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署名,赫然也是谢明曦。

两个谢明曦,谁真谁假,一目了然。

顾山长铁青着脸,冷冷地看向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悔不当初的孙夫子:“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我一一道来。”

第五十一章 替考 2

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也不明白!

巡考收卷之前,她明明看了两回。分明写的是谢云曦。怎么会忽然变成了谢明曦?

莫非是老天长了眼…

抑或是谢三小姐有神灵庇佑?

笃信鬼神的孙夫子一想到这些,心中直冒寒气,深深懊悔自己被金银迷了眼。涕泪横流地哭道:“是我一时财迷心窍,收了永宁郡主的好处,做了错事。求山长从轻处置!”

铁证如山,赖是赖不掉了。

另外四个同样收了好处的夫子,一起面无人色地跪在地上。

俞皇后是名义上的山长,实则从不管庶务。

莲池书院里真正的掌权者,便是顾山长。顾山长平日性情温和,从不苛责夫子们。只是,一旦翻脸,便冷面无情,谁求情也没用。

顾山长神色冷冽,目光在色如筛糠满面泪痕的孙夫子脸上转了一圈,又扫过四个面色如土的巡考夫子。

莲池书院里设有五年教程。每一级的学生只有十二人,教学六艺的夫子,再有教导女红厨艺园艺等科目的夫子,加起来足有十人。

这五十个夫子里,有十余个当朝大儒和翰林,三十余个女夫子。

眼前的这五个女夫子,有两个和孙夫子一样出自宫中,另外两个则精擅棋艺和音律。因无资格阅卷,被委派做了巡考收卷的差事。

万万没料到,这五个夫子竟齐齐被人收买,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按着莲池书院的规矩,你们五人即时起被开革出书院!”

众人全身一震,再顾不得半丝颜面,连连磕头求饶。

“我是一时鬼迷心窍,做了同谋。求山长手下留情,将我留下吧!”

“只要不开革出书院,让我等做什么都行!”

“求求山长,不要撵我走。我背此恶名回了夫家,再无活路了…”

惨厉的哭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

季夫子外冷内热,见不得这等场景,看向顾山长:“山长,孙夫子不能再留在书院。其余四位夫子,能不能网开一面?”

顾山长神色冷然:“犯下这等重错,还有何颜面留在书院。此例若开,以后再有人因利犯错,又当如何?”

季夫子哑然无语。

顾山长又道:“其余四人,先关在书院。我带着两份试卷和孙夫子进宫觐见皇后娘娘!”

慈宁宫。

坐在上首的,是大齐李太后。

李太后已年近六旬,便是保养得再佳,也鸡皮鹤发,垂垂老矣。只是,李太后不肯服老,每日穿戴得颇为鲜亮,妆容浓厚。

呵!脂粉涂得这般厚,穿着鲜艳的亮黄色,活像个老妖精!

俞皇后心中暗暗嘲讽地冷笑。

婆媳是天生的冤家。

这句话用在李太后和俞皇后身上,最合适不过。

李太后肚皮争气,生了嫡长子之后,稳坐中宫数年。熬死了先帝,顺顺当当做了太后。唯一不顺心的,便是儿子不肯娶娘家侄女,偏偏娶了俞家女儿。

建文帝年少时便是个犟脾气,认定了俞莲娘,执意要娶她。李太后心气不顺,对儿媳格外挑剔。

大齐最重孝道。建文帝便是再护着俞皇后,俞皇后也被磨搓得够呛。

俞皇后生下昌平公主后,再无所出。李太后以子嗣传承为由,命建文帝广开后宫。建文帝周旋数年,到底还是顺了李太后之意。

昌平公主八岁那一年,宫中有了二皇子。之后庶出皇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

李太后时常拿此事膈应无子的俞皇后。

婆媳多年,未见情意,只有积年沉怨。

俞皇后贵为中宫,每日依旧要到慈宁宫,晨昏定省,风雨无阻。心中冷笑不息,面上却一派温和恭敬:“母后今日凤体如何?”

李太后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地应道:“哀家身体好的很,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俞皇后碰了个硬钉子,也未变脸,淡淡笑道:“母后总喜说笑。这等话,可万万不能让皇上听见。否则,岂不令皇上伤心?”

李太后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皇上忙于政事,整日操劳。后宫小事,不得在皇上面前学舌,令皇上烦忧。”

又皱眉道:“听闻小九病了?”

俞皇后应了声是。

李太后面色一沉:“小九刚满周岁,得仔细看顾照料。你身为皇后,虽无嫡子,对诸皇子也该多多上心。”

字字句句戳俞皇后心肺。

俞皇后神色未变:“母后说的是。儿媳身为嫡母,对儿子们岂有不精心之理。”

不软不硬地噎了回去。

李太后心中不快,正要继续挑刺,一个宫女悄然进来禀报:“启禀太后娘娘,永宁郡主前来请安。”

李太后对永宁郡主颇为喜爱,闻言舒展眉头:“让她进来!”

俞皇后不便立时便走,索性也留下了。

满心焦虑的永宁郡主,快步进了正殿,一抬头,便看到了端坐不语的俞皇后。

永宁郡主:“…”

永宁郡主身体陡然僵硬,紧绷着的面色也有几分怪异。

“永宁,你今儿个怎么忽然进宫了?”

李太后对俞皇后横挑鼻子竖挑眼,对自小便在慈宁宫长大的永宁郡主倒是和气慈爱:“哀家前两日还在念叨你,你可有些日子没来给哀家请安了。”

永宁郡主定定神,挤出一丝笑容:“永宁心中时时惦记皇伯母,只怕来得太频繁,令皇伯母生厌呢!”

一边说着,一边上前行礼。

俞皇后神色淡淡,随意嗯了一声。

婆媳关系恶劣,永宁郡主是李太后的人,俞皇后对永宁郡主从无好感。

永宁郡主早已习惯了俞皇后的冷漠,心底掠过一丝苦涩,面上却未显露。

当着俞皇后的面,永宁郡主根本无颜说起谢云曦替考之事。只能陪着李太后闲话。好在俞皇后很快起身离开。

永宁郡主起身行礼相送,得以正大光明地看着俞皇后的身影。

“永宁,你特意进宫,为了何事?”李太后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永宁郡主回过神来,微微红着眼眶道:“皇伯母,永宁确实有一事相求。”

第五十二章 替考 3

一盏茶后。

永宁郡主忍着难堪,将事情的始末道来:“…是我一时糊涂。连累云娘也没了好名声。此事一旦传开,以后云娘便再无颜出门见人。恳请皇伯母为我说情,求皇嫂饶过云娘这一遭…”

咚!

茶杯重重落下,茶水四溅。

李太后脸上笑容全无,厉声道:“胡闹!荒唐!”

永宁郡主羞惭不已,起身跪下:“恳请皇伯母息怒!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我万不该动这等替考之心…”

“既要做,便该做得干净利落。”李太后一脸恨铁不成钢:“连个庶女都拿捏不住,竟由得她从中弄鬼。最后闹得没法收场。”

“真是没用!”

“这么多年,我是白教你了。”

永宁郡主满面潮红,被骂得不敢抬头,心里却暗暗松口气。

李太后这么说,显然是有意为她出头撑腰了。

俞皇后再厉害,在李太后面前,也只能隐忍退让!

李太后又冷笑道:“俞氏着实有能耐,这十余年,将莲池书院办成了大齐最有名气的女子书院。偏偏每年只收十个学生。皇室宗亲这么多孩子,竟只给两个名额。闹得堂堂郡主之女也无书可读,被逼着想这等办法。”

“此事,我总得管上一管。”

“你回去安心等着吧!”

永宁郡主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感激不已地谢恩:“多谢皇伯母为永宁做主。”

想求免试就读的名额,实在无颜张口。

就这么走了,又于心不甘!

永宁郡主站在原地,一脸踌躇。

李太后目光一闪,瞥了永宁郡主一眼:“今年小六要去莲池书院,名额只剩一个。你是否想求这个名额?”

永宁郡主苦笑一声:“不瞒皇伯母,今年锦月也报了名,对莲池书院志在必得。我哪里有脸张口央求!”

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嫡亲的娘家侄女…

谁更重一筹,不言而喻!

再者,便是她有这个心,也争不过淮南王府。她是外嫁的郡主,“生”的女儿姓谢,算不得皇室宗亲。

李太后淡淡道:“你心中清楚便好。不是皇伯母不肯相帮。这免试就读的名额,是留给宗亲的。云娘姓谢,便无此资格了。”

永宁郡主耳后火辣辣的,应了声是。

一个时辰后。

椒房殿。

俞皇后看着摆在面前的两份同样署名谢明曦的试卷,面沉如水,神色明暗不定。

顾山长神色紧绷,目中满是愠怒。

过了许久,俞皇后才张口:“娴之,此事暂且压下。”

顾山长一惊,霍然看了过去:“娘娘!替考舞弊之事,岂容姑息!此事绝不能容!按着书院惯例,必须张榜昭告…”

俞皇后声音平平,面无表情:“永宁郡主求到了慈宁宫。”

顾山长:“…”

汹涌的怒火冲上脑海。

顾山长咬牙低语:“莲池书院是皇后娘娘设立,皇上鼎力支持,曾下过圣旨,任何人不得干预书院事务!便是太后娘娘,也不应插手!娘娘为何要退让?”

俞皇后嘴角抿得极紧:“她是婆婆,我是儿媳!”

“娘娘往日从不退却!为何现在畏缩至此?”

顾山长满心愤怒不甘,说话也失了应有的分寸:“我认识的那个俞莲娘,聪慧果决,不畏任何人,胜过世间众多男子。为何现在只为了太后娘娘的一句话,便隐忍退让?”

“皇后之位,原来真的能彻底地改变一个人…”

“顾娴之!”俞皇后怒喊一声,明艳的脸孔一片潮红:“你太放肆了!”

顾山长所有的话语戛然而止。

昔日好友,沉默又愤怒地对峙。

然后,顾山长面无表情地跪下请罪:“请娘娘降罪!”

俞皇后闭了闭眼,深呼吸一口气,然后睁开眼吩咐:“将孙夫子等人撵出书院,永不录用。”

“谢明曦既为头名,给她应有的荣耀风光。”

“替考之事,不必再提。”

顾山长一一应下。

俞皇后俯身,扶起顾山长,语气放软:“娴之,谢云曦年纪尚幼。替考之事张榜公布,她这一生便算毁了。母后亲自张口说情,我总得给母后几分颜面…”

“皇后娘娘不必向我解释。”顾山长退开两步,目光略略低垂,声音平板:“我自会照娘娘吩咐行事。”

俞皇后:“…”

顾山长等了片刻,又道:“娘娘若无别的吩咐,我便告退了。”

然后,行礼告退,转身离开。

俞皇后默默地注视着好友的背影,伫立原地,久久没有动弹。目中渐渐染上一抹自嘲自厌。

娴之说的没错。

皇后之位,确实会彻底改变一个人。

岁月凉薄残忍,一丝丝磨去她的骄傲自信,将她雕琢成了面目模糊的中宫皇后。

永宁郡主府,碧水阁。

谢钧将喜报看了一遍又一遍,俊美儒雅的脸上满是笑意,看着谢明曦的目光满是骄傲:“明娘,你真不愧是我谢钧的女儿!天赋惊人,才学无双。我早知你定会有这一日,为谢家增光添彩!”

浑然忘却几日之前,他已被永宁郡主说服,放弃聪慧的幼女。

父女两个很有“默契”,谁都没提当日之事。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讥讽,面上适时地露出感动之色:“父亲这般看重女儿,女儿定会好好读书,争取每年的岁考都考头名。”

谢钧欣慰不已:“好!为父也盼着你日后有出息。”

一派慈父模样。

谢明曦演技犹有过之,目中露出孺慕信赖,仿佛世上只有眼前的谢钧可以信任:“女儿绝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然后,谢明曦故作忧虑地低声道:“父亲,母亲此次十分恼怒。从宫中回来,必会大发雷霆。若父亲母亲为女儿争执离心,女儿于心何忍…”

谢钧绝不肯在女儿面前认怂,挺起胸膛,挑眉冷笑:“我岂会惧她!”

嘭地一声巨响!

门被狠狠地踹开,撞到墙上。

谢钧眼皮猛地一跳,霍然起身。

满面冰霜的永宁郡主站在门口,目光狠厉,冷冷一笑:“好一对情深义重的父女!”

第五十三章 反目 1

永宁郡主目中闪过寒意,目光紧紧地盯着往日从未放在心上的庶女。

她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

她确实看走了眼!

这个谢明曦,心思缜密阴狠,远胜同龄少女。

孙夫子送了信来,确认试卷上署的是谢云曦的名字。最后却变成了谢明曦!这其中,定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