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象兵了,便是大象,许多人也是头一遭见,这许多人里,便包括秦凤仪。

秦凤仪先是望见远处的滚滚烟尘,要知道,南夷多雨,并不似北方干燥,一般来说,路上有灰尘的时候少。继而便是大地震动,倘是不晓得的缘故的,还得以为是地动了呢。之后,就望见象压黑云一般压城而来,而冯将军诸人已摆开战阵,打头的黑压压的战兵,其后便是数回床弩。

战场离得有些远,护城河外,秦凤仪远远看到,诸多戴羽冠的山蛮坐在大象身上,驱使大象奔腾向来。大象其实跑的并不快,但是,那种巨大奔腾而来时,仍是震人心魂。

这种也不用喊开战什么的,象军一来,冯将军一声大吼,前方战兵立刻后退,露出后面床弩,此时,床弩皆已准备齐当,顿时巨箭如飞。

冯将军曾经说过,“山蛮难对付的地方,一则是山战,二则便是象兵。”

山战什么的,秦凤仪没想过,他现在又没有去占领山蛮地盘儿的意思,他现在一心发展南夷呢。但,象兵的应对方式,秦凤仪问过冯将军,冯将军提出两种解决方式,一则是火攻,大象怕火。一则是劲弩强弓,必要先伤大象,使象群大乱,伤山蛮元气,再行交战。

第一拨巨箭过后,巨象嘶鸣,山蛮象军顿时大乱,许多坐在大象身上的山蛮羽冠战兵被甩下象背活活踩死。也有大象疯狂前奔,但,紧接而来的,便是第二拨巨箭。

大象这种东西,便是山蛮的象军,也不可能成百上千,秦凤仪目测,有上二三十头顶天了。

象军一乱,山蛮军队顿时大乱,冯将军颇是悍勇,亲自上马,带兵厮杀。

秦凤仪不知时间过了多久,或者很久,或者只是片刻,他面无表情,直视前方,浓烈的血腥味儿已是飘向鼻间。在外人看来,秦凤仪的表现堪称完美。秦凤仪的确也表现的不错,他直接战在城楼上,看到山蛮的军队溃散四去,冯将军亲自带人追击。

秦凤仪轻轻拊掌,微微笑道,“我当山蛮如何呢?也不过如此。”

章巡抚道,“皆是殿下英明,令我等早备战事!”

秦凤仪与章巡抚道,“把先时拟定的追杀山蛮逃兵的章程全城公告,凡有献山蛮首级者,赏银十两!有斩十人者,赏银百两,官百户!依次类比,本王这里,有的是赏银与官职!”

诸人皆呼殿下千岁千千岁!

秦凤仪转身下城楼时,经过几位大商家时笑道,“你们有心,待来日庆功酒,都过来凑个热闹。”诸人皆觉荣幸之至。而且,自秦凤仪与章巡抚的交谈中,诸人心惊的是,莫不是亲王殿下早料到会有山蛮来犯?

问出这个问题的是阿花族长,秦凤仪下城楼见阿花族长也在土人堆儿里,笑道,“阿花族长今天也在城内?”

“是。”阿花族长微微躬身,行了一个十分庄重而恭敬的礼节,道,“下次再有战事,请殿下一定要允许我们为殿下作战。”

秦凤仪笑道,“看来,你有事情与本王说。”

“是。”阿花族长道,“什么都瞒不过英明的殿下。”

秦凤仪笑,“莫如此,我们还如以往那般就好。”还领众人下了城楼,土人性情偏直,何况,阿花族长见识过秦凤仪的强兵劲弩后,很是想拍秦凤仪的马屁,忍不住便说了了,“殿下的那个是大弩吗?好生厉害。”

秦凤仪笑,“那叫床弩,特意用来对付山蛮的象兵。”

“殿下早知山蛮会过来侵犯南夷城?”阿花简直问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秦凤仪笑道,“我南夷城如今百业昌隆,越发富足,饿狼闻到了气息,焉能不过来争抢呢?我早备下强弓劲弩,为的就是要杀了这条恶狼。”

秦凤仪十分轻松的一句话,阿花族长却是心下一凛,对秦凤仪越发恭敬。

冯将军是下午率兵回城的,清点伤亡,南夷这边亡三百多,伤有五百多,山蛮留下了足足两千余人的性命,以及二十头或伤或死的大象。

秦凤仪忙至深夜,回屋时方与妻子说了句实话,“我今天在城头,险没吐了,那血腥气,快薰死我了。”

第300章 战后

秦凤仪一战大胜山蛮, 当晚城内便流传了亲王殿下如何威武的传说。待得第二日, 凤凰城那里传来消息,说是一切平安, 未见山蛮来犯。说实在的, 没有山蛮进犯, 乃是好事, 一城的人都庆幸的很,独有一人,实在是遗憾坏了,那就是跟着秦凤仪到南夷的亲卫将领潘琛。潘琛被秦凤仪派来驻守凤凰城,而凤凰城的地理位置, 较南夷城要往东百里。山蛮自西而犯,自然是先打南夷城的, 山蛮的首领也是这个意思。主要是, 听人说现下南夷城富的了不得,好多的富商。以往南夷穷的喝西北风的时候,山蛮也没来过,主要是, 来了也是一群穷鬼, 能抢啥啊?何况, 一旦出兵, 还会招来朝廷的大军。山蛮虽则自占一州,却也没有猖狂到认为自己能与朝廷的大军相抗衡。所以,山蛮以往都没来过。这不是秦凤仪来了南夷, 开始了南夷建设,山蛮听说,现在的南夷城,银子跟淌水似的那么多。山蛮就打算来抢一票,也是多年未打仗的缘故,要知道,如果是去岁过来,估计就是有冯将军的两万兵马,章颜等人想对抗山蛮都非易事,无他,冯将军的两万人马一直是不全的,如今的足员两万,是秦凤仪给他补上的。而且,秦凤仪简直是牙缝里省钱,给冯将军手下的兵把不齐的装备都给补齐了,比建新城更早的是,自从听冯将军说了象军一则用火攻,一则用强弓劲弩。秦凤仪是个把事情放在心里的人,一直跟柳舅舅想法子呢。床弩也是早就开始做的,这些事,也就秦凤仪身边的人几个近人知道。

先时,大家都觉着秦凤仪其实有些个大惊小怪,无他,山蛮与南夷州,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如今,山蛮来犯,大胜之际,诸人无不庆幸,幸亏当初听了秦凤仪的话,早早的把床弩制了出来。

而且,秦凤仪颇有些毒辣手段,其实,主要也是冯将军把象军说的颇是厉害,秦凤仪还怕床弩不能重伤象兵,还让章太医配置了毒性药粉,就是为了能重伤象军。

然后,重伤的不只是象军,在战场上清点过山蛮的尸身以及冯将军诸人带回的山蛮的头颅后,接下来几天都有百姓带着山蛮的脑袋来领赏,秦凤仪还说呢,“咱们南夷百姓就是勇武啊。”

章颜笑道,“是殿下令将士们刀枪淬毒,有一些山蛮,若是为刀箭所伤,便是一时逃过了冯将军等人的追捕,身子也不大成了。殿下的战后通缉令,一颗山蛮的脑袋十两银子,不要说受了伤的山蛮,便是没受伤的,倘是遇着当地百姓,也是有死无生。”

秦凤仪想到几个受灾的县城,咬牙道,“这些杀千刀的王八羔子,总有一日,我要平了他!”

章颜道,“有两个县的县令殉城了,一则是家眷安置,二则也要上书朝廷,三则眼下县中不能无主事之人。”

秦凤仪叹道,“家眷那里先接到南夷城来,在驿馆安置,那两个县令,总要叫他们魂归故里。另则就是各县的安抚事宜,总这么着不是个事儿啊,咱们离他们远,得了信儿,各县已是遭了秧。哎,我每想到,心下倒很是不好过。”

章颜道,“眼下咱们这里,先不论建新房的事,就是兵马上,再待个三五年,臣便有与山蛮一争高下的信心。”

秦凤仪道,“老章,每年百姓都有徭役,你也知道,我很少把个百姓们拉出来叫他们做那些个活计。何苦呢,还不如花点儿银子交给商贾办呢,百姓们也能多赚几个银子,咱们这里也省心。可经了今次战事,那两个受灾的县城,枉死的两位县令,城里的百姓们。我想着,每年让各县百姓轮批到各州,跟着军队练一练。然后,各乡各村,都发他们些刀枪,县里的捕头捕块们和县衙的兵马,也要练起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哪。”

章颜道,“殿下主意是好的,只是,若百姓都到州府,这路上就是一笔开销,这笔开销,还算是小到,到各州府,吃穿用度,都是银子。这笔银子,摊到每个人身上没多少,但是,咱们南夷州在册的百姓就有十万之众呢。再者,殿下的心焦,臣明白。其实,不如慢慢来,先让县里的兵马分批到州府训练,再让他们回头去教乡里与县里的青壮,只要各县尽心,臣想着,问题不大。”

秦凤仪点点头,“你想的比我想的周全,就这么办吧,你拟出个章程来。”

章颜应了。

章颜提醒秦凤仪,“殿下上书朝廷,不妨与朝廷说一说这事,也能多从工部要些兵械才好。”

秦凤仪真不想对景安帝低头,只是一想到战事中遭秧的百姓,也便顾不得许多了。

说一回两县的灾情,此次毕竟是算是大胜,秦凤仪心下亦是欢喜的,尤其冯将军,不负秦凤仪所望,果然骁勇善战。

秦凤仪与冯将军说起此次战事,冯将军道,“是山蛮大意了,他们以为自己是突袭,没想到咱们早有准备。他们的象兵虽则勇猛,但直接把象兵放在前锋,也委实没动脑子,咱们床弩直接就把象兵给收拾了。如果山蛮人多些心思,把象兵放在两翼,或者先用步兵,中间再用象兵,咱们这里就要吃亏了。”

秦凤仪笑道,“你连他们失误在哪儿都晓得,想来便是他们再如何变幻军阵,你已有成竹在胸。”

冯将军打仗上十分谦虚,连忙道,“可不敢这么说,不过,臣也想过如何应对。”

秦凤仪笑,“正好潘将军也过来了,这回山蛮没去凤凰城,可是把他给馋坏了。若是他问你象军之事,只管也与他说一说。他一直在京城,对象军可是没见过的。”

冯将军正色道,“臣必知无不言。”

秦凤仪点点头,“你们都是我麾下大将,如我左右手一般。对了,封赏单子拟出来了吗?”

冯将军自袖中取出,“已是拟好了。”

秦凤仪接了,看过这些立有战功的将领,有些不熟悉的,难免问一问冯将军,君臣二人商量了一下请封战功之事。秦凤仪把这单子给了赵长史,与赵长史道,“你先收着,章李二位太医那里,也叫他们拟出个单子来。”

赵长史连忙应了。

秦凤仪起身,与冯将军道,“来,咱们去伤兵营看一看受伤的将士们去。”

冯将军忙道,“殿下,军中不大整洁,要不,臣令他们整理一番,殿下再去。”

“好不啰嗦,整理什么,都受伤了,本王过去瞧瞧他们。”秦凤仪亲去探望这些个受伤的将士,很是感动了大家一回,觉着亲王殿下委实仁义。秦凤仪瞧过,卫生条件还是可以的,只是山蛮可恨,刀枪上也是淬了毒的。不过,让秦凤仪觉着解气的是,山蛮的毒,没有他叫章太医配的更毒。秦凤仪就瞧见边儿上一排砂锅熬药呢。秦凤仪叮嘱大家好生养身子,说了些鼓励大家的话,而且,过些天,朝廷的赏赐就下来了,让大家好生修养。

至于那些战亡的兵士,这回并没有高级将领战亡,便也死了两百多人,这两百多兵士的抚恤之事自不消说。秦凤仪看抚恤单子,见既有南夷本地人,也有外头征兵然后调到南夷来的。朝廷抚恤实在有限,一人也就十两银子。秦凤仪与赵长史商量着,从内库再一人补贴十两。

秦凤仪忙战后之事时,整个南夷都因这次亲王殿下的大胜而沸腾了起来,茶馆里、饭庄里,都是在说亲王殿下的英姿。尤其是亲王殿下的料事如神,大战象军,主要是,把大象拉出去埋的场景,许多百姓都瞧见了。尤其如今南夷城热闹,大家更是说的不亦乐乎。

当然,这里头有没有舆论引导,便只有巡抚衙门的人才知晓了。

不过,这些茶余饭后说一说的,都是无事时的消谴。尽管也有人觉着南夷城不大安全,会有战事,但,秦凤仪一战大捷,还是安心的多,担心的少。何况,商人逐利,不要说南夷城大捷,便是败了,只要这里有生意,一样有的是商贾愿意来。

这是商贾的天性!

秦凤仪此一战,真正触动的是几家大商号的大东家,尤其是,他们还有幸随秦凤仪城楼观战。便是晋商银号的何老东家,都私下与自己的长子说,“不得了不得了,殿下真乃人中龙凤。”

何少东家倒没能上城楼一观,还问父亲,“当真是外人传言的那般。”

“你没见当时情形,殿下站在城楼,任城外刀光剑影,殿下没有半分动容。你知道此战为何能大捷不?”何老东家还卖了个关子,待儿子问时,他方道,“殿下啊,是早料到会有山蛮来犯。”

“这般神机妙算!”

“可见殿下心智啊。”何老东家感慨。

余下几家,皆因秦凤仪大胜,无形中对亲王殿下多了几分敬畏。不说别个,就秦凤仪的年纪,谁家没有二十出头的子孙啊,就是再出众的子孙,遇到这样兵临城下,不吓瘫就是好的人。看看亲王殿下,是何等风姿!

何况,亲王殿下可是在民间长大的,便有这样的胆色与谋略,可见殿下资质出众,实属罕见哪。有这样的殿下镇守南夷,非但经商放心,而且,这一笔投资,想必殿下是不会让他们折本的。

商贾们对于亲王殿下做出了新的估量,土人们亦是如此。

几家族长又碰了一次面,十位族长,只有阿花族长是亲眼所见当时战事,阿花族长感慨道,“殿下的大军如猛虎,山蛮大王的象军如羔羊。”

然后,秦凤仪发现,非但阿金部落同意了献出矿山,其他九个部落也主动找他商谈下山事宜了。还有族长听说秦凤信先给阿金请封了官位而吃醋哩,说亲王殿下应该第一个跟他们说,他们早就准备下山来为亲王殿下效力啦~

第301章 两知府

任何事情都是利弊两端, 战事亦此。

这场大捷之后, 土人们的归顺路程加速许多,但如阿金部落与阿花部落两个人数最多的部落, 仍是打算让族人依次下山, 这是土人们的考量, 很好理解, 毕竟,下山不是小事。他们因亲王殿下的武力震慑,何况,亲王殿下又给咱们许多好处,于是, 大家决定下山。但,下山后的生活如何, 还是先选一些族人过来试一试的好。

不论土人是如何考量的, 他们肯下山,哪怕最初只有一千人,秦凤仪也悉数接纳。最初下山的,男人们多是族里的战士, 而女人是打算如阿金部落一样, 想去织造局学纺织技术的, 当然, 也有的相学刺绣技术。

唯一全员下山的,就是阿火部落了,这个部落拢共只有千数人, 可做战斗人员约五百,不过,阿火族长很想也要个千户当当。而且,虽则他族人少,他也是正经下山的,而且,他是第一个带着全族人下山的,那啥,还听说族长会有爵位来着。爵位啥的,亲王殿下也不好厚此薄彼啊。秦凤仪只得答应为他想想法子,阿火族长千万感谢了亲王殿下,认为亲王殿下是个好人。

于是,初战之后,战事抚恤,战后请功,还有土人各方面的安置问题,整个南夷城越发忙碌起来。土人有土人训练方式,秦凤仪并不打算直接就改变他们,但是,可以让彼此双方多做交流。让土人观摩朝廷将士们的训练,也说朝廷将士去看土人的训练。

秦凤仪有空过去,还会让他们拳脚比上一场。

这不过是军中经常进行的比武之事,秦凤仪来南夷的路上就爱看军中将士比武。当然,朝廷的将士与土人的勇士心里也都憋着些一较高下的意思,打得比较激烈也就是了,但并不会伤及性命,也不会有重大伤势。

秦凤仪还要分别给他们说一说,让他们学学彼此的优点什么的,同时,也告诫他们,想一较高下,这没有关系。但是,以后都是本王的兵马,在战场上,彼此便是可以托付性命之人。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南夷州还在忙碌的时候,朝廷的折子到了南夷州,秦凤仪看景安帝特意写的叫他提防山蛮的事,心说,真个马后炮。不过,朝廷的一千柄军刀,还有一千套软甲已经在路上了。钦差同时带来的,还有封阿金为千户的圣旨。

这可真是把阿金荣耀坏了,无他,他是土人里第一个得官儿的啊。阿金过来接旨时,许多土人都跑过来观看,虽则便是阿金这个土人里最有文化的都听不懂圣旨上那些骈四骊六的拗口话,但,最后一句归附有功,酌封五品千户。阿金是听懂的,阿金很郑重的接了圣旨,一边儿的侍卫捧来六品武官服,阿金看向秦凤仪,秦凤仪微微颌首,阿金连忙接了。阿金对秦凤仪道,“那啥,殿下,我这就换上,给殿下瞧!”

秦凤仪笑,“好啊!去换吧!”明明自己憋不住了就想立刻要换的,还要说是给他瞧。

阿金捧着衣裳去换了,秦凤仪招呼传旨的钦差过来坐,因是兵部事宜,过来传旨的便是兵部的一个姓解的郎中,秦凤仪与他不大熟,但想这郎中是兵部的,秦凤仪的岳父景川侯便在兵部当差,兵部尚书郑老尚书也是秦凤仪的旧识,秦凤仪难免问他几句。解郎中笑道,“尚书大人和侯爷都好,听闻殿下在南夷安民抚民有功,咱们都为殿下高兴哪。”

两人说着话,阿金就换了新衣出来了。五品千户是战袍是一身银色软甲,阿金正是年轻的时候,而且,身为族长之子,自小营养也到位,阿金个子较寻常土人是偏高的。这么一身软甲官靴上身,眼神明亮,透出勃勃朝气。秦凤仪笑赞,“好!”

土人们也都在一处夸阿金,还有的有些酸溜溜的,说阿金个子太高,人也单薄,得更壮实些才好。阿金道,“我以后每顿都要多吃一碗饭的。”

再有土人请求秦凤仪赶紧给他们也申请官职去,这些土人多是不会说汉语,或者只会简单几个字的,还很不熟练。就是现在这几个字,也是南夷商事繁华,秦凤仪允他们下山开店铺,售卖山货,他们的汉话称得上突飞猛进了。不过,秦凤仪土话很熟练,用土话与他们交流着,没有半点障碍。解郎中就看没多大功夫,秦凤仪就把这些土人说的脸上个个带笑,行过礼后,高高兴兴的走了。

待土人们走后,秦凤仪继续与解郎中道,“你来得巧,我们这里刚打过一场。我折子刚送出去,你就过来了。”

解郎中一听说南夷城打仗了,连忙道,“南夷州竟有战事,殿下玉体无碍吧?”

“行了,你看我像有碍的。”秦凤仪道,“就是你这回去还得让工部多制些铠甲刀枪,先时是一个部落下来一千人,如今他们各部落都被本王感召,现下,我们有土兵九千五百人。以后,待诸部落全部下山,人还会更多。”

解郎中一听,顿时喜的,起身一揖,贺道,“殿下大才,土人归心哪。”

“还早的很。”秦凤仪道,“这么些土兵下山,如何安置是我这里的事,但,他们既下山来,现下又在军中,武器装备上,我都就承他们的,现下我的亲卫军如何,他们便如何。我的折子已是递往朝廷了,待你回朝,可得催着工部些,我这里的武器不能耽搁。山蛮前儿刚过来打了一场,嗬,那些个象兵,你见过象兵不?”

解郎中道,“臣有幸见过宫里养的大象。”

“宫里大象多温顺,就一傻大个子。”秦凤仪道,“那象兵,身披铁甲,上面坐的都是头插鸟羽的山蛮,忽啦啦的跑过来,地动山摇啊。哎,你们都没见那场景。”

“殿下勇武,必是大败象军。”

“虽则这次是斩首三千左右,但,不知山蛮会何日再来犯,故,我这里的军械装备,断断少不得的,知道吗?”

解郎中只得称是了。

解郎中过来,待李钊晚上回来,秦凤仪问李钊与解郎中熟不熟,李钊是知道解郎中的,还特意过来相见。待晚间设宴,非但有秦凤仪麾下诸人,还有几位土人将领过来,大家一道吃酒说话。解郎中实在觉着,亲王殿下太客气了。而且,亲王殿下待人一向和气,因为解郎中在兵部当差,虽则以往与秦凤仪不大熟,但俩人也认识。亲王殿下完全没有半点骄狂之气嘛,究竟是谁说亲王殿下脾气差,让他过来时一路提心吊胆的啊!

解郎中还有幸参观了新下山的土兵们,之后,因他还有朝中的差使,便告辞而去了。

解郎中走后,义安知府、敬州知府过来请安。

秦凤仪说他俩,“原本我这里也没什么事,想着,原也不必你们大老远的跑一趟。”

二人连忙道,“我等听闻竟有山蛮来犯,简直是一刻也坐不住,倘不是知晓殿下神勇,大败山蛮,我等已率大军护驾。”

“行了,这些虚头话少说。”秦凤仪道,“区区山蛮,我早有防范。不过,经此一战,我感触颇深哪。山蛮过来与我交战,我不惧他,我这里强兵利剑,管叫他来有无回。只是,若是县里遇到山蛮的象兵,大军,无还手之力啊。这件事,你们怎么想呢?”

俩人跑过来请安,还真没想过这个,即便他俩没想过,秦凤仪就代他们想了。秦凤仪把与章颜一道商量的主意同这俩人说了,问他们,“你们觉着如何?”

二人自然称好,秦凤仪道,“再者,按理,我来南夷,当先巡视各州府。只是,去岁到了南夷,接着就是过年了,你们都过来请过安,咱们也算见了面。今年又一直忙着建新城的事,我这里也走不开。年初,我让李宾客代我一路东去,看了看各州县的情形。你们两州,听说还是不错的。这说的是民生、百姓,就是不知你们两地的驻军如何?”

义安知府道,“我们义安府驻军一万,实员六千七百八十三人,不瞒殿下,兵器十年都没换过了。有些旧了还好,将士们自己修整一番,还能用。有些个实在用不得的,臣好几回上折子,朝中也没个信儿。”

敬州知府道,“我们敬州的现员还要少一些,只有五千人不到,兵甲亦是十年前的旧物了。”

秦凤仪道,“我看你们俩在发财上挺有一手的,军备上就这么大撒手了?”一句话说得俩人很是有些尴尬,尤其敬州知府,老脸微赤。秦凤仪道,“行了,你们的勾当,我都知道。升官发财,在咱们这穷僻地界儿,开个窑,烧些瓷,销往泉州港,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大家都不容易,我晓得。要是想办你们,我早办了。只是,听李宾客说,你们治下,百姓倒也能过得日子。可见,你们也不是无能之人。当初怎么就都到南夷这冷僻地界儿来了,你们是得罪谁了呀?”

这话问的,俩人都不晓得要怎么招架了。

“行了,不想说就不说,我也只是随口一问。”秦凤仪道,“倘你们无能,我也就不与你们啰嗦了。你们偏生还有点本事,还有点良心,你们年纪也不算大,一个三十八,一个四十。许知府你在义安知府上八年了,可见,来义安时不过三十二岁,三十二岁的知府,便是纵观朝中上下,你也是出众的了。关知府你来南夷的年头短些,这眼瞅也三年了,你是三十五岁坐上的知府位置。你们这几年如何,一笔揭过,我不是翻旧账的性子。要是你们还愿意跟随我,做出些事业,你们现在这般懒散、老油条的模样,势必得改一改了!

第302章 活该

两人能做到知府的位置, 而且, 这两人的履历,秦凤仪都看过的。能叫秦凤仪费一番唇舌劝一劝的, 自然有其价值所在。譬如, 两人都是正经二榜进士出身, 而且, 虽则现在是老油条了,私下也在窑上发了点儿财。但,现在南夷这穷乡僻壤的,换一个也不一定就比这俩人强。何况,就李钊说的, 俩人治下的州府县城,百姓们日子也能过得。

所以, 能挽救还是要挽救一下的。

俩人能秦凤仪说了几句, 倒没再说那些花言巧语的语,皆道,“殿下不弃,我等愿追随殿下。”

秦凤仪道, “你们的心, 本王知道了。先去休息吧, 你们难得来南夷城, 也在城里逛一逛,看一看咱们南夷城的新气象。”便打发二人下去了。

眼下便是中秋了,先不说许、关两位知府这会儿来了, 中秋前必是赶不回府城的。秦凤仪身为藩王,也要准备中秋节的。

虽是战事刚过,中秋节更要大贺,以免城中百姓心下不安。

李镜更是命厨下做了许多月饼,除了节下自家吃的,还有诸多赏赐要用。这是内闱的事,秦凤仪都交给媳妇了,另则,中秋节秦凤仪这里也要有所赏赐,再者便是城中亦要张灯节彩,有个节气样儿才好。

李镜得空儿还与秦凤仪说呢,“山蛮那里还是要留神,此次山蛮大败,怕会来报复。”

秦凤仪道,“我盼着他来呢。只是,上一次他败得惨了,要是有脑子的,必要打听一下我们城里的消息再来进攻,短期内估计不会有什么事。我也叫他们留心着些,若真是脑子有坑,就大节下来了,也没法子。”

秦凤仪与媳妇道,“以前当官儿时,还能有个休沐日,如今这成了一地之主,竟忙的休沐都没有了。”

李镜笑道,“现在你愿意怎么休怎么休。”

“每天事都忙不过来呢。”秦凤仪道,“大公主有什么有什么重阳节礼要送回京城的,你问一问,过些天送兵器的就来了,咱们再派几个人,可一道给大公主送回去。”别看秦凤仪也就万寿节送回礼,六月裴太后的千秋,秦凤仪只当失忆了,大公主自小在裴太后膝下长大,还是亲手做了针线,打发人送回京城的。所以,秦凤仪有此一问。

李镜点头应了。

夫妻俩正说着话呢,就见一群小的过来了。大阳带头儿,大阳这孩子,自小就是吃他娘的奶长大的,奶娘的奶他都不稀罕吃,而且,小时候便口壮,养的也很好,白胖白胖的。也就是遗传了他爹的好相貌,人见人说,一脸福相。就见大阳一身小红袍子,头上梳俩揪揪,然后,小胸脯挺的高高的,一脸得意,带着大家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大妞、寿哥儿、阿泰几个,孩子们见着长辈,都打招呼叫人,也不知是跟谁学的,大阳还跟他爹抱拳,高兴地说,“爹,回来啦!”然后,很统一滴,寿哥儿阿泰大妞儿也抱着小肉蹄,寿哥儿叫姑丈,阿泰大妞喊舅舅。

秦凤仪忍笑,也一抱拳,“回来了!”

秦凤仪问他们,“这是来看我了吗?”

大妞道,“大阳,带我们,看,象牙!”

秦凤仪这才明白,孩子们是来瞧象牙了。当初打仗,有些大象是被巨箭射中,毒死了,这些象,秦凤仪都命挖深坑烧埋了。有些个是受伤的,秦凤仪原想把这些受伤的大象留下来,不过,听冯将军说,这些象都是认主的,而且,大象很记仇,便是养起来,不好乘坐的。秦凤仪干脆命人取了象牙,然后象皮取下做甲,剩下的,象肉给将士们分食了,一点儿没糟蹋。秦凤仪也尝了尝大象肉,很是粗糙,不大好吃。但对于并不能经常吃到肉食的将士们,还是觉着不赖的。缫获的象牙,秦凤仪留了一对,剩下的都赏赐了。

见孩子们过来看象牙,秦凤仪很大方的一挥手,“去瞧吧!”

大阳便依旧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大家伙去屋里看象牙了,不时还传出譬如,“好大!好白!”的话来,还有就是大阳急的直结巴的,“我爹打的!厉害!”,直听得人忍俊不禁。

秦凤仪悄悄跟媳妇笑,“看咱大阳那一脸得意哟。”

李镜悄声笑,“这几天,每天来看好几遭。你没见你儿子那样儿,脑袋恨不能仰到天上去。”

“别说,咱儿子还挺臭美的。”秦凤仪直乐。

什么叫挺臭美,大阳简直是臭美的不得了。

因为大阳年纪最小,跟哥哥姐姐一道玩儿,时常要听哥哥姐姐的指派,他那性子,还有些像他爹,很是七个不服,八下不忿的。但他又是年纪最小,偏生尖头,故而,大阳的人缘儿很一般啦。但,现在不同啦~自从他爹得了一对大象牙,大阳觉着,出头的日子到了!他这话还说不溜的家伙,也不知怎么跟哥哥姐姐们沟通的,现在大阳是成天带人参观他爹打来的象牙,神气的不得了。而且,据寿哥儿跟他爹说,“我姑丈是能喷火的,一口大火喷出来,把大象烧死,剩下的象牙捡回来。”

把他爹听的,险不同喷了茶。

寿哥儿还一脸认真的问,“爹,你会喷火不?”

李钊问他,“谁跟你说,你姑丈是能喷火的?”

“大阳说的。”

李钊问,“大阳怎么知道的啊?”

寿哥儿已是快三岁了,现在都会背些简单的唐诗,认几个大字了,逻辑很清楚,道,“姑丈跟大阳说的。”

李钊道,“他不但能喷火,还三头六臂哩。”这话,李钊不过掖揄,想着秦凤仪真是胡说八道啊。不想寿哥儿听了,又是很认真的点头,“对,这个也会。”

李钊对崔氏道,“瞧瞧,凤仪这是跟大阳讲了些什么呀。”

崔氏笑,“兴许是随口哄大阳的。”

寿哥儿现在很能听懂大人的话了,见他爹娘这般说,寿哥儿第二天就说大阳,净吹牛。大阳气坏了,又带着小伙伴儿们找他爹去了,大阳急的,说话都结巴了,瞪圆一双与他爹一般无二的大桃花眼问他爹,“喷火、三六臂、寿哥说,吹牛。”说不清楚的时候,急的还比划两下子。

寿哥儿也一幅很有理的样子,道,“我爹说的,姑丈都是吹牛。”

秦凤仪天生喜欢孩子,坐榻上,心下直乐,面儿上却是一脸正经,道,“谁说我吹牛了,这都是真事儿。寿哥儿,你还不知道姑丈如何打败大象的吧?”

寿哥儿摇摇小脑袋,“不知道。”

“阿泰、大妞,你们也不知道吧?”

俩人也跟着摇小脑袋,秦凤仪道,“好吧,趁着今天我不忙,就跟你们讲讲,我是如何三头六臂、大展神威,打败大象的吧!”

待秦凤仪把故事讲完,把几个小家伙听的,都是两只星星眼外加一脸仰慕,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姑丈(舅舅)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威武的人了!至于大阳,那一张骄傲的胖脸哟,就更别提啦!大阳还得理不饶人滴哩,“真的吧?真的吧?”问几个小伙伴。

小伙伴儿们大概嫌他嘴脸太难看,都不理他,大阳现在有个三头六臂会喷火的爹,也不在意小伙伴们儿理不理他,他坐他爹怀里,一个劲儿的拿胖脸蹭他爹,还翘着小嘴儿,吧嗒吧嗒的亲他爹两下,简直不要太得意。

阿泰很有些看不惯大阳,他也是坐秦凤仪怀里的,阿泰也站起来,亲了舅舅一下。大阳一见,立刻给他爹补了两个啾,阿泰再亲一下,大阳再补两个…然后,寿哥儿、大妞都要亲…

后来,用秦凤仪跟大舅兄、悦师侄、还有张羿炫耀的话就是,“脸都叫孩子们亲瘦了。”

几人心说:求你别再给我家孩子瞎讲什么喷火的故事了好不好!

秦凤仪很有孩子缘儿,他虽则忙,但只要有空,就爱带着孩子们玩儿。而且,他这种完全就是那种惯孩子的家长啊,见孩子们喜欢动物,大象是没有的,但,过中秋的时候,小兔子一人送了两只,把孩子们欢喜坏了。

大阳还要带着兔子上床睡觉,李镜严厉不准,秦凤仪还劝媳妇呢,“上来就上来吧。”

“你少给我添乱。”李镜连秦凤仪都训了一句,转头说大阳,“你要带兔子,就自己一屋睡去!”

大阳有点儿怕他娘啦,抽咽两声,把兔笼给嬷嬷拿走了,但他当天也不跟他娘一个被窝了,他跟他爹一个被窝睡去了。有他爹的安抚,又给他讲了个睡前小故事,大阳本就玩儿了一天,很快睡着了。秦凤仪与媳妇道,“孩子嘛,什么是孩子,慢慢讲道理就行了,你别吓着大阳。”

“别跟我说话!”李镜简直一肚子火。

“怎么,还真生儿子气啦。”秦凤仪一只手搂着肥肥软软的胖儿子,另一只手钻媳妇被窝去。李镜给他拍了出去,李镜气的,“总是把黑脸叫我唱,你自己做好人!”她干嘛要跟儿子生气啊,她是气秦凤仪,简直气死个人!回回都是她教导儿子,秦凤仪在边儿上做好人!

秦凤仪笑嘻嘻地,“这还分什么你呀我的,咱俩的儿子。”

“下回这种事就该你管,知道不?”