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蛋、赵瑾、林念营训练结束,已等在军部门口。

一看两人过来,撒腿跑到了跟前:“赵爸、娘。”

“爸、妈。”

“赵叔、小婶。”

赵恪单腿一支地,停了下来。

苏梅跳下后座,问三人:“洗手了吗?”

小黑蛋点了点头:“娘,我闻到肉香了。”

苏梅把装猪蹄的油纸包递给他:“卤猪蹄。”

小黑蛋打开,兄弟仨各捏了一块,吃完还想再吃,苏梅没让:“这个能放,中午再吃。来,尝尝我烙的卷饼。”

饼里夹了菜,咬一口外焦里嫩,鲜香可口。

三人吃饼的当口,苏梅打开盒饭,一人递了一盒粥。

一顿饭吃完,三人抱着肚子长出了口气。

“娘,”小黑蛋抱着苏梅的腰不舍道,“真不想让你走。”

赵恪把装东西的竹篮递给赵瑾,敲了敲小黑蛋的头:“光舍不得你娘?”

小黑蛋忙松开苏梅,抱了抱赵恪:“当然还有赵爸啦~”

赵恪翘了翘嘴角,揽着他的肩头拍了拍:“记得写信。”

“嗯。”小黑蛋眼眶有点热,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苏梅心下涩然,抱了抱林念营、赵瑾:“篮子里我给你们做了些肉干、炸鱼块、丸子。回南方后,我再做点肉酱、鱼干给你们寄过来,别舍不得吃。”

“好!”两人抹了下眼角,依恋地在她怀里蹭了蹭。

赵恪松开小黑蛋,跟着抱了抱赵瑾、林念营:“照顾好自己!”

三人点了点头。

十点半,大家准时在火车站汇合。

苏梅看着顾丹雪身旁那跟小山似的一堆东西,抬手敲了她一记:“怕干妈饿着你,还是冻着你啊?”

“这还是删减后的呢。”江敏笑道,“你不知道,原来有多少,九大车!这丫头把她房里的家具都拆了,说都是好木料,要带回南方让你做玩具用。”

苏梅见过顾淼小花厅里的家具,一水的黄花梨。顾丹雪早几年作为家族里唯一的嫡女,用的东西自然不比后找回来的顾淼差。

“好好的家具拆了就不值钱了,我做玩具么么料子都成,你没事折腾它干嘛?”

顾丹雪抿了抿唇,抱着苏梅的腰不吭声。

么么情况?苏梅不由看向了江敏。

江敏心疼地摸了摸顾丹雪的头,把范云让侄女占了她屋子的事说了一遍。

苏梅:“…”

当着顾丹雪,苏梅不好说么么,转头却忍不住跟赵恪吐槽道:“丹雪真是范云生的吗?”

赵恪顺了顺她颊边的发:“这跟亲不亲生没关系,看的还是人品和心性。”家里四个孩子,咋没见小梅偏向哪个,忽略哪个,衣服鞋袜吃食书本,一个有的,另三个必然不缺。

“东西太多,我去找找列车长,让他帮忙办个拖运,将东西送上拉煤的货车。”那样要便宜些。

“好!”

第196章

近一年来,赵恪没少请这条线上的列车长帮忙捎东西,彼此都熟了。遂这边过去一说,列车长立马应了,还派了两个人过来帮忙拉东西。

捎捎地,赵恪塞了些钱票过去。

“别,”列车长拒绝道,“赵团长,咱们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我也不跟你来虚的,钱票我不缺,我缺的是粮。”

赵恪立马道:“回去,我托人给你送些。”

“送就不用了,”列车长掏出一个信封道,“你想办法帮我买点土豆、红薯、海鲜、菜干、菌子什么的。”

赵恪接过信封点了点头。

东西安置好,火车也到站了。

赵儒生全程板着脸,秦淑梅斜晲了他一眼:“你黑着脸给谁看呢?我在家也没见你对我多好,这一走,倒是不舍了,早干嘛去了?”

苏梅忍着笑,从喻兰怀里接过小瑜儿:“爸,这都五月了,离过年也没多远了,你努力攒攒假,过年来我们南方吧。我们带你爬爬山、赏赏花,有空了再租条船出海看看。”

赵倬在旁听得心动不已:“弟妹,年底我和你大嫂过去欢迎吗?”

喻兰胳膊肘一抬,顶了他一下,“你有假吗?小梅别理他,你就当没这个人。年底,我带小琛他们仨过去…”余光扫过赵儒生又黑了一度的脸,喻兰忙又补充道,“当然,还有咱爸。”

赵儒生脸色一缓,解开军装中间的扣子,从内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苏梅:“你妈的生活费。”

苏梅刚要拒绝,赵恪伸手接住揣进了兜里:“放心吧,爸,年底你来了,我保证还你一个健步如飞的白胖老太。”

秦淑梅拍了儿子一记:“贫嘴,什么白胖老太,你养猪呢。”

大家哄然而笑。

赵倬提起秦淑梅随身带的行李,扶着她道:“走吧,送你们到车上。”

小瑜儿伏在苏梅肩头,努力往后伸了伸手:“甜甜~”

卢桂月抱着甜甜也来送行了,方才跟苏梅说了会儿话。要上车了,没再往前送,人多,她带着孩子不方便。

“呜…妈妈,我以后再也见不着甜甜了。”

苏梅拍了拍小家伙的背,安抚道:“你可以给她写信打电话啊。”

“可以吗?”

“可以。”

几天几夜后,一行人终于到了花城。

这天正是星期天,刘明泽、刘明翰等一帮孩子,一人骑了辆自行车,早早就等在了出站口。

苏梅一眼扫过几人,偏头跟秦淑梅道:“妈,今儿咱们要拐个弯了。”

不等秦淑梅疑惑地开口,刘明泽、刘明翰、刘平安等人已跑了过来:“小梅姐、小瑜儿、赵大哥。”

小瑜儿还记得几人,遂毫不认生地对刘明泽张开了两手。

刘明泽接过他,当下就举了几个高高,小家伙一扫车上的萎靡,乐得哈哈直笑。

赵恪:“别堵住路,先出去。”

几人应了声,纷纷上前接了大家手里的行李。大件都在运煤车上,他们随身带的不是换洗衣服,就是洗漱用品和吃食,都不重,遂大家也没跟他们客气。

出了出站口,苏梅给秦淑梅、江敏、顾八、顾丹雪挨个介绍道:“二伯家的刘明泽,三伯家的明翰、四伯家的平安…”

“明泽、明翰…这是我妈,你们叫秦大娘,这是江医生…”

双方互相打过招呼,坐上自行车,回了刘家。

老族长、刘家晟夫妻、二伯母、三伯母,一早就在刘舅舅家等着了。

互相见礼后,老族长、刘家晟夫妻、二伯母和三伯母各掏了个荷包给顾丹雪。

顾丹雪看向苏梅。

苏梅冲她点点头。

“谢谢太爷、舅爷、舅奶,二舅奶、三舅奶。”

“乖。”顾丹雪长得实在漂亮,二伯母、三伯母恨不得拐回家养着。

秦淑梅冲刘明泽等人招了招手,一人亦是给了一个荷包。

几人最小的都十六七了,哪好意思要,站起来就想跑。

赵恪脸一板:“还不谢谢大娘。”

几人嚅嚅地接过荷包,真诚地道了声谢。

秦淑梅看着几个孩子跟儿子、儿媳之间的相处,比着家里的小琛、小璋也不差,心生欢喜。俗话说得好,多门亲戚多条路,在花城刘家是大族,自家在这边没有人脉,只小恪他们孤零零的一家,能有门亲戚相互扶持着,叫她说,真是再好不过。

刘夫人:“亲家、小梅、江医生,你们是先吃饭,还是先洗澡?”

秦淑梅、顾丹雪、江敏早就受不了身上的味道了,想先洗澡再吃饭,苏梅也有点受不了,便留赵恪、顾八和小瑜儿陪大家说话,带着她们去后院客房,痛痛快地洗了个热水澡。

“小梅、亲家…”刘夫人招呼几人道,“快来吃面。”

细白的面条上码着青菜、鱼肉和一个溏心蛋。

二伯母递了盘剁椒鱼加面给苏梅:“早上去供销社正好看到有鱼卖,我就买了几条,拿来做了。尝尝,比着你的手艺如何?”

苏梅拌了下,夹着面尝了口面,又吃了口鱼,冲二伯母、三伯母竖了竖大拇指:“好吃!”

难能可贵的是,她们还用筛子过了下八一面,没了麦麸,面条吃着十分细腻劲道。

“妈、小雪,尝尝。”苏梅给两人挑了两盘不辣的,“江敏,有辣和不辣两种,你吃哪种?”

江敏挑了盘辣的。

就着面汤,吃完一盘鱼加面,胃里说不出的舒坦。

秦淑梅和顾丹雪身体不好,吃完饭,苏梅便送她们回房休息。

到了房里,苏梅好生给两人按了一通,异能于她们体内游走了一圈又一圈,片刻,二人就先后打起了呼噜。

苏梅安顿好两人,回到前院,赵恪、顾八吃完饭,在跟老族长、刘家晟说话;小瑜儿被刘明泽抱着在院里玩,独不见江敏和刘夫人她们。

“江医生和你妈她们呢?”苏梅问刘明泽。

“江医生有些困,我妈带她去客房了。三婶和七婶去了隔避王家,那家小儿子后天娶亲,方才王大娘拉她们帮忙准备东西去了。”

“哦~”苏梅擢了擢小瑜儿的脸颊,“困不困?”

小瑜儿下车前刚睡过一觉,这会儿正精神着呢,闻言摇了摇头,拿出自己的小青蛙,拧了几圈发条,放在地上,显摆道:“泽叔叔、明叔叔快看看,妈妈给我做的,还有军卡、海盗船。”

这些小黑蛋年初在信上写过,随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张小青蛙的图,形状虽然画的有那么七成相似,只是他那审美,大红的青蛙点上了黑点点。

“真是青蛙啊!”刘平安看着地上蹦跳的青蛙,咂摸了下嘴,“我还以为小黑蛋画的是只七星飘虫呢。”

刘明翰拿起地上的青蛙:“不只你一个人看错了,我看他画的也像七星飘虫。”

刘明泽:“小梅姐,小黑蛋的审美,你怎么就没纠正一下啊?”

“我们小黑蛋那是抽象派画家,”苏梅笑道,“看时稍稍调动一下想象力就好了。”

几人被她这话逗得笑作一团,小瑜儿没听懂,不过不妨碍他跟着傻乐。

“小梅姐,”刘明泽好奇道,“百货商场里卖的军卡,真是你做的吗?”

“你赵大哥画的图,我拿木头做了辆,那辆车被京市玩具厂的李厂长看中买了去。哦,对了,”苏梅笑道,“我现在在他们玩具厂挂职做了名设计师,每月有几十块钱的工资呢。说说吧,你们想要啥,我买给你们。”回来的急,也没给一帮家伙带礼物。

刘明泽:“我想要小黑蛋说的袖箭。”

知道苏梅家里负担重,他们谁也不好意思要什么花钱的礼物,于是顺着刘明泽的话,大伙儿跟着点了点头,“我们也想要一只扣在腕上的袖箭。”

“行啊,等啥时候有空了,我带你们去山里转转,一人给你们配一个袖箭。”袖箭太危险了,在城里,苏梅可不敢让他们随意戴,万一无意中伤到人怎么办?

“小梅姐,还有十几天就可以收土豆了吧?”

刘家院子里一边种了土豆,另一边种了红薯。

苏梅精神力扫过土豆的根茎,他们种的要比军区早,看着不用到五月底,就能收了:“嗯,你们各家院里的土豆收了,就可以来军区了。”

“哇,终于又可以过去了!”几人欢呼一声,开始争起了谁第一批去,谁第二批秋收时去。

院里的红薯藤长得蛮好的,苏梅看了眼腕上的表,她们到时就半下午了,这会儿也该准备晚饭了。

取了只篮子,苏梅掐了些红薯藤。

“小梅姐,”刘明泽接过苏梅手里的蓝子,“炒着吃吗?”

“叶子拿面拌了蒸着吃,茎跟青椒一起炒。”

刘明翰一听,立马往青椒地里跑道:“我去摘青椒。”

中途刘夫人回来了,她拿碗舀了些米熬了一锅粥。

做好饭,苏梅去客房看了看,秦淑梅和顾丹雪睡的好不香甜。

刘夫人见苏梅一个人回来了:“没起来吗?”

“睡的沉,我没好意思叫。”苏梅笑道,“咱们吃吧,等会儿给她们房里放点零食,再放一瓶开水。”

“成。”

晚上,苏梅洗漱后,倒头便睡了。

赵恪跟小瑜儿洗澡出来,听着她轻微的打呼声。

小瑜儿捂着嘴笑道:“妈妈打呼了。”

赵恪拍拍儿子:“妈妈累了。”

翌日一早,王竣便开了辆军卡过来。

赵恪带着他先去火车站拉了大批的行李,才回来接苏梅等人。

经过一夜的休息,大家都缓过劲来,用过饭便去老族长家和二伯母、三伯母家说了一声,跟刘家晟夫妻又说了会儿话,才上车离开。

一个多小时后,到了军区。

赵恪留了王竣找人往家送东西,自己带着顾八、江敏去医院报道。

苏梅则抱着小瑜儿,带着秦淑梅和顾丹雪往家走。

王老太带着囡囡等在了苏梅家门口,院子里的晒绳上,张宁已帮忙晒满了被褥。

“大娘,”苏梅放下小瑜儿,看向她怀里的囡囡,小家伙六个多月了,养得极好,乌溜溜的大眼睛,粉嫩嫩的双颊,可爱得不行。

“囡囡都长这么大了,快给我抱抱。”说着,苏梅脱下的外衣,只着衬衫抱起了小家伙。

王老太:“不用这么讲究。”

“一路灰尘多。”军卡没有那么多座位,回来的一路,苏梅抱着小瑜儿都坐在了后车斗里。

从镇上到军区这一截是土路,尘土大,坑坑洼洼也颠得狠,幸好有赵恪在旁护着。

苏梅身上暖暖的带着阳光的味道,囡囡很喜欢,待在她怀里也不认生,只仰着小脸好奇地看着她。

“妈、丹雪,”苏梅给两人介绍道,“这是王大娘。”随之又晃了晃怀里囡囡,“这是我认的干闺女。丹雪,来,见见妹妹。”

顾丹雪好奇地摸了摸囡囡的小手:“她好小啊!”

秦淑梅跟王老太打过招呼,掏了个荷包给囡囡。

王老太拿了个红木小盒给顾丹雪。

早在回来之前,赵恪就打电话跟王竣说了顾丹雪的身世,王老太为人精明,非但不觉得有人跟自家孙女抢干娘,反而为孙女以后有这么一个干姐姐而高兴,所以给的礼也是相当的贵重。

不过,顾丹雪好东西见多了,并不觉得一个帝王绿玉坠有什么,安顿好,打开随意扫了眼就丢进书桌的抽屉里了。

房子的布局,王竣接过赵恪的电话,就找到孟子衡,带着警卫员给调了。

因则过不久顾老和汪师傅就要来了,东耳房跟西耳房做了调换。

民间有东为尊的说法,耳房调后,赵恪和苏梅的卧室也从东厢移到了西厢,藤出东厢给秦淑梅住。又因为房间有限,所以,东厢一分为二,给顾丹雪加了张床和一套书柜桌椅。

秦淑梅和顾丹雪倒是极为喜欢,小院朴实,却又处处充满了盎然生机,给人一种抚去尘世繁华归隐山林的清幽,心都跟着静了。

陆陆续续的行李搬进了院,苏梅把囡囡递给王老太,跟张宁一起端了茶给帮忙的战士。

秦淑梅打开行李,拿了包奶糖分给大家。

王竣找的战士年龄都不大,秦淑梅给的热情,战士们脸皮薄,推不过一个个都接了。

“苏同志,东西放哪?我们给你搬进去放好。”

苏梅把自己、赵恪和小瑜儿的东西挑出来,先摞在廊下:“妈、丹雪,你们看怎么放,跟战士们说一声。”

顾丹雪挨个儿看了看箱子,随之指着两个红木大箱道:“干妈,这两个箱子,是叔太爷给你的,你收起来吧。”

第197章

“还有几箱,都是范秋秋用过、穿过的,我不想要了,干妈,你看着处理吧,都是好东西。”

苏梅愣了下,直接让四名战士帮忙把顾老给的两箱东西搬去了他们卧室,丹雪那几箱则连同顾八夫妻的东西先放在了西耳房。

放好东西,送走帮忙的战士和回去上班的王竣,苏梅打量着院里遍种的蔬菜,谢过王老太和张宁,搬了张小桌和几把竹椅在廊下,拿了奶糖,冲泡了壶花茶放在桌上。

秦淑梅打量着窗台下的几盆山茶花,越看越爱,忍不住拿了把剪刀修剪了起来,顾丹雪也喜欢,这次来她还找叔太爷要了些开花漂亮的药材种子。

张宁和王老太也是雅人,自家院子里的花种得比菜还多,廊下这几盆就是张宁早上刚搬过来的,因为苏梅对花兴趣不大,遂没搬太多。

“我家院子种得多,”张宁笑道,“大娘跟丹雪随我过去选几株吧?回头让小梅用竹根给你们雕几个花盆,移种进去。”

屋子里的各式竹雕用具,秦淑梅和丹雪方才也看了,闻言不由一脸期待地看向苏梅。

苏梅正取了昨儿和火车上换下的脏衣服,同砸碎的皂角一起泡进盆里:“想要什么样的竹雕花盆你们画个样子。”

两人应了一声,随张宁出门,去了王家。

盆还没做,两人选好花,没急着挖。

王老太抱着囡囡在竹椅上坐下,跟打开地窖,取米面的苏梅说着话。小瑜儿趴在小桌的另一边,偷偷地捏了一颗又一颗糖往兜里装,装得罩衫上的小兜兜鼓鼓的。

囡囡眼也不眨地看着他。

小瑜儿抬头跟她对视一眼,捏着糖犹豫了片刻,不舍地朝她递了递。

囡囡盯着那颗糖呆了会儿,伸手抓住。

小瑜儿捏着糖,不舍得松手,嘴里絮絮叨叨道:“糖不能吃太多,不然牙里长虫,虫咬牙,牙就好痛好痛。”

囡囡拽了拽,没拽动:“啊~”

“咦!你没长牙,那就更不能吃糖了。”说着,小瑜儿一使劲,把糖夺了回来。

囡囡摊着小手看了看,空的:“啊~”

“等你长了牙再吃,这一颗我先替你吃了。”说着,小瑜儿剥开糖纸,把糖塞进了嘴里。

苏梅放好米面,洗了洗手,抬手敲了他一记:“小瑜儿,你还记得自己是哥哥吧?”

小瑜儿深怕他妈下一句,‘是哥哥就把糖给妹妹’,遂捂着口袋,刺溜一下冲下台梯,向外蹿道:“我找三毛、四毛哥玩了。”

苏梅:“他们这会儿在学校上课呢,哪有时间跟你玩?还不回来。”

赵恪带着顾八、江敏迈步进院,一把提起冲来的小瑜儿,扫了眼他的口袋,朝他摊了摊手。

小瑜儿肉痛地一颗一颗掏了出来,直到口袋空空,赵恪才满意地将他放下。

顾八和江敏在旁看得直乐。

与之同时,张宁带着选好花的秦淑梅和顾丹雪也回来了。

一番介绍后,赵恪接过苏梅倒的茶,一气儿饮下半杯,转头对她道:“董团长原来的宅子分给小八他们了,方才我们去看了,家具什么的都在,就是缺了锅碗瓢盆暖瓶等物。我带小八去镇上添置,顺便去陶瓷厂看看三哥、三嫂,你看要不要给他们捎带些什么?”

“东西还都没整理,我给你拿些钱票,你去供销社买几样带过去吧?”

赵恪放下杯子,点点头。

苏梅进屋拿了一斤肉票,两张糖票、三张烟酒票。

“小梅,”王老太一指院子里的韭菜、小葱、生菜、小白菜,“镇上吃菜不方便,你拿篮子给他们摘些。”

一听摘菜,顾丹雪来了兴趣:“干妈,摘什么,我来。”

王老太抱着囡囡起身指点道:“厨房有竹篮,你去拿一个。”

顾丹雪应了声,提着裙子跑去厨房,转身拎了一个竹篮出来。

王老太站在菜间的田埂上,指点她拔小葱、薅青菜。

苏梅去杂物房拿了把镰刀,割了些韭菜。

小瑜儿偷偷地拽了根巴掌长的小黄瓜,摘掉上面的花,在袖子上擦了擦,咬了口。

没长成的黄瓜,不但涩口,还有一股青气。

秦淑梅早年在延安时,在自家住的小院里也曾种过几年菜,看小孙子苦着一张脸,笑道:“好吃吗?”

小瑜儿嘴一张吐了,随之把手里的小黄瓜甩进了菜地里。

赵恪眉头一跳,不悦道:“捡起来吃掉。”

小瑜儿觑了眼他爸黑沉的脸色,忙钻进黄瓜架里把沾了土的小黄瓜捡起来,在衣服上擦了擦,塞进嘴里,嚼巴嚼巴咽了。

送走赵恪、顾八,一群人拿着扫帚、抹布和盆去了王家前面的宅子,大门方才赵恪他们已经打开了。

这座宅子的格局,跟苏梅他们家一样,三间正房挂两耳,因则董团长秦谣夫妻吃食堂不在家开火,院里只盖了厕所、洗澡间,没搭厨房,也没有种菜。

王老太抱着囡囡打量了番院子和屋里的布置,问道:“院里种菜吗?”

江敏笑道:“倒是想种,就是没种过。”

张宁:“种菜不难,我家有些菜种,想种什么?回头我把菜种拿来,教你怎么种。”

“谢谢张姐,我想种些黄瓜、西红柿、小青菜、葱和韭菜。”

王老太:“再种些冬瓜、南瓜吧,个大,结的又多,能顶些口粮。哎,对了,你们要不要田?”

苏梅:“开耕好的田,军部还愿意分给家属吗?”

“愿意是愿意,不过地里的这一季庄稼要归军部所有。”王老太道,“这个月底,土豆收了,会空出一些地,我家准备领两亩。”

江敏看看自己的手,她和顾八工资高,没孩子,不用领也饿不着,只是想到来此的目的,“那我家也领两亩吧。”

工作上没办法分到一个部门,生活上再不多接触、参与,只怕有什么事,他们也插不上手。

苏梅打量了眼五间屋子,“小敏,你是另盖厨房,还是选一间耳房垒灶?”

“盖吧,”江敏道,“跟你们家一样,盖上两间,一间当厨房,另一间放粮食农具。”

苏梅抬腕看了下表,十点多:“你们休息几天?”

江敏:“明天正常上班。”

“那你这盖房子的事就交给我吧,”人领回来了,多少不得照顾点,“我去山下的供销社看看有没有鱼、肉卖,正好去后勤帮你问问还有没有砖瓦,有的话,我就直接帮你订下了?”

“好,我拿钱票给你。”说着,江敏转身去了卧室,打开书桌上的小包,掏了叠钱票给苏梅。

苏梅接过来,当面点了下,回家拎了个竹篮,唤上丹雪,先去了供销社。

一路上,顾丹雪蹦蹦跳跳的好不开心,山里的空气格外的清新,花儿开的娇艳,溪流清澈,风吹过来,满目清凉,不带一点燥热。

“冷不冷?”苏梅看向她身上的樱粉长裙,“等会儿回去,外面加件线衫。”

“干妈,你握着我的手,”顾丹雪把有些凉的手塞进苏梅手里,笑道,“你握着就不冷了。”

苏梅笑笑,握着她的手,引了异能于她体内游走了一圈。

顾丹雪往苏梅身边靠了靠,另一只手挽住了苏梅的胳膊。

“苏同志回来了?”供销社里的几名服务员,相续跟苏梅打着招呼。

苏梅一一应着,顺便跟大家介绍道,“这是我和赵团长认的干闺女顾丹雪,以后她来买东西,你们可要照顾点。”

“一定一定。”

“苏同志,”卖肉的点了点案上的几根大骨,“只有这些了,要吗?”

苏梅看着剔得干净的棒骨,摇了摇头,挑了两条草鱼,三斤虾,两斤鸡蛋和若干调料。

买好后,东西先放在供销社,苏梅带着顾丹雪去了后勤。

路上遇到几位生面孔的军嫂,苏梅猜测多半过完年后,又有家属来了。

订好砖瓦和稻草,苏梅回头拎上东西,带着丹雪往回走,远远便见陈青苗扛着锄头从田里走来。

“苏同志!”陈青苗双眼一亮,一溜小跑到了近前,看着苏梅兴奋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到家。”苏梅上下打量了她番,忍不住皱眉道,“你怎么又瘦了?”衣服穿上在身上,空荡荡的,整个人都快成骨头架子了。

“哎!”陈青苗叹了口气,“过年那会儿,家里几个侄子、侄女结婚,侄子要房,侄女来信说想要条毛毯,钱不够…”陈青苗瞟了顾丹雪一眼,拉着苏梅往旁边走了两步,小声道,“我托人把家里的粮食卖了大半,才勉强凑齐。上月来信,又说家里断粮了。粮食不好寄,苏同志,你大城市的亲戚多,能帮我问问,看有人愿意拿粮票换粮吗?”

主要是邮费贵,她不舍得。

有啊,咋没有,前几天他们回来,列车长拿的那叠钱票还在家里放着呢。只是,苏梅忍不住捏了捏眉心:“换了粮票寄去,你还有粮吃吗?”

陈青苗松了口气:“地里的土豆我种的早,过两天就可以挖了,还有玉米,这会儿都能煮着吃了。哦,对了,我记得你特别喜欢吃嫩玉米,等会儿我掰几穗给你送去。”

“不用给我送,有那些东西,你先把自己喂胖吧。”苏梅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我要杂粮、菜干、菌子、木耳。准备好了,跟我说一声。”

“哎,我回家就准备。”

苏梅望着她风风火火远去的背影,蹙了蹙眉:“走吧,咱回家。”

“干妈,她…好瘦啊!”

苏梅拍拍顾丹雪的手:“以后无论陷入什么境地,都要对自己好点。”

自个儿都不爱自己,指望别人吗?

顾家以医药起家,提笔写字,顾丹雪学的第一个字是“仁”,第二个字是“义”,第三第四个字组合起来是“医德”,苏梅的话与她所学完全背道而驰,可经历过一系列变故的顾丹雪知道,干妈说的没错,遂受教地点了点头。

午饭,苏梅蒸了锅米饭,做了道酸菜鱼,一盘韭菜炒鸡蛋,一道红烧大虾,一道蒜蓉菜心,一小盆用水果罐头做的甜汤和一份鸡蛋羹。

蔡佳微下班过来,拎了一篮米线,一斤火腿:“云南的战友寄来的,给大娘和丹雪尝尝鲜。”

“放条几上。”苏梅起身拿碗筷道,“做的多,孟副团长呢,叫过来,一块吃。”本来做着王家四口的饭呢,结果,张宁娘家来人了。

第198章

孟子衡过来听说江敏是妇产科医生,自小在顾家跟着师傅学中医,把脉十分精准,双眸一亮,拉着蔡佳微的左手送到江敏面前:“江医生,麻烦你给她把把脉。”

苏梅偏头打量了下蔡佳微的脸色:“怎么了?不舒服吗?”

蔡佳微本来有几分苍白的脸色多了抹红晕,她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没敢把话说死:“闻着鱼汤,胃里有点难受。”

苏梅拿起筷子夹了块鱼肉,尝了尝:“我处理的挺干净的啊,也不腥,酸酸辣辣地挺开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