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零之组织给我做媒上一章:第 20 章
  • 六零之组织给我做媒下一章:第 22 章

天天用力点头,眼睛亮亮的看着爸爸。

“妈妈今天表扬我了,因为我认真学习,还帮妈妈做了家务。”

褚湘笑着看向父子俩,把一直温着的饭菜从锅里端出来放在土炕上。

每年过了四月才会关炕,这种天气,饭菜在外头放一会儿就凉了,一家人坐在炕上,边吃饭边说说话,是一天中最温馨快乐的时刻。

“今天收到一个消息,我认识的一位老教授去世了。”

褚湘筷子顿住看了他一眼,难怪他今天心情看上去不大好,虽然跟天天照常说笑,但笑意未达眼底,周身气场都透着低落,褚湘还以为工作不顺利。

“哪个教授?是你们清大的?”

“嗯,徐教授,你以前见过,咱们结婚的时候他来吃饭,还送了一个砚台当贺礼。”

瞿瑾铖这一提褚湘就想起来了,那位徐教授年龄挺大,头发都白了,到今年应该有七十了。

“怎么去的?是生病还是……”

褚湘问了半截就停住了嘴,怕说多了不好,但她心里估摸着,恐怕不是生病去世那么简单。

可惜了,老人家很慈祥,那块砚台据说是块古砚,褚湘不大懂这些,怕弄丢了,一直在空间里放着呢。

晚上瞿瑾铖陪天天洗漱睡觉,从上学开始,天天一人睡一个屋,等天天睡了,瞿瑾铖才回了东面的房间。

“睡了吗?”

“睡了。”

褚湘散着头发,正对着镜子抹脸。

她今年二十八了,年龄不算年轻,但时光不管是对她还是对瞿瑾铖都非常仁慈,隔壁的嫂子常说她这几年一点没变,说她十八都有人信。

但女人纵然再天生丽质也不能缺了保养,特别是西北缺水干燥,每天涂些补水的面霜是她日常。

等所有的事都忙活结束已经十点了,褚湘静静依在丈夫怀里,从窗外看去,能看到满天星光,明天又是晴朗的一天。

“你别难过,人生无常,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

褚湘怕他心里难过,说了几句安慰他。

“我明白,只是刚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感触。”

褚湘转身抱住他,亲了亲他的脸,无声的安慰着。

月底的周末,褚湘洗衣服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个月的月事一直没来,难不成她又怀孕了?

想到这里,她赶紧做了个测试,实实在在的两道杠跃然眼前。

晚上睡觉时她才跟瞿瑾铖说了这事,瞿瑾铖是又高兴又担忧。

“没什么好担心的,咱们得往好的方向看。”

夫妻生活中他们一直做措施,两人也从来没有计划过什么时候再生一个,这个孩子对他们而言,完全是个意外,只是褚湘很坦然的接受了现实。

瞿瑾铖抱着她叹了口气,尽管这不是他想要的,但他跟妻子的想法一样,既然来了,就只好接受现实。

“生完这一个,咱们坚决不生了。”

褚湘在他怀里抬起头,笑道,“行啊,只要你能控制,我都没问题。”

一个孩子其实是有点孤单,两个刚刚好,说实话,褚湘也不想再生了,可这年头没什么保险的避孕措施,很容易意外中招。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的支持,小红包继续,爱你们,么么哒~

我……自己都觉得写的挺碎挺日常的,属于过渡时期,各章时间跨度也会增大。

第60章

褚湘心里最担心的还是照顾孩子的问题, 生天天的时候是她妈过来照顾了几个月,现在陈瑛年纪越发大, 知道她怀孕了陈瑛肯定愿意来,但褚湘心里有些不落忍。

可不管怎么说, 那也是几个月以后的事, 如今最关键的还是保重身体, 不要给自己徒增烦恼。

“以后家务都交给我, 你去学校也不要再骑自行车了, 我每天早上送你跟天天过去,晚上回来让小李去接你们。”

他甚至决定,以后的油费都由自己出, 领导给他派车的用意是为了他出行便利,减少路程上的浪费, 虽然没有明确说不能“公车私用”,但偶尔用一次无可指摘, 日日用他心里还是过意不去。

“嗯。这几个月,又要麻烦你了。”

“这是什么话,你怀孕了, 该是你辛苦才对,你为了我为了这个家付出太多, 我常常觉得亏欠了你。”

如果当初她嫁的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身份背景无可指摘的人,她的日子会比现在轻松很多。

“不许你这么说,我觉得挺幸福的。‘有情饮水饱’, 你对我的好已经足够了。”

再说,嫁给她并没有受苦,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光中,他们偏安一隅,物质上差一些,内心却充实无比。

嫁给别人会比如今更幸福吗?褚湘觉得不会,他是这样的才华横溢,风姿卓越,对她也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这样的男人,哪里是大街上随便找一个就能有的呢?

“咱们是不是得给天天说一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褚湘之前所处的时代虽然开放了二胎三胎,但很多家庭依旧选择只生一个,有些孩子是非常抗拒父母生二胎三胎的,觉得弟弟妹妹分走了父母的宠爱。

虽然她不认为天天也会如此,但作为父母,他们应该尊重天天。

瞿瑾铖闻言皱了皱眉,不认为天天需要什么准备,但想到妻子怀孕不宜劳累,天天自己还是个孩子,提前说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天天更加自立的生活,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给妻子减轻负担。

“天天,爸爸妈妈跟你说件事。”

天天正在剥鸡蛋,听褚湘说话,抬头看过去,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神色,宛如缩小版的瞿瑾铖,已经有了他父亲那样,山崩也不改其色的雏形。

褚湘温和的笑着,摸了摸天天的脑袋,“妈妈怀孕了,就像妈妈当初怀你一样,等到来年春天,会有一个小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出来。”

天天的眼睛又大又明亮,是孩童的天真澄澈,他抬起长长的眉毛问,“小宝宝?像俞老师的小宝宝吗?”

俞老师是小学的老师,教的正是天天他们班,去年怀孕,这学期刚生产。

“是,妈妈会像俞老师那样,肚子慢慢变大,几个月后会有一个小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出来。”

天天嗯了一声,表情淡淡的,即便是当妈的,也看不出他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你明白妈妈说的意思吗?”

天天点头,“明白,就是妈妈怀孕了,很快我就要有弟弟或者妹妹。”

褚湘如释重负的点头,“是啊,妈妈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怀孕很辛苦的,我不想妈妈那么辛苦。”

褚湘看了丈夫一眼,两人都没料到儿子会说这个。

“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俞老师怀孕很辛苦,肚子好大,走路都很吃力,我不想妈妈变成那样。”

褚湘起身抱住天天,孩子对父母的爱是纯粹的,他们的世界由父母构造,也全身心的依赖父母。

“你不用担心,这些对妈妈来说算不上辛苦,你看你不是常常羡慕别的小伙伴有兄弟姐妹吗?”

这下天天不说话了,他心里确实是羡慕来着。

“好了,吃饭吧,吃完了我送你们去学校。”

天天看向爸爸,有些不明白,之前都是妈妈骑车带自己去学校,为什么今天是爸爸送。

“别看了,以后都是我送你们。你也知道妈妈怀孕辛苦,以后就要多做些事,让妈妈轻松一些。”

天天点头,“好,我以后会更乖更听话的。”

瞿瑾铖先把褚湘送到学校,跟着才开往小学,路上,瞿瑾铖再一次叮嘱天天,“你是男子汉,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后,除了用功学习外,其他能做的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做。妈妈很辛苦,很不容易,我们要一起爱护妈妈。”

这是男人跟男人间的对话,天天听了,责任感爆增,拍着胸脯向爸爸保证。

瞿瑾铖连送了两天后,学校的老师们就知道褚湘怀孕了。

“真好,瞿主任对你够体贴的。”

“瞿主任对褚湘一直没话说,别人就是羡慕也羡慕不来。”

想想自己男人,能嘴上关心几句就了不得了,哪里会这样几年如一日的付出行动啊。

“我们学校的老师都夸你呢。”

“夸我什么?”

“说你对我好啊,人家可羡慕了。”

“那你呢?对我的表现满不满意。”

褚湘笑了,捧着他的脸在他唇上轻轻一吻。

“你说我满不满意?”

瞿瑾铖眼眸按了下来,刚想噙住她的唇,天天突然推门进来。

“妈妈,我刚在鸡圈里捡了三颗鸡蛋……”

褚湘赶忙推开丈夫,红着脸继续叠着手里的衣服,天天说了半句没说下去,刚推门进屋时,分明看到爸爸妈妈搂在一起,嘴对着嘴。

本来抱一抱不算什么,妈妈也经常抱他,高兴了也会亲他两口,可妈妈为什么通红着脸推开爸爸?

自从褚湘怀孕后,她明显发觉丈夫在家的时间变多了,以往经常加班到深夜,现在尽量七点钟回来,包揽了家里的晚饭,等吃过饭,一切忙妥后,他再拿出带回来的工作,挑灯夜战。

这让她回想起了几年前,他们刚来西北的时候,她怀了天天,他也是如此竭尽全力的照顾她。

这就是他让自己深深爱慕的地方,哪怕生活再苦再累,她也没有过一丝遗憾,反倒庆幸来到这里认识他,嫁给他。

“瑾铖。”

褚湘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喊了他一声。

瞿瑾铖转过头来,英挺的眉毛微抬,“怎么了?是不是想喝水?”

褚湘摇头,“我就是看你这么辛苦,有点心疼。”

瞿瑾铖失笑,他起身走到床边躺下,轻轻搂住她的腰身,额头相抵。

“你心疼我高兴,但你要明白,不管我做什么,我都是甘之如饴的。”

他握着她的手,与她十指相交,唇畔摩挲着她的脸颊,最后流连在她的唇齿之间。

即便这辈子遇不上他,他依然是个醉心工作的科研人员,可他碰上了,并且在他看来,自己为她付出的委实不多,不过是在她与工作中寻求到了一个平衡,哪里值得她这样深的感触。

褚湘怀孕的消息自然要告知双方父母,娘家是褚湘打的电话,婆家的信则是丈夫负责写。

“你怀上了?真是太好了,”

电话里陈瑛非常高兴,她今年刚办理了退休手续,儿子在部队一直没有结婚,这就意味着她有大把的时间给女儿带孩子。

“你别担心,等我把家里安顿好就去西北照顾你。”

褚湘鼻子立马酸了,她还什么都没说呢,妈妈就已经解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妈……”

“行了,多大了还哭鼻子,趁着我现在还有力气帮帮你,等我年纪大了,只能看着你们做子女来照顾了。”

“那是一定的。”

她甚至想过,等父母老了,只要他们愿意,就把他们接到身边照顾,到时候买个大房子,爸爸遛鸟喝茶,妈妈种菜养花,那样的日子是极其美好的。

陈瑛没顾着一个人高兴,等丈夫从部队回来,就跟丈夫说了这个好消息。

“这几年没动静,我还一直纳闷,这会怀也好,天天已经大了,不用费神带,两个孩子相差六岁刚刚好。”

外孙长到五岁,褚国成只见过外孙一次,是七零年他们一家三口从西北回来过年,三岁的小娃娃粉雕玉琢,一口气不带停的背了《三字经》给他听,把褚国成稀罕的不行,甚至动了把外孙留在首都的想法。

当时他说,“西北环境不好,教学条件也不比首都,你要是愿意,我就让你妈提前办退休,在家一心一意照顾天天。”

瞿瑾铖没说什么,是褚湘舍不得,当然,最后还是征求了天天的意见。

“天天,外公特别喜欢你,想留你在首都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你愿意留下来吗?”

天天用他那黑珍珠一样的眼睛看着褚湘问,“妈妈,我要是留下来,你见不到我会不会想我?”

就这一句话,褚湘立马流了眼泪,抱着天天好一会儿不撒手。

她怎么可能不想,他是她的心头肉,不管多苦多累,只要看到他的小脸就不觉得累了。

离开首都前,天天抱着外公外婆亲了又亲,那时候他还是奶声奶气的,偏偏说话像个小大人,可爱的紧。

“外公,外婆,你们不要难过,虽然我很想留下来陪你们,但爸爸妈妈会想我的,妈妈还会掉眼泪,我答应你们,等我长大了回来陪你们。”

一晃眼,两年过去,当初那个小小人儿,应该长大了不少,听说学习很好,五岁上一年级,还能名列前茅。

他们做长辈的,对这样的晚辈自然是满心爱惜,怎么关心都不为过。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的支持,小红包继续,爱你们,么么哒~

第61章

季珍妮穿着香奈儿最新礼服套装, 挎着小香包从车上下来,她刚参加完一个下午茶。

看到她进屋, 女儿妮妮从屋里口飞奔过来。

“妈咪,你回来啦!”

“嗯, 你今天在家乖不乖?”

妮妮长相肖母, 鹅蛋脸, 丹凤眼, 虽然不是顶漂亮, 但自家的孩子在自家眼中肯定都是好的。

这些年,季珍妮跟瞿瑾逸除了妮妮外并没有其他孩子,他们夫妻关系一直都是相敬如宾, 一开始,她甚至以为丈夫在外面有其他女人, 不过这几年倒也没有找到他任何出轨的证据。

当初在他身上时常闻到的香水味,是他秘书凯西的, 两年前,凯西已经嫁给了一位富豪,珍妮心里的顾虑也打消了。

当然, 这些都是她自己内心的想法,从来没有对丈夫提过, 如果他知道的话,或许会对自己更加厌烦吧。

像他那样的男人,婚姻对他来说如同枷锁,这么多年, 面对一个对自己没有感情的丈夫,季珍妮过的并不幸福。

尽管住着大房子,锦衣玉食,每个月有一笔足够她挥霍的零用钱,但她并不快乐。

一个不被丈夫疼爱的女人,有什么值得骄傲呢?在这个家里,她连婆婆都不如,起码公公还时常对婆婆嘘寒问暖。

“回来了?先上去休息一下,六点准时开饭。”

“知道了,妈,那我先上去了。”

婆媳俩的相处也是客气又礼貌,除了女儿,季珍妮在这个家里找不到任何存在感。

妮妮对妈妈还是很依恋的,看到妈妈回来,她蹦蹦跳跳跟着妈妈上楼。

“妮妮,你今天的钢琴练了吗?”

妮妮是瞿家的孩子,公婆也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妮妮非常疼爱,按照贵族家的小姐一样培养,钢琴、画画、骑马、舞蹈,这些都有专门负责教导的老师。

季珍妮知道,多学些东西总是好的,因此,哪怕妮妮学累了,时常冲她撒娇,她依然对她严格要求。

“学了,老师今天还夸我了呢。”

妮妮说话有些小心翼翼,可能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她很怕爸爸,有时候也很怕妈妈,特别是妈妈沉默不说话的时候。

季珍妮对对着镜子将耳环、项链卸在梳妆盒里,闻言转头对女儿笑了笑。

“是吗?那你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才行。今天晚上睡觉前,你弹一首最近学的曲子给我听。”

这是要检查功课的意思,妮妮心里不乐意,但她还是笑着应下了。

楼下,瞿长儒从书房出来,见妻子在门外浇花,走过来说,“我刚听到你跟珍妮说话,她回来了?”

杜韵芝点头,“是,刚上楼,我让她六点下来吃饭。”

作为长辈,他们不是不知道儿子儿媳关系不亲近,但强扭的瓜不甜,当初因为珍妮怀孕让瑾逸跟她结婚,指望他们有了孩子后关系能够融洽起来,谁知道这两人都是犟的,巴望着对方低头,都不肯服软。

杜韵芝也那他们无可奈何,当然,自己的儿子错处更大,儿媳不管怎么说,也给瞿家生了个女儿,所以这两年,儿媳性情变了,热衷一些名流交际,她也不大愿意去管。

过日子还是要靠自己,两口子不亲近,整天针尖对麦芒一样,让别人怎么去说?

“你跟珍妮说两句,旁的时候出门就算了,最近几天还是安分待在家里,哪怕跟你一起礼佛敬香也好。”

进了四月就到清明,按照咱们国家的风俗是祭祖的日子,每到清明、中秋、立冬这样的日子,瞿长儒的心情总会因为思想而不大快活,哪怕是瞿瑾逸,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修身养性,早些回家,一些能推脱的应酬都推脱掉,免得惹父亲不高兴。

当然,这些事没有人跟季珍妮提过,但瞿长儒不管这个,他想的是,你是中国人,中国人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日子?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咱们就别干涉了。”

瞿长儒叹了口气,“我是看着心累,这一个个的,哪里像是过日子,真是要把我气死才罢休。”

杜韵芝收起水壶,拍了拍他的手臂,嗔怪道,“瞎说什么呢,咱们做长辈的,最重要的就是‘眼不见心不烦’,你要是做到这一点,保管你活到九十九。”

瞿长儒听了这话笑了,“你啊,总有这么多‘歪理邪说’。”

说笑见,铁门响起,是瞿瑾逸的车进院了。

“爸,妈,你们怎们站在门口?”

瞿瑾逸三十五岁,正是男人最好的年纪,相貌英俊,气质出众,跟哥哥瞿瑾铖相比,虽少了份学者气息,但他更加擅长于交际应酬,有种如浴春风之感。

仅从外貌上看,季珍妮对丈夫既爱慕又担忧是不难让人理解的。

“跟你爸一起浇花呢。”

杜韵芝笑着回应,对这个儿子,虽然早年有些失望,但最近几年,从丈夫把生意交给他后,打理的有声有色,丈夫对他也是满意的。

瞿瑾逸跟父母说了两句后上楼,季珍妮刚换了一身居家的衣服,女儿妮妮在屋里跟妈妈说话。

见瞿瑾逸进来,妮妮起身叫了声“爸爸”,季珍妮坐着没有动身,也没有说话。

瞿瑾逸拍了拍女儿的头,问她最近的学习情况。

“挺好的。”

“好就好,咱们家的条件,不要求你学的如何好,但走出去也不能坠了家里的颜面。”

每每回忆起童年,总是在哥哥的碾压中求生,人人都知道瞿家大儿子如何聪明、优秀,对瞿家二儿子没有直言片语,后来,他成了二世祖,别人提起他倒能说几句了。

听说大哥的儿子继承了大哥的优良基因,小小年纪,聪慧的很,瞿瑾逸还挺庆幸他们一家子隔着整片大西洋,否则妮妮也要受自己小时候受的罪了。

同一个屋子住着,夫妻俩各忙各的,等瞿瑾逸换下西装,一家三口下楼吃饭,食不言,寝不语,相顾无言。

…………

五月一日,是天天的生日,这天不是周末,但学校还是应景的放了一天假。

一早,瞿瑾铖给天天煮了面条和鸡蛋,同样也给褚湘准备了一份。

“天天,过了生日你就满六岁了。爸爸妈妈祝你生日快乐,永远都开开心心的。”

天天扬起笑脸,眼睛笑成了月牙儿。

“谢谢爸爸妈妈。”

说完,天天把自己碗里的那颗荷包蛋放到了瞿瑾铖的碗里。

“爸爸,这个鸡蛋给你吃。”

瞿瑾铖怎么会吃孩子的鸡蛋呢,自然又放回了天天碗里。

褚湘笑着问,“天天,你为什么把鸡蛋给爸爸呀?”

“我看爸爸碗里没有鸡蛋,想把鸡蛋给爸爸吃,因为爸爸工作很辛苦。”

褚湘跟丈夫对视着笑了,她拍着天天的脑袋说,“不用,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就该吃一颗鸡蛋,爸爸妈妈分一颗,这样咱们都有了。”

说完,褚湘把碗里的那颗荷包蛋一分为二。

吃过饭,把锅碗收拾好,瞿瑾铖就要去办公了。

“我走了,中午在家简单吃点,等我晚上回来给你们做饭。”

褚湘把他的手提包放到他手里,站在他面前给他整理好衣领。

她的发顶刚好到他的下巴,他只要稍稍前倾,就能吻上她的额头。

“你路上注意安全,有事忙也不必赶着回来。”

吃褚湘孕期已经有三个月了,整张脸像春天的桃花般明艳亮丽,因为营养好的关系,脸有些许发胖,但她以前太瘦,瞿瑾铖觉得现在这样刚刚好。

他抚着她的脸颊,吻上了她甜美的唇瓣,连续两个月的修身养性,让他有些安耐不住的躁动起来。

一吻结束,褚湘的唇瓣越发红润,脸颊也布上了桃粉色。

“真是的,大早上就这样。”

说怪他,可眼神却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是欲语还休的娇柔。

他抱了抱她,低头在她耳畔说,“早上不行,那就晚上。”

说完,拍了拍褚湘的脸颊就出了院子。

褚湘脸红红的,有些羞恼,这男人,真是越活越不像话,离他正直严肃的形象相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虽然瞿瑾铖让她少做事多休息,但褚湘也不能真的什么事都不做,她先是给天天布置了学习的作业,后来拿着铁锹、凳子去菜地里种菜。

蹲着自然是不好,她就坐在小板凳上,这样一点一点的弄,不过做的慢些而已。

“湘妹子,你怀了还下地呢?你家那位管得可严了。”

隔壁的秦嫂子隔着木栅栏跟她说话,话里的意思完全是调侃,毕竟这年头,能有几个女同志怀孕了不干活的,只有那瞿主任,把媳妇疼的跟眼珠子一样。

有时候她隔着院子看到瞿主任在家干活,心里感慨的不得了,咋自己就没这么好的运道遇到这么疼人的呢,他们家老顾跟瞿主任一比,简直差到了西伯利亚。

“嫂子,你就别笑话我了。”

“我这哪里是笑话,这是羡慕你呢。”

褚湘低着头笑,秦兰珍看着她的背影,心想,也难怪瞿主任疼媳妇疼的跟什么一样,这湘妹子,确实长得好看。

她记得褚湘年纪也快三十了,但她脸上的水色,跟十□□岁的姑娘一样白里透红,年轻的很,还有那身姿,该瘦的地方瘦,该有肉的地方有肉,生过孩子还那么纤细苗条,别说男人,她一个女人看了都心热,喜欢得紧。

“嫂子你这话说的,我有啥好羡慕的。”

褚湘知道秦嫂子的意思,但每家每户过日子的方式都不同,就是秦嫂子跟顾大哥,也有属于他们俩相亲相爱的方式。

好在秦兰珍没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起了旁的事。

“你们学校还缺老师不,我家大丫还有两个月就高中毕业了。”

褚湘摇了摇头,“教学任务都是校长亲自安排的,缺不缺人我还真不知道。”

秦兰珍笑道,“你帮我打听一下,不是非得初中,小学也行。”

女儿的水平秦兰珍多少知道一些,学习不错,但到底不是正规的大学生,能教个小学她就心满意足。

“好,那我回头打听一下。”

“那就麻烦你了,事情成了请你们一家吃饭。”

褚湘笑了笑,又继续低头种菜种。

其实她想说,秦嫂子自己找人去学校问更好一些,如今教师工作也是很吃香的,吃公粮,有固定工资收入,还有各种粮票布票可发。

就像她跟瞿瑾铖,两人都是公职,瞿瑾铖又是科研工作者,他们每个月的票都是花不完的,有时候娘家还把多余票寄来给他们用,日子确实比旁人家过的充实。

她去问,旁人也不一定跟自己说实话。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的支持,小红包继续,爱你们,么么哒~

第62章

既然应了秦嫂子, 褚湘肯定要帮忙打听的。

初中部没有聘老师的计划,即便聘, 高中毕业的学历也有些不合适,当然, 对方没有把话说的那么直白, 是褚湘自己领悟的。

至于小学, 大丫的学历倒是合适, 但学校不缺老师, 新聘一个就要多付一份薪水,对学校而言,这是不必要的开支。

褚湘回去后把这些情况跟秦嫂子说了, 秦嫂子有些失望。

“你说她才十来岁,回来能干什么?”

基地不比城里, 没有那么多工作可供选择,虽然有几千名工作人员, 但这些工作人员都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想要找一个大丫能适合的岗位并不容易。

最重要的是,秦兰珍爱女心切, 想给女儿找份体面的工作,她是家庭妇女, 从生活中已经体会到没有工作收入的缺点,不希望女儿一辈子跟自己一样。

但丈夫顾颢生一辈子循规蹈矩,心里只有工作,不愿为个人利益走后门, 秦兰珍也是无可奈何,否则她也用不着托褚湘去问了。

褚湘这才知道是这个缘故,她也说,秦嫂子为什么不自己去打听呢,肯定是怕顾大哥知道了不高兴。

她是很敬佩顾颢生这样的专家学者的,特别是这个年代的科学家,身上有很多值得别人崇敬的品格。

“嫂子,我听瑾铖说基地需要一些处理文书档案的工作人员,你不妨去问问,还有,小女孩学一些护理方面的工作也不错,再不行,还能送大丫去工农兵大学。”

秦兰珍听了眼睛一亮,还是读书人有脑子,之前她只想到让大丫当老师,也是因为看褚湘当老师不错,有双休,有寒暑假,觉得这样的工作适合女孩子,现在褚湘一下子说了几个点子,她听着都很不错。

“湘妹子,真是谢谢你了,我回家就跟老顾说,为了孩子的前程,可不能那么迂腐。”

褚湘笑着目送秦嫂子出门,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知道以后天天长大了,她是不是也要为了孩子的前程绞尽脑汁。

过了十来天,秦兰珍跟褚湘说,大丫还想继续读书,参加了工农兵大学的测验,已经通过,下半年就能正式入学了,效率还挺高。

“你看哪天有时间,这顿饭一定要请的,你跟瞿主任可不许推脱。”

对褚湘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并没有出什么力气,对秦兰珍而言,要不是褚湘提醒,她压根想不到这些,这个人情是一定要还的。

“那等瑾铖回来我问问。”

盛情难却,褚湘只能答应,不过大家都是邻居,这些年一直处的不错,就是没有这个由头,一起吃顿饭也不算什么大事。

褚湘已经想好,吃饭的时候带两瓶茅台去。

“你看咱们约哪天?”

晚上瞿瑾铖回来后,褚湘把事情经过全跟他说了,他是真没想到,妻子不声不响帮了这么个忙。

如今没了高考,工农兵大学是继续深造的唯一机会,毕了业工作直接分配,只是名额有限,很多人抢破头都进不去。

“那就后天吧,周末,我晚上早些回来。”

约了时间后,秦兰珍跟丈夫说了,让他那天一定要抽时间回来待客。

她不放心丈夫,他这人对工作很认真,但对其他事情全然不上心,很怕他忘了,千叮咛万嘱咐道,“人家瞿主任也忙的很,咱们可不能失了礼数。”

“知道,放心吧,我都记在工作日程上了。”

秦兰珍这才满意。

“咱们两家住的本来就近,他们两口子也是容易相处的,关系处好了,以后相互帮衬也便宜。”

秦兰珍有自己的考量,不管是瞿主任还是褚湘,身后都是有背景的,秦兰珍已经不是那个刚从乡下来的农妇了,已经懂得关系的重要性。

就像这次,丈夫不愿管,要不是褚湘出点子,她压根想不到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