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风溟觉得这一次要阻止白翁,之前三长老插手女魃的事,但是那毕竟不算什么大事,不过是救了一个人,没有坏了两界规矩,但如果白翁要救活已死的凡人,就等同于插手了冥界的事,还破坏了冥界的规矩。

雪山上,仍不见人,但那一直随风规律摆动的紫色光芒,却变了方向,开始胡乱摆动。风溟凝神盯看,紫光还在动,但没有白翁的身影。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嘴角一抽。他知道为什么刚才找不到白翁了,因为他穿着白衣,头发胡子全是白的,根本就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雪山中。

火绒衣的颜色会随人的穿着而变,也就是说,连火绒衣都变成了白色,那怎么可能在雪里找到白翁。

风溟不再以肉眼观察,直接将煞气化做小人,让它牵了线朝那晃动的紫光飞去,牵住灵草,就能一直跟着白翁。

果然,不一会那紫光的光芒消失,像是被人放入了袋子里,随后附近的灵草也在晃动,像被人陆续采集。

白寒山的日光永不沉落,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光芒万丈,借它一点光芒,满山白雪照映,白如昼,但气温也永远都是那样寒冷。最明媚的地方,却最是寒冷。

过了半个时辰,风溟终于觉察到那煞气小人正往山下走。白翁走得很慢,走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从半山腰上下来。

他哆哆嗦嗦抱着怀中布袋,往前飞行,飞离那严寒之地,掠过上空时见地上有篝火,才想起应该先烤个火,暖暖身。

刚落至篝火旁,他便觉得这里气息熟悉,略一辨别,有些惊讶:“魔尊?”

尾随在后的风溟俯身而下,轻落在篝火一旁,先将掌中的扇子放在地上,让她烤火,这才说道:“这是我们刚才生的火。”

扇子晃了晃身,变回原样,急忙朝火堆那凑身。

白翁笑道:“我就知道你担心我这把老骨头,是不是见我晚归,特地过来寻我?”

风溟板着脸盘腿坐下,说道:“没有。”

正烤着火的扇子笑笑不说话,总是心口不一的大魔王。她好奇那紫灵草长什么样,朝白翁看去,却见他身上的火绒衣大半都裹着一个袋子,自己却被冻得满脸紫红,明显冻伤了。她意外道:“火绒衣没有用吗?”

“当然用了,否则我这条老命就没了,真冷啊。”白翁叹着,还心有余悸,“只是这紫灵草刚刚离开雪山,还不能见光,不能太过炽热,用它裹住灵草,便能维持它们原来的温度。”

扇子恍然,原来火绒衣的作用这样神奇。不过他们刚才在那么远的距离都那么冷,白翁身在雪山却没将火绒衣穿好,这得有多强大的意志才能一步一步去摘草药。

哔啵作响的柴火灼烧着,已经渐渐泛白,火开始小了。白翁也已经烤暖和了身体,正欲离开,就听见风溟问道:“你采灵草,要救活的人,是谁?”

白翁一顿,没有答话。风溟冷冷盯他,说道:“十株紫灵草能救活一个凡人,它也只能救活凡人。所以是哪个凡人,值得你冒这么大的险去救?还有,为什么要救?”

“唉。”白翁叹道,“魔尊侄子,你就不要问了,我若在人界出了任何事,都会自己扛下来,绝不会牵连到魔界。”

“你得罪冥界,的确是需要你来承担。但你总要给我一个交代,无关人界和冥界。”风溟说道,“你要救的那个人,跟你是什么关系?亲人?恋人?还是朋友?”

白翁再次沉默,许久才道:“我要救活的人,是我曾经的病人。”

答案出乎两人的意料,亲情友情皆非,只是病人?

“什么病人?”

什么病人,值得他这样救?

白翁怀抱着衣裳下的灵草,迟疑半晌,才终于说道:“石村曾经的村长,一个叫石多壤的年轻人。”

39.白头翁(五)

第三十九章

石村之所以叫石村, 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人都姓石, 更因为村庄周围有很多石头。

村子里人百年前皆是一家人, 如今七八十户的人家, 也多少沾亲带故。

石多壤的名字,带着身为村长的父亲的毕生所愿——石中多土。

石村的地实在是太贫瘠了, 前有水,后有山, 但水是小溪流,山是石山, 根本灌溉不了农田, 也种不出大片大片的良田。

石多壤每次跟父亲去十五里外的镇子赶集, 路过大片良田时,他都能从父亲的脸上看出羡慕。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神情,羡慕中,还带着深深的愁苦。

那么多的农田和土壤,是石村永世都无法得到的。外头掘地三尺依旧是泥土,石村掘地三尺, 却是坚硬无比的石头。

到处都是石头,一到农闲时, 父亲总要带上村里的青壮年将一些石头挖走, 但是石头连着石头,底下三尺仍是石头, 年复一年, 直到父亲去世, 也没挪走几块大石。

父亲变成了老村长,他成了新村长。他最头疼的事,依然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村民。

他想了又想,坐在石头地里想了半年。这石头坐久了,都觉得屁股疼,毫无用处,但就是对它无可奈何。

石多壤又费劲地想了半年,在想尽一切办法都没能将它们挪走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似乎很怯懦的法子——惹不起,那就躲呀。

于是他先召集了村里的青壮年,跟他们说,我们离开这吧,只有离开,才有可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青壮年一心求饱,过多了苦日子,乐意一拼。但村里有人不乐意,尤其是年迈的长者,他们过惯了这样的日子,不愿再用命来拼什么安康。

“落叶归根,落叶归根啊。”

他们念叨着这句,执意不肯离开。

石多壤没有放弃,他一家一家地走,一家一家地劝。

“别劝了,我就是不想离开这,不想!而且,外头也未必那么好过活,在这里是活得不好,但至少活得下去。”

“你还小,对这石村没感情,我老了,八十二岁了啊,不想动,也动不了了。”

“石娃子,你还是学学你爹,挪挪那些石头,给我们多凿两块田出来吧,别瞎折腾了。”

劝了半年,他什么话都听过,反过来劝他罢手的,骂他没良心的,通通都听过。但他深知只有离开这里,才有富裕的可能。就算失败,那至少还能回来,可万一成功了,石村就不再是真正的石头村了。

他没有放弃,走了一年又一年,到了第三年,他终于将最后一户人家说通了。

石村搬迁在即。

他大喜,然而心头久压的重担突然放下,加之这几年吃不好穿不好,又不曾好好睡过一觉,搬迁前一日,他病倒了。

石村搬迁的计划,也搁浅了。

越是搁浅,他就越是焦急,越是焦急,他的病就越重。

眼见要不行,村里突然来了个赤脚郎中。

那白先生为他诊断后,神情并不好。他心头沉甸甸,问道:“我还能活多久?”

“一个月。”

那一个月里,他总是试图站起来,想指挥村人离开。可是村民总说:“等你好了,再走吧。”

他不甘心,对每日前来探望他的白先生说了许多话。从他出生,说到他的夙愿,说到他离世的那一刻。

“白先生,我真的…不甘心…”

然而再不甘心,也敌不过那来勾魂的使者。白翁亲眼看着他被冥界的人带走,不知为何,于心不忍,便偷偷藏起了他的一缕魂魄,他日如果有契机,这缕魂魄就能恢复他的意识,让他“重生”。

他在人间行医多年,跟无数人生死离别,但留在石村的这几个月,他发现自己的心中放不下那年轻人带给他的执念。

石村的每一个人,都会无意中说出那年轻人的名字,悼念着他。但再也没有人提离开的事,他们继续过那贫苦的日子,像整个村子,都没了魂。

“如果石多壤活过来,他们定会跟他走的,石村也就能脱离贫苦,不再百病缠身,这也是救人的一种法子啊。”

白翁说完那年轻人的事,连自己的心中都充满了痛苦:“我救他,也是在行医。”

他这次要医治的不是人的身体,而是已经甘于平淡和贫苦的石村人。

“原来是这样…”听完石村往事的扇子哽咽,怕大魔王骂人,偷偷抹掉了眼泪,说道,“如果他活了,那石村就有救了。”

她还没为那有志青年的事感动完,就听见旁人嗤笑一声。她顿生恼怒:“大魔王,难道不是吗?”

“不是。”风溟一口否定,说道,“石多壤真的活了,事情只会更糟糕。”

“哪里糟糕了?”扇子不服气道,“离开这去外头闯闯,说不定能富裕起来,疾病也会离开,这是你说的,大魔王,为什么到了石多壤这,就变成糟糕的事了?”

风溟看着她说道:“因为他已经死了。”

“什么意思?”

风溟不答,继续反问:“石村的人是什么人?妖魔?”

“凡人呀。”

“既是凡人,在他们的意识里,便没有起死回生这种事实,有,也是神怪所为。那一个已死几个月的人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你觉得他们是会听从,还是会恐惧?”

扇子说道:“听从呀。”

“…”这哭包说话就不能好好按照他的思路走了,这还怎么教育她!

扇子摸了摸酸酸的鼻子,说道:“因为那是石多壤,是他们最信任的村长,还是日夜都能看得见的同乡。他们见他复活,一定会很高兴的,不是么?”

“不是!”风溟断然否定。

“大魔王你心里阳光点。”

“那些村民的心里,也未必有日光。“

扇子一愣,没有被说服,却莫名失落,丧气道:“可是我真的觉得,石多壤活过来村民会很开心…”

风溟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她是心里藏了十八个小太阳光芒刺人的哭包,但是不是人人都如同她一样,这样天真乐观。更何况,那是凡人,不是容易接受死了还会再蹦蹦跳跳出现的神魔。

仙人降临,他们会雀跃。但同是凡人的石多壤活过来,却只会让他们心中充满恐惧。

风溟不相信,石村的人会欢迎他回来。

白翁摇头说道:“我也不信…石多壤一心为了他们,他们全看在了眼里,否则不会在他死后,还总是念着他的名字。你去看看他的坟前,没有一根杂草,每日都有食物祭拜,他死去半年,他们仍没有忘记他。”

“所以你无论如何,都要试试?”

白翁顿了顿,他没忘记做这些事情,必然会引起冥界的注意。他本想悄悄地做这件事,然后悄悄地去冥界请罪,悄悄地受罚,现在看起来不可能了。

风溟默了默,说道:“你去做吧,我不插手,也不支持。”

白翁愣神,扇子也意外了:“大魔王,你同意了?”

“同意。”

扇子突然觉得大魔王其实也是个内心阳光灿烂的好魔王,嘴硬心软,明明刚才说得那样黑暗,可最后还是同意了。她顺口问道:“为什么你同意了?”

风溟眉峰渐渐挑高,眼底是惯有的黑暗,嘴角一扬,说道:“我要看你们哭。”

说罢,便走了。扇子回过神来,差点气得跳起来:“大魔王,我们绝对没有做错!你等着瞧!我跟你赌五个铜板!”

“哦——”

扇子要气死了,她一点都不愿相信村民会惧怕石多壤,这怎么可能。石多壤是他们的手足,是他们最喜欢的村长呀。

三人回到石村,在村口时风溟就拉着扇子隐身,目送白翁进去。

白翁回来的消息瞬间传遍了这小村落,几乎都已经躺下睡觉的村民纷纷起身,举着煤油灯出来,问他安好。白翁在篝火旁小憩时就已经在为自己疗伤,如今再用法术掩饰,便什么伤都看不出来,村民也没发现,凑近了问他可吃饭没,去哪里了,那神仙可是他的朋友,现在又去了哪里,还没好好招待她。

站在村口的扇子看着,感慨道:“大魔王你看,石村的人对外人都这么友善,更何况是对一心替他们着想的村长。”

完全不想辩驳任何话的风溟“哦”了一声,又道:“走吧,小仙女。”

扇子讶然看他:“你从来不叫我小仙女的。”

“现在你就是一个小仙女,闪闪发亮的小仙女。”

扇子狐疑道:“我怎么觉得你这话带着很深的意味…”

风溟轻声一笑,至少还听得出来。

扇子见他笑,更加肯定了心里的怀疑,她问道:“你果然还是觉得白翁伯伯不会成功,对么?”

“嗯。”风溟默了默,想到应该送她回去,顿时没了调侃她的心思,“回去?”

“当然不。”扇子抬头瞧他,大声道,“我要赢了你五个铜板再走!”

“…”风溟看着一本正经的她半晌,蓦地一笑,“哦。”

第一次想输,输五个铜板给小仙女。

40.白头翁(六)

第四十章

要用紫灵草救活一个已经死去半年的人, 也需要时日制药。十株灵草需要先熬制成汁,再放置日光下晒三日,直到汁液成硬膏,再研磨成粉, 配以数十种草药,炼成药丸,最后施加法术, 注入魂魄,便能以息壤为肉身,将人复活。

扇子听完白翁说的复杂工序,又听见他还收集了息壤, 感慨道:“息壤珍贵无比, 没想到白翁伯伯你有足够铸成肉身的量。”

正生火熬汁的白翁头也没抬, 说道:“喏, 在他家后院挖的。”

风溟微扯嘴角, 说道:“什么时候挖的?”

“你每日都待在梨园, 当然不知道, 我找你娘拿的令牌。”白翁对他刚才说的话仍旧“耿耿于怀”,便道, “你多久没回寝宫了?一定很久了吧,毕竟那里地形复杂, 你很难从梨园走回去。”

扇子一抖, 竟然敢这么戳大魔王的痛处, 勇士!

风溟“哦”了一句, 又道:“你找得到路也没有用,因为以后你都回不来了。”

“…魔尊侄子你要讲道理。”

“不讲。”风溟鼻子一皱,嫌弃道,“难闻。”

“那就出去!”

风溟转身就走,宁可到土屋外头吹冷风,也不要在这里沾得一身草药味。扇子听见外头寒风呼啸,迟疑片刻,也站起来跑到外面去找他。可她出来没看见大魔王,倒是看见几个村民举着火把上这半山,手里还提着什么东西。

她四下瞧看,还是没看到他在哪,那些村民爬上半山,见了她,惊喜道:“仙人又回来了,仙人又回来了。”

她笑笑,忘记隐身了,问道:“这都半夜了,你们上来做什么?”

“听说白先生刚回来,我们拿了些干粮上来,这些都是粗粮,仙子你怕是吃不惯。”那人说完,想起来竹篮里还有鸡蛋,急忙说道,“有三个水煮蛋。”

扇子立刻摆手说道:“不用不用,我们小仙女是不需要吃东西的。”

坐在屋顶的风溟听见,嗤笑一声,一天可以撑五顿饭的小仙女竟然说自己不需要吃东西。

扇子听见大魔王的嘲讽笑声,脸上一红,干咳一声说道:“白先生在里头熬制草药,不方便见你们,这些东西就让我拿进去吧。”

几人没有异议,将东西交到她手上,便要走。扇子忽然想问他们一个问题,喊停他们,问道:“我知道你们曾经的村长叫石多壤,是么?”

村人讶异:“仙子也知道他?”

“听白先生提过。”扇子又道,“如果他没死,多好啊。”

几人脸上顿露叹息,齐齐说道:“是啊。”

“那要是…”扇子小心试探问道,“要是他复活了,回到了村子,你们高兴么?”

几人当即一笑:“当然高兴,如果他回来,那我们村子就有希望了,不像现在,死气沉沉,唉…”

扇子心中顿时高兴,村民心中果真还是念着石多壤的好,还是认为他能拯救石村,那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被驱逐。

等村民走了,心中满是希望和喜悦的扇子抱着东西进去,进门就对白翁说道:“白翁伯伯,这是村民拿的食物,还有,我方才问他们,石多壤要是活了,他们怕不怕。他们说,不怕,会很开心。”

正为炉子添火的白翁闻言,叹道:“这便好,这便好。”

“嗯,我去找大魔王。”扇子脚尖一点,直接飞上屋顶,果然看见他坐在那。她轻步走了过去,坐到他一旁,先探头看他的脸,欣然道,“你瞧,我那白玉膏还是有用的,香喷喷,水灵灵。”

“…”她不说那六个字还好,一说,他只觉脸上的不自在又回来了。

风溟抬手要抹走,早就洞悉他动作的扇子扑上去就将他的手抱住,说道:“不要抹,脸会干的,冬天就该抹香香。”

“你要一个大魔王抹着白玉膏到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