河工银钱,目无法纪,胡作非为,都是些混帐材料!”

风无伤倒是没想到皇帝会突然发这么大的火,因此呆了一呆后便把头垂了下去。他可没把握皇帝不会突然迁怒,因此便装作了一副垂首倾听的模样,这样好歹不会有大错。果然,风无痕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显然也觉得有些不妥,这才冷静了下来。他自忖先前并非是容易上火的人,但作了皇帝之后,动辄雷霆大怒,却是养气功夫还差了些。在朝官面上有时还能自持,但面对亲近一些的皇族兄弟或是重臣时,却往往抑制不住火气。

风无痕沉默了半晌,又开口问道:“既然不是为了齐振北之事,那九弟今次进宫所为何事?朕似乎记得先前的差使你都缴了旨,难道还有什么意外么?”

风无伤咬了咬牙,突然撩袍跪倒叩头道:“启禀皇上,微臣此次进宫,虽不是为了替齐振北求情,却也是与河督一案有关。皇上虽然免去了那些官员的职衔,并锁拿进京问罪,却并未派钦差前去。河督一职历来都是重中之重,不可小觑,微臣只是恳请皇上尽快在通河务的良臣之中挑选能员前去上任。另外,微臣先前曾经巡视过河督,对此也有所认识,因此愿意自动请缨前去淮安查案,恳请皇上恩准。”一通话说完,他便深深俯首下去,眼睛只瞧着地上的金砖,唯恐皇帝出言拒绝。

风无痕饶有兴味地打量着俯伏的风无伤,最终露出了一个笑容。

“九弟既然有心,朕就成全了你。河督一职朕自会考量,至于淮安,就由你领衔走一趟吧。不过,朕虽然封存了河督衙门的帐册,但那些官吏指不定还有其他东西藏着掖着,朕就从户部中调拨几个好手随同你前去。你记住,不要打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那一套。”

风无伤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叩头谢恩。他行前尽管做过相当的准备,却没想到皇帝会这般爽快,那股微微的挫败感早就无影无踪了。

第四章 高就

尽管师京奇回京述职的时候不过是区区正四品道员,但他的宅子却是颇为富丽堂皇,而且地方也占在京城达官显贵云集的东华门外,让其他官员好一阵羡慕。师京奇自然是置不起这样的家业,然而,他在王府和东宫辅佐风无痕多年,风无痕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赏了他宅子和进士出身,然后一步步地将他提拔了上来,算是典型的“鸡犬升天”

不过,师京奇对外人的非议却并不在意,所谓才德不过是皇帝说了算的,只要自己能够谨慎行事,将来位居朝廷中枢也不是梦想。

这一日,左晋焕出了宫便匆匆到了师府,在那管家的带路下参观了好一阵子,然后才到了师京奇的书房。两人一见面,左晋焕便啧啧称羡道:“绪昌兄真是好福气,你这宅子别说是小小一个道员,便是开府一方的封疆大吏也不见得能有福分。看看外头那几进几出的格局,也不知你是走了什么运气!”

师京奇是知道左晋焕脾气的人,也懒得和他说笑,两人分宾主坐下之后,他便开口解释道:“这是当初攀附那位主儿的一个官员留下的宅子,皇上看着闲置可惜了,这才赐给了我,也免得旁人闲话,毕竟勉强也算乱臣。”他的话语虽然含糊,但左晋焕又哪会不知道个中详情,所谓的那个官员无非就是指前任九门提督张乾。张乾既然坏了事,这府邸自然就空了出来,没想到竟便宜了师京奇。

“不管怎么说。绪昌兄都是好福气。”左晋焕摇头晃脑地道,突然,他的目光变得锐利了几分。凝神直视着师京奇的双眼,“今次没想到是绪昌兄前往山东任职臬台。你我两人又能搭档了。不过,恕我多言,皇上这葫芦里究竟是卖地什么药,还请绪昌兄提醒一二。”

师京奇不由哑然失笑,天底下大概也只有左晋焕会这般直截了当地说这种话。换作外人,只要传到皇帝耳中,指不定就有一个大不敬的罪名。“贤弟,你也实在是太心急了。”他摇摇头道,“皇上只是要历练你,并没有其他意思在其中。让我和你一同前去山东,不过为的是在闵致远任布政使期间,山东多出盗匪,治安不靖而已。你是要得大用地人,今后说话小心些。万一被别人抓了把柄,就是皇上也会为难。”

左晋焕歉意地一笑,这才安静了下来。他何尝看不出皇帝这些时日咄咄逼人的势头。然而,对于自己入主中枢,他却兴致不高。在地方为封疆大吏,自可天高皇帝远。不用成天战战兢兢地揣摩圣意;而在朝廷中枢却大不相同,人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在京城为官,哪怕是品级再高,掣肘也是重重,行事更是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没趣得紧。可是,左家就他这么一个独生子,为了他地圣眷深重,母亲也不知是烧了多少高香,而父亲更是成日里唠叨不已,就是皇帝的期望,他也不敢辜负。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先得过且过吧!”左晋焕无可奈何地道。两人也就知机地不谈正事,只是在那里闲聊磕牙,倒是难得了一会空闲。

同是幕僚,年嘉诚的经历便要坎坷得多了。他毕竟还年轻,跟在风无痕身边时间也短,因此赐了进士出身之后,风无痕便先派了他在户部任职,不过正五品的户部郎中,也足足比那些科举出身地进士高了几阶。他在这些事务上本就留心,因此两年下来考评俱是卓异,只是风无痕刻意压着,官阶却仍是没动。

年嘉诚也是聪明人,并不敢在这上头有什么怨望之心,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差使。谁想到,这一日皇帝又是一道旨意,竟是令他随同嘉郡王风无伤前去淮安查办河督官员贪赃枉法一案,直叫他犯了嘀咕。

与他同去的除了一个户部主事之外,便是几个户部最老练的盘帐老手,再加上一个领衔的嘉郡王,这一趟钦差队伍着实庞大。

年嘉诚满心以为临行之前皇帝会单独召见,谁知等到上路也没有任何消息。直到他出了京城,风无伤才笑着交给了他一封密函,说是皇帝托他转交之物,这更是让年嘉诚摸不着头脑。他先前在萧云朝府中为幕僚时,也曾知道京中诸皇子夺嫡的一些内幕,哪里会不知晓风无伤为人的秉性城府。然而,皇帝不仅这次拣了这位嘉郡王作钦差,还将密信交给了此人,内中深浅实在是难料。

密函中的内容却很简单,除了交待年嘉诚仔细核查河督衙门的往来帐目之外,还另外嘱托他要防着有人泄漏机密,最后却是几句不咸不淡的勉励之语。然而,这些东西明明可以在召见时点透,又为何要通过风无伤之手转达?

年嘉诚在那边伤脑筋,而风无伤也同样在琢磨信函中内容地用意。

他本就是个谨慎人,从皇帝那头取得此物之后,便小心翼翼地拆开来验看过,生怕有什么要命的旨意。可是,真的看过了之后,他倒是犯了踌躇,里头地话无关大碍,竟是一封平常至极的书信。为了以防万一,他甚至照原样抄剥了一份,不时取出来琢磨一番,可仍旧没看出什么名堂来。但他虑及年嘉诚乃是皇帝的人,因此便对其多了几分提防。

勤政殿的风无痕早就料定了别人地想法,虽然不清楚风无伤如此主动的原因,但他并不准备深究。彼此是兄弟,他今后还有用这个九弟的时候,现下就不能约束得过紧。派了年嘉诚跟随不过是因为此人相当谨慎,行事也颇有条理,不过是为了必要的时候扶助风无伤一把罢了。若是真要派人监视,他决计不会用年嘉诚这等引人注目的角色。至于那封密函,不过是疑兵之计罢了,恐怕风无伤定要为它伤透了脑筋。

御座上的风无痕不由轻轻揉了揉太阳穴,以前见先帝事事都极有条理,还以为这帝王之位只要坐稳了,就极为容易,岂料竟真是一件劳心又劳力的苦活。若不是为了那无上威权何尊荣,怕是天底下也没有这么多人要抢着坐这个位子。他又想起了先前德太妃兰氏的条陈,脸色不由阴沉了下来。自打他登基起,这个兰氏就从没断过骚扰,一意想要让风无言脱了软禁之灾。然而,不说先帝的禁令不能轻易改动,就是为了当年的过节,他也不可能轻易恕了风无言的罪过。

风无痕正在沉思,眼睛却突然瞟见殿外有一个人影正在张望,不由皱了皱眉头。一旁的小方子见主子脸色不愉,连忙顺势瞧了过去,也觉得有几分蹊跷,不待吩咐就几步冲了出去。待到他看清楚了人,不由又是一呆,只见那人正是越起烟的贴身宫女纤儿。她一见小方子出来,连忙上前道:“珣贵妃娘娘让奴婢来向皇上通禀一声,说是她有要事想要奏报,请皇上得空了去钟和宫一次。”

小方子闻言不由大讶,须知自风无痕登基之后,越起烟一向是规行矩步,鲜少有这等逾越的时候,因此心中不由犯起了嘀咕。不过,既然事关后宫嫔妃,他自是不好多问,答应了一声便示意纤儿在外头候着,自个急匆匆地进殿奏报。

听了小方子的转述,风无痕也觉得有几分疑惑,正好他也有些倦了,当即便起身道:“既然如此,你就和朕一起去钟和宫一趟吧。”临走时,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随即便自失地摇了摇头。不知为何,风无痕总有些奇怪的预感,似乎越起烟的相邀有些什么奇怪的意味。

钟和宫的正殿中,越起烟正独自一个人坐在那里,脸色竟是极为苍白,上头还带着几许寂寥和无奈。外头隐约已是响起了迎驾的声音,可传到她耳边却是仿佛一点意味皆无。九年多的夫妻情分,如今回想起来,似乎淡薄如纸。兴许她是一个不错的红颜知己,但无论是论贴心还是论感情,亦或是度其心腑,她都及不上其他三人。海若欣拥有的是当初风无痕的迷恋和宠爱;红如拥有的是多年相伴,荣辱相依的缘分和情愫;至于看似最为不起眼的海若兰,至少也曾经一路相随风无痕至福建,义无反顾地爱过一回。唯有她,看似尊荣却一无所有。

风无痕在迎驾的人当中没有看到越起烟的人影,便有些留上了心。

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越起烟都是善解人意的,而且从来都是谨守本分,不骄不躁,鲜少有倚仗身份的时候。此时自己应她要求前来,她断然没有轻慢的道理,其中的缘故实在引人深思。他挥手打发了欲进去通报的纤儿,又让小方子留在了门外,这才独自走了进去。

钟和宫本是当年恭惠皇贵太妃贺雪茗的寝宫,因此装饰一直都是以素净为主。而越起烟搬进来之后不但未曾添置装设,就连原有的不少饰物都取了下来,看上去倒更像是孀居的太妃寝宫。风无痕甫进门,便看见越起烟愣愣地坐在那里,脸上满是怔忡之色。

第五章 请求

“起烟,你巴巴地请朕过来,就这么自个呆呆地坐着么?”风无痕见越起烟好似没有瞧见他,只得自己开口道。他已经直觉地感到一丝不对劲,对于越起烟的脾性,尽管相处多年,他却仍然有一种摸不透的感觉。

越起烟这才抬起头来,慌忙跪倒在地,“皇上恕罪,臣妾刚才失仪了。”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她的面色还是不太好看,心事仿佛更深重了。风无痕见一向沉着冷静的越起烟突然变得如此模样,不由心中一颤,竟是亲自把她扶了起来。“算了算了,朕看你脸色不佳,是不是受了风寒,朕还是召一个太医来替你瞧瞧吧!”

越起烟连忙摇头,见风无痕一脸不信的模样,顿觉心中剧痛。她深深凝视了丈夫一眼,又盈盈跪了下去。“皇上,臣妾自从嫁入王府以来,从未求过您什么事情。今日,臣妾有一件大事要请求皇上,请您恩准。”

风无痕从未见过越起烟如此做派,立时愣了,好半晌才发话道:

“你先起来吧,能够答应你的事,朕自然会答应。如果是朕无法做到的,你就是再恳求,朕也没法作主。起烟,你一向聪慧,应当知道,身在宫中,诸事都无法自主的道理。倘若那事情干碍太大,你也不用提了,免得朕和你都感为难。”

越起烟苦笑一声,这才正容答道:“皇上,若非被逼无奈,臣妾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有所要求。之前,臣妾和殿下婚后多年未曾有过子息。虽然心中多少有些苦楚,但至少日子还过得太平。如今,皇三子降世。

臣妾的处境就有些艰难了,不说本家诸人的蠢蠢欲动。就连父亲那一头也有别样地想法。前次母亲进宫请安,已经给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暗示。父亲虽然往日并无多大野心,但也经不起有心人撩拨,因此臣妾不得不有所决断。”

这些事情风无痕虽然担心过,但从未想过会这么快就发作。毕竟。

风浩准不过才一岁多,离着将来的事还相当遥远。可是,越起烟地决断并不逊于男子,她既然这么说,想必并不是空穴来风。海若欣贵为皇后自不必说,倘若一旦有事,满朝官员至少有三分之一出自海氏门下,声势自是浩大。然而,越千繁当初勉强算是萧氏一党,难道那些官员竟是看上了风浩准这个犹在呀呀学语的孩子?

越起烟见丈夫神色一连数变。不由惨然一笑。深宫岁月催人老,她不过还是二十几岁,风华正茂地年纪。已经感到一颗心苍老到了十分。她的心思应该放在外头繁杂的事务上,而不是深宫中的争宠斗艳,那些女人间的钩心斗角,不应该属于她。

“这些事情现在提起为时尚早。不过,朕心里有数就是了。”风无痕面色阴沉地道,“起烟,身为贵妃,这些事情只要你自己把握分寸就好,别人就算有心,只要你能自持,应该也不会闹得太过分。”话虽如此,但他一想起先帝晚年夺嫡地惨状,不由又是一阵心悸,“你倒是说说,究竟有什么事要求朕?”

越起烟这才抬起头来,脸上竟是现出了几许决绝。“皇上,先前臣妾嫁入王府之前,曾经说过自己的心愿。如今,皇上坐拥万里江山,后宫更是美女如云,臣妾不过蒲柳之姿,又留有子嗣,一切都已经够了。臣妾恳请皇上,万一臣妾有所变故,将浩准这个孩子交给如妃抚养,臣妾就了无遗憾了。”

这句极为不祥的话一出口,风无痕顿感脑际轰然巨响,人也几乎坐不住了。他手忙脚乱地将越起烟扶了起来,这才怒气冲冲地道:“你,你真是胡闹!你如今未满三十,说这些糊涂话做什么?朕即便真是后宫佳丽三千,也绝不会忘了当年的前盟。起烟,朕知道后宫的日子与你不合,但你也无需这等决绝烈性。后宫嫔妃若是自个轻贱性命,该当何罪你应该清楚!不要忘记了,浩准如今还年幼,你若是有什么闪失,他该如何自处!”

越起烟突然收起了郑重的神色,嫣然一笑道:“皇上何必如此在意,臣妾不过是为浩准请一道恩旨罢了。宫中之事谁人能说得清楚,固然臣妾还年轻,但古来嫔妃早逝的并不罕见。如妃性子温顺,又和别人都处得好,有她看顾浩准,臣妾也就放心了。”她见风无痕犹自一脸怀疑,又微笑着劝道,“皇上,臣妾最近频频噩梦,这才交待这些,并非真的有所预兆。您若是不答应,臣妾只能跪着不起来了。”

风无痕仔细打量着越起烟的神情,最终深深叹了一口气。“起烟,你实在太聪明了,只不过,有的时候你地远见和想法确实令人无奈。好吧,朕答应你就是,不过,你也得向朕承诺,不要搅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来!”他紧紧盯着越起烟的双目,一字一句地道,“像先帝那等宫闱丑闻,朕不希望再重演。”

出了钟和宫,风无痕只觉心头沉甸甸地,竟是一点精神都打不起来。他也不吩咐回勤政殿,只是在宫中随意闲逛,心情却愈发沉重。

一旁的小方子见主子情绪不振,便拼命在旁边插科打详,试图让气氛活络一些。可是,往常屡试不爽的绝技在这个时候却失了效用,只是皇帝一道冷冽的眼神,小方子就畏缩地不敢再多话。

转来转去,风无痕最终却来到了风华宫。虽然这一处宫殿远远比不上其他宫室地华贵,但他曾经在这里居住了不少时日,所谓感情也是非比寻常。红如从下人那里得了信,早早地迎了出来,但见丈夫脸上一丝笑容皆无,顿时心中奇怪不已。

“红如,你陪朕在风华宫附近走走,其他人就不用跟了。”随侍在后的凌仁杰刚要出口相劝,却见皇帝脸色铁青得可怕,又虑及那雷霆之怒,只得退了下去,忙不迭地吩咐侍卫远远吊在后头。小方子也不敢违旨,自个寻了个石墩坐下,眼睛却始终往风无痕那边瞟去。

红如亦步亦趋地跟在风无痕身侧,心中却仍在揣摩着他的想法,却不防风无痕突然伸出手来,紧紧地将她揽在怀中。红如猝不及防之下,一张脸顿时绯红一片,低低地惊呼道:“皇上,这是在外头,您……”

风无痕却并不理会,只是将怀中佳人搂得更紧了些。“红如,你知道么,人真的很容易改变,哪怕是曾经知心的夫妻或是曾经海誓山盟的情人。每次到你这里,你从来不会逼朕,从来不会说那些托词,总是一片真性情,朕真的很高兴。“他喃喃道,声音中已是带了几许感伤,“朕不过是登基两年,竟好似过了十几年一般漫长,就连本来相知相守的妻子,一夕之间仿佛也不认得了。皇子们不过都还是些孩子,居然就有人打起了他们的主意,真真是不想让人安宁!”他突然狠狠一拳击在旁边的石质护栏上,立时疼得倒吸一口冷气。

红如早就被风无痕一反常态的举止惊呆了,此时竟完全失却了反应。直到见风无痕痛得眉头拧起一个结,她方才失声惊呼道:“皇上!”后头的侍卫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都想奔过来查看,却被风无痕挥手打发了。

“不打紧,朕失态了。”他淡淡地对红如道,又露出了一个苦笑,“这些年来,朕少有放纵自己的时候,常常是只知国事不知其他,每每冷落了你们。红如,你和起烟向来要好,你可觉得她最近有什么不对劲?”风无痕的心底毕竟还存着一个大疙瘩,因此不由自主地便问了出来。

红如先是一怔,随即便感到心中一阵酸楚。尽管知道丈夫永远不会属于她一人,但风无痕的问话无疑提醒了一句,她不过是皇帝后宫中的一个小小嫔妃而已。不过,红如的面上却仍是那幅神情,至于嫉妒和酸涩则是深藏在了心底。

“皇上,珣贵妃最近确实有些不妥,无论是言行举止都大异往常,仿佛心事深重的模样。前些日子,她还在臣妾面前说什么将来要把浩准交托给臣妾抚养,让臣妾莫名其妙了好一阵子。”

风无痕闻言不由眉头一扬,心底更为纳闷,不过,此时此地,他也不想询问太多,总而言之,让人多盯着一点钟和宫也就是了。“你不用多心,朕只是随口问问。红如,如今起烟和若兰都晋封了贵妃,朕虽然早想挪动你的秩位,但却一直没有下旨。如今再行此举,应该也无人敢有二话,朕明日就让礼部准备金宝,册封你为贵妃。后宫之中,你虽然一向为人宽和谨慎,但朕也不想委屈了你。再说,倘若不是你这个母亲教导有方,浩扬这孩子也不会这般懂事。”他见红如一脸愕然,顿时露出了一个大有深意的微笑。

红如一愣之下便抬起了头,只见风无痕面上尽是令人温暖的笑意。

她已经许久未曾见到这种笑意了,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时光。

第六章 皇子

凌波宫中,海若兰的寝宫里已经人满为患。不仅是那几个一直奉旨守在这里的仆妇,就连太医产婆也是挤了个满满当当。先前皇后海若欣生产时已经让这些人几乎吓得昏厥,如今海若兰的情形竟也是令人分外忧心。

听着妹妹在里头发出阵阵惨叫,外间的海若欣也觉得一阵阵心悸。

她自己虽然已经顺利得子,但由于生产时亏虚太大,太医已经暗示过,在分娩了皇四子风无嘉之后,她可能无法再承担生育的后果,因此她对于妹妹的这一次临盆极为关切。不仅如此,爷爷海观羽眼看就要不行了,倘若海若兰再有什么万一,她几乎无法想象那种后果。海家香烟传承了这么多年,若是毁在她们姐妹手中,那就真的是莫大的罪过了。

里头的一个仆妇突然急匆匆地冲了出来,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这才下跪禀奏道:“启禀皇后娘娘,兰贵妃她,她几乎要昏厥过去了!”

她的脸上写满了惶恐,毕竟,里间的女人位分尊贵,倘若真出了什么万一,怕是所有人都要一起陪葬。

海若欣闻言大恐,也不再顾忌什么,竟是上前推开内间的门,直接闯了进去。只见床上的海若欣已经是气若游丝,眼看便是支撑不住了,而下头的两个产婆急得团团转,却是一点法子都没有。

忧心如焚的海若欣顾不得许多,上前一步握住妹妹的手,在她耳边鼓励道:“若兰,孩子就快要出来了。你千万要挺住啊!这么多年你就只生了一个女儿,难道就不想要一个儿子么?不管怎么样,你不能睡过去!”

海若兰朦朦胧胧地听到了姐姐的呼唤。这才感到浑身一激灵,立时稍稍清醒了一些。然后。下腹地一阵阵剧痛又让她的神智模糊了起来,她右手死命地抓着姐姐的手,左手揪住了床单,几乎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终于,她感到耳畔传来了一阵响亮地啼哭声。顿感心中一松,顿时如释重负。

“恭喜兰贵妃,是位皇子!”四个伺候的产婆也松了口气,马上把孩子裹在了襁褓中,这才送到了床头,“兰贵妃娘娘真是好福分啊!”

海若兰犹自不相信自己地耳朵,居然真是皇子?嫁了风无痕这许多年,她只是多了一个女儿,而姐姐却一直没有动静。谁想到先后怀孕之后,竟然生下的都是皇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天大的玩笑。可是,看着产婆手中可爱的孩子,她立时难忍胸中的母爱。伸手就欲将其接过来,谁料海若欣一手阻止了她,眼中满是嗔怪之色。

“若兰,你刚刚产后。身子太虚,这孩子看上去就是沉甸甸地,你怎么抱得动?”她亲手接过那襁褓,俯低了身子,这才将孩子送到海若兰眼前,“你看看,眉眼间和皇上一模一样,这下皇上应该高兴了。之前他老说诸位皇子中没一个和他想象的,这下多了这个孩子,他总不成还能挑出不是来!”海若欣见妹子精神不济,连忙调笑道。

海若兰还是伸手逗弄了一会孩子,这才疲倦地沉沉睡去,一伙产婆顿时又忙碌了起来。海若欣将孩子交给了早已准备在侧的乳母,又吩咐了几句之后,方才出了海若兰的寝殿。随侍一旁的两个宫女突然发现皇后的右手上满是淤青和抓痕,心中一惊之下连忙上前提醒,海若欣却只是不以为意地往手上瞧了一眼。

“不过是一点小伤而已,倘若不是本宫见机得快,怕是今日就麻烦了。”她一边说一边示意一个太医去取药,“兰贵妃虽然不是初次生产,但她前次临盆的时候也是凶险万分,本宫不得不小心一点。”她瞟了一眼身旁的耿敬,沉声吩咐道,“你去皇上那儿奏报一声,就说兰贵妃母子平安。”

耿敬心领神会地答应了一声,随即编一溜烟小跑出了凌波宫。他心中清楚得很,兰贵妃是皇后的嫡亲妹妹,这一次幸而得子,说不定秩位又会随之上涨,就是他这次报喜,皇帝那里也一定别有恩赏。想到这里,他的步子愈发快了。

“哦,兰贵妃母子平安?”风无痕闻言不由大喜,顿时吩咐小方子道,“你快去海府一趟,将消息通知过去,也好告慰一下海老爱卿。对了,兰贵妃生产之后身子虚弱,让内务府多多备一些补品。唔,还有……”尽管不是第一次作父亲,也不是第一次得子,但风无痕还是有些忙乱。毕竟,当年对海观羽地承诺迟迟未曾兑现,他的心中也总有些愧疚。

“皇上,还有为五皇子赐名!”小方子小心翼翼地提点道。这句话一出,风无痕的眉头顿时舒展了开来,转过头来赞许地看了小方子一眼,这才道:“亏得你提醒,朕是乐糊涂了。唔,皇五子就赐名风浩前吧,让宗人府记入宗谱就是。”

小方子低头应了一声,这才出了勤政殿,倒是耿敬没得吩咐,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只得在原地躬身站着。风无痕过了好一会才发现了耿敬仍未退去,不由又打量了他几眼。由于他登基之后并未全部撤换勤政殿中地大小太监,甚至连石六顺和汪海等人也是一直随侍在侧,因此对于宫中的其他首领太监并未有多大认识。至于耿敬能够当上坤宁宫的总管太监,就全都是海若欣自己的主意,他倒对此人倒是不甚熟识。

沉吟片刻,风无痕便开口问道:“耿敬,朕看你在皇后身边颇为伶俐,年纪倒还不大,你入宫几年了?”

耿敬连忙恭敬地答道:“回皇上地话,奴才十四岁净身入宫,至今二十年了。”

“唔,不过三十四岁便有了正七品,在宫里头倒是异数。”风无痕点头道,他也不再多话,挥手便打发了他回去,心底却思量了开来。同在宫里当差,这些太监却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想当初他冒充小方子的时候,曾经深刻体会过这一点,看来,从里头挑几个小方子这等聪明人也确实可行。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此他只想了片刻便决定交给小方子去办,另一只手却从旁边拿过几份奏章来。

仅仅扫了一眼,他便不由皱起了眉头。这是吏部尚书米经复的折子,其中分明写着按照惯例,此次又要召几个官员进京述职,可是,上头那两个人名却让风无痕有些不快。四川总督郭汉谨和浙江巡抚卢思芒是他从勤郡王起就用过的老人了,才干秉性如何自然心里清楚。两人如今都算得上是封疆大吏,已是人臣的极致,再往中枢调便有些不妥了。

在风无痕看来,如今朝廷中枢的官员中,忠心耿耿的人才已经不少,一味抽调藩邸的老人,反而会招人诟病。再者郭卢两人的德行都曾有亏,与其被人背后指责,还不如在地方上务实些更好。

想到这里,风无痕便提起朱笔在上头作了批示,不外乎是驳回了米经复的这个条陈。地方大员多了,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让两个干碍太大的人回京,想必米经复也是想借机卖好,不过,心思太活络了也并非好事。他冷笑一声,便准备拣个时机让人敲打一下,敢情米经复是怕人以为他和萧云朝牵扯太深,想要再交接几个有能量的官员以作后盾。若真是如此,那用心便有些可虑了。

皇帝又得一子的消息很快便传播了开来,王公大臣固然是议论纷纷,就连街头巷尾的小民百姓也都在津津乐道此事。想当初风无痕继位之初,膝下只有两子两女,如今一年之中一下子添了三个皇子,这实在是天大的幸事。尽管人们都知道,皇子愈多,将来的夺嫡之争就愈激烈,但考虑到可能的病灾之后,皇家子嗣兴旺便是一件好事了。

犹在重病中的海观羽听了小方子禀报的消息之后,更是极为振奋,一夕之间竟然能够从病榻上起身。然而,海从芮却是清楚,父亲已真正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此时此刻的好转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就连太医院的几个太医也是相顾黯然,毕竟,海观羽为国操劳一生,在朝官中也是德高望重,今次倘若逝去,那能压得住阵脚的人便又少了一个。

“呵呵,没想到我还能看到今日!”海观羽突然大笑道,随即便禁不住一阵咳嗽,旁边侍立着的海从芮急忙扶住了父亲的躯体,一边埋怨道:“爹,您高兴也别不顾身子,这时节已经凉了,您还是好好休息一会吧。皇上已经答应,待会让乳母抱五皇子来给您看看,到时您又得打起精神,现在还是先歇一会吧!”

海观羽却固执地不肯答应,直到那个人高马大的乳母抱着孩子出现在门口的时候,他的眼睛才瞬间亮了起来。尽管皇帝尚未下明旨,但凡朝中大员,都知道先帝当初赐婚的用意,因此都清楚,所谓五皇子,将来是必定要继承海氏一族的。海观羽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孩子,面上浮现出了一缕慈祥之色,这才示意乳母将孩子抱近一些。

海观羽摩挲着襁褓中的孩子,脸上的温柔之色愈发浓烈,这是连海从芮都从未看过的表情。见父亲兴致如此之高,海从芮禁不住好奇,也俯身下来逗弄着孩子。奇怪得是,无论他如何撩拨,襁褓中的风浩前始终不哭不闹,只是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海观羽的目光逐渐黯淡了下去,然而,他嘴边的那一缕微笑却仍旧未曾褪去。豫丰三年十一月初三,三朝为相的海观羽去世,谧曰“文直”因海观羽在三朝俱有大功,皇帝特旨,遗赠其为一等公,由其子海从芮递减承袭一等侯爵位。

第七章 父女

原库尔腾亲王赖善进京已经将近半个月了,虽然他年岁已大,在之前的木兰围猎中也没出什么风头,但还是得了不少恩赏,直叫其他王爷啧啧称羡。这一年的木兰围猎中,蒙古诸部都派了勇士前来,各部的亲王也一个不拉地赶来奉承,就连准噶尔亲王客图策零也不例外。与之同行的还有他的王妃风凡琳,在草原的两年时光中,这位昔日的朝廷郡主不仅未曾消瘦,反而更加丰腴了些,眉宇中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忧愁之色,几个跟皇帝前去围猎的皇族王爷不由暗自称奇。

不过,与表面上的毕恭毕敬不同,赖善却很清楚背后的交易。这两年来,蒙古诸部的进贡和朝贺从未断过,但暗地里的厉兵秣马却始终未曾停歇。赖善虽然已经不太理事,但对承袭了亲王爵位的克尔泰,他仍然是时常提点。亏得他多年的经验教训,库尔腾部才未在失去漠南蒙古的盟主地位后败落。饶是如此,对于萨克部的熊熊野心,他也不敢有丝毫的小觑,毕竟,那位明秀郡主也身处宫中,秩位比之他的女儿不差毫分,而为人处世却要高明多了。

论理赖善是藩王,理该由理藩院接待,不过,虞荣期这个老狐狸知道他的身份干碍甚大,竟是直接请了连亲王风无清安排一切,让赖善心中极为忐忑。所幸风无清是个没有架子的人,一来二往,赖善也就放下了虚悬的心,倒是和这位王爷熟络了起来。他对朝局也是分外留心,难得有进京的机会。倘若再不好好打探京城局势,那也就白走了这一遭。

反倒是皇帝曾经提起地雅娜思乡一事,赖善并不以为意。出嫁的女儿就是夫家的人。哪能如此不守规矩,即便他曾经再宠爱这个失散多年地女儿。现在也不会太过纵容。

这一日,皇帝便有旨召赖善进宫。尽管之前曾经在勤政殿面过圣,但赖善清楚,这一次怕是要见女儿了,因此准备得格外仔细。先是在勤政殿觐见过皇帝之后。便有太监引他去了慈宁宫,隔着帘子见了太后。

赖善是知道规矩的人,远远叩了头之后,略坐了片刻便辞了出去,心底却兴奋不已。太后萧氏如今居于深宫,鲜少接见外臣,他这个蒙古藩王能得此恩遇,无疑是天大地荣宠。为他引路的汪海还不忘去坤宁宫请示了一声,这才引了赖善往永宁宫行去。

“老王爷,皇上今儿个可是格外开恩。按照宫规。但凡椒房贵戚想要觐见各位娘娘,只有女眷才能进去,而父亲兄弟之类的血亲却只能在宫外叩头而已。皇上念着容嫔娘娘年轻。又是草原上长大的贵女,这才请了太后懿旨,让你们父女俩见上一面。”汪海一边引路,一边笑吟吟地道。“就连昭宁宫的贞嫔娘娘还没有这个体面呢,老王爷您可是福气大了。”

赖善听得心中一动,一个太监能说出这种话来,不问自知,不是皇帝有意透过别人提点自己,就是那太监太过饶舌多嘴。可是,跟着皇帝地人决计不会是后者,因此他也就不敢拿着王爷架子。“承蒙汪公公吉言了,那是皇上天大的恩德,我这个作臣子的自然只有祷祝皇上身子康健,江山万年而已。”他的言语极为诚恳,心中却在计较着该如何劝慰女儿。毕竟,入宫两年都未曾有个一男半女,倘若不是皇帝对他极为礼遇,赖善都要怀疑女儿是否失宠了。

容嫔雅娜一见了父亲,顿时眼中水光乍现。然而,当着随侍在侧的宫女太监的面,她却不敢表露得太过,直等父亲行过礼后,方才打发了所有人离去。“父王,您终于来了!这宫里头的人仿佛都是木头,这个不准,那个不让,我的日子实在没法过了!”由于四周全无外人,她也就放下了所谓的矜持,脸上满是戚色,“我是在草原上长大的人,我,我……”

赖善见雅娜这般模样,立时就有些慌了。他何尝不知道深宫中地规矩森严,历朝历代,困死在其中的宫妃不计其数,其中身份贵重的女子也不在少数。雅娜虽然是他地女儿,但论及身份和情分来,比起皇帝的其他嫔妃来都还差得远,哪能容她这般任性?想到这里,赖善不由上前几步,郑而重之地道:“雅娜,当年我也问过你,你对部族中的那些勇士什么的全都看不上,一定要嫁一个身份贵重地。如今,你是皇上的嫔妃,身份比草原上的任何一个王爷都要尊荣几倍,怎么还能像以前那样任性?”

雅娜愕然望着赖善,她压根没有想到一向珍爱她的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心情顿时往无底深渊沉去。她在宫里的生活尽管相当优裕,其他嫔妃也并未刻意为难,但毕竟是和故乡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除了如贵妃红如时常前来探视一番,其他诸女也不时送她一些小物事,然而,在草原那种天地宽广的地方长大的她,实在无法忍受后宫中那种寂寞难耐的日子。

“父亲,你是库尔腾亲王,应该可以去恳求皇上的。”雅娜还是忍不住开口道,“皇宫中就是那么一点地方,什么事都有规矩,哪怕是让我出宫散散心也好。”

“雅娜,你太胡闹了!”赖善实在难以抑制心中那种荒谬的情绪,怒声训斥道,“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中原,不是蒙古!别说你父亲我已是卸去了爵位的亲王,就是爵位仍在,在皇上面前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藩邦王爷而已,能说得上什么话?你好歹也是进宫两年了,怎么就不知道好好学学人家明秀郡主?皇上嘴里虽然不说,但心中一定会有所比较,你知不知道,再这么任性放纵下去,我库尔腾部都要被你害死了!”赖善现在无比痛恨当初的决定,如果早知道雅娜是这样的脾性,还不如随意择一个部族首领嫁了,好歹也不必担心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事。

沉默,除了沉默还是沉默,雅娜根本不知道接下来父亲究竟说了些什么。她唯一明白的是,即便是父亲,也对她目前的处境毫无办法,而且只是一味地劝她忍耐而已。可是,让她学那个明秀一般规行矩步却是绝对不可能的。她曾经让宫女套过明秀身边侍女的口风,这才知道,自明秀六岁起,萨克亲王胡里奇根本就是把明秀当作京城的那种大家闺秀养着,不仅延请明师教其书画识字,甚至连其他的都是学习中原礼数。

而雅娜的生活却完全不同,她永远都是如同草原上的微风,永远都是明艳开朗,然而,她现在却只属于这深宫。

风无痕无言地听着一个太监的奏报,脸上的表情丝毫未变,末了,他才挥手令其退下。赖善的言语挑不出一点毛病,看得出来,这位老王爷已是深得了权谋中的三味,知道轻重深浅,然而,雅娜的言语却实在不象话。他深深叹了一口气,这才离座而起,自古帝王的婚姻,不是为了笼络权贵就是为了交好外藩,他的情形也丝毫不例外。不可否认,在库尔腾部会盟的那些日子,他对于热情开朗的雅娜很有好感,因为她身上没有中原女子的矫揉造作,可是,当她顺应赖善的心意嫁入皇宫时,一切便都没有这么简单了。

后宫中看似一片平静,然而,随着诸多皇子的降世,储位之争却无可避免地掀开了帷幕。只看诸女将自己的儿子牢牢护住的迹象,他便可以猜测出她们心中的担忧,皇位只有一个,难保他人为了御座会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即便那些嫔妃都没有太多非分之想,外头的朝臣也会打着其他算盘,毕竟,这种时候站对了立场便有拥立之功,否则当年又怎会有那么多官员往夺嫡之争中掺和?

海观羽已然逝去,风氓致也不可避免地重病缠身,暗中窥伺的人却在露出马脚后便不再浮出水面,仿佛不复存在一般。然而,风无痕却一点都不敢大意。他的皇位看似极为稳当,但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而言,只要稍有差错,便有可能万劫不复。他自知才干只是中平,有些事情即便有心去做,却仍旧掣肘重重,只能暂且搁下。

人各有志,只能随她们去了。风无痕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想起了先前越起烟的恳求,头脑顿感一阵胀痛。他本以为自己对她只有爱重而无情意,现在看来,那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越起烟的才干和能力将她的其他优点全都掩盖无踪,这样的女子,确实应该辅助夫婿建功立业,绝不应该湮没在深宫之中。然而,凌云的祖制摆在那里,后宫嫔妃不得干政,这是一条死规矩。即便是各代的太后,也只是在皇帝病重或是年幼时临朝摄政,绝不能逾越,又何况越起烟一个小小的贵妃?

兴许,如果自己还是一个手握大权的王爷,越起烟的日子会更快乐一些。风无痕的心头突然浮现出这样一缕思绪,转瞬又无影无踪。

第八章 承诺

女儿红如封了贵妃,陈令诚这个作父亲的自然也是一同受了封赏。

他本来就是为皇帝出力颇多的人,若非他自己谢绝了多次赏赐,早就不在太医院作一个小小的副医正了。不过,这一次红如的晋封之后,他再呆在太医院这个小小的衙门便不再合适,因此,皇帝那个三等侯的封赏立时将他托入了达官显贵的行列。谁都知道皇帝对陈令诚恩宠有加,如今一旦封爵,前来贺喜的人几乎把小小的陈府门槛踏破。亏得皇帝在晋封的旨意后头还加赐了府邸仆役,陈令诚这才稍稍清净了一些。

不过,太医院的那些同僚那一头他便无法拒绝了,沈如海第一个提议为他庆贺一番,其他人当然也是个个附和赞同。如此一来,拗不过众人的陈令诚只得答应了下来,在府中令人摆下了足足十桌酒席,这才让太医院上下从御医、吏目、医士到医生的所有人都得以坐下。饶是如此,那个巨大的花厅仍是挤了个满满当当,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毕竟,太医和侯爷的差别巨大,陈令诚此次可谓是替他们挣了天大的脸面。

敬酒的诸人中,倒数医正沈如海最为殷勤。他原本就知道皇帝和陈令诚的密切关系,而且也从中得了不少好处,所以打点了一堆的逢迎话,直叫陈令诚大叫吃不消。“沈大人,你就别再拿我开销了。皇上礼遇那是不假,可还是循着礼制而行。说一句实话,我对于封侯这种事情并不感兴趣。你又不是不知道。“陈令诚半真半假地埋怨道,这才举起了手中酒杯一饮而尽,“今日不过是叙同僚情谊。你们就别恭维了,我受不起。”

沈如海见状也就作罢。他和陈令诚共事多年,亲见他从一个不起眼的太医步步晋升上来,一切都是靠当年的勤郡王,如今地皇帝。若真论起恩宠和圣眷来,沈如海可以断定。即便是鲍华晟这样的清直老臣,也决计比不上陈令诚自皇帝年少时起的相伴扶持。因此,他早已打定了主意,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毕竟,医正这个位子对他来说已是到头了,可将来子孙若是也能进太医院继承衣钵,那可就是天大地脸面。

杯盘狼藉之余,有些个太医便开始胡言乱语起来,陈令诚看看实在不象话,连忙示意下人将他们安置了回去。筵席也就自然而然地散了。

虽说他这宅邸乃是皇帝新近赐下,但里头的伺候人却是内务府精心挑选过地,一个个都是伶俐到十分的角色。再说陈令诚也不虑有人监视他的起居。因此对他们都是放心得很。

好容易待到众人一一告辞离去,陈令诚这才松了一口大气。抬脚回了书房,他便觉一阵发怔,只见冥绝一个人站在里头。只是打量着墙上的一幅画作出神。“冥绝,以后你进来也让下人通报一声好不好?若不是我还算胆大,非被你吓死不可!”陈令诚一边埋怨,一边自顾自地坐了下来,“那幅画不过是赝品,我拿来充数的,你看得那般出神作什么?”

冥绝早听到了陈令诚地脚步,听他这般问话不由心中好笑,面上却仍是冷冰冰的神情。“若非皇上有旨,我哪有功夫深夜到你这里来。对了,如今可是要称呼你一声陈侯了。”他突然露出一个笑容,这种难得一见的表情几乎惊掉了陈令诚的下巴。冥绝也不管对方如何惊诧,又开口道,“皇上知道你是闲不住的人,这才打发我来问一声,如今太医院是容不下你这位侯爷了,今后可有什么务实的打算么?”

陈令诚这一次却是真的愣了,好半晌才摇头道:“皇上想的确实周到,不过我这个人闲散惯了,拿一个差使拘着反而不妥。京城若是逛完了,我就往各地去继续闲逛,横竖皇上倒是给我一道恩旨观风也就成了,正好用这个劳什子的侯爷身份压一压那些个龌龊官吏!”说着,他的脸上竟浮现出了一股难掩地杀气,“当然,那些所谓行侠仗义的家伙也不例外。“冥绝起先听着还好,待到对方最后一句话出来时,他的脸色便有几分复杂。陈令诚从来不提家世背景,就连太医院地履历上也不过是标注着父母双亡,妻子病故而已,别无一点其他讯息。如今看来,陈令诚早年似乎还遭过一些变故,否则也不会至今未曾续弦,连红如这个女儿也是后来认的。“陈老,皇上给你侯爵看来没有错。”冥绝沉声道,“皇上先前就曾经说过,你老是不肯接受任何封赏,推三阻四的令人不解,这一次倒是最爽快的。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人生本就是如此。你人不像皇上那般需要考虑种种因素,能放手地尽管放手去做就是。”

他大约想起了行前皇帝的吩咐,又补充了一句,“皇上说了,只要不是干碍太大,伤天害理的事情,你尽管去做就是,万事都有皇上替你兜着,横竖你行事向来都知道分寸。”

陈令诚却没想到皇帝居然会设想得如此周到,顿时大愕。不过他本就是城府深沉的人,片刻之后便重重点头道:“我知道了,冥绝,你回去替我向皇上道谢。这么多年来,皇上还记得当年的那些戏语,我已经心领了。不过,当年他还有答应别人的承诺,千万不要忘了。“说到这里,他不由微微一笑,显然想到了皇帝闻言后的表情。果然,风无痕得了冥绝的回报之后,脸色立时就变得哭笑不得。陈令诚跟随他多年,无论是智计还是武略,都为他抵挡了诸多风雨,因此给一个侯爵已是赏得轻了。无奈有些事是不能宣扬出去的,因此他这一次只能借着晋封红如的机会赏了他爵位,心中却是想着对方可以得偿心愿。须知所谓侯爵乃是超品大员,任何地方官员都无法对其进行节制,如此一来,在某些方面,陈令诚便可以为所欲为了。

不过,陈令诚的刻意提醒他哪会听不出来,不过就是指那两个从一开始便襄助于他的人而已。然而,风无痕心中自是有数,像他们这样的身手高绝之人,寻常荣华富贵早已不看在眼中,之所以接受也不过是为了行事方便而已。陈令诚的加封还有红如作幌子,那两人那边就有些麻烦了,若是胡乱赏赐,传出去话便不甚好听。风无痕陡地想起石宗先前的抱怨,顿时眼睛又是一亮,只有将那些人马名正言顺地收归于朝廷麾下,他才不会有太多顾忌。

他既然下了决心,出面的自然便是冥绝,不过,这一次石宗也在后面随行。石宗自从跟随风无痕以来,虽然寡言少语,但行事极有章法条理,为人又谨慎,风无痕这才派了他重新统领那帮密探,这两年也有了颇大的起色,一举揪出了不少邪教中人。不过,重新培养人手毕竟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石宗也是焦头烂额,一听皇帝提起可以给他补充外围人手,他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然而,从踏进那座院子的第一步起,石宗便感到一阵心惊。他在入宫当侍卫之前,也曾经在江湖上厮混过一阵子,见识过所谓阵法的威力,因而绝不敢小觑。尽管他出身,但由于自小不喜读书,因此游历倒是成了年少时最主要的活动,足迹几乎踏遍了万里河山,所幸最后觅得明师,否则铁定是一个浪荡子。他跟在冥绝后头躲过一个个机关,心头愈加惊异,主子还有其他暗处势力他虽然知道,但从未想过有这等隐伏的本领。怪不得人说中隐隐于市,这一座诺大的宅院,若非有心人,谁会想到暗藏着无比杀机?

郎哥见冥绝还带了别人前来,不由微微皱了皱眉,不过,风无痕身边的几个人他自然廖若指掌,立刻便认出了石宗。他和翠娘交换了一个眼色,同感心中诧异,须知石宗如今统领着庞大的皇家密探,上这里来做什么?冥绝却毫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了风无痕的意思,便从怀中掏出了两块金质腰牌,又从石宗那里拿过一个沉甸甸的包袱。

尽管早有这一天的准备,但郎哥还是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包袱里是一堆空白的兵部委任状和腰牌,里边一色全是把总。尽管只有正七品,但好歹也算是武职官员,皇帝的手笔不可谓不大。冥绝面无表情地解释了一番,两人才知道这代表着各处密探小队的首领。至于那两块金质腰牌,则分明是宫中侍卫所持之物,二等侍卫的职衔在宫中虽然不算什么,但在外头却是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

郎哥把玩着那枚颇为精致的腰牌,半晌才开口道:“皇上的心意,草民领了,今后若有事情,就请石大人吩咐就是。”他将东西递给了一旁的翠娘,这才正容道,“我等不过是草民,皇上如今位居九五之尊,还能记得当年的事,草民就已经知足了。有了此物,那个承诺便当皇上已经完成,今后但有差遣,草民定当尽力。”

翠娘也是悚然动容,皇家密探向来隔绝外人,想不到皇帝今次竟能下这等决心。虽然明面上他们确实要听石宗差遣,但是,根深蒂固的习惯之下,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手绝不会轻易违逆他们俩的命令。皇帝这是在变相地帮助他们的心愿,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现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微笑。

第九章 请教

左晋焕和师京奇这一头出了京城前往山东,江苏巡抚左凡琛便奉旨进京述职,与其同行的还有两江总督秦西远。两人搭档已有多年,彼此间的交情自不寻常,再加上秦西远知道左凡琛的宝贝儿子是深得皇帝信任的新贵,因此格外笼络。他虽是先帝驾前极得圣眷的臣子,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谁都吃不准将来的事。秦西远能从陕甘总督的任上调回江南繁华之地,无论手腕或才干都是第一流的人物,他自己也清楚,倘若今次述职时能博得皇帝青睐,那这个总督的位子才算坐稳了,毕竟,下头的浙江巡抚卢思芒乃是皇帝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