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罚了。”

苏梅惊讶地扬了扬眉。

赵恪颠了颠怀里睡得迷糊的小瑜儿,提醒道:“昨天的毯子。”

苏梅好笑地捏了捏小瑜儿鼻子:“小家伙,你还不知道呐,你爹给你拉了好大一波仇恨值。”

“我在教三个大的友爱兄弟。”赵恪笑道。

“切!”苏梅看着他嗤了声,“你这分明是在让几个大的孤立小瑜儿,然后再让小瑜儿自个儿去化解。你也不看看小瑜儿才多大?”

赵恪坚决不承认自己可能做错了:“没有的事,你别多想。”

苏梅白了他一眼,拧了条帕子给小瑜儿擦了擦脸,小家伙立马清醒了:“娘。”

“嗯。”苏梅继续给他擦手,“小瑜儿,你大哥、二哥、三哥今天累坏了,等会儿你帮他们拿饼子递筷子好不好?”

小瑜儿转着小脑袋四下瞅了瞅。

三人坐在廊沿边,正弯腰捶腿呢,看那呲牙咧嘴的模样,就知道挺难受的。

“好。”小瑜儿乖巧地点了点头。

待几人被王红志、阎铭帮着揉好腿坐上餐桌,苏梅便拿着把筷子、端着盘饼子,带着小瑜儿挨个地给他们发。

王红志、刘浩南等人接过都道了声谢,轮到赵瑾、林念营、小黑蛋了,三人一个扶着腿不吭声也不接,一个抱着碗喝粥当没看见,小黑蛋更夸张,双手抱胸“哼”了一声,翻着白眼拽的恨不得上天。

为了配合小瑜儿,苏梅一直半弯着腰。

赵恪放下碗,看着三人“咳”了声,张口就要训斥。

赵瑾一看不好,立马展颜一笑,伸手接住筷子和饼:“谢谢苏姨,谢谢小弟!”

“小弟”二字不要咬得太重。

林念营忙放下手里的粥碗,接过筷子和饼,笑道:“辛苦了苏姨,谢谢呀小瑜儿!”

赵恪看着小黑蛋。

小黑蛋极是不甘地接过筷子和饼,偏头瞅着老大、老二,磨了磨牙,恨声道:“叛徒!”

赵瑾揉了揉耳朵,问林念营:“你听到了什么吗?”

林念营跟着拿衣袖蹭了下耳朵:“哦,听到了,好像蝈蝈在叫,‘我好爱你们哟’。”

“噗~”刘浩南五人嘴里的粥,一口喷了出来。

王红志、阎铭和送五人回来的战士,各个眼疾手快地捞了盘菜端开。等五人喷完了,王红志拿起桌角的抹布把桌子一擦,几人迅速放下菜,接着大口吃了起来。

刘浩南五人捧着粥,一脸呆滞地看着,半晌等回过神来,再看桌上,哪还有半根菜,个个盘子干净的跟水洗过似的。

刘平安揉了把脸:“长见识了!”

吃过饭,送走上班的赵恪等人,收拾好厨房,留了刘浩南五人和赵瑾、林念营在家休息,苏梅抱着小瑜儿,背着小黑蛋送两人上学。

托儿所今天开学,接收半岁以上,3岁以下的孩子。

两名女教师是蔡佳微在军嫂里精挑细选,考查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定下的,为人温柔谦和,还有一定的育儿经验。

苏梅给小瑜儿报过名,交了托儿费,就把装了点心的小书包给小瑜儿挎在身上,鼓励他道:“去吧,跟小朋友玩去。”

小瑜儿松开她的手,往屋里走了一段,回头看她。

苏梅冲他挥了挥手。

女教师过去拉了他的手,带着他走到同龄的一堆小朋友中间,拿了用植物的汁液涂得花花绿绿的积木给他玩道:“听蔡校长说,小瑜儿最会搭城堡了,小瑜儿给小朋友们搭一个城堡好不好?”

小瑜儿捏着积木回头看苏梅。

苏梅冲他握了握拳:“小瑜儿加油,你是最棒哒!”

有小朋友听到苏梅的话,好奇地拽了下小瑜儿的衣服,指着门外的苏梅道,“那是你妈妈?”

“不是妈妈,”小瑜儿一边坐下搭城堡,一边纠正道,“是娘。”

“笨蛋,娘就是妈妈,妈妈就是娘,笨蛋,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笨蛋…”

苏梅拧了拧眉,旁边的军嫂不好意思地捂了捂脸:“对不起呀,他说话就这亲,我跟他纠正好几次了,一直没有纠正过来。”

“你才笨呢!”小瑜儿点了点他面前搭得歪七扭八的城堡,“连城堡都不会搭,笨蛋!”

苏梅讶异地挑挑眉,没想到啊,被人一骂,小瑜儿说话都利落了。

“谢兴旺小朋友,”老师温柔道,“说别人‘笨蛋’,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小瑜儿也别说好不好?”

“好。”小瑜儿点点头,“我娘说了,不能随便骂人。”

谢兴旺:“你也骂我了?”

小瑜儿挑眉看了他两眼:“你先骂的。我娘说了,别人打了我,我要还回去,你骂了我,我要还回去,就、就,就骂你啦~”

说完,长长吐了口气:“唉,真累!”

这下,苏梅放心了,跟老师打了个手势,转身便出了校门。

“哎,”谢兴旺的妈妈追上苏梅道,“你咋教孩子打人啊?”

苏梅对这位妈妈的印象不是太好,孩子骂别人‘笨蛋’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她只纠正了几次,就断定纠正不过来不管了。也不知道是太过溺爱孩子呢,还是觉得自家孩子骂别人就是应该的,遂不是很想搭理:“有吗?”

谢兴旺的妈妈噎了噎,随之又道:“听说你们家买了很多椰子?”

“有吗?”

谢兴旺的妈妈:“…那个,能卖给我两个吗?”

苏梅摇了摇头:“我还想找人买点呢。”

家里剩下的几个是她专门留着炖鸡呢,平时连打开一个喝都不舍得,哪会为了几毛钱出手往外卖啊!

“小梅,”陈青苗站在自家山道口叫道,“你们家什么时候收红薯?要不要我带着大妮过去帮忙?”

苏梅加快脚步,甩开谢兴旺的妈妈,回道:“不用。我们家就四亩红薯,家里来了几个壮劳力,要不了三四天就扒完了。等收完我们家,我带他们过去帮你。”

陈青苗家有7亩红薯,能干活的就她和大妮。

“不用、不用,”陈青苗连连摆手道,“我跟大妮干活快,要不了几天就干完了。”

苏梅看她比前几天又黑瘦了几分,便劝道:“你跟大妮干活悠着点,干干歇歇,别把身体累坏了。”

“嗯嗯。”陈青苗笑着点了点头,却没将苏梅的话听进耳里。

两人在叉道口分手,她带着给大妮的饼子和水去地里,苏梅去农垦食堂。

看过新孵化的这批小鸡小鸭,苏梅提着种蛋又进了孵化房。

刚把种蛋一个个摆好,就听外面的山道上传来了大妮的哭声,苏梅一激灵,忙出来对小庄道:“你跑得快,帮我看看怎么了?”

“认识?”

苏梅点点头:“嗯。”

小庄二话不说跑了出去,过了好一会儿还没回来,苏梅站在广场上向外看,远远的就见去往医院的山道上,走着四五个人,仔细瞅有大妮,还有小庄。

陈青苗好像被人背在身上。

苏梅想了想,人既然已经送去了医院,那就等会儿忙完手头上的事再过去看望吧。

封好孵化房的门,苏梅坐在灶下拿起软草点燃,继上柴,调好温度,慢慢地烧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小庄回来道:“苏同志,陈同志没事,就是有点贫血,医生让回家吃点好的补一补。”

苏梅松了口气,起身帮他倒了碗白开水,“人现在是回家了,还在是医院?”

小庄接过碗一口气喝完,抹了把嘴道:“回家了。”

回家了就说明问题不大,苏梅笑道,“谢谢你了小庄。”

小庄摆摆手,拿着碗去后厨忙活了。

苏梅继续烧炕,两个多小时候后,小战士匆匆过来接了班。

苏梅拍了拍身上的灰,拿竹筐捡出棚子里的小鸡小鸭,把小棚子仔细清理了一番,又用异能过了一遍,才将它们又重新放了回去,然后煮了点小米,往引水槽里倒了点白开水。

她一天也就这么多事,忙完了,跟小战士打了声招呼,便出了农垦食堂。

小瑜儿第一天上托儿所,苏梅有些不放心,就先过去看了看。

小家伙跟人正在院子里滚竹圈,看着玩的挺开心的。

苏梅转身刚要走,就听女老师叫道,“苏同志,你来接赵瑜吗?”

苏梅抬腕看了下表,11点了,便点了点头。

“那你等一下。”女老师一溜小跑走到小瑜儿身边,“小瑜儿,你妈妈来接你啦~”

小瑜儿顺着老师手指的方向一看,立马松开手里的竹杆,欢呼一声朝苏梅跑了过来:“妈妈~”

苏梅伸手接住,抱着他转了个圈:“小瑜儿好棒啊!离开娘,都没有哭,还把自己照顾的好好的。”

“不是娘,”小瑜儿抱着苏梅的脖子,一本正经地纠正道,“是妈妈,你是我妈妈。”

苏梅一愣,低头亲了他一口:“嗯,我是小瑜儿妈妈。”

第120章

早上被谢兴旺的妈妈一打岔,苏梅也就忘了去供销社买五花肉了,这时候过去,只有一条猪大肠,因为天热,闻着臭哄哄的。

“要吗?”工作人员道,“要的话算你便宜些。”

不等苏梅回答,小瑜儿便摇了摇小脑袋,扯着苏梅的裤腿向外走道:“好臭,不要,走。”

苏梅拉住他的手,看向一旁的鱼盆:“今儿都有什么鱼?”

“黄花鱼、马鲅鱼、金枪鱼和多宝鱼,”工作人员道,“都是海岛的李队长一早送来的,要吗?”

苏梅抱起小瑜儿走到鱼盆前看了看,挑了3条马鲅鱼。

苏梅没有那么多鱼票,便用肉票和菜票抵了,马鲅鱼三毛一斤,3条23斤,花了6.9元。

工作人员一边拿粗草茎帮她串在一起打个结,一边问道:“还要什么吗?”

苏梅里里外外看了一圈,又要了兜鸡蛋。

鸡蛋按个卖,五分钱一个,她要了20个。

付了票钱,苏梅没先急着走,而是挨个跟卖粮、卖肉、卖菜的工作人员叮嘱道:“要是有几个斯文白净的小子过来买粮,你们可别卖给他们哟。”

“苏同志,”有工作人员问道,“是昨天拎着大包小包从花城过来的那几个吗?”

“对,就是他们。”苏梅笑道,“请他们过来帮忙收红薯、大豆呢,结果几人不但自带了口粮,还要给钱票。我这边刚拒绝,几个小子就凑在一起商量道要过来买粮食,添补家里的伙食。”

几人笑道:“怪不得苏同志要买这么多吃食回去招待,几个孩子懂事知理,看着就招人喜欢。”

“主要还是我们家下午收红薯,”苏梅笑道,“几个小子没干过重活,怕他们吃不消,我就想在吃食上给他们补补。”

“几人看着是有些单薄,鱼肉太贵,苏同志不如每天要一根大骨,”工作人员笑道,“拿回去斩断,跟土豆、冬瓜什么一炖,就是一道荤菜,滋补又实惠。”

“好是好,就是…”苏梅犹豫道,“家里没有那么多肉票。”

“腿棒骨又不要票。”

苏梅疑惑道:“不都是大骨吗?”

“这个剔的干净,上面基本没有什么肉,”工作人员道,“要吗?要的话明天我帮你进点。”

苏梅想了想家里一堆要长身体的男孩,“先帮我带两根吧。”

“好哩。”

苏梅跟几人又说了两句闲话,抱起小瑜儿,提着鱼和鸡蛋出了供销社。

“当当…”

“放学啦~”小瑜儿扭头朝后看道,“妈妈,等等小黑蛋。”

“好。”苏梅停下脚步,转身朝学校看去。

小黑蛋抱着书包一马当先地冲出了校门,身后跟着三毛、四毛和董毕。

“小黑蛋!”小瑜儿兴奋地冲他挥手叫道,“小黑蛋,我在这里~”

“小瑜儿,”苏梅反应过来,提醒道,“叫哥哥。”

“哦,”小瑜儿听话地改口道,“小黑蛋哥哥。”

“叫小哥,或是三哥,”苏梅道。

“好吧,”小瑜儿颇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再次挥手道,“小哥,这里~”

“娘!”小黑蛋抱着书包飞奔过来叫道,“你怎么不等我?”

“这不是等着的吗。”苏梅笑着转移话题道,“娘买了鱼,咱中午吃鱼肉饺子吧?”

“好!”小黑蛋不挑嘴,有什么吃什么,“我来拎鱼。”

说着便伸手来接,苏梅手一抬没让他碰,鱼肉20多斤对他来说太重了。

“娘自己来,”苏梅放下小瑜儿,“你牵着弟弟。”

小瑜儿笑嘻嘻地伸手道:“小哥。”

小黑蛋斜晲了他一眼,双手抱胸,拽拽道:“我听到了,你方才叫我小黑蛋。”

小瑜儿求救地看向苏梅:“妈妈~”

小黑蛋生动地挑了挑右边的眉毛:“不叫娘了?”

“谢兴旺说,只有村里出来的才叫‘娘’,城里来的娃娃都是叫妈妈。”小瑜儿拍拍自己,骄傲道,“我是城里来的娃,我要叫妈妈。”

“哼!有啥了不起,你城里来的不也跟我住一个屋睡一张床,还得叫我哥,”小黑蛋伸手点着小瑜儿的额头训道,“我看你就是没主见,人家说啥你就是啥。”

“主见?”小瑜儿疑惑地眨了眨眼。

“你现在身上没有这玩意儿,看我!”小黑蛋咣咣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别人都叫妈,我就一直叫娘…”

“老大,”三毛道,“我也叫娘。”

四毛:“我也是啊!”

小黑蛋:“…”

苏梅忍了没忍住,扭头笑了。

董毕道:“我叫妈妈。”

小黑蛋、三毛、四毛扭头瞪他。

“我一直叫妈妈呀!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董毕弱弱道,“我跟小瑜儿一样,也是城里来的娃。”

“好了好了,”苏梅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头,“叫妈、叫娘都一样,想怎么叫就怎么叫,随自个儿的喜好,跟是哪里来的无关。走喽,回家。”

走到他们住的山脚,三个孩子跟小黑蛋约好上学的时间,抱着书包相互追赶着跑上了山。

苏梅带着两个孩子到家,刘浩南五人跟赵瑾、林念营坐在堂屋里,吃着瓜,听着收音机,摇着扇子下着象棋,一个个的好不悠闲自在。

“耗子叔,”小黑蛋几步窜进堂屋,放下书包,看着棋盘好奇道,“这是什么?”

小瑜儿挤在他身边跟着问道:“这是什么?”

小黑蛋:“你别学我说话。”

“你别学我说话。”小瑜儿说着咯咯笑了起来。

赵瑾捏了块西瓜塞他嘴里,小瑜儿忙抱着啃了起来,滋水顺着嘴巴往下流,衬衣瞬间湿了一大块。

“象棋。”刘浩南落下一子,扭头问小黑蛋道,“要玩吗?”

小黑蛋立马兴致勃勃地挽了挽衣袖。

刘浩南让开位置,快步出屋,接过苏梅手里的鱼和鸡蛋道:“小梅姐,中午吃鱼吗?”

“吃鱼肉饺子。”苏梅一边拿起镰刀去割韭菜,一边道,“鸡蛋放进灶屋的厨柜里,鱼丢洗菜盆里。”

“好。”

苏梅割了几斤韭菜,又掐了把小茴香。

“小瑾、平安,”苏梅把韭菜往竹筛里一丢,端给他们道,“你们几个过来摘菜。”

几人应了一声,留下一个教小黑蛋下棋,拿起韭菜摘了起来。

苏梅吃着西瓜看了几眼,一个个虽说摘的慢吧,倒还干净。

丢掉瓜皮,洗了洗手,苏梅拿起围裙往腰间一系,舀了四大瓢面,和好拿湿布一盖,拎起刀,抓起一条马鲅鱼去鳞去鳃,划开肚子掏出内脏,去除黑膜、鱼腥线,冲洗干净,斩去头尾,一刀剖开,剔除鱼骨鱼皮,把鱼肉剁碎成泥。

刘浩南在旁看着苏梅干净利落的动作,终于明白刘明泽、刘明翰两个家伙怎么愿意学习做饭了,看小梅姐处理食材,就像在看一场视觉盛宴。

“小梅姐,”刘浩南等她处好鱼,问道,“我做什么?”

“看看他们把韭菜摘好了没有,”苏梅把鱼肉盛进陶瓷盆,洗了块生姜切道,“摘好了帮我洗干净,甩去水份。”

“好。”

把切好的姜沫丢在鱼肉上,苏梅洗了洗手,拿出他们昨天带来的熏肉,切了块肥瘦相间的剁碎,放进陶盆,紧跟着磕了两个鸡蛋进去。

“小梅姐,”刘浩南抱着洗好的韭菜进来道,“好了。”

苏梅抓起一把放在案板上,拿起刀飞速切了起来,待所有的韭菜切完,往陶盆里一铲,放上盐、油、花椒粉,握着筷子顺着一个方向飞速打搅打上劲。

放下盆,苏梅洗了洗案板,拿盖布擦干,撒了些干面粉在上面,取出盆里的面团揉了揉,搓成长长的一条剂子,然后再切成一个个小剂子,撒上干面粉,一个个在案板上按扁,拿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皮。

苏梅手劲大,速度快,不一会儿就擀好了一堆,随之她对刘浩南招了招手:“过来,教你擀饺子皮。”

“这个我会,”刘平安站在厨房门口道,“来前,我妈专门抓着我训练了一周。”

“四伯母教你这个做什么?”刘浩南惊讶道。

刘平安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怕我过来什么也不会,惹小梅姐嫌弃呗。”

苏梅愣了下,好奇道:“除了擀面皮,你还学了什么?”

“洗衣、刷鞋、叠被、熬粥、拌凉菜,”刘平安在两人期待的目光里,摇了摇头,“没有了,就这么多。”

“还以为你学了哪些菜式呢,结果就这!”刘浩南失望道,“洗衣、刷鞋、叠被不都是基本生活常识吗?”

“我以前…”刘平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从来没有洗过衣服,刷过鞋。”

刘浩南抽了抽嘴角:“被子也没叠过?”

刘平安诚实地摇了摇头。

苏梅:“那你上大学…”

“四伯父、四伯母在花城大学教书,他随父母住在花城大学,”刘浩南道,“高中报考,又直接报了花城大学的历史系,吃住都在家里。”

“幸福啊~”什么都有人打理了。苏梅看着他感叹了声,把小号的擀面杖递给他道,“擀一个看看。”

刘平安忙洗了洗手,接过擀面杖拿起一个剂子按平,擀了起来。

还别说,挺是那回事儿,面皮擀得也薄厚适中。

“不错,继续。”苏梅说着,拿起擀好的饺子皮和盖帘,对刘浩南道,“多拿几双筷子,抱上饺子馅上堂屋。”

苏梅放下盖帘、饺子皮对屋内玩闹的几人喊道:“你们几个洗洗手,过来包饺子。”

几人应了一声,跑去水池边拧开水龙头洗了洗手,回来拿起筷子、饺子皮在苏梅的讲解中,夹了馅料放在皮上,沿边捏了一圈。

“妈妈,”小瑜儿包了一点馅料捏了个疙瘩道,“这个是小瑜儿包的,漂亮吧?”

苏梅:“…妈妈给你做个记号,煮熟了捞给你吃好不好?”

小瑜儿看了看手中包的面疙瘩,又瞅了瞅刘浩南几人包的,“叔叔也是吗?”

苏梅瞟了几人手里惨不忍睹的饺子点点头:“谁包的谁吃。”

刘浩南几人一听,忙拆了手中的饺子,重新包了起来,接下来是一个比一个好,慢慢地也能见人了。

苏梅等他们学会了,洗了洗手,拨开炉子,坐上陶罐添上水,捡起鱼头、鱼骨,拿水一冲丢进罐里,倒了点米酒、又切了块生姜,挽了个葱结放进去,炉火慢慢熬着。

大锅里添上水,苏梅叫刘浩南过来,引上火教他烧锅道:“一次性不要放太多柴,等灶里的这三根烧的差不多了再续,火不要太大。”

刘浩南坐在小凳上扶着柴连连点头,片刻就热出一头汗来。

赵恪下班回来,热腾腾的饺子已经端上了餐桌。

第一批包的,苏梅没敢下锅煮,直接放在竹篦上蒸了。

苏梅夹了个小瑜儿包的面疙瘩,蘸了点酱汁送到赵恪嘴边,笑道:“尝尝,你小儿子包的。”

小瑜儿忙期待地看了过来。

赵恪张嘴吃了,端起碗喝了口汤,冲盯着他不放的小瑜儿道:“还不错,下次努努力,争取包得更好些。”

“嘻嘻…”小瑜儿开心地推了推自己面前的盘子,咧嘴笑道,“全给爸爸吃。”

满满一盘,半盘面疙瘩,半盘破皮的饺子。

赵恪抽了抽嘴角,看向苏梅:“你教他的?”

苏梅摇了摇头:“你儿子聪明着呢,不用我教,都会把不喜欢吃的哄着送人。”

说着抬起下巴点了点赵瑾三人。

赵瑾的送给了刘平安,小黑蛋把自己包的塞给了刘浩南,林念营跟另一个换了盘子。

第121章

“你们先吃着,”苏梅撩起围裙擦了擦手道,“陈同志有点贫血,我把炉上熬的鱼头汤给她送去。”

“等等,”赵恪拿起酱汁浇了些在饺子上,递给她道,“吃几个再去。”

“没多远,我一会儿就回来了。”

赵恪夹一起个喂她道:“吃两三个,不耽误。”

刘浩南等人:“…”

这狗粮撒的!

小瑜儿、小黑蛋还不懂,赵瑾、林念营已经见怪不怪了,抬头瞟了一眼,夹起个饺子吹了吹,张口咬下一半,唔,面皮劲道,馅料鲜香弹牙,好好吃哟。

苏梅余光扫过看热闹的刘浩南几人,忙伸手夺过赵恪手里的筷子,夹起饺子一连往嘴里塞了三个,双颊鼓鼓道:“好了。你快吃吧,吃完冲个凉睡一会儿。”

“嗯。”赵恪端起面汤倒进一个小碗里晃了晃,递给她道,“喝一口。”

吃得太急有点噎的慌,苏梅顾不得计较太多,就着他的手喝了两口。

鱼头、鱼骨熬了满满一罐汤,苏梅洗了把小青菜丢进去,略略烫了一下,调了个味,三个鱼头带小青菜盛了满满一小盆,放进小竹筐里。

想了想,苏梅又打开厨柜拿了包红糖,捡了十个鸡蛋放进去。

背起竹筐,端着碗饺子,苏梅便出了门。

陈青苗家,苏梅还是第一次来。

她家的房子格局跟王营长家一样,三间带一耳,他们自己用土坯建了个厨房,没盖院墙,只用树枝围了一圈种了片蔬菜,另一边盖了猪圈,搭了个鸡鸭棚,用木柴扎了个羊圈。

收拾的倒还算干净整洁。

苏梅看着厨房里冒出来的炊烟,站在菜地前叫道:“大妮。”

大妮闻声出来,惊喜道:“苏姨,你来了,快进屋。”

“不了,家里正吃着饭呢。”苏梅把碗里的饺子递给她,放下竹筐道,“你娘呢?好点了吗?”

大妮接过碗道:“跟我爹去地里扒红薯去了。”

“这会儿?!”现在是12点多,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太阳晒在身上都烤的慌,苏梅感受了下,得有三十多度,“医生不是说你娘贫血吗?怎么还这么拼?”

“我爹回来听我说,我娘贫血累晕了,拿起镰刀就去了地里,说是趁着这会儿休息,先把红薯秧割下来晒晒,晚上他下班走那正好给拉回来。”大妮笑道,“他心疼我娘,我娘也心疼他。一见我爹拿着镰刀走了,哪还躺得住。我爹前脚刚下地,她后脚就跟了过去。”

大妮说着把碗腾出来递给苏梅道:“苏姨,你们家什么时候扒红薯,要不要帮忙?”

“不用,我们家来了几个壮劳力。”苏梅把红糖、鸡蛋放在她家案板上,接过碗放进竹筐,端起小盆把鱼头汤倒进她家空着的小炒锅里,“劝劝你娘,别这么拼了,你爹的工资又不低,养你们…”

苏梅说着见大妮脸上的表情似有不对,便住了口,“好了,你赶紧做饭吧,我先走了。”

说着拎起竹筐便出了她家的灶屋。

“苏姨,你喝杯茶在走…”

“不了,”苏梅举起手朝后挥了挥,“你赶紧忙吧。”

苏梅到家,刘浩南、刘平安正被赵恪指使着刷锅洗碗。

“这么快就吃完了?”苏梅放下竹筐,拿出盆、碗递给刘浩南,“都吃好了吗?”

“吃好了,”刘浩南笑道,“没想到鱼肉饺子也这么好吃。”

“那过几天再包一次。”苏梅说着洗了洗手,接过赵恪递来的碗筷,在餐桌上坐下,夹了个喂他道,“赵团长吃饱了吗?”

“吃饱了。”赵恪把嘴里的饺子咽下,拿起竹制果盘里的小白瓜和匕首,一边转着削皮,一边道,“家里的小子太能吃了,你下午拿些钱票给司务长,每天从农垦食堂买些饼子回来。”

“好。”苏梅端起饺子汤喝了口,“咱家没喂猪羊,割下的红薯秧给王大娘喂猪吧?”

赵恪“嗯”了声,片下一块果肉,喂她道,“有几个小子呢,扒红薯你过去当个指挥,别跟着他们下死力。”

苏梅嚼着果肉点点头,“梁营长家怎么回事儿?我过去,两口子都下地割红薯秧去了,大中午的也不怕中暑。”

赵恪想了下:“两口子好像都是家里的老大。”

“哦。”苏梅立马不感兴趣了,“等咱家的红薯扒完,我带着几个小子过去给陈同志帮帮忙吧?”

“嗯。”赵恪削好小白瓜,片成一块块堆在小碟子里插了个竹签给苏梅放在手边,起身收了果皮,拿着匕首去水龙头那冲了冲。

苏梅放下碗,进屋给他拿了毛巾和换洗衣服。

冲个凉,赵恪抓紧时间上床睡了会儿。

苏梅醒来,他已带着小瑜儿、小黑蛋出门了。

看了看表,时间还早,戴上斗笠,苏梅去了农垦食堂,找司务长订了一个月的饼子,接着去孵化房调了下温度,给小鸡小鸭喂了点小米,往引水槽里添了些凉白开。

三点多,等太阳不那么毒了,苏梅才从农垦食堂回来,叫起刘浩南五人和赵瑾、林念营,拿着镰刀、铁耙、竹筐去了地里。

四亩红薯连成一片,好大一块。

几人看了下地边的长宽,攥着手里的工具先深深吸了口气。

苏梅轻笑:“收了咱家的还不算,过几天要去帮别人收几亩,时间要是充足了,说不定还要把你们丢到战士堆里,跟他们一起扒军区的红薯呢。”

刘浩南狠狠地抹了把脸:“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