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鹂语记:话唠太子妃上一章:第 89 章
  • 鹂语记:话唠太子妃下一章:第 91 章

“对!”周宝璐笑道:“就是这样,你去瞧着办吧。”

打发薛珠儿下去,顺手拿了一篮子园子里新下来的栗子赏她。

这张择善媳妇,就是前儿大公主跟她说的,曾经服侍过文阁老的兄弟媳妇的那个丫头,亲眼看见过文阁老与他弟媳妇幽会。

周宝璐把此事跟萧弘澄说了之后,萧弘澄便吩咐庄慧公主把人送了来,他亲自审了一回,也不知道到底审出了什么,就打发人把张择善媳妇一家子给养在了外头庄子上。

前儿交代周宝璐,给张择善媳妇一个从外地到帝都的身份,再想办法不动声色的送到文大奶奶的别院去服侍,要让文大奶奶碰巧的知道这件秘辛。

周宝璐便给了她一个难民身份。

从文家出来的时候,她被几重买卖,流落到了淮南,又因着这次遭灾,家里人都死完了,只活了一个十几岁的儿子,为着儿子,她便自卖自身,于是人牙子把她卖进了文大奶奶的别院。

人是文大奶奶自己挑的,自己留下的,张择善媳妇也从来没有靠近过文大奶奶,相反还格外注意离主子远远的,尤其是离文家过来的人远远的。

做的明显些,时日长了,文大奶奶自己会注意到她的。

萧弘澄交代的是:“钉子埋下去,现在还早,细水长流的来,要做的无一丝怀疑才是要紧的。”

周宝璐又只得给萧弘澄卖力气了。

她其实也不知道费这样的力气,把这个秘辛泄露给文蔚有什么用,不过萧弘澄跟她说:“这是你们家安哥儿给文蔚量身定做的好事儿呢,别人你信不过,你们家安哥儿你总信得过吧?”

这当然!

她们家安哥儿最擅长揣摩人心,往往从小节入手,不知不觉间就把几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连成了一张网,网中间的人还没知觉呢!

如今这件事,也不过是一件小事,于政局毫不相干,也不知道安哥儿是个什么计划。

不过说是量身定做,想来是针对文蔚的性格脾气处境,特为他设的局。安哥儿曾说过,每一件事都是由人来处理,而每个人的性格、脾气、家世、处境,往往会影响这件事,这其中是有脉络可循的,你了解一个人越深,你就越能推测出那人做一件事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说,同样的一件事,针对不同性格脾气的人,往往结局迥异。

这种事很玄妙,就纯粹只能意会了,不过周宝璐自己虽不像陈颐安那样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她的直觉往往也是如此。

就如同她知道贵妃娘娘既然装病,肯定是想要好处,而且是想要正常人觉得不大可能的好处,这种事,有风驶尽舵,为人之不敢为,只有贵妃娘娘干的出来。

所以在贵妃娘娘病重了半个月之后,皇上突然下旨,将卫家大小姐赐婚安亲王嫡长子,周宝璐愕然了一下,又觉得其实也不那么惊讶了。

原来贵妃娘娘装病撒娇,是要得这样的好处呢!果然很敢想啊!

不过,这真是好处?

周宝璐肉乎乎的爪子又摸摸下巴,这是结亲呢还是结仇呢?拗着皇上把出身完全不匹配的姑娘赐婚宗室王爷嫡长子,安亲王难道还会感激涕零?

显然不会,这个周宝璐用膝盖想都想得到,而且,皇上也想得到,所以皇上随着赐婚,又颁下了恩旨,册封安亲王嫡长子为世子,再赐安亲王嫡次子一等车骑尉之爵。

安抚的意味十分的浓厚。

就算是这样,安亲王也是怒了,这一位平日里只喜游乐狩猎,帝都的玩意儿无所不精,不大爱守规矩的王爷,接了旨便直入宫掖,闯入圣上御书房,发了一通脾气。

诚王闻讯,连忙进宫来护着弟弟。

皇上本来理亏,平日里也对安亲王宠爱有加,多有容让,加上诚王调停,安亲王发了一通脾气,昂着头走了,皇上也没怎么样。

当然,再发脾气,这旨意已经明发,安亲王还得照着日子把这儿媳妇娶过门。

周宝璐叹口气,她记得那个美的如艳阳般的小姑娘,这样子嫁入王府,这日子只怕不好过啊。真是怪可惜的。

周宝璐正在替那个小姑娘叹息,就有丫鬟来报:“安王妃与宁容郡主递牌子请见。”

来的真快!周宝璐忙叫人请,又亲自走出门去,到台阶上迎。

安王府昨日才接旨,今日安王妃就带着女儿来东宫,而不是去正明宫谢恩,这样给面子,周宝璐不能不接,也不能不捧场。

这种时候,说什么话已经不要紧了,哪怕安王妃就是进宫来讨教怎么种萝卜呢?那也没关系,要紧的还是这个场面,安王妃在接旨之后去了哪里,自然是人人都看得到的。

贵妃肯定也看得到。

所以周宝璐也很亲热的亲自出门来迎。

作者有话要说:

第168章 问计

168

安王是个十分不羁的人,这一点周宝璐是知道的,他与诚王是嫡亲的两兄弟,性子却是截然相反的。诚王老成持重,娴于政事,在朝政上十分靠得住,当今圣上多有倚重。

安王却是从小到大压根儿不理会政事,只管自己快活,不过他与慎王那种放诞的不着调又不同,安王是玩家!

帝都城但凡有的玩意儿,没有他不会玩的,王府里戏班子都有两三个,什么马球蹴鞠,行猎打围,什么花样都玩遍了,仗着圣上宠爱,又不算惹是生非,倒也过的平安喜乐,把个纨绔王爷演绎的淋漓尽致。

在帝都城实在是有名的很。

就是萧弘澄,从小儿也是这位安王叔带着玩的时候多。

而这位安王妃则没有什么名气,她和绝大部分贵妇人一样,大家闺秀出身,经皇上赐婚,嫁给了安王,生了两子两女,平日里,她也是照着日子,照着时节走亲戚,饮宴,在后宅偶尔生出点儿风波来,硬是把一个有着纨绔王爷的王府过的规规矩矩,跟别人家没什么两样。

周宝璐觉得其实这就是本事了。

周宝璐请安王妃与宁容郡主坐了,照例夸了夸安王妃的首饰漂亮,宁容郡主出落的越发好了,听说已经下了小定,婚期定了没有之类的寒暄,完全没事人似的仿佛不知道皇上的赐婚,就等着安王妃说话了。

没想到安王妃比她还没事人似的,也夸周宝璐的衣服漂亮,这屋里花开的好,宁容郡主明年六月里过门之类。

周宝璐就恭喜他们家喜事不断,安王妃笑道:“是呀,这会子就要开始筹划起来了呢,明年宁容出嫁,皇上又赏了大哥儿九月十八成亲,不瞒娘娘,老二的事我也替他看好了,姑娘家也允了,过完年就下小定,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也能享媳妇福了。”

这没事人的本事也太大了,简直就好像皇上压根不是赏的这样匪夷所思的一桩亲事,倒是个再平常不过的,门当户对的赐婚呢。

周宝璐对这种处变不惊,万事都寻常的本事,也还真是佩服的紧。

当然,周宝璐也不是白给的,便笑道:“这是婶子的福气,表弟表妹们都出落的这样,赶明儿再娶进来两个懂事孝顺的儿媳妇,咱们这样的人家,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可不是么。”安王妃笑道:“老大媳妇我虽没见过,不过既然是皇上赐婚,哪里还有个不好的?自然是不用愁了,我只等着享福罢了,小的那个倒是我亲自挑的,论模样儿,论品格儿都叫人喜欢,日后定然也是叫人舒心的。娘娘说的最是明白的,咱们这样的人家,也没别的可愁了,只要孩子们好,咱们就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周宝璐会意的笑:“婶子说的是,谁放着安稳日子不过,要寻烦恼呢。”

安王妃的意思,周宝璐接收到了,她明确表明了这赐婚是皇上的意思,她们家不管这儿媳妇是谁家的姑娘,嫁进来也不过是在后宅关上门过日子,伺候婆母夫君罢了,所以,这赐婚他们家没有当成一次了不起的,影响政局的事,他们家不过是接收一个姑娘罢了。

这其实也是周宝璐想象得到的。

安王是何等人?连皇上要他办差他也不肯的,会无事生非的站到贵妃的队伍里去,替贵妃夺嫡?这也未免太奇怪了些,安王是王弟,身份尊贵,平日里皇上也要容让他三分,用不着什么拥立之功,也足够尊贵一世了!

他哪只眼睛能看得上后宫一介宠妃?

所以,安王府虽然这次算是吃了一个亏,但依然没有当一回事,横竖他们家也用不着非要替儿子娶个身份贵重的女孩儿抬高身份,因为安王世子,这个身份已经足够贵重了。

是以这个时候安王妃才能言语舒缓,只当平常。

周宝璐笑着与她们母女说话,心里也慢慢的更开阔了一些,安王妃那种从容平静,除死无大事的态度,倒还真是挺感染人的,让周宝璐也觉得,是呀,这没什么大事,卫家想方设法嫁进一个女孩儿到宗室,能够掀起多大的浪花呢?

而且,她现在认为,安王妃今日的举动,除了是给东宫捧场之外,也是不动声色的给了贵妃一耳光,敢算计我们家,你跟我们家联姻又能怎么样?我们家依然不把你当回事儿。

看不起就是看不起!

周宝璐觉得这种从容淡定的智慧,果然是能把一个不大正经的王府过的正经的。

周宝璐想通了今日安王妃的举动,而正明宫贵妃娘娘也真的觉得自己挨了安王妃凌空一巴掌,打的她十分没有脸面。

她在听到人回报安王妃带着小郡主给太子妃请安的时候,还并没有在意,只是有些不满,安王妃竟然先去东宫,再来正明宫,没想到,等了半日,一直等到安王妃的请见,打发人去打听,原来安王妃在东宫说了话儿,坐了一个时辰,就径直出宫去了。

完全没有打算来正明宫。

卫贵妃顿时气的把杯子摔了一地!

这这这…真是活打了脸了,枉她费尽心机终于办成了这件事,与安王府成了姻亲,也就是与宗室联了姻,安王妃却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也没有的,但却又对帝都的整个贵族圈子表示:我们依然看不上你!

实在是装病都要气成真病了。

卫贵妃气恼了半日,又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安王妃身份贵重,一品王妃,比起贵妃之位来,不过低半级,见面也不过先行礼而且,贵妃还必须还礼,她是处置不了安王妃的,实在拿安王妃没辙。

正在这个时候,外头有人报:“吴侧妃请见贵妃娘娘。”

然后就见吴侧妃笑容满面的走进来,穿着一身新款式的宝蓝色团花长袄儿,手里捏着块姜红色手绢子,倒是喜气洋洋的模样儿,张口就说:“恭喜娘娘。娘娘娘家的大姐儿竟得了圣上赐婚,又是这样的好姻缘,实在是大喜事呢。”

卫贵妃正为这个不自在呢,听见这话越发刺心了,她千盘算万筹划,好容易求的圣上的恩典,给侄女儿谋划出这样的前程来,又因此觉得自己圣眷犹在,十分的称心,却叫今日安王妃此举,把满心的欢喜给打的七零八落。

早知他们家这样不识趣,就不该谋划她们家,换一家定然不会这样没眼色。敢这样给自己没脸。

卫贵妃便淡淡的说:“这是圣上的恩典,与我有什么相干。值得什么恭喜。”

吴月华知道卫贵妃刚刚挨了安王妃不动声色的一闷棍,正郁闷呢,自己这话就是戳她的心窝子,所以她坏心眼的继续戳:“自然是圣上的隆恩,不过也是贵妃娘娘才有这样的体面呀,安王府向来得圣上看重,如今与娘娘成了亲家,自然是越发的亲近了,妾身昨儿听说,本就想着来与娘娘贺喜的,不过想着,安王妃接了旨,定然是要来娘娘这里谢恩说话的。”

她抿嘴一笑:“我就一并恭喜了,也越发热闹喜庆些,是这个意思,先前我在屋里描鞋样子,听丫鬟说安王妃进宫来了,才挑这会子过来呢。怎么还没到么?”

卫贵妃越发心里怨恨起来,可又不肯丢了脸面,只得强笑道:“你消息得的迟了,安王妃已经出去了。”

吴月华心中暗笑,这死要面子的!面上却是惋惜的说:“哎呀,我得了信儿就赶着过来了,竟还是迟了呢…”

燃墨瞧瞧贵妃的脸色,就趋前在吴月华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

吴月华一脸错愕的掩了嘴,好一会儿才说:“臣妾失言了,请娘娘恕罪。”

卫贵妃只是哼了一声。

吴月华便试探着说:“这安王妃…按说,安王妃尊贵,不是妾身能说的,只是这会子当着贵妃娘娘,横竖没外人,妾身实在忍不住要说一句,安王妃也实在太不懂事了!”

她又看看卫贵妃,才道:“不管他们家是怎么想的,这到底是圣上的赐婚,怎么说也是荣耀的事,女眷本该入宫谢恩才是,且…不说别的,如今到底是一家子,这会子叫外头人瞧见,别的不好说,总得说她们一句眼里没人罢了。”

卫贵妃道:“那也是她们家的事。”

吴月华立即道:“恕妾身冒昧,虽说是她们家眼里没人,可说出来实在不好听呢,叫人家议论起来,就是娘娘,又有个什么名声呢?说不得就有些不懂事的,暗地里笑话呢。”

这话卫贵妃何尝不知道呢?今日安王妃的举动,卫贵妃觉得自己挨了一巴掌,这种事一向传的很快,叫人知道了,私底下不知道要怎么嘲笑她呢。

说不得就有人说她热脸贴了冷屁股,说她不自量力,总之不会有什么好话。

想到这个,卫贵妃满心里就不自在起来,可她又拿安王妃没有法子。

吴月华见她的神情,就知道她心里头不自在,笑道:“要我说,虽说安王妃不懂事,可娘娘何等尊贵,实在犯不着陪着她叫人议论,总得想个法子,堵了那些人的口,挽回才好。”

这话说到卫贵妃的心坎上了,她不过是苦无法子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在下午!

谢谢大家的鼓励

第169章 脸丢大了

169

吴月华纯粹是闲得无聊,特地来看望贵妃的脸色的,先前周宝璐知道她去正明宫,倒也没拦着,只是摸摸下巴,就打发人跟吴月华说了一句话。

这会子,吴月华见卫贵妃意动,便笑道:“若是妾身不知道这事儿也就罢了,知道了,少不得替娘娘不平呢,平日里娘娘这样疼我,我是明白的,只是娘娘尊贵,没有什么是娘娘没有的,我就是满心里想要孝敬,竟没有可孝敬的地儿。”

吴月华一副掏心窝子忠心耿耿的样儿:“倒是这会子,妾身忍不住要说一句,安王妃不懂事,娘娘大度不计较是有的,可以没有这样什么也不做,反白叫人嚼说的。要是是我,趁着这会子安王妃刚出宫,外头都不知道,倒不如下一道旨意,即刻招安王妃进宫来,不就补上了么?”

卫贵妃一脸不大明白的神情:“补上什么?我招她进来能做什么呢?她既眼里没我,我也不稀罕,横竖我又不求着她过日子。”

岂止不求着她,心里早发了狠,但凡有一丝儿机会,也要给她没脸,才能出这一口气。

吴月华心里想着,你这辈子就光长脸去了么?脸上却是一副十分替卫贵妃着急的样儿:“唉,这原不是妾身该说的话,按说,娘娘比我强了十倍,我想得到的事,娘娘没有想不到的,这安王妃横竖还没走远呢,娘娘这会子下个旨意招她进宫来说话,她总得奉诏不是?待她进来,这件事不就描补过去了?外头人只看到安王妃去了东宫,转头就来了正明宫给娘娘请安,谁会知道这里头到底怎么的呢?就是安王妃也不至于见人就说我是先出来了再奉诏进去的不是?”

卫贵妃恍然大悟,怪道吴月华这一脸着急,就是怕安王妃走远了,就接不上了。

倒是真心替自己着想的。

且说的也是,安王妃这副做派,原是想要叫人知道她不把贵妃当一回事,可这样凌空出手,卫贵妃连还手的机会也没有——当然,其实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还手。

这会子吴月华说的倒是有点儿道理,横竖安王妃今儿进宫大家都看见了,这会子刚出宫,招她即刻进宫来,就这么一小会儿,谁知道里头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吴月华说的急,更是一幅着急的样子,生怕是越拖的久了越不好描补:“也是妾身替娘娘着急,想着虽说娘娘亲自召她,给她体面,只有些损了娘娘的体面,只是妾身想着,到底描画了过来,也是得大于失的。”

意思很清楚,这会子丢点儿小面子,免得传到外头去人人私底下嘲笑,反更丢脸。

卫贵妃也听懂了,见她这副着急模样,自己心里也不由的跟着急了,哪里还有空细想,虽然对于自己要先软下来去召见安王妃,满心的不舒服,但还是打发人:“取我的笺表来,召安王妃即时进宫。”

待人领命去了,吴月华才一脸推心置腹的说:“安王妃不识抬举,偏遇到娘娘这样大度的人,实在是她的福气呢。”

卫贵妃颇为不自在,安王妃给她没脸,不到正明宫来谢恩,她倒要真热脸去贴冷屁股,巴巴儿的去召安王妃,这种输了一头的感觉,叫自认为已经是内宫第一人的卫贵妃觉得十分的没面子,吴月华当然也知道,心中暗笑:“娘娘大度,特特的给她体面,只要是个明白人,还有不感激涕零的么?既如此,既保全了两家人的颜面,就是外头说起来,自然也是赞娘娘有心胸的,总又比安王妃强了一层。”

这其实就是给卫贵妃一个台阶下了,安王妃不肯前来朝见卫贵妃,卫贵妃大没面子,又无计可施,偏偏又是谁都看得懂是卫贵妃求着要把侄女儿嫁到安王府去的,谁都只会嘲笑卫贵妃,为着堵外头众人的口,不得不自己下令召见,这就越发丢脸了。

宗室、豪门世代联姻是常事,也是名正言顺的事,卫贵妃这种出生的层次低些,偏因着自己受宠,闹着要皇上把出身低的女孩儿硬连上高枝儿,自然叫人不忿,容易生出同仇敌忾的心思来,人心天然就会向着安王妃。

而安王妃又偏生不奉承贵妃,自然不少人称愿,看贵妃的笑话。

这一点,想必卫贵妃也清楚的很,所以听了吴月华出的这个主意,虽然心里头不自在,还是照着做了,在少数人跟前丢脸总比在整个帝都丢脸强些。

吴月华知道卫贵妃的心胸为人,自己虽然给她出了这个主意,她也照做了,可心里头哪里舒服呢?总得给她个台阶下才是,便奉承了不少好话。

卫贵妃听了,知道吴月华是想要有些好处,才投靠过来,靠着自己这株大树乘凉,而且她是东宫的人,不可能真的全心全意的为自己做事,但至少眼力价是有的,又会说话,替自己想法子也算是得力,也是各取所需的意思,便笑道:“我的儿,还是你明白我。宗室到底与皇上是一个祖宗的,安王又是再亲近不过的,若是放在平常人家,只怕还要住在一起一个屋檐底下呢,哪有不磕着绊着的时候呢?总得有人容让才是。”

吴月华忍不住眨眨眼,真要是在平常人家,你哪里还有现在的一品品级?不过是个姨娘,人家兄弟媳妇能正眼看你么?用得着你让什么?

不过她当然不会说出来,只是应和,又奉承了半日,估计着约莫这传召的已经差不多要传了安王妃过来,想着自个儿在这里看着卫贵妃自然更不自在,便给丫鬟玉朵使了个眼色,那是早对好了的,那玉朵出去转了一圈,便进来回道:“侧妃娘娘,咱们屋里的小蝶过来回,太子妃娘娘问娘娘昨儿请娘娘寻的花样子找着没?”

吴月华便道:“哎呀,我忘了这事儿。”便对卫贵妃笑道:“太子妃娘娘传召,妾身先回去应付了罢。”

卫贵妃笑道:“既然是太子妃娘娘有话,我也不好留你,我的儿,你是个好的,常来坐坐,与我说说话,我心里才喜欢。”

又叫人拿了一个锦盒来,亲手交给吴月华:“这是前儿得的一套小东西,我瞧着精巧雅致,又刚巧合了你这一身儿,刚看到你就想起来了,给你回去赏玩吧。”

卫贵妃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吴月华就忙行礼谢赏,接过来:“还是娘娘疼我,得了好东西也想着我。”

便带着玉朵走了。

走出正明宫的宫门儿,她倒是不急着走,往那边张望了一下,笑道:“哎呀那边那一片儿是什么,咱们去瞧瞧。”

一片大丽花正开的艳丽,玉朵见吴月华装模作样在那看花,却总回头瞧着前头那条路,心里也明白,笑道:“娘娘在这赏花,奴婢去那边儿瞧着。”

“鬼灵精,去吧!”吴月华也笑了。

先前周宝璐跟她说的话,叫她有点儿不明白,为什么太子妃娘娘吩咐自己给卫贵妃出这样的主意呢?而且又叫自己出了主意别留下看热闹,趁早儿避开。

娘娘的话不能不听,不过,让卫贵妃丢丢脸有什么不好的,为啥要替她描补,出这样的补救措施?

安王妃奉诏到了正明宫,今天只去东宫而以此下卫贵妃的面子的力度就弱多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