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秀对她好,可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世,不想让那亲兄妹因为她而反目,忙拉着小姑道:“大姑不是故意的。算了。”

林桂秀恨铁不成钢的点了点她,不过知道她的意思,却也没继续说什么,因为爹娘出来了,二老心情刚好一些。这眼瞅着过年了,她不能让老人跟着上火。

林国平给林国祥使了个眼色,林国祥笑着道:“没事,大姐不小心碰了想想一下,没啥大事,就我二姐一惊一乍的。都进屋吧!”

林桂秀竖起眉毛就要骂,可一看到林奶奶关切的目光,她顿时蔫了,“娘,没事。就是刚才我大姐推了想想一下,差点把她推锅里去,我一急才喊的。没事了,进屋吧,我大姐应该也不是故意的。”

林桂秀虽然同意了大事化了,可还是忍不住给大姐上了点眼药。

林桂华早在林想倒在锅台上的时候,就已经傻了。

说良心话,她真不是故意的。在家有时候生两个孩子的气,她也会怂的他们一下,可谁想就这么巧呢。

此时听林桂秀这么说。她才回过神来,忙不迭的点头,“是啊是啊,我跟她说话,她像没听着似的,我一生气就怂的她一下。没想到她没站稳。我是她大姑,我哪能去打她呀。是不是?”

林桂华也一样,她反应过来立马解释。顺便说了下自己生气的原因,要不是林想没礼貌,自己能推她吗。

林铁柱夫妻俩没多想,说了句:“她还小,你生气也不能推她”的话就进屋了。

显然林国平听懂了,回头跟林国安道:“老二,你们两口子也进去吧。”

把人都支屋里,林国平顺手关上厨房门,先过来看了看林想那糊满了大酱的手,问:“烫着了?”

林想摇头,“不是,就搁锅沿硌了一下,不疼了。”

林桂华见大弟没理自己,有些讪讪的,凑过来道:“你说想想你也是,我跟你说话你就跟个哑巴似的,我能不生气吗?”

林想本不想跟她一般见识,可她发现,自己熟悉的那个林桂华现在变的越发陌生起来。

想想也是,原本大姑对她不错,可她每回回去,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回拎,吃的用的,大人的孩子的,连大姑家的两个孙子外孙子的她都包了。那时候大姑家条件不好,对这个有钱的侄女当然得好着点了。

现在林桂华家条件好了,张钰和林想不对付,大姑自然向着自己的孩子了。

林想淡淡的道:“你不是说,让我把你说的话当放屁吗?既然当放屁,你还让我说啥?合着你当大姑的怎么说怎么有理,我当侄女的就活该倒霉呗!”

林桂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她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指着大姐笑道:“对啊,我可以作证,那是你亲口说的,看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林桂华气的柳眉倒竖,早忘了刚才她理亏的事了,开口就要骂,林国平淡淡的瞥了她一眼,林桂华只觉一股凉气从心里往外冒,她的火气倏地消失不见了。

“行了行了,这事我有不对,想想你也是太倔了,不管咋说,我也是你大姑,你不能这样说话呀。”这算是服了软了。

林想笑笑,也不纠缠这事,“我刚才洗碗没注意听,大姑你说啥?”

林桂华:…

合着她白当了回恶人。

她刚想再说一遍,林桂秀却过来往外推她,“行了大姐,你怎么越活这岁数越回去了,这话你也好意思说,看看把志同气成啥样了。你就光想着姑娘吧,将来不用你儿子养老是?我说你不爱听,就你那姑娘,等你将来老了动不了的那天,不把你打出去才怪呢。”

第一百七十七章、买了股票

林桂华这才想起来儿子生气了,她着急给儿子解释,因此早早的回了家。

没有林桂华一家,林想觉得这空气都新鲜了许多。

“爸,以后除了志同哥,大姑家那些人我是不稀搭理了,到时候你别不高兴就成。”林想提前给林国平打招呼,她有些迷惘的道:“我以前没发现大姑这样啊?怎么这么几个月,就变的我都不认识了。”

林国平叹了口气,自家大姐的性格他是了解的,好的时候咋都好,要是不好了,你以前做的再好在她眼里也能挑出刺来。

说穿了就是脾气拧,认准的事情不回头。

她现在完全认可了张钰的想法,就是给这孩子找个条件好的婆家。为此和这一切相悖的人和事都成了她的绊脚石。

至于年纪,不是她忘了,而是农村人普遍结婚都早,在她看来,十六岁处对象也是可以的,等到十八岁姑娘家就可以结婚了。

所以张钰前世才在十八岁的时候结的婚。

第二天林桂华一家四口回了镇上,林想他们则聚在一起过了个团圆年。

林桂华他们一家是初三回来的,在林铁柱家里闹哄了一天后,第二天林国安夫妻带着孩子先回了边境市。

林国平也跟林国祥谈了谈,建议他和自己一块出国,挣几年钱再谈结婚的事,要是没有林铁柱和林奶奶之前的事发生,他们铁定不会同意,可现在,他们也放手不管了。用老大的话说:“你们能管一辈子吗?老三现在二十多了,可遇事少,没有主见,让他出去锻炼几年,到时候心性定了。二十四岁结婚刚刚好。”

所以过完所,林国祥就回镇上办护照去了。

找了个日子,林想把张志同约了出来,她要带他去黄奶奶家走一趟。

初一的时候,林想带着几个弟弟妹妹去黄奶奶家拜年,没提张志同的事。当初一怒之下说是不管了,也是吓唬林桂华的。

“想想,你找我怎么不进去呢。”张志同说完就明白过来了,他叹了口气揉了揉她的头发,“想想。我妈她,”他斟酌着语气道:“耳根子比较软,认准了的事又比较倔,挺矛盾的…她这是被小钰给鼓动的,一心…想让她找个条件好的,所以有时候做事就不管不顾了。想想,你别在意,以后。不理他们就是了。”

林想看着他为难的样,也不藏着掖着,“大哥。我是看不惯大姑现在的做法,不过,我不会迁怒到你身上的。放心吧,咱们兄妹,该咋样还咋样。”

她抿了下唇,接着很认真的道:“大哥。以后,让我像以前那样对大姑他们。我估计我是做不到了,你别。到时候有啥想法。”

“你放心,我明白的。以后,你不想理,就不理他们。不过,要是有外人在的时候,你差不多大面上过的去就行了,也别让外人说些不好听的。”张志同还是站在林想的立场为她考虑的,这让林想有些感动。

林想做事,从来都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

为了林家和张家的和谐,她想了想还是劝道:“大哥,你要有时间,多跟他们沟通沟通。其实,我觉得大姑想让张钰姐嫁的好,这不算毛病。哪个当妈的不这么想啊。可关键是,张钰姐现在才初一,想这些是不是早了点?城里可是很看重文凭的。何况,现在可不是在农村,兴早早的结婚,这城里人最起码都是到二十才结婚的,男生更是到了二十三四才结婚的。”

“大姑她,在农村呆的时间长,不了解城里的情况,张钰姐,我觉得她可能是看书看的,再一个就是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啊或事啊的对她有挺大的影响啊!”

“这城里人心眼多,张钰姐她,别看有时候不太讲理,可这心里,”林想说着摇了摇头,“大哥,我不是说她缺心眼,我是说她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她长的又漂亮,关键是她对那些所谓的爱啊情啊的,还有很大的憧憬,这样很容易被人利用,或者说被人骗。”

张志同认真听着她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以前母亲也不是这么不讲理的,可自打他上了高中以后,见面的时间都不多,说的话更少,沟通少了,当然会容易出现问题。

听到她说“不是说她缺心眼”时,不禁乐了,这算不算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丫头还解释呢。

可听到后面时,张志同的面色渐渐凝重起来,眉毛也慢慢的拧起来。

他隐约明白了,为什么当初小姨那么反对张钰来这上学了,不是她不想供的问题,而是除了吃喝,有更重要的问题摆在那。

他心里有些自责,也许是自己光想着学习,忽略了家里的人,而城里的生活和镇上不同,他们一时被迷花了眼也是正常的。

他语气也郑重起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想想,多亏你说这些,要不然,我怕是和家里人,越走越远了。”他说着,语气有些惆怅。

“对了,我还没问你找我干什么呢?”

“咱们去黄奶奶家,我跟她说好了今天过去。”

张志同愣住了,他有些不可置信的问:“不是说…”

“那是我一生气才说的。我都说了,他们是他们,你是你。”林想拉了他一下,“快走吧,别愣着了。我可舍不得让你因为这些原因而考不上一所好大学。要知道,你可是我哥,将来我们可都指着你罩着我们呢。”

说到最后,还朝他俏皮的眨了眨眼睛。

二人到黄奶奶家,家里只有二位老人。叶天宇自初八开业,就每天都去店里。

黄奶奶待人一贯的和善热情,林想抱着她的胳膊娇声道:“黄奶奶,又要麻烦你了,我这个大哥呀,是个老实认学的,就是在镇上底子薄了些,你快帮我们看看。”

“知道了,你这孩子,光说别人了,你现在学的怎么样了?光知道挣钱去了,我安排的课程都学完了没有?”黄奶奶笑眯眯的问。

林想“哎呀”了一声,留下句:“叶爷爷一个人下棋没意思,我去陪他。”奔着叶爷爷就去了,“爷爷,你在下棋吗,我陪你吧!”

“去去去,不够你捣乱的呢,不用你,一边看着去。”叶爷爷忙一只手挡着,生怕林想给她捣乱。

“哎呀,爷爷,大方些吗,我不会你可以教我呀。你看黄奶奶,多有耐心啊!你和她过了一辈子,怎么一点都没传染上呢!”

“去,会不会说话,还传染上?让你黄奶奶听见了,你就等着重新回炉再造吧!”

张志同听的瞠目结舌,他眼里闪过一丝意外,真没想到林想和黄老师家关系这么好。是因为她是黄老师的学生呢,还是因为她和叶天宇是合伙人呢。

黄奶奶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想想,就会耍无赖。”接着道:“走吧,我们去书房,我看看你的基础怎么样?”检查完张志同的学业,她点了点头,“基础知识比我想像的要扎实一些,这样吧,这个假期剩下的日子你每天过来,我给你讲讲你不太懂的,等开学后,就等休息日过来吧。”

二人从黄奶奶家出来,林想直接去了店里。

叶天宇正站在办公室的窗前,透过百叶窗看着外面发呆,林想猛然拍了他的肩膀一下,“嘿,干嘛呢?”

叶天宇淡淡的瞥了她一眼,继续看着窗外发呆。

窗外,就是餐厅大堂,林想往外瞅了一眼,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才发现他好像在看外面,可实际上思绪早不知道跑哪国去了。

林想耸耸肩,不去管他,只是认真的看起帐目来。

过了一会,叶天宇才转过身来,问她,“你说,我也办护照,和你小叔一块出国行不行?”

林想倏然抬头,一脸惊诧的问:“为什么?”

这时候出国倒包的,除了当地的一部分居民利用业余时间出去挣外块,很多都是外地农村或生活条件差的人。

要知道,这是一个挣钱,但没有尊严的生意,国外海关、边检甚至于车站的工作人员,根本不把这些人当回事,对待他们态度很恶劣。

叶天宇,他不应该干这个。

林想心里下意识的就是这么认为的。

“什么为什么?”叶天宇一副你很莫明其妙的样子。

林想道:“我小叔是成年人,之前一直在农村种地,这种出力的活还能挣大钱很适合他。就是我爸爸也一样,总比他给别人扛包强得多。”

林想认真的道:“可是你不一样,你有良好的出身,你不缺钱,你可以有很好的工作,没有必要干这个。”

叶天宇哑然失笑:“你不是说钱是好东西吗?我挣钱难道不对吗?”

林想无语,合着我说着的话,你只选择你想听的那部分。

“我还说过钱是王八蛋呢,怎么没见你记住这话。”

“我记住了,所以挣的钱都花了。”叶天宇理所应当的说。

林想愣了下,接着跳起来尖声道:“都花了?好几万你都干吗花了?”

叶天宇见一向冷静的林想听了这话竟然这么激动,不知是不是该感慨自己有本事,三言两语就把她气的跳脚。

“我买了股票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开店

“股票?”林想声音瞬间高亢了八度。

林想脑子里轰的一声,对啊,股票,她怎么没想到呢!

以前她看小说时,说某某重生买股票挣钱了,她记得自己当时可是很羡慕的。不过,要问她关于股票的知识,她可不懂,而且小说中的哪个时期股票跟捡钱似的,她毕竟当时年纪小,并没亲身经历过,也就没有什么印象。

想到这,她看向叶天宇,诧异的问:“咱们这可以买股票吗?”

开阳这么早就有证券交易所了吗?

叶天宇摸摸鼻子道:“不是在这买的,是我把钱交给我二哥了,他帮我买的。”

林想狠狠瞪了他一眼,这不是逗我玩吗?

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盯着叶天宇质问道:“你的钱够多的了,买股票应该也是赚的吧,你还想出国倒包是为什么?”

她歪着头围着他转了两圈,“别告诉我你都赔进去了?”

这孩子不会这么倒霉吧!据说九十年代初炒股的人都嫌疯了。

她有些不确定的想。

叶天宇哭笑不得,“你就这么盼着我倒霉?”

“不,是你很不对劲。”林想正色道:“我们是不是哥们?有什么话,你跟我说说,姐…我帮你排解排解。”

说前一句还很正经,后来就又调侃上了。

叶天宇无语,就这小样还好意思自称姐?

林想刚要把胳膊架到他的肩膀上,看了看二人之间的高度,放下这个念头,她转了个圈。一屁股坐到办公桌上,拄着下巴看着他不语。

叶天宇沉默了一下,才答道:“我肯定是考不上大学的。”

林想点头,就这种学习态度,能考上才怪呢。

叶天宇有些郁闷。这是什么态度,怎么好像他考不上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一样。

他接着道:“这边饭店也不需要我来管理,我只负责分成就好了。我,总得找点事做。出国倒包,能快速的挣到钱,我将来想做生意。我准备先建一个你说过的大型超市。可我不想再用我二哥他们的钱,所以,”他摊摊手,“我觉得这个挣钱挺快的。”

林想没想到他的打算还挺长远,大型超市这个概念。还没有出现在开阳,她曾经闲聊时说过,现在看来,叶天宇还是挺有商业头脑的,他很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加以完善、利用,最后形成自己的想法。

他也擅于捕捉一些别人都不在意的小的细节方面,在别人或许无意中说到的话里捕捉到商机。或许。他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林想并不是一个多么有野心的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以后能生活的更好罢工了。

不过。看着叶天宇雄心壮志的规划着未来,她也觉得心情激荡,或者,他能打造出一个商业帝国也说不定。

“我觉得倒包赚钱快那是相对其他人来说的,你现在的股票交易,应该比你倒包挣的要多。还有这两家店。以后不敢说,但几年之内让你成为开阳有钱人是没问题的。”

林想坐在桌子上往前摇晃着双腿。手里捧着个杯子,用大人的话说就是坐没坐样。可精致的小脸上偏偏表情严肃,“叶天宇,倒包不适合你。在我眼里,你是骄傲的,是张扬的,不应该在俄罗斯受到那些讨厌的工作人员的无理对待。再说,你现在还小,开超市不用着急,你总得慢慢积累经验吧,否则开起来你不会管理,那不是白扯吗?难道光指着聘人吗?”

“你想走经商这条路,如果只是小打小闹我就不说了,如果想做成企业,而且是做强做大的企业,成为成功的商人,那你就要学工商管理啊、企业管理啊金融财会等等。将来即便你雇人,多少也要懂一些吧,否则被人唬弄了都不知道。”

叶天宇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为林想对自己的评价。

骄傲的,张扬的。

他过年时因为家里的事而有些不愉的心情瞬间明朗起来。

其实,他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只是想离开这个环境,离开——家。

而已。

想到母亲恳求自己大年初一时回家过年,他想着如今和母亲的关系缓和了许多,不忍让她失望,于是答应了。

初一早上,他在家吃里陪姥姥姥爷和小姨小姨夫吃完饺子,就回了几年都没踏进一步的家里。可在那,任老太太那嚣张的嘴脸和刻薄的话语,加上母亲愧疚的神色和任叔的客气,让他满心的烦躁。

他记得,他跟母亲明确表态说,不用她再付自己生活费的时候,母亲那苍白的脸色,那欲言又止的表情…

还有任叔那个跟任老太太一块住的继女,哆声哆气装腔作势的让他感到恶心,所以,他连午饭都没吃,在母亲期盼的目光下,在两个龙凤胎弟妹的怒视下,在任老太太得意的鄙视下,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这么多年他没回过那个家,以后,也不用再回去了。

那个家姓任,不属于他。

可这个原因,他对着林想说不出口,只好随意编造了个原因。

在林想的劝说下,叶天宇放下倒包的心思,准备参加高考。

林想说,你都学了这么多年了,不差这几个月,难道你不想给你的高中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吗?

过完年,服装厂也开始正式开工,林国平在边境市繁华的市中心贷款买下一栋破旧的小二楼,准备翻盖成商场。

而且给林想租了一间门店,用做裘皮大衣的销售,雇了两个俄语说的很好导购员,又高薪请了一个店长,在“五一”劳动节这天开始挂牌正式营业。

裘皮这种高档服装,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当地人还经常买产自俄罗斯的貂皮帽子,因此出现在边境市,还是很受重视的。

再加上林国平借着岳子奇的关系认识了不少人,积累了些人脉,公安局的张局长特别请了主管商业的副市长和他一起为裘皮店剪彩。

当地电视台和报纸都播放了这条新闻,让裘皮店的信息瞬间进入千家万户。

当地的消费水平是很高的,要比开阳高出许多,刚开业的几天并没有顾客,服务员都有些沮丧,甚至怀疑如果销售不好会不会开不出工资来。

林想安慰他们,“现在我们刚开业,总得让人们有个适应的过程,不用着急,你们都经过半个月的培训,怎么还沉不住气呢。”

开业前,他们全都曾去开阳,进行过半个月关于裘皮知识和销售的培训。

第四天,来了一个俄罗斯人,很痛快的买走一件大衣,价格是一万六千五百块钱。

裘皮这种商品,可以用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来形容。

虽然有些夸张,但在九三年,这种长及脚踝的裘皮大衣,最普通的款式,最普通的颜色,竟然可以卖到一万五六千块钱一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个公职人员,不吃不喝也要攒三年的工资才能买起一件大衣,不得不说,边境市针对俄罗斯的生意真是很好做。而且除了零售,还有来自不同城市的几个俄罗斯批发商过来洽谈批发业务。

林想虽然对裘皮今后的市场很有数,但不开张时心里也是急的。

现在,她高兴的听田园说:“只要卖出去一件,我这心里才有底。”时,心里却在想,自己其实不也是一样吗。

说到田园,因为她看到张玉芬去了裘皮厂工作,而且是主任一个级别的,工资待遇自然不是面食店这边能比的,很有些心动。

她本来是想跟林想说说,也想去裘皮厂做女工的,可没想到家里出了事,让她不得不改变计划,离开了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