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千乘之国,竞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谢明曦低声讲解:“治理国家,不但要节约财政支出,而且要轻用民力,适时征发力役,以不违农时。”

“又开始逢迎拍马了!”盛锦月不屑地冷哼一声,用尖酸刻薄来遮掩心中的嫉恨。

昌平公主住在公主府,唯有年少的六公主住在宫中。

可惜,六公主孤僻少言,极少出现在人前。偶尔露面,也不理人。她热脸贴了几回,都贴了冷臀部,未能亲近这位冷漠的六公主。

没想到,才短短一日,六公主便对谢明曦这般亲近。

李湘如心中也在泛酸,却也无可奈何。六公主看谁顺眼和谁亲近,谁也管不着。谢明曦抢先一步,便步步抢先。

“对了,董夫子昨日布置的课业,你们可都完成了?”尹潇潇好奇地询问。

当然都完成了。

除了六公主。

六公主面无表情地继续看《论语》。

收各人的课余作业,是舍长之责。谢明曦却未起身,遥遥地冲着李湘如笑道:“我陪着公主殿下温习书本,烦请李姐姐收齐作业,送给董夫子吧!”

李湘如:“…”

感情副舍长就是做事跑腿的。怪不得昨日谢明曦这般大度,推举她做什么副舍长。分明是打着差使她的主意!

李湘如瞪了谢明曦一眼。

你别太过分了!

谢明曦回以无辜的轻笑。

实在不想去,你就别去。

对视片刻,李湘如悻悻地哼了一声,起身收作业。

谢明曦悠然回头,继续看书。

第八十九章 门生(二)

一炷香后。

顾山长先迈步而入,明亮的目光一扫:“皇后娘娘将至,尔等起身相迎。”

谢明曦领头应了声是,第一个站起身来,朗声道:“众人起身。”

身为舍长,该出的风头一样不能少。

憋着一肚子闷气的李湘如,强忍着回头瞪谢明曦一眼的冲动,和众人一同起身。身侧的盛锦月轻轻哼了一声,压低了声音道:“瞧她神气活现的样子!真让人厌憎!”

是啊!太讨厌了!

李湘如用力抿紧嘴角。

更令人讨厌的还在后面。

顾山长和颜悦色地对谢明曦说道:“谢明曦,你是今年新生头名。皇后娘娘对你印象颇深,今日课上必会点你答题,你要有心理准备。”

莲池书院里的所有学生,都是皇后门生。不过,真正能得俞皇后青睐的,也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只有入了俞皇后的眼,日后才能攀上俞皇后这棵大树。

顾山长特意叮嘱,显有提点之意。

谢明曦心领神会,目中露出感激:“多谢山长提醒,学生一定认真听课答题,希望能得娘娘青睐。”

顾山长笑着略一点头。

李湘如嫉妒得眼都红了。

其余少女,也或多或少有些艳羡。

只是,再羡慕也没用。谢明曦的第一名货真价实,是凭着自己的才学考出来的。夫子和山长偏爱第一名,有什么不对?

不服吗?

只能憋着。

六公主略略转头,看着身侧唇畔含笑神采飞扬的美丽少女,嘴角弯了一弯。

门口响起脚步声。

俞皇后来了!

众少女各自打起精神,却无人敢肆意打量。便是骄纵胆大的盛锦月,此时也垂首束立。

谢明曦也略略低头。低头之际,正巧和六公主对视一眼。

六公主安抚地看了她一眼,用目光示意她不必惊惧。

谢明曦心中涌起一丝暖意,回以从容的微笑。

她和俞皇后虽无太多交集,对俞皇后的性情为人却很清楚。俞皇后虽是女子,才学胸襟气魄不输任何男子,甚至犹有过之。

只从设立莲池书院一事,便能窥出一斑。

雍容大度的俞皇后,为了传业解惑,亲自到莲池书院为学生们授课。有这等胸襟的女子,岂会是小鸡肚肠斤斤计较之人?

顾山长的声音响起:“众学生向皇后娘娘行礼。”

众少女一起拱手行礼:“学生见过皇后娘娘。”

一个温和不失威严的女子声音响起:“众学生免礼平身。”

众人一起谢恩,站起身来。

站在第一排的盛锦月三人首当其冲地面对俞皇后,心里不紧张是不可能的。盛锦月见过俞皇后数回,很快定下心神。

李湘如心跳快了数拍,好在面上沉稳,并未显露。

方若梦显然是最紧张的那一个,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满面绯红,额上冷汗涔涔。

俞皇后目光一扫,笑了起来,语气格外温和:“从今日起,本宫也是你们的夫子,你们称呼本宫俞夫子便可。”

“对着自己的夫子,不必紧张害怕。我和其他夫子一样,既不是三头六臂,也未多生一只眼。”

“你们都抬起头来,让夫子看一看。”

和煦如春风的声音拂过众人耳际。

方若梦紧紧揪起的一颗心,缓缓落回原位,抬头之际,迅疾地瞥了俞皇后一眼。心中惊叹不已。

俞皇后当然是少见的美人,便是临近迟暮,也远胜过寻常贵妇。那一身出众的风华,更令人心仪。

第一个照面,俞皇后已俘获了一众少女的仰慕。

顾山长对这等情形,早已司空见惯,笑着说道:“今日便由俞夫子来授课。上午讲解《论语》,下午课程待定。”

俞皇后年少惊才绝艳,诗书满腹,诗词书画无一不擅长。上课内容也不固定,兴之所至,信手拈来。

谢明曦默默地看着浅笑的俞皇后,心中生出惺惺相惜之意。

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世上,多的是天赋出众优秀不凡的女子。俞皇后无疑是其中佼佼者。

身居中宫,享尽荣华,却不忘初心,不遗余力地创办女子书院。大齐的万千少女,俱是受益者。不再囿于内宅,得以读书识字。

莲池书院,如一颗种子被种下,十几年来,已长成树木。

只可惜,俞皇后前世死得太早了…

谢明曦心底的唏嘘一闪而过,很快便被压了下去。

顾山长退了出去。

学舍里,俞皇后从容负手而立,缓缓道:“四书五经,粗读只需两年,粗通要五年。穷尽一生之力,也未必敢称精通。”

“男子苦读,皆因科举。为了功名前程,读书十余年比比皆是。便是读书到老,亦比比皆是。”

“然则,女子读书又是为何?”

俞皇后语气停顿,目光倏忽一扫。

众少女心中俱是一紧,既怕被点中,又有些蠢蠢欲动。

盛锦月平日最喜出风头,此时哪里按捺得住,第一个举了手。

俞皇后目光掠了过去:“盛锦月,你有何见解?”

盛锦月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女子读书,是为了明理。”

俞皇后略一点头。

盛锦月顿时心花怒放,喜滋滋地坐了下去。

李湘如不甘示弱,也随之举手发言:“学生以为,女子多读书,能增长见闻,亦能开阔眼界。”

俞皇后赞许地一笑。

有两人开了头,其余人也踊跃发言。

“进书院读书,能让我们离开后宅,时有出门的机会。”颜蓁蓁两眼闪亮,大着胆子说道。

俞皇后不置可否地笑了一笑。

尹潇潇挑眉,朗声道:“进了书院,我们便有了夫子和志同道合的同窗,更胜血脉之亲。”

便连胆子最小的方若梦,也鼓起勇气张了口:“因我读书有天分,祖父父亲对我另眼相看。”

说完,便有些惴惴和后悔。

她这么说,俞皇后会不会嫌她太过功利?

俞皇后似看出了方若梦的忐忑,淡淡说道:“说出自己的想法便可。”

方若梦这才松了口气。

只剩最后一排三个学生还未张口。

俞皇后目光一扫,看了过来。

第九十章 门生(三)

六公主略一垂头,避开俞皇后明亮锐利的目光。

俞皇后的目光顿了一顿。

六公主阴郁孤僻,不喜当众说话。今日若点她的名,倒有故意刁难之嫌。宫中从不缺无事生非的小人,若在疼爱女儿的建文帝耳边煽风点火,总是不美。

罢了!她不想说,就随她。

俞皇后又看向六公主身侧的少女。

先入眼的,是少女秀美清丽的脸。

今年的新生,个个姿容气质不俗。这个少女,更是其中翘楚。和六公主相比,也丝毫不逊色。从容镇定的气度,更令人激赏。

俞皇后目光一闪,忽地问道:“你便是谢明曦?”

谢明曦坦然应是:“学生正是谢明曦。”

果然是她。

想到那一篇慷慨激烈酣畅淋漓的策论,俞皇后心神一阵激荡,面上却窥不出半分:“女子为何读书?”

谢明曦从容应道:“刚才诸位同窗之言,各有道理。皆因各人立场不同,想读书的理由也不尽相同。”

“我自三岁起,便开始读书习字。我没想过为何读书这个问题,因为读书早已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身为女子,无需参加科举,学识再渊博也不能像男子那般入仕为官。我们没有功名,却一样有前程。”

“我们可以凭着自己的聪慧才学,成为莲池书院的学生。人人都要高看我们一眼。家中长辈会将最好的家族资源倾向我们。我们可以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皇后门生这几个字,便是我们最昂贵的嫁妆。这一点,诸位同窗心照不宣。”

众少女:“…”

众少女听得冷汗都出来了。

这个谢明曦!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在俞皇后面前…说这些实话!这怎么能说?万一俞皇后动怒翻脸,大家岂不是都要受牵连?

俞皇后笑容微敛,目光灼灼地盯着谢明曦:“你好大的胆子!”

谢明曦神色未变:“皇后娘娘今日愿站在这里授课,让我等叫一声俞夫子,可见心胸广阔。”

“学生直抒心意,皇后娘娘听了会觉得刺耳。俞夫子听了,却不会动气。所以,学生才仗胆直言。”

俞皇后扯了扯嘴角,不辨喜怒:“照你这样说来,我今日若动气,便不配为夫子了?”

众少女冷汗涔涔。

盛锦月恨不得冲过去捂住谢明曦的嘴。

李湘如也暗暗咬牙。

俞皇后一个月只来授课一日,这可是难得亲近的好机会。大家争抢着表现,特意投其所好,说些俞皇后爱听的。谢明曦却胆大妄为,出言无状!

万一俞皇后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可就遭了!

当然,若谢明曦因此遭俞皇后厌弃,就再美妙不过了。想及此,李湘如心态陡然转变,巴不得谢明曦说话再刻薄一些。

谢明曦身侧的林微微,紧张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怎么办?怎么办?

皇后娘娘一定是动怒了!她尚且这般忐忑,此时被皇后娘娘盯着的谢明曦,一定更紧张更胆怯!

不行!她要张口救一救好友!

林微微一咬牙,便要张口:“我…”

“谢明曦之言,虽然刺耳,却坦率直接。”六公主比林微微抢先一步张了口,略略有些低沉的声音,清冷悦耳。

众少女尚且是第一次听六公主张口,下意识地转头看了过来。

俞皇后也有些意外,瞥了六公主一眼:“你觉得谢明曦说的有道理?你来莲池书院,也是为了博这一份风光的名头做嫁妆不成?”

六公主显然不太喜欢被众人瞩目的感觉,简短地应了句:“不是。”

谢明曦张口接了话茬:“每个人来莲池书院的理由都不一样。我不清楚公主殿下为何而来,不过,既是来了,便该抛开所有杂念,认真读书。”

这话听着还算入耳。

众少女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谢明曦继续说了下去:“我刚才所言,确实都是心中所想。便如我自己,若不能考进莲池书院,难有崭露头角之日。”

“我不愿命运被人操控左右,只能不断努力向上,为自己增添筹码。直至有一日,能够决定自己的前程未来。”

“从这一点来说,我确实功利了一些。俞夫子听了心中不喜,也是必然。”

“我也是真的喜爱读书。”

“坐在桌前,聆听夫子教诲,通读四书五经,从书中领略圣人之言,学习做人之理。我们不能行万里路,却能读万卷书。身在闺阁,依然能知古今,晓天下事。”

“这样的学习过程,本身已是世上最愉悦最值得满足的事。”

学舍里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