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混帐话,"杏礼道:"那有女孩不嫁人的……"她想了想,大约也不敢肯定以美莲的处境能找到一个好夫婿,烦乱地泣道:"这种事情都很难说的。"

"我不想嫁人了,"美莲摇了摇头,说:"我再也不相信男人了。凤仪说的有道理。只怕我出去工作,也会被别人瞧不起的。"

"怎么会呢?"凤仪说:"报上又没有说纪今明的事情,你只是被绑架。"

"有些事情是瞒不住的,"美莲道:"前几天因为家里的佣人多嘴,我爸还开除了两个,开除有什么用,嘴长在人家身上,人家要说你有什么办法?"

"要不你出国留学吧,换个环境?"杏礼道。

"我哪儿都不想去,我看见人就烦。"

"要不你去你爸爸的公司上班吧?"凤仪道:"这样就可以工作了。"

"我不去,我在家里丢人就成了,不想到那儿去!"

凤仪和杏礼苦劝了半天,美莲既不想回学校,也不想去任何地方。气氛渐渐陷入了某种无奈,眼看得天色黑了,美莲的心情好了一点,便劝她们回去,说自己想一个人呆着。凤仪和杏礼整理好衣衫,重新梳了头发,方从金家告辞出来。二人上了汽车,凤仪这才想起杏礼的婚礼,问:"你的婚事怎么样了?"

"就那样吧。"杏礼淡淡地:"液仙很担心美莲,我让他过一段再来看她。"

"方先生?"凤仪有些惊讶:"我们很久没有联系了,他还好吗?化工社生意怎么样?"

"就那样,"杏礼叹了一口气:"不死不活地撑着,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还要做下去。"

"他是有抱负的人。"凤仪道。

杏礼黯然地看了她一眼:"你呀,什么都不懂,真是个小孩子。"

凤仪奇怪地打量着杏礼,敏感到杏礼和液仙之间有一丝另外的东西。"杏礼,"她小声问:"你喜欢方先生吗?"

"别胡说,"杏礼立刻打断她:"我已经订婚了。"

凤仪转过头,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四月春天,正是好时节,去年这个时候,她天天和杏礼、美莲一块儿上学、一块儿放学,周末她们还会去化工社,有时拉上方先生一起去公园,去沙莉文喝咖啡,去楼外楼看哈哈镜……现在想来,那是多么快活的生活啊。可那个,她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快乐,也许快乐只能是一种回忆,就好象她和湖心亭里的少年,相遇时并不觉得怎么样,现如今一生一世也许都不能再相遇了,她才觉得,那时候的相见是多么愉快和幸福的事情。

凤仪猛然间有一种潸然泪下的冲动,为美莲、杏礼、和不能再回头的好时光。

1、 买办:"买办"从本质上讲是经纪人,是我国经纪人和经纪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阶层。"买办"一词是葡萄牙人(Compardor"康白度")的义译,原意是采买人员,中文翻译为"买办"。清初,买办专指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管事,后来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居间人或代理人。买办是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作为洋行雇员身份的买办,得到外国势力的庇护,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作为独立商人的买办,又可以代洋行在内地买卖货物或出面租赁房屋、购置地产等。鸦片战争以后,"买办制度"随着洋行业务的开展而发生了变化。买办阶层同外商利益上的共同点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独特色彩的集团,这些买办阶层既经营钱财的进出和保管,也参与业务经营和商品交易事宜,并常常代表洋行深入内地进行购销业务;同中国商人商定价格,订立交易合同,并凭借本身的地位,在货物的收付上取得双方的信任。他们逐渐成为外商对华贸易的代言人。买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种特殊经纪人。买办的活动一直延伸到新中国成立。

2、 方液仙:字传沆,1893年生于上海,中国化工业的先驱之一,有"国货大王"、"化工大王"之称。1912年,他19岁时在上海独资创办了中国化学工业社,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化学工业社的产品开始打开销路,1928年,方液仙再建第三厂,专门制造"三星"蚊香等产品,一向独占中国市场的日货"野猪牌蚊香"终于败北。 1933年他联合上海几家大厂集资10万元,在南京东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公司,方液仙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方液仙主持的中国化学工业社及国货公司的业务不断发展,成为企图独占中国的日寇的心腹之患,加上"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全民抗战时,方液仙先后两次在厂内及胶州路"申园"举办伤兵医院,也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忌恨。日军侵占上海后,大汉奸陈公博派人前来游说,希望方液仙和伪政府合作,并以伪实业部长相许,被方严词拒绝。日伪见利诱不成,就加强威胁,一时间来自敌伪的恐吓信、警告信日有数起,方液仙不为所动。1940年7月25日上午,方液仙在去工厂途中,遭到埋伏在住所附近的4名暴徒突然袭击,将他狭持到事先预备好的汽车里,向越界筑路方向逃去。事发后,方家起初以为遇到了强盗绑票。过了好几天,仍然音讯全无,下落不明。直到该暴徒因他案受审时,才知晓这是日伪精心策划的政治谋害案,方液仙已被日伪所杀害。方液仙遇害时年仅47岁。

3、 四马路:今为上海福州路,是民国上海最热闹的地区,书寓(高级妓院)、报馆、茶楼等等林立,什么西洋镜、打弹子无所不有,每到晚上,妓女纷纷在这儿来来往往,招引游峰浪蝶,为洋场景色之一。

4、 拆白党:二十年代活跃在上海的拆白党可不是什么政治派别,虽有男、女党之分,但干的却都是相同的勾当。灯红酒绿之处是其活动场所,豪门富户的妇女是其作战对象,其战略战术类似于游击战,经常更换姓名、住址和转移战场。拆白党首先是自然条件要好,必须长得眉清目秀,能讨妇女欢心者;其次要有灵牙利齿,办事机警者,既能甜言蜜语的哄骗,又能在紧要关头随机应变。

5、 新闻纸:即报纸。

第五章

早在1913年,上海工商界陆伯鸿[25]等人便立志要创建中国的钢铁企业,邵元任也是其中一份子。1913年2月到11月,陆伯鸿将《化铁炉说略及预算》一文广发至上海实业界和金融界,在文中,他们利用国内外资料对比,详尽地阐述了创办钢铁企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无法估算的利润空间。在邵元任等人鼎力追捧下,先后有乐振记、姜炳记、四明银行、丰昌庄、增泰行、慎记号、合兴厂等工商、金融企业参与其中,以6万两票存资金和2.3万两押款作为投资,兴办了第一家民族资本钢铁厂,定名为:和兴化铁厂。

钢铁厂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正式投产,但邵元任对此信心百倍。民国之后,上海工商业虽有了长足进步,但大抵以轻工业为主,陆伯鸿、邵元任等人认为,中国工商业想要真正地发展,重工业必不可缺。而且他们深信,只要把钢铁厂做起来,就一定能得到比丝厂多出千百倍的利润。

像疯子一般的投入工作,为邵元任减轻了雅贞这个心结,但美莲获救后,他又一次陷入了自责。这个女孩的部分不幸是他造成的。他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甚至希望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但对于一个女孩,这实在让他感到不耻……为了让凤仪强大起来,他逐渐安排她接触社会,但女人要如何强大,又应该强大成什么样子?他没有答案。他也接触过一些革命女同志,她们穿男装、像男人一样谈论事业,邵元任虽然钦佩,却很难从心底里赞同,说到底,他还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男人。

为了帮助美莲,也为了减轻心底的内疚。他请美莲在德昌堂管理一些慈善事务。连年的灾荒和战乱,导致每天有无数灾民涌入上海,德昌堂除了振济粮食,管理义冢,也开办工人技术学习班,让难民们学到技艺、找到工作,在上海立足。邵元任觉得眼见到别人的不幸会降低自己的不幸感,他希望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能让美莲重拾自信、得到慰藉。

美莲也确实在德昌堂渐渐找到了新生。回想在学校时的集会、演讲,她觉得那只是青春的一股热情,生活是实际而困苦的。有些简单的问题很难回答和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就可以穿金戴银,有些人却为了温饱要苦苦挣扎……她有了更多的想法与困惑。

她计划开办一个针对妇女和儿童的技术培训班,供应给上海的纺织企业。邵元任为她争取到了这笔慈善基金,并派来元泰的技术工人担任教师,就在一切顺利的时候,一个小报记者找上了美莲,他写了一篇文章,行文极其俗艳,名为:《金家小姐贪恋拆白党,贴钱贴色;租界巡捕房误信绑架案,贻笑大方》。他将此文寄于金伯达,声称没有两千元的酬金,他就在报上刊登此文。

金伯达通过前段的事件,深知新闻与帮会的力量,何况此事既关系女儿名声,又直指巡捕房,思前想后,他把钱和文章转送给邵元任。邵元任的惊讶不下于金伯达,这篇文章可能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后果,难道有人要为余祥桂报仇,还是步云山等人再度反水?他急命李威调查此事,并迅速把钱付给了记者。

调查很快有了结果,此人没有后台、没有背景,一切行动都出于私欲。李威说:"为了大洋发疯了"。 邵元任让李威找他"谈谈",不要再纠缠此事。如果有经济困难,可以向德昌堂救助。但那人写了更刺激的文章,再次向金家敲诈。

金伯达不盛烦扰,埋怨了美莲几句,美莲一言不发,搬到了德昌堂居住。不管金伯达夫妇如何劝解,也不肯回家,金伯达无法,托凤仪劝劝美莲,凤仪屡劝未果,金伯达又转托邵元任。邵元任借口询问妇女儿童技术培训班开办的情况,将美莲叫到了办公室。

美莲详细汇报了各项情况,看得出来,她很努力。邵元任打量着她细如弯月的眼睛,感到这个少女的内心坚硬了许多,他叹了一口气:"美莲,你爸爸让我劝劝你,还是回家住吧。"

"我喜欢住在慈善堂。"美莲迟疑了半晌:"除非……"

"除非什么?"

"那个记者不再打扰我父亲。"

邵元任微微一震,这句话既像请求,又像命令,甚至可以是威胁。难道她知道了剿灭余祥桂的实情?这不可能,他企图在美莲的脸上看出什么,但这个女孩只是倔强地坐着,再也不说话了。

"好,"邵元任温和而斩钉截铁地说"这件事情交给我。"

"谢谢您!"美莲感激地道,邵元任示意她离开,她走到门口,突然被他叫住了:"是你父亲教你刚才这样说的?"

"啊……不!"美莲的脸色刷地白了:"他什么都不知道。"邵元任笑了:"不管是你父亲,或者别的什么人,我都要谢谢他教你这么说,没有你这句话,邵叔叔还不敢擅自主张的帮忙,你毕竟是当事人,要尊重你的意见,现在,我只想知道,是谁这么聪明,猜到了我的心事。"

美莲舒了一口气:"是凤仪。"

邵元任愣了一下,然后笑着与她告别。美莲忽然发现自己上当了,邵元任的那些话,无非骗她说出幕后指使者,她越想越心惊,到处寻找凤仪,最后,在元泰丝厂的办公楼二层,她找到了她。她正饶有趣味地听工程师们讨论,如何改进丝厂的机器。美莲将她拉到过道,把经过说了一遍,凤仪高兴地道:"爸爸答应了就好,你不用担心,事情肯定能解决。"

"你怎么知道一定能解决?"

"他办法多嘛。"凤仪见四下无人,悄声笑道:"他肯定让人把那家伙打一顿,打得他再也不敢来找你。"

美莲皱起了眉头,难道凤仪对邵元任一无所知吗?还是她根本没有理解:"你怕你爸爸吗?"

"怕?!"凤仪惊讶地问:"怕什么?"

"如果是我……我会怕……"美莲若有所思。她无法向凤仪解释,社会的另一面是什么,能操纵那个世界的人,足以令人生畏。这时,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举着块画板跑了出来: "凤仪小姐,你的东西。"

"谢谢刘叔叔,"凤仪接过来:"我差点忘记了。"

"女画家怎么能少了自己的工具,"那人和蔼地帮凤仪背好画板:"你要不要回去?车子有吧?要不要我准备一下?"

"我先回了,我们自己坐车,"凤仪笑道:"您不要费心。"

那人走后,美莲问:"他是谁?"

"他叫刘庆生,是元泰的副总经理,一直帮着爸爸管理工厂。"

"我来了几次也没看见过他。"

"他一直跑丝行洋行什么的,很少在家的。"

两个人朝德昌堂方向走去,美莲询问凤仪明年毕业后,考不考美术学院,凤仪叹了口气:"我喜欢画画,可是,我也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外面的世界……"美莲不禁冷笑了一声,把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话咽了回去。凤仪假装没有注意到她的情绪变化,自从美莲回来之后,她们之间有一层说不出的隔阂,这和友谊无关,而杏礼正忙于准备婚礼,为避免美莲尴尬,杏礼没有邀请凤仪当伴娘,三个女孩曾经幻想和讨论过的婚礼,只与杏礼自己相关了。凤仪试图说服杏礼,请美莲当伴娘,但杏礼有些犹豫,而美莲一听说此事也严辞拒绝了。

凤仪依然孤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感到不孤单。父亲和哥哥没有具体的消息,爸爸只是告诉她,他们都活着。唯有画室可以让她宁静。她喜欢将自己置于画笔与画布之中,但她仍然无法做出终身从事绘画的选择。她还是想不明白,她是因为孤独才喜欢画画,还是因为喜欢画画而喜欢画画。

这个有些哲学意味的命题困扰着她,但她的绘画天赋令神父欣喜不已。在神父看来,她拥有了学习绘画的一切条件:天赋、勤奋和经济基础。

"凤仪,如果你不想留在上海,我可以介绍你去欧洲,去那里继续学习。"这天喝下午茶的时候,神父又说起了这个老话题。

凤仪抚摸着精美的白底玫瑰花瓷杯,它细腻的质感宛如美丽的教堂景色。院中青桐树的叶子开始黄落了,而五月结满红花的石榴只剩下浓密的枝条,木栏后的青草坪开始出现不同的色彩。而围墙外,是宁静的马路和同样丰富多彩的杉树。这是上海最好的地方,很多人梦想的地方。可是她知道,离开这里不远,就有最狭小的里弄、最破烂的棚户;在福州路的大街上,妓女们沿街拉客;在爸爸的丝厂,有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为了吃饱饭拼命工作。同样生而为人,大家为什么要活在两个世界?难道人只要一个世界活得好,就可以对另一个世界视而不见?那为什么让她的心会隐隐作痛。她的亲生父亲会为此奔走?她不能安然地坐在这里,假装不知道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她的父亲,哥哥,还有爸爸,都在为那个世界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在她看来,他们都是英雄。她又怎么能退缩于象牙塔之内,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一块画板和一支画笔。

"邵,"神父听她絮絮地说出这些心事,长叹一声道:"也许你复杂的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包括你的父亲、哥哥和爸爸,你并不了解他们的世界。你是个单纯的人,又很有绘画天赋,也许你该学习听从神的旨意,顺从命运的安排。"

"我从小就和他们在一起,我怎么会不了解他们的世界?"凤仪反驳道:"我承认我单纯,可是我又怎么知道,绘画是神对我唯一的安排。"

"理想主义者,"神父苦笑了一声:"也许曲折的道路才是真正的道路。"

"我听不懂?"

"我只是你的绘画老师,"神父意味深长的说:"神的声音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

凤仪陷入了苦恼,感到很想找人说说话,找谁呢?爸爸为了钢铁厂的事情日夜忙碌,李威似乎不合适讨论这些,杏礼在忙结婚,美莲……还是算了吧,不要太打扰她……要是父亲在就好了,她回想和父亲的两次见面,每一次父亲都能立即指出问题的所在,给她希望和鼓舞。要是有一个能谈话的朋友……忽然,她眼前一亮,不如去找方液仙,他自己创业这么久,应该能给她些指点。

方液仙经营化工社已经多年,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化工社生产的牙膏、雪花膏虽然品质上乘,但销路总是不畅。他认识凤仪的时候,她只有十二岁,刚刚进入女中,不久又带来两个女同学,美莲和杏礼,一个与她同岁,是个可爱的少女,一个比她们大两岁,是个十分美艳的少女,一晃四年过去了,而现在,方液仙打量着坐在对面的杏礼。她上着翻领单扣西式外套,下着薄呢长裙,显得既摩登又有一种鼓动男人本能的热情的优雅。

"美莲最近怎么样?"方液仙问。

"她在做慈善事业,"杏礼的声音有一些烦躁:"做的挺好。"

"凤仪呢?"

"她还是老样子。"

"你的婚礼呢?"

杏礼抬起头,修长而白皙的手指神经质地桌上用力地敲了一下:"液仙,除了美莲、凤仪、我的婚礼,你就没有要问了的么?"

方液仙笑了笑:"那么,你最近又看了什么比较好的小说?"

杏礼浓到极致的眉毛和眼睛深深地凝视了他一眼,他是不会对她说实话了。虽然她已经定了婚,虽然她知道自己不会选择这个清贫的化工社,但是,她对他的感觉,还有这段时间他看她的眼神……哪怕在成婚之前,有一段精神上的恋爱也是十分美妙的……

这种初恋一样的朦胧爱意,和即将面对婚姻的压力,让这位美艳的女孩像花一样,突然盛开起来。方液仙转过头,不敢再看她的模样。虽然他猜不透这女孩的心,但有一点,他是可以肯定的。她永远不会和贫穷相关。如果说美莲能因爱情莽撞出走,凤仪还单纯不通时务,而杏礼,永远不可能犯她们犯的错。她太爱现实中的东西,比如豪华场所、漂亮时装和名贵首饰。方液仙不明白,自己什么地方打动了她,但这种打动极不可靠,像一个没有达到平衡的化学方程式,不足以证明什么的。

杏礼幽幽地叹了一声:"上次你送我的雪花膏感觉还不错,我喜欢那个香味。"

"是吗?"方液仙笑道:"我等会再送你两瓶。"

"我觉得包装不太漂亮,不象那些法国货,味道虽然一般,但是外面包的瓶子、纸盒都十分精美,让人一看呢,心里面就喜欢。"

"我是小本生意,再说东西都让货郎挑着上街卖,都是普通人家的女孩买买,要求别太高了。"

"我知道,"杏礼娇媚地嗔道:"但是你的东西比他们都好。"

这时有人敲门,液仙打开门,惊喜地看见凤仪站在门外。他笑道:"你们要么是天天都不来,要来还都一天到了。"

凤仪进来,看见了杏礼,惊讶地问:"你怎么在这儿?"

"我怎么不能在这儿,"杏礼笑了,啐道:"你不好好画画,跑这儿来干嘛。"

"你不好好嫁人,又跑这儿来干嘛,"凤仪笑道:"莫不是看上了方先生。"

"你?!"杏礼的脸色变了变,冷笑道:"你这个宝货,什么话都说的出。"

"我开玩笑嘛,"凤仪腻在杏礼身旁:"别生气呀。"

杏礼轻轻戳了她一下:"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我已经长得够大了,"凤仪吐出一口气:"正好你也在,我有事情请教方先生呢。"

"什么事情?"方液仙奇道:"还要请教我?"

凤仪叹了口气,将是否继续求学绘画的事情说了出来。液仙听后沉默不语,杏礼却不以为然:"我要是你就去欧洲,在那儿呆个几年,可以嫁个留学生,或者回来再嫁人也不晚。"

"你整天就知道嫁人。"

"女人大了就要嫁人,你要去欧洲留过学,回来就能嫁得更好。结婚这种事情,对男人来说无所谓,"杏礼瞄了方液仙一眼:"对女人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

"我不太明白你说的两个世界,"液仙若有所思:"也许世界只有一个,没有你说的那么复杂。"

"只有一个吗?"凤仪问。

液仙点点头:"去欧洲还是考美院,或者从事其他工作,都没有什么区别,你这么年轻,花点时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是值得的。"

"是啊,反正你比我还小两岁,"杏礼说:"晚两年结婚也不要紧。"

凤仪琢磨着液仙的话,半晌问:"液仙,你做化学实验的时候,没有觉得和卖东西是两个世界吗?"

液仙一愣:"有吗?"

"也许没有吧,"凤仪心中似有所解,又似乎完全无解,笑了笑道:"谢谢的意见,我觉得好多了。"

方液仙包好两分雪花膏,递给她和杏礼:"别谢了,这是我的新产品,你们拿回去试一试,还要请你们多提意见呢。"

凤仪回到了邵府,躲在房内发呆。她有三样东西可以诉说心事,一样是挂在墙上的父亲的字,一样是放在床头柜上的雅贞姑姑的照片,还有一样,是摆在书桌上的玻璃碗。马上就要十六岁了,她觉得自己浪费了大量的人生,又觉得未来一片迷茫。中学即将毕业,杏礼要嫁人,美莲在慈善堂工作,她的人生,应该如何选择呢?

她忽而看看墙上的字,忽而看看雅贞姑姑的照片,忽而拿着玻璃碗,烦恼始终不能消散,她感觉很不舒服,决定还是拿起画笔,画一张未完的风景。她正准备动手调颜料时,阿金推门进来了。她神秘兮兮地道:"小姐,你晓得吗,今天有小报把美莲小姐的事情登出来了。"

"什么?!"凤仪心中格登一下:"你听谁说的?"

"对啊,"阿金道:"我听送报纸的阿三说,好多人都在买报纸,一叠一叠地买,好多新闻纸还没有来得及卖出去就被他们买走了。"

想起这事对美莲的影响,凤仪又惊又怒,站起身便往外走。阿金慌忙拉住她:"小姐你去哪儿?马上要吃晚饭了。"

"我去德昌堂,"凤仪边走边道:"你给我留点饭就行了。"

"天黑了,"阿金叫道:"让小卫陪你去。"

凤仪和小卫出了门,叫了辆马车,径直到了德晶堂。他们在宿舍没有找到美莲,见办公室亮着灯,便走了过去,不料听见了邵元任的声音。

"还有多少份报纸留在市面上?"

"他们的发行量很小,只有一千多份,"李威道:"今天派出去的兄弟估计收回来一千份左右,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人买走了。"

"那个主编说什么?"

"他很害怕,保证再也不登这样的文章了。"

"记者呢?"

"扔进黄浦江了。"

房间里沉默了几秒:"找到美莲了吗?"

"美莲小姐下午请的假,回了金家,现在还在那儿。"

"凤仪没和她在一起?"

"没有。"

凤仪转过身,悄悄地退到拐角处,小卫忙轻手轻脚地跟了过去。"你并不了解他们的世界……"神父的话像警钟一样在她耳中响起。是的,她在黑暗中痛苦地想,我的爸爸,我的李威叔叔,他们随时都会杀人的!

直到这时她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从小到大,阿金、小卫、李威甚至雅贞姑姑,那么多的人都惧怕爸爸,还有美莲……那么,父亲会杀人吗?哥哥会杀人吗?她迷惘地想,哥哥一身的好武艺,她不禁闭了一下眼睛,她不记得是谁说过,革命,需要很多人的血。

办公室的门开了,邵元任和李威走了出来。小卫连忙伸手捂着嘴,大气也不敢出。凤仪等二人走远,道:"我们走吧。"

"小姐……"小卫嗫嚅地,想说又不敢说。

"我们没来过这儿,"凤仪道:"我一直在家吃饭,吃过饭就睡了。"

"哎!"小卫用激动地语调答应了一声。凤仪从小卫的反应中意识到,如果爸爸发现他们在偷听,小卫可能就会没命了。她走出了墙角,在淡淡的路灯中,默默前行。小卫紧紧跟在她的后面。凤仪的心情十分复杂,这是她第一次尝到,有些事不得不如此的滋味。她是撒谎了,但是她保护了小卫。她觉得浑身上下,有一种冷冰冰的舒服。

凤仪一生都没有告诉过邵元任,她知道了这个小秘密。有时她想,她为什么没有因此憎恨爸爸和李威,甚至还有一点隐隐的自豪。是因为那个人先威胁了美莲,还是因为她本能地尊重了弱肉强食的动物真理?如果是她是邵元任,她会怎么办?是尽量不伤害任何一个人……可是如果不可能呢?必须要有一方受尽伤害呢……她敏感到,爸爸和李威之间,也许没有什么兄弟之情,小卫和阿金的俯首贴命,也不是因为主仆情深……这让她越发想念方谦,父亲的慈爱豁达,一定能为她解答心中的困惑。可是要见父亲一面是多难啊。她只有默默地等,等见到他的那一天,把问题提出来,得到一个好答案。

时间一天天过去,邵元任也因联系不到方谦而苦恼。凤仪拒绝报考美院,也拒绝去欧洲留学,这让他手足无措。他不知道应该赞成,还是反对。这是人生的关键时候,走错一步就决定了完全不一样的未来。他觉得凤仪十分单纯,但有时候,又有一种难以捉磨的复杂。她现在什么都不缺:钱、机会和天分,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可她偏偏要调转头,走向社会……邵元任不禁回想自己当年,执意要离开湖南老家到上海闯天下……不能说当年的选择错了,可他也不想说,这就是对的……

和兴化铁厂兴建在即,自己很难兼顾元泰。让凤仪去元泰,倒是一步好棋。如果她真是这块料,就可以慢慢把元泰交给她,自己脱开身,在和兴全力以赴……离凤仪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邵元任终于决定,把未来交给凤仪决定,她自己的人生道路由她自己选择。

中学毕业之后,杏礼在张园举办了盛大的文明婚礼,在园内的Arcadia Hall(洋房名,意为世外桃源,中文名为"安垲第")大厅,高悬着两面红、黄、蓝、白、黑,象征着"五族共和"的国旗,国旗下是两个红色双喜字的霓虹灯,灯下的长条礼案上放着结婚证书,印盒、手花和花篮。案前陈列着亲友们送来的各色礼品,凤仪给杏礼画的油画肖像也在其中,画上的杏礼穿着女中校服,浓眉微舒、杏眼含笑,纯真中一派妩媚。

大厅摆了八十八张中式圆桌,桌上放着精美的礼单,上面写着来宾姓名。凤仪和美莲在桌子中间寻找她们的座位。"在这里。"凤仪拿起礼单,这一桌都是些小朋小友,方液仙也在其中。忽然,她看见方液仙旁边写着"袁子欣"三个字,不禁心头一震。是那个做玻璃碗的人!难道他回来了?!凤仪又惊又喜,脸一下子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