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鹂语记:话唠太子妃上一章:第 32 章
  • 鹂语记:话唠太子妃下一章:第 34 章

回了院子,萧弘澄还在里间屋里,坐在炕上,正伏在炕桌上看书信公文,手边堆了厚厚一叠,周宝璐好笑:“你没有书房吗,倒把东西搬我这里来了。”

萧弘澄抬头笑道:“我也不想啊,可我没吃饭,光喝了一碗汤,饿了呗。这不等着吃饭呢吗。”

周宝璐没好气:“活该,亏你有脸说!又不是我不给你吃,是你妹子把你的菜给掀翻了,你还吃呢!我没拿棍子打你出去就算好了,你妹妹欺负我,气的我肝疼,你还敢在这等着我回来,给你菜里放把巴豆算了,哼!”

这会儿说的这么厉害,偏又口是心非的回头问百合:“你打发人先去厨房要东西,换了衣服就赶着做点简单又快的来,清淡些,开胃的才好,我瞧着大爷也气着了,吃油腻了吃不下。”

百合在门口笑道:“奴婢想着,要不做碗酸辣香油面片儿?又快又爽气,搁点儿新下来的黄瓜丝儿,最开胃了,再烙个豆角馅饼?这正是豆角最好的时候,新鲜粗壮,配一碗鲜蘑菇汤,刚刚好。”

周宝璐还没说话,萧弘澄倒笑了:“你这个丫头真老实,倒也有趣。”

周宝璐便嗔着百合:“你伺候他怎么比伺候我还经心呢?你到底是谁的丫头?这不是气我么,还不快去做,都什么时候了。”

萧弘澄大笑:“真是个好丫头,来人,拿二十两银子来赏她!”

百合连忙跪下谢赏,又道不敢,萧弘澄道:“你替你主子、替我受过了,正该得这赏,你只管拿着就是了。”

百合还有点莫名其妙,只得磕头领了赏。

作者有话要说:来加个更,庆祝五一吧!

第63章 风波起

百合不明白,周宝璐却是一听就明白,先前那一场,萧弘澄自然是事无巨细都清楚了,便笑道:“我请你吃一回饭,你也吃不上,总有人打岔,这可怪不得我。”

萧弘澄说:“三妹是庆妃娘娘养的,在宫里跋扈惯了,除了福儿,没人敢惹她,倒叫你受了委屈。”

周宝璐的关注点瞬间歪了:“大公主叫福儿,二公主三公主你怎么叫?”

萧弘澄诧异的看她一眼:“二妹三妹啊。”

好像说得通!就这一个妹妹是同母的嘛,不过:“那皇上呢?他老人家怎么叫的?”

“还是叫福儿。”

咦,这个都是女儿吧?周宝璐顿时来了兴趣:“二公主呢?三公主呢?”

“二福,三福…还能怎么样?”

真是好奇怪,周宝璐嘀咕,萧弘澄无奈,自己这不是在深情款款的说你受了委屈吗?为什么毫无阻碍的就跳到了对妹妹的称呼上来了?

周宝璐抬头见萧弘澄瞪着她看,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刚刚萧弘澄在安慰她呢,她连忙说:“我有什么可委屈的,你都看到了,又不是我吃了亏。”

萧弘澄手指敲敲桌子:“你舅舅监听?”

“不会吧,皇上真会叫吏部侍郎去监听?这不是刑部的事吗?还是我记错了…”周宝璐的大眼睛颇有求教意味的看向萧弘澄:“跟我舅舅有什么关系?再说了,监察司这才把案子呈了御览,皇上叫你回去不就是商议这件事吗?会这么快就开始审?不是应该先取证,再抓人,然后再审么?如果审不下来,或者审的时候发现案情特别重大,牵连多而广,才会三司会审的吧。只怕要到了人都处置完了,要挑新的补缺了,才轮到我舅舅忙呢,这会儿这事儿刚出来,关吏部什么事啊!”

周宝璐颇有一种‘你逗我呢吧,你还不知道?’的意思。

萧弘澄啼笑皆非:“是你跟三妹说的吧,这会子你就忘了?”

周宝璐登时笑起来:“哎哟你说这个,我说呢,这莫名其妙的,我还以为成真了!哎你怎么就不懂,我随口哄她的,我瞧着她不大懂事,小事都不懂,大事想来就越发不懂了,随口说两句吓吓她,你瞧她不就信了么?怕的这样儿,我就赌她就算觉得不大对劲,也不敢冒险,看谁硬挺呗!横竖也不过这样当面锣对面鼓的碰过了就完了,回了帝都,她还到我家来叫我找补不成?不过我祖父的确在大理寺啊,只是好像就挂了个职,也不理事的。”

她倒比那些办老了事的还通透,萧弘澄笑道:“那你又笃定三公主定然会顾忌镇国公世子了?这亲戚之间有些龃龉也是常事,有的还跟乌眼鸡似的,比外人还不如呢,只怕还巴不得人倒霉。难道,你跟他们也熟?”

周宝璐讶异:“咦,不是你跟我说的吗?”

“我什么时候跟你说了?”萧弘澄觉得自己记性还好,肯定没跟她说过镇国公世子和庆妃的交情来往。

周宝璐解释说:“你先前承认这件事是你在暗地里推动的,对吧?既然你挑了镇国公世子来做出头鸟,总不会选一个庆妃巴不得他倒霉的人吧?总得是个有些用的,动了他能叫庆妃痛上一阵子的人,不管你是要警告也好,出手也好,反正这个人肯定在庆妃一系中是个重要的,有用的人,这样的话,女眷的来往肯定是密切的,三公主不懂事,但来往密切,母亲倚重这个她是看得到的,所以,这样的人,肯定比她出口气或者是保一个宫女要紧的多,我又没有逼着她给我跪下磕头,无非叫她出不了那口气,打了一个宫女罢了,这个多好选!”

萧弘澄这才真正的震惊了,他原以为周宝璐不过是歪打正着,想着横竖身后有人撑腰,是以这一口气咽不下去,非要赌一赌,随口编一编居然把三公主哄信了,纯属碰巧罢了。

哪里想到她竟然能仅仅看到事情的冰山一角,就能推导出前因后果来,如此精妙,分毫不差!

仅仅源于自己的一个举动,她就能这样迅速的推演出时局,推算出人物关系,甚至根据三公主的一些言行,就能推断出她的反应。

她甚至仅仅这才是见三公主第二面!

萧弘澄简直震惊的有点说不出话来,脑中只想着:哎,幸好早就打算要娶她做媳妇儿!这样的媳妇儿,要是嫁给别人,真是非要抢过来才行!

当然,周宝璐诓三公主的胡言乱语同样也传到了勤政殿,千年冰山表情的帝王竟然也忍不住笑了出来,随手把密折递给沈容中:“这丫头真是有趣的很。”

沈容中接过来翻看了一下:“三公主此举大为不妥,若不是周小姐有急智,在锦山真叫三公主行了宫刑,必将引起物议!宗室哗然!公主虽尊贵,也没有任意刑讯勋贵世族小姐的,何况,姑娘家的脸面尤其要紧。”

皇上点头,说的话却完全不是一件事,两人各说各的,却又奇异的仿佛是在接着对方说下去似的:“我原担心她年纪小点儿,镇不住场面,出了事就拖累了澄儿,只念着澄儿难得对人这样上心,才想着多看看,如今瞧着,就是比我的儿子,只怕也是不差的。”

沈容中道:“大殿下眼光精准。”

“精准个屁,他那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运气忒好档都档不住!倒只望他这运气能带给江山社稷,我今后在底下能闭上眼就行了!”

这种话沈容中就不会接了,皇帝想了想:“传口谕,训斥庆妃教女无方!”

“是!”

这消息第二日就传到了锦山萧弘澄的手中,在这个时候贬斥庆妃,父皇显然是决定要彻查此事,大动干戈了,果然,才刚用了午饭,萧弘澄就接到了第二个消息,皇上下旨,命三皇子萧弘清、御史中丞石如玉率若干人前往福建案发地查证。

这消息之后,直到晚饭前,才有宫中车队前来,庆妃命人来锦山,接三公主回宫。

三公主脸色极为难看,知道因为自己昨日的事,竟害得母亲被父皇贬斥,心中越发的恨周宝璐入骨。

而周宝璐当然丝毫不把三公主放在心上,听到三公主被接回宫的消息,想也想得到她心里头是如何咒骂的,脸色肯定好看不到哪里去,所以她压根不去看,只顾着去马厩看她的小月。

丫鬟们连夜给她赶制了骑装,她还等着萧弘澄来教她骑马呢。

萧弘澄也好像真是给自己放了大假一样,悠闲的简直不像是已经领了政事的皇子,又不理事又不读书,天天来报道,教周宝璐骑马射箭,甚至还有拳脚功夫。

当然,结果当然是惨不忍睹,不过周宝璐天天都很欢喜,小脸红扑扑的,水蜜桃一般的动人。

大公主领了她哥的令,每天兢兢业业领着小姐妹们一起玩儿,免得打扰了他哥和嫂子谈恋爱,回头就跟她哥哭诉:“你也不能天天都霸着小璐啊,也赏我一点空儿,我们去野餐,小璐不去真不好,哥你也想想,就算姐妹们都是聪明人,个个都精通装聋作哑这一招,可十天半个月不叫小璐跟我们玩一回,也太不像样子了吧?别的不说,您得替她的名声想一想,就算你是认定了,可父皇还没下赐婚的旨意,这会子没名没份的,人家说起来也不好听不是?”

萧弘澄架着脚,姿态闲适:“她不是每天都去你屋里聊天说话呢吗?”

“就晚上!就晚上好不好?整个白天跑哪去了?哥你别自己聪明就当别人都是傻子,谁看不出来呢?明儿叫小璐跟我们一块儿出去!”大公主觉得自己真是呕心沥血!

萧弘澄冷笑一声:“你这会子还有脸在我跟前哭,你以为这些日子我就是瞎子聋子了不成?你跟王钦蓝那点儿事我就不知道?我不过是念着你反正嫁不了他,难得这回出来松泛,叫你了了心愿,过些日子回了帝都,你就给我老实点挑个驸马嫁了,你在外头欢喜了,回头还上我这来哭?”

王钦蓝便是南安侯世子,帝都著名的美男子,落地就是三品侍卫。这一回,大公主假公济私,把他也带到了锦山,萧弘澄虽然知道,也就当没看见。

他谈恋爱这样甜蜜,也不由自主的心软了一下,也想妹妹虽然镜花水月,到底也能快活几日。

大公主缩缩脖子,怪道她还奇怪怎么这样容易就能溜出去,居然没人拦着,原来是她哥网开一面了,她忙笑道:“哎,哥你这么认真做啥,不就是驸马吗,多大点儿事,回去就挑!包让哥你满意,横竖只要有公主在,就能有驸马,一个不行换一个…只要腰高腿长就行…如今我也想开了,早点嫁人没什么不好,开了公主府,我就是老大,什么不是我说了算?还不用在宫里瞧人的鼻子眼睛,就是父皇和哥也不用总替我操心,有什么事了,我关起门来就收拾好了…”

萧弘澄越听越不是滋味,他妹子千年如一日的不着调,这装着通情达理的豁达模样,偏他怎么品都觉得不大对味儿。

萧弘澄挥挥手,赶苍蝇似的往外赶她:“去去去,玩你的去,我只跟你说一句,眉来眼去拉拉手就够了,再有点什么,我就阉了那小子,索性叫他进宫服侍你就行了!你给我记住了,没有我查不出来的,你有种只管试试!”

大公主知道她哥说一不二,倒还真没敢有那心思,连忙笑道:“哎哥你当我什么人了,我就是嘴头子上痛快一下,规矩还是知道的,再说了,您这么疼我,怎么着我也要给你挣脸子啊是不是!你只管放心就是了…那小璐那事儿?”

萧弘澄简直头疼:“你别急,我初五就回帝都了,你们再多呆几日,十五我打发人来接你们。”

今天都初二了,那过两日他就要走了,大公主知道帝都有事儿,这些日子还是萧弘澄硬拗来的,便宽慰她哥:“您放心回去,这边我罩得住!”

简直越发叫她哥头疼了。

周宝璐听说他要走,心里顿时就空落落的没底了,这种感觉十分陌生,以致她一时间竟然觉得有点反应不过来,在锦山的日子,虽然一个月不到,可几乎天□□夕相对,感觉的确不同了!

那一种舍不得的心态,实在很陌生,陌生的叫她惊惶,周宝璐可怜兮兮的看向萧弘澄,大眼睛几乎就要泫然欲泣了。

可是她知道帝都有大事,萧弘澄能留在锦山这样久已经不大好了,断然不能阻止他走,可是这种心情似乎不是想得通就能排得掉的。

萧弘澄连忙安慰她:“就是回了帝都,我也常来看你,你放心,也带你出门玩儿。”

好吧,虽然看着很心疼,可是的确很有成就感。

萧弘澄心里想,他媳妇舍不得他呢!

当然他也挺舍不得的,可是诚王叔已经开始动作,他真不能再躲在锦山谈恋爱了,二弟不肯收手,他这个做哥哥的,让了他二十天,已经仁至义尽了。

萧弘澄走了之后,周宝璐没精打采了两天,就又兴奋起来,到底是小姑娘,锦山又是个如此美的地方,萧弘澄虽然走了,可相好的姐妹们都在,一起爬山看花玩水,也是快活的。何况,看到那些花那些树,处处留有他们的脚印,周宝璐心中也是甜蜜的。

直到十五,圣上派了公主仪仗来接了,众人才一起回了帝都,锦山花团锦簇的热闹了一番,此时花去楼空,又恢复了寂静。

作者有话要说:晚点再加一章,本来想一起更的,不过还有几个对话需要斟酌一下语气,稍迟一步吧。

第64章 梁氏

周宝璐远道回家,当然应该是先回公主府,先去宁德院给静和大长公主请安,一家子伯娘婶娘们都在,两个妹妹也都在,颇为热闹。

静和大长公主笑道:“瞧出去这些日子,怎么就黑了点儿?”

伯娘张氏打量周宝璐,笑道:“我怎么就没看不出来,倒是觉得瘦了些,看起来,是长高了吧?”

自从去年公主府推出周安明,正月里圣上又点了周安明做了东宫侍卫之后,张氏的气色都明显与往年不同了,似乎晦暗一扫而空,有了寄托,就有了精神头了。

婶娘梁氏就拉了周宝璐比个子:“哎哟,大姑娘真长高了,这个春天长了有一寸了,这刚好裁夏天的衣服,只怕得叫人放点儿尺寸做,不然做好了就得小了。”

这正说着,还真的就有管家娘子进来回道:“衣服料子得齐了,是不是这就送过来?”

梁氏笑道:“这不刚刚好么,趁着大姑娘在这里,就把料子送进来挑了,打发人做去,这都五月十五了,就赶着也要六月初才能得呢。”

周宝璐见这个阵仗,知道这回是因着自己的缘故,按照公主府的惯例,常是四月底就拿了料子各人挑了,就打发人做,从从容容的待五月中下旬的日子得衣服,六月起换装,只是这一回因着自己在锦山,大约整个公主府都在等着自己,硬拖着自己回府才挑料子。

梁氏如今是掌家媳妇,管着这些事,今儿自己前脚回家请安,还没坐下来说话,梁氏就叫人进来回料子的事了,心里多半是有点不大欢喜的,有意挑这个礼。

周宝璐就看了静和大长公主一眼,其实真要说,并不用等着自己回府了,才给大家做衣服,别的人只管先做,大不了把自己那一份料子留着,待自己回府再叫人进来量尺寸罢了。

静和大长公主并不动容,淡淡的说:“也罢,那就传进来。”

周宝璐坐在一旁,一句多的话都没有。

以前她没有想过那么多外头的东西,这个时候,她想起来,婶娘出自梁氏,庆妃也出自梁氏。

不过庆妃是出自两淮梁氏次房的嫡长女,婶娘梁氏却是帝都梁氏。

梁氏是著族大姓,如今有帝都梁氏,两淮梁氏,福建梁氏三大家,但究其本源,都是出自一个老祖宗,前朝张氏王朝时就是世族,历经朝代更替,并没有式微下去,反倒分为三支,越发繁盛起来,如今同气连声,也当一家子在走动。

不过帝都梁氏与两淮梁氏都有爵位在身,仍为勋贵,福建梁氏却是以商为主,家中倒有两个出息子弟,做了两个不大不小的官儿,又有其他两房照拂,生意倒是做的不小,又因着临海,那海上的生意,五个铜板的瓷碗儿、十来个铜板的粗茶叶,只要能送到海上,便是成两银子的收钱,一时豪富无比。

有福建梁氏匀着往帝都送银子,周宝璐记得梁氏进门以来,手面一直都挺大方的。

几个娘子把料子送了进来,夏天的料子,以轻薄艳丽为多,几十匹堆在桌子上,花花绿绿热闹的很。

静和大长公主笑道:“璐儿先去挑。”

周宝璐一怔,便笑道:“老祖宗在这里,伯娘婶娘也都在,哪里有我先挑的理,还是老祖宗先看看罢。”

静和大长公主道:“我老天拔地,穿什么都不好看了,你伯娘又爱素净清淡的,跟你不一样,你正是花儿般的年纪,越发要穿的好看,就是出门去,也得有咱们公主府的气派才好。”

周宝璐听这句话里不提梁氏,知道老祖宗撑腰的意思了,便站起来笑道:“老祖宗和伯娘这样疼我,我再推就辜负了您这一片心了。”

梁氏有一点点不大舒服的在椅子上动了动。

她在桌子上翻了翻,捡了一匹绛红色如意云纹牡丹双皱丝罗,笑道:“老祖宗用这个颜色最好,看起来最有精神,这个我捡起来,算在我分例里,孝敬老祖宗。”

又捡了一匹湖蓝色暗银纹的薄缎给张氏,张氏笑道:“这会子就得了大姑娘的孝敬,果然还是养女儿才好,你大哥哥就没这份心。”

周宝璐笑道:“大哥哥听到这话定然要冤死了,上回大哥哥才说大殿下赏了侍卫们一人两匹内务府的新鲜花样料子,要给老祖宗和伯娘呢。”

静和大长公主含笑道:“这个我记得,明哥儿出息了,我也跟着沾光,是个有孝心的孩子,你有的是后福。”

张氏笑道:“是。”

这边说说笑笑,只冷落了当家管事的梁氏。

周宝璐拿了几匹大红、品红、银红、淡绿之类的鲜亮颜色,她从小儿就喜欢艳丽,有几回曾氏曾经笑道,她觉得自己也算是品味精致的了,怎么一手带大的两个姑娘,都跟暴发户似的呢?金子要重,宝石要大,颜色要艳。

待周宝璐选好了,静和大长公主才带头去挑,挑完了,指了一匹桃红撒花的杭绸:“这个赏世子院子里的顾姨娘。”

周宝璐有点奇怪,不过因没有别的人在这里,她就替顾姨娘谢了赏。

回头回了院子,她一看顾姨娘走路时那份小心翼翼,立时就明白了,不过她是个姑娘家,不好说这个,只是道:“这缎子是老祖宗特地赏你的,我已经替你谢了赏,明儿我过去吃早饭,你随我去磕个头就是了。”

顾姨娘轻声细语的应了,周宝璐又问院子里有没有什么事,顾姨娘笑道:“并没有什么大事,世子爷的人情往来,公主府吩咐在公中记档了,也就是平日里世子爷出个门,或是同僚见了,喝个酒之类,咱们院子的月例尽够用了,就是王姨娘从上个月来,身子就不大好,我怕院子里人多,过了病气,问了世子爷的意思,暂把她挪到花园里的引燕筑去了,二少爷如今在我屋里养着。”

周宝璐就笑了笑,别的话没说,只是说:“这也罢了,二少爷到底不是你养的,只怕越发要经心,略有点不妥,怕人家有想头,还有大少爷那边儿,虽说在老祖宗跟前养着,那到底还是咱们院子里的哥儿,你也要常使人送东西,你不知他的脾气,只怕常远着些才好,不然惹的他不喜欢了,倒闹的咱们院子里没意思。”

“是,婢妾也是这么想的,大少爷身份尊贵,跟我能有什么可说的呢,无非我见到了请个安,若真有事,打发人吩咐我罢了,自然没有常见的礼,就是二少爷,我也不过是照管几天,他的乳娘、身边的嬷嬷婆子丫鬟,也是从小儿就跟着他的,想来都是王姨娘再三选的稳重人儿,有她们在身边,我是再放心不过了。”

不换二少爷身边的人,避免引起物议,横竖不过是下人,见了王姨娘失势,顾姨娘得宠,又肯花银子,哪里还有收买不过来的人呢?

这种看起来风平浪静的做法,的确是个聪明人。

顾姨娘坐在小凳子上,一递一句的跟周宝璐说话,声音温存柔和,态度恭敬有礼,周宝璐笑着问了些话,顾姨娘一一答了,才温声笑道:“还有一件事,要请姑娘示下,世子爷身边服侍的人也不多,王姨娘又病着,锦姨娘身边有三小姐要照看,我如今也不大方便,世子爷便想着再选一个丫鬟服侍,偏这府里的丫鬟,除了老祖宗屋里,别的竟就没有出挑儿的,不是性子不懂事就是长相差些儿,在我跟前抱怨了几回,我也留着意,想替世子爷挑个好的。没承想,前儿世子爷看上了我屋里的丫鬟蓝鹃儿,后来就开了脸,只是夫人不在家,也没个人做主,如今蓝鹃儿还算是我的丫鬟,我原想着,只怕得等着夫人回来了,正巧这会子大姑娘回家,我便问问,怎么着才好呢?”

周宝璐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这个蓝鹃儿是哪个,当初顾姨娘进府,身边只跟了一个爹爹买了在外宅服侍她的小丫鬟,才刚留头不久,定然不到开脸的年龄,不由疑惑的看看顾姨娘,顾姨娘就笑着解释:“这是世子爷说院子里的人不够使,往公中要人,偏也没有凑手的,才现去买了两个丫头进来使,我原也不懂这些,亏得舅太太周到,打发了一个信得过的人伢子过来听吩咐,倒是买的合适的很。”

真会说话,周宝璐听得一笑:“原来是这样,如今祖母也不大管这样的事情,咱们院子里的事,爹爹做主也就是了,不用等我娘回来。”

这就是谈妥了,周宝璐很满意顾姨娘的懂事周到,笑道:“我这里没什么事,你回你屋子去吧,咱们院子里事也不算多,小事儿你打发懂事稳重的人去管,别劳累了,身子要紧。”

顾姨娘应了,起身福了福,才退了出去。

这位姨娘真不愧是官家养出来的姑娘,想来当初主母也是精心培养过的。不管是当家主事,还是争宠固宠,辖制姨娘,甚至是子嗣之事,都一概很有章法,看她从做周继林外室到进门掌事、怀孕,每个阶段要做些什么都十分的有条不紊。

怀孕了不能承宠,也绝对不会留给王姨娘,甚至压根不给她见周继林的机会,另选年轻鲜嫩的服侍。

舅母借顾姨娘的手遥控芝兰院,但又不动其他,只保护陈氏和周宝璐的利益,连静和大长公主都只得默许。

所以,周宝璐才好心提醒顾姨娘,既然收拾了王姨娘,连她还不会说话的小儿子都抢了过来,那大儿子都七八岁了,若是养不熟,还得防着才好。

想来那是一个聪明人,肯定是明白的。

过一会子,小樱走进来对周宝璐说:“小姐,先前在宁德院人都散了,公主还把三夫人留下来说话。”

周宝璐也有点搞不清楚梁氏到底在做什么,若是要奉承庆妃,这点子小打小闹又有什么用呢?若是单只不忿自己,那自己往日里分例一向随老祖宗,从来都比府里的长辈还高,就是爹爹晋了世子,也还比不上自个儿呢,她要不忿,不是早该不忿了吗?

不过,老祖宗倒是发作的很快啊。

第65章 黄公子重出江湖

周宝璐都想得到梁氏和庆妃的关系,静和大长公主怎么会想不到,见人都要告退了,才说:“云哥儿媳妇你且站一站。”

待人都走完了,静和大长公主才说:“你嫁进周家也有六七年了,这家里是个什么情形,你没有不清楚的,如今且不说这家子对你是怎么样,就是不好,你也是周家的人了,这夫家跟娘家,你得清楚哪个要紧些。”

梁氏没想到静和大长公主为着她今儿这样小小的给周宝璐使个绊子就发作她,登时脸都涨红了,她身为帝都梁氏三房嫡女,聪明伶俐,为祖母钟爱,从小儿就没受过重话,就是嫁了进公主府,虽说公主做婆婆比别的婆婆更厉害些,但她左右逢源,又聪颖会看人脸色,大嫂寡居,二嫂软弱,她进门两年就掌家,自觉比妯娌都有体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